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文学批评
文学批评——社会历史批评(阐述作品的社会历史内容,强调文学的社会作用),心理学批评(选取的立足点是人),语言节构批评。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论语孔子简单思维导图
《老人与海》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西游记》思维导图
《水浒传》思维导图
《童年》读书笔记
《这样读书就够了》读书笔记
英语词性
《把时间当做朋友》读书笔记
《拆掉思维里的墙》读书笔记
文学批评
社会历史批评
一、社会历史批评的历史发展
二、社会历史批评在近代中国的发展
三、社会历史批评的操作方法
阐释作品的社会历史内容
考察作家与所处时代、环境的关系
强调文学的社会作用
社会历史批评局限
心理学批评
一、心理批评概论
心理批评选取的立足点是“人”: 作为创作主体的“作家”,作为 文学接受主体的“读者”。
出发点:作家、读者的心理结构, 文学创作的心理活动和文学鉴赏 的心理活动。
研究对象:“作家的个性、风格”, “创作的心理过程”、“作品的心理分析”、 “文学的精神价值”、“文学阅读的社会心 理效应”等。
二、心理批评的理论资源
(一)W·冯特:内部经验与文学: 明确了心理学研究的对象,即“经验着的人的经验”。
(二)W·詹姆斯:意识流与文学: 批判了以往心理学中静止的“元素构成”理论, 而把人的意识看作一个整体的、活动的过程, 提出了所谓“意识流”的主张。
(三)弗洛伊德等的精神分析批评
1、弗洛伊德主要理论概念
(1)无意识理论: 弗洛伊德把人的心理分为三个 部分或三个层次:意识、前意识、潜意识(无意识)
(2)三重人格结构学说与“力比多”理论
(3)俄狄浦斯情结: 恋母情结--俄狄浦斯情结 恋父情结--厄勒克特拉情结
(4)梦的理论: 弗洛伊德认为,凡梦都是欲望的满足。 梦是一种(被压抑、被压制的)欲望(以伪装形式出现的)满足。 梦境可分成为两个部分:显现内容和潜在思想。
2、荣格:原始意象与文学 荣格是继弗洛伊德之后, 对文学创作、文学批评产生 广泛影响的另一位心理学家
3、原型批评对我国的影响 理论来源:荣格分析心理学中的“原型” 批评说:J·弗雷泽的文化人类学:E·卡西尔的符号形式理论 “原型心理学派”批评:M·鲍特金、G·巴士拉尔、E·纽曼等人
三、心理批评的操作方法
1、“作品内在心理学”研究 研究作家的心理因素,特别是无意识因素向作品之中的投射。
2、 神话或者原型研究 探索文本以发现隐含在其中的各种原型。
语言结构批评
一、(英美)新批评
(一)新批评的先驱
1、瑞查兹的语义分析学
2、艾略特(1888-1965)的非个人化理论 有些新批评家不承认他是新批评的开拓者和先驱,因为他具有浓重的心理主义倾向。
个人生活与艺术的关系问题
作家和传统的关系问题
表现非个人的情感的途径是借用“客观关联物”,“客观关联物就是表达特定情感的客俸、情形或事件的发展过程。”
(二)新批评的理论范畴和操作方法
1、反讽 “反讽”(irony)这一术语源于古希腊喜剧,指这样的情节:一个人善于掩饰自己,并习惯于运用潜台词式的语言来表达思想。后来演化为一种历史悠久的修辞术,指我们的意思与我们所说的话恰恰相反,也常常指希望与结果之间存在的矛盾与对立。反讽可以体现在诸多层面上,如词语反讽、结构反讽、戏剧反讽、浪漫反讽、命运反讽等。
2、悖论 “悖论”(paradox)是指那种表达上自相矛盾而实质上千真万确的语句,即所谓“似非而是”的语句。悖论这一术语源自理查兹的“拟叙述”,指与客观、准确的科学叙述截然相对的叙述方式,但最终由美国新批评派理论家布鲁克斯提出。
3、含混(朦胧) “含混”(ambiguity,又译“模糊”、“晦涩”和“朦胧”等),原指一种含有多层意义而无法使人确定本义的语言表达式。在新批评之前,这一般被视为缺陷。
4、隐喻 “隐喻”(metaphor)一般指在彼类事物的暗示之下感知、体验、想象、理解、谈论此类事物的心理行为、语言行为和文化行为。
(三)细读法
所谓“细读法”,就是要求读者在阅读文学作品时,运用隐喻、张力等概念和理论,从细节着手,耐心揣摩、仔细推敲文学作品的语言和结构。
二、结构主义叙事学
(一)什么是叙事学?
1、何谓“叙事”? “叙事”指对一个或一个以上的真实或虚构事件的叙述,是通过语言组织起人物的行动和事件。
2、定义 叙事学(Narratology),也称“叙述学”,是受结构主义影响而产 生的研究叙事的理论
(二)热奈特的叙事话语理论
1、三个概念:故事、叙事和叙述 故事(story)--指真实或虚构的事件,即从作品文本中的特定排列中抽取出来并按时间因果顺序重新构造的一系列被叙述的事件(包括参与者)。
2 叙事话语分析的范畴
(1)时序(order)--指所述之事的时间次序
(2)跨度(Duration)--又称“时限”,指怎样压缩,删减或扩展所述之事中的一些事件,怎样概叙或停顿等等。
(3)频率(Freguency)--一个事件在“故事”中发生的次数与在“叙事”中被叙述的次数之间的变化关系。
(4)视角(Perspective)--(又称“视点”)指叙述人进行叙述的角度位置。“视角”可分为:零聚焦视角、内聚焦视角、外聚焦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