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物质是标志客观存在的范畴。✘(“客观存在” 应为“客观实在”✔)
2、物质是万事万物的总和。✘(物质概括了万事万物的共同本质✔)
3、意识来源于人脑,有了人脑就有意识。✘(意识的源泉在于物质,其内容归根结底来自于客观事物✔)
4、作为客观实在的物质是独立存在着的。✘(作为客观实在的物质存在于物质的具体形态中✔)
5、物质和意识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有能动作用,因此,物质和意识相互影响是正确的。但物质的决定作用是第一位的,因此相互制约不正确。类似的错误提法还有“客观规律和主观能动性相互制约”.“实践和认识相互制约”“社会 存在和社会意识相互制约”✔)
6、意识离不开物质,物质也离不开意识,两者相互依存。✘(物质可以脱高意识而存在✔)
7、正确的意识根源于客观事物,错误的意识是人脑想象的结果。✘(正确、错误意识都根源于客观事物✔)
8、意识的形式和内容都是客观的。✘(意识的内容是对物质的反映,所以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但在形式上,这种反映不同于照相、照镜子等机械过程,具有能动性,所以,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
9、所有正确意识都是相同的。✘(注意:认识角度、知识构成等差异决定形成的正确意识不尽相同✔)
10、意识的能动作用表现在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意识是物质的反映”强调物质决定意识✔)
11、意识促进事物发展。✘ (正确的意识促进事物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事物发展✔)
12、自然界及其规律是客观的,社会发展规律与人的思维规律是主观的。✘(任何规律都是客观的✔)
13、是否发挥主观能动性是办事情取得成功的决定性因素。✘( 是否尊重客观规律才是✔)
14、规律是永恒不变的。✘(规律的存在 和作用是有条件的,要在运动中具体地把握规律✔)
15、规律有好坏之分。✘(规律本身是客 观的,无所谓好坏,人们可以利用规律为人类造福✔)
16、正确的规律起积极作用,错误的规律起消极作用。✘(规律是客观的,本身无正误之别,无好坏之分✔)
17、只要实事求是,做事情就一定能够成功。✘( 能否取得成功还要看各种主客观条件等因素的影响✔)
18、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认识和改造规律。✘( 人可以认识规律,但不能改造规律✔)
19、规律对客观事物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规律起积极还是消极作用,关键是看人们如何利用规律✔)
20、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使客观符合主观。✘(应为“使主观符合客观”✔)
21、人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个人的认识能力有限,人类的能力无限✔)
22、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是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立足点。✘(客观实际是立足点✔)
23、物质是指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是物质的具体形态,不能等同于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