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1.2【地球】自转、公转
高中地理之【地球】自转、公转知识梳理,包括自转的基本概念、地理意义,公转的基本概念、现实影响等内容。
初中历史8上第4课修正版:洋务运动的兴起(1861,同治元年);创办近代军事和民用企业(同治年间);建立新式海陆军(光绪年间)。
初中历史 9下 第22课 不断发展的现代社会笔记包括计算机网络与现代社会生活、妇女地位的提高、生态与人口问题等等。
多极化趋势出现后,世界各种力量仍在进行新的分化和组合,新的世界格局尚未定型,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广大发展中国家成为推动世界多极化趋势发展的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老人与海》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阿房宫赋》思维导图
《西游记》思维导图
《水浒传》思维导图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英语词性
生物必修一
高中物理知识点思维导图
地球运动
自转
基本概念
方向
自西向东
太阳系,金星、天王星,自转与公转相反,太阳西边升起
地轴 指向 北极星
北极 看 逆时针
南极 看 顺时针
轨道
赤道
周长4万公里
2πr,r=6371公里
周期
太阳日
24小时
日常一天
360度59分
恒星日
23小时56分4秒
真正周期
360度
速度
角速度
除南北两极点外,任何地点均相等
线速度
赤道——两极,递减
南北两极,既无角速度也无线速度
地理意义
昼夜交替
24小时为周期
晨昏线,垂直于太阳直射光线
直射赤道
直射南北回归线
昼狐、夜弧
时间
地方时
不同经线上,时间不同
东早、西晚
6点、7点,哪个早
东加、西减
15度 / 小时
1度 / 4分钟
已知某经度时间,求另一个经度时间【读图:晨昏线、正午。。。】
太阳以地方时为依据 (9.23,昼夜平分,10.1在东海看日出, 手表时间早于6点)
日出
日落
正午
北京时间
区时
24个时区
15度 1时区
中时区——7.5W~7.5E
经度 除以 15
余数<7.5——商为时区数
余数>7.5——商+1为时区数
例——7.27日 北京(东8区)时间 9:00
伦敦 27日 1:00
纽约(西5区) 26日 20:00
方法:以0为中心 左右各分12份 以北京时区为主 一个个数
每天24点就是0点
日期
日界线
与180度经线 不完全重合
两条日界线
0点,自然日界线——东加西减
180度,人为日界线——西减东加
180度 西12区,是最后送走旧一天 东12区,最早迎来新一天
地转偏向力
北——右偏
南——左偏
赤道 不偏
现实情况
有自动力的物体 不考虑地转偏向力
远程炮弹 会考虑一点儿
风、海水、河水入海口,港口建设侵蚀岸 考虑
公转
与自转方向相同
椭圆
黄道
近日点——1月初——快
远日点——7月初——慢
日地平均距离1.5亿KM;远日点、近日点相差200Wkm
黄赤交角
23度26分
南、北回归线 纬度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五带、四季
考题类型
二分、二至
春分——3.21
夏至——6.22
秋分——9.23
冬至——12.22
地球公转轨道 示意图
公转速度 快慢位置
近日点
远日点
太阳直射点 的 位置变动
现实影响
昼夜长短的变化
晨昏线与阳光垂直
12小时 是昼夜长短的界限
赤道昼夜时间不变,极圈昼夜时间变化最大
从赤道向极圈,昼夜变化幅度越大
子主题 1
极昼、极夜的开始和结束时间,以夏至日、冬至日对称
北(南)极,极圈上有1天的极昼(夜)——极点有半年的极昼(夜)
春分到秋分——极点处太阳 呈螺旋上升
春分、秋分——太阳处于地平线
类似于螺纹
北半球——夏至到秋分—白昼渐短——北极圈极昼(无极夜)范围渐小——南极圈极夜(无极昼)范围渐小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冷热变化 】
直射点上90度;向两侧递减
两地间的维度差 = 两地间的正午太阳高度差
例如: 夏至:N 23度26分——正午太阳 90度 北京 N40度——正午太阳 73度26分
某纬度,正午太阳高度的全年变化
例: 夏至日
北回归线以北,太阳高度角最大
整个南半球,太阳高度角最小
回归线——极圈 之间,各纬度太阳高度角变化, 幅度一样, 数值,越向两极越小
南、北回归线上,一年当中,有3个月的时间,正午太阳高度 比赤道上的高度,大
影子
永远与太阳相反
数值
太阳高度越高,角度越大,影子越短
90度 太阳垂直照射时,影子与物体重合(可不是 无影子)
四季、五带【黄赤交角影响】
随纬度变化——五带
五带,人文地理分布的基础
随时间变化——四季
解题技巧 【昼长——季节、纬度、半球、方位】
夏季——往北——白昼越长
冬季——往南——白昼长
日出+日落=24
昼长+夜长=24
例:19点日落,求 日出、昼长、夜长 时间
北半球 某一纬度的昼长 = 南半球 相同纬度的夜长
某纬度,昼长相同的两个日期,以夏至日(冬至日)为轴,对称
子主题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