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第1节:地球的宇宙环境
这是一篇关于人教版必修一第1节:地球的宇宙环境思维导图,主要内容有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行星地球、月相。
2.1 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内容包括大气的组成、垂直分层、组成、大气成分的时空变化、人类活动与大气成分的变化等。
“地球圈层结构分为地球外部圈层和地球内部圈层两大部分。1、地球外部圈层可进一步划分为三个基本圈层,即大气圈、水圈、生物圈。2、地球内圈可进一步划分为三个基本圈层,即地壳、地幔和地核。3、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由坚
“地球最早的生命大约在40亿年前左右出现,不过地球早期的生命结构简单,是一群古老的微生物,当时的地球环境还很恶劣,所以这些早期的原核生物几乎都对于极端环境有很强的适应性。 随着时间的推移,生物为了适应周围的环境,也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老人与海》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西游记》思维导图
《水浒传》思维导图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红星照耀中国》书籍介绍思维导图
初中物理质量与密度课程导图
桃花源记思维导图
曹刿论战思维导图
第1节:地球的宇宙环境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天体
基本知识点
概念:星际空间物质
分类
自然天体
人造天体
如:“神舟”载人飞船、“天舟”货运飞船、 “天宫”空间站、人造卫星、探测器
判断依据
位于地球大气层之外 + 是否是天体的一部分
类型|
恒星
气体+球状+自己发光发热(核聚变)+如太阳
行星
岩石气体冰块+球状+反射恒星的光+如水金地火木土天海、小行星带
卫星
岩石气体冰块+球状+反射恒星的光+如地球的卫星月球
星云
云雾状+气体尘埃
彗星
扫帚状+冰块尘埃+绕日运行+扁长的椭圆形轨道+如哈雷彗星
流星体
球状+尘埃固体+注意进入地球大气层的流星体(流星现象) 不是天体,陨石等不是天体
天体系统
基本
概念
相互吸引、相互绕转
是否2个天体 + 是否相互绕转
层次
类型
地月系
地球+月球组成
中心天体:地球
地月距离38.4万km
太阳系
太阳+八大行星+小行星带+其他天体
太阳占整个太阳系质量的99.86%
日地距离1.5亿km
太阳系直径不到1光年
银河系
1000亿颗恒星组成的恒星系统
直径:10万光年
太阳系距离银河2.6万光年
可观测宇宙
银河系+河外星系
时间:137亿年 空间:930亿光年
光年::长度单位,光在一年中传播的距离。 1光年=94608亿 km
行星地球
地球的普通性
三类行星
类地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
巨行星:木星土星
远日行星:天王星海王星
结构特征的普通性
从距日远近和自身体积上看, 水星金星火星和地球具有相似的特征, 因此水金地火被称作类地行星
运动特征的普通型
公转方向:同向性,自西向东
公转轨道平面: 共面性,几乎在同一平面上
公转轨道形状:近圆性
因此,从距日远近、自身体积、运动特征来看,地球是一颗普通的行星
地球的特殊性
外部特征
稳定的光照
太阳正处于壮年
安全稳定的宇宙环境
公转具有同向性、共面性、近圆形—> 太阳系中大小天体各行其道,互不干扰
自身条件
适宜生物生 存的大气条件
重要:地球质量、体积适中, 吸引了大气
原理:体积质量越大, 引力越大,可以束缚住大气
地球拥有46亿年漫长 的演化史,产生了氧气等
蓝藻的大量繁殖,改变 了最初的大气环境,孕育了生命
臭氧吸收紫外线,保护地表生命(第二章讲)
适宜的温度
日地距离适宜,获取适宜的太阳光照
地球自转公转周期适当
金星自转周期约1年,也就是说,昼夜更替需要约1年的时间
大气层的保护,使得昼夜温差小
水星、火星表面大气层稀薄,昼夜温差大
在白天,大气层相当于伞,遮挡了部分的太阳光,使白天温度不会太高
在夜晚,大气层相当于被子,使地表热量散失少,使夜晚温度不会太低
液态水
适宜的温度使得水以液态的形式存在
月相
宇宙视角
关键找到初一新月的位置
初一新月必定位于地球和太阳之间
地面视角
在地球上看到的月相: 上半月,月面成反C形;下半月,月面成C形。
时间、方位
新月:彻夜不可见,清晨东升,黄昏西落 上弦月:整个上半夜(18-24)可见 满月:彻夜可见,黄昏东升,清晨西落 下弦月:整个下半夜(24-6)可见
上上上西西,下下下东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