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
“空”的智慧是什么及修行“空”的目的是什么?此篇导图不仅阐释了这两个问题而且介绍了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
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中最古老的宗教,在中国传播逾两千年的岁月中,已与中国传统文化互相影响、互相吸收,发展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论语孔子简单思维导图
《老人与海》思维导图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章节概要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西游记》思维导图
《水浒传》思维导图
《童年》读书笔记
《这样读书就够了》读书笔记
《把时间当做朋友》读书笔记
《拆掉思维里的墙》读书笔记
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
一、佛教与哲学
纵观中国哲学史,佛教始终占据相当重要的地位
魏晋玄学:深受佛教般若思想
南北朝般若经典翻译弘扬成热潮
隋唐哲学的内涵主要是佛学
儒家宋明理学表面是儒家,内涵却是佛家 (禅宗)
清末民初维新人士推动改革的哲学思想 源于大乘佛教的慈悲济世
胡适曾因当时不了解佛教, 所撰写的《中国哲学史大纲》不了了之。
宗教和哲学一体化
佛教源于印度,印度早期的《奥义书》体现出宗教与哲学一体化的特点,佛教也形成了深广而严谨的哲学体系
佛教传入中国后,所建构的修学体系从哲学角度研究可称为华严、唯识、天台、三论哲学等
唯识的哲学思想非常丰富,整个建构非常严谨
主要思想:1.我们认识的对象没有离开自己的认识 2.我们认识的对象是由自己规定的
唯识学立足于世界观和本体论, 其理论根据因明规则建立
二、佛教与文学
佛教经典从文学角度来说,堪称传世力作
佛教典籍的体裁非常丰富
唐宋许多文学作品蕴含佛理,流动禅意。
《西游记》文学作品取材于佛教;《阅微草堂笔记》《聊斋志异》反应了佛教因果思想;《红楼梦》包含禅意诗作。
三、佛教与艺术
佛教的传入,造像的盛行 促进了中国雕塑、建筑、绘画艺术的发展
雕塑:敦煌、云冈、龙门、麦积山石窟佛教造像
建筑:寺庙建筑和古塔建筑成为名胜人文景观
绘画和书法:山水画、人物画、名家抄经等作品离不开佛教题材
四、佛教与民俗道德
民俗
家家观世音、户户阿弥陀
佛教节日逐渐成为社会民俗节日
腊八节:农历12月8日佛陀成道日
盂兰盆节(中元节):农历7月15日目键连救母日
中国人有很强的孝道观念,而佛教的报恩尽孝方式更为究竟。
道德
宗教为国家建立道德的基石 (亚洲国家依儒家思想佛教等建立其道德基石)
因果报应
五戒
宗教戒律是针对人性弱点建立, 从根本上消除犯罪现象产生的根源
戒律有强大的后盾:宗教信仰、敬畏之心
佛教因果观为三世论
全球一体化的当今,佛教可成为全球道德规范
佛教利足于现实人生且具有包容性 自利利他是统一的
可行性更强 自他双方都能获利、眼前利益长远利益兼得。
五、人生的幸福
生命是习惯的积累
今生是过去生命的延续,带着以往种种习性
人性包括不同因素是因为 生命延续过程中,张扬了不同层面
幸福的根本在于良好的心态
未来能够获得幸福,关键取决于心理素质:保持坦然淡定,荣辱不惊的心态
幸福只是个人的感觉,无法具体量化
经济发达、现代化不等于幸福,幸福生活是健康的
六、“空”的智慧
“空”是对存在的智慧诠释
对空的理解要结合因缘因果
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存在的一切是因缘(条件)决定的
“因”是主要条件,“缘”是次要条件
缘起性空
否定有独存、不变的事物存在(性空)
世上万事万物是因缘和合的假相(缘起)
远离空有两边:断灭见、常见
任何事物的存在既是有,也是空
“空”帮助我们透视事物的真相,因缘的假相
修行上说“空”是要破除我执
一切烦恼和罪恶皆源于对自我的执着
强烈的我执使心从无限变成有限
打破我执,生命就会回归自然状态,成为自在的人
整个佛法的修行,就是破除我执的过程
七、结说
知识中最根本的是:做人的知识、认识自我的知识
认识生命才是人生幸福的根本
有了正确的人生观念,才会有良好的心态,才能有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