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古代文学作品选二,明中叶诗文宗臣《报刘一丈书》-书信,”上下相孚“
古代文学作品选二,明中叶诗文宗臣《报刘一丈书》-书信,”上下相孚“,主要内容有选择题《报刘一丈书》、翻译、《宗子相集》、“后七子”/嘉靖七子。
编辑于2022-08-06 08:56:03 广东宗臣
选择题
真题
《报刘一丈书》中所写的“权者” 是指把持朝政的(严嵩song父子)
“相公又稍 稍语人曰:某也贤,某也贤。”这里的“某”指的是(干谒者)
主旨:揭示了所谓上下相孚的真相,抨击了腐朽龌龊的封建官僚政治。
重要语句
权者严嵩的话语
相公又稍稍语人曰:某也贤,某也贤。”(这里的“某”指的是干谒者)
对干谒者的描写
甘言媚词作妇人状,袖金以私之;(对门者)
立厩中仆马之间,恶气袭衣裾,即饥寒毒热不可忍,不去也。
夜披衣坐,闻鸡鸣即起盥(guàn)栉(zhì),走马抵门
又再拜,又故迟不起,起则五六揖始出;(对权者)
对门者的描写:记住“得所赠金”,选项中看到有得到钱的选门者即可。
《报刘一丈书》
【五星、精读】
思想内容
这是一篇“有关世教之文”
书信的主体部分是作者与刘一丈谈论“上下相孚”的议题。
深刻地揭示了所谓上下相孚的真相,抨击了腐朽龌龊的封建官僚政治。
人物塑造
干谒者
奴颜婢膝,着重刻画了他的媚相;(对门者低声下气,袖金私之。对权者长跪不起,上以寿金。召见之后得意忘形,向人吹嘘。)
权者(相公)
虚伪贪婪,着重刻画了他的伪相;
门者(官人)
狐假虎威,着重刻画了他的刁相。
艺术手法
对比:
作者的刚正不阿、洁身自好和客者卑躬屈膝、阿谀奉迎对比,有力地表现了作者不向权贵低头,不肯同流合污的可贵气节。
客者与门者、权者的对比,揭示了所谓上下相孚,其实就是尔虞我诈,权钱交易。
客者被召见前后,乞怜与骄人的对比。求见时他忍辱行贿,谗颜媚态,召见后他得意忘形,不可一世,前后判若两人。
翻译
《报刘一丈书》 在数千里以外,时常得到您老人家的来信,安慰我的长久想念,这已经十分幸运了。竟然还承蒙您赠送礼物,那么我更要用什么来报答呢?您在信中表达的情意十分恳切,说明您没有忘记我的老父亲,从而也可以知道老父亲是很深切地想念您老人家的。 至于信中以“上下要互相信任,才能和品德要与职位相符合”的话教导我,正是我所亲切感受到的。我的才能和品德与职位不相符,本来我就知道的。至于不能做到上下相互信任的弊病,在我的身上表现得更厉害。 且看当今社会上所说的上下信任是怎么一回事呢?当他从早到晚骑马去权贵人家的门口恭候的时候,守门的人故意为难不肯让他进去,他就用甜言媚语装作妇人的姿态,把袖里藏着的金钱偷偷地塞给守门人。守门人拿着名帖进去之后,而主人又不立即出来接见,他就站在马棚里,与仆人和马匹相处,臭气熏着衣服,即使是饥饿寒冷或闷热得无法忍受,也不肯离去。一直到傍晚,那个先前曾经接受金钱的守门人出来对他说:“相公疲劳了,谢绝会客,客人请明天再来吧。”到了第二天,他又不敢不来。晚上他披衣坐等,一听到鸡叫就起来洗脸梳头,骑着马跑到相府门口,守门人发怒地说:“是谁?”他便回答说:“昨天的客人又来了。”守门人又怒气冲冲地说:“你这个客人倒来得这样勤!难道相公能在这个时候出来会客吗?”客人心里感到受耻辱,只有勉强忍耐着对守门人说:“没有办法啦!姑且让我进去吧!”守门人再次得到他送的一笔钱,才起身放他进去。他又站在原来站过的马棚里。幸好主人出来了,在客厅上朝南坐着,召他进去见面,他就慌慌张张地跑上去,拜伏在台阶下。主人说:“进来!”他便拜了又拜,故意迟迟不起来,起来后就献上进见的金银。主人故意不接受,他就一再请求收下;主人故意坚决不接受,他就再三请求。然后主人叫手下人把东西收起来,他便拜了又拜,故意迟迟不起,起来后又作了五六个揖才出来。出来他就对守门人作揖说:“多亏老爷关照我!下次再来,希望不要阻拦我。”守门人向他回礼,他就十分高兴地跑出来。他骑在马上碰到相识的朋友,就扬起马鞭得意洋洋地对人说:“我刚从相府出来,相公待我很好,很好!”并且虚假地叙述受到接待的情况。因此与他相识的朋友,也从心里敬畏他能得到相公的优待。相公又偶尔对别人说:“某人好,某人好。”听到这些话的人也都在心里盘算着并且一齐称赞他。这就是所说的上下信任,您老人家说我能这样做吗? 对于前面所说的权贵人家,我除了过年过节例如伏日、腊日投一个名帖外,就整年不去。有时经过他的门前,我也是捂着耳朵,闭着眼睛,鞭策着马匹飞快地跑过去,就象后面有人追逐似的。这就是我狭隘的心怀,因此经常不受长官欢迎,而我则更加不顾这一切了。我常常发表高谈阔论:“人生遭际都是由命运决定的,我只是守自己的本份罢了!”您老人家听了我的这番话,或许不会嫌我过于迂腐吧! 家乡多次遭遇灾祸,不能不触动旅居在外的人的愁思。至于您老人家的怀才不遇,也使我心情悲伤而有所感触。上天赋于您的才德是很优厚的,不要说您老人家不愿轻易抛弃它,就是天意也不愿让您轻易地抛弃啊。希望您安心等待吧!
在数千里以外,时常得到您老人家的来信,安慰我的长久想念,这已经十分幸运了。竟然还承蒙您赠送礼物,那么我更要用什么来报答呢?您在信中表达的情意十分恳切,说明您没有忘记我的老父亲,从而也可以知道老父亲是很深切地想念您老人家的。 至于信中以“上下要互相信任,才能和品德要与职位相符合”的话教导我,正是我所亲切感受到的。我的才能和品德与职位不相符,本来我就知道的。至于不能做到上下相互信任的弊病,在我的身上表现得更厉害。 且看当今社会上所说的上下信任是怎么一回事呢?当他从早到晚骑马去权贵人家的门口恭候的时候,守门的人故意为难不肯让他进去,他就用甜言媚语装作妇人的姿态,把袖里藏着的金钱偷偷地塞给守门人。守门人拿着名帖进去之后,而主人又不立即出来接见,他就站在马棚里,与仆人和马匹相处,臭气熏着衣服,即使是饥饿寒冷或闷热得无法忍受,也不肯离去。一直到傍晚,那个先前曾经接受金钱的守门人出来对他说:“相公疲劳了,谢绝会客,客人请明天再来吧。”到了第二天,他又不敢不来。晚上他披衣坐等,一听到鸡叫就起来洗脸梳头,骑着马跑到相府门口,守门人发怒地说:“是谁?”他便回答说:“昨天的客人又来了。”守门人又怒气冲冲地说:“你这个客人倒来得这样勤!难道相公能在这个时候出来会客吗?”客人心里感到受耻辱,只有勉强忍耐着对守门人说:“没有办法啦!姑且让我进去吧!”守门人再次得到他送的一笔钱,才起身放他进去。他又站在原来站过的马棚里。幸好主人出来了,在客厅上朝南坐着,召他进去见面,他就慌慌张张地跑上去,拜伏在台阶下。主人说:“进来!”他便拜了又拜,故意迟迟不起来,起来后就献上进见的金银。主人故意不接受,他就一再请求收下;主人故意坚决不接受,他就再三请求。然后主人叫手下人把东西收起来,他便拜了又拜,故意迟迟不起,起来后又作了五六个揖才出来。出来他就对守门人作揖说:“多亏老爷关照我!下次再来,希望不要阻拦我。”守门人向他回礼,他就十分高兴地跑出来。他骑在马上碰到相识的朋友,就扬起马鞭得意洋洋地对人说:“我刚从相府出来,相公待我很好,很好!”并且虚假地叙述受到接待的情况。因此与他相识的朋友,也从心里敬畏他能得到相公的优待。相公又偶尔对别人说:“某人好,某人好。”听到这些话的人也都在心里盘算着并且一齐称赞他。这就是所说的上下信任,您老人家说我能这样做吗? 对于前面所说的权贵人家,我除了过年过节例如伏日、腊日投一个名帖外,就整年不去。有时经过他的门前,我也是捂着耳朵,闭着眼睛,鞭策着马匹飞快地跑过去,就象后面有人追逐似的。这就是我狭隘的心怀,因此经常不受长官欢迎,而我则更加不顾这一切了。我常常发表高谈阔论:“人生遭际都是由命运决定的,我只是守自己的本份罢了!”您老人家听了我的这番话,或许不会嫌我过于迂腐吧! 家乡多次遭遇灾祸,不能不触动旅居在外的人的愁思。至于您老人家的怀才不遇,也使我心情悲伤而有所感触。上天赋于您的才德是很优厚的,不要说您老人家不愿轻易抛弃它,就是天意也不愿让您轻易地抛弃啊。希望您安心等待吧!
《宗子相集》
字子相
号方城山人
宗臣在嘉靖二十九年进士当官,因为宗臣是位刚正不阿的人,当官期间不肯和严嵩父子同流合污,然后可想而知是的被严嵩排挤出京去福建,嘉靖三十九年去世,留下了宗子相集,字子相
“后七子”/嘉靖七子
王世贞
李攀龙
为代表
宗臣、谢榛[zhēn]、徐中行
吴国伦、梁有誉
倡导文学复古运动,提倡 “文必秦汉、诗必盛唐”
(后七子)
这是宗臣回信于他父亲的朋友,(刘一丈)刘是姓,一是排行,丈是对长辈的尊称 第一段以对方来信中“上下相孚”作为议题,开启下文。 第二段以对权贵拍马邀宠的事例,揭示官场“上下相孚”的丑态。 第三段以自己的立身行事,表明不愿趋炎附势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