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心理学导论心理的起源和本性
心理学导论的第二章内容:动物在进化系列中所处的地位越高,个体习得的行为也越多,越复杂,并且也具有较大的可塑性。同一物种个体习得行为的个别差异逐渐比本能表现出来的个别差异更为显著,这在哺乳动物身上表现得更为明显。
本章主要讲述的是心理的生物基础,包括神经系统与神经元、脑的三大机能系统以及脑机制的研究方法和内分泌系统、遗传对行为的影响。
描述了心理学的性质、心理学的方法以及心理学的历史和当代心理学的特点。心理学家从事基础研究的目的是描述、解释、预测和影响行为。应用心理学家还有第五个目的——提高人类生活的质量。这些目标构成了心理学事业的基础。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妈妈必读:一张0-1岁孩子认知发展的精确时间表
英语词性
法理
刑法总则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先秦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秦汉
文学常识:魏晋南北朝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隋唐五代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两宋
民法分论
心理学导论
心理的起源和本性
心理的起源
反映是任何物质形态固有的特性
任何生命有机体都是有选择地对外界的刺激做出回答来反映的,从而表现出生命物质具有自我保存、自我调节的新特性。
感应性是一切生物的基本特性
在生物进化的各个阶段,所有生物都具有感应性这种基本特性。感应性是一种崭新的生物反映形式,与无生命物质的反映形式有本质的区别。
感应性:是指生物以自己的活动或状态的变化对外界的影响做出反应,以维持新陈代谢正常进行的能力。向性:植物的感应性就明显地表现在对单向环境刺激所引起的定向运动上。
感受性——心理反映形式的起源
动物不仅对具有直接生物学意义的外界影响产生反应,而且还能对原先是中性的但具有信号意义的外界影响产生反应。这是一种比感应性更为高级的反映能力,即感受性。
动物心理的演进
感觉阶段——无脊椎动物的心理发展
心理现象始于环节动物,尽管其心理活动的表现还很低级,原始。
知觉阶段——灵长目以下脊椎动物的心理发展
动物在进化系列中所处的地位越高,个体习得的行为也越多,越复杂,并且也具有较大的可塑性。同一物种个体习得行为的个别差异逐渐比本能表现出来的个别差异更为显著,这在哺乳动物身上表现得更为明显。
思维萌芽阶段——灵长目动物的心理发展
大脑的高度发达,是类人猿智能行为高度发展的物质基础。
人类心理的产生
人类的起源
早期猿人时期(也称“能人”时期):距今300万年至150万年前。
晚期猿人时期(也称直立猿人时期):距今150万年到50万年前。
早期智人(或古人)时期:距今20万年到5万年前。
晚期智人(或新人)时期:三四万年前开始直到现在的人类。
人类心理的起源
劳动在人类心理产生中的作用:1.劳动促使人类祖先四肢的分化。2.劳动是一种使用和制造工具的活动。3.劳动更是一种社会化的活动。
语言在人类心理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1.语言促使了人类意识和自我意识的产生。2.语言促使人类抽象思维的产生。3.语言使人类的认识更加广阔。
人类心理的本性
言语觉知性
最基本的标志是言语觉知。
主观能动性
对现实的有意识的选择反映。
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保持和监督有目的活动的进行
社会历史制约性
人是全部动物进化的最高产物,是自然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