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6.4 认识地区--撒哈拉以南非洲
初中地理之认识地区--撒哈拉以南非洲知识梳理,包括他高原为主的地形、热带气候与热带自然景观、世界矿产宝库等特点。
初中历史8上第4课修正版:洋务运动的兴起(1861,同治元年);创办近代军事和民用企业(同治年间);建立新式海陆军(光绪年间)。
初中历史 9下 第22课 不断发展的现代社会笔记包括计算机网络与现代社会生活、妇女地位的提高、生态与人口问题等等。
多极化趋势出现后,世界各种力量仍在进行新的分化和组合,新的世界格局尚未定型,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广大发展中国家成为推动世界多极化趋势发展的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老人与海》思维导图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章节概要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西游记》思维导图
《水浒传》思维导图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红星照耀中国》书籍介绍思维导图
初中物理质量与密度课程导图
桃花源记思维导图
6.4 认识地区-- 撒哈拉以南非洲
位置
纬度
大部分位于 南、北回归线之间的热带地区
海陆
地跨 南、北半球
东北——红海
东——印度洋
西南——好望角
印度洋、大西洋的交汇处
亚洲、欧洲、北美洲、南美洲 多条航线交汇处
西——大西洋 及其边缘 几内亚湾海域
撒哈拉沙漠中部以南的非洲大陆 + 附近的 马达加斯加岛 等 岛屿
黑色人种的故乡
世界上最大的黑色人种 聚居区
高原为主的地形
特点:高原为主、起伏较和缓
东部、南部 地势高
海拔1000~2000m
埃塞俄比亚高原
东非高原
非洲最高峰——乞力马扎罗山
南非高原
盆地:刚果盆地
河流
尼罗河、刚果河、赞比西河
尼罗河——自南向北,注入地中海,流经东非高原、埃塞俄比亚高原、撒哈拉沙漠。
刚果河——自东向西,水量大,注入大西洋,流经刚果盆地,及周边高原。
东非大裂谷
湖泊众多
分布——自南向北
南北狭长湖泊 居多
成因——地壳断裂
裂谷 长度、宽度、深度 均居地球之首
地震多发区
火山、温泉的集中分布地带
热带气候与热带自然景观
气候分布规律:以赤道为轴,呈南北对称分布。
热带雨林 气候
范围
10°S~10°N 之间
刚果盆地、几内亚湾沿岸
特征
终年 高温多雨
各月平均气温在 25~28°之间。
年降水量超过 2000mm
热带草原 气候
热带雨林气候的南北两侧 纬度较高地区
平均气温高,降水季节差异明显
干季
湿季
景观 分布
轴对称
热量、水分 自赤道地区向南、北递减
气候、景观 大体以赤道为对称轴,南北对称分布
赤道南北,依次为
热带雨林
植物茂密
热带草原
树木稀疏
热带沙漠
土地贫瘠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热带草原 面积最大
荒漠化
热带沙漠边缘、热带草原地区 干旱频发,灾情严重
萨赫勒地区 尤为突出
原因
自然
全年高温、降水少、蒸发大
人为
过度放牧
开垦草原
世界矿产宝库
矿产资源
种类多、储量丰富
金刚石、金、锰、铀 储量
世界首位
分布
几内亚湾 沿岸、刚果盆地、东非高原
赞比西河 以南地区
金刚石
刚果民主共和国
“中非宝石”
南非
金刚石 产值、出口量,世界前列
黄金
储量、产量、出口量,世界前列
“铜矿带”
刚果盆地南缘的高原上
长550KM,宽60~100KM
跨越
赞比亚
铜矿储量、产量、出口量,居世界前列
“铜矿之国”
努力改变单一经济
热带经济作物
咖啡、可可
椰子、油棕
油棕
发展民族经济 措施
适合本国国情
利用本国资源
发展多种农矿产品
引进外资、技术,发展民族工业
非洲各国合作
坦赞铁路修建
经济共同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