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对外开放
八年级下册历史第九课对外开放知识梳理,包括经济特区的建立、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点→线→面)、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三部分内容。
初中历史8上第4课修正版:洋务运动的兴起(1861,同治元年);创办近代军事和民用企业(同治年间);建立新式海陆军(光绪年间)。
初中历史 9下 第22课 不断发展的现代社会笔记包括计算机网络与现代社会生活、妇女地位的提高、生态与人口问题等等。
多极化趋势出现后,世界各种力量仍在进行新的分化和组合,新的世界格局尚未定型,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广大发展中国家成为推动世界多极化趋势发展的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老人与海》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西游记》思维导图
《水浒传》思维导图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红星照耀中国》书籍介绍思维导图
初中物理质量与密度课程导图
桃花源记思维导图
曹刿论战思维导图
8 下 9 对外开放
经济特区的建立
1、时间
1980年,中央决定建立深圳、珠海、汕头、厦门 4个经济特区
2、特点
外国企业或个人;华侨;港澳同胞
进行投资活动
国家在进出口,减免税等方面提供优惠条件
3、代表
深圳建设成为现代化城市
对外开放的“窗口”
4、作用
引进外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
扩大对外经济交流
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点→线→面)
1、过程
沿海开放城市
1984年,开放14个沿海城市
大连、天津、青岛、上海、福州、广州
沿海经济开放区
1985年
长江三角洲
珠江三角洲
闽南三角洲
1988年,海南经济特区
1990年,上海浦东新区
开放内地城市
1992年
沿江
重庆、武汉 等
内陆
边境
满洲里 等
省会
昆明 等
自治区首府
乌鲁木齐 等
2、格局
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特点
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1、原因
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2、时间
2001年12月,中国成为世界贸易组织成员
3、意义
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了新途径
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开拓了新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