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4.1)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
将知识点进行归纳和整理,有助于学习者加深理解和记忆。适用于考试复习!禁止商用,转载请注明出处!!!
编辑于2024-05-05 16:06:33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
一、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初次分配)
1 . 我国当前的分配制度
1)内容: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2)原因
① 生产资料所有制 决定 分配方式
② 我国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决定了 分配制度 必然是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2 . 按劳分配(公有制)
1)前提:生产资料公有制
2)内容 & 要求
① 有劳动能力的社会成员必须参加社会劳动
② 在做了必要的扣除后,以劳动者提供的劳动(包括劳动数量和质量)为尺度,对个人进行分配,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3)意义
① 有助于 充分调动 劳动者 的积极性 和 创造性,激励 劳动者 努力学习科学技术、提高劳动技能,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促进社会生产效率〉
② 是对以往几千年来不劳而获的剥削制度的根本否定,体现了 劳动者 共同劳动、平等分配 的 社会地位〈促进社会公平〉
3 . 生产要素与收入分配
0)必要性:与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相适应,我国应该存在多种分配方式
1)生产要素:劳动、资本、土地、知识、技术、管理、数据……
2)意义
① 有利于 让一切要素 的 活力 竞相进发
② 有利于 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 的 源泉 充分涌现
③ 推动 资源优化配置
④ 促进 经济发展
4 . 准确把握公民的各种 收入途径
1)劳动性收入——通过 劳动所获得 的收入(工资、奖金、津贴)
2)财产性收入——通过 自己所拥有的各类财产 获得的收入(银行存款所得的利息〈钱生钱〉、房屋出租所得的租金〈物生钱〉)
主要
3)经营性收入——通过生产经营活动所获得的收入
4)转移性收入——通过国家、单位、社会集体对住户的各种经常性转移支付和住户之间的经常性收入转移(养老金、社会救助、补助、政策性生产补贴、政府补贴、救灾款)
5 . 劳动致富
1)重要性:劳动是财富的源泉,我们获得的任何收入归根结底都来自劳动创造
2)措施 & 要求
① 要弘扬劳动最光荣、劳动最高尚、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社会风尚;树立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的劳动观
② 要鼓励全体劳动者通过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致富
二、完善个人收入分配
1 . 原因
1)收入分配是民生之源
2)是改善民生、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最重要、最直接的方式
2 . ★措施
1)〈同步〉
① 要坚持 居民收入增长 和 经济增长 基本同步
② 要坚持 劳动报酬提高 和 劳动生产率提高 基本同步
2)在初次分配方面
要 坚持多劳多得
要 着重保护 劳动所得
要增加 劳动者,特别是 一线劳动者 的 报酬
要 提高劳动报酬 在 初次分配中 的 比重
要 健全各种生产要素 由 市场决定报酬 的 机制
3)在再次分配方面
要健全以 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 等为 主要手段 的 再分配调节机制
强化 税收调节
4)在第三次分配方面
要 重视 发挥第三次分配 作用
发展 慈善等 社会公益事业
5)〈规范收入分配秩序〉
要 规范收入分配 秩序
要 调节 过高收入、取缔 非法收入、增加 低收入者 收入、稳步 扩大 中等收入 人群
要 推动形成 橄榄型 分配格局
6)〈消除贫困〉
必须坚持 消除贫困
要切实做好 巩固拓展 脱贫攻坚成果 同 乡村振兴 有效衔接 各项工作
让 脱贫基础 更加稳固、成效更可持续
与个人收入分配相关的概念
1 . 劳动生产率
1)含义:是指一定时间内劳动者创造的劳动成果与劳动消耗量的比率
2)表示方式
①用同一劳动在时间单位内生产的产品数量表示,单位时间内生产的产品数量越多,意味着劳动生产率越高
②用生产单位产品所消耗的劳动时间表示,生产单位产品所需要的劳动时间越少,意味着劳动生产率越高
3)作用:个人收入提高要以劳动生产率提高为基础
2 . 转移支付
1)含义:又称无偿支付,主要是指政府和企业无偿支付财务给其他经济主体以增加其收入,是收入再分配的一种形式
2)作用
3 . 个人所得税
1)含义:是国家对个人所得征收的一种税
2)作用
调节个人收入分配、实现社会公平的有效手段
也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
4 . 慈善活动
1)含义: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 以捐赠财物 或 提供服务等 方式 自愿 开展的 公益活动
2)表现:扶贫、济困;扶老、救孤、恤病、助残、优抚;救助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和公共卫生事件等 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害;促进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等事业的发展;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等
5 . 第三次分配
生产力
生产关系
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
公有制为主体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
产品分配关系
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转移支付
含义:又称 无偿支付,主要是指 (主体)政府或企业 无偿 支付财务 给 其他经济主体,以增长 其 收入 (目的) 是 收入再分配 的 一种形式
作用
政府 向 个人的转移支付 大都具有 社会保障性质
上级政府 对 下级政府的 转移支付 主要是为了 平衡各地区 的 政府收入差距
企业 对非营利组织 的 捐赠也是一种重要 的 转移支付
所以 转移支付 有利于完善 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
有利于 缩小收入差距
有利于 实现收入分配的公平
有利于 实现经济的共享发展
推动收入分配平衡
1)原因
① 〈社会主义本质〉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的 内在要求
②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促进 全体人民 实现 共同富裕 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的 根本目标
③ 〈分配与消费的关系〉维护 社会公平,有利于 缩小收入差距,从而 提升 整个社会 的 消费水平;有利于 扩大 内需 和 引导生产
④ 〈发展思想〉是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的 发展思想 的 要求,有利于 实现发展成果 由 人民共享
⑤ 〈新发展理念〉有利于 实现 共享发展、协调发展,不断 满足 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⑥ 〈经济发展〉有利于 维护 社会公平,合理 调整 投资与消费 的 关系,促进 经济社会 协调 健康 发展
2)措施
① 〈根本途径〉大力发展生产力,为实现社会收入分配公平提供物质基础
② 〈制度保障〉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③ 〈重要举措〉
④ 〈处理 好做大蛋糕 与 分好蛋糕 的关系〉
既要 提高效率,又要 促进公平,兼顾 效率 与 公平
既要 反对 平均主义,也要 防止 收入悬殊
既要 落实 分配政策,也要 提倡 奉献精神
在鼓励 人们创业致富 的同时,倡导 回报社会 和 先富帮后富
区别 初次分配、再次分配
初次分配
含义:生产要素 提供者 所获得 的 报酬
主体:企业
范围:在 创造 它(初次分配的报酬) 的 物质生产领域 进行
手段:市场机制 决定
目的:提高效率,体现公平
举例:企业职工 最低工资标准、企业职工工资 正常增长机制;生产要素参与分配 获得的收入
再分配
含义:在初次分配的基础 上,各收入主体之间,通过 各种渠道 实现 财富转移,再次获得收益的过程
主体:国家、政府
范围:在 全社会范围内 进行
手段:政府调控机制,税收、政策、法律
目的:主体是更加体现公平
举例:个人所得税、财产税;为建立 社会保障制度 而 支付 的 各项费用,包括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救助
第三次分配
含义:第三次分配是在道德、文化、习惯等影响下,社会力量 自愿 通过民间 捐赠、慈善事业、志愿行为等方式济困扶贫的行为
主体:慈善机构、慈善组织
范围:————
现状: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文明程度提高,社会公益慈善事业不断发展,更加重视发挥第三次分配作用,主动发展慈善等社会公益事业
关于农村三权分制中的分配方式
① 农民 承包 土地(集体成员承包村集体的土地)获得的 收入 属于 按劳分配收入
② 农民 入股 承包(入股到集体合作社)获得的收入属于 按劳分配
③ 农民 流转土地经营权(由别人经营)获得的收入,属于 按生产要素分配,是 非劳动性收入
④ 获得 流转后的 经营权的 农民的 经营性收入属于 按生产要素分配
⑤ 农民把土地流转出去后,到 流转方土地经营组织去打工 获得的收入,属于 劳动性收入,可能是按劳分配,也可能是按生产要素分配(土地经营组织为公有制则为前者,为非公有制则为后者)
区分 劳动性收入、非劳动性收入
劳动性收入
劳动所得,通过劳动所获得的收入
非劳动性收入
非劳动所得,是通过劳动以外的因素获得的收入
区别 按劳分配、按要素分配
按劳分配
经济形势:公有制经济
包含种类:工资、奖金、津贴收入、土地经营所得
按要素分配
经济形势:非公有制经济
包含种类
劳动要素——私营企业、外资企业 工资、奖金、津贴收入
资本要素——储蓄存款利息、股息转让所得、股本转让所得、债券利息、私营企业中的税后利润
土地要素——房屋出租收入、土地流转收入
知识要素——知识成果转让收入、知识成果使用收入
技术要素——技术入股、专利使用、技术转让
管理要素——凭借管理才能的收入、在生产经营中的贡献收入
主要高收入
数据要素——数据性成果转让收入、数据性成果使用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