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西方心理学史
绪论、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理论体系
编辑于2018-12-26 09:08:37西方心理学史
概念
广义:包括西方心理学史、中国心理学史、苏俄心理学史等内容
狭义:研究西方心理学(尤其是西方国家主流心理学)的发展历史的学科
学科性质
历史科学性质的学科
学科地位
学习其他心理学分支学科的前提和基础; 未来从事心理学研究的起点。
研究对象
心理学在西方国家存在和发展的历史
前科学心理学
1879年冯特建立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科学心理学建立)
实验心理学建立早期:内容心理学与意动心理学之争
美国心理学产生以后:构造主义与机能主义对立
1910年后:行为主义、精神分析、格式塔心理学
20世纪50年代之前:行为主义和精神分析平分秋色
20世纪50年代以后 :西方心理学的三大势力:行为主义、精神分析、人本主义
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信息加工认知心理学诞生
目前: 西方心理学的两个主要发展方向:人本主义心理学和认知心理学
理论体系
冯特的实验心理学:又称内容心理学,以意识的内容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实验内省法。
布伦塔诺的意动心理学:以意识的活动为主要的研究对象,采用内部知觉的方法。
构造心理学:铁钦纳在美国建立的心理学流派。研究意识的元素及其构造,采用实验内省。
机能心理学:美国的本土心理学。机能心理学强调意识的功用或意识机能的研究。
行为主义:产生于20世纪初,创始人是美国心理学家华生,以可观察的行为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采用实验方法等客观技术。
精神分析:产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精神病的临床实践,强调潜意识和性本能的研究。创始人是奥地利心理学家弗洛伊德。
格式塔心理学:20世纪初产生于德国的心理学流派。强调心理现象的整体研究,反对对意识的元素分析,30年代之后,其领导人都移居美国。
人本主义心理学:心理学的“第三力量”,强调心理学的研究应该尊重人的价值与尊严。
认知心理学:包括了皮亚杰理论。五十年代末和六十年代初的认知革命促进了认知心理学的诞生。认知心理学有两种研究取向:一是符号加工模型,二是联结主义模型。
目前,人本主义心理学和认知心理学是西方心理学的两个主要发展方向,其它心理学流派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这两种研究取向的影响。
研究方法
编纂的观点和原则
学习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