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 为什么长大 》
知名哲学家苏珊·奈曼在启蒙传统的脉络中 对成长与责任 从众随俗与个人自由展开思考 追问"哲学能否帮助我们找到一种与屈从妥协无关的成熟状态" 讨论我们对世界本来是怎样 与世界应该是怎样这两者的理解 是如何受到各种经验的深化或阻碍 成长本身就是一大理想 一个很难完全实现但绝对值得为之奋斗的理想。
生活是平淡的琐事转 无非就是围着一些 婚姻生活更是如此,大多是平淡的 无论是名人还是平常人 她们的婚姻都是平淡的 只有平淡才会幸福 因为平淡而温馨幸福 正是因为幸福总是存在于每一个点滴 并且深深把这份快乐和幸福播种在心底
微习惯是一种非常小的积极行为 你需要每天强迫自己完成它 微习惯太小,小到不可能失败 而且具有很强的“欺骗性” 正因如此,它不会给你造成任何负担 且极有助于习惯养成 用微习惯策略教你的方法 按照大脑的规律做事情时 持久改变其实很容易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论语孔子简单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童年》读书笔记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昆虫记》思维导图
《安徒生童话》思维导图
《鲁滨逊漂流记》读书笔记
《这样读书就够了》读书笔记
妈妈必读:一张0-1岁孩子认知发展的精确时间表
《 为什么长大 》
长大就意味着放弃理想,向现实妥协吗?
“长大”的前提是“启蒙”
1||| 所谓启蒙,就是让大家都能成为“明白人”
“明白人”所具备的两大特点
1. 讲道理:能说清楚做或不做某件事的理由
2. 负责任:能够且愿意为自己的行为承担后果
2||| 没有人生来就是“明白人”,启蒙得靠教育实现
教育的重点是要培养一种能力和一种精神
1. 自主决策力:能看到现实世界之外的“可能世界”
2. 自由的精神:在遵纪守法的前提下,有做事的勇气和担当
教育的难点是学会应对“实然”和应然“之间的鸿沟
1. 实然:我们的世界它事实上的样子;它往往不够理想
2. 应然:我们认为理想世界该有的样子;它往往脱离事实
理想的教育是要培养出践行“无条件的绝对者”的“明白人”
以理想的应然状态为终极目标,推动实然向应然不断进步
“长大”的过程,是人生哲学观转变的过程
1||| 婴幼儿期:经验论(独断轮)/经验主义哲学观
以经验主义的方式对待世界:认可一切,学习一切
1. 意识不到应然和实然的区别,它们是混为一体的
2. 通过感官获取经验,形成独断的经验主义哲学观
经验主义产生动摇:开始意识到实然和应然的区别
1. 换牙的经验:实然中疼痛难受,应然是不想要疼痛
2. 偏心的经验:实然中遭受不公平,应然是公正
经验主义动摇的后果:产生愤怒情绪
对于诸如不公平这样的实然与应然不符的事情的愤怒
2||| 青年期:怀疑论/怀疑主义哲学观
以怀疑主义的方式对待世界:质疑一切,推翻一切
1. 进一步意识到实然和应然之间的巨大鸿沟,非常痛苦
2. 怀疑论+独断论,让青年变得更叛逆,观点容易走极端
3. 变成愤青,否定已知的经验,并认可与之对立的观点
怀疑主义的必要性:它是一个成长的必经阶段
怀疑论是人类理想休息的场所,它会引导人变得更理性
3||| 成年后:不同的哲学家代表的多元哲学观
休谟的哲学观:没有应然只有实然
1. 理由:从逻辑的角度,无法从实然中推导出应然
2. 优点:让人更能接受现实,虽然变的麻木,但不会痛苦
3. 缺点:不会有推动世界向理想中更美好的样子进步的动力
莱布尼茨的哲学观:应然已经是最好的世界了
1. 理由:上帝是万能的,因此上帝创造的世界应该是最好的
2. 优点:以比惨的方式,给处境最优的我们以巨大心理安慰
3. 缺点:不具进步性,是一种止疼型的哲学观
康德的哲学观:兼顾应然和实然,在两者之间保持平衡
1. 理由:人既然拥有理性,就要运用理性推动实然向应然进步
2. 优点:进步性,践行“无条件的绝对者”让世界变得更美好
3. 缺点:是一种与现实抗争的、会带来痛苦的哲学观
那些能助我们“长大”的生活方式
1||| 教育:接受康德式的启蒙教育
放养:除了会伤害自己或他人的事之外,允许孩子做任何事
互惠:让孩子知道合作的意义,不以自我为中心
自由:教导孩子,他最终要成为自由、独立的成年人
2||| 工作:做能实现自我价值的事
理想生活不是躺平休息,脱离工作来谈休息,没有任何意义
劳动是为了糊口,它不同于工作,无法带来尊严与幸福
3||| 旅行:深入了解风土人情
旅游的价值:通过改变环境和改变人的思维框架,激发创意
旅游的误区:坐车去晨点打卡拍照不算旅行,没有实质收获
真正的旅行:跟当地人交谈,深入民间了解风俗与当地生活
什么是成长?
1||| 寻找到应然和实然之间的平衡点
太看重应然会让人变得愤世嫉俗
太看重实然会让人变成和事佬
2||| 对应然和实然之间的落差保有一定的愤怒
这种愤怒体现了人的良心,是人们追求应然的前提
3||| 享受人生各阶段不同的哲学观
不论身处哪个阶段,它们都是成长的必经之路
为什么要长大?
1||| 为了获得智慧,来平衡应然与实然
学会用智慧管控好欲望,这样的人生才是自由自在的
欲望是一种应然,现实是实然,平衡它们需要智慧
2||| 为了获得判断力,将应然应用与实然
判断力是一种将普遍一般理论应用于具体复杂事例的能力
判断力需要常年累月的经验累积,年级越大才越能掌控
好的判断力,是推动实然向应然进步的关键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