导图社区 判断推理思维导图
公考判断推理思维导图,主要内容是位置规律,包括:图形特征:元素组成;相同考点;小技巧:相邻比较。
编辑于2022-07-16 07:56:21图形推理
位置规律
图形特征:元素组成相同
考点
平移
方向:直线(上下、左右、斜对角线)、绕圈
步数:恒定、递增
旋转
方向:顺/逆时针
角度:45°、60°、90°、120°等常见度数
翻转
方向:左右翻转(图形沿竖轴对称)、上下翻转(图形沿横轴对称)
小技巧:相邻比较
比题干
比较题干相邻两幅图
比选项
比较剩下选项的区别
图形推理
样式规律
图形特征:元素组成相似
考点
遍历
图形特征:元素组成相似,且相同元素重复出现
解题方法:缺啥补啥
加减同异
图形特征:元素组成相似,保留不同线条
相加、相减
求同:去掉不同线条,保留相同线条
求异:去掉相同线条,保留不同线条
注意:位置+样式的复合考法
黑白运算
图形特征:图形轮廓和分割区域相同,且黑块数量不成规律
解题方法:按照对应位置进行“黑白”相加运算,将所得规律应用于所求图形
小技巧:从问号处入手,边找边验证
图形推理
属性规律
图形特征:元素组成不相同、不相似
考点
对称
轴对称
特征图:“等腰”图形
细化考法
对称轴的方向与数量
对称轴和图形中线、点、面的关系
等腰图形拼合在一起,分开画轴,看轴与轴之间的关系
中心对称
特征图:平行四边形、S、N、Z变形图等
考法:
识别出中心对称图形
轴对称+中心对称
特征图:图形中存在相互垂直的对称轴
考法:
识别出轴对称+中心对称图形
曲直性
特征图:出现明显的圆、弧等全曲线图
开闭性
特征图:出现生活化或粗线条图形
图形推理
特殊规律
图形间关系
图形特征:题干多幅图都出现两个或多个封闭图形连在一起
考点
相离
图形分开,没有公共部分
相交
相交于点
相交于线
相交边数量
相交边样式
长/短
整体/局部
相较于面
相交面的形状、属性
功能元素
图形特征:题干每幅图都出现小黑点、小白点、箭头等小元素
考点
标记位置
点(直直/曲曲/曲直焦点)
线(直线/曲线、最长线/最短线)
角(直角/锐角/钝角、最大角/最小角)
面(重合面/单独面、最大面/最小面)
平面拼合
题干特征:题干图形只能通过上、下、左、右平移拼合而成
解题方法
平行等长消去法
图形推理
数量规律
题型特征
元素组成不同且无属性规律
数量特征明显
考点
面数量
特征图
图形被分割、封闭面明显
生活化或粗线条图形中明显有留白区域
面的细化考法
所有面的形状
相同形状面的个数(注意三角形)
最大面/最小面的形状、属性
线数量
直线数特征图
多边形、单一直线
曲线数特征图
曲线图形、单一曲线(圆、弧)
笔画数
一笔画图形
线条之间全部连同
奇点数=0或2
多笔画图形
连通图笔画数=奇点数÷2
如果存在多部分,则每个部分的笔画单独算,再相加
特征图
五角星、日、田及其变形图、圆相交/相切、多端点图
线的细化考法
框内线条数、外框线条数
横线数、竖线数
平行线
首尾线
点数量
特征图
线条交叉明显(大树杈)
相切较多
点的细化考法
切点
曲直交点
框内/框上/框外交点
角数量
特征图
出现较多折线图
线条之间垂直明显
角的细化考法
锐角数
直角数
素数量
元素种类
元素个数
部分数
特征图:出现生活化或粗线条图形
线条连在一起为一部分
图形推理
空间类
三视图
观察角度
主视、俯视、左视
解题原则
观察到的三视图都是平面图
原图有线就有线,原图没线就没线
当被遮挡时,看不见被遮挡部分
有些角度下,弧会被压平
小技巧
外部轮廓定方向,内部线条定对错
从好观察的位置入手确定答案
小方块类的题目,找同一角度下的相同视图
空间类
六面体
相对面
同行或同列相隔一个面
Z字形两端,且紧靠着Z字形中间那条线
应用:相对面同时出现的选项——排除
相邻面
公共边
平面图中直接相邻的两个面的同一条边
平面图中构成直角的两条边时同一条边
一列/行连着4个面,最两头的两条边时同一条边
公共点
相邻三个面的公共点是唯一的
画边法
结合选项,找一个特殊面的唯一点或唯一边
顺/逆时针方向描边标号(描同一个面)
题干与选项对应面不一致——排除
(速记口诀:三同,同一面,同一起点,同一方向)
截面图
解题原则
一刀切:刀无限大、不能拐弯
常见立体图形的截面图
六面体:矩形、梯形、锐角三角形等
圆柱:圆、椭圆、矩形等
圆锥:圆、椭圆、三角形等
圆台:圆、椭圆、梯形等
注意
六面体切不出直角三角形
圆柱切不出梯形
空心不能有实线
立体拼合
小方块类
选项个数不同,优先数个数
选项个数相同,优先找最大/特殊块直接拼
非小方块类
凹凸对应原则
定义判断
解题步骤
step1:看清提问方式,为“属于/复核”,“不属于/不符合”定义等
step2:识别有效信息——找准关键词、关键句
step3:逐一分析选项,当纠结时采用对比的思维进行排除,最终选择更符合题干要求的选项
读得准
主体、客体
句式
方式——通过、利用
目的——以、达到
原因——因为、由于
结果——导致、从而
前提——当……时、在……过程中
读得快
step1:优先看定义所在的句子
step2:当定义所在句子不好理解时,可重点关注后面补充说明
step3:多定义问啥看啥
小技巧
拆词:定义本身词汇通俗易懂,优先关注,选项纠结时,可成为重要破题点
类比推理
考点
语义关系
近义/反义关系
感情色彩
程度
比喻象征义
逻辑关系
全同关系
两个词语意思完全相同
并列关系
矛盾关系
非A即B
反义关系
除了A、B,还有其他情况
包容关系
种属关系
A是B的一种
小技巧:用“是”造句,造的通顺
组成关系
A是B的一个组成部分
交叉关系
从不同角度描述同一类事物
判断技巧——造句子:有的A是B,有的A不是B,有的B是A,有的B不是A
对应关系
材料
必然/或然原材料
天然/人工原材料
功能
主要/次要功能
属性
必然/或然属性
时间顺序
主体一致/不一致
因果
原因是自然/认为
结果是必然/或然、积极/消极
方式目的
方式能达到目的/不能达到目的
语法关系
主谓关系
动宾关系
主宾关系
偏正关系
主谓宾关系
必学思维:拆分
什么时候拆分看
相同单字反复出现
成语被拆分
两组词语之间没有明显逻辑关系
逻辑判断
翻译推理
题型特征
题干和选项中均出现明显的逻辑关联词
提问方式为:可以推出/不能推出
解题思维
先翻译,再推理
注意:尽量不要通过理解来做题,会有偏差
翻译规则
前推后
如果……那么……;若……则……;只要……就……;所有……都……;为了……一定(必须)……;……是……的充分条件
后推前
只有……才……;不……不……;除非……否则不……;……是……的基础/假设/前提/关键;……是……的必要条件/必不可少的条件
易错点
谁是必要条件,谁放在箭头后
除非……否则……
推理规则
逆否等价
A→B=-B→-A
肯前比肯后,否后必否前,否前肯后不必然
传递规则
且与或
“且”关系
……和……;……并非……;既……又……;不仅……而且……;虽然……但是……
“或”关系
……或者……;或者……或者……;……和……至少有一个
当“或”关系为真时,否定一项可以得到另一项
德摩根定律
-(A且B)=-A或-B
-(A或B)=-A且-B
推理形式
提问
以下哪项的推理方式/结构与题干的推理方式/结构相同/相似
思维
不要考虑推理是否正确只考虑与题干是否一致
集合推理
题型特征
题干或选项中包含“所有”“有的”等表示集合概念的词语
翻译规则(四组翻译)
所有A都是B,A→B
所有A都不是B,A→-B
有的A是B,有的A→B
有的A不是B,有的A→-B
推理规则
三组换位
两组推理
一个递推
逻辑判断
组合排列
题型特征
题干中给出一组对象和相关信息,要求把对象和信息进行匹配
常用方法
排除法
何时用
题干信息确定
如何用
读一句,排一句
代入法
何时用
题干条件有真有假
提问为“补充以下哪个条件”
提问为“可能/不可能”
如何用
把选项代入题干验证
推理技巧
最大信息
以题干中出现次数最多的信息为推理起点
假设法
题干没有明确推理起点,且代入复杂,考虑假设
辅助工具
列表格
涉及排序
对象和信息比较多,借助列表推理
逻辑判断
真假推理
题目特征
题目中出现几个命题,这些命题有真有假,要求通过判断命题的真假情况,来推出某些结论,
一真一假
找矛盾,看其余
使用方法
首先找矛盾,绕过矛盾看其余
条件一假,假话在矛盾中,其余全真
条件一真,真话在矛盾中,其余全假
矛盾关系
A与-A
所有……都是……与有的……不是……
所有……都不是……与有的……是……
A→B与A且-B
两真两假
找矛盾,然后对其他命题做假设
逻辑判断
原因解释
识别方法:提问方式为:以下哪项为真,最能解释上述矛盾/现象
解题思路:找出题干中的矛盾/现象
逻辑判断
削弱论证
解题步骤
step1:看清问法(削弱、加强/前提)
step2:找出题干的论点和论据
step3:根据论点和论据话题是否一致,预设可削弱/加强选项
step4:根据预设匹配选项,并对比择优
削弱方式
否定论点
题干特征
只有论点,无论据
论点、论据话题一致
选项特征
与论点表述的意思相反
拆桥
题干特征
论点、论据话题不一致
选项特征
论点与论据之间没有必然联系(去同存异)
注:提问方式为“削弱论证”时,可优先考虑拆桥
否定论据
题干特征
题干存在论据并且在找不到削弱论点和拆桥的情况下,考虑否定论据
题干中出现支持方,反对方观点相反,经常采用否定论据来削弱
选项特征
与论据表述的意思相反
因果类
因果倒置
因果倒置
将论点中的因果关系顺序颠倒
特饮削弱
在论点原因1的基础上,选项增加另一个同时存在的原因2,削弱的是原来原因的重要性或者唯一性
逻辑判断
加强论证
题型特征
提问中包含“支持”“加强”“前提/假设”等
加强方式
补充论据
题干特征
只有论点,无论据
论点、论据话题一致
解释原因
说明论点成立的原因
举例子
证明论点成立的例子
搭桥
题干特征
提问方式为前提、假设、加强论证时,优先考虑搭桥
论点、论据话题不一致
选项特征
论点与论据之间有关系(去同存异)
必要条件
题干特征
提问方式为前提、假设、加强论证、且无搭桥项
判别方法
没它不行
逻辑判断
日常结论
识别方法
题干为类言语的表述,无明显逻辑关联词
提问方式为“由此可以/无法推出”等
解题原则
不选
逻辑错误的不选
存在逻辑上的错误,一定不选
无中生有的不选
题干中没提这件事,而选项中提了,不选
偷换概念的不选
题干中是人,而选项中是猫,属于偷换概念,不选
慎选
比较性的词
比……、越来越……、更……
绝对化的词
一定、必须、肯定、只要……就……、只有……才……
程度性的词
主要/最/极大/很……
范围的扩大
题干中是智能手机,而选项中是手机,这样的选项慎选,若没有更好的选项,就选它,一般情况都不选
优选
在选项都存在瑕疵的情况下,带有“可能”意思字眼的选项,往往优先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