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初中历史
【初中历史合集!高分必备!】详细归纳了初中全部历史知识点,包括了七年级上下、八年级上下、九年级上下全部的知识点,一套思维导图完全掌握所有初中历史知识!
编辑于2022-08-24 10:57:52 江苏省初中历史全册合集 此页主要为目录,共6个标签页 七、八、九年级全部知识点见各自标签页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
第一单元第1课 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
元谋人
北京人
第一单元第2课 原始农耕生活
黄河流域:半坡居民
长江流域:河姆渡人
原始农业的发展
第一单元第3课 远古的传说
炎黄联盟
传说中炎帝和黄帝的发明
禅让制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
第二单元第4课 夏商周的更替
夏朝
商朝
西周
第二单元第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
青铜器
甲骨文
第二单元第6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
经济
政治
军事
第二单元第7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战国七雄
商鞅变法
造福千秋的都江堰
第二单元第8课 百家争鸣
老子
孔子
百家争鸣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第三单元第15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
造纸术的发明
医学
华佗(神医)
史学:《史记》
宗教
道教
佛教
第三单元第14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
张骞出使西域
张骞
对西域的管理
丝绸之路
意义
第三单元第13课 东汉的兴衰
建立
兴盛
衰落
打击
第三单元第12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汉武帝
政治措施“推恩令”的实施
思想文化措施“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经济:统一铸造货币,盐铁专卖
巩固大一统措施的作用
第三单元第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西汉的建立
休养生息政策
文景之治
第三单元第10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
秦朝的暴政
陈胜吴广起义
农民起义军推翻秦朝
第三单元第9课 秦统一中国
秦灭六国(军事上完成统一)
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度(政治上巩固统一)
巩固统一的措施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第四单元第20课 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
贾思勰和《齐民要术》
科学家祖冲之
书法、绘画与雕塑
儒释道三教的发展
第四单元第19课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淝水之战
北魏孝文帝改革
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
第四单元第18课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南方政权更替
江南地区的开发
第四单元第17课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
西晋的建立
八王之乱
北方游牧民族的内迁
第四单元第16课 三国鼎立
赤壁之战
官渡之战
三国鼎立的形成
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隋的统一
开通大运河
开创科举取士制度
隋朝的灭亡
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唐朝的建立与贞观之治
女皇武则天
开元盛世
第3课 盛唐气象
经济的繁荣
民族交往与交融
开放的社会风气
多彩的文学艺术
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遣唐使
鉴真东渡
玄奘西行
第5课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
安史之乱
黄巢起义与唐朝灭亡
五代十国的更迭与分立
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第6课 北宋的政治
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
重文轻武的政策
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契丹族与党项族
辽与北宋的关系
西夏与北宋的关系
第8课 金与南宋的对峙
女真族的崛起
金灭辽
金灭北宋
南宋的偏安
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
农业的发展
手工业的兴旺
商业贸易的繁荣
经济重心南移
第10课 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
成吉思汗统一蒙古
蒙古灭西夏与金
元朝的建立与统一
第11课 元朝的统治
元朝的疆域
行省制度
元朝对边疆地区的管辖
第12课 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
繁荣的大都市生活
宋词
元曲
第13课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指南针、火药的应用
发达中外交通
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第14课 明朝的统治
明朝的建立
朱元璋强化皇权
科举考试的变化
经济的发展
第15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
郑和下西洋
戚继光抗倭
葡萄牙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
第16课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
科技名著
明长城和北京城
小说和戏剧
第16课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
政治腐败与社会动荡
李自成起义推翻明朝
满洲兴起和清兵入关
第18课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清朝对全国的统治
郑成功收复台湾和清朝在台湾的建制
清廷对西藏地区的有效管辖
巩固西北边疆
雅克萨之战
清朝的疆域
第19课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
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人口的增长
第20课 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
军机处的设立
文字狱与文化专制政策
不断加剧的社会矛盾
闭关锁国政策
第21课 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
《红楼梦》
昆曲和京剧艺术
八年级上册历史第一单元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1课 鸦片战争
基本信息
战争背景
战争起因
战争经过
战争结果
战争影响
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
基本信息
战争背景
战争起因
战争经过
战争结果
失败原因
战争影响
第3课 太平天国运动
洪秀全与金田起义
定都天京
天京陷落
八年级上册历史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
第4课 洋务运动
简介
内容
指导思想
标志
评价
失败原因
代表
第5课 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
甲午中日战争
《马关条约》的签订
瓜分中国狂潮
第6课 戊戌变法
康有为与公车上书
百日维新
第7课 抗击八国联军
义和团运动
抗击八国联军
《辛丑条约》的签订
八年级上册历史第三单元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第8课 革命先行者孙中山
孙中山早年的革命活动
同盟会与三民主义
第9课 辛亥革命
政治派别
时间
指导思想
武昌起义
结果
历史意义
第10课 中华民国的创建
中华民国的建立
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第11课 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
二次革命
袁世凯复辟帝制
护国战争爆发经过
军阀割据
八年级上册历史第四单元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第12课 新文化运动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新文化运动的内容与意义
第13课 五四运动
五四运动的爆发
五四运动的扩大
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第14课 中国共产党诞生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全国工人运动的高涨
八年级上册历史第五单元 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峙
第15课 北伐战争
国共合作的实现
北伐胜利进军
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与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第16课 毛泽东开辟井冈山道路
南昌起义
秋收起义与井冈山会师
工农武装割据
第17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战略转移与遵义会议
过雪山草地
红军胜利会师陕甘
八年级上册历史第六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第18课 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
九一八事变
华北危机与一二·九运动
西安事变
第19课 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
七七事变
第二次国共合作
淞沪会战
南京大屠杀
第20课 正面战场的抗战
台儿庄战役
保卫大武汉
第三次长沙会战
第21课 敌后战场的抗战
平型关大捷
抗日根据地的建立与发展
百团大战
第22课 抗日战争的胜利
日本改变侵华政策
全民族坚持抗战
中共七大
战略反攻和日本投降
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与伟大意义
八年级上册历史第七单元 解放战争
第23课 内战爆发
重庆谈判
国民党发动内战
解放区军民的自卫反击
第24课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解放区的土地改革
三大战役和南京解放
八年级上册历史第八单元 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
第25课 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
社会生活的变化
第26课 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
文学艺术的成就
八年级下册历史第一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第1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中华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开国大典
西藏和平解放
第2课 抗美援朝
时间
目的
原因
导火线
参加部队
指挥者
著名战役
结果
性质
胜利的原因
历史意义
第3课 土地改革
时间
开始的标志
原因
主要内容
意义
八年级下册历史第二单元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 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第4课 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第一个五年计划
宪法的性质
宪法的颁布
第5课 三大改造
农业、手工业合作化
公私合营
三大改造
完成
评价
第6课 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
在探索中曲折前行
文化大革命
八年级下册历史第三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第7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
真理大讨论(背景)
十一届三中全会
第8课 经济体制改革
农村改革背景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城市经济体制
第9课 对外开放
经济特区的建立
对外开放领域的扩大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第10课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邓小平理论指导地位的确立
第11课 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中国梦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新发展理念
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
八年级下册历史第四单元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第12课 民族大团结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共同繁荣发展
第13课 香港和澳门的回归
“一国两制”的构想
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
第14课 海峡两岸的交往
推进祖国统一大业
日益密切的交往
八年级下册历史第五单元 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
第15课 钢铁长城
陆、海、空军的建设
导弹部队的发展
新时代强军之路
第16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加强与亚非国家的团结合作
第17课 外交事业的发展
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中美、中日建交
全方位外交
70年代我国外交成就
八年级下册历史第六单元 科技文化与社会生活
第18课 科学技术成就
从“两弹一星”到漫步太空
杂交水稻与青蒿素
文化事业的发展
第19课 社会生活的变迁
日常生活的变化
交通、通信的不断发展
九年级上册历史第一单元:古代亚非文明
古代埃及
尼罗河与古代埃及文明
古埃及文明的代表
法老的统治
古代两河流域
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古巴比伦王国
《汉谟拉比法典》
古代印度
古代印度和流域文明
印度文明
九年级上册历史第二单元:古代欧洲文明
希腊城邦和亚历山大帝国
希腊城邦
雅典的民主政治
亚历山大帝国
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
罗马城邦
罗马帝国
罗马帝国的衰亡
希腊罗马古典文化
文学和雕塑
建筑艺术
哲学和法学
公历的缘起
九年级上册历史第三单元:封建时代的欧洲
法兰克王国
法兰克王国
封君与封臣
查理曼帝国
基督教的兴起与传播
兴起
传播
基督教的教义
西欧庄园
庄园经济
庄园法庭
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
自由和自治的城市
城市居民的身份
大学的兴起
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
查士丁尼及法典
拜占庭帝国的灭亡
拜占庭帝国的影响
九年级上册历史第四单元: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
古代日本
6世纪前的日本
大化改新
武士和武士集团
阿拉伯帝国
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
阿拉伯帝国
阿拉伯文化
九年级上册历史第五单元:步入近代
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
富裕的农民和市民阶级
文艺复兴运动
文艺复兴
代表人物及其作品
早期殖民掠夺
新航路的开辟
早期殖民国家:葡萄牙与西班牙
英国的殖民扩张
荷、英、法殖民争霸
九年级上册历史第六单元: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
君主立宪制的英国
议会与王权的斗争
革命的发生
《权利法案》
美国的独立
独立战争
《独立宣言》
美国1787年宪法
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
旧制度的危机
法国大革命
拿破仑和他的帝国
法律文献
九年级上册历史第七单元:工业革命和工人运动的兴起
第一次工业革命
时间
工业革命的含义
工业革命的(前提)原因
重要成就
工业革命的影响
工业革命对中国的直接影响
工业革命的启示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国际工人运动的兴起
第一国际
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一单元 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
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
拉丁美洲独立运动
印度民族大起义
俄国的改革
彼得一世改革
废除农奴制
美国内战
南北矛盾的加剧
内战爆发
北方的胜利
日本明治维新
倒幕运动
明治维新
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二单元 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
第二次工业革命
电的应用
内燃机和新的交通工具
化学工业和新材料
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
人口增长和大众教育
城市化
社会问题
近代科学与文化
科学家
文学巨匠
音乐美术大师
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三单元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
第一次世界大战
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
大战爆发
大战的进程和结果
列宁与十月革命
二月革命
十月革命
苏维埃政权的建立
《凡尔赛条约》和《九国公约》
《凡尔赛条约》
巴黎和会
《九国公约》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实质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新经济政策
苏联的工业化
农业集体化
苏联模式
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
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埃及的华夫脱运动
墨西哥的卡德纳斯改革
九年级下册历史第四单元 经济大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
罗斯福新政
从繁荣到危机
罗斯福新政
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
意大利法西斯政权的对外扩张
欧亚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第二次世界大战
二战的爆发及主要战场
战争扩大
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及战争形势的转折
雅尔塔会议及战争结束
二战影响
中国在二战中的作用
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五单元 冷战和美苏对峙的世界
冷战
冷战的发生
德国的分裂
北约与华约的对峙
两极格局形成
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欧洲的联合
美国的发展与日本的崛起
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
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
社会主义力量的壮大
苏联的发展改革
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
亚非拉国家的新发展
万隆会议
“非洲年”
拉美人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九年级下册历史第六单元 冷战结束后的世界
联合国与世界贸易组织
联合国与国际安全
经济全球化与世界贸易组织
冷战后的世界格局
霸权主义与地区冲突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建立国际新秩序的努力
不断发展的现代社会
计算机网络与现代社会生活
妇女地位的提高
生态与人口问题
七年级上册历史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
第一单元第1课 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
元谋人
距今约170万年,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
北京人
发现地点
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上
生产生活状况
使用打制石器
结成群体生活
已经学会使用火,并能长时间保存火种
发现意义
对研究古人类进化的历史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单元第2课 原始农耕生活
黄河流域:半坡居民
居住半地穴式房屋,制作磨制石器,种植粟,制作彩陶,会纺织、制衣
长江流域:河姆渡人
居住干栏式建筑,农业工具以骨耜最为典型,种植水稻,会雕刻技术,懂得使用天然漆
原始农业的发展
兴起时间:约公元前7000年至公元前5000年
兴起地区:黄河、长江、淮河等流域
标志:以农作物种植、家畜饲养的出现以及聚落、磨制工具的发展
意义:为古代文明社会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第一单元第3课 远古的传说
炎黄联盟
阪泉之战、涿鹿之战后,炎帝和黄帝的部落联盟逐渐形成为华夏族,海内外华人自称“炎黄子孙”
传说中炎帝和黄帝的发明
炎帝
教民开垦耕种,制作生产工具,种植五谷和蔬菜
制作陶器,发明纺织,会煮盐,教人们通商交换
制作乐器琴瑟,具有最早的天文和历法知识
黄帝
黄帝已能建造宫室,制作衣裳,挖掘水井,制造船只,会炼铜,并发明弓箭和指南车
仓颉创造文字,伶伦制作音律,隶首发明算盘,螺祖擅长纺织并会巢丝
禅让制
含义
将部落联盟首领位子传给贤德之人
实质
民主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民主推选、首领没有特权)
相关人物
尧、舜、禹
大禹治水
与群众同甘共苦,三过家门而不入,治水有功
体现了刻苦耐劳,坚持不懈,大公无私的精神。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
第二单元第4课 夏商周的更替
夏朝
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
启继禹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夏桀暴政
商朝
商汤灭夏,盘庚迁殷,商纣王暴政
西周
武王伐纣,分封制度,国人暴动,犬戎灭西周
第二单元第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
青铜器
出现于原始社会后期,商朝以后数量增多,种类丰富,功能由食器发展到礼器
采用“泥范铸造法”制作
其代表作品有四羊方尊、司母戊鼎
甲骨文
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甲骨文使用象形、指事、会意、形声等造字方法
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完整的文字
第二单元第6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
经济
铁制农具和牛耕出现
手工业规模扩大
商业活动逐渐活跃,金属货币被更多地使用
政治
分封制逐步瓦解,周王室地位下降,大的诸侯势力崛起
军事
诸侯争霸战争不断,加速统一,促进民族交融
第二单元第7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战国七雄
形成政治局面:齐楚秦燕赵魏韩
三家分晋、田氏代齐
兼并战争
著名战役
桂陵之战 齐VS魏(围魏救赵)
马陵之战 齐VS魏(减灶诱敌)
长平之战 秦VS赵(纸上谈兵)
特点
战争规模大
参战兵力多
交战区域广
持续时间长
诸侯争霸
商鞅变法
背景
经济:铁器和牛耕的使用进一步推广,社会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新兴地主阶级的势力增强
政治:各国实行变法改革,以求富国强兵,在兼并战争中取胜
时间
公元前356年;秦孝公支持商鞅
内容
政治
①确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管理
县设令和丞,由国君任免,加强了中央集权
②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
削弱守旧势力,有利于新兴地主掌权,引起旧贵族不满
③改革户籍制度,加强对人民的管理
④严明法度,禁止私斗
经济
①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确立土地私有制
②奖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
提高生产积极性
③统一度量衡
军事
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
有利于新兴地主阶级参政,壮大军事力量
影响
使秦国国力大增,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造福千秋的都江堰
主持修建者:李冰(秦国蜀郡郡守)
修建时期:公元前256年
地点:在成都附近的岷江
构成
渠首
鱼嘴
宝瓶囗
飞沙堰
灌溉网
功能
防洪、灌溉、水运等
影响
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
2200年来,都江堰一直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在世界水利史上绝无仅有,充分反映出我国人民的智慧
第二单元第8课 百家争鸣
老子
道家学派创始人
提出辩证思想,主张“无为而治”
孔子
儒家学派创始人,核心思想是“仁”
主张以德治国;主张“有教无类”
百家争鸣
墨家
墨子主张“兼爱”“非攻”、选贤任能,提倡节俭
儒家
孟子主张实行“仁政”,“民贵君轻”
荀子主张“礼治”
道家
庄子强调治国要顺应自然和民心
法家
法家主张治国要靠法令、权术和威势
强调以法治国,树立君主的权威,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第三单元第15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
造纸术的发明
纸的发明
西汉时期懂得造纸基本方法
缺点:质量差、产量低
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蔡侯纸”)
为文化传播作出了巨大贡献
造纸原料:树皮、破布、麻头、旧鱼网
特点:原料容易找到、便宜,高质
意义
促进了文化的传播与发展,影响了世界文明的进程,是中国对世界的伟大贡献
医学
张仲景(医圣)
写有《伤寒杂病论》,发展了中医学的理论和治疗方法
华佗(神医)
发明麻沸散、创造五禽戏
史学:《史记》
作者:司马迁
主要内容:记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约3000年的史事
地位: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鲁迅对《史记》的评价:“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评价
史学成就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成为后世纪传体史书的典范
文学成就
《史记》文笔简洁,语言生动,刻画人物形象生动,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
宗教
道教
东汉后期产生于我国本土的宗教
主要教派有张角创立的太平道和张陵创立的五斗米道
佛教
西汉末年传入
为中国文化注入新的因素
第三单元第14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
张骞出使西域
西域
甘肃阳关
玉门关以西
背景
小国林立
被匈奴控制
同中原进攻
汉王室被动
第一次
时间
公元前138年
目的
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
结果
了解西域具体情况
第二次
时间
公元前119年
目的
加强与西域各国的友好往来
结果
促进了汉朝与西域经济文化交流
张骞
一名郎官
志在为国分忧
公元138
西出长安
中途被匈奴抓住
在利诱面前下
威武不屈
持汉节不失
被扣留十余年
历尽艰难
成功到达西域
对西域的管理
背景
加强
经营
管理
意义
进行有效管辖
颁行汉朝的号令
西汉设立西域都护,西域开始隶属于中央政府
东汉班超经营西域
丝绸之路
陆上路线
长安→河西走廊→西域→中亚、西亚→欧洲
开通背景
往来
汉朝
西域
交易
欧
亚
物资流通
汉朝
丝绸
漆器
西域
核桃
石榴
历史意义
中西来往大动脉
起促进作用
海上丝绸之路
最重要的一条
东南沿海港口
经中南半岛
绕过马来群岛
穿过马六甲海峡
通往孟加拉湾
最远抵达印度半岛和锡兰
意义
对内
西汉和西域(新疆)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
对外
东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
第三单元第13课 东汉的兴衰
建立
西汉的灭亡:公元9年,王莽夺权,建立新朝,西汉灭亡
东汉建立:公元25年,刘秀(光武帝)称帝,定都洛阳,史称东汉
兴盛
原因
释放奴婢
减轻农民的负担,减轻刑法
合并郡县,裁减冗官,加强对官吏的监督,惩处贪官污吏允许北方少数民族内迁
影响
社会比较安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史称“光武中兴”
光武中兴
衰落
原因
东汉中期后,继位的皇帝大多年幼,不能主政,太后临朝
特点
外戚宦官交替专权恶性循环
影响
动摇了东汉统治,东汉王朝走向衰亡
打击
黄巾起义原因
外戚宦官交替专权,朝政腐败,灾荒连年,社会动荡
概括
184年,张角领导农民起义爆发
口号
“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
规模
人数多,地域广,时间长
影响
沉重打击了东汉统治,是东汉衰亡的直接原因
第三单元第12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汉武帝
政治措施“推恩令”的实施
背景
西汉初,诸侯王势力强大,各自独霸一方;地方上豪强地主与官府分庭抗礼
两股势力导致社会秩序混乱,严重威胁中央集权
措施
“推恩令”
目的:加强中央集权
提出者、推行者:主父偃、汉武帝
内容
下诏允许诸侯王除以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可将封地再次分封给其他子弟作为候国,由皇帝制定封号
结果
诸侯王的封地和势力越来越小
削爵
武帝找各种借口削爵、夺地甚至除国,严厉镇压他们的叛乱
结果诸侯王从此一蹶不振
建立刺史制度(监察机构)
建立刺史制度(13州部),监视地方官吏、豪强
结果:禁止地方官吏、豪强及其子弟为非作歹
影响
通过这些措施,加强了中央集权,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大大加强
思想文化措施“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背景
“无为而治”政策,诸子百家学说流行,许多士人四处游说,依附诸侯王,对抗朝廷
目的
加强中央集权
提出者
董仲舒
措施
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黯百家,独尊儒术”把儒家学说立为正统思想
在长安兴办太学,以儒家的《诗》、《书》、《礼》、《易》、《春秋》作为教材
作用
从此,儒学居于主导地位,为历代王朝所推崇,影响深远
经济:统一铸造货币,盐铁专卖
背景
诸侯、豪强、富商大贾等掌握了铸币、盐铁经营权等,拥有大量的财富,控制国家经济命脉
目的
加强朝廷对社会经济的控制
措施
收回铸币权,统一铸造五铢钱
盐铁官营
统一调配物资,平抑物价
作用
使国家的财政状况有了很大改善,为汉武帝许多政策的推行奠定了经济基础
巩固大一统措施的作用
汉武帝时从政治、思想、经济等方面巩固了大一统的局面,使西汉王朝开始进入鼎盛时期
第三单元第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西汉的建立
西汉建立
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汉朝,称为西汉,定都长安。刘邦是汉高祖
汉初的社会状况及面临的问题
社会生产遭到严重的破坏,社会十分贫困,经济萧条
原因:秦朝的残暴统治和秦末的战乱
恢复和发展社会生产,巩固新的王朝,成为首要问题
休养生息政策
原因
为了巩固政权和稳定社会局势,汉高祖吸取秦朝暴政速亡的教训,采取了休养生息的政策
汉高祖采取的措施
下令“兵皆罢归家”,让士兵还家务农(解甲归田)
将奴婢释放为平民,以增加农业劳动力
轻徭薄赋
影响
汉初的经济逐渐得以恢复和发展,社会局势得以稳定
文景之治
汉文帝、汉景帝采取的休养生息政策
轻徭薄赋:注重农业生产,提倡以农为本,关心农柔,进一步减轻赋税和徭役
减轻刑罚:重视“以德化民”,废除一些严刑苛法
提倡节俭:提倡勤俭治国,以身作则
表现
社会经济得到了恢复和发展,出现了文景之治
政治清平,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安定
国力增强,国库钱粮充盈
第三单元第10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
秦朝的暴政
赋税沉重
繁重的徭役和兵役
刑罚残酷(严苛的法律)
秦二世的统治更加残暴
影响
秦朝的暴政使社会经济严重破坏,加重了人民的负担和苦难,激起人民的反抗
陈胜吴广起义
爆发的原因
直接原因:遇雨误期,按律当斩
根本原因:秦的暴政
爆发
前209年,陈胜、吴广在大泽乡率众起义
起义
方式:农民揭竿而起
口号:“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经过:陈胜称王,在陈建立“张楚”政权,向西进攻,直逼咸阳
结果:起义失败
历史意义
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他们的革命首创精神,鼓舞了后世千百万劳动人民起来反抗残暴的统治
农民起义军推翻秦朝
项羽和刘邦起义
项羽:公元前207年~巨鹿之战,以少胜多,大败秦军主力
刘邦:直逼咸阳,秦朝统治者向刘邦投降,秦朝灭亡
楚汉之争
公元前206年~公元前202年
双方:项羽和刘邦
目的:争夺帝位
结果:刘邦胜利
刘邦胜利、项羽失败的原因
项羽刚愎自负,一味依赖武力,失去民心;刘邦注重收揽民心,善于用人
根本原因是: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
第三单元第9课 秦统一中国
秦灭六国(军事上完成统一)
1秦灭六国的背景(原因)
【民心所向】战国时期的连年战争使各诸侯国的人民希望结束战乱,过上安定的生活
【秦国实力】秦国经过商鞅变法,实力超过东方六国
【嬴政作用】秦王嬴政政雄才大略、任用人才,积极策划统一大计
2.秦灭六国的过程
时间:公元前230年~公元前221年
顺序:韩赵魏楚燕齐
秦朝建立:公元前221年,嬴政建立秦朝,定都咸阳
3.秦统一六国的意义
秦的统一,结束了春秋战国依赖长期争战混乱的局面,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疆域
东至辽东,西到陇西,北至长城一带,南至南海。使当时的世界大国之一
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度(政治上巩固统一)
1.皇帝制度
国家的最高统治者,皇权至上,总揽大权;嬴政称“始皇帝”
2.中央政府设三公
丞相
行政
太尉
军事
御史大夫
监察
3.地方设郡县制
郡守
县令/县长
作用
通过郡县制皇帝和朝廷牢牢控制全国各地的权力,把政治、法律、军事、土地及赋役等制度推向全国
开创了此后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
巩固统一的措施
文化
统一文字——小篆
政令顺利推行;顺畅沟通;文化交流与发展
经济
统一货币——圆形方孔半两钱
统一度量衡
交通
统一车轨、修驰道、开灵渠
便利水陆交通;加强交通往来
军事
派蒙恬北击匈奴,修筑长城
拓展疆域,巩固边防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第四单元第20课 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
贾思勰和《齐民要术》
我国县城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
要改进生产技术和工具 还提出了多种经营和商品生产等重要思想
科学家祖冲之
祖冲之是南北朝的一位杰出科学家
他在数学 天文 历法和机械制造方面都有重大成就
书法、绘画与雕塑
钟繇《贺捷表》
Subtopic
陆机《平复帖》:“中华第一帖”
Subtopic
王羲之《兰亭集序》:“天下第一行书”
儒释道三教的发展
儒家
清谈玄学的兴起
竹林七贤
佛家
梁武帝四次舍身入佛寺
北周武帝灭佛运动
道家
在北周武帝灭佛运动中也被灭了
第四单元第19课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淝水之战
形势
南方:司马睿重建晋朝,都城在建康,史称“东晋”
北方:氐族人苻坚建立的前秦政权,统一了黄河流域
概况
时间:公元383年
作战双方:前秦与东晋
结果:东晋以少胜多,大败前秦
影响
淝水之战以后前秦很快土崩瓦解,北方再度陷入分裂和混战的状态
东晋取得暂时稳定,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前秦苻坚失败的原因
从前秦方面看
苻坚骄傲轻敌
前秦军队内部有民族矛盾,军心不齐,指挥不当,战线过长
从东晋方面看
东晋团结一致,不畏强敌,奋勇抗战,指挥得当
北魏孝文帝改革
建立
4世纪后期,鲜卑族建立
439年统一北方
改革原因
学习和接受汉族先进文化,加强对黄河流域的控制(加强对中原的统治)
改革措施
迁都洛阳(494年)
改说汉语
改穿汉服
改用汉姓
鼓励与汉族联姻
用汉制,学汉礼
改革作用
促进了民族交融,也增强了北魏的实力
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
时期
北朝后期,我国北方出现了各民族的大交融
民族交融的表现
经济、习俗方面
少数民族学习汉族的农业技艺,从事农业生产,成为农业居民
汉族人民学习少数民族的畜牧经验,学习和接受他们的食物、服装、用具等,融入到汉族的生活中
政治制度
北朝统治者与汉族士人合作,沿袭中原地区原有的统治方式,实行君主专制制度
文化方面
西晋时期,内迁各族大多已使用汉语
北魏孝文帝改革后,汉语成为北方主要的通用语言
民族心理
随着经济、文化的交流与融汇,思想感情日益沟通,“胡”“汉”观念逐渐淡薄,民族之间的隔阂与偏见逐渐减少
民族交融的特点
民族关系有时矛盾激化,甚至发生战争,但在总体上,民族隔阂趋于消解,民族关系趋于缓和
民族交融的影响
为中华民族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进一步丰富了中华民族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化,并为以后隋唐时期多民族国家的繁荣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第四单元第18课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原因
地理因素
江南地区自然条件优越
社会环境因素
南方战乱少,社会比较安定
劳动与技术因素
北民南迁带去了大量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工具与技术
概况
农业发展迅速;手工业快速进步;城市与商业繁荣
南方政权更替
东晋的兴亡
建立
建立者
司马睿
都城
建康(今江苏南京)
建立时间
317年
政权特点
王与马,共天下
政治上依靠王导
军事上依靠王敦
北伐
结果
最终未能收复中原
东晋成功抵御了来自北方的军事威胁
影响
统治局面相对稳定
经济有所发展
灭亡
420年
南朝的政治(420-589)
王朝
宋、齐、梁、陈
都城
均在建康(南京)
政治
前期(宋):社会安定、国富民强
后期(梁):大规模的叛乱——侯景之乱
江南地区的开发
原因
自然环境
南方自然条件优越,雨量充沛,气候温热,土地肥沃
社会环境
南方战争相对较少,社会秩序比较安定
劳动力与技术因素
东汉末年为躲避战乱,西晋后期北方人的南迁,输送大量劳动力同时带来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
主观条件
南北方劳动人民的共同努力
表现
农业
兴修水利,广种水稻,牛耕施肥,推广小麦
手工业
织锦、制瓷、冶铸,造船技术有很大提高
商业
建康(南京)成为大都会
影响
南方经济迅速发展,南北趋向平衡
第四单元第17课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
西晋的建立
263年,魏灭蜀
266年 司马懿的孙子司马炎自立为帝 改国号为晋 以洛阳为都 史称西晋
280年 西晋灭吴 统一了全国
八王之乱
①统治集团奢侈腐化
②八王之乱 耗竭国力
③内迁的少数民族起兵反晋
结果:中原人口大量死亡 幸存者纷纷南迁 形成我国古代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高潮
北方游牧民族的内迁
东汉 、 魏、晋时期,我国北方的游牧民族不断内迁
第四单元第16课 三国鼎立
赤壁之战
背景
曹操基本上统一了北方,想要进一步统一全国
概况
时间:公元208年
作战双方:曹操与孙刘联军
结果:孙刘联军以少胜多,大败曹军
影响:为三国鼎立局面形成奠定了基础
曹操失败的原因
曹军来自北方,不习水战,水土不服
曹操骄傲轻敌
孙刘联军正确的战术
官渡之战
背景
东汉末年,北方军阀长期割据混战,社会生产生产遭到严重破坏
概况
时间:公元200年
作战双方:袁绍与曹操
结果:曹操以少胜多,大败袁军
影响: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
曹操胜利的原因
政治上:挟天子以令诸侯,处于有利地位
经济上:实行屯田,恢复农业生产
军事上:正确的战略战术
三国鼎立的形成
局面形成
220年,曹丕称帝,定城洛阳,魏国建立
221年,刘备称帝,定城成都,蜀国建立
222年,孙权称王,定城建业(南京)
评价
形成局部性统一,有利于社会安定,经济发展,为西晋大一统创造了条件
三国经济的发展状况
魏国:修建了许多水利工程,北方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
蜀国:发展经济,改善民族关系,加速西南地区的开发
吴国:造船业发达,吴国船队曾到达夷洲(现在的台湾)
七年级下册历史
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隋的统一
隋朝的建立
581年,杨坚(隋文帝)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定都长安
隋文帝杨坚,年号开皇,史称“开皇之治”
隋朝的统一
589年,隋文帝灭掉陈朝,统一全国
意义
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顺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趋势
隋初的统治的巩固
措施
发展经济,编订户籍,统一南北币制和度量衡制度
加强中央集权,提高行政效率
结果
促进了社会经济的迅速恢复和发展,使人口数量和垦田面积幅度增长,隋朝成为疆域辽阔、国力强盛的王朝
统一全国的条件
客观条件
人民渴望统一
北方民族大融合和南方经济的发展
主观条件
隋文帝励精图治
陈后主荒淫无道
开通大运河
开通者
隋炀帝
目的
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时间
605年开始
规模
一中心两点: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
共分四段(从北到南):永济渠、通济渠、邢沟、江南河
连接五大水系(从北到南):连接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河流
地位
全长2000多公里,大运河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
意义
大运河的开通,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
评价
积极影响
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
有利于国家的统一
消极影响
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给劳动人民带来沉重的徭役负担
加速了隋朝的灭亡
隋朝开凿大运河的有利条件
国家统一,有征发几百万人的可能性
国家经济繁荣,具备经济实力
利用已有的天然河道和古运河作基础
开创科举取士制度
背景
魏晋南北朝时期,官吏的选拔权由上层权贵垄断,选官看中门第,不太注重才能(九品中正制)
隋朝诞生科举制
隋文帝
初步建立起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
隋炀帝
创立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度的正式确立
意义
政治
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
社会
改善了用人制度,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推动了教育的发展
消极影响
束缚了人们的思想,扼杀了人们的聪明才智
评价
科举制的创立,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迁,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同时也推动了教育的发展
此后,科举制成为历朝选拔官吏的主要制度,一直维持了1300多年
隋朝的灭亡
原因
隋炀帝好大喜功,奢侈无度
隋炀帝实行残暴的统治,屡次发动战争,福役兵役沉重,社会矛盾激化
起义
首先在山东地区爆发,迅速蔓延到全国
灭亡
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下杀害,隋亡
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唐朝的建立与贞观之治
唐朝的建立
618年,李渊(唐高祖)建立唐朝,定都长安
二代皇帝是:唐太宗李世民,年号贞观
贞观之治
主要内容
思想上
吸取隋亡的教训,勤于政事,虚心纳谏,从善如流;广纳贤才,知人善任
政治上
完善三省六部制
制定法律,减省刑罚
增加考试科目,鼓励士人报考,进士科逐渐成为最重要的科目
严格考察各级官吏的政绩
经济上
减轻农民的劳役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
军事上
击败东、西突厥,加强了对西域的统治
影响
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国力增强,文教昌盛,史称“贞观之治”
女皇武则天
地位
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统治措施
政治上
打击敌对的官僚贵族
政治上
大力发展科举制度,创立殿试制度,亲自面试学生
经济上
继续推行减轻人民负担的政策和措施,重视发展农业
评价
为后来的“开元盛世”局面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开元盛世
出现时间
唐玄宗前期(年号为“开元”)
出现原因
稳定政局,励精图治,重用贤能;(姚崇、宋璟)
实行一系列改革措施
整顿吏治,裁减冗官; 发展经济,改革税制; 注重文教,编修经籍
结果
当时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国库充盈,民众生活安定,唐朝进入了鼎盛时期,史称“开元盛世”
评价唐玄宗
积极方面
唐玄宗统治前期,励精图治,崇尚节俭,因此社会安定、经济发展,使唐朝进入了全盛时期,形成开元盛世
消极方面
唐玄宗统治后期,不理政事,任用奸臣,造成朝政混乱,导致安史之乱,使唐朝由盛转衰
第3课 盛唐气象
经济的繁荣
农业
垦田面积扩大,发明并推广生产工具,如曲辕犁和筒车
兴修水利
手工业
丝织业品种繁多,蜀锦冠于全国
陶瓷业生产水平高,以越窑青瓷、邢窑白瓷和唐三彩为代表
造船业、矿冶业、造纸业颇具规模
商业
水路交通发达,贸易往来频繁,出现繁荣大都市
民族交往与交融
吐蕃
文成公主入藏
史实
唐太宗将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
作用
唐蕃和亲促进了吐藩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也增进了汉藏之间的友好关系
开放的社会风气
开放
充满活力;昂扬进取、积极向上
女子接受诗书、音乐等教育,喜好骑射、打球、弈棋等活动
社会风气兼容并蓄,衣食住行等受西北少数民族影响,刚健豪迈的尚武风气盛行一时
多彩的文学艺术
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遣唐使
目的
为了学习中国的先进文化
概况
跟随使节来华的,还有很多学生和留学僧;派出的遣唐使有十几批,最多一次达500多人
影响
他们把唐朝先进的制度、天文历法、文字、典籍、书法艺术建筑艺术等传回日本,对其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鉴真东渡
人物
扬州大明寺高僧鉴真
经过
前5次失败,第6次成功,754年抵达日本
贡献
传授佛经;传播中国的医药、文学、书法、建筑、绘画等;主持修建唐招提寺
玄奘西行
时间
贞观初年
概况
高僧玄奘西行,前往天竺取经
遍访天竺名寺,研习佛法,在那烂陀寺游学
贡献
带回大量佛经,主持译经工作;
第5课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
安史之乱
背景
开元末年,朝政日趋腐败;社会矛盾尖锐,边疆形势紧张
各地节度使势利膨胀,中央与地方的力量对比失衡,内重外轻
爆发
755年,安禄山和史思明一起发动叛乱
影响
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唐朝由盛转衰;逐渐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
黄巢起义与唐朝灭亡
原因
唐朝后期,统治腐朽,宦官专权,藩镇割据;人民赋税繁重,生活困苦;连年灾荒
概况
黄巢企业军转战南北,攻入长安,建立政权,给唐朝统治者以致命打击;最终被镇压
灭亡
907年,朱温建立后梁,唐亡
五代十国的更迭与分立
政权
北方黄河流域先后出现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政权;南方地区出现吴、南唐等九个政权,加上北方的北汉,史称五代十国
概况
北方政权更迭,战事不断,政局动荡不安;南方地区,政局相对稳定
趋势
统一是必然趋势
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第6课 北宋的政治
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
北宋建立
960年,赵匡胤在陈桥发动兵变,以开封为都城,史称北宋
北宋统一
依照先南后北的统一方针,结束了中原和南方的分裂割据局面
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
措施
军事上
解除禁军将领的兵权
控制军队调动,使统兵权与调兵权分离
经常调换将领,定期换防
政治上
在中央,采取分化事权的方法,削弱相权
在地方,派文臣担任各地州县长官(知州),实施知州三年一换的制度
各州又设通判、以分知州权力
经济上
取消节度使收税权,由中央掌控
在地方设置转运使,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
影响
把中央集权强化到前所未有的程度,皇权大大加强
重文轻武的政策
原因
防止唐末以来武将专横跋扈的弊端重现
措施
军事
措施
提高文官地位,文臣统兵格局逐渐形成
文官地位和待遇高于武将,武将受到多方面的牵制
影响
武将受到多方面的牵制,严重束缚了统军的指挥权
科举
措施
注重发展文教事业,改革和发展了科举制
影响
在全国范围内营造了浓厚的读书风气,也促进了整个社会文化素养的提高,造就了宋朝科举发达、文化昌盛、人才辈出的文治局面
影响
扭转了五代十国时期尚武轻文的风气,杜绝了武将跋扈和兵变政移的情况发生,有利于政权的稳固和社会的安定
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契丹族与党项族
辽的建立(契丹建国)
10世纪初(916年),契丹族首领阿保机,建立契丹国,都城在上京临潢府
西夏的建立
11世纪前期(1038年),党项族首领元昊建立西夏,都城在兴庆府
辽与北宋的关系
战
辽太宗时,占领燕云十六州,从此,辽与中原王朝的冲突加剧
和
宋太祖晚期,北宋与辽保持友好关系双方互通使节
战
宋太宗时期,向辽发动数次战争遭到失败,只好采取防御政策
战
宋真宗时期,澶州之战,寇准主站,打退辽军
和
宋真宗时期,宋辽议和
内容
辽撤兵,宋给辽岁币,史称澶渊之盟
此后很长时间,辽宋之间保持着和平局面,有利于双方的经济发展和文化的交流,有利于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和统一
西夏与北宋的关系
战
元昊称帝后,多次进攻北宋,双方损失惨重
和
订立宋夏和约,元昊向宋称臣,宋给西夏岁币。议和后,宋夏边境贸易兴旺
第8课 金与南宋的对峙
女真族的崛起
统一女真
11世纪末,完颜部的阿骨打统一女真各部
起兵抗辽
12世纪初,阿骨打起兵抗辽
金的建立
1115年,阿骨打建立女真政权,国号大金,他就是金太祖
金灭辽
1125年,辽被金灭亡
金灭北宋
面对金军的强大攻势,宋微宗、宋钦宗无力抵抗,妥协求和
1127年金军攻破开封,北宋灭亡
南宋的偏安
南宋的建立
1127年,赵构(宋高宗)登上皇位,定都临安,史称南宋
岳飞抗金
抗金将领岳飞率领岳家军在郾城大捷,大败金军。后来被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岳飞不是民族英雄,是抗金英雄)
金宋和议
南宋向金称臣,并给金岁币;双方以淮河至大散关一线划分界线。宋金对峙局面形成
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
农业的发展
时期
从唐朝晚期至两宋时期
原因
南方的战乱较少,北方人口大批南迁,带去了先进生产技术
结果
南方农业发展速度加快,逐渐超过北方
表现
垦田面积扩大,耕作技术提高
占城稻的引进和推广,还培育出许多优良品种
农业产量的提高,出现了“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
棉花、茶树的种植和推广
手工业的兴旺
丝织业
北宋时,南方的丝织业胜过北方。棉纺织业兴起
制瓷业
河北定窑、河南汝窑
北宋兴起的景德镇后来发展成为著名瓷都;南宋时,江南地区成为我国制瓷业中心
造船业
广州、泉州、明州的造船业,在当时世界上居于领先地位。建有世界最早船坞,配备指南针
商业贸易的繁荣
商业都市
兴起很多商业城市,最大的是开封和杭州;坊市界限打破,出现了早市和夜市
海外贸易
广州、泉州是大商港;政府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市舶司,加以管理
货币
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交子,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南宋时,纸币发展成与铜钱并行的货币
原因
纸币比金属货币容易携带,可以在较大范围内使用
作用
有利于商业的发展
经济重心南移
我国的经济重心从(唐朝)中期开始南移,到(南宋)最后完成中央的财政收入,主要来自南方,特别是东南地区(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宋代海外贸易蓬勃发展的原因
经济方面
宋朝农业、手工业、商业的发达为海外贸易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科技方面
宋朝的造船业水平很高,航海技术先进,有条件进行远洋航行
政治方面
政府鼓励,设立市舶司从而促进了海外贸易的发展
南方商业繁荣的表现
商业都市很多,开封和杭州是最大的商业都市,有早市和夜市
海外贸易发达,广州、泉州闻名世界,外贸收入在财政中占据重要地位
北宋时,四川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南宋时会子出现
第10课 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
成吉思汗统一蒙古
1206年,铁木真建立蒙古政权,被尊称为成吉思汗,蒙古国建立
蒙古灭西夏与金
蒙古灭西夏
首先进攻西夏,1227年西夏灭亡
蒙古灭金
1234年,蒙古灭金
元朝的建立与统一
元朝建立
1260年忽必烈继承了汗位
1271年,忽必烈改国号为元,建立元朝,定都大都。忽必烈就是元世祖
措施
施行治国安民的方略,广开言路,整顿吏治,注重农桑
元朝统一
南宋灭亡
1276年,元朝灭南宋
文天祥抗元
陆秀夫、文天祥等继续抗元
统一
1279年,统一全国
意义
结束了我国历史上较长时期的分裂割据局面,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第11课 元朝的统治
元朝的疆域
疆域
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
地位
元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贵族为主建立的全国性的统一王朝
元朝的版图是我国历史上最大的
行省制度
背景
元朝建立后,忽必烈在汉族知识分子的帮助下,参照中原历代王朝的统治方式,逐步确立了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度
元朝行省制度的内容
在中央
设中书省,是全国最高行政机构,下设六部,分管各项事务
设枢密院负责全国的军事事务,调度全国的军队
设御史台负责监察事务
在地方
把山东、山西、和河北称作腹里,直属于中书省
其他地区设立10个行省
行省下设路、府、州、县
元朝对边疆地区的管辖
东南地区
设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和琉球。是中央王朝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行政机构
西藏地区
由宣政院直接统辖,掌管西藏事务。从此西藏正式成为中央直接管辖下的一个地方行政区域
第12课 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
繁荣的大都市生活
大都市
北宋是开封,南宋的临安、元朝的大都,都是当时世界上著名的大都市
瓦子
指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
瓦子中圈出许多专供演出的圈子,称为勾栏
杂居
杂居是宋元时期戏剧表演的主要形式,形成于宋代;元朝统一南北后,元杂
传统节日
春节、元宵节、中秋节等,在宋代都有了
宋词
含义
词是一种新体诗歌,句子有长有短,也称长短句,便于歌唱
词牌
每首词依据乐谱的要求,有一定的格式,叫作词牌
元曲
组成
包括散曲、杂剧和南戏等
把音乐、歌舞、动作、念白融合在一起
元曲四大家
关汉卿、马致远、郑祖光、白朴
第13课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雕版印刷术
隋唐时期发明
活字印刷术
北宋匠人毕昇发明
发展
此后又发明木活字;元代王祯发明了转轮排字法;元中期出现铜活字印刷
影响
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传播
朝鲜—日本、东南亚地区—波斯—欧洲
指南针、火药的应用
指南针
汉代
利用天然磁铁做成指南工具——司南
宋代
利用人造磁铁制成了罗盘
北宋末年,海船上开始使用指南针
传播
阿拉伯人将指南针传到阿拉伯国家,后传到欧洲
影响
大大促进了世界远洋航海技术的发展
火药
唐朝
已经发明了火药
宋代
开始运用到军事领域,发明了竹管火枪、突火枪
元代
发明火铳
传播
13世纪传入阿拉伯地区,14世纪初经阿拉伯人传到了欧洲
影响
对欧洲的火器制造和作战方式产生巨大影响,推动了欧洲社会的变革
发达中外交通
原因
航海技术的进步,南方的海上贸易频繁,海陆交通发达
通道
陆路
丝绸之路
在宋元时期成为通往西方的交通要道
驿站
宋代驿站比较发达; 元代修建了覆盖全国的陆路交通网,建立了四通八达的驿站
海运
条件
除了使用指南针外,也初步掌握了潮汛、信风、气象的规律
概况
海上交通发达,海外贸易繁荣
航线
宋代通往日本、高丽、东南亚、印度、阿拉伯等,远至波斯湾及东非海岸
元朝时,海上丝绸之路进入鼎盛时期
影响
使中外经济、文化和科技的交流进一步发展起来
元朝在中央设置了回回司天监、回回药物院等机构
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第14课 明朝的统治
明朝的建立
建立
1368年,朱元璋称帝,建立明朝,定都应天府,即明太祖
统一
明军攻占元大都,结束了元朝对全国的统治
朱元璋强化皇权
目的
为了巩固统治,强化皇权
措施
在地方
①取消行中书省,设立“三司”,使行省的权力分散
②分封诸子为王,驻守各地,监控地方,巩固皇室
在中央
①废除丞相制度和中书省,提升了吏、户、礼、兵、刑、工六部的职权,六部直接向皇帝负责
②将军队调动和武官任命的权力统归兵部,皇帝直接掌握军事大权
“厂卫”
为监视官民,朱元璋设立锦衣卫,后来明成祖成立东厂,成为皇帝的耳目和爪牙
特点
地方和中央的各个部门,既互不统属,又互相牵制,各自直接向皇帝负责
作用
使皇权高度集中,君主专制大为加强
科举考试的变化
内容
明朝提倡尊孔崇儒
规定考试的题目必须来自“四书”“五经”
对题目的解释,必须是以朱熹的《四书集注》为标准,不得随意发挥
形式
明朝科举对考试答卷的问题格式、段落划分,都有严格规定,被称为“八股文”
危害
脱离实际,禁锢思想
应试的人成为皇帝旨意的顺从者
阻碍社会进步和科技文化发展
经济的发展
农业
明代引进了原产南美洲的玉米、甘薯、马铃薯、花生和向日葵等
手工业
棉纺织业由南方推向北方,南北方涌现出一批棉纺织业基地
苏州是明代的丝织业中心
景德镇是全国的制瓷中心,所产的青花瓷器畅销海内外
商业
北京和南京是全国性的商贸城市,还出现了有名的商帮,如山西的晋商、安徽的徽商
第15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
郑和下西洋
前提
明朝经济繁荣,国力雄厚
目的
明成祖为了提高明朝在国外的地位和威望
用中国的货物换取海外的奇珍
概况
时间
1405年到1433年,郑和率船队7次下西洋
路线
先后到达亚洲和非洲的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活动
满载丝绸、瓷器、茶叶及金银货币等物品,赠送礼品,发展友好关系
开展贸易,互通有无,互补互利
地位
郑和下西洋时间之长,规模之大,堪称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
意义
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和地区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来
开创了西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亚非海上交通网,为人类的航海事业作出了伟大贡献
成功的原因
国家统一,社会稳定
经济繁荣,国力强盛
造船和航海技术的进步
积累的丰富的航海经验
郑和本人的勇敢、不怕困难和卓越的组织领导能力等
戚继光抗倭
背景
倭寇猖獗
元末明初,日本的一些武士和奸商,组成海盗武装集团,到中国东南沿海地区进行走私和抢劫,被时人称为“倭寇”
倭患严重
明朝中期,明朝国力减弱,海防松懈,倭寇与中国海盗、奸商等相互勾结,对中国沿海进行武装抢劫,中国沿海倭患严重
成果
戚继光率领“戚家军”抗击倭寇,在台州九战九捷,平定了浙东地区的倭患
戚继光又平息福建、广东地区的倭患,使东南沿海的倭患基本解除
评价
戚继光领导的抗倭战争是一场反侵略的战争,他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民族英雄
葡萄牙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
1553年,葡萄牙殖民者攫取了在我国广东澳门的居住权
第16课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
科技名著
《本草纲目》
作者
李时珍
类别
药物学
内容价值
丰富我国医药学宝库,在世界医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天工开物》
作者
宋应星
类别
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
内容价值
对我国农业手工业生产技术进行了全面的总结,记述了中国在当时世界上具有先进水平的科学技术,被称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农政全书》
作者
徐光启
类别
农业科学
内容价值
总结了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的先进经验、技术革新和关于农学的创新研究成果
明长城和北京城
明长城
为防御北方蒙古南扰
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总长万余里
北京城
明成祖时修建,1420年基本建成,1421年正式迁都北京
包括宫城、皇城、内城、外城
紫禁城是北京城的核心,是当时世界上最宏大、最辉煌的皇家建筑群
小说和戏剧
小说
明朝时期,文学艺术的发展与市民文化结合起来
《三国演义》
时间
元末明初
作者
罗贯中
内容
描写魏蜀吴三国之间的政治、军事和相互交往上的各种矛盾冲突
地位特点
我国章回体小说的开山之作,也是我国最为流行的长篇历史小说
《水浒传》
时间
元末明初
作者
施耐庵
内容
描写了宋代梁山泊各路好汉反抗官府压迫的武装斗争
地位特点
白话描写,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
《西游记》
时间
明朝中期
作者
吴承恩
内容
描写唐僧师徒四人取经的艰难历程
地位特点
富于浪漫色彩的神话小说
汤显祖
明朝后期最负盛名的戏剧家
代表作《牡丹亭》
通过描写杜丽娘和柳梦梅神奇的爱情故事,批判了吃人的封建礼教
书画
书法代表董其昌
绘画代表徐渭
第16课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
政治腐败与社会动荡
政治腐败
皇帝沉迷享乐;大臣结党营私,争权夺利
社会动荡
朝政的混乱,造成中央对社会的控制力下降
土地兼并严重,致使大量农民流离失所
李自成起义推翻明朝
原因
根本原因
明朝末年,政治腐败,国家财政危机深重,朝廷不断加派赋税,阶级矛盾异常尖锐
直接原因
陕西北部连年大旱,官府催征如故
过程
李自成率领农民起义军进入中原后,提出“均田免赋”的口号
1644年,李自成率军攻入西安,建立政权,国号大顺
1644年4月,攻进北京城,末帝崇祯自缢。统治长达276年的明王朝被农民起义推翻
满洲兴起和清兵入关
满洲兴起
1616年,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建立政权,国号大金,史称后金
1635年,皇太极改族名为满洲;1636年,改国号为清
清军入关
明朝灭亡后,明将吴三桂降清,引清兵入关,与清军联合夹击李自成的军队
李自成在山海关交战失利,转战各地,最后失败
第18课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清朝对全国的统治
统一
清朝统治者进入北京后,以北京为都城,建立起对全国的统治
措施
在政治制度方面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维护政治上的大一统
在思想文化方面推崇儒家学说,继承历代文化传统
郑成功收复台湾和清朝在台湾的建制
郑成功收复台湾
1661年,郑成功率军从金门出发,抵达台湾
1662年,荷兰殖民长官被迫投降,被占据了38年的台湾,重新回到祖国的怀抱
郑成功是我国历史上的民族英雄
管辖台湾
1683年,清军进攻台湾,郑氏军队战败,台湾归入清朝的版图
1684年,清朝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台湾府的设置,加强了台湾同祖国内地的联系,巩固了祖国的东南海防,台湾的社会经济发展也步入了新的历史时期
1885年,台湾正式建省,成为中国的一个行省
清廷对西藏地区的有效管辖
实行册封制度
顺治帝接见达赖五世并正式赐予“达赖喇嘛”的封号,还拨专款重修布达拉宫
康熙帝册封另一位西藏宗教首领为“班禅额尔德尼”。此后历代达赖和班禅都必须经过中央政府的册封
设置驻藏大臣
1727年设置驻藏大臣,监督西藏地方政务
颁布法律
1793年,颁布《钦定藏内善后章程》,标志着中央政权对西藏地方行使主权达到制度化、法律化的程度
规定驻藏大臣代表朝廷,与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达赖与班禅的继承,必须报请朝廷批准
实行金瓶掣签制度
巩固西北边疆
为维护国家统一,康熙帝三次率军亲征,平定蒙古噶尔丹的叛乱,稳定了西北部边疆
加强对新疆的管理
乾隆帝平定了大、小和卓的叛乱
设置伊犁将军,管辖包括巴尔喀什湖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
设置哨所,加强了对西北地区的管辖
1771年,土尔扈特部在杰出首领渥巴锡的带领下回归祖国,得到清政府妥善安置
雅克萨之战
背景
17世纪中期,沙皇俄国侵入我国黑龙江流域
抗击沙俄
经过
1685和1686年,康熙帝命令清军两次进攻盘踞在雅克萨的俄军
结果
1689年,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从法律上肯定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的领土
清朝的疆域
范围
西跨葱岭——西北达巴尔喀什湖——北接西伯利亚——东北至黑龙江以北的外兴安岭和库页岛——东临太平洋——东南到台湾及其附属岛屿钓鱼岛、赤尾屿——南至南海诸屿
清朝统一意义
加强了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联系,促进了边疆地区的开发,使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巩固
第19课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
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原因
顺治、康熙、雍正、乾隆诸位帝王,重视农业生产,推行垦荒政策,使农业得到恢复并有较大发展,为清朝前期的兴盛奠定了基础
概况
耕地面积增加;对黄河、淮河等大河及大运河治理
改进种植技术,改良新品种,推广玉米、甘薯等高产作物,粮食产量大幅度提高
经济作物的种植有较大发展,品种增加,棉花、甘蔗、烟草、茶叶、药材等作物的种植面积扩大
作用
农业生产的发展,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繁荣
农业产品品种和产量的增加,也对手工业和城镇商品经济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手工业发展
清朝前期,丝织、棉织、印染、制瓷等方面,品种繁多,产品精良
已经出现了比较成熟的手工业工场等
商业发展
清朝前期商业发达,形成了由农村集市、城镇市场、区域性市场和全国性市场组成的商业网
出现了一批工商业市镇及商业大城市
在商业活动中,形成了商帮,如山西的晋商、江南徽州府的徽商,商帮的活动对当时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人口的增长
原因
统治者采取一系列恢复社会经济的措施,使经济发展,国力增强,社会安定
增长概况
康熙时,人口达到1.5亿
乾隆末年,全国人口发展到3亿
影响
人口密度加大,使人地矛盾逐渐突出
开荒垦田导致水土流失严重,地力下降
庞大的人口也造成社会压力,影响了经济的持续发展
第20课 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
军机处的设立
背景
清朝初期,一切军国大事都要经过议政王大臣会议讨论
过程
康熙时
设立南书房,绕开了议政王大臣会议
雍正年间
设军机处,议政王大臣会议名存实亡
军政大事完全由皇帝裁决,军机大臣只是跪受笔录,传达旨意
乾隆时期
撤销议政王大臣会议
影响
使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
文字狱与文化专制政策
推行文字狱
目的
为从思想领域严密控制知识分子
含义
从知识分子的文章、诗词中摘取只言片语,加以歪曲解释,再借题发挥,罗织罪状,制造大批冤狱,祸及亲友
影响
造成了社会恐怖,摧残了人才
禁锢了人们的思想言论,严重阻碍了思想、学术的发展和进步
文化专制政策
为了维护集权统治,在文化上实行专制政策
一方面提倡尊孔读经,另一方面对全国书籍进行全面检查,收缴禁书并销毁
不断加剧的社会矛盾
表现
在清朝的君主专制统治下,官僚体制从整体结构上呈现出腐败的趋势
军队军风军纪日益败坏,军备废弛
后果
官场的腐败之风蔓延,官僚机构臃肿,政治腐败导致经济衰退,造成国力越来越虚弱
清朝中期以后,土地集中在少数人手中,社会贫富分化严重,民众生活困苦,社会危机重重
闭关锁国政策
原因
清朝统治者认为天朝物产丰富,无所不有,不需要同外国进行经济交流
西方殖民者向东扩展势力,清朝统治者惧怕沿海人民同外国人交往,会危及自己的统治
含义
严格限制对外贸易
表现
顺治时期,颁布“禁海令”,严厉限制海上贸易
1757年,下令关闭其他港口,只开放广州一处作为通商口岸,并规定由朝廷特许的“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对外贸易
影响
积极
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曾起到过一定的自卫作用
消极
清廷故步自封,闭关自守,导致国家的闭塞,使中国错失了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的机会,中国逐渐落伍于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
第21课 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
《红楼梦》
地位
清代小说中艺术成就最高、影响最深远
作者
前80回,作者曹雪芹,后来经高鹗整理续写了后40回
主要内容
以贵族青年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故事为主线,描写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变化
特点和价值
思想性强、艺术性高,成为世界文化宝库中不可多得的文学名著
昆曲和京剧艺术
昆曲的发展演变
明朝成熟
代表作有汤显祖的《牡丹亭》
清朝前期达到顶峰
代表作有洪昇的《长生殿》、孔尚任的《桃花扇》
清朝中期以后
昆曲逐渐走向衰落
京剧的兴起与发展
1790年,乾隆皇帝80岁时,四大徽班进京献艺
道光年间,逐渐形成为一个新的剧种“皮黄戏”,又带有北京的地方特色,以后就称为“京戏”或“京剧”
八年级上册历史
八年级上册历史第一单元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1课 鸦片战争
基本信息
通常鸦片战争都指第一次鸦片战争
定义
1840年英国对中国发动的一场侵略战争
地点
中国东南沿海
参战方
英国,清朝
起因
导火索
林则徐虎门销烟
根本原因
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
结果
英国大获全胜,签订《南京条约》
影响
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战争背景
列强扩张
清王朝日趋衰落,西方各国资本主义迅速发展
19世纪40年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因工业革命,各方面蒸蒸日上,欧美列强为了扩大商品市场,争夺原料产地,加紧了征服殖民地的活动
中国作为一个幅员辽阔具有巨大扩张价值但工业体系与国防体系相当落后的国家,自然成为殖民主义者侵略扩张选择的最佳对象
战前中国
19世纪初,英国成为世界资本主义最强大的国家,并且建立了“日不落”帝国。而它在亚洲下一个主要的侵略目标就是中国
此时的清政府已经被封建主义严重阻碍了新的现代经济发展,而清政府还试图禁锢人们的思想,国内阶级矛盾日益激化,人民群众的反抗斗争此起彼伏
清王朝的统治面临深刻的危机,中国封建社会已经走到了它的尽头
贸易顺差
英国完成工业革命后,需要一个广大的市场作为货品出口地,而中国刚好符合此条件,能成为英国广大商品的倾销地
中国出产的茶叶、丝绸、瓷器等奢侈品在欧洲市场十分受欢迎,英国人希望中国能开放贸易;但英国出口的羊毛、呢绒等工业制品在中国却不受青睐,清政府拒绝与英国进行贸易
英国与中国的贸易中,受到货币以及税率的问题,英国非常不满
鸦片贸易
工业革命后,英国资产阶级竭力向中国推销工业产品,企图用商品贸易打开中国的大门,多次强力交涉未能达到目的,于是英国向中国大量走私特殊商品——鸦片,以满足他们追逐利润的无限欲望
鸦片贸易给贩卖人员带来了惊人的保利,使中国由二百多年来的出超国变成入超国
鸦片的大量流入,使中国白银外流,造成严重银荒,国库空虚,并且还破坏了社会风尚,摧残了人民的身心健康。
战争起因
虎门销烟
鸦片贸易给中国社会造成严重危害,清政府从自身利益出发,颁布禁令,1838年12月,道光皇帝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派往广东禁烟;1939年,在林则徐的主持下,将缴获的鸦片当众销毁,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虎门销烟
英国人把中国人的禁烟行动看成侵犯私人财产,觉得不可容忍,促成战争的爆发
林则徐
中国近代史上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意义
中国人民敬仰斗争的伟大胜利,现实里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战争经过
英国发动
林则徐派兵进入澳门驱赶英国人,并宣布封港,永远断绝与英国贸易
英国在维多利亚女王的影响下,开始对中国发起战争。但是他们没有宣战,因为他们觉得这只是一种报复
1840年6月,英国多艘舰船达到中国海面,标志着第一次鸦片战争开始
英国出兵的深层原因就是为了开辟新的殖民地,从而能够直接进入中国市场,倾销商品掠夺资源,而清朝并不屈服,导致了正面冲突的爆发
英军首次北上
战争爆发之初,中方只视英军为蛮夷,认为不具威胁,中国沿海地区,除广东在林则徐督饬下稍作战备外,其余均防备松弛
1840年8月,英舰以惊人的速度攻城略地,本来主张战争的道光帝,眼见英舰迫近,慑于兵威,开始动摇,决定谈判允许通商和惩办林则徐。10月,林则徐、邓廷桢被革职
义律失去耐心,决定战后再商。1841年1月7日,英军突然攻占虎门的大角、沙角炮台。琦善被迫让步,1月25日与义律签订《穿鼻草约》,条约第一款就是将香港岛割与英国
民众抗击英军
鸦片战争期间,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的广大人民,积极地支持和配合了清军作战,并自发地坚持反侵略斗争。侵略军所到之处,无不遭到当地人民的抗击。
虎门、广州之战
时间
1840.12~1841.8
1840年12月在广东的谈判,中英双方都不满谈判的结果,英军与1841年1月7日,先下手为强,出动海陆军攻占虎门的第一重门户——沙角、大角炮台,发起虎门之战
至5月24日,广州附近要地全失,中方求和,签订《广东合约》
英军再次北上
英国政府觉得侵略所获利益太少,1841年8月21日再次派军北上,攻破福建厦门,并攻进浙江
1841年5月英军在广州三元里被附近农民和手工业者围困。余保纯为了广州不被屠城,从而劝退义勇
清军溃退
1841年8月至1842年8月,英军一路北上,8月4日已逼近南京,无奈之下,清朝妥协退让,委曲求全,被迫在静海寺、上江考棚等处与英军议和
战争结果
1842年8月29日,在英军旗舰“汗华”(亦译康华丽)号上,中国清政府全部接受了英国提出的议和条款,耆英与璞鼎查签订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
《南京条约》主要内容
割让香港岛(丧失领土主权)
向英国赔偿鸦片烟价、商欠、军费共二千一百万银元(大量白银外流)
五口通商,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允许英人居住并设派领事(丧失贸易主权)
协定关税,英商应纳进出口货税、饷费,中国海关无权自主(丧失关税主权)
废除公行制度,准许英商在华自由贸易等(丧失贸易主权)
1843年英国政府又强迫清政府订立了《五口通商章程》和《五口通商附粘善后条款》(《虎门条约》)作为《南京条约》的附约,增加了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等条款
列强不欲英国坐大,纷纷与中国签订更多不平等条约
鸦片战争的失败和《南京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使中国社会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政治上独立自主的中国,战后由于领土主权遭到破坏,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解体,逐渐成为世界资本主义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供给地,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战争影响
鸦片战争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从此中国开始经受更加深重的苦难,中国人民面临着更为复杂曲折的斗争
政治
清政府开始一步步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随着中国的领土、领海、司法、关税和贸易主权开始遭到严重破坏,中国逐渐由一个独立自主的国家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清廷的战败并没有使其进行改革,反而继续行保守的闭关政策,引致后来的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才出现洋务运动等的自强救国运动
经济
列强逐渐把中国卷入世界市场,中国日益成为世界资本主义市场的一部分
客观上促进了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有利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起
外国资本主义进一步激化了阶级矛盾,一定程度上致使了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
思想
一部分知识分子开始抛弃陈腐观念,注目世界,探求新知,寻求强国御侮之道,萌发了一股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对封建思想起到了一定的冲击作用
社会矛盾
由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变成外国资本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
革命任务
从反封建变为既反封建又反侵略
中国从封建社会步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也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为后来的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开始打下思想基础
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
基本信息
定义
1856年至1860年英法联军发动的侵华战争
时间
1856年10月-1860年10月
地点
中国东南沿海、京津附近
参展方
英法联军、清政府
结果
清政府战败,被迫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签订条约
《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等
根本原因
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利益
影响
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了
战争背景
修约失败
第一次鸦片战争后,西方资本主义列强相继侵入中国。但是,它们不满足已经取得的特权和利益,蓄意加紧侵犯中国主权,进行经济掠夺
咸丰四年(1854年),《南京条约》届满十二年,英国曲解中美《望厦条约》关于十二年后贸易及海面各款稍可变更的规定。法、美两国也分别要求修改条约。清政府表示拒绝,交涉没有结果
咸丰六年(1856年),《望厦条约》届满十二年。美国在英、法的支持下,再次提出全面修改条约的要求,但仍被清政府拒绝
西方列强决心对中国发动一场新的侵略战争
世界形势
1853年至1856年间,爆发奥斯曼帝国、英国、法国与沙俄之间的克里米亚战争。沙俄战败,因而转向东方发展,企图用侵略中国来弥补损失
1857年,印度发生民族大起义,失败后印度彻底沦为英国殖民地。看到英国在东方的成功,法国也开始谋求在印度支那建立殖民地
中国内乱
1851年太平天国起义爆发后,列强认为这是加紧从中国攫取利益的大好时机
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后,广东民间排外活动时有发生
当时两广总督兼五口通商大臣叶名琛采取默许态度,对一切外国的投诉均置诸不理
战争起因
亚罗号事件
“亚罗号”是一艘中国船,曾为了走私方便在香港英国当局注册,但是已过期。10月8日,广东水师在“亚罗号”上逮捕几名海盗和有嫌疑的水手,英国称“亚罗号”是英国船,捏造中国兵曾侮辱悬挂在船上的英国国旗,要求送还被捕者,赔礼道歉,拒绝后虽然放人,随后却占据虎门,炮轰广州
马神甫事件
法国天主教神甫马赖违反《中法黄埔条约》,自行进入中国内地活动。但马赖1856年2月在未依据条约义务——把拘捕的法国人解送至法领事馆的情况下,就被广西西林县知县处死。法国政府遂以此为借口,与英国联兵侵略中国
英法虽然还联合了美国,但美国仅以外交支持。俄国外交代表则以东正教团监护的身份早先混入北京,后来则以调停人的面目出现,借机渔利
战争经过
第一次英法联军之役(1856-1858)
广州城战役
1856年,英法两国分别以“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入侵中国
1857年12月,英法在珠江口集合,美俄两国也一起合谋,炮击广州,并登录攻城
当地人民进行反侵略斗争,多地爱国人士也罢工抗议
第一次大沽口之战
1858年4月,四国公使陆续抵达大沽口,当时的钦差把希望寄托在俄美的“调停”上,且英法两国并无谈判诚意,只是为了筹备军事而拖延
1858年5月,英法炮轰大沽炮台,钦差毫无战意,弃守逃亡,大沽失陷。英法侵入天津,并扬言要攻入北京
6月,清政府派人前往议和,被迫签订《天津条约》
《中英天津条约》共五十六款,附约一款
《中法天津条约》共四十二款,附约六款
《天津条约》主要内容
①公使常驻北京
②增开牛庄(后改营口)、登州(后改烟台)、台湾(后定为台南)、淡水、潮州(后改汕头)、琼州、汉口、九江、南京、镇江为通商口岸
③外籍传教士得以入内地自由传教
④外人得以入内地游历、通商
⑤外国商船可在长江各口岸往来
⑥修改税则,减轻商船吨税
⑦对英赔款银四百万两,对法赔款银二百万两
俄、美公使还利用“调停人”身份,以狡诈手段,分别于13日、18日与清政府签订中俄《天津条约》十二款、中美《天津条约》三十款
第二次英法联军之役(1858-1860)
第二次大沽口之战
英、法政府远不满足从《天津条约》攫取的种种特权,再次挑起战争,1858年6月再次进攻大沽炮台
由于清军火力充分,战术得当,英法联军惨遭失败,这也是鸦片战争以来,清军唯一一次的胜利
英法进犯京师
英法进攻大沽惨败的消息传到欧洲,英法统治阶级要对中国“实行大规模的报复”,“占领京城”
战争一次后,清政府想就此言和,并以为敌军不善陆战,而导致北塘失守
火烧圆明园
1860年8月,英法联军由北塘登录,进占天津,大沽和天津接连失陷。英法提出要进京换约,遭拒后,向北京进犯
1860年10月,英法联军占领北京,抢劫焚毁圆明园;以焚毁紫禁城为威胁签订《北京条约》
《北京条约》主要内容
①开天津为商埠
②准许英、法招募华工出国
③割让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
④退还以前没收的天主教资产
法方还擅自在中文约本上增加:“并任法国传教士在各省租买田地,建造自便”
赔偿英、法军费各增至八百万两,恤金英国五十万两,法国二十万两
沙俄侵略
战争期间,俄国乘虚而入,非法占领北方多片地区,并强迫签订《瑷珲条约》,因此俄国割占了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的6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同时,把乌苏里江以东约40万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划作两国共管
后来俄国以“调停有功”为借口,签订了《北京条约》,将乌苏里江以东4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划归俄国,增开多个领事馆。1864年,俄国强迫清政府订立《勘分西北界约记》,割占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44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成为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最大的获利者
战争结果
联军撤退
中英、中法《北京条约》签订后,英法联军开始撤离北京。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
签订条约
《天津条约》
中英
中法
中俄
中美
《北京条约》
中英
中法
中俄
《瑷珲条约》
中俄
领土割让
1856年,趁英法联军进攻广州,俄国与清政府谈判边界问题
1858年,英法联军攻占大沽口之际,强迫签订中俄《瑷珲条约》
割让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的6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予俄国
把乌苏里江以东约40万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划作中俄共管
1860年,俄国利用军事压力强迫清政府签订《中俄北京条约》即《中俄续增条约》
①将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在内)约四十万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强行划归俄国
②规定中俄西段疆界
自沙宾达巴哈起经斋桑卓尔、特穆尔图卓尔(今伊塞克湖)至浩罕边界,“顺山岭、大河之流及清朝常驻卡伦等处”为界
1864年签订了《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将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和斋桑卓尔南北四十四万多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割给俄国
③开放喀什噶尔(今喀什市)为商埠
④俄国在库伦(今外蒙古乌兰巴托)、喀什噶尔设立领事官
俄国获得的土地总共150多万平方公里,相当于三个法国的面积,成为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最大的获利者
失败原因
中国人民和爱国官兵保家卫国,英勇抗敌,给予侵略者沉重的打击。但是,由于清政府的腐败无能,战争以中国失败而告终
备战不利
1857年,英法联军进攻广州,当时的清政府忙于镇压太平天国,没有太多的精力关注此次战役
1858年,第一次大沽口战役,清政府还是没有给到足够重视,加上装备落后,导致惨败
政治腐败
清政府以冷兵器为主,当时的英法联军已有先进装备
战片战争过去多年,清政府还是原地踏步,没有提升装备,也没有改进训练
训练不足
战士和战马都没有经过训练,由于长期和平,蒙古人的骑射本领大幅下降,从一开始的150斤的强弓变为20~30斤的弱弓,既没有射程,也没有穿透力,更加没有射速
另一部分改用火枪,但欠缺训练,使得他们既没有枪法,又没了体格,只能凭借优异的马术逃跑
装备落后
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后,有识之士意识到装备的落后,但清政府不以为然,只顾镇压国内起义,并不关注世界军事强国
第二次鸦片战争时,中国还是封建王朝统治之下的冷兵器时代,虽有大炮,但是威力等各方面都远远在西方列强之下
战争影响
政治
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进一步加深
清朝统治者投靠外国侵略者,开始成为他们的附庸与工具,中外反动势力公开勾结,共同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
火烧圆明园,对中国文化和心理都造成了沉重打击,决定“师夷长技以制夷”,从而开始了“洋务运动”
经济
外国侵略势力扩张到中国沿海各省,并伸向中国内地,方便了列强倾销商品,掠夺廉价原材料和劳动力,使中国受到资本主义经济的侵略性冲击
战争后,鸦片贸易合法化、华工出国及允许外国人前往内地传教,都使中国的社会矛盾更加激化
领土
丧失大片领土
割让给英国的九龙半岛只是弹丸之地
割让给沙俄的领土则前后达150万平方公里之巨
第3课 太平天国运动
洪秀全与金田起义
背景
鸦片战争的失败,进一步加深了清政府的统治危机
清政府加重对人民的剥削,统治阶级与劳动群众之间的矛盾激化
起义准备
1843年洪秀全创立“拜上帝会”,在广西传教
金田起义
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起义,建号太平天国
永安建制
洪秀全(天王)封杨秀清为东王,萧朝贵为西王,冯云山为南山,韦昌辉为北王,石达开为翼王,所封诸王均受东王节制,太平天国初步建立政权
定都天京
定都
1853年3月,将南京改名为天京,作为都城
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内容:不分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
目的: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保暖”的理想社会
结果:没有实行
评价:在小生产的基础上废除私有制和平均社会财富,是不可能实现的
全盛
1853年,太平天国开始进行北伐和西征,军事上进入全盛时期
天京陷落
天京事变
1856年杨秀清意图篡位被杀,天京事变使太平天国由盛转衰
《资政新篇》
提出向西方学习、改革内政等主张
天京陷落
1862年,湘军围困天京
1864年夏,洪秀全病逝。湘军冲入城内,天京陷落
标志着太平天国农民运动失败
历史意义
太平天国起义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沉重地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和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势力,谱写了中国近代史上壮烈的一章
失败原因
由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无法提出切合实际革命纲领,无法制止和克服领导集团的腐败,无法长期保持领导集团的团结
八年级上册历史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
第4课 洋务运动
简介
性质
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背景
清朝统治面临内忧外患
目的
洋务派主张利用西方先进技术维护清朝通知
时间
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
内容
前期
口号“自强”
以发展军事工业为主
后期
口号“求富”
以民用企业为主
创办新式学校
指导思想
师夷制夷
表明洋务运动与外国资本主义侵略者的关系
学习西方的长技用以抵制西方的侵略
中体西用
表明洋务运动与本国封建主义传统文化的关系
表明中学与西学各自在洋务运动中的地位
标志
开始标志
1861年安庆内军械所的建立
结束/破产标志
1894年,清政府在甲午战争中惨败,北洋海军全军覆没
评价
在客观上刺激中国资本主义发展
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输入
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
失败但推动了中国对于近代化道路的探索
失败原因
根本原因
没有触动封建制度的根基
顽固派的阻挠破坏
西方列国不会让中国掌握真正的先进技术
代表
中央代表
恭亲王奕訢
文祥
地方代表
曾国藩
李鸿章
张之洞
左宗棠
代表企业
安庆内军械所
江南制造总局
第5课 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
甲午中日战争
目的(主要原因)
为实现征服朝鲜,侵略中国,称霸世界的梦想
直接原因
朝鲜爆发农民起义,清政府应邀出兵,日本借机挑起了中日冲突
战争爆发的经过
开始
丰岛海战
中日两国正式宣战
第一阶段
平壤战役
平壤失守战火至华
黄海战役
丧失黄海制海权
第二阶段
辽东战役
旅顺大屠杀
威海卫战役
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洋务运动失败的标志
结果
中国战败,1895年3月清政府被迫签订《马关条约》
《马关条约》的签订
时间:1895年4月17日
地点:日本马关
代表:李鸿章、伊藤博文
内容
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
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
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
标志着列强由商品输出转换为资本输出
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
影响
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瓜分中国狂潮
“瓜分”中国
日本向中国索取3000万两白银作为“赎辽费”。列强由此在中国掀起“瓜分”中国狂潮
门户开放
1899年美国向英、法、俄、德、意、日六国提出“门户开放”的照会,承认各国在中国的“势力范围”和既得特权,同时要求在各国租借地和“势力范围”内享有均等贸易机会
19世纪末帝国主义瓜分中国
德国
山东
强租胶州湾
俄国
长城以北和新疆
强租旅顺、大连
法国
广东、广西和云南
强租广州湾
英国
长江流域
强租“新界”、威海卫
第6课 戊戌变法
康有为与公车上书
背景
甲午中日战争清政府战败,《马关条约》签订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经过
康有为、梁启超联合各省参加会试的举人,上书光绪帝,请求拒和、迁都、变法。史称“公车上书”
影响
拉开了变法维新运动的序幕
维新变法运动的发展
维新人士在各地组织学会,创办报刊,宣传变法,其中影响最大的报刊是上海的《时务报》和天津的《国闻报》
百日维新
开始
1898年6月,光绪帝发布了一系列变法令,开始变法。变法历时103天,又称“百日维新”
内容
政治上,裁撤冗官冗员,允许官民上书言事
有利于资产阶级参政
经济上,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发展农工、商业
有利于发展资本主义
财政上,改革财政,编制国家预算
教育上,废除八股,改试策论,开办新式学堂
有利于宣传资本阶级思想
军事上,裁减绿营,训练新式军队
戊戌政变
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囚禁光绪,搜捕维新人士,废除变法诏令,戊戌变法失败
戊成六君子
谭嗣同、刘光第、林旭、杨锐、杨深秀、康广仁
失败原因
主观:维新派没有实权,又不能发动群众,只依靠没有实权的皇帝
客观:触动了以慈禧为首的顽固派的利益,顽固派实力强大;袁世凯的出卖
意义
冲破了封建思想的束缚,在思想、文化领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教训
资本主义的改良主义道路在中国行不通
第7课 抗击八国联军
义和团运动
性质
具有广泛群众性的反帝斗争组织
发展
清政府为利用义和团,以“招抚”代替“剿灭”并承认其合法地位,义和团控制了京津地区
口号
扶清灭洋
评价
“灭洋”鲜明地表达了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的斗争意志,但具有盲目排外的落后性
“扶清”放映了义和团对清政府本质认识不清,对它抱有幻想
带有迷信色彩
抗击八国联军
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
廊坊阻击战
八国联军撤回天津
大沽之战
联军攻陷大沽炮台
围攻西什库教案和东郊巷使馆区
清政府处于被动地位、列强扩大对中国侵略
老龙头火车站争夺战、炮轰紫竹林租界
天津保卫战
聂士成壮烈殉国,天津失陷
北京保卫战
北京陷落
结果
义和团在中外反动势力的镇压下失败
作用
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
《辛丑条约》的签订
1901年,清政府被迫同英、美、俄、日、法、德、意、奥、比、荷、西11国,签订《辛丑条约》
内容
赔偿白银4.5亿两,以海关等税收作担保
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各种形式的反帝活动
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外国军队驻扎在从北京到山海关的铁路沿线要地
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派兵驻守,不准中国人居住
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前
影响
《辛丑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数目最庞太、主权丧失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
清政府论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中国彻底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八年级上册历史第三单元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第8课 革命先行者孙中山
孙中山早年的革命活动
成立兴中会
1894年11月,在檀香山组织兴中会(革命团体)
广州起义
1895年,孙中山联络陆皓东等人成立香港兴中会总会,在广州发动武装起义失败,断发改装,流亡海外,先后在日、美、英等国考察社会实际,发展革命组织,为继续革命作准备
同盟会与三民主义
背景
《辛丑条约》签订后,资产阶级革命思想得到迅速传播
出现了章炳麟的《驳康有为论革命书》、邹容的《革命军》、陈天华的《猛回头》和《猛回头》等宣传民族民主革命的著作,成立了华兴会和光复会等革命团体
成立革命团体
1894年
兴中会
主要成员:华侨和留学生
领导人:孙中山
1904年
华兴会
主要成员:留学生和学界
领导人:黄兴、宋教仁
光复会
主要成员:留学生和学界
领导人:蔡元培
1906年
日知会
主要成员:学界和新军
领导人:刘静庵
同盟会的成立
时间:1905年8月
地点:日本东京
目的:为集中革命力量,建立统一的革命组织
政治纲领:驱除勒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领导机构:孙中山为同盟会总理
刊物:《民报》同盟会机关报
性质:第一个全国性、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意义:同盟会的成立,使全国资产阶级革命派有了一个统一的领导和明确的奋斗目标,大大推动了全国革命运动的发展
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三民主义”
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将同盟会的政治纲领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合称为三民主义
第9课 辛亥革命
政治派别
资产阶级革命派
时间
1911年
指导思想
三民主义
民族、民权、民生
武昌起义
时间:1911年10月10日
主力:倾向革命的湖北新军
经过
起义爆发——攻占军械库——进攻总督衙门——武汉三镇光复——湖北军政府成立
到11月下旬,全国有一半以上省份宣布独立
结果
攻克武昌,成立湖北军政府,黎元洪为都督
成立中华民国
时间:1912年1月1日
地点:南京
人物: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历史意义
资产阶级革命(性质)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洽,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帝制(政治)
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极大地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
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思想)
第10课 中华民国的创建
中华民国的建立
时间:1912年1月1日
定都:南京
临时大总统:孙中山
改用公历,以中华民国纪元,1912年为民国元年
选举黎元洪为副总统,选举产生参议员
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
清帝退位
1912年2月12日,宣统帝下诏退位,清朝260多年的统治结束
新政开始
1912年2月15日,临时参议院选举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
窃取果实
1912年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4月,孙中山正式解除临时大总统职务。临时政府迁往北京,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颁布
1912年3月11日,孙中山以临时大总统颁布了由参议院制定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内容
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全体国民
国民不分种族、阶级、宗教信仰,一律平等
国民有人身、居住等自由和权利
参议院行使立法权,临时大总统行使行政权并负其责任,司法独立等
性质
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
进步意义
肯定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和民主自由原则,是辛亥革命的重要成果
第11课 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
二次革命
宋教仁案
1912年,以宋教仁为首的国民党在第一届国会选举中占据了明显的优势,使袁世凯大为惊恐
1913年春,准备北上组阁的宋教仁在上海火车站遇刺身亡
经查,此案牵涉到袁世凯本人
二次革命
时间:1913年
经过
“宋案”后,袁世凯决定以武力镇压国民党,下令罢免由国民党人担任的江西、广东、安徽三省都督,并派兵南下
孙中山和黄兴等号召南方各省起来反袁,发动“二次革命”
结果
由于国民党力量涣散,二次革命很快被袁世凯镇压下去
孙中山、黄兴被迫流亡日本
袁世凯复辟帝制
对内政策
强迫国会选举他为正式大总统
下令解散国民党
废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中华民国约法》,改责任内阁制为总统制
修改总统选举法,规定总统可无限期连任,可指定继承人
对外政策
接受日本旨在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的大部分内容
承认日本继承德国在山东的一切特权
进一步扩大日本在“南满”和蒙古的权益
规定中国沿海港湾、岛屿不得租借或割让他国
聘用日本人为顾问等
袁世凯称帝
1915年12月12日,袁世凯建立了中华帝国,袁世凯下令以1916年为“中华帝国洪宪元年”,准备1916年1月1日举行登基大典
护国战争爆发经过
准备
孙中山发表《讨袁宣言》
梁启超、蔡锷离京,前往南方筹划讨伐袁世凯事宜
爆发
1915年底,蔡锷、李烈钧、唐继尧在云南宣告独立,组织护国军北上讨袁,护国战争爆发
经过
北洋军队人心涣散,节节败退,不少省份宣布独立,脱离袁世凯政府
结果
1916年3月,袁世凯被迫宣布取消帝制,6月在绝望中死去。护国战争结束
军阀割据
直系(冯国璋、曹银为首)
控制江苏、江西、湖北等省
皖系(段祺瑞为首)
掌握着北京政府,控制着安徽、浙江、山东、福建等省
奉系(张作霖为首)
控制东北地区
滇系(唐继尧为首)
控制着云南、贵州
八年级上册历史第四单元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第12课 新文化运动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背景
新生的中华民国陷入政治混乱,仅依靠政治制度的革新不能救中国,必须启发国民新的伦理道德意识,进行思想文化领域的革新运动
兴起标志
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正式吹响了新文化运动的号角
领导者
陈独秀和《新青年》的主要撰稿人有胡适、李大钊、鲁迅等,他们大多任教于北京大学
宣传阵地
《新青年》和北京大学
新文化运动的内容与意义
内容
抨击旧道德和旧文化
以新文化的形式深刻揭露了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号召人们起来推翻“黑漆漆”的吃人社会
鲁迅《狂人日记》第一部白话文小说
提倡民主与科学
新文化运动口号(两面旗帜):“民主”“科学”
提倡文学革命
胡适:《文学改良刍议》
陈独秀:《文学革命论》
意义
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使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和科学的洗礼,为五四运动起到了思想宣传和铺垫的作用
有一定的片面性,但仍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第13课 五四运动
五四运动的爆发
导火线
1919年巴黎和会上,中国代表提出的正当要求被拒
英、法、美等列强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特权全部转让给日本
爆发
1919年5月4日,北京3000多名学生汇集在天安门前,发表宣言,揭露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行径,并举行示威游行
口号
“外争主权,内除国贼”,“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等
五四运动的扩大
陈独秀亲自起草《北京市民宣言》,号召北京学生、商人、劳工奋起斗争,勇敢地对社会进行根本改造
扩大
6月3日,北京学生再次走上街头,开展大规模的爱国宣传活动,但遭镇压并多人被捕
6月5日,上海工人罢工,商人罢市。罢市风潮随即席卷全国十几个商业中心城市
工人阶级成为五四运动的主力
结果
北洋政府释放被捕学生,罢免曹汝霖等人的职务,中国代表也没有在“巴黎和约”上签字
影响
五四运动的直接目标得到了实现,这是中国人民反帝斗争的一次重大胜利
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性质
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
意义
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五四精神
爱国主义、民主和科学,勇于探索,敢于创新,追求真理,振兴中华,反帝反封建
第14课 中国共产党诞生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思想基础
1919年,《新青年》出版“马克思主义研究专号”,刊载了李大钊的文章《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对马克思主义作了较为系统的介绍
阶级基础
五四运动的胜利发展,使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认识到工人阶级的伟大力量
马克思主义开始与中国工人运动结合起来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组织基础
1920年夏,陈独秀在上海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共产党早期组织
成立标志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
概况
1921年7月中共一大在上海秘密召开,后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的一艘游船上
参加大会的代表有毛泽东、董必武、李达等13人
会议内容
奋斗目标: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
中心任务:领导和组织工人运动
领导机构:成立党的中央领导机构中央局,选举陈独秀为中央局书记
成立意义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
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中共二大
1922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制定了党的最低纲领
纲领规定,在民主革命阶段,党的主要任务是打倒军阀,推翻帝国主义,将中国统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中国共产党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全国工人运动的高涨
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后,设立了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集中领导工人运动
1923年2月,京汉铁路工人举行大罢工,将第一次全国工人运动高潮推向了顶峰
罢工遭到帝国主义和直系军阀吴佩孚的镇压,此后,全国工人运动转入低潮
八年级上册历史第五单元 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峙
第15课 北伐战争
国共合作的实现
中共三大
1923年6月,中国共产党召开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正式决定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国民党一大
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
大会对三民主义作出了新的解释,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确定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
标志着国共两党合作的正式建立
黄埔军校
1924年5月,孙中山在广州黄埔创办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简称“黄埔军校”
孙中山兼任军校总理,蒋介石任校长,周恩来任政治部主任
培养出大批军事和政治人才,为国民革命军的建立和北伐战争作了准备
北伐胜利进军
目标
推翻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等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
主要战场
湖南、湖北
战役
汀泗桥、贺胜桥
战果
消灭了吴佩孚、孙传芳主力,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震动全国
工农运动
上海工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先后发动三次武装起义,最终取得胜利
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与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叛变革命
1927年4月,蒋介石在上海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并在南京建立“国民政府”
7月,汪精在武汉召开“分共会议”
统一全国
1928年底,张学良宣布“服从国民政府,改易旗帜”,南京政府在名义上统一了全国
第16课 毛泽东开辟井冈山道路
南昌起义
时间:1927年8月1日
领导人: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
意义: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秋收起义与井冈山会师
八七会议
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紧急会议,通过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决定在秋收时节发动武装起义
秋收起义
1927年9月,毛泽东在湘赣边界举行秋收起义。
为保存革命力量,毛泽东决定放弃攻打中心城市长沙的计划,改向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山区进军
建立根据地
1927年10月,毛泽东在井冈山地区创建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胜利会师
1928年4月,朱德、陈毅率部队与毛泽东率领的工农革命军在井冈山会师,合编为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四军后改称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
朱德任军长,毛泽东任党代表
意义
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等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革命军队的开始
拉开了中国革命从城市转入农村,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序幕
工农武装割据
概况
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在井冈山打土豪,分田地,建立革命政权,开展游击战争,创造了“工农武装割据”的局面
典型
在全国各地十几块革命根据地中,以红四军为主在赣南、闽西建立的革命根据地面积最大
1931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定都瑞金,毛泽东当选为临时中央政府主席
第17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战略转移与遵义会议
长征原因
由于博古和李德在军事指挥上“左”的错误,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红军被迫进行战略转移
长征的开始
开始时间:1934年10月
出发地点:江西瑞金
长征经过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放弃中央革命根据地开始长征,冲破四道封锁线,渡过湘江,损失惨重,强渡乌江,攻克遵义
历史转折:遵义会议
时间:1935年1月
地点:贵州
内容
结束了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错误领导
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主张
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意义
确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在极其危急的时刻,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这次会议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
过雪山草地
四渡赤水,打乱敌人追剿计划
渡过金沙江,跳出了敌人的重重包围
强渡大渡河,飞夺追定桥,翻过大雪山,走过茫茫草地,突破天险腊子口,进入甘肃
红军胜利会师陕甘
吴起镇会师
1935年10月,中央红军到达陕甘革命根据地的吴起镇,与陕北红军会师
会宁会师
1936年10月,红二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在甘肃会空地区,与前来接应的红一方面军胜利会师
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宣告长征胜利结束
历史意义
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长征精神
大无谓的革命精神,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艰苦奋斗的精神,团队精神,学习红军战胜艰难困苦,勇往直前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八年级上册历史第六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第18课 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
九一八事变
原因:日本对中国的侵略蓄谋已久
时间:1931年9月18日
经过:1931年9月8日,日本关东军炸毁沈阳北郊柳条湖附近南满铁路的一段路轨,反诬中国军队所为,并以此为借口,炮轰沈阳城
结果
东三省全部沦陷
日本扶持清朝末代皇帝溥仪在长春建立伪满洲国
影响
九一八事变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中日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开始
东北三省沦陷
迅速沦陷的主要原因
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
沦陷后
东北民众和未撤走的东北军组织抗日义勇军
中国共产党派杨靖宁等人在东北组织抗日游击队,开展抗日游击战争
1936年,东北各抗日部队改编为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抗日联军
华北危机与一二·九运动
华北危机
1935年下半年,日本策动所谓“华北自治运动”,妄图使华北五省脱离中国版图
一二·九运动
经过
1935年12月9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北平数千名学生向国民党当局请愿
他们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反对华北自治”“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等口号,并举行示威游行
影响
揭露了日本侵略者企图吞并华北的阴谋,打击了国民政府对日妥协的政策促进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
西安事变
原因
中日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民族危机加深(根本原因)
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
学生爱国运动的推动
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感召下
经过
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在西安扣押蒋介石,实行“兵谏”,并通电全国,要求停止内战,联共抗日
结果
经过中国共产党和各方面的努力,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等条牛
影响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联合抗日的序幕,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
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第19课 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
七七事变
时间
1937年7月7日晚,日军以军事演习中一名士兵失踪为借口,要求进入宛平城搜查,被拒后悍然炮轰我军防地
结果
7月底,北京、天津相继失陷
影响
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日本全面侵华的开始
第二次国共合作
军队改编
中国工农红军主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
南方八省的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
正式形成
1937年9月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公开发表了中共中央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蒋介石也发表谈话,实际上承认了中国共产党在全国的合法地位
以国共合作为主体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全民族抗战的局面开始形成
淞沪会战
爆发
1937年8月日军在上海挑起事端
13日,中国军队奋起反击
结束
1937年11月,上海失陷,淞沪会战结束
影响
打破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激发了全国人民的斗志
南京大屠杀
时间:1937年12月13日
日军攻陷南京。国民政府迁往重庆,把重庆作为抗战时期的陪都
日军占领南京后,屠杀手无寸铁的中国居民和放下武器的士兵达30万人以上
12月13日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公祭日
启示:牢记历史、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第20课 正面战场的抗战
台儿庄战役
时间
1938年3月
指挥者
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
意义
台儿庄战役共歼敌1万余人,是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
振奋了中国军民的精神,坚定了抗战意志和信念
保卫大武汉
时间
1938年6-10月
经过
中国军队利用大别山、鄱阳湖和长江两岸有利地形,构筑工事,逐次抵抗,消耗敌人
日军在空军、海军的协助下猛烈进攻
结果
为避免损失,中国军队于1938年10月有序撤出武汉
意义
武汉会战历时4个多月,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
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第三次长沙会战
第三次长沙会战
背景: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日军生后发动两次长沙会战,企图占领长沙,均未得逞
经过:1941年12月,日军调集10余万兵力,以空军为掩护,对长沙发动第三次进攻,中国军队调集重兵防御,拼死抵抗,获得会战胜利
意义
第三次长沙会战时,英美盟军在太平洋战场接连败退
在国内外产生了积极影响
动摇了一部分日本官兵的必胜信念
豫湘桂战役
背景:抗日战争后期,国民政府消极抗日、积极反共
经过
1944年初,日军向国民党正面战场发动了大规模的豫湘桂战役
国民党军队一溃千里,丢失了河南、湖南、广西等省的大部分和贵州省的一部分
第21课 敌后战场的抗战
平型关大捷
经过
1937年9月,八路军115师在师长林彪率领下,在平型关一带隐蔽设伏
意义
平型关大捷是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个胜利,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抗日根据地的建立与发展
建立
全民族抗战爆发后,八路军、新四军挺进敌后,建立抗日根据地,将敌人的后方变成抗日的前线
陕甘宁边区首府、中共中央所在地延安成为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和指挥中枢
发展
根据地军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以主力部队和地方基干民兵为骨干,以广大群众为基础,组织各方力量,展开群众性的人民游击战争
巩固
根据地建立抗日民主政权,实行减租减息的土地政策,发展生产,使根据地成为敌后游击战得以长期坚持并取得最后胜利的基地
意义
敌后战场与正面战场相互配合,构成了中国抗日战争的整体
百团大战
背景
为了消灭抗日根据地,日军实行“囚笼政策”,依托公路、铁路,对抗日根据地进行封锁与蚕食
经过
1940年下半年,八路军总部在彭德怀指挥下,组织100多个团,在华北广阔的地域,对日军发动了一场大规模进攻,史称“百团大战”
作战目标
破袭日军交通线,摧毁敌人交通线两侧及抗日根据地内的日伪据点
意义
是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大规模进攻
有力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振奋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
第22课 抗日战争的胜利
日本改变侵华政策
原因
战线过长、兵力不足和国内资源紧张
表现
对国民政策:政治诱降为主,军事打击为辅
对敌后抗日根据地:加紧进攻
对占领区:加强军事统治和经济掠夺
全民族坚持抗战
日本
广州、武汉沦陷后,日军改变策略,对国民政府进行政治诱降,铺之以军事打击
加紧进攻敌后抗日根据地
加强对占领区的军事统治和经济掠夺
国民党
在日本侵略者的诱降下,汪精卫公开叛国投敌,并在南京建立伪国民政府
国民党顽固派也不断制造反共“摩擦”,并于1941年1月制造了“皖南事变”
共产党
中国共产党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坚持抗战,并在各敌后抗日根据地掀起大生产运动
全民族抗战
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中国各民族、各政党、各政治派别求同存异,共同抗敌
中共七大
时间
1945年4月,中国共产党在延安召开了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内容
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即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
大会选举产生了中央领导机关,毛泽东在七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共中央主席
大会确立毛泽东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影响
中共七大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准备了条件,并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指明了战后的奋斗方向
战略反攻和日本投降
联合抗日
1945年8月6日和9日,美国先后向日本广岛和长崎各投下一枚原子弹
8月8日,苏联政府对日本宜战。次日,苏联红军出兵中国东北,对日本关东军发起进攻
8月9日,毛泽东发表《对日寇的最后一战》声明,号召中国人民的一切抗日力量举行全国规模的反攻,彻底打败日本侵略者
日本投降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
9月2日,日本政府正式签署投降书
中国抗日战争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台湾也回到祖国怀抱
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与伟大意义
原因
中国人民巨大的民族觉醒、空前的民族团结和英勇的民族抗争,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决定性因素
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团结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同世界上一切爱好和平与正义的国家和人民的支持,也是分不开的
意义
国内
中国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为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彻底的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奠定了重要基础
国际
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维护世界和平作出了巨大贡献
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八年级上册历史第七单元 解放战争
第23课 内战爆发
重庆谈判
时间
1945年8月,蒋介石先后三次电邀毛泽东到重庆面商国家大计
目的
蒋介石:为发动内战争取时间;想在政治舆论上获得主动,把不愿和平的罪名强加到中国共产党身上
毛泽东:为了尽一切可能争取和平
成果
1945年10月10日,国共双方签署了《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
意义
重庆谈判与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为中国实现民主统一、和平建国带来了一线曙光
国民党发动内战
全面进攻
1946年6月,蒋介石公然违背“双十协定”,撕毁政协决议,全力围攻中原解放区,发动了全面内战。10月,国民党军队占领张家口,全面进攻达到最高峰
重点进攻
1947年3月,国民党全面进攻被粉碎,开始发动对陕北解放区与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
解放区军民的自卫反击
粉碎全面进攻
面对国民党军队的疯狂进攻和敌强我弱的实际情况,毛泽东提出了“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著名论断
中共中央号召解放区军民以自卫战争粉碎国民党军队的进攻,经过半年多的自卫反击战,粉碎了国民党军的全面进攻
粉碎重点进攻
彭德怀率领的西北野战军先后取得青化砭、沙家店等战役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军队对陕北的重点进攻
华东野战军在山东孟良崮消灭国民党王牌主力整编第七十四师,打退了敌人对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
第24课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解放区的土地改革
重大措施
土地政策的变化
将抗战时期的减租减息政策改为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政策
《中国土地法大纲》
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按照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
土地改革总路线
依靠贫雇农,团结中农,有步骤地、有分别地消灭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发展农业生产
结果
经过艰苦的工作和斗争,解放区的土地改革历时一年多顺利完成,广大农民分得了土地、房屋、粮食和衣物
意义
解放区的土地改革,使农村的阶级关系和土地占有状况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激发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
翻身农民踊跃参军参战,为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提供了重要的人力、物力保障
三大战役和南京解放
战略反攻
1947年夏,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千里挺进大别山,直接威胁到南京、武汉,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
战略决战——三大战役(1948年9月~1949年1月)
辽沈战役
林彪、罗荣桓指挥东北人民解放军,解放了东北全境
淮海战役
刘伯承、陈毅、邓小平、粟裕、谭震林等指挥中原野战军和华东野战军,解放了长江中下游以北的广大地区
平津战役
林彪、罗荣桓指挥的东北人民解放军,与聂荣臻指挥的华北人民解放军共同发起平津战役,使华北全境基本解放
南京解放
1949年4月,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
八年级上册历史第八单元 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
第25课 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
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产生
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发展
甲午中日战争后,外国人纷纷在华开办工厂、开采矿山,刺激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
状元实业家张骞回到家乡创办大生纱厂,带动了很多中国人走上“实业救国”道路
热潮
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颁布了一系列奖励发展实业的法令,各种实业团体纷纷涌现,掀起发展实业的热潮
短崭的春天
一战期间,西方列强忙于欧洲战事,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中国民族工业获得迅速发展的良机,出现了“短暂的春天”
其中发展最快的是纺织业和面粉业
再度受挫
一战后,帝国主义经济势力卷土重来,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再度受挫
夹缝中顽强挣扎
随着国民党官僚资本的建立和扩张,民族工业除了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外,还遭到官僚资本主义的摧残
处于夹缝中的民族工业在恶劣的生存环境中顽强地挣扎着,出现了荣氏兄弟、卢作孚、侯德榜等著名企业家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在三座大山的夹缝中求生存、图发展决定了其发展特点:艰难曲折
发展的特点
总体上比较落后
从行业上——集中于轻工业
从地区上——集中于沿江、沿海大城市
社会生活的变化
近代交通管理和通信事业的发展
交通
1864年1月,徐寿和华蘅芳合作制成一艘木壳轮船“黄鹄”号,船长50余尺,时速40余里,是中国自行设计的第一艘轮船
1876年,英国商人在中国修筑的第一条正式投入运营的铁路——淞沪铁路
19世纪70年代以后,西方发明的火车、轮船、电车、汽车、飞机等新式交通工具相继传入中国
1909年9月21日,中国最早的飞机设计师和飞行员冯如,驾驶自己设计制造的飞机,首次飞行取得成功
使人们出行的速度加快极大促进了商品的流通
通讯
通讯工具:电报、电话
作用
商人可以传达生意信息
记者可以进行新闻报道
老百姓与亲友联系
方便了人们的交流
社会习俗的变化
剪辫、废缠足
清末民初服饰变迁
男装
马褂→清官服→西装→中山装
女装
社交礼仪
用鞠躬、握手礼取代跪拜礼
采用:“先生”“君”等平等的称呼
饮食、娱乐、婚丧崇洋逐新
社会生活变化的特点
不平衡
沿海地区的变化大于内陆地区的变化
东南各省的变化,大于西北各省的变化
大中城市的变化,大于广大乡镇的变化
受过教育和教育程度高的民众的变化,大于没有受过教育或教育程度较低的民众的变化
呈现出新旧并呈、多元发展的特征
第26课 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
教育、新闻出版业的发展
教育
第一所新式学堂:京师同文馆
1862年洋务运动期间在北京创办
甲午中日战争后,清政府在天津创办《北洋大学堂》
京师大学堂
戊戌变法期间创办的第一所最高学府
1912年更名为北京大学
科举制的废除
1905年,清政府宣布废止科举考试
科举制度的废除是中国教育史上的一件大事
颁布《奏定学堂章程》
统一全国学制,规定小学几年,中学几年学几年,学习什么课程
中国近代教育逐渐发展起来
新闻出版
《申报》
1872年诞生;1949.5.27停办
内容丰富,刊载有新闻、评论,还有商品和服务类的广告等
从报纸中,人们可以得到社会生活、国内和国际的许多信息
被称为“中国近代的百科全书”
民国时期著名的报纸
天津的《大公报》
上海的《新闻报》、《东方杂志》
延安的《解放日报》
邹韬奋的《生活》
陈独秀的《新青年》
机构
商务印书馆
1897年在上海创办
近代中国人创办的第一个也是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
编辑出版多种中小学教科书、字典和大批文化学术著作,促进了文化事业的发展
中华书局
生活书店
新华书店
中国共产党在解放区创办的新华书店,成为出版发行进步书刊的重要阵地
文学艺术的成就
20世纪初以后,中国文艺创作空前繁荣,成就突出,涌现出一批优秀作品
文学作品
鲁迅《狂人日记》《阿Q正传》
郭沫若《女神》
矛盾《子夜》
老舍《骆驼祥子》
巴金《家》《雷雨》
美术
齐白石:花鸟草虫,《虾》
徐悲鸿《愚公移山》《八骏图》
音乐
聂耳《义勇军进行曲》
被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冼星海《黄河大合唱》
电影
《定军山》
1905年,拍摄的第一部影片,当时还是黑白无声的
这是一部京剧艺术纪录片,它揭开了中国电影事业的序幕
《歌女红牡丹》
1931年拍摄
第一步有声电影
《渔光曲》
1934年
第一部在国际电影节获奖的电影
八年级下册历史
八年级下册历史第一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第1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中华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时间地点
1949年7月,北平
召开背景
新民主主义革命即将胜利
主要内容
决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
纲领》(起临时宪法作用)
选举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毛泽东当选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
朱德、刘少奇、宋庆龄、李济深、张澜、高岗为副主席
改北平为北京,作为新中国的首都;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
以五星红旗为国旗;采用公元纪年
在北京天安门广场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以表示对革命先烈的崇敬
的缅怀
影响
初步建成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为新中国成立做了充分准备
开国大典
时间地点
1949年10月1日下午三时,天安门广场
历史意义
国内意义
开辟了历史新纪元
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 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
国际意义
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力量,鼓舞了 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斗争
西藏和平解放
背景
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人民解放军在解放西南各省以后,一方面向西藏进军,一方面力争和平解放西藏
时间
1951年
历史意义
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民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
第2课 抗美援朝
时间
1950年10月~1953年7月
目的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原因
美国的侵略活动严重
威胁到新中国的安全
美国侵略朝鲜,轰炸中国边境城市,侵犯了中国主权,严重威胁着中国安全
美国派太平洋第七舰队进驻台湾海峡,阻止中国人民解放台湾,公然干涉中国内政
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请求中国出兵援助,中朝唇齿相依,唇亡齿寒
导火线
1950年6月朝鲜内战爆发
参加部队
中华人民志愿军
指挥者
彭德怀
著名战役
上甘岭战役
结果
1953年7月,美国被迫在《朝鲜停战协定》停战协定上签字
性质
抗美援朝战争是正义的、反侵略战争
胜利的原因
这是一场正义之战
得到全国人民大力支持
中朝军民的英勇奋战
党的英明决策和正确指挥
历史意义
粉碎美国侵略野心
巩固了中朝边境
第3课 土地改革
时间
1950年~1952年
开始的标志
《中华人民土地改革法》
原因
旧的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根本)
新解放区的广大农民迫切要求进行土地改革,获得土地
主要内容
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意义
废除了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
解放了生产力,农民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农业生产很快得到恢复和发展
为国民经济的恢复发展和人民政权的巩固奠定了基础,也为工业化的顺利
进行开辟了道路
八年级下册历史第二单元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 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第4课 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第一个五年计划
时间
1953年~1957年
原因
我国工业水平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
目的
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基本任务
集中主要力量进行重工业建设,有步骤地对农业、手工业和
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发展重点及是重工业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
成就
在苏联的协助下,到1957年底,各项经济指标超额完成
鞍山钢铁公司大型轧钢厂建成投产
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出第一辆汽车
中国第一个制造机床的工厂——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
万里长江第一桥——武汉长江大桥建成
川藏、青藏、新藏公路修到“世界屋脊”
意义和影响
使我国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初步基础
主要内容
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
相应的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
相应的培养建设人才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时间地点
1954年9月,北京
内容
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大会选举了毛泽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朱德为副主席,刘少奇为第一届全国人民
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决定周恩来为国务院总理
宪法的性质
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也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
宪法的颁布
1954年秋,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内容
宪法确定了社会主义原则、人民民主专政原则、民主集中制原则、
各民族平等原则等
意义
宪法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奠定了基础
性质
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性质的宪法
第5课 三大改造
农业、手工业合作化
原因
土地改革后,农业分散经营的状况影响生产的发展,农产品满足不了工业化建设的需要
改造方式
建立生产合作社
目的(实质)
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阶段
①农业互助组
②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③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公私合营
时间
1954年~1956年
对象
资本主义工商业
特点(政策)
赎买政策,实现了和平过渡,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
三大改造
内容
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改造方式
农业、手工业
建立生产合作社
资本主义工商业
公私合营
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赎买政策, 被称为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
完成
时间
1956年底
意义
使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我国进入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评价
三大改造总体是成功的,但局部出现要求过急、工作过粗等缺点
第6课 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
在探索中曲折前行
良好开端
中共八大
时间
1956年
内容
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 (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
总路线
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的建设社会主义
失误
“大跃进”和
人民公社化运动
时间
1958年
表现
以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为标志的 “左倾”错误泛滥
犯错原因
党和人民对于我国社会主义所处的发展阶段认识不足, 对建设社会主义缺乏经验,又急于求成,忽视了经济 发展的客观规律
影响
造成了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挫伤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社会生产力遭破坏
教训
发展经济要遵循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从国情出发,实事求是
评价
总路线、“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党对建设社会主义道 路的探索,反映了人民迫切要求改变经济落后的愿望
在探索中,对国情认识不足,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违背规 律,急于求成,给社会主义建设带来严重困难
对民经济的调整
1961~1965
文化大革命
原因
根本原因:“左”倾错误严重发展
具体原因:毛泽东对国内形势做出了错误判断,被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利用
时间
1966年~1976年(10年)
开始
1966年,中共中央接连发出开展“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成立了“中央文革小组”,
对所谓的刘少奇、邓小平资产阶级司令部进行错误的斗争
动乱表现
全国出现学校停课、工厂停工“闹革命”,党政机关受到冲击,广大干部和知识分子遭
迫害,国民经济迅速恶化
抵制抗争
“二月逆流(二月抗争)”
1967年2月,老一辈革命家对“文革”的错误做法提出了强 烈批评,被诬为“二月逆流”,受到压制和打击
“四五运动”
1976年1月周恩来逝世以后,百万群众汇集天安门广场悼念周恩来,声讨 “四人帮”,但被“四人帮”镇压而结束。但为粉碎“四人帮”奠定了群 众基础
性质
“文化大革命”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
国家和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
影响
严重地破坏了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
打乱了我国经济发展的正常进程
拉大了同世界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
教训和启示
我们必须正确认识国内的主要矛盾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我们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坚持依法治国的方针
我们必须保持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为经济建设营造良好的国内环境
结束的标志
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
八年级下册历史第三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第7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
真理大讨论(背景)
1978年,思想理论界开展的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是
(针对“左”倾思想和“两个凡是”的束缚展开)
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讨论序幕
1978年5月11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发表于光明日报
主要原因
中央领导人坚持“左”的错误
实质
一场重新确立实事求马克思主义原理的思想解放运动
意义
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思想基础
“两个凡是”的方针
“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
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
十一届三中全会
时间
1978年12月,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
主要内容
思想方面
否定“两个凡是”的方针,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的思想路线
政治方面
果断放弃“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政治路线,作出把党和国家 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组织方面
恢复了党的民主集中制传统,提出了民主制度化法律化的任务
实际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
意义
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也是共和国历史上的一个伟大转折从根本
上冲破了左倾错误的束缚,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
又一次解决了“中国向何处去”的问题,成为开辟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开创中
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时期的伟大起点
拨乱反正
时间:1979~1982
为刘少奇恢复名誉,是党的历史上最大的冤案得到平反
第8课 经济体制改革
农村改革背景
人民公社体制已经不适应农村的生产发展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目的
改革先从农村开始,以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形式
把集体土地长期承包给农民耕种,农民自主经营
(包产到户,自负盈亏)
意义
极大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发展
为乡镇企业提供了大量剩余劳动力
城市经济体制
背景
改革在农村取得成功,为继续深化改革打下了基础,改革的浪潮从农村涌向城市
主要内容
主要是把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为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
对国有企业实行政企分开,逐步扩大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实行经济责任制
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共存的制度
意义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利于实现经济的协调发展和稳定高速增长,对现代化
建设有巨大推动作用,使中国的经济实力明显增强
第9课 对外开放
经济特区的建立
目的
吸收侨资、外资,引进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进行现代化建设
时间
1978年12月
经济特区的建立
1980年,我国在广东的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门建立四个经济特区
1988年建立最大的经济特区——海南经济特区
特区建立意义
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发挥了积极作用
对外开放的意义
设立经济特区,对引进外资、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推动国内的进一步改革,
扩大对外经济交流,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对外开放领域的扩大
建立沿海经济特区
1985年起,建立了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上海浦东新区、闽三角开放区
对外开放格局形成
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特点)的对外开放格局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1995年7月11日
第10课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邓小平理论指导地位的确立
中共“十二大”(1982)
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中共“十三大”(1987)
明确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并制定了党在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南方谈话(1992)
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阐述了他的观点
社会主义的本质
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 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发展生产力
中共“十四大”(1992)
确立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
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形成了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
中共“十五大”(1997)
首次使用“邓小平理论”这个概念
确立邓小平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并正式写入党章
中共“十六大”(2002)
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为党
的指导思想写入党章
邓小平的评价
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中共“十七”大(2007年)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中共“十八”大(2012年)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为难,坚定不 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
中共“十九”大
不忘初心,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
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 国梦不懈奋斗
第11课 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中国梦
首次提出
2012年11月,习近平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提出:
“实现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的梦想。”
再次提出
2013年,习近平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当选为国家主席。
在会上,他深刻地阐述了中国梦的宏伟蓝图
内涵
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实现途径
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
本质
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
“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
第一个(1921~2021)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诚乡居民 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第二个(1949~2049)
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内容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全面深化改造
全面依法治国
全面从严治党
意义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总方略,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
新发展理念
时间
2015年10月
五项新发展理念
创新、协调、绿色、开发、共享
意义
针对的是我国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回答的是中国当前最为紧迫的现实问题,
关系我国发展全局和未来前景
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
表现
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持续高速增长
我国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
综合国力不断跃上新台阶
措施
深入实施“一带一路”建设,筹建和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
加快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影响
综合国力的持续增强,使中国在实现国家重大战略发展目标、主
办国际盛会、应对突发事件、战胜重大自然灾害等方面具备了雄 厚的物质基础和精神力量
八年级下册历史第四单元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第12课 民族大团结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民族构成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有56个民族共同组成的统一国家
特点
大杂居,小聚居,交错杂居
含义
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按照民族聚居的人口
多少和区域大小,设立不同级别的民族自治区域和自治机关
在自治区域内,由当地民族当家做主,管理本民族地方性的内部事务,行使自治权
地位
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实施
目前,全国已经建立了内蒙古、新疆、广西、宁夏、西藏5个民族自治区
意义
体现了国家充分尊重和保障各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权利的精神
对维护民族团结、巩固祖国统一和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为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奠定了基础
共同繁荣发展
措施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在少数民族地区因地制宜,进行一系列的民主改革和社
会主义改造,废除了剥削和压迫,各族人民翻身做主人,迈进了社会主义社会
国家采取许多优惠政策,派出大批人员,还通过技术、资金、物资等多种方式,
加强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
各民族也根据本民族地区的实际情况,发挥自身优势,发展经济,取得了很大成
就。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有了长足发展,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少数民族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
国家重视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发展
西部大开发
20世纪末,中央决定进行西部大开发,为少数民族地区的加快发展创造了巨大的
历史机遇,极大地带动了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
2006年,青藏铁路全线通车,大大加强了祖国内地与边疆地区的联系,促进了青
海、西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
第13课 香港和澳门的回归
“一国两制”的构想
提出
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后,邓小平从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根本利益出发,创造性
地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目的
实现祖国统一
内涵
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
在台湾、香港、澳门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
地位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
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
中英两国政府在1984年12月正式签署联合声明,中国政府于1997年7月1日对香港
恢复行使主权
1987年4月,中葡两国政府签署联合声明,中国政府于1999年12月20日对澳门恢
复行使主权
意义
标志着中国人民洗雪了百年国耻,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第14课 海峡两岸的交往
推进祖国统一大业
对台政策
新中国成立以后,党和政府把实现台湾与祖国大陆的统一,作为神圣的使命,明确
提出要解放台湾
20世纪50年代中期,又确立了争取用和平方式解放台湾的思想
改革开放以后,形成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对台基本方针
两岸交往的史实
1979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奉命停止对金门和马祖的炮击,中央人民政府倡议海峡
两岸直接实行通邮、通航、通商。海峡两岸局势逐步走向缓和
1987年,台湾当局开始被迫调整“三不”政策,海峡两岸同胞近40年的隔绝状态
被打破,两岸关系发生历史性的变化
1990年台湾成立了海峡交流基金会,1991年祖国大陆成立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
1992年,两会达成各自以口头方式表述“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共识,
即“九二共识”,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迈出了历史性的重要一步
1995年1月,江泽民提出了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的八项主张
2005年,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访问中国大陆,双方重申坚持“九二共识”,反对
“台独”,主张台海和平稳定。国共两党最高领导人的会见,促进了两岸关系的 新发展
2015年11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台湾方面领导人马英九在新
加坡会面。双方就进一步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交换了意见。这次会面是1949 年以来两岸最高领导人的首次会面,翻开了两岸关系历史性的一页
意义
海峡两岸的发展迈出了历史性的重要一步
日益密切的交往
原因
在“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基本方针的指引下
经过海峡两岸同胞港澳的海外侨胞的共同努力
两岸人员往来已经经济、文化等领域的交流以及经济、文化等领域的交流蓬勃发展
表现
2008年11月,两岸达成空运、直航、邮政合作等协议
阻碍因素
“台独”势力
以美国为首的国际反华势力
八年级下册历史第五单元 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
第15课 钢铁长城
陆、海、空军的建设
陆军
现代化水平大大提高,发展成包括步兵、炮兵、装甲兵、防化兵、通信兵等多兵种的
现代化部队,武器装备不断更新
我国国防和军队建设
发展迅速的表现
由单一兵种到诸军兵种的转变
军队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
海军
部队建设
第一支海军部队: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第一支海军 部队——华东军区海军建立
三大舰队:新中国成立后,建立了东海、南海和北海舰队
装备建设
1971年,我国自行研制的导弹驱逐舰完成了多次科学试验和对外出 访任务,后又陆续装备了我国自己制造的核潜艇
兵种建设
20世纪90年代以后,海军已由水面舰艇部队、潜艇部队、海军航空 兵、海军陆战队等多兵种组成,活动范围也逐步扩大
2012年9月,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舰”交接入列
空军
在陆军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空军刚刚诞生,就面临抗美援朝战争的考验
人民空军建立早期,飞机主要从国外购买,后来逐步走上国产化道路。改革开放
以来,自行研制和引进了一批新型飞机,空军的现代化建设有了新的飞跃,成为 保卫祖国领空的钢铁卫士
导弹部队的发展
组建
1966年,中国组建第二炮兵部队。2015年,更名为火箭军
任务
是中国战略威慑的核心力量,遂行核反击和常规导弹精确打击任务
组成
由核导弹部队、常规导弹部队、作战保障部队等组成
新时代强军之路
政治保障
2014年,全军政治工作会议在福建古田召开,强调军队政治工作要为新形势下的
强军目标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强军改革
调整组建陆军、海军、空军、火箭军、战略支援部队五大军种
成立了东部战区、南部战区、西部战区、北部战区、中部战区,构建军队联合作战体系
指挥体系
形成军委管总、战区主战、军种主建的新格局,军队组织架构和力量体系实现革命性重塑
第16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建国初期实行的外交政策
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建国初期的外交形势
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支持;
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中国的敌视
建国初期的外交成就
1949年10月2日,苏联第一个宣布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并与我国正式建交
1950年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1953年底,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提出
1953年底,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
推广
1954年,周恩来分别与印度总理尼赫鲁、缅甸总理吴努发表联合声明,双方 一致同意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指导中印、中缅两国关系的基本原则
内容
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影响
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被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接受,成为处理国与国之 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加强与亚非国家的团结合作
万隆会议
召开
1955年,周恩来率中国代表团参加在印度尼西亚万隆召开的亚非会议
地位
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会议
方针
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
影响
加强了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
“万隆精神”
亚非人民团结一致,保卫世界和平,增进各国人民友谊的精神
“万隆会议”的意义
中国代表团还积极地开展会外交往,与很多国家的代表团举行会晤,
加强了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
第17课 外交事业的发展
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背景
联合国成立于1945年,是由主权国家组成的国际组织
中国是创始会员国之一,也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当时由国民政府代表中国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作为代表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理应享有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中美、中日建交
中美建交
原因
新中国成立后,美国政府敌视新中国,对新中国实行封锁禁运、包围威胁的 政策,双方敌对的状态长达20多年
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和国际形势的变化,20世纪70年代初,改善中美关 系成为两国共同的要求,中美关系出现了转机
过程
1971年7月,基辛格访问中国,同周恩来总理举行会谈
1972年,尼克松访华,中美双方正式签署并发表了《联合公报》,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美国承认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 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
中日建交
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中日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影响
许多国家纷纷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出现了与中国建交的热潮
全方位外交
外交政策
改革开放以后,继续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
基础上,同其他国家发展友好合作关系
外交策略
中国注重改善和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注重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政治
经济合作,力争中美、中日关系稳定发展,逐步实现中苏关系正常化,积极发展 与欧盟国家的关系
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顺应和平、发展、合
作、共赢的时代潮流,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 同体
拓展多边外交,加强与联合国的合作,为解决区域性争端、维护世界和平和建立
一个公正合理的世界新秩序而努力
广泛参与多边经济、社会领域的活动,在环境、粮食、预防犯罪、禁毒、难民、
妇女等全球性问题上发挥了积极作用
外交成果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全面推进,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
中国已与世界上170多个国家建交,参加了100多个政府间国际组织的工作
多次举办国际会议,加强国际合作
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成为维护和促进世界和平、稳定与发展的坚定力量,
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外交布局
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
70年代我国外交成就
1971年10月,第26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起合法权利
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
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中日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八年级下册历史第六单元 科技文化与社会生活
第18课 科学技术成就
从“两弹一星”到漫步太空
“两弹一星”
成就
原子弹
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导弹
1966年,我国第一颗装有核弹头的地地导弹飞行 试验取得成功,我国有了可用于实战的导弹
氢弹
1967年,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人造地球卫星
1970年,我国用长征号运载火箭,成功地发射了 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
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能独立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
影响
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志气,振奋了中华民族的精神
打破了当时有核大国的核垄断,增强了我国的国防实力,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航天成就
1999年11月,神舟一号发射成功,开启了我国的飞天之旅
2003年10月,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飞船进入太空,并成功返回地面,我国成为世界上
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2008年9月,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升入太空,翟志刚成功完成出舱任务,实现了太空行走
杂交水稻与青蒿素
袁隆平培育出
籼型杂交水稻
地位
袁隆平是成功培育杂交水稻的第一人,获得我国首届最高科学技术奖
他也是第一个特等发明奖的获得者,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影响
为解决我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的吃饭问题和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作出了巨 大贡献,对解决世界性饥饿问题也有重要贡献
青蒿素
20世纪70年代初,中国药学家屠呦呦发现了能够有效抵抗疟疾的青蒿素
屠呦呦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文化事业的发展
改革开放前
方针
1956年,毛泽东提出在科学文化工作中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成果
文学、戏剧、电影、音乐等领域取得累累硕果
长篇小说《红岩》《青春之歌》、话剧《茶馆》、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 电影《英雄儿女》《林则徐》等
改革开放后
文化事业进一步发展,成果丰富
2012年,中国作家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第19课 社会生活的变迁
日常生活的变化
概况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当家做主,经济恢复,物价稳定,人民生活发生了根本变化,
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生活明显改善
表现
改革开放前
衣
买衣服凭布票,数量有限,色彩和样式单调
食
饮食结构比较单一,有些农村甚至没有解决 最基本温饱问题
住
住房比较拥挤,室内设施也很简单
改革开放后
衣
衣着丰富多彩,服饰成为显示风度、展示个性的方式
食
不但能“吃饱”,还要“吃好”,讲究营养均衡、粗细搭配, 绿色食品等科学卫生的概念日益深入人心
住
人均住房面积扩大,室内装修和居住环境也有了明显改善
城乡居民收入不断增加,消费总量不断增长,消费结构也不断优化, 休闲娱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人们开始注重和享受文化、 旅游、健身等多种休闲生活,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
交通、通信的不断发展
交通运输的发展
截至2010年底,中国的铁路营运里程已居世界第二位
公路运输获得较快发展,我国高速公路里程已居世界前列
中国已成为世界民航大国
城市道路建设发展迅速,很多城市大力发展轨道交通,改善城市交通状况
人们的出行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
电信事业的发展
电信事业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不断增加对电信事业的投资,逐渐形成全国电信网络
改革开放后,电信产业快速发展,我国的电信网络规模和用户数均居全球第一
互联网
起步晚,但发展迅速,中国网民规模不断扩大,互联网普及率越来越高
影响
通信事业的发展和通信方式的变迁,使信息的传递变得快捷和简便,深刻地
改变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
九年级上册历史
九年级上册历史第一单元:古代亚非文明
古代埃及
尼罗河与古代埃及文明
古埃及文明的发源地
非洲东北角的尼罗河孕育了古埃及的文明,属于大河文明
因此古埃及文明被认为是“尼罗河的赠礼”
起源时间
公元前3500年开始,尼罗河下游出现若干个小国家
灭亡事件
公元前525年,波斯帝国吞并古埃及
古埃及文明的代表
太阳历是古埃及天文学的突出成就之一
象形文字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
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反映了古代埃及社会经济发展的较高水平,是古埃及人民智慧的结晶
法老的统治
金字塔的修建,反映了古埃及国王的无限权力
古埃及的国王称为法老,是全国最高统治者,被认为是“神之子”,具有无上的权威
古代两河流域
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发源地
两河是指西亚的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
大体上是以伊拉克首都巴格达为中心的狭长地带
起源时间
公元前3500年起两河流域南部逐渐产生了一些以城市为中心的小国
统一
古巴比伦王国时期,汉谟拉比建立了统一、强大的奴隶制国家
古巴比伦王国
建立者
汉谟拉比
统治措施
汉谟拉比实行君主专制制度,加强中央集权
在位时,是巴比伦王国最强盛的时期
《汉谟拉比法典》
制定者
汉谟拉比在位时制定
地位
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内容
主要是为了保护奴隶主的利益
从中可以了解古代巴比伦社会
意义
《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王国留给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表明人类社会的法制传统源远流长
古代印度
古代印度和流域文明
发源地
印度河流域
发源时间
发现公元前23世纪~公元前18世纪的文明遗址
公元前1500年左右,雅利安人侵入,定居在此地
鼎盛时期
孔雀王朝统治时期,印度基本实现统一
印度文明
森严的种姓制度
雅利安人进入印度后,逐渐建立了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史称“种姓制度”
建立
雅利安人进入印度后,逐渐建立的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
主要内容
婆罗门
掌管祭祀
刹帝礼
* 掌管军事、行政权力
吠舍
从事农业、畜牧业、商业
首陀罗
* 由被征服的居民构成,从事农业、畜牧业、捕鱼业和手工业,为前三个等级服务
最卑贱的“不可接触者”——贱民
特点
各等级之间贵贱分明,世代相袭
低等级的人不得从事高等级的职业,不同等级一的人不得通婚
释迦牟尼创立佛教
创立
公元前6世纪,乔达摩·悉达多创立。后来被称为“释迦牟尼”
教义
反对婆罗门的特权。提出“众生平等”
发展
信仰佛教的民众日益增多,一度成为印度的国教
传播
公元前3世纪后开始外传
经中亚传入中国,后传到朝鲜、日本、越南等国
往南经锡兰,传到东南亚的缅甸、泰国、柬埔寨等国
阿拉伯数字
九年级上册历史第二单元:古代欧洲文明
希腊城邦和亚历山大帝国
希腊城邦
希腊最早文明产生于爱琴海地区。属于海洋文明
爱琴文明——荷马时代——城邦时期
希腊城邦出现于公元前8世纪,突出特点是“小国寡民”几百个城邦,最大的是斯巴达
希腊城邦的居民分为公民和非公民。成年男性公民有参与统治的权利
雅典的民主政治
公元前5世纪中后期,伯里克利主政时期,雅典达到全盛,民主政治也随之发展到高峰
雅典的民主制度:伯里克利完善了民主机制
主政时期,公职人员几乎都是从全体公民中抽签产生,这就使每个公民都有参政的机会
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构,具有立法、司法等多种功能
占雅典人口绝大多数的外邦人、奴隶、妇女没有任何政治权利
亚历山大帝国
公元前4世纪,希腊北部马其顿成为军事强国
公元前334年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吞并波斯帝国,攻占地中海,灭埃及,攻占两河流域,历经十年征战,亚历山大建立了空前庞大的帝国。地跨欧亚非三洲
亚历山大东征的评价
具有侵略性质,给东方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也掠夺了东方世界的无数财富
东征和帝国的建立,也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大交汇
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
罗马城邦
发源
公元前1000年,意大利中部台伯河畔兴起许多城邦
建立
公元前509年,罗马建立共和国
统治权掌握在元老院手里,平民参加的人民大会是形式上的最高权力机关
权利相等的两个执政官主持日常事务,平民选举的两名保民官有权否决执政官与元老院提出的对平民不利的决议
罗马颁布成文法——《十二铜表法》
使量刑定罪有了文字依据,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贵族对法律的曲解和滥用
是罗马法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扩张
公元前3世纪初,罗马征服整个意大利半岛,战胜迦太基,控制西地中海地区
公元前2世纪初,罗马征服地中海地区成为地中海的霸主。大量战俘被掠为奴隶
衰败
公元前73年,斯巴达发动起义,沉重打击了奴隶制,加速了罗马帝国的衰落。最终失败
罗马帝国
公元前49年,罗马执政官凯撒控制元老院
公元前29年,屋大维掌握了统治实权,首创“元首制”这一政治形式
公元27年,罗马共和国变为罗马帝国。罗马帝国进入和平发展时代
2世纪罗马帝国进入黄金时期,帝国版图横款欧亚非三洲。地中海成为罗马帝国的内湖
罗马帝国的衰亡
375年,日耳曼人大举入侵罗马帝国
4世纪,罗马帝国分裂为东罗马和西罗马
476年,西罗马帝国在日耳曼人的打击下灭亡
希腊罗马古典文化
文学和雕塑
希腊神话
特点“神人同形同性”
代表作:《荷马史诗》
宝贵的文化遗产,也是了解早期希腊社会的主要文献
希腊的人物雕刻艺术
奥林匹亚神庙中的宙斯像是世界古代七大奇迹之一
《掷铁饼者》是希腊雕塑艺术的杰作
达到了一种完美境界
建筑艺术
希腊建筑主要体现在神庙。雅典帕特农神庙是典型代表
罗马建筑吸收了希腊建筑的特点,并有所创新
代表性建筑:大竞技场,可容纳近8万观众
引水道工程
凯旋门、方尖碑,庆祝胜利
万神庙,宗教场所
哲学和法学
古希腊哲学成就突出
德谟克里特
提出了“原子论”
苏格拉底
终生探讨人的灵魂、美德和幸福等问题
求得知识的最好方法是有系统的问和答
主张“人应该认识你自己”
亚里士多德
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学者
创立了逻辑学等新的学科
法学
罗马人最伟大的成就之一
代表:《十二铜表法》
罗马法制建设的第一步,是后世罗马法典乃至欧洲法学的渊源
公历的缘起
我们今天使用的公历是古代罗马人创设的
罗马历法来源于古埃及人的太阳历。凯撒命人以太阳历为蓝本编制新的历法,称“儒略历”,4世纪,罗马皇帝以此作为基督历法
九年级上册历史第三单元:封建时代的欧洲
法兰克王国
法兰克王国
建国
西罗马帝国灭亡前后,日耳曼人建立的许多王国中最强大的是法兰克王国
统治
克洛维皈依了基督教,承认罗马教会在欧洲的重要地位
保留了原来罗马大地主的土地,把原属罗马国有的土地和无主土地赐给自己的亲兵和官吏
版图
延伸至高卢南部地区以及莱茵河以东至多瑙河之间的大部分地区
封君与封臣
形成
8世纪前期,法兰克王国对土地的分封形式进行改革
要求得到封地的人必须提供兵役服务
赐地的人成为封君,接受封地的人成为封臣
关系
封臣对封君要忠诚,在封君需要的时候,无偿地为封君服兵役、提供金钱等
封君不能任意侵害封臣的荣誉、人身和财产安全
当封臣受到外来攻击时,封君必须提供保护
特点
封君与封臣的关系有严格的等级性,而且权利、义务交织,带有一定的契约意义
影响
以土地的封赐为纽带而形成的封建制度在西欧普遍存在
查理曼帝国
继位
8世纪,法兰克国王丕平之子查理继承王位,成为法兰克国王
扩张
800年前后,版图扩展到今天的意大利北部、西班牙北部和德国西部的广大地区,成为当时西欧最大的王国
统治
实行鼓励基督教发展的政策,命令人民贡献“什一税”
加冕
800年的圣诞节,教皇在罗马为查理举行加冕礼,因此查理又称“查理大帝”或“查理曼”,法兰克王国史称“查理曼帝国”
分裂
843年,查理曼的三个孙子缔结条约,将帝国一分为三,形成以后德意志、法兰西和意大利三个国家的雏形
基督教的兴起与传播
兴起
时间:一世纪
地点:罗马帝国统治下的巴勒斯坦地区
创始人:耶稣
信徒:最早是犹太人
信仰:上帝
传播
早期
基督教是穷人的宗教,教徒被指控背叛国家,遭到长期迫害。史称“三百年教难”
后期
随着罗马帝国陷入危机,不少有地位的人,包括行省总督和皇族,都改信了基督教
313年,罗马皇帝颁布“米兰敕令”,承认基督教具有合法地位
4世纪末,基督教被定为国教
基督教的教义
宣扬上帝是宇宙的最高主宰,在上帝面前人人平等
人类与生俱来即有“原罪”,耶稣是“救世主”,人们忍受苦难,死后可升入“天堂”
西欧庄园
庄园经济
西欧中世纪乡村的典型组织是庄园,庄园是一个独立的自给自足的经济和政治单位
庄园出现:9世纪,11世纪遍布欧洲
庄园统治者:领主
庄园的居民:佃户
为领主提供劳役是佃户的基本义务
自由农民是独立的小生产者,拥有自己的生产工具和财产,有份地保有权,领主不能随意没收他们的土地
庄园土地类型
直领地
领主所有,占庄园地的1/3~1/2
份地
佃户所有
公用地
庄园法庭
权利
有司法权,主持法庭的是领主或他的管家
佃户在劳役中侵犯领主利益的行为都会受到起诉与处罚
开庭
一般是每隔一段时间为解决一批问题而开庭一次,地点不固定
惩罚
手段通常是处以罚金,罚金全部归领主所有
出席法庭是佃户的义务,无故缺席的佃户也会被罚款
审判
依据习惯法或村法,领主可以凭借法庭奴役佃户,佃户也可以利用法庭维护自己的权益,甚至有权参与案件的审理
作用
起着维护庄园公共秩序的作用,既维护了领主的利益,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领主的特权
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
自由和自治的城市
背景
10世纪起,西欧经济开始恢复,以手工业和商业为中心的城市开始重新兴起
自由、自治斗争
由于城市兴起于封建领主的领地上,城市发展受到封建领主的限制(任意征税等),城市居民开始采用金钱赎买和武力斗争的方式争取城市的自由和自治
到13世纪,许多城市取得了自由与特权
城市居民的身份
由来
手工工匠和商人是城市的基本居民
农奴在自由城市住满一年零一天,就获得市民的身份,从此享有自由
生产生活
手工业者主要从事小商品生产,家庭既是生产作坊,也是店铺
商人专事商业和贸易,通常比手工业者富裕
发展
市民阶级形成,随着发展出现了富裕的大手工业作坊主、商人和银行家等,他们成为早期的资产阶级
大学的兴起
背景
随着经济的发展,许多希腊、罗马的古典著作开始在西欧传播,阿拉伯文化也不断传入西欧
兴起
12世纪,西欧的教育与学术出现了新气象,大学兴起
大学的兴起被认为是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
发展
12世纪,巴黎出现了许多教会学校和教师私人办的学校
巴黎教师组成教师行会,选举会长管理学校;13世纪,巴黎教师行会得到罗马教皇和国王的支持,自治权利得到了保证
大学的自治地位主要体现在免赋税特权、司法特权、教育自主权
课程设置
基础课程包括文法、修辞、逻辑、算术、几何、天文和音乐
专业课程包括法学、医学、神学
学完基础课程后进入专业课程
课程设置一方面受基督教会的影响,另一方面反映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
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
查士丁尼及法典
西罗马灭亡后,东罗马帝国延续下来,并且进入一个“黄金时代”
527年,查士丁尼继任东罗马帝国的皇帝
为了稳固帝国的社会秩序,保证皇帝的专制权力,查士丁尼组建了一个编纂委员会,编成《查士丁尼法典》
又编了《法学汇纂》、《法理概要》、《新法典》,与《查士丁尼法典》统称为《罗马民法大全》
《罗马民法大全》仍然承认奴隶制,但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奴隶的地位,不再像以前那样把奴隶看做“会说话的工具”
《罗马民法大全》被誉为欧洲民法的基础
拜占庭帝国的灭亡
规模
拜占庭帝国是一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
外来侵略
7世纪起,阿拉伯人不断攻击拜占庭帝国
9世纪以后,面临多个外部军事势力的进攻
西欧封建主组建十字军东征拜占庭
抗击侵略
把行省改为军区,把自由民编入军队,军事将领成为地方的行政长官
帝国灭亡
1453年,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攻破君士坦丁堡,拜占庭帝国最终灭亡
拜占庭帝国的影响
拜占庭帝国对基督教、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传统和西亚北非等地的东方文化因素兼收并蓄,创造出了独具特色的拜占庭文化,在世界上产生过重大影响
它保存了大量的希腊罗马古籍,为后来西欧的文艺复兴提供了丰富的精神营养
拜占庭文化东欧文化的影响更为巨大,9世纪时,拜占庭教士创造的西里尔字母是后来俄罗斯、塞尔维亚等民族的字母起源
九年级上册历史第四单元: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
古代日本
6世纪前的日本
1~2世纪时,日本有100多个小国,其中30多个曾与汉朝发生过“通使”关系
5世纪时,本州中部兴起的大和政权统一了日本,最高统治者成为“大王”,大王依靠贵族统治全国
王室和贵族各有自己的私有领地,领地上的居民以“部”的形式组织生产,部民是贵族的私有民,地位近似于奴隶
大化改新
背景
6~9世纪,日本积极吸收中国文化
中国文化直接影响日本,强烈刺激大和的统治者
皇族中的改革派发动政变,扶持孝德天皇即位,年号大化
时间
646年开始,日本仿效唐朝的典章制度进行一系列的改革,史称大化改新
内容
政治上
建立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地方设国、郡、里三级,由中央派管理治理
经济上
废除一切私地,私民,将土地、部民收归国有,成为公地、公民
国家将土地攽给公民,六年一放,不能终生使用,也不能买卖
统一赋税
作用
大化改新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
武士和武士集团
大化改新百余年后,土地兼并盛行,贵族、豪门、寺院大量购买、兼并土地,组成庄园
地方豪强为了保护自己的庄园,把自己的家族和仆从中的青壮年男子武装起来,组成一种血缘关系的主从制相结合的军事集团,成员称为“武士”
12世纪晚期,源氏武士集团击败平氏武士集团,源氏首领源赖朝获得“征夷大将军”称号,设幕府于镰仓
镰仓幕府拥有独立于朝廷的政治军事权力,日本由此进入长达700年的幕府统治时期
天皇大权旁落,成为一种礼仪性的摆设。国家大权掌握在武士阶层手中
武士集团长期统治,逐渐形成武土道精神。这种价值观对日本民间社会也逐渐产生了影响
阿拉伯帝国
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
时间:6世纪末7世纪初
地点:阿拉伯半岛
背景:半岛居民处于游牧时代,部落之间为争夺水源与牧场,相互仇杀;半岛盛行氏族部落的多神崇拜
创教人:穆罕默德
教义:穆罕默德最初在麦加传教,宣扬安拉是独一真神,凡信奉安拉者死后可升入天堂,否则堕入地狱
经典:《古兰经》
622年,他率领一些信徒迁居麦地那,建立了一个以共同信仰为基础的宗教社团,即穆斯林公社。政教合一的阿拉伯国家雏形由此诞生
630年,穆罕默德率领穆斯林占领麦加,此后半岛各部纷纷遣使麦地那,承认穆罕默德的统治地位,阿拉伯半岛基本统一
阿拉伯帝国
穆罕默德逝世后,他的继承者继续扩张,伊斯兰教的号召力使阿拉伯人空前团结,士气高昂
至8世纪中期,阿拉伯帝国形成。它的版图地跨亚欧非三大洲,是当时疆域最大的帝国
伴随着帝国的扩张,伊斯兰教向阿拉伯半岛以外广泛传播
阿拉伯文化
830年,哈里发在巴格达设立“智慧宫”,集科学院、图书馆。翻译官于一体,大量的希腊、波斯、印度的典籍被译为阿拉伯文。在吸收消化外来文化的基础上,阿拉伯学者创造了光辉灿烂的阿拉伯文化
阿拉伯人改造了古印度从0到9的计数法,形成了我们现在常用的“阿拉伯数字”
完整的代数学是阿拉伯人创造的
阿拉伯人著的《医学集成》和《医典》两部书,长期被欧洲医学界奉为医学领域的经典
《天方夜谭》是阿拉伯文学的瑰宝
阿拉伯人担当了沟通东西方的角色,为世界文化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中国的造纸术、指南针、火药等重大发明和印度的棉花、食糖等都是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的
九年级上册历史第五单元:步入近代
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
庄园逐渐衰落和瓦解,租地农场出现,他们采用新的生产方式进行经营,雇佣少地或无地的农民耕种,并将产品推向市场
手工工场出现,雇工分工合作,进一步提高了劳动生产效率
土地关系的变化和手工业的发展,推动了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组织逐渐资本主义化,开始改变了中世纪欧洲社会的整体面貌
富裕的农民和市民阶级
富裕农民以新的经营方式控制了生产交换等环节,还控制了乡村行政事务,成为农村中富有生气的阶级力量,也是现代农业的最早发起人
城市中,手工业者、商人成为城市居民,享有新的契约关系中赋予的权利,政治权利不断扩大
13、14世纪,英法等国的市民阶层作为第三等级,出席国王召集的会议,不断提出自己的政治主张
文艺复兴运动
文艺复兴
时间:14~16世纪
进程:14世纪兴起于意大利→15/16世纪后期扩展到欧洲其他国家
根本原因:意大利最早出现资本主义萌芽(经济基础)
性质:新兴的资产阶级文化运动(欧洲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特点:借古典文化宣传资本主义思想
指导思想:人文主义(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提倡发扬人的个性)
实质:文艺复兴是一场反对封建教会“神权至上”和提倡人文主义的新文化运动
意义
促进了人们的思想大解放
推动了欧洲思想文化领域的繁荣
为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代表人物及其作品
文艺复兴的先驱
但丁,意大利人
代表作:长诗《神曲》
抨击教会的贪婪腐化,把许多主教、僧侣、甚至教皇都打入地狱,表达了市民阶层的感情和理想
文艺复兴的艺术家
达·芬奇(意大利),文艺复兴美术三杰之一
《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
文艺复兴的文学巨匠
戏剧家莎士比亚(英国)
《罗密欧与与朱丽叶》《哈姆雷特》
从真实生活出发,反映了时代风貌和社会本质,表现了人文主义者的生活理想
早期殖民掠夺
新航路的开辟
迪亚士,葡萄牙
1487~1488
绕过好望角,进入印度洋
哥伦布,西班牙
1492年出发
横渡大西洋,发现美洲新大陆(古巴、海地)
达伽马,葡萄牙
1497~1498
绕过好望角,到达印度
麦哲伦,西班牙
1519~1522
首次环球航行
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
早期殖民国家:葡萄牙与西班牙
时间:新航路开辟后
背景:西欧商品经济繁荣,需要拓展市场,推销产品,寻找原料
葡萄牙
在亚、非、拉美建立了一些殖民据点与商站
控制了从印度洋到太平洋的海上通道,并以殖民据点为基地在当地进行劫掠式的贸易
西班牙
在美洲中部和南部地区建立起一个殖民大帝国
使用武力强迫印第安人和黑人奴隶开采金银矿和在种植园劳作
英国的殖民扩张
16世纪英国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确立,手工业迅速发展,促使其开拓海外市场
1588年英国海军与西班牙无敌舰队进行了一场以少胜多的大海战,英国逐渐成为海上霸主开始在海外扩张殖民地
英国殖民者在北美建立大种植园,生产工业原料
18世纪,英国殖民者从事贩卖非洲黑奴的活动,俗称“三角贸易”
路线:欧洲→非洲→美洲→欧洲
种植园和黑奴贸易为英国带来了巨额利润
荷、英、法殖民争霸
17世纪,荷兰加入殖民掠夺行列,一度控制波罗的海、美洲、印度的全部贸易,有“海上马车夫”之称
17世纪下半叶,法国加入殖民争霸行列
为争夺美洲、非洲、亚洲的殖民地和世界市场,从17世纪下半叶起,英法荷之间发生了一系列的战争,英国凭借强大实力最终战胜荷兰和法国,夺去了大片殖民地,自诩“且不落帝国”
殖民争霸的影响
积极影响
欧洲殖民者把欧洲文化带到殖民地,对殖民地的社会发展走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欧洲殖民者掠夺殖民地的财富,客观上有助于殖民国家的资本原始积累,有助于世界市场逐渐形成
消极影响
给殖民地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九年级上册历史第六单元: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
君主立宪制的英国
议会与王权的斗争
17世纪初,英国开始了斯图亚特王朝的统治
国王詹姆士一世推行君主专断政策
革命的发生
查理一世即位后,继续推行君主专断政策。无视议会的权力
1628年,议会向国王呈递了一份《权利请愿书》,表达了限制王权的意图查理一世解散议会,议会和王权的矛盾激化
开始:1640年,议会重新召开,议员们不断击国王专权,查理一世恼羞成怒,挑起内战
经过几年的反复斗争,议会军队打败国王军队。1649年,查理一世被推上断头台,英国宣布成为共和国
独裁统治:克伦威尔独揽大权,成为护国主。议会有名无实,革命废除了君主制,却没有终结个人专权的统治
克伦威尔死后,政局动荡,新贵族和资产阶级以承认议会的权力为条件,决定恢复斯图亚特王朝
《权利法案》
复辟:1660年,查理二世接受议会条件,做了英国国王,英国恢复君主制,但国王权力受到很大限制
反攻:詹姆士二世继任,他恢复专制制度,进行反攻倒算,激起人民反抗
结束:1688年,英国议会废黜詹姆士二世,迎接玛丽和威廉入主英国,成为英国女王,史称“光荣革命”
结果:1689年,议会通过《权利法案》,威廉夫妇接受《权利法案》和议会的要求
意义:英国确立了议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最高地位,逐渐形成了君主立宪制
国王保证遵守《权利法案》,服从议会的法律,这表明议会的权力高于王权
美国的独立
独立战争
美国独立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英国的殖民统治严重阻碍了北美资本主义经的发展
领导阶级:资产阶级和种植园主阶级
代表人物:华盛顿
革命任务:摆脱英国的殖民统治,发展资本主义
经过
开始:1775年4月,莱克星顿枪声
建军:1775年5月,华盛顿被任命为大陆军总司令
建国:1776年7月4日,大陆会议发表《独立宣言》,标志美国诞生
转折:1777年,萨拉托加大捷
胜利结束:1781年,约克镇英军投降
结果:1783年,英国承认美国独立
巩固独立:1787年,美国制定宪法
性质
是民族解放战争,又是资产阶级革命
评价华盛顿
华盛顿是美国的开国元勋和政治家
领导美国独立战争,推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实现了国家独立,为美国资本主义发展开辟了道路
领导制定1787年宪法,开创了美国民主政治的先河,被誉为“美国国父”
《独立宣言》
背景:美国独立战争期间颁布,受启蒙思想影响
时间、颁布机关:1776年7月4日;大陆会议
主要内容
宣布一切人生而平等,享有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
列举了英国殖民统治的种种暴政
宣告北美13个殖民地脱离英国独立
意义
标志美国诞生
评价
第一个以国家名义明确表述资产阶级政治要求的纲领性文献,被称为第一个人权宣言
宣言没有宣布废除奴隶制,天赋人权的享有者不包括黑人和印第安人
美国1787年宪法
内容
宪法依据分权制衡原则设计了一个联邦制共和国,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
意义
1787年宪法是世界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宪法,对后来许多国家的政治变革产生了重要影响
启示
依法治国是美国成为最发达资本主义强国的关键因素,我国要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
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
旧制度的危机
时间:1789年~1815年
国王路易十五通过加重税收等方式阻碍资本主义的发展
启蒙运动
时间、中心:18世纪、法国
主张:宣传自由、平等和民主,反对专制,提倡对民众进行启蒙教育,用理性之光驱散愚昧的黑暗
性质:是一场伟大资产阶级的思想解放运动
意义:为法国大革命作了重要的理论准备
启蒙思想家
伏尔泰
被视为启蒙运动的旗手,推崇英国的政治制度
孟德斯鸠
最博学的启蒙学者,提倡分权制衡的政治模式
卢梭
主张最大限度的让公民直接参与国家管理
法国大革命
根本原因
封建专制、等级制度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领导阶级
资产阶级
代表人物:罗伯斯庇尔
革命任务
推翻封建专制统治,发展资本主义
导火线
1789年,三级会议的召开
经过
开始
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
发展
1789年8月,制宪议会通过了《人权宣言》
1791年制宪议会制定了宪法,基本落实了《人权宣言》的各项原则,全面废除了旧制度,确立了新制度的基本框架
初步胜利
1792年建立法兰西第一共和国,1793年将国王路易十六送上断头台
高潮
雅各宾派罗伯斯庇尔掌权,采取措施打败外国军队进攻,平息国内叛乱
结束
1794年,罗伯斯庇尔等人被推上断头台,雅各宾派专政结束(是结束不是失败)
结果
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法国大革命的意义
法国大革命摧毁了法国的君主统治,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思想,具有世界性影响
拿破仑和他的帝国
夺权
1799年,拿破仑发动雾月政变,夺取了政权
称帝
1804年,拿破仑称帝,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史称拿破仑帝国),实行军事独裁
内外政策
(巩固统治措施)
对内
颁布《拿破仑法典》,巩固了资产阶级统治
对外
多次打败欧洲反法同盟的军队,并向外侵略
结局
1812年远征俄罗斯失败;1815年法兰西第一帝国灭亡
对拿破仑对外战争的性质
前期是正义的民族解放战争,后期是军事侵略战争
评价拿破仑
杰出的资产阶级政治家和军事家
他对内颁布《法典》,巩固了资产阶级统治,确立了资本主义的立法规范
他对外发动战争,战争初期打击了欧洲的封建势力,巩固了法国大革命胜利的成果,维护了资产阶级的利益;但战争后期损害了被侵略国家人民的利益,具有掠夺和侵略性质
法律文献
《人权宣言》
法国大革命期间颁布,受启蒙思想影响
时间、颁布机关:1789年8月;制宪会议
内容:宣告了人权、法治、自由、分权、平等和保护私有财产权等基本原则
特点:针对国王专制和封建等级制度提出
评价
进步性:体现了反对君主专制和封建等级制度的思想
局限性:“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维护的是资产阶级的利益
自由:是反对封建专制;平等:是反对封建等级制度
《法典》
背景:法兰西第一帝国期间颁布,巩固了法国大革命所取得的成果
时间、制定者:1804年;拿破仑
作用:巩固了资产阶级统治,确立了资本主义的立法规范
九年级上册历史第七单元:工业革命和工人运动的兴起
第一次工业革命
时间
18世纪60年代到1840年前后
工业革命的含义
以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的重大变革
工业革命的(前提)原因
政治上:资本主义制度最早在英国确立
经济上:市场扩大,需求增加
重要成就
开始的标志
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珍妮纺纱机”,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最重要的发明
1774年,瓦特改良蒸汽机
蒸汽机的广泛运用,是生产领域的一次意义重大的飞跃,它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使工业革命得以更快地向纵深发展
工业革命完成
进入19世纪,传统的手工工场逐渐被大工厂所替代,现代工厂制度最终确立
19世纪中期,英国已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法国、美国、德国等西方国家先后进行工业革命
1825年,英国史蒂芬孙发明火车机车(以蒸汽机为动力)
标志铁路时代开始。使生产和市场之间的联系更加密切
工业革命的影响
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水平,人类进入到“蒸汽时代”
工业革命对中国的直接影响
工业革命后,西方国家先后发动两次鸦片战争,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工业革命的启示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是推动社会发展和进步的主要动力,要国家富强必须大力发展科学技术
19世纪中期英国成为资本主义强国的原因
政治: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经济: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国际工人运动的兴起
马克思和恩格斯
著作:《资本论》
马克思主义理论: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
《共产党宣言》
发表时间:1848年
作者:马克思、恩格斯
内容:分析了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揭示资本主义必然要被社会主义代替的客观规律,号召工人阶级组织起来,建立无产阶级自己的政党,即共产党。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统治,进行无产阶级革命
影响:《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第一国际
成立:1864年,英国、法国、德国等国的工人代表联合起来成立的国际工人协会,史称“第一国际”
发展:第一国际在各国建立支部,组织领导各国工人阶级进行联合斗争
尝试:第一国际的法国支部参加并领导了巴黎公社运动,结果失败。巴黎公社是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
九年级下册历史
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一单元 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
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
拉丁美洲独立运动
拉丁美洲:指今天美国以南的所有美洲地区
圣马丁和玻利瓦尔被誉为南美的“解放者”
印度民族大起义
代表人物:章西女王——印度民族女英雄
意义:这次起义是19世纪中期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俄国的改革
彼得一世改革
目的:改变俄国的落后面貌,实现富国强兵
影响
积极
通过改革,俄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大大增强,一跃成为欧洲军事强国,为对外扩张准备了条件
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
消极
农奴制进一步强化,后来成为俄国社会发展的障碍
废除农奴制
(1861年农奴制改革)
原因:封建农奴制严重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时间和领导人:1861年,亚历山大二世
内容
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可以改变身份,自由转换职业
农奴在获得解放的同时,可以获得一份土地,但是必须出钱赎买,所出的价钱高出当时的地价
影响
积极
1861年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促使社会的各个方面出现了新的气象,推动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
消极
加重了农民的负担
农奴制的残余仍然存在,影响着俄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
美国内战
南北矛盾的加剧
南方奴隶制种植园经济阻碍了北方资本主义工商业经济的发展
矛盾焦点:奴隶制度的存废
内战爆发
导火线:1860年,林肯当选美国总统
爆发:1861年4月,南方军队挑起战争,美国内战爆发,史称“南北战争”
北方的胜利
转折:1862年,联邦政府通过了
《宅地法》和《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宅地法》
鼓励农民到西部耕种
《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从1863年元旦起,南方叛乱地区的奴隶永远获得自由,并可以以自由人的身份参加北方军队
作用
调动了农民尤其是黑人的积极性,扭转了战场上联邦军队的被动局面
结果:南北战争以北方胜利告终,避免了美国分裂
实质:美国历史上第二次资产阶级的革命
意义:维护了国家统一,废除了奴隶制度,清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大障碍,为以后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
对林肯的评价
为维护国家统一和解放黑人奴隶作出了杰出贡献,得到了美国人民衷心的爱戴与景仰,成为美国历史上的著名总统
日本明治维新
倒幕运动
背景
德川幕府推行“闭关锁国”政策,造成日本与外界隔绝,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逼迫日本开港通商,使日本经济受到很大冲击
开始
一部分中下级武士联合西南强藩和朝廷公卿,发动了倒幕运动
结束
1868年1月,倒幕派发动“王政复古”政变
同年粉碎了幕府的武力反扑,结束了幕府统治
明治维新
背景
倒幕运动后,睦仁天皇改年号为“明治”,迁都东京
开始
从1868年起,明治政府开始实行一系列改革,以西方为榜样,全面改造日本,史称“明治维新”
内容
政治上,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
军事上,实行征兵制,建立新式军队,提倡忠君、服从、不怕死的“武士道”精神
经济上,推行地税改革,在“殖产兴业”的口号下,大力发展近代经济
社会生活方面,提倡“文明开化”,向西方学习,改造日本的教育、文化和生活方式
性质
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影响
明治维新成为日本历史的重大转折点
通过明治维新日本迅速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实现了“富国强兵”,开始跻身于资本主义强国之列
保留了大量旧制度的残余,军国主义色彩浓厚。它强大起来后,很快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
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二单元 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
第二次工业革命
电的应用
19世纪六七十年代,各种新技术、新发明层出不穷,并被迅速应用于工业生产,促进
了工业的蓬勃发展,这就是第二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
科学研究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
重要标志
电力成为新的能源进入生产生活领域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最显著的成就
代表成就
美国发明家爱迪生利用电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发明了耐用的白炽灯泡、碱性蓄电池、电影摄影机和放映机等事物
他在纽约建成了世界上第一个火力发电站和输电网,促进了电灯的广泛使用
进入时代
世界由此进入了“电气时代”
内燃机和新的交通工具
内燃机的发明是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应用技术的另一重大成就,这一发明解决了交通运输工具的发动机问题
表现
19世纪80年代,德国人本茨制造出一辆有内燃机驱动的汽车
1913年,福特使用流水线生产汽车,带来了汽车制造业的革命
1903年,莱特兄弟的飞机试飞成功,人类从此实现了以内燃机为动力的载人飞行
化学工业和新材料
表现
瑞典化学家诺贝尔经过多年的实验,发明了现代炸药。后又研制出无烟炸药
美国人海厄特发明了赛璐珞,现代塑料工业由此诞生
法国人夏尔多内发明了人造纤维,开辟了新的纺织品生产领域
意义
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生活,使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成为工业化强国
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
人口增长和大众教育
人口增长
工业革命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人口的迅速增长,工人阶级队伍不断壮大,越来越多的妇女走出家庭,成为工业劳动者,为社会地位的提高创造了条件
大众教育
19世纪中期以后,为了适应工业化发展的需要,欧洲国家开始推广大众化教育,法国和德国最早建立起国家教育体系
教育的普及,提高了欧美各国的大众文化水平促进了社会发展
城市化
工业革命开始后,随着工业和商业的发展,农村人口不断流向城市,城市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人生活在城市里
到19世纪后期,大部分英国人已经生活在城市之中了
社会问题
贫富差距加大,导致社会矛盾激化
环境污染是工业化带来的另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
近代科学与文化
科学家
牛顿
英国科学家,近代自然科学的奠基人之一,在天文学、数学、力学等领域都有杰出贡献
万有引力定律、光学分析和微积分是他的三大成就
代表作有《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达尔文
英国生物学家
提出了“进化论”的观点,打破了千百年来“上帝创造万物”的神创论
代表作有《物种起源》
文学巨匠
巴尔扎克
19世纪法国最伟大的作家之一
完成了一套名为《人间喜剧》的小说集,经典之作《欧也妮葛朗台》、《高老头》
列夫·托尔斯泰
被称为“俄国革命的镜子”
代表作有《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
音乐美术大师
贝多芬
德国天才作曲家,他创作的音乐充满了超乎常人的想象力和激情,富有感染力
第三交响曲《英雄交响曲》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梵高
荷兰杰出画家
代表作《夜间的咖啡馆》《向日葵》等
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三单元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
第一次世界大战
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
目的
为了夺取市场原料产地和投资场所
背影
两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德国与英、法、俄的矛盾突出
三国同盟
德国,奥匈帝国,意大利
三国协约
英国,法国,俄国
根本目的
重新分割世界,争夺世界霸权
大战爆发
根本原因
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导火线
1914年6月28日,萨拉热窝事件
爆发
1914年7月,奥匈帝国以萨拉热窝事件为借口,向塞尔维亚宣战
意大利为了白身的利益,参加协约国一方作战
规模
最初
集中在欧洲战场
后来
逐渐扩大到非洲,亚洲和太平洋地区
大战的进程和结果
主要战役
1916年“凡尔登战役”
发展
1917年,美国参战
俄国爆发十月革命,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
结束
1918年11月,德国投降
性质
人类历史上一次规模空前的战争
一场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掠夺战争
影响
大大削弱了欧洲的力量,动摇了欧洲的世界优势地位
削弱了帝国主义的殖民力量
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觉醒
列宁与十月革命
二月革命
背景
俄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接连失利,国内各种杜会矛盾激化
时间
1917年3月
结果
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建立了产阶级临时政府
十月革命
背景
临时政府宣布将世界大战进行到底,引起人民不满
时间
1917年11月6日(俄历10月)
领导人
列宁
结果
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取得胜利
苏维埃政权的建立
主要内容
建立苏维埃政权,通过《和平法令》
成立苏维埃政府,列宁任人民委员会主席
具体措施
废除了旧的国家机器,创建了新的政党机关
废除了旧的常备军,组建了红军
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
废除土地私有制,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
废除沙皇政府和临时政府,与外团签订的一切不平等条约
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
成效
粉碎了外国的武装干涉和国内的反革命叛乱
巩固了新生政权
意义
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建立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国家
推动了国际无产阶级革命运动
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凡尔赛条约》和《九国公约》
《凡尔赛条约》
巴黎和会
会议召开:1919年1月,在巴黎召开。参加和会的有27个国家
议题:对德和约及战后安排
操纵国:法国、英国和美国“三巨头”
签订条约:协约国与德国签订了《凡尔赛条约》
构成体系:凡尔赛体系
维护体系工具:国际联盟
性质:帝国主义国家分赃会议
巴黎和会的影响
暂时调整了战胜国在欧洲的关系
《九国公约》
华盛顿会议的召开
目的:为了调整帝国主义国家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的矛盾
议题:关中国问题
主导:美国
会议召开:1921年11月,美、英、法、日、意、荷、比、葡和中国9个国家的代表在华盛顿举行会议
签订条约:1922年,九国代表签署了《九国公约》
《九国公约》
内容
* 宣称尊重中国的主权、独立与领土完整 * 建立并维护各国在中国的商务实业“机会均等”原则
影响
* 使美国长期追求的“门户开放”最终实现,阻止了日本独霸中国的企图,维持了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中国的局面。
华盛顿会议的影响
华盛顿会议是巴黎和会的继续,它重新调整和确立了战胜国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的关系
在这两个会议的基础上,战后国际新秩序得以重建,这一秩序通常被称为“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实质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是一战后帝国主义国家重新瓜分世界的体系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新经济政策
实施
为改变“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921年春,苏维埃政府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
主要内容
以征收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
允许使用雇佣劳动力,允许出租土地,纳税后的剩余产品农民可以自由买卖,实行自由贸易
意义
新经济政策从苏俄的国情出发,调动了生产者的积极性,迅速缓解了危机,巩固了工农联盟,促使国民经济稳步发展
苏联的工业化
苏联成立:1922年底,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同联盟成立,简称“苏联”
工业化:1928-1937年,苏联先后提前完成了第一个、第二个“五年计划”,由落后的农业国变成了强大的工业国
农业集体化
从20世纪30年代初起,苏联开始进行大规模的农业集体化运动
苏联模式
形成
1936年,苏联公布了新宪法,规定苏联是社会主义国家,宣告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新宪法也标志着苏联模式的形成,这一体制又称“斯大林模式”
特征
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和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
影响
苏联在较短时间内实现了工业化,为日后赢得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
显示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赢得了巨大的国际声誉
苏联模式的弊端也使苏联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
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领导人:甘地
过程
1920年,甘地号召印度民众开展“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1922年发生了农民焚烧警察局的事件,甘地认为这超出了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范围,决定停止运动
1930年,甘地再次发起非暴力不合作运动。这次主要采取不服从形式,所以又称“文明不服从运动”
结果
英国殖民政府发布镇压令,逮捕甘地,同时被判刑者达9万人
后来印度总督与甘地谈判,双方妥协
意义
甘地发动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动员了广大人民群众,打击了英国殖民统治,增强了印度民众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甘地为防止爆发革命,控制了群众的斗争方式,保证了资产阶级对运动的领导权
埃及的华夫脱运动
背景
一战时,埃及沦为英国的“保护国”,实际上是英国的殖民地
战争结束后,英国继续维持在埃及的统治,激发埃及人民的强烈反对
华夫脱党
1918年,扎格鲁尔等人向英国政府突出埃及完全独立的要求,这些人后来发展成为华夫脱党
华夫脱党的政治主张得到埃及人民的广泛支持
扎格鲁尔被捕
1919年,英国殖民政府逮捕扎格鲁尔等人,引发部分地区武装起义
结果
1922年英国政府被迫有条件地承认埃及独立
影响
华夫脱运动为埃及民族民主运动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墨西哥的卡德纳斯改革
背景
1910年,墨西哥发生资产阶级革命
1917年政府颁布了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宪法并未得到有效执行,墨西哥社会、经济发展缓慢
卡德纳斯改革
1934年,卡德纳斯当选墨西哥总统,进行了一系列改革
改革影响
卡德纳斯的改革体现了1917年宪法的要求,巩固了墨西哥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为墨西哥社会、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九年级下册历史第四单元 经济大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
罗斯福新政
从繁荣到危机
经济大危机爆发的原因
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导致经济大危机的爆发
经济危机爆发
1929年10月在美国爆发,迅速席卷了这个资本主义世界
经济危机特点
范围广、时间长、破坏大
罗斯福新政
背景
1933年,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
目的
应付日益严峻的经济危机
特点
采用国家干预手段来扭转经济形势
主要内容
整顿金融体系
通过《紧急银行法案》,对银行业进行整顿,恢复银行信用
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
通过《国家工业复兴法》,规定公平竞争法规,协调各工业部门的企业活动;规定雇员有组织起来进行谈判的权利,并制定最低工资和限制工时;通过全国劳工关系法,在一定范围内维护工人合法权益
调整农业政策
通过《农业调整法》,对全国农业生产和销售进行调解,限制产量,保护农产品价格
推行“以工代赈”
通过投资兴建大量公共设施,如水库、发电站、公路、桥梁、机场、运动场公园等,为失业者提供就业机会
社会福利
通过《社会保障法》,建立社会福利体制;建立定应急的救济机构,利用过剩物资救济失业家庭
结果
美国渡过了经济危机
影响
新政增强了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恢复了美国人民的信心,对资本主义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
局限性
新政是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作出的政策调整,它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的本质,无法解决美国社会的根本矛盾
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
意大利法西斯政权的对外扩张
形成:1922年,墨索里尼组织的法西斯党徒向首都罗马进军,法西斯政权在意大利建立起来
暴行:1935年意大利发动了侵略埃塞俄比亚的战争,第二年宣布正式吞并埃塞俄比亚
欧亚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原因:经济大危机引起政治危机
德国法西斯政权
建立标志
1933年,希特勒出任德同总理,建立了法西斯专政,世界大战的欧洲策源地形成
暴行
利用“国会纵火案”,打击德国共产党,逮捕和迫害大批共产党人和进步人士
加强思想控制,焚烧了大量进步书籍
反犹狂潮
1938年,吞并了奥地利;1939年3月,又吞并了捷克斯洛伐克
日本法西斯政权
建立标志
1936年,受军部控制的广田弘毅上台组阁,建立法西斯专政,世界大战的亚洲策源地形成
对外扩张
1931年,日本关东军策划“九一八事变”,发动了蓄谋已久的侵华战争
1937年7月7日,日本悍然发动卢沟桥事变,开始全面侵华战争
第二次世界大战
二战的爆发及主要战场
根本原因
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爆发
1937年七七事变后,中国开始全民族抗战,开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东方主战场
1939年9月1日,德国“闪电战”突袭波兰,英、法被迫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主要战场
欧洲西线,欧洲东线战场、欧洲东线战场及太平洋战场等
战争扩大
1940年4月起,德国先后攻占了丹麦、挪威、荷兰、比利时、法国等地
1941年6月,德国向苏联发动突然进攻(二战规模扩大)。苏联军民赢得了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粉碎了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1941年12月7日,日军偷袭美国海军基地珍珠港。次日,美、英对日宣战,德、意也对美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最大规模
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及战争形势的转折
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
1942年1月,美、英、苏、中等26个国家的代表在美国首都华盛顿签署《联合国家宣言》
《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正式形成
转折
1942年7月,德国集中兵力进攻苏联战略重镇斯大林格勒,苏联人民英勇抗敌,于次年2月大败德军。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
1943年9月,墨索里尼政府垮台,意大利宣布无条件投降
反攻
1944年6月,美、英盟军成功登陆法国诺曼底,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
雅尔塔会议及战争结束
雅尔塔会议
会议召开
1945年2月,美、英、苏三国首脑罗斯福、丘吉尔、斯大林在雅尔塔召开会议
内容
分区占领德国
决定战后成立联合国
苏联承诺有条件参加对日作战
1945年7月,美、英、苏三国首脑在波茨坦会晤,发表了敦促日本投降的《波茨坦公告》,公告重申《开罗宣言》的条件必须实施
战争结束
1945年5月8日,德国正式签署无条件投降书,欧洲战事结束
1945年8月15日,日本法西斯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日本正式签署投降书。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二战影响
彻底粉碎了法西斯主义和军国主义通过战争称霸世界的野心
彻底结束了列强通过争夺殖民地瓜分世界的历史
促进了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对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启发
和平来之不易,悲剧不能重演
中国在二战中的作用
中国牵制着大部分日本陆军,是二战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
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五单元 冷战和美苏对峙的世界
冷战
冷战的发生
冷战
冷战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40多年间,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集团之间既非战争又非和平的对峙与竞争状态
杜鲁门主义
1947年3月,美国总统杜鲁门在国会发表演说,这篇演说提出的政策被称为“杜鲁门主义”
冷战开始
杜鲁门主义出台标志了美苏战时同盟关系正式破裂,冷战开始
马歇尔计划
1947年,美国国务卿马歇尔提出“欧洲复兴计划”,即马歇尔计划,企图通过援助西欧回复经济,稳定资本主义制度
冷战经济方面政策
马歇尔计划是美国实施冷战政策(经济方面)的一重要步骤
美国冷战表现
政治上:杜鲁门主义
经济上:马歇尔计划
军事上:北约的建立
德国的分裂
分区占领德国
德国法西斯垮台后,美、苏、英、法四国分区占领了德国及其首都柏林
西德、东德
1949年9月,在美、英、法占领区成立了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又称“联邦德国”或“西德”
1949年10月,在苏占区成立了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又称“民主德国”或“东德”
西德、东德的成立,欧洲冷战对峙的局面基本形成
北约与华约的对峙
北约
1949年,美、英、法等12个国家在华盛顿成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简称“北约”,总部在比利时的布鲁塞尔
华约
1955年,苏联同东欧7个社会主义国家成立了“华沙条约组织”,简称“华约”
两极格局形成
美苏双方互相敌对,进而发展成为两大集团的全面冷战对峙,两极格局形成
形成标志:北约和华约的建立
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欧洲的联合
目的
联合自强以提高国际地位
过程
20世纪50年代初,法国和联邦德国等六国组建“欧洲煤钢共同体”
1958年,六国又建立了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
1967年,这3个组织合并为欧洲共同体,简称“欧共体”
1993年,大部分西欧国家在欧其体的基础上组成了欧洲联盟,大大加快了欧洲一体化的进程
美国的发展与日本的崛起
美国的发展
90年代以后,美国出现了以全球化和信息化为特征的“新经济”促进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日本的崛起
原因
美国的扶持
朝鲜战争为日本带来大量军需订单
日本政府制定了适当的经济政策
1968年,日本成为资本主义世界仅次于美国的第二经济大国
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日本谋求成为政治大国的欲望日益膨胀,军费开支不断增加引起亚洲邻国的关注和不安
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
背景
罗斯福新政期间,美国颁布了《社会保障法》,实行养老保险和失业保险
目的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为了缓和社会矛盾
表现
英、法、联邦德国相继宣布成为“福利国家”
发展
随着福利政策的推行,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建立起包括医疗保健服务、养老、住房、失业保险和教育等在内的社会保障制度
意义
社会保障制度是工人阶级斗争的结果,资产阶级也认为其可以缓和阶级矛盾
但是,社会保障制度不能解决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
社会主义力量的壮大
1949年,苏联同保加利亚、匈牙利、波兰、罗马尼亚、捷克斯洛伐克等国家建立了经济互助委员会,简称“经互会”
1950年,中苏缔结了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加强了社会主义阵营的力量
苏联的发展改革
1953年,赫鲁晓夫在批判斯大林个人崇拜的同时,在经济上进行了一些改革。但是,他的改革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苏联模式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弊端
勃列日涅夫执政后在经济上推行“新政策”。把科技进步的重心在军事方面,使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率成为苏联经济的痛疾
戈尔巴乔夫上台后实施政治体制改革,取消苏共的领导地位,实行多党制,倡导“公开性”和“政治多元化”,使人们的思想发生混乱,无政府状态蔓延,局势迅速失控
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
东欧剧变
80年代末,受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影响,东欧各国开始实行政治多元化
在短短的两三年里,东欧各国社会制度都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在政治上,实行议会民主制和多党制;经济上,实行私有化基础上的市场经济
苏联解体
1991年,俄罗斯领导人叶利钦控制了全局,苏联的分裂进一步加快
1991年底,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结束)
亚非拉国家的新发展
万隆会议
时间、地点:1955年4月,印度尼西亚的万隆
参会国家:亚洲、非洲29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
会议内容:通过了和平相处、友好合作的十项原则
“万隆精神”:指亚非国家和地区团结合作、友好相处,共同反对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争取和巩固民族独立,保卫世界和平的精神
意义
万隆会议是第一次亚非会议
提高了亚非国家和地区的民族自信,鼓舞了业非拉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
从万隆会议开始,发展中国家作为一支新兴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国际舞台
中国提出的和平其处五项原则受到国际社会的认可,逐渐推行开来
“非洲年”
1960年,非洲有17个国家获得独立。这一年因此被称为“非洲年”
1990年,纳米比亚独立,标志着所有非洲国家都摆脱了殖民主义的枷锁
拉美人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古巴人民在卡斯特罗等人的领导下,最终在1959年推翻了美国支持的独裁政权,走上了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20世纪六七年代,巴拿马要求收回巴拿马运河主权
1977年,巴拿马与美国签订条约,收回了运河区的部分主权
1999年底,巴拿马收回了运河区的全部主权
九年级下册历史第六单元 冷战结束后的世界
联合国与世界贸易组织
联合国与国际安全
成立
1945年10月,联合国正式成立
总部设在美国纽约
地位
联合国是人类构建世界和平的成果,也是影响最大的国际组织
主要机构:联合国大会、联合国安全理事会、联合国秘书处等
联合国大会简称“联大”,由全体会员国组成,每年举行一届大会
联合国安全理事会,简称“安理会”,担负着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的主要责任
联合国秘书处是联合国的行政秘书事务机构
根据安理会或联大的决议,联合国可以向冲突地区派出军事人员,以恢复或维持和平。以联合国名义派出的武装力量,被人们称为“联合国维持和平部队”
作用:联合国对减少地区冲突发挥了积极作用,使许多国家和地区避免了一些可能发生的战争,为国际和平与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
经济全球化与世界贸易组织
背景
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世界局势趋于缓和,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
国家之间的经济联系日益紧密,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加强
世界贸易组织
成立时间:1995年1月1日
宗旨:以非歧视性、开放、公平为原则,促进全球贸易和经济发展,保证就业、收入与需求的增长,提高人类生活水平
主要职能
制定和规范多边贸易协定、组织贸易谈判、解决贸易争端等
影响
促进了全球贸易和世界经济的发展
与联合国一起成为支撑、协调世界经济和政治的两大支柱推动着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冷战后的世界格局
霸权主义与地区冲突
美国为维护世界霸主地位,不断加强对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军事干预,严重干扰着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地区冲突、民族矛盾和宗教纷争不断,恐怖活动抬头,威胁着世界安全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苏联解体后,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企图建立一个以美国为主导的“单极世界”
欧盟、日本、中国和俄罗斯等一些具备较强综合实力的国家或国家联盟也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推动世界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
建立国际新秩序的努力
不结盟运动
发起:20世纪50年代开始,一些新独立的民族国家为了维护国家独立,摆脱美国和苏联的控制,实行和平、不结盟的对外政策,发起了不结盟运动
成立:1961年,不结盟运动正式成立
意义:不结盟运动的兴起,标志着广大发展中国家已经成为国际政治舞台上的一支重要力量,在一定程度上冲击着两极格局
在国际中的中国
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主张在国际关系中弘扬平等互信、包容互鉴、合作共赢的精神,共同维护国际公平正义
中国始终不渝地走和平发展道路,坚定地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中国反对各种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绝不干涉别国内政
不断发展的现代社会
计算机网络与现代社会生活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电子计算机的发明和普及,数据库和计算机网络建立起来
20世纪90年代,互联网在全球迅速普及,成为现代社会重要的基础设施,标志着人类开始进入信息时代
计算机网络将世界各地联结成一个整体,推进了全球经济的一体化
妇女地位的提高
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妇女开始获得选举权
20世纪六七十年代,随着妇女解放运动的发展,欧美发达国家妇女的独立意识增强
1979年,联合国大会通过了《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歧视公约》实现妇女和男性的完全平等,还需要人类社会不断努力
生态与人口问题
生态环境恶化
人类使用煤炭、石油等矿物燃料,排放了大量的二氧化碳,产生了温室效应,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
污染和浪费也使有限的淡水资源面临短缺危机
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土地荒漠化越来越严重
对森林资源的乱砍滥伐,导致热带雨林大片消失,直接影响到全球的生态平衡
人口问题
人口过快增长带来了巨大的环境压力,世界粮食问题日益凸显
在教育、就业、住房、社会保障等方面,也构成了新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