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散文重点艺术技巧
散文,汉语词汇,拼音是sǎn wén。一指文采焕发;二指犹行文; 三指文体名。随着时代的发展,散文的概念由广义向狭义转变,并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 散文是一种抒发作者真情实感、写作方式灵活的记叙类文学体裁。“散文”一词大约出现在北宋太平兴国(976年12月-984年11月)时期。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论语孔子简单思维导图
《老人与海》思维导图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章节概要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西游记》思维导图
《水浒传》思维导图
《童年》读书笔记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昆虫记》思维导图
散文重点艺术技巧
语言风格
清新淡雅、平淡自然、明快浅显、辞藻华丽、委婉含蓄、简洁洗练、沉郁顿挫、浑厚雄壮、多用口语、明白如话、朴实无华、华美绚丽、明白晓畅、笔调婉约
用词特点
书面语,口语,叠词
修辞手法
赋:多用铺陈叙事的手法,赋必须押韵,这是赋区别于其他文体的一个主要特征
比:比喻 比就是类比,一般来说,用来作比的事物总比被比的本体事物更加生动具体、鲜明浅近而为人们所知,便于人们联想和想象
兴:托物起兴,先言他物,然后借以联想,引出诗人所要表达的事物、思想、感情。相当于现在的象征修辞方法
比拟:就是把一个事物当作另外一个事物来描述、说明.
拟人:把物当做人写,赋予物以人的思想、感情、活动,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
eg: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春》 朱自清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春望》杜甫
太阳的脸红起来了.《春》 朱自清
拟物:把人比作物,或把此物当作彼物来写
人群不顾一切,涌了上来
在群众的呼喝声中,那个恶霸夹着尾巴逃跑了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荷塘月色》 朱自清)
顶真:用前面句子结尾的词语作下面句子的开头,邻接的句子首尾蝉联。也作顶针,又叫连珠
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出自《长恨歌》
《白云歌》 楚山秦山皆白云,白云处处长随君
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韩愈的《师说》
列锦:全部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
eg:古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温庭筠《商山早行》
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
白描:用简括、精练、质朴的笔墨抓住人和事物的主要特征进行描写的方法
让被描写的对象主体突出,简洁明了,给读者留下丰富的想象和再创造空间
eg 雾凇沆砀, 天与云与山与水 , 上下一白。 湖上影子 , 惟长堤一条, 湖 心亭一座 , 与余舟一艘 , 舟中人两三个而已
用典:用古籍中的故事,或词句,为用典。可以丰富而含蓄地表达有关的内容和思想。引用典故
劝君莫强安蛇足,一盏芳醪不得尝
周公吐脯,天下归心。《长恨歌》
句式特点
长短句结合、句子对仗工整、双重否定句、排比句、反问句等
描写技巧
人物描写
正面描写:语言,行动,心理,神态
eg
村子里有一个小姑娘叫杜鹃,红扑扑的小脸蛋,长长的睫毛
姐姐身材颀长,瓜子脸,白皮肤,浓眉毛,梳着齐刷刷的拖肩小辫
侧面描写
环境,衬托,烘托
《琵琶行》中正面描写琵琶女的精彩弹奏后,用“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c从外部环境上加以烘托,侧面表现琵琶女弹奏的魅力
景物描写
观察角度
细节景物,整体景物
修辞角度...
比喻,拟人,排比,反复...
表现手法
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用典 托物言志 借景抒情 触景抒情 卒章显志 点面结合
选景角度
季节,地域,时代特征的典型景物
感官角度
触 嗅 闻 听 味 视觉
描写角度
正面描写
细节描写
语言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