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大气垂直分层
这是一篇关于大气垂直分层的思维导图,包括:大气组成、高层大气(50——? km)、平流层(12——50km)、对流层(0—12km)。
内力作用。详细的总结了岩石分类,岩石分类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内力作用的概念,能量来源,作用形式,板块运动。地质构造。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海水运动海-气相互作用总结,包括海的运动形式、洋流的因素和影响、以及相互作用的现象等等。
海洋水是海洋中水体的总称。地球上的海洋水约占地球上水体总量的96.5%。海洋水是多种固体和气体和水溶液,水是溶剂。它溶解有多种矿物质,对人类的生活和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老人与海》思维导图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章节概要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阿房宫赋》思维导图
《西游记》思维导图
《水浒传》思维导图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英语词性
生物必修一
大气垂直分层
逆温
在对流层中,气温随高度升高而降低特殊情况下,会出现一下情况
①海拔上升,气温升高
②海拔每上升1000m,气温下降幅度小于6℃
影响
多雾(早晨多雾多与逆温有关),能见度降低
加剧大气污染(空气垂直受阻,近地面污染物不能及时扩散,危害健康;盆地内更严重)
航空影响
低空:对飞机起降有影响
高空:逆温现象会阻碍空气垂直对流运动,在飞行时不会有大的颠簸,飞行平稳
大气组成
干洁空气
氮气(78%):生物体蛋白质重要组成,生物体基本元素
氧气(21%):人类和生物体维持生活的必须物质
二氧化碳(很少):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基本原料,调节地表温度,保温作用
臭氧(很少):吸收紫外线
水汽
固体杂质
作为凝结核,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
高层大气(50—?km)
温度变化规律:随高度升高,先降低后升高
空气密度小(远离地面引力小)
内含有若干电离层,能反射地面无线电短波
极光流星
平流层(12—50km)
地球的保护伞
①臭氧层吸收紫外线
温度变化规律:随高度升高而升高①
特点
平流运动为主②
②上热下冷,大气稳定
水汽杂质含量都很少
利于高空飞行
晴天多杂质少能见度高
气流平稳
对流层(0—12km)
①大气圈最底部,集中了大气圈质量的3/4和几乎全部的水汽杂质,以及污染物,
②上冷下热
对流活动显著②
天气现象复杂多变①
温度越高,对流层厚度越大,夏季厚度大,冬季厚度小
温度变化规律:随高度的升高而降低(地面是低层大气主要的直接的热源)
上限变化:高度随纬度而异,高纬8—9km,低纬17—18k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