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5.2 认识大洲--亚洲的人文环境和地域差异
初中物理之认识大洲--亚洲的人文环境和地域差异知识梳理,包括6大地区、众多的人口、古老的文明、经济发展不平衡等内容。
初中历史8上第4课修正版:洋务运动的兴起(1861,同治元年);创办近代军事和民用企业(同治年间);建立新式海陆军(光绪年间)。
初中历史 9下 第22课 不断发展的现代社会笔记包括计算机网络与现代社会生活、妇女地位的提高、生态与人口问题等等。
多极化趋势出现后,世界各种力量仍在进行新的分化和组合,新的世界格局尚未定型,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广大发展中国家成为推动世界多极化趋势发展的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老人与海》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西游记》思维导图
《水浒传》思维导图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红星照耀中国》书籍介绍思维导图
初中物理质量与密度课程导图
桃花源记思维导图
曹刿论战思维导图
5.2 认识大洲--亚洲的 人文环境和地域差异
6大地区
自然环境复杂、人文环境多样,地域差异明显
地理位置、地理特点 的不同
北亚、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中亚
众多的人口
人口最多的大洲
约占世界人口的3/5
6个国家 人口超过1亿
黄色人种的故乡
南亚、西亚 主要是白色人种
人口稠密地区
中国东部、朝鲜半岛、日本群岛
东南亚
南亚
原因
稠密
自然条件优越
开发历史悠久
水陆交通便利
工农业发达
稀疏
自然环境恶劣
内陆高原、山地、沙漠、原始森林
自然增长率高
其中,西亚、南亚 较高
古老的文明
分布
美索不达米亚平原
印度河谷地
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
向外传播 为世界文明做出贡献
宗教发祥地
三大教
基督教
伊斯兰教
佛教
其他
印度教、犹太教、道教 等 民族宗教
经济发展不平衡
现状(差异显著)
发展水平
发达国家
日本
发展中国家
大部分国家
人均GDP 相差悬殊
发展状况
迅速
中国、印度
较快
东南亚 一些国家
西亚 石油出产国
缓慢
受 战乱之苦
受 自然环境、历史原因的限制
对策
多样性、互补性
国情各异,文化多样
加强交流、互补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