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原始农耕生活
七年级上册历史之原始农耕生活知识梳理,包括原始农业的发展、河姆渡人的生活、半坡居民的生活三部分内容。
初中历史8上第4课修正版:洋务运动的兴起(1861,同治元年);创办近代军事和民用企业(同治年间);建立新式海陆军(光绪年间)。
初中历史 9下 第22课 不断发展的现代社会笔记包括计算机网络与现代社会生活、妇女地位的提高、生态与人口问题等等。
多极化趋势出现后,世界各种力量仍在进行新的分化和组合,新的世界格局尚未定型,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广大发展中国家成为推动世界多极化趋势发展的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老人与海》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西游记》思维导图
《水浒传》思维导图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红星照耀中国》书籍介绍思维导图
初中物理质量与密度课程导图
桃花源记思维导图
曹刿论战思维导图
7上 2 原始农耕生活
原始农业的发展
发展状况
前期
大约20000年前,他们开始对一些野生的植物进行管理
距今10000年左右,我国出现了最早的人工栽培的农作物
长江中下游的先民开始栽培稻,北方地区的先民开始栽培粟和黍。
目前,世界上最早的栽培 稻、粟、黍 均发现于中国。
经过2000多年的发展,稻作和粟作农业在我国南北方逐渐推广。
原始农业由 刀耕火种 发展到用 耒耜 等翻土工具进行耕种。
农业在人们生活中所占比重逐渐增加,家畜的饲养也开始出现。
影响
稻、粟、黍的人工栽培
是我们的祖先为人类文明作出的重要贡献。
原始农业为古代文明社会的形成奠定物质基础。
农业兴起和发展的标志
农作物的种植
家畜的饲养
聚落、磨制石器的发展
河姆渡人的生活
河姆渡遗址的发现
生活年代
距今约7000年
生活地点
浙江余姚 河姆渡
所处的大河流域
长江流域
河姆渡人的生产生活状况
住宅
干栏式建筑
中国最早的木构建筑
木结构水井
迄今发现最早的木结构水井
工具
骨耜 最为典型
生产
种植——水稻
家畜以狗、猪、水牛等为主
生活
陶器、玉器、简单的乐器骨哨
中国最早的象牙雕刻
天然漆
半坡居民的生活
半坡遗址的发现
距今约6000年
发现地点
陕西西安东部 半坡村一带
黄河流域
居住区
房屋
半地穴式圆型房屋
木头做柱子
屋内有灶坑
窖穴
壕沟
居住区外
公共墓地
烧制陶器的窑厂
生产生活状况
精美的磨制石器
骨器、角器 等
种植——粟
饲养——猪、狗 等
用 弓箭、长矛、石球 猎捕动物
用 渔叉、渔沟、渔网 捕鱼
陶器
彩陶 最具特色
装饰品
乐器
陶埙
简单的纺织、制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