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 杨绛传 》
历经百年时光 杨绛先生不疾不徐地走完人生的旅程 这一路,她历经风雨 尝遍世间百味,却从始至终坚守自己的本心 这一生,她潜心创作 勤恳治学,认真生活 她不争也不抢,不冒进也不逃避 在喧哗世事中守住了自己内心的安宁与淡泊
编辑于2022-09-15 17:52:16 江苏省奇妙有趣的皮肤,是心灵的明镜 是显现我们内心与潜意识的人体大屏幕 皮肤上的蛛丝马迹,显露出身体内在的问题 忧愁与快乐都会带来皱纹 过多糖、奶、精白面会引发丘疹 肥胖容易导致皮肤褶皱内部感染 干燥、汗湿的皮肤可能意味着甲状腺功能异常
生活是平淡的琐事转 无非就是围着一些 婚姻生活更是如此,大多是平淡的 无论是名人还是平常人 她们的婚姻都是平淡的 只有平淡才会幸福 因为平淡而温馨幸福 正是因为幸福总是存在于每一个点滴 并且深深把这份快乐和幸福播种在心底
微习惯是一种非常小的积极行为 你需要每天强迫自己完成它 微习惯太小,小到不可能失败 而且具有很强的“欺骗性” 正因如此,它不会给你造成任何负担 且极有助于习惯养成 用微习惯策略教你的方法 按照大脑的规律做事情时 持久改变其实很容易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奇妙有趣的皮肤,是心灵的明镜 是显现我们内心与潜意识的人体大屏幕 皮肤上的蛛丝马迹,显露出身体内在的问题 忧愁与快乐都会带来皱纹 过多糖、奶、精白面会引发丘疹 肥胖容易导致皮肤褶皱内部感染 干燥、汗湿的皮肤可能意味着甲状腺功能异常
生活是平淡的琐事转 无非就是围着一些 婚姻生活更是如此,大多是平淡的 无论是名人还是平常人 她们的婚姻都是平淡的 只有平淡才会幸福 因为平淡而温馨幸福 正是因为幸福总是存在于每一个点滴 并且深深把这份快乐和幸福播种在心底
微习惯是一种非常小的积极行为 你需要每天强迫自己完成它 微习惯太小,小到不可能失败 而且具有很强的“欺骗性” 正因如此,它不会给你造成任何负担 且极有助于习惯养成 用微习惯策略教你的方法 按照大脑的规律做事情时 持久改变其实很容易
《 杨绛传 》
家世与童年
1.家世
父亲——杨荫杭
1. 清末民初知识分子
2. 胡适称其为老师
3. 曾任江苏省、浙江省高等检察厅厅长
4. 辞官后做了律师
5. 先后就读于北洋大学堂、南洋工学、日本早稻田大学、美国宾西尼亚大学
6. 为人耿直刚介
7. 学生闹事,挺身而出,承担了与己无关的责任
8. 军阀张勋入京,拒绝登报欢迎
母亲——唐须榮
1. 出生无锡富商家庭
2. 知识女性,曾就读与上海务本女中
3. 婚后甘做贤妻良母,相夫教子,料理家务
4. 夫妻二人感情甚笃,无话不谈
大姐杨寿康于1899年出生
1||| 二姐杨同康于1903年出生
2||| 三姐杨闰康于1906年出生
3||| 1912年,大弟杨宝昌出生
4||| 1914年,小弟杨保倜出生
5||| 1916年,七妹杨漆出生
6||| 1921年,小妹妹杨必出生
2.童年生活
1911年7月17出生于北京,籍贯江苏无锡 杨绛原名杨季康,小名阿季
2个月时到上海
4岁返京
又居苏,又返上海
校园生活
1.小学时期
5岁时结束无拘无束的时光,就读北京辟才胡同女师范附属小学读书
8岁时一家8口一路颠簸定居无锡,租住临河沙巷 跟弟弟在大王庙就读
2.中学时期
就读镇华女中
受校长赏识,在学校充分的发挥写作长处
1927年的第学期就发表了两首五古诗(16岁少女之作)
英文会、演讲会的会长,成绩依然稳打稳名列第一
1928年苏州镇中女中毕业
3.大学时期
1928年,17岁杨季康优异成绩考入南京金陵女子文理学院与东吴大学
能诗会文、演奏乐器、唱昆曲、讲一口流利的英语
大部分时间躲在图书馆看中外名著,在名著里感悟人生,陶冶情操
4牛津巴黎大学
1||| 邂逅白马王子《钱钟书》
杨绛眼中的钱钟书:浑身儒雅气质
钱钟书眼中的杨绛:似刚打开的蔷薇花瓣
在钱钟书的鼓励下,1933年考入考入清华大学研究院外国文学系
钱钟书考取牛津大学官费留学名额
杨绛选择在牛津大学旁听自己喜欢的课,在图书馆尽情阅读
2||| 1933年暑假,在苏州举行订婚仪式
3||| 结识钱穆和叶公超
4||| 1935年夏天,苏州杨家大厅举办结婚典礼
5|||
钮先铭写下《记钱钟书夫妇》
身在巴黎心系国土
在牛津生下爱女(钱媛)
1937年5月19日,女儿钱瑗出生
母亲去世
1937年11月17日,在逃避日寇时在乡间患恶疟疾去世
杨绛的性格
1||| 刚强风骨
日据时期,对峙日本兵
2||| 沉着冷静
险走日本司令部,坦然读诗
3||| 善利万物之从容
接受不可抗的命运:下乡农村,泰然处之,不做无畏的较真
努力改变能改变的:被分配打扫厕所,自制工具,把厕所打扫的干干净净
助人渡劫:给想轻生的同事活下去的勇气和希望
身正心正
做人如坐船,坐直身体,岿然不动, 身正心正,心无旁骛,风浪莫可奈何
杨绛的才华
散文家
师出朱自清,得到朱自清的大加赞赏
1987年,散文集《将饮茶》由三联书店出版
1994年2月,《杂忆与杂写》由三联书店出版
12月,《杨绛散文》由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
2003年4月7日,《杨绛作品集》第六版出版;7月,散文集《我们仨》由三联书店出版
2007年8月,出版散文集《走到人生边上——自问自答》
戏剧家
1943年第一部剧《称心如意》正式公演 《弄假成真》中国话剧的经典 唯一一部悲剧作品《风絮》
1979年6月5日至28日,随代表团访问法国
同年10月,《春泥集》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
小说家
1988年11月,长篇小说《洗澡》在香港出版;
12月,长篇小说《洗澡》在北京出版。
2014年8月,出版中篇小说《洗澡之后》
1986年,获“智慧国王阿方索十世十字勋章
11月,出版《关于小说》
同年,作品《回忆我的父亲》《回忆我的姑母》《记钱钟书与围城》出版,《丙午丁未纪事》在《收获》第6期发表,《失败的经验》在《中国翻译》第5期发表。
翻译家
20世纪50年代末和60年代初,写了很多论文,翻译更是投入大部分精力《小赖子》《吉尔.布拉斯》《堂吉诃德》
1989年《堂吉诃德》繁体字本在台湾出版。1990年,《将饮茶》在台湾出版
47岁自学西班牙语,翻译堂吉诃德
回国生活
1938年8月间
代课半日制小学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清华教英国文学 “散工”女先生
柳鸣九是著名的翻译家,曾是杨绛同事
邻居是赫赫有名的建筑大师林徽因
1967年12月31日,钱瑗与王德一注册结婚
1970年6月13日,女婿王德一被极左派诬为“五一六”自杀身亡
1972年,杨绛夫妇受到周总理关照,返回北京
无处可去,住在女儿钱媛的大学寝室
1976年10月,长达10年的“文化大革命”结束了
杨绛的最后三十年
短暂的岁月静好
1977年上半年,结束了“流亡”流亡生涯,迁居三里河南沙沟的国务院
1978年,一家人安顿下来,夫妻二人静静做学问
无情病魔
1994年,钱钟书重病,住院四年,杨绛寸步不离
“我们仨”散了
女儿1997年3月4日下午,钱媛离开了人世
老公1998年12月19日,中国著名、文学家钱钟书病逝
杨绛一个人在人世间“打扫战场”
1||| 翻译柏拉图著作《斐多》,借翻译逃避悲伤,渗透对生死的思考
2||| 钱钟书大量的读书笔记整理出版
3||| 93岁创作散文集《我们仨》,回忆“我们仨”的黄金岁月
4||| 97岁创作散文集《走在人生边上》,探讨人活着的意义
5||| 103岁写下小说《洗澡之后》
6||| 将稿费捐给清华大学,成立“好读书奖学金”助贫困学子成就梦想
先生走好
2016月5月25日凌晨,结束了105岁的人生
历经百年时光 杨绛先生不疾不徐地走完人生的旅程 这一路,她历经风雨 尝遍世间百味,却从始至终坚守自己的本心 这一生,她潜心创作 勤恳治学,认真生活 她不争也不抢,不冒进也不逃避 在喧哗世事中守住了自己内心的安宁与淡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