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文化生活易错易混知识点
高中政治之文化生活易错易混知识点总结,考试易考必背知识点归纳汇总。从“中华文化、民族精神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文化作用和文化传承创新”两方面总结,列举近百条易错点,并将错误知识点进行更正。
编辑于2019-12-11 05:01:11文化生活易错易混知识点
文化作用和文化传承创新
1、每个人的文化系养,是后天自发形成的。✘(后天努力培养的✔)
2、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是文化程度。✘(世界观、 人生观、价值观✔)
3、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对人的综合案质和终身发展产生永久不变的影响。✘(深远持久✔)
4、文化是一种社会物质力量。✘(文化本质是种精神力量,文化能够通过实践转化为物质力量✔)
5、文化与经济发展始终亦步亦趋或同步。✘ (文化属于社会意识、具相对独立性, 可超前或落后✔)
6、诚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
7、优秀的文化创造时代的未来,决定时代的走向。(优秀文化源于时代的实践,引导时代的发展✔)
8、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优秀文化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9、只要处在一定的文化环境中,就一定能形成较高的文化修养。✘(要觉学习、主动接受才能✔)
10、优秀文化决定人的全面发展。✘( 起着重要作用,但不是“决定”✔)
11、民族节日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文化遗产✔)
12、世界文化全球化趋势的出现,会弱化民族文化的多样性。✘( 会使世界更加丰富多彩✔)
13、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长期相互借鉴而日趋同一。✘(又保持各自特色✔)
14、认同本民族文化,就是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既要认同木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
15、文化的多样性就是指文化的多元化。✘(多样性主要是指文化的表现形式丰富多彩、多元性主要是从文化性质来说的。我们倡导文化的多样性,反对文化的多元性✔)
16、世界各地的文化几乎没有共同性。✘( 文化既有个性,又有潜遍的规律即其性✔)
17、对那些失传的古老民族文化,应顺其自然地让它们被历史淘汰。✘( 文化遗产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见证,是人类文明的重要载体,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18、大众传媒的发展将会促使旧的传媒的消失。✘(新的传媒的出现,并不意味着旧的传媒的消失✔)
19、保护文化遗产根本上在于发掘其经济价值。✘(在于保护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血脉✔)
20、必项单重和认同传统文化。✘(传统 文化中有精袖,不能一味认同✔)
21、繁荣我国文化的关键是继承我国的传统文化。✘(文化发展的关键是立足于社会实践✔)
22、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是一成不变的。✘( 传统文化具体内涵因时而变✔)
23、传统建筑被称为民族精神的火炬。✘( 传统建筑被称为凝固的艺术✔)
24、诚信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 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
25、历史上存在的文化就是传统文化。✘(传统文化也存在于现实中,渗透在现实生活中的各个领域✔)
26、传统文化具有多样性和鲜明的民族性。✘(其有相对稳定性和鲜明的民族性✔)
27、文化传承就是文化继承。✘( 文化传承是指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维承✔)
28、发展是继承的必要前提,维承是发展的必然要求。✘(继承是必然前提,发展是必然要求✔)
29、就文化自身的传承而言,社会制度的更替、科学技术和思想运动,都会对文化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社会制度的更替是影响文化发展的最重要因素,但不是文化自身的因素✔)
30、教育具有传递、沟通、其享的强大功能。✘(教育具有选择、 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
31、文化创新的积极作用就是不断擂动社会实践的发展。✘(作用还有能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
32、文化创新表现在为时代精神注入传统文化的努力之中。✘( 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的努力之中✔)
33、发展先进文化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推动实践的发展是很本目的,也是检验的根本标准)
34、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是立足于人民群众,继承传统、推陈出新与面向世界、博采众长。✘(根本途径是立足于社会实践,后二者是其基本途径✔)
35、文化创新既要维承传统,又要体现时代精神,二者之间是矛盾的。✘(不矛盾✔)
36、文化创新就是抛弃传统文化、建立新文化。✘(不能离开传统✔)
37、教育是文化创新的根本动力。✘( 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动力✔)
38、大众传媒是实现传统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社会实践是实现传统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39、实现文化创新要避免出现与过去重复的东西。✘(文化创新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继承✔)
40、漠视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就失去了文化创新的动力。✘(社会实践是义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41、传统文化是文化创新的源泉。✘(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42、文化创新来自作者的灵感、想像力、创造力,主要靠文化创作者的聪明才智,文化工作者是文化创造的主体。✘(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基础是社会实践,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的主体✔)
43、文化作为一以种精神力量,任何文化对社会的发展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只有先进的、健康的文化才起到促进作用✔)
44、泰山日出西双版纳的植物王国属于文化现象。✘(文化是 人类社会特有的而不是自然具有的,“纯粹"自然的东西不能成为文化✔)
45、文化是个人成长的催长剂。✘( 先进的、健康的才能成为个人成长的催长剂✔)
46、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有形的、强制的。✘(文化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一般不是有形的、强制的,而是无形的、自发的✔)
47、文化是指自然科学知识和社会科学知识。✘(也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
48、一定的经济、政治是由一定的文化决定的。✘(经济、政治决定文化✔)
49、免费开放博物馆是展示文化成就,体现文化产业的发展。✘(是文化事业的发展✔)
50、世界文化就是各国文化的总和。✘(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化共同构成的✔)
51、文化创新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离开社会实践。✘(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52、文化创新的渊源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文化创新的渊源是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中的一切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文化创新的源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
53、文化创新注意的问题主要是交流、融合。✘(主要是继承传统,又体现时代精神✔)
54、举办世博会,有利于加深各国人民相互了解,消除世界文化的差异。✘(差异不可能消除✔)
55、“和而不同 ”指的是我国文化能在文化交往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中的积极成分。 ✘ (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中的积极成分是"兼收并蓄”✔)
56、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利于满足人们的物质需求。✘(精神 文化需求✔)
中华文化、 民族精神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1、传统文化是民族精神的结晶。✘(民族精神是优秀传统文化的结晶。✔)
2、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是文字与史书典籍。✘(是汉字,文字的发明,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
3、包容性即包容一切文化。✘( 包容性含义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
4、中华文化就是中国各民族的文化。✘(中华文化,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有各自的民族的特性。✔)
5、“中国元素”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是中华文化发展的力量源泉。✘(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实践是中华文化发展的力量源泉。✔)
6、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就必须抵制外来思想文化的影响。✘(要吸收优秀文化,抵制腐朽、落后思想。✔)
7、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会导致狭隘的民族主义。✘(不会导致。✔)
8、我们应当改造腐朽文化并取缔落后文化。✘(应该改造落后文化,取缔腐朽文化。✔)
9、流行文化代表着主流文化,就是经典文化。✘(流行文化并不代表着主流文化,经典文化可以是流行文化,但流行的并不一定是经典的。✔)
10、文化生活存在的忧问题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产物。✘(市场经济自身的弱点是原因之一。✔)
11、在文化建设中,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会妨碍文化多样性的发展。✘(不会阻碍。✔)
12、文化在人民大众的生活中占据主导地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占据主导地位。✔)
13、主流媒体宜传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有助于削弱大众文化影响力。✘(不会削弱大众文化影响力。✔)
14、中国共产党引领中国文化前进方向的旗帜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15、保护文化遗产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培育“四有”公民是其根本任务。✔)
16、文化事业就是文化产业。✘(文化事业是指弘扬主旋律、提倡高雅文化的文化载体,具有公益性文化产业是指属于群众个性喜好,愿意花钱享受,有市场、能盈利的项目,具有商业性。✔)
17、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要以集体主义为核心,以增强波信意识为原则,以为人民服务为重点。✘(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增强诚信意识为重点。✔)
18、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的内容是一成不变的。✘(总坚随时代的发展而被赋予新的内涵。✔)
19、应当优先提高公民的科学文化修养。✘(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没有先后之分。✔)
20、知识文化修养高的人,思想道德修养也高,反之亦然。✘(二者有着密切联系。但不能成正比。✔)
21、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得益于汉字和史学典籍的延续。✘(得益于它所特有的包容性。✔)
22、中华各地区文化都是相同的。✘(不同区域的文化,既渐趋融合,又保持着各自的特色。✔)
23、中华文化呈现多种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民族不同,民族文化的色彩也就不同。✘(也有共性。✔)
24、爱社会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25、拥护祖国统一,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护祖固统一, 是主题。✔)
26、弘扬民族精神会影响经济建设的。✘(弘扬民族精神有利于经济的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高。✔)
27、中华民族精神是不变的。✘( 民族精神会随着时代变化而不断丰富。✔)
28、我国取缔“法轮功”,体现了我们严厉打击落后文化的决心。✘(“法轮功“是腐行文化。✔)
29、精神文明建设规定者文化建设的性质和方向,是文化建设的灵魂。✘(思想道德建设。✔)
30、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以发展教育、科学、文化事业为目标。✘(目标是培育“四有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