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盲盒
分享盲盒背后的逻辑:消费主义对符号价值的追逐 95后作为消费主体,从小在各种二次元的环 境下长大。因此对于这种承载IP文化的产品 有一种独有的喜好,盲盒手办承载的IP,是 这帮年轻人追求商品独特的符号价值。 鲍德里亚所描述的“消费社会”的最重要的一 个特点:在物质极大丰富的今日,人们不再 注重商品的使用价值,也不再注重商品的交 换价值,转而追求虚无缥缈的符号价值。
很多人选择人才引进,其实是抱着骑驴找马的心态。毕竟脱产全职考公考编压力太大,没有保底可言。但是如果抱着先人才引进,再想办法考走的心态是不可取的的。
中国近现代史知识梳理:进步势力主要是指工人农民和城市小资产阶级中间势力主要指民族资产阶级开明绅士和地方实力派顽固势力主要是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抗日派,以蒋介石集团为代表的国民党亲英美派,采取又联合又斗争的策略,坚持有理有利有节的原则。
公考:一、语义关系:近义词-指鹿为马:颠倒黑白;反义词:高瞻远瞩:鼠目寸光;比喻义:踢皮球:推诿扯皮。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本周工作总结与下周工作计划
内衣测评
端午节
怎么美白?
财富规划思维导图
家庭战略转移思考
篮球大纲
预警类型
《断舍离》读书笔记
2019年年中总结(闵利利)
盲盒
盲盒是什么?
定义
定位成年人的潮流玩具,当艺术品收藏
本质
变种赌博,利用人性中对于赌的喜好。研究表明,不确定的激励无论在实验环境还是真实环境下都是刺激消费者。不确定的刺激加强了重复决策。「随机性」令人上瘾,以至一些年轻人买盲盒停不下来
无论福袋还是盲盒,本质上和博彩十分相似,都是充分运用了用户的赌徒心理,其中最吸引人的因素就是随机性。 研究表面,随机性会让人上瘾,与人们迷恋小概率事件类似,大脑对盲盒这样的不确定收益也更加青睐:在赌博活动中,“差一点就赢”也会引起多巴胺的分泌,程度只比真赢了稍差一点
形式
小浣熊干脆面里面的水浒英雄卡、泡泡糖里的神奇宝贝卡、各种数码宝贝贴纸等
小时候很多小朋友趋之若鹜地收集干脆面里面的英雄卡、泡泡糖里的神奇宝贝卡、各种数码宝贝贴纸等,不惜一切地花钱,甚至根本不要泡泡糖和干脆面,只要里面的收集品,堪称后现代“买株还珠”
福袋
eg:苹果、麦当劳、星巴克和宜家等大公司在新年推出的福袋。
扭蛋
起源日本
游戏道具
eg:手游《阴阳师》游戏里抽 SSR
盲盒的消费群体
年龄年轻化
18-24 岁消费者占 32%,25-29 岁的占 26%
收入不俗
90% 的消费者月收入在 8000~20000 元之间。
性别大部分为女性
女性占75%
职业多为白领和学生
白领 33.2%,学生 25.2%
盲盒背后的需要和动机
消费主义对符号价值的追逐 95后作为消费主体,从小在各种二次元的环境下长大。因此对于这种承载IP文化的产品有一种独有的喜好,盲盒手办承载的IP,是这帮年轻人追求商品独特的符号价值。 鲍德里亚所描述的“消费社会”的最重要的一个特点:在物质极大丰富的今日,人们不再注重商品的使用价值,也不再注重商品的交换价值,转而追求虚无缥缈的符号价值。
盲盒为何火?因为有人在幕后炒作+刻意引导。而且特意蹭着炒鞋的热度,期望让大家意识到还有比炒鞋更蠢的东西,通过刷新认知下线来搞大新闻。 网络上盲盒的文章都提到了泡泡玛特,通过重复洗脑大众。只要一提到盲盒想起了泡泡玛特,哪怕有点印象,那么就意味着已被洗脑
炒作的主要目的是破圈,并且效果非常好,原本盲盒是一个非常小众,而且流通性较差还以物易物的圈子,这样的圈子是没有想象力的。但是经过各种夸张到沙雕的宣传,通过一对真假难辨的故事,大家都知道盲盒这东西了,都知道某公司是盲盒第一公司了。 然后目的就达到了,不管你喜欢还是讨厌,盲盒这东西,这家公司,都已经刻在你的脑门子里了,非常高明。只要让你忘不掉,哪怕是骂几句,他们就赢了。
然后他们就可以借着Z世代第一潮品品牌的概念,再一次在资本市场收获一些回报。 只要有了名声,就可以有进一步操作,股市最喜欢故事,尤其是与年轻人有关的故事,毕竟股价是对未来的预期,虽然这些故事到后面会变成事故。坐庄者看似割买盲盒的人,其实不然,沉迷盲盒这种低端消费的人,其实连被割的价值都不太够,他们只配当收割机的润滑油。他们只是营造这个现象,最终割的还是资本、股民的韭菜,old money才有被割的价值。
New money:发家致富的人 Old money:家底雄厚的人
无论「盲盒」里的装的东西怎么变,这种充满不确定性的「盲抽」模式一直屡试不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