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太平天国运动
八年级上册历史之太平天国运动知识梳理包括洪秀全与金田起义、定都天京、天京陷落、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意义四个部分。
初中历史8上第4课修正版:洋务运动的兴起(1861,同治元年);创办近代军事和民用企业(同治年间);建立新式海陆军(光绪年间)。
初中历史 9下 第22课 不断发展的现代社会笔记包括计算机网络与现代社会生活、妇女地位的提高、生态与人口问题等等。
多极化趋势出现后,世界各种力量仍在进行新的分化和组合,新的世界格局尚未定型,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广大发展中国家成为推动世界多极化趋势发展的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老人与海》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西游记》思维导图
《水浒传》思维导图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红星照耀中国》书籍介绍思维导图
初中物理质量与密度课程导图
桃花源记思维导图
曹刿论战思维导图
8上 3 太平天国运动
洪秀全与金田起义
背景
鸦片战争失败,进一步加深了清政府的统治危机
1843年,洪秀全创立“拜上帝会”,和同学冯云山前往广西传教。
金田起义
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发动起义
建号 太平天国,起义军称“太平军”
永安建制
洪秀全--“天王”
杨秀清--“东王”;萧朝贵--“西王”
冯云山--“南王”;韦昌辉--“北王”
石达开--“翼王”
受 “东王”节制
定都天京
1853年,攻占南京,改名天京,作为都城
革命纲领
颁布
《天朝田亩制度》
内容
规定不分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
目的
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
评价
它带有很大的空想色彩,在实践中难以实施
但它反映了千百年来农民要求得到土地的强烈愿望
对发动和鼓舞广大农民参加反封建斗争,起到了积极作用。
军事全盛
1853年,开始北伐和西征,军事上进入全盛时期
天京陷落
天京事变
1856年秋,杨秀清意图篡位。
杨秀清被杀,韦昌辉被处死,石达开率部出走
太平天国,由盛转衰
洪仁玕与《资政新篇》
洪仁玕,被封为“干王”,总理朝政
他早年生活在香港,学习西方经验,写成“资政新篇”
挽救危局
提拔青年将领
陈玉成、李秀成 等
先后取得,浦口、三河 大捷
失败
1860年,安庆陷落
李秀成攻克杭州,进逼上海
华尔的洋枪队 + 李鸿章的淮军 抵抗
1864年,天京陷落
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意义
性质
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
失败原因
外因
西方国家先进的技术和军事装备
内因
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没有切实可行的革命纲领
无法制止领导集团的腐败
无法保持领导集团的团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