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考公】逻辑判断
这是一篇关于【考公】逻辑判断的思维导图,包括:必然性推理、智力推理、加强削弱之论证模型、加强削弱之力度比较、解释、结论、评价、图形推理、类比推理。
这是一篇关于【考公】言语的思维导图,包括:片段阅读的中心理解、细节理解、语句理解三部分内容。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党章建设思维导图
国考地理高频考点知识汇总
公考言语理解与表达-选词填空
公务员省考图形推理
法理学笔记
公考申论命题点
法理学
国考判断课总结【注意】
我的行测痛点
公务员考试:申论
逻辑判断
必然性推理
命题推理
找矛盾
绕矛盾(看他项)
回矛盾
假言命题
肯前推肯后,否后推否前
“除非...否则...”->“否...另外...”
复言命题
“A或B”:“A和B至少一个”
“A且B”:“A和B中两者都”
“A且B”的矛盾是“非A或非B”
智力推理
元素对应问题
确定的信息(重点)
提到次数最多的信息
1.元素比较大小:画大于号;2.两层元素对应:画图线;3.三层元素对应:画连线
真假话推理
假设
选项全面确定:代入排除
加强削弱之论证模型
枚举归纳
题干:某类事物S的部分事物S1,S2等具有属性P,推测(整体事物)S都具有该属性P
削弱:S1,S2等不具有代表性
加强:S1,S2等具有代表性
类比推理
题干:两个事物具有某些相同属性,推测其有更多相同属性
削弱:找本质不同属性
加强:找本质相同属性
实践论证
题干:采取方案A,达到目的B。
削弱:1.方案A不可能实现;2.采取方案A达不到目的B;3.采取方案A会出现严重后果。
加强:1.方案A可实现;2.采取方案A可达到目的B;3.采取方案A不会出现严重后果。
缺桥论证
题干:A是B,A是C,所以B是C
削弱:切断B和C的联系(拆桥)
加强:建立B和C的联系(搭桥)
加强削弱之力度比较
1.本质>现象(原理>例子)
2.直接>间接(直接挑明>拐弯抹角)
3.综合>单一
4.必然>可能
5.量大>量小(有些,部分)
解释、结论、评价
解释
题干:以下哪项如果为真,(不)能解释上述现象
策略:1.转折词前后;2.兼顾矛盾双方
结论
题干:1.可以推出;2.推论中(不)正确的是;3.据此(不)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策略:适度推断+从弱原则(语气越弱越好)
评价
题干:1.逻辑结构与题干最为类似;2.与题干中的论述方式(不)相同;3.对话方式与上述(不)相同
策略:1.结构类似:提取结构(用字母代表话题);2.方式相似:论证模型
图形推理
图形相似
移动和转动:整体、局部、顺时针、度数、上下、左右。
图形相异
自身特性:1.对称性;2.直曲性;3.封闭开放性;4.元素分布:位置,传递
数量关系
封闭区域:1.数量;2.形状;3.连接方式
点的数量:所有交点,特殊交点(直曲线交点,图形内部交点,内外交点)
立体图形
空间折叠
1.同一横行或同一纵行中,“间隔关系”的两个面是一组相对面
2.“Z”字形的首尾
3.确定点:已经连接了三个面的
4.沿着展开图外沿,与确定点距离相等的点是折叠后是同一个点
三视图:看到几个面=几个封闭区域
截面图:水平,垂直,倾斜
逻辑关系
1.全同;2.全异;3.包含;4.交叉;5.顺承;6.因果;7.条件;8.目的
言语关系
1.词语含义;2.近义词;3.反义词;4.指代;5.多义;6.偏正式;7.动宾式;8.主谓式
经验常识
1.功能;2.加工;3.组成;4.配套;5.职业;6.位置
定义判断
提取要点
归类三个相似选项(否定问)
归纳主特征
用通俗语言概括或自己举例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