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项目管理-计算题知识梳理
本图对项目管理中两个主要的计算类场景,项目选择方法和PERT计划评审技术的知识、应用以及常见样题进行了梳理,可做为相关资质考试的参考材料。
编辑于2022-09-06 14:17:51 广西壮族自治区计算类知识梳理
项目选择方法
净现值分析
净现值概念
净现值分析是把所有预期的未来现金流入与流出都折算成现值,以计算一个项目预期的净货币收益与损失
若财务价值是项目选择的主要指标,那么只考虑净现值为正的项目
若其他指标相当,那么优先考虑净现值高的项目
净现值计算
计算方法
折现因子
折现率
r
第n年的折现因子
d = 1/(1+r)^n
折现成本
第n年的投入(成本)
a
折现率
r
第n年的折现因子
d
第n年的折现成本
c = a*d = a/(1+r)^n
折现收益
第n年的收益
b
折现率
r
第n年的折现因子
d
第n年的折现收益
e = b*d = b/(1+r)^n
NPV(净现值)
净现值为项目所有年份的(折现收益-折现成本)之和
也是所有年份的净现金流现值之和
ROI(投资收益率)
ROI=(总的折现收益-总的折现成本)/总的折现成本
计算示例
项目持续3年,折现率r=10%
投资收益率
ROI是将收入除以投资额的所得值
ROI越大越好,很多组织都有自己的要求收益率,要求收益率是每项投资中要求的最低达到收益率,通常是以该组织投资其他风险相当的项目所可能获得的收益率为准
ROI = NPV/累计折现成本
投资回收期
投资回收期指收回全部投资所需的时间
计算方法
静态投资回收期(不考虑货币的时间价值)
1. 当各年的现金净流量(收益-成本)相等
算法
投资回收期 = 投资总额/年现金净流量
示例
题目
某企业有甲、乙两个投资方案,甲方案需要投资4500万元,设备使用6年,每年现金净流量为2500万元;乙方案需要投资4000万元,设备使用6年,每年现金净流量为1600万元。计算甲、乙两个投资方案的投资回收期并判断选择投资方案
解答
甲方案的投资回收期=4500/2500=1.8(年)
乙方案的投资回收期=4000/1600=2.5(年)
从计算结果看,甲方案的投资回收期比乙方案的投资回收期短,所以选择甲方案
2. 当各年的现金净流量不相等
算法
投资回收期 = n + (第n年年末尚未收回的投资额)/第n+1年的现金净流量
动态投资回收期(考虑货币的时间价值)
算法
投资回收期 = (累计净现金流现值出现正值的年数-1) + (上一年累计净现金流现值的绝对值/出现正值年份净现金流的现值)
示例
以上述表格为例,累计净现金流现值在第3年达到正值,则投资回收期 = 3-1 + ABS(-83)/1502 = 2.055 约等于 2.06 年
决策原则
投资回收期一般不能超过固定资产使用期限的一半,多个方案中以投资回收期最短者为优
PERT(计划评审技术、三点估算法)
其理论是假设项目持续时间、以及整个项目完成时间是随机的,且服从某种概率分布,使用PERT可以估计整个项目在某个时间内完成的概率
计算方法
最乐观值
o
最悲观值
p
最可能值
m
正态分布
期望值
t = (o+4*m*p)/6
(最乐观值+4*最可能值+最悲观值)/6
标准差
sd = (p-o)/6
(最悲观值-最乐观值)/6
方差
标准差^2
三角分布
期望值
t = (o+m+p)/3
(最乐观值+最可能值+最悲观值)/3
正态分布
(正负1个标准差)内完成的概率为68.26%
68.3%
(正负2个标准差)内完成的概率为95.46%
95.5%
(正负3个标准差)内完成的概率为99.73%
99.7%
例题
计算过程
1. 首先根据表格和PERT法算出每个活动的预期完成天数
A = (8+4*12+16)/6 = 12
B = (15+4*18+27)/6 = 19
......
2. 找出项目的关键路径,确定项目总的预期完成天数
关键路径为 A -> B -> E -> F,总工期49天
3. 已知标准差 sd = 3.2,问题是完成概率95%的天数范围
4. 根据正态分布曲线,95%概率是正负两个标准差的区间,也即 49-2*3.2 至 49+2*3.2,即42.6~55.4
5. 答案为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