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化学必修二第七章 有机化合物
学霸整理的化学必修二第七章 有机化合物思维导图学习笔记,如果你还在为如何制作化学必修二第七章 有机化合物的思维导图而烦恼,不妨试一试这个思维导图模板,帮助你快速完成思维导图的制作,还能用来做预习和复习使用。
编辑于2022-10-04 23:11:13 江苏省高一化学必修 第二册 第七章 有机化合物
有机化合物
烃
烃的定义
仅含碳和氢两种元素的有机物称为碳氢化合物,也称为烃
烃的分类
脂肪烃(链状)
饱和烃→烷烃(如:甲烷)
不饱和烃→烯烃(如:乙烯)
芳香烃(含有苯环)
(如:苯)
甲烷、乙烯和
苯的性质比较
烷烃
CnH₂n+₂
甲烷(CH₄)
C-C单键, 链状,饱和烃
正四面体
烯烃
CnH₂n
乙烯(C₂H₄)
(CH₂=CH₂)
C=C双键, 链状,不饱和烃
六原子共平面
苯及其同系物
苯C₆H₆
一种介于单键和双键 之间的独特的键,环状
平面正六边形
物理性质
烷烃
无色无味的气体, 比空气轻,难溶于水
* 优良燃料,化工原料
烯烃
无色稍有气味的气体, 比空气略轻,难溶于水
* 石化工业原料,植物生长调节剂,催熟剂
苯
无色有特殊气味的液体, 比水轻,难溶于水
* 溶剂,化工原料
主要化学性质
烷烃
氧化反应(燃烧)
* CH₄+2O₂→CO₂+2H₂O
淡蓝色火焰,无黑烟
取代反应
* CH₄+Cl₂→CH₃Cl+HCl
* CH₃Cl+Cl₂→CH₂Cl₂+HCl
* CH₂Cl₂+Cl₂→CHCl₃+HCl
* CHCl₃+Cl₂→CCl₄+HCl
* 在光照条件下甲烷还可以跟澳蒸气发生取代反应,甲烷不能使酸性KMnO₄溶液、溴水或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 5种产物
烯烃
氧化反应(燃烧)
* C₂H₄+3O₂→2CO₂+2H₂O
* 火焰明亮,有黑烟
* 被酸性KMnO₄溶液氧化,能使酸性KMnO₄溶液褪色
加成反应
* CH₂=CH₂+Br₂→CH₂Br-CH₂Br
* 能使溴水或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 在一定条件下,乙烯还可以与H₂,C1₂,HC1,H₂O等发生加成反应
* CH₂= CH₂+H₂→CH₃CH₃
* CH₂=CH₂+HC1→CH₃CH₂Cl(氯乙烷)
加聚反应
* nCH₂=CH₂→CH₂-CH₂-n(聚乙烯)
苯
氧化反应(燃烧)
2C₆H₆+15O₂→12CO₂+6H₂O
火焰明亮,有浓烟
取代反应
苯环上的氢原子被澳原子、硝基取代
+Br₂→+ HBг
+HNO₃→+ H₂O
加成反应
+ 3H₂→
苯不能使酸性KMnO₄溶液、溴水或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烷烃的命名
普通命名法
把烷烃泛称为“某烷”,某是指烷烃中碳原子的数目,1-10用甲,乙,丙,丁,戊,已,庚,辛,壬,癸;11起汉文数字表示,区别同分异构体,用“正”,“异”,“新”
系统命名法
命名步骤
找主链一最长的碳链(确定母体名称)
编号—靠近支链(小、多)的一端
写名称—先简后繁,相同基请合并
名称组成
取代基位置—取代基名称母体名称
阿拉伯数字表示取代基位置,汉字数字表示相同取代基的个数
比较同类烃的沸点
一看:碳原子数多沸点高
碳原子数相同,二看:支链多沸点低
常温下,碳原子数1-4的烃都为气体
烃的衍生物
乙醇、乙酸的 性质比较
饱和一元醇 (CnH₂n+₁OH)
乙醇CH₃CH₂OH
或C₂H₅OH
羟基 -OH
无色、有特殊香味的液体,俗名酒精,与水互溶,易挥发(非电解质)
作燃料、饮料、化工原料;用于医疗消毒,乙醇溶液的质量分数为75%
饱和一元醛
乙醛CH₃CHO
醛基 -CHO
饱和一元羧酸 (CnH₂n+₁COOH)
乙酸CH₃COOH
羧基 -COOH
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液体,俗称醋酸,易溶于水和乙醇,无水醋酸又称冰酷酸
有机化工原料,可制得醋酸纤维、合成纤维、香料燃料等,是食醋的主要成分
主要化学性质
乙醇
与Na的反应
2CH₃CH₂OH+2Na→2CH₃CH₂ONa+H₂↑
与水比较
相同点:都生成氢气,反应都放热
不同点:比钠与水的反应要缓慢
乙醇分子羟基中的氢原子比烷烃分子中的氢原子活泼,但没有水分子中的氢原子活泼
氧化反应
燃烧
CH₃CH₂OH+3O₂→2CO₂+3H₂O
在铜或银催化条件下:可以被O₂氧化成乙醛CH₃CHO
2CH₃CH₂OH+O₂→2CH₃CHO+2H₂O
消去反应
CH₃CH₂OH→CH₂=CH₂↑+H₂O
乙醛
氧化反应:醛基(-CHO)的性质与银氨溶液,新制Cu(OH)₂反应
CH₃CHO+2Ag(NH₃)₂OH→CH₃COONH₄+H₂O+2Ag↓+3NH₃↑(银氨溶液)
CH₃CHO+2Cu(OH)₂→CH₃COOH+Cu₂O↓+2H₂O (砖红色)
醛基的检验
加银氨溶液水浴加热有银镜生成
加新制的Cu(OH)₂碱性悬浊液加热至沸有砖红色沉淀
乙酸
具有酸的通性
CH₃COOH=CH₃COO⁻+H⁺
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与活泼金属,碱,弱酸盐反应,如CaCO₃、Na₂CO₃
酸性比较:CH₃COOH>H₂CO₃
CH₃COOH+CaCO₃=2(CH₃COO)₂Ca+Co₂↑+H₂O(强制弱)
酯化反应
CH₃COOH+C₂H₅OH→CH₃COOC₂H₅+H₂O 酸脱羟基醇脱氢
基本营养物质
基本营养物质 的化学组成
几种糖类物质的组成
单糖
①特点
下能再水解成更简单的糖
②化学式
C₆H₁₂O₆
③代表物
葡萄糖、果糖
双糖
①特点
一分子双糖能水解成两分子单糖
②化学式
C₁₂H₂₂O₁₁
③代表物
蔗糖、麦芽糖
多糖
①特点
能水解成多分子单糖
②化学式
(C₆H₁₀O₅)n
③代表物
淀粉、纤维素
为无色或白色固体,单糖、双糖易溶于水、有甜味,多糖不溶于水(淀粉可溶于热水)、没有甜味
油脂的组成
元素组成
C、H、O
分类
油——植物油
不饱和高级脂肪酸甘油酯
酯——动物脂肪
饱和高级脂肪酸甘油酯
油脂属于酯类化合物,它是由高级脂肪酸(如硬脂酸,软脂酸,油酸等)与甘油所形成的酯
物理性质
油脂难溶于水,密度比水小
天然油脂都是混合物,没有恒定的熔沸点
氨基酸和蛋白质的组成
氨基酸
氨基酸可看作是拨酸分子烃基上的氢原子被氨基取代的化合物
氨基酸分子中含有-NH₂(氨基)和-COOH(羧基)
蛋白质
①元素组成
C、H、O、N、S、P等
②代表物
酶、肌肉、毛发等
③组成特征
蛋白质一类由氨基酸连接成的高分子化合物(相对分子质量从数万到数千万不等)
④物理性质
少数蛋白质(如鸡蛋清)易溶于水(形成胶体)
糖类和蛋日质的特征反应
葡萄糖
实验步骤
C₁₂H₂₂O₁₁+H₂O→C₆H₁₂O₆+C₆H₁₂O₆ 蔗糖加水经过催化剂反应,生成葡萄糖和果糖
实验现象
产生砖红色沉淀
特征归纳
①在碱性、加热条件下,能与银氨溶液反应忻出银(即银镜反应)
②在加热条件下,可与新制的氢氧化铜反应,产生砖红色沉淀
淀粉
实验步骤
(C₆H₁₂O₅)n+nH₂O→nC₆H₁₂O₆ 淀粉(或纤维素)加水经过催化剂反应生成葡萄糖
实验现象
土豆(或面包)变蓝
特征归纳
在常温下,淀粉遇碘变蓝
蛋白质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鸡皮变黄
特征归纳
①浓硝酸可以使蛋白质变黄,称为蛋白质的颜色反应
②灼烧时有特殊气味(烧焦羽毛的气味)
糖类、油脂和蛋白质的水解反应
糖类的水解
油脂的水解
酸性条件下水解
油脂在酸性条件下水解,生成高级脂肪酸和甘油
碱性条件下水解
油脂在碱性条件下水解,生成高级脂肪酸盐和甘油
蛋白质的水解反应
蛋白质在酶等催化剂的作用下也可以水解,生成氨基酸
糖类、油脂、蛋白质 在生产、生活中的作用
糖类物质的主要存在及主要作用
单糖
葡萄糖
主要存在
水果和蔬菜
主要作用
食品加工、医疗输液等
果糖
主要存在
水果和蔬菜
主要作用
食品加工
双糖
蔗糖
主要存在
甘蔗、甜菜
主要作用
甜味食物
麦芽糖
主要存在
淀粉水解产物
主要作用
甜味食物
多糖
淀粉
主要存在
植物的种子、块茎
主要作用
作食物、生产葡萄糖和酒精等
纤维素
主要存在
植物
主要作用
造纸、制纤维素硝酸酯、纤维素乙酸酯和粘胶纤维等
油脂、蛋白质的主要存在及主要作用
油脂
主要存在
各种植物的种子、动物的组织和器官
主要作用
食用
提供能量
保持体温和保护内脏器官
增强人体对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
增加食物的滋味,增进食欲
保证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
制肥皂
蛋白质
主要存在
动物
肌肉
皮肤
毛、发
蹄
册
植物
种子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
主要应用
组成生物体的基础物质,人类必需的营养物质
工业原料
蛋白酶是生物体内重要的催化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