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社会学教程
思维导图意在对知识进行体系化的建构,只有通过自己的思考进行逻辑安排之后才能建立出适合自己的思维导图。本导图前面是作者自己的思考与逻辑,可参考,后面是书本原文与粗体重点。友友们在看此导图时一定要自己进行增补删改。使用此导图可以减少自己的机械劳动,缩短复习时间提高效率,制作不易,尊重作者知识劳动。
编辑于2022-10-09 17:47:14 重庆社会学子入门必读之书。深度探索社会学奥秘,与社会学同游'脑图指南,涵盖理论、方法与实践应用。针对那些希望深入了解社会学核心理论框架的用户,表明脑图中包含了社会学的主要理论和观点。
思维导图意在对知识进行体系化的建构,只有通过自己的思考进行逻辑安排之后才能建立出适合自己的思维导图。本导图前面是作者自己的思考与逻辑,可参考,后面是书本原文与粗体重点。友友们在看此导图时一定要自己进行增补删改。使用此导图可以减少自己的机械劳动,缩短复习时间提高效率,制作不易,尊重作者知识劳动。
制作不易,求求不要白嫖呀,计算机系统知识点总结,计算机网络概述,Internet基础应用,局域网系统的组成,信息安全基础,计算机基础。帮助小伙伴快速了解计算机系统!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社会学子入门必读之书。深度探索社会学奥秘,与社会学同游'脑图指南,涵盖理论、方法与实践应用。针对那些希望深入了解社会学核心理论框架的用户,表明脑图中包含了社会学的主要理论和观点。
思维导图意在对知识进行体系化的建构,只有通过自己的思考进行逻辑安排之后才能建立出适合自己的思维导图。本导图前面是作者自己的思考与逻辑,可参考,后面是书本原文与粗体重点。友友们在看此导图时一定要自己进行增补删改。使用此导图可以减少自己的机械劳动,缩短复习时间提高效率,制作不易,尊重作者知识劳动。
制作不易,求求不要白嫖呀,计算机系统知识点总结,计算机网络概述,Internet基础应用,局域网系统的组成,信息安全基础,计算机基础。帮助小伙伴快速了解计算机系统!
社会学教程
社会学的对象与学科限制
社会学学科特点与功能
知识体系与学科特点
社会学理论
对各要素的理论性分析
社会学研究方法
方法和手段
应用社会学
理论和方法应用于对某一社会问题的研究
特点
整体性
社会是不可割裂的有机联系的整体
方法知识的综合性
运用多种学科知识
科学性
研究方法的科学性
应用性
务实取向
建设性和批判性
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建设社会
社会学与各学科之间的关系
功能
为社会发展战略的选择和政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社会及其构成
社会
社会指由一定联系、相互依存的人组成的超乎个人的、有机的整体,它是人们的社会生活的体系。
唯名论与唯实论
宏观社会如军事社会、工业社会,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体社会等。具体社会如血缘家族家庭,地缘如邻里村落社区,业缘如经济组织政治组织教育卫生组织。社会学不仅研究其结构,还研究其过程
社会特点:多样性,复杂性,变动性
社会的构成要素与类型
作为社会行动者的人
人的社会性的表现
制造与使用工具的能力
能动性:基于自己的意愿选择行动的能力,并非被动的接受
人类有共同生活的模式
人是社会行动者
人是主体性与客体性的统一,认识社会行为的主体就是他人行为的对象
人是文化的承载者
子主题
社会关系
社会关系的含义
社会角色之间的关系
类型
纽带的角度
血缘、地缘、业缘
社会关系的角度
结合关系、对立关系、统治关系
社会行动
社会实践一个行动的体系:是人们赋予其一定意义的、指向他人的举止
社会行动与社会结构的形成:持续的行动产生了结构,过程化的结构
文化
含义
人类创造的物质和精神成果,技术和知识、器物和产品、规范和习惯、信仰和价值等
文化是累积的共同的社会生活的经验
文化的分类
广义的物质与精神文化的综合,中尺度的制度和规范文化表现为习惯和生活方式,小尺度的科学文化知识
文化的特征
由人创造由人学习
人类生活经验累积的产物
群体共享
由象征符号表示
文化的结构与功能
文化的结构
文化元素指文化的最小单位如笔和纸,需结合起来
文化从指相关文化元素相结合二形成的功能单位如农民的犁头、学生的笔
文化模式是相关文化从经过有秩序、有条理的整合形成的整体,如东西方文化,模式分层次如婚嫁文化
功能
整合即发挥协调和促进合作的作用
导向即为人们的行为指引方向
维持秩序
传续功能
文化多样性与文化变迁
不同层次,不同文化模式之间的差异性与普同性
文化的相对差异性表现在主文化与亚文化、我族中心文化与文化相对主义
文化的变迁、冲突、融合,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中国文化的特点与建设:重实际求稳定的农业文化心态、家族为本位的宗法集体主义,尊君重民的相反相成的政治文化,摆脱神学的务实的生活态度,重人伦亲自然的学术倾向。
基本文化价值观:天人合一、以人为本、刚健有为、贵和尚中
儒家主导,道家在平民中影响力da
人的社会化
含义与内容
概念
指人的社会化。它是一个人学习社会的文化、增强自己的社会性、由生物人变为社会人的过程
含义
从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来看,人的社会化就是个体吸收社会经验,由二者分立走向融合的过程。 具体来说,社会化是个人学习群体和社会的文化,发展自己的社会性,把自己整合到群体中去的过程。 从功能主义的角度,社会化是减少或消除个人与群体和社会分立状况的机制,通过群体和社会对个体的教化及个人的学习达致他们之间的协调和整合 从个性发展的角度来看,社会化是人的个性形成和发展的过程 从文化的角度来看,社会化是群体和社会向个体传输文化,个体学习和认同文化的过程。 从社会结构的角度来看,社会化是使个体变得具有社会性,而其结果是培养出合格的社会角色,
必要性
作为生物体的个体必须参加群体生活并通过群体来满足自己的需要,而要参与群体并与之合作,就必须了解群体的文化、价值和规范。从个体发展角度,个人必须通过继承以往文化、学习新经验新知识,从而在社会之中获得发展
家庭社会国家的发展延续。必然要求新成员了解已有经验,认同主导价值,遵循社会的行为规范。并提高新成员的素质,使其在前人创造的基础上有新的发展。
可能性
人的依赖性使群体和社会对心得社会成员实施社会化成为可能,老成员向新成员传授满足其需要的技能、知识、规范。
人的较长的学习能力如模仿、创造能力
人的语言能力使人可以通过接受文化教育和参与社会生活等方式学习语言,借助这些语言更有效的学习群体和社会文化
人的社会化的内容
人的社会化的基本内容
学习生活的基本技能
学习谋生的基本社藕断
学习社会行为规范
明确生活目标
培养社会角色
社会化的机构与过程
社会化的机制与实施机构
机制
教化论、学习论、互动论
实施机构
家庭
同龄群体
学校
工作单位
大众传播媒介
基本社会化
儿童-青年社会化
少年-青年社会化遇到的问题
心理上的断乳
社会价值观念的多样化
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社会的迅速变迁
代沟
继续社会化与再社会化
继续社会化
人在发展阶段中需要扮演新的角色,从而需要学习与这些角色相适应的技能和规范
人在扮演同一社会角色时需要不断学习
活到老学到老
再社会化
原来社会化失败如犯罪分子对其进行再社会化
原来的社会化成果基本上不适用如儒家文化的中国人进入西方文化中
社会化与个性发展
个性及其形成
社会化在个性形成中的作用
个性与民族性
子主题
社会互动
类型与意义
社会行动及其类型
韦伯的分类
目的理性行动
价值理性行动
情感行动
传统行动
帕森斯认为的社会行动包括
行动人
目的
手段
条件和规范
把社会行动置于主观意愿与客观条件约束的共同作用之中
社会互动
个人群体之间发生相互的社会行动和相互影响的过程
社会互动的主要类型
基本形式
合作
竞争
冲突
调试
人际互动
含义
发生于个体之间的、带有明显的个人因素的相互作用
具体的个人而非集体的代表
“共同在场”的直接互动
行动目标准确
及时性
影响人际互动的一些因素
人际吸引
身体语言、
空间距离
集体行为:一种特殊的社会互动
缺乏组织的一群人受到某一因素的刺激或影响而形成的共同行为称为集体行为或集群行为
群体性
非组织性
突发性
非常态性
意义
促进人对自我的认识
库利镜中我
想象出自己在别人眼中的形象
对自己这想象的一个判断
对别人的判断及评价作出相应的反应
满足行动者的需要
通过互动来满足自己的需要
是社会构成与发展的基础
社会交互理论
马克思的社会交往理论
交往指个人、群体相互作用的所有方式,是人从事共同活动的过程。包括人们之间的生产活动和产品交换、人们之间思想的交流和沟通、代际交流和文化传续,甚至民族之间的交流和战争
意义
交往是个体生存的需要
社会交往是人自我显现的方式
社会交往构建社会
符号互动论
概念和基本内容
一种通过日常人们互动来研究人类群体生活的社会学理论派别
符号是最基本的概念
情境是指人们在行动时所面对的情况或场景
基本理论
理论假设
人们根据他们赋予客观事物的意义来决定对其采取的行动
人们所赋予事物的意义是社会互动的结果,而不在于事物本身
人们在应付所遇到的事物时是通过内部解释来确定事物意义的
观点
人类的最本质的特征是用符号表示各种体验的能力,人是符号的使用者
人们运用符号沟通,符号在人们的社会互动中发挥终结作用
人们通过解释他人行动所具有的符号意义进行交流和互动
人们通过解释他人行动所具有的符号意义进行交流和互动
角色扮演是最基本的互动方式,人们在角色扮演中不断进行着内部解释,即想象站在对方的角度去理解其行动的意义。
拟剧论
扮演不同的角色,有前台与后台行为,是正常生活的一部分
常人方法学
研究日常生活中的实践
日常中的沟通和社会行动具有“索引性”,即当事人的实践活动运用互动双方共同完成且未经申明的假设和共享进行表达
社会交换论
理性人假设出发,认为人与人的交往是在交换他们各自具有价值的东西
霍布斯的功利主义色彩的刺激-反应的公式的社会交换轮
以互惠和平等为基础的布劳的结构交换轮
社会角色与社会网络
角色及其类型
社会角色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的与其地位相一致、社会期望的一套行为模式
社会角色是人的社会地位的表征
角色时一套有关权利和义务的规范
角色时人们对处于特定位置上的人的行为的期望
特点
普遍性
普遍存在与社会之中
同类社会成员共享的行为模式
具体性
具体的社会角色表现为对社会结构、关系中人的地位的确认,表现为众多具体的规范和行为模式
复杂性
是社会关系两端的人的行为模式,多少社会关系对应多少角色
表现性
是靠角色承担者的表演、扮演来表现的
社会角色的类型
先赋角色与自致角色
被动性
自致角色时经过个人的努力获得的角色
规定角色和开放角色
有明确和严格的限定的角色,具体指出角色承担者的义务与权利,如警察、政府人员、法官、医生、社会工作者等,有特殊的权力,容易伤人。
无明确规定如亲戚、朋友、同事等角色
理想角色与实际角色
希望你做的和实际你做的
社会角色的扮演
含义与过程
按照承担的社会角色所要求的行为规范去做叫角色扮演
角色扮演是包含当事人对角色规范的理解、对情境的定义和作出反应的复杂过程
了解角色期望
角色认同
角色扮演的具体过程
出现的问题
角色混淆
角色认知不请
场合或情境分辨不清
角色紧张
没有精力去扮演所有的角色
角色冲突
忠孝不能两全
角色失败
未能按照社会规定所扮演,或者角色关系解体导致的失败
初级社会群体
社会群体及其类型
社会群体是指人们通过互动而形成的、由某种关系联结起来的共同体,在这个共同体中,成员具有共同身份和某种团结感以及共同的期待
特征
成员间有直接、明确、持久的社会关系
群体成员有共同的身份与群体意识
有一定的群体边界
群体成员有某种共同的期待与行动
类型
规模分类
大群体和小群体
按成员之间关系的亲密程度分类
初级社会群体如:家庭邻里朋友圈子
次级社会群体爆剧哦各种各样的组织
按群体内部行为规范的正是程度分类
靠感情、道德、习惯、信任维持的非正式群体
用规范成文规定的称为正式群体或社会组织
按群体形成的基本缘由分列
血缘关系
地缘关系
业缘关系
曲缘关系
其它
内群体与外群体
规范意义上的参照群体和比较意义上的参照群体
弱势群体:在社会的经济利益、政治权力、分配中处于被排挤地位二且地位低下的群体。一般是指在经济、政治和社会领域中晶振能力和地位较低的群体。
人类结合成社会群体的原因和机制
一般原因
共同对付外在压力、寻求安全感和互相支持是人类结合成群体的重要原因
合作的需要是指人么在满足各自需要时可以互相借力
群体凝聚力(发展表现)
是群体后才能圆之间互相吸引并整合为一体的力量,它是不同个体结合成群体的基本要素和内在机制
人际吸引
群体规范的形成与遵从
认同群体目标
群体(形成)过程
人们通过勘察群体、自我概念的变化、加入群体而成为群体(p101补)
群体中的权力
初级社会群体的特征与功能
概念特征
初级社会群体是有面对面的交往形成的、具有亲密的成员关系的社会群体
家庭、邻居、儿童游戏群体
规模小、成员间持续、直接而全面的交往
人际关系亲密
非正式控制
类型与维持
初级群体
家庭
儿童游戏群体
邻居
朋友圈子
次级社会群体
形成
经常性的交往、非利己的动机
开放、宽容
初级社会群体的功能与变化
功能
个人社会化的基本场所
个人走向社会的桥梁
满足人的多方面需求
有助于维护社会秩序
初级社会群体的负功能
过分依赖而抑制个人在社会中的发展
次社会群体价值与社会发展要求不一致时,如狭隘的家庭本位主义、小集团主义
初级社会群体的变化
衰落、工业化高度分工肢解传统社会生活;城市化撕裂着亲属之间的联系;工具理性突出个体价值,侵害公共生活。
表现
功能外移:教育娱乐功能
成员关系趋于松散
某些群体名存实亡
初群典型-家庭
含义
以一定的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或收养关系组合起来的社会生活的基本单位,在通常情况下,由体现为一种经济的团体
类型
小家庭
不完整的核心家庭(一方配偶死去)
核心家庭或小家庭
核心家庭之外还包括其他成员{寡母}
联合家庭(成婚后与父母生活在一起)
类型常用分类
核心家庭(一对夫妻与其未婚子女共同生活)
夫妻家庭(只有夫妻两人)
空巢
未生育
主干(直系)家庭(三代同堂)
联合家庭(同一代中两对夫妻在一起生活)
隔代家庭(祖孙两代共同生活)
单亲家庭
功能及其变迁
功能
生物功能
性生活的满足和生育
经济功能
生产消费
抚育功能
赡养功能
休息与精神满足功能
变迁
家庭的变迁
含义
宏观上首先是制度的变迁,其次是非质变的一面如规模扩大缩小。其次是微观的家庭的诞生发展与死亡
趋势
子主题
经济社会变迁下的中国家庭的变化
社会组织
特征与结构
定义
广义的指人们从事共同活动的所有群体形式,包括家庭、氏族、秘密团体、政府、军队等
狭义的值企业、政府、医院等
社会学的指追求同一目标的成员相互协力以实现共同目标的社会群体
特征
人们有目的、有意识地组织起来的社会群体
组织的目标明确、简单
成员之间的关系不太亲密
类型与构成要素
帕森斯(职能)
经济生产组织、政治目标组织、整合组织和模式维持组织
布劳(受惠者角度)
互利组织、服务组织、经营性组织、公益组织
埃滋奥尼(权威方式或对成员的控制方式)
强制性组织、功利性组织、规范性组织
构成要素
通过一定手续加入的成员
明确的目标
规范的章程
权威的领导体系
物质基础
社会组织的结构
什么是社会组织的结构
社会组织的结构是指社会组织各构成部分之间相对稳定的关系形式
社会组织是一个分工的体系
社会组织的正式结构时为了实现组织的目标而设置,并由组织规章正式规定的各层次、各职能部门之间的稳定的关系模式
组织的正式结构反映各部门之间、组织成员之间的好像鞥是关系即工作关系,它是为了有效地达成组织目标而慎重安排的结构,所以组织的正式结构具有明显的理性色彩
组织的非正式结构
血缘亲缘趣缘的共同兴趣而形成的群体
正式工作关系延伸出来的关系
管理视角的组织结构类型
组织结构类型的发展变化
组织目标与组织运行
含义与功能
组织目标的功能
组织目标是组织存在的合法性根据2
为组织成员之间的分工合作提供了基础
组织目标是衡量组织成员和组织活动成效的标尺
是不同性质的组织相互区分的标准
组织目标的结构
个人与组织目标
组织整体利益大于个人利益,有可能发生冲突
整体目标与部门目标
组织目标的系统结构
组织的运行
组织过程
组织中的激励
组织中的政治
社会组织与环境的关系
社会组织的环境
组织之外的、对组织具有现实或潜在影响的所有因素
环境对社会组织的影响
社会系统的观点
资源依赖的影响
文化环境的影响
社会组织的管理
家长制
特征
子主题
存在的条件
古典管理理论
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
法约尔的一般行政理论
韦伯的科层制理论
出发点与主要内容
清楚分工、职位分等、专业资格、公职人员的职务是他们的职业、上级评价升迁、上级监督下级
严格缜密、能人结构、已工作为核心
科层制的功能
稳定、可靠、准确
官僚主义、训练出来的无能、沟通变得繁琐(程序)、缺乏感情沟通
基于科层制的相关研究
行为科学的管理理论
霍桑实验的发现
组织中的非正式群体
给成员以感情上的支持,给他们安全感
给群体成员以工作方面的支持和帮助
x理论和y理论
组织的社会责任与社会资本
企业社会责任
发工资、增进社会利益、社会贡献
组织中的信任
不同层级、同一层级的信任可以提高组织运行效率
社会资本
个人之间由信任、义务与期望、信息网络、规范和权威等组成,存在于人际关系结构之中并能为结构中的个人实现目标提供便利的东西
组织管理的参与和治理
组织是一个协作体系
组织中的参与决策
成员参与决策的合理性
社会组织的治理结构
中国的社会组织
中国的社会组织的历史发展与管理经验
发展
经验
两参一改三结合
中国的单位组织
特点
承担政府的社会分工目标并对其成员进行全面管理的制度,执行洪泽湖子欧诺个制度的企事业组织被称为单位组织,简称单位
特征
功能合一
组织资源的非流动性
组织成员对组织有很强的依赖性
行政等级性
功能
实现资源的动员和综合利用
为成员提供好待遇
改革
中国的民间组织
概念
特性
组织性、民间性、非营利性、自治性和服务性
社会阶层与社会流动
社会分化与阶层
社会分化
社会分化的概念
社会在增长或发展过程中产生或形成差异的现象
指原来承担多种功能的某一社会单位变为承担单一功能的多个单位,以及由地位相同变为地位相异
类型
基于自然因素的分化
基于社会因素的分化
社会给予某些具有社会特征的人特定的评价
职业是社会分工的产物
水平分化与垂直分化
水平分化指社会成员之间产生的经济、政治和社会地位方面并不平等的分化,表现为职能上的差别。
垂直分化表现为社会不平等
阶级分化与阶层分化
马克思主义的阶级理论
定义与划分标准
所谓阶级,就是这样一些大的集团,这些集团在历史上一定的社会生产体系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同生产资料的关系(这种关系大部分是在法律上明文规定了的)不同,在社会劳动组织中所起的作用不同,因而取得归自己支配的那份社会财富的方式和多寡也不同。所谓阶级,就是这样一些集团,因为它们在一定社会经济结构中所处的地位不同,所以其中一个集团能够占有另一个集团的劳动。
对生产资料的战友作为阶级划分的物质基础
基本内容
第一,阶级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它与生产力发展的一定阶段相联系,它以剩余产品的出现为前提。阶级的本质是剥削。私有制造成了社会大分工,也造成了社会大分裂。
第二,阶级是有相同的经济地位和共同利益的社会集团,共同的利益使人们具有共同行动的可能性。阶级成员的共同行动能力取决于两点:一是阶级成员的阶级意识,即阶级成员是否认识到彼此有共同利益,是否有阶级认同。强烈的阶级认同有利于阶级成员的共同行动。二是阶级内部的组织化程度,即阶级成员之间直接或间接联系的紧密程度。组织化程度高的阶级有较强的共同行动能力。
第三,阶级内部可以划分为不同的阶层,同一阶级的不同阶层在对待问题的态度上有差异,但其根本利益是一致的。
第四,阶级斗争是阶级对立的必然产物,当阶级矛盾不可协调时,就可能爆发社会革命。社会革命是阶级斗争的最高形式。在私有制条件下,阶级斗争和社会革命是社会结构变迁和社会发展的动力。
第五,阶级消亡有赖于消除阶级产生的基础,消灭私有制和生产力高度发展是阶级消亡的基础。阶级消亡意味着消灭社会不平等,这也是人的解放和全面发展的前提。
当代社会中的阶级划分
新中间阶级即不占有劳动资料又不从事体力劳动的管理阶层
新马克思主义的阶级观
等级身份与种姓
等级制度
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中将阶级差别用居民等级划分固定下来的制度
身分制度
不同身份的社会成员会有不同的权利和机会、比如给予干部、工人、农民三种职业群体给予了不同的经济、政治和社会待遇
种姓制度
出生决定等级
社会阶层
含义与特点
含义
由经济、政治、社会等因素形成的,在社会的层级结构中处于同一层次的社会群体称为一个社会阶层
韦伯的阶级和阶层差不多,马克思的是从分析人类社会的重大不平等关系即剥削关系的角度来看待社会阶级问题的
多元特征
经济、政治、社会因素都可以称为划分的标准
意义
社会阶层分析是阶级分析的深化
社会阶层研究是阶层分析的必要补充
在非阶级社会,阶层分析是认识社会结构的基本视角
阶层研究不是简单的学术性活动,还反映了不同社会阶层的经济社会和生活状态、社会态度和行为取向,阶层关系与社会秩序发展密切相关
社会分层的理论与标准
韦伯的社会分层理论
财富(经济标准)
权力(政治标准)
声望(社会标准)
相互独立且可相互转换
其它分层理论
索罗金的多元分层论:职业经济政治
戈德索普的分层理论:市场处境、工作处境
普兰查斯:经济政治意识形态三方面
洛克伍德的市场地位、工作地位、身份地位
分层研究的标准与方法
综合指标
考虑收入地位、教育地位和职业地位
职业分层
通过人们对某种职业所对应的经济收入、权利地位和社会声望等评价而对多种职业进行排序的分层方法
陆学艺将中国职业群体划分为十大阶层
高到低:国家与社会管理者阶层、经理人员阶层、私营企业主阶层、专业技术人员阶层、办事人员阶层、个体工商户阶层、商业服务业员工阶层、产业工人阶层、农业劳动者阶层和城乡无业失业半失业者阶层
高技术水平与高教育水平的职业社会地位评价较高,从事体力劳动、技术水平较低和缺乏权力的职业的社会地位评价都较低。
分层的方法
主观法
根据某种标准对自己的情况进行归类,指出自己所属群体的阶层的方法
客观法
可直接测量的如收入、受教育水平对人们进行层次划分的方法
声望法
熟悉社区情况的人按照事先规定的标准,对本社区成员作出评价并进行阶层归类的方法
地位一致与地位相悖
不同标准得到的结果可能不同
社会分层的功能
功能论的看法
社会是一个整体,各部分分别承担者特定功能以保证社会有机体的稳定和延续
社会的特殊角色要承担更大的责任和风险,为了吸引他们承担,因此要提供更多的财富、权力、声望
先赋角色的优势是其理论缺陷
冲突论的看法
剥削是形成对立的社会阶级的基础
辩证冲突学派水学家达伦多夫认为现代社会结构以对权力的占有为基础
无权者有权者
社会分层与社会平等问题
分层机制
基于出身等先赋地位的地位获得的和社会分层制度是不合理的,现代社会需要自致性的社会分层制度,即人们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应有的地位、评价
分层中的不平等程度
机会平等与平衡过分不平等和补偿机制
现代社会的理想分层结构
橄榄型结构
中国的社会分层
传统社会与计划经济时期的社会分层
传统社会的社会分层
士农工商
计划经济时期的社会分层
工人阶级、农民阶级、知识分子阶层
干部、知识分子、工人、农民
其它身份系统
户籍身份
由户籍制度确立的身份等级,农村城镇户口
所有制身份
由人们所在工作组织的所有制性质确立的身份,全民所有和集体所有,前优于后
单位身份
不成文身份、由工作单位在国家经济和政治生活中的地位的重要性确立
改革以来的社会分层
分层的复杂化
政治至上的社会分层理念发生改变,财富成为人们追逐的主要目标
表现
以政治为标准的社会分层在一定范围内存在,同时经济分层在较大范围内变得越来越重要
原本的阶层内部发生变化,如国有企业职工之间的收入和福利待遇相差很大
社会出现如私营企业主、失业者阶层等新社会阶层
社会贫富差距与社会分层的矛盾和张力加大
中等收入问题
家境殷实,具有上进心和一定发展潜力的群体
社会流动
社会流动的含义与类型
含义
社会结构空间中从一个位置向另一个位置的移动
是人们获取经济、权力和声望等资源方面机会的变化
类型
垂直流动和水平流动
垂直流动
地位变动
水平流动
同阶层内部位置变动,工人为交通上的便利而换工作
群体流动和个人流动
群体流动的流动规模可能对社会结构产生影响如农民工进城,文化大革命知识青年上山下乡
典型的个人流动可反应社会的重大变化
代际流动和一生流动
代际
开放的不断进步的社会、子代职业和社会地位总体上要比父辈高
封闭的、停止的社会,子代职业和社会地位带有更多先赋特点
社会流动的模式与影响因素
模式
开放式流动
封闭式流动
混合式流动
封建中,平民可以成将相,但不能成王
精英的流动
精英
指在某一方面或某一活动领域具有特殊才干、杰出能力的成员
帕累托的精英循环理论
精英分类
统治者精英
在政治中直接或间接参与
非统治者精英
精英称号与能力之间的不平衡是精英衰败的表征,精英将被循环
精英循环受阻
社会秩序衰败、国家和社会失衡,导致社会堕落、新精英暴力推翻过时的无能的统治精英
影响社会流动的因素
社会结构的性质
结构是否鼓励流动
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程度
经济发达地区新机会与流动会频繁很多
教育的普及与发展
教育是向上流动的推进器
家庭背景
布迪厄的文化资本理论
社会网络资源
支持性的社会关系越多,有力,职业和地位方面获得成功的机会越大
改革以来的社会流动状况
一般状况
体力劳动者的比例下降,从事技术性劳动和服务型职业的群体扩大,城乡居民的位置生活水平明显提高,中等收入阶层规模扩大
精英流动
精英循环理论
精英再生产理论
在改革过程中的政治精英所拥有的政治资本变成了经济资本
低收入群体的社会流动群体
低收入群体与部分中收入群体仍处于边缘状态,缺乏向上流动的机会,于是严重的社会两极分化和低收入群体“结构固化”对社会稳定和健康发展是不容忽视的威胁。
当前我国社会流动中的问题与制度建设
改革户籍制度,流动人口管理制度等
建构更加包容并能促进社会公平和社会进步的社会结构
社区
社区概述
含义
社区是聚居在一定地域内的、相互关联的人群形成的公布共同体
社会互动
地域
共同约束
构成要素
以一定的社会关系为基础组织起来的人群
一定的地域
共同的社会生活
社区文化
居民对社区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类型
按规模分类
中型社区
小城镇
微型社区
自然村、居民小区
从所有构成要素看,大中城市的居住区不成为社区,因为缺乏成员之间的比较深入的交往,也缺乏共同的价值观念和亲和性,规模适度的居民区更具有社区的特征
形成方式分类
自然社区
聚地而居、共同生活,内部自然而然地生出共同意识,并形成层对居住地的归属感和认同感的社区
法定社区或行政社区
政府基于管理的需要而划定的
按综合标准分类
考虑社区居民的活动特征、居民之间的相互关系、社区文化等因素,不同社区有自己独特的生活方式
农村社区
城市社区
虚拟社区
并非随意的“群”
而是指向网民的同质性和相互的身份认同
特点
以计算机、手机等高科技通信技术为媒介;由具有共同兴趣及需要的人组成;成员身份相对固定,相互之间能感受到彼此存在;互动具有群聚性
虚拟性与现实性
程度的趋真性
社区研究
芝加哥学派的社区研究
参与观察法与人文区位学:把社区视为社会活动的空间单位,研究社区居民及其活动的区位分布,通过区位分布透视社会关系
主动深入社区实地考察,进行实地研究
我国的社区研究
以吴文藻为首的燕京大学社会学系发起,促进社会学的中国化
研究角度
人文区位学的角度
借用生物学的生态理论来研究社区环境的空间格局及其相互依赖关系的理论。把社区看作一种生态秩序,即在社区中,人们由于资源的匮乏而相互竞争,当竞争到一定程度后,他们就会互相依赖而共生。 “竞争”和“共生”是古典人文区位学分析社区的两个核心概念。现代人文区位学强调文化对人类行为的重要作用,有的学者试图把社会因素和次社会因素结合起来分析社区生活。 从人口分析出发,将社区视为一个整体,认为其组成部分的区位关系处于经常的变动一平衡状态之中,强调环境的重要性,这些构成了人文区位学社区分析的特点。
文化人类学的角度
注重对社区文化和生活方式的考察,认为社区生活是一种文化现象,有自己的内部结构和变化规律;通过对社区文化类型的总结和比较,可以深刻认识社区的特点和变迁
社会系统理论的角度
社会系统理论把社区看作社区成员(个人、群体、机构)相互作用的系统,认为社区的日常生活总是通过社区中的社会关系网络来组织的,各种社会关系经过长期发展,形成各种组织与制度,并成为社区的要素。 这些要素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就形成了社区的结构。 社会系统理论注重从以下几个方面研究社区:研究社区系统的结构;研究社区内各社会单位和部分的相互关系,它们是如何协调和运转的;研究社区居民的交往和相互作用,即把社区当作居民共同生活的系统来研究;把社区视为人们社会生活的场所,研究这些活动的社会范围及疆界特征,研究人的活动与场所的关系,实际上是研究有地域特征的人们活动的系统。
农村社区与城市社区
农村社区
特征
生存基础
居住和群落特征
从外部特征来看,传统的农村社区基本上采取以村落为单位的家族聚居方式,即村落之间有明显的边界,居民在村内聚族而居。
农村社区有三种产生方式:自然起源、社会组合及农村建设。 自然起源型社区是由于农业家族的繁衍而形成的社区,这一般表现为历史悠久的单姓村。 社会组合型社区是由若干个农业家庭或家族联合而成的,这些家庭由于多种原因迁移聚居而成为社区,这一般表现为有几个家族的杂姓村。 农村建设型社区是由于某地区的农业开发而形成的社区,为了开发某一荒芜的土地,不同地区的人聚集于此,定居而形成社区,例如屯垦形成的村落。
造成这种区位结构特征的原因有:
第一,居民以农业或土地为生活资料的主要来源,占有一定数量的土地成为该地区居民生存的必要条件,因此村落镶嵌在耕地之中,村落之间有一定距离。 第二,村内聚族而居是与家族的繁衍相联系的,同族就近而居形成了村内不同家族的群落。 第三,人们为了寻求安全,相邻而居,以利于生活上的相互帮助。
生活特征
农村社区居民的生活有如下特征: 第一,自给性强。传统的农业生产以自给自足为特点,较少商品交换,自给自足也减少了农民对外部的依赖性,带来了封闭性。 第二,成员之间比较熟悉。在自然村或行政村,人们因为世代相邻而居,生活上互有来往,所以相互之间比较熟悉,一般关系比较和睦,甚至附近的村落之间也是如此。 第三,生活简朴。土地产出率低,农民被束缚在土地上,所以农民量入为出,生活比较简朴。 第四,比较保守。受自然经济的影响,农村居民比数相信经验,特别是直接经验.他们对新鲜事物的接受是谨慎的。第五,同质性离,由于同村或相近地域内的农民从事大体相同的生产活动,又长期居住在一因此他们在生活方式上有较高的同质性 第五,同质性高。由于同村或相近地域内的农民从事大体相同的生产活动,又长期居住在一起,因此他们在生活方式上有较高的同质性。另外,同一社区的成员长期生活在一起,从事相同的活动,所以其价值观在很大程度上是一致的。 第六,生活节奏的自然化。农村居民的生产活动与生活活动受自然气候条件的影响较大,因而带有时令的特点。 第七,有乡土味的社区文化。生产活动与生活动的相互旦交织,“生于斯,长于斯"的群体生活,形成以婚丧嫁娶和农业时令为基础的共的社区文化。 上述特征是就典型的传统农村社区而言的。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农民经济活动的变化和城乡之间的交流,农村居民的生活特征和农村社区的面豹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中国农村社区的社会结构
农村的社会关系结构
血缘关系是农村社区中占支配地位的社会关系,社区居民大多数可以在本社区内找到与自己有血缘关系的人。这种血缘的联系可能是直接的,也可能是间接的,同祖同宗是这种血缘关系的基础。在传统的农村社区,相邻而居的地缘关系常常与血缘关系相重合,这是由世代繁衍和同族相邻而居的传统造成的。
2.农村社区的政治结构
中国的传统社会是一个农业社会。 在封建社会,“皇权不下县",国家权力对农村的渗透作用较小。 在很长时期内,农村的政治是社区政治,即以社区事务为主体的政治。 家庭是基本的政治活动单位,政治活动与经济活动、社区公共活动交融在一起,人们在政治活动中的地位与他们在经济活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相连。传统的农村社区的政治基本上是建立在无为政治基础上的长老统治。
1949年以后,国家政治较多地进人农村,农村政治在一定程度上被纳人国家政治的范畴。社会主义的集体所有制通过政治力量把原先分散的农民集合起来来开展集体劳动和参与政治活动。 人民公社时期,人民公社、生产大队、生产队“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政社合一体制不仅在生产中起作用,也在农村社区管理中起作用。同时,国家通过在农村组建党、团、妇女组织,促进了农村社区生活的政治化,并形成了根本不同于传统农村的政治结构。 但是,村落是有悠久传统的共同体,所以村落政治在很大程度上受社区生活的影响,并带有社区的特征。改革开放以来,中西部农村的一些行政村也出现了基层组织弱化的现象。
农村社区的职业结构
传统农村的职业分化程度很低,男耕女织式的自然分工是职业分化的主要形式。几乎所有家庭都以农业生产为生计的主要甚至是唯一来源,这样,务农几乎成为农村社区中唯一的职业 在我国农村,务工、经商只是农民家庭经济收人来源的补充。集体经济时期,受国家的城乡分工政策的影响,农村职业结构更加单一。直到20世纪70年代,由于社队企业的发展,农村的产业结构、职业结构才发生新的变化,农村社区也随之发生新的变化。
农村社区的变迁
经济、政治、社会生活以及社区文化的全面变迁
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中国农村的变迁主要受国家政治影响 那么80年代以后则主要是受经济因素的影响。四十多年来中国农村的变迁是巨大的,各地农村的分化也十分剧烈。总体来说,农村社区的变化表现为:农村的产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非农化现象十分明显;在发达地区,农村居民的居住方式和生活方式发生了显著变化,表现出较普遍的城镇化特征;国家政治对农村社区生活的影响作用变小,不发达地区农村的非组织化现象比较明显;电视等大众传播媒介在农村普及,农村中青年进城务工,城市文化和现代文明对农村年轻一代产生了重大影响,从而给农村社区原有的价值体系带来挑战。受市场经济的影响,不发达地区农村比较普遍地出现了“三农”(农业、农村与农民)问题,农村的“空心化”现象比较严重,一些农村呈凋敝状态。“不发达地区农村往哪里去”正成为新的“乡愁”'。
城市社区
含义与特征
含义
在一定低于范围内大多数从事工商业或其它非农产业的一定规模的人口组成的人类生活的共同体
"城市社区"基本上指的是两种情况:一种是规模不大的城镇,另一种是城市中居民有共同生活、相互熟识的一定区域。在这两种情况下,居民有共同的价值观念和生活习惯,他们之间有良好的感情和相互认同感。显然,“城市社区”与“城市”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前者注重生活共同体的含义,后者则泛指人们从事非农活动的地域空间。
特征
第一,城市社区成员的异质性较高。异质性是不同个体、群体在某些特征方面存在差异。异质性较高,这是由城市社区居民的结构决定的。在许多城市,大多数居民并不是土生土长的,而是由于多种原因、通过多种渠道从外地迁入的。他们不像农村社区居民那样相互之间有血缘关系,他们来源不同,生活习惯不同,职业也不同,这些都使得城市居民之间异质性较高。 第二,社区居民人际交往中的感情色彩较弱。除了由本地居民长期聚居而形成的社区外,城市社区居民之间的交往不太深入、情感性较弱,这是与居民之间异质性较高这一特点相联系的,也与城市生活节奏快、人们交往范围宽广有关。 第三,城市社区居民的生活空间相对独立。 第四,城市社区之间的界限不太清晰。在膝尼斯那里,社区(共同体)并不强调地域的意义。但是当我们把城市社区与农村社区(村落)相比较时,可以发现城市社区的地理界限并不清晰。除了居民大院之外,城市社区的范围可大可小,伸缩性强。
类型
居民大院
居民大院是众多家庭长期生活在一起而形成的聚落,是一种生活型社区。这种院落周围有某种形式的围墙,与外部隔离,院内家庭居住空间相连并共享一定的公共活动空间。家庭之间和居民之间的日常交往比较密切,彼此熟识。由于城市空间的限制,这类大院落在传统城市中比较常见,也叫“大杂院”。
单位社区。单位或工作单位是指计划经济体制实行之后,在城市建立起来的国有或集体所有的大中型企业和事业单位,也包括政府部门和军事领导机关。按照国家政策和计划,这些工作单位为自己的职工修建房屋,供其家庭居住,于是就形成了或大或小的“单位大院”。在城市管理体系中,这些单位大院原先叫作“家属委员会”,协助单位处理职工家庭少量的后勤和福利方面的事务。后来,随着国有企业的市场化改革,这些家属委员会改制为居民委员会。由于同一工作单位的职工和他们的家属长期居住在一起,再加上他们在工作和生活方面有很多交集,因此彼此十分熟悉和了解,有一定的集体意识,形成一种特殊的社区。
行政性社区。行政性社区是指由于行政管理等方面的目的,通过法律和行政程序建立起来的居民组织及其管辖区域。居民委员会就是行政性社区的典型。按照我国法律规定和行政程序建立起来的城市居民委员会是基于居民相互邻近的居住状况和便于居民自治的原则,由一定规模的居民户组成的。 居民委员会的职能是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也是城市基层政权的重要基础。居民委员会辖区的居民家庭相互邻近,彼此熟悉,加之居民委员会承担着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职能,组织社区活动,活跃社区居民生活,所以该辖区具有社区(共同体)的某些性质和特点。同时,居民委员会协助政府承担了部分行政事务,所以它又有比较明显的行政特点。这是当前我国最普遍地覆盖所有城市、发挥作用最显著的社区类型。
商品住宅区。商品住宅是指由房地产开发企业建设并出售、出租给使用者,供其居住的房屋。当这种房屋具有较大规模、相当数量的购置、租赁者(家庭)居住其中时就形成商品住宅区。商品住宅的购置、租借者(居民)来自不同方面,互不熟悉,缺乏生活上的交流,所以较少具有社区的特点,在一段时间内难以形成真正的社区。虽然这类住宅区有时也被称为“社区”,并设有带“社区”字样的机构,但实际上它们并不真正具有社区的特征。
城市社区的区位结构
城市的区位结构是指人们的不同类型的活动空间在城市中的分布方式,即城市居民的工作、生活和其他活动场所在城市地域中所处的相对位置及其空间结构。
我国的城市结构的特点。一般来说,我国城市的中心是行政管理区,往外是商业区和居民住宅区,再往外是工业区。 从区位结构上看,大多数城市是以政治为中心的。 并不是说我国各种城市的区位结构是相同的,实际上,地形结构会极大地影响城市结构。
城市的区位结构与城市社区的区位格局有密切的关系。 社区是人们生活的地理空间和社会空间,所以人们更愿意居住在地段价值高、工作生活生活的和公共服务质量较高的地区资源、获得不同的服务,同时不同社区也会具有不同的品位。
城市社会学中区位空间被赋予了社会的和政治的意义。 亨利·列斐伏尔论述了城市空间的物质属性、精神属性和社会属性, 并用社会空间理论对资本主义的城市发展进行批判。 戴维·哈维(Dad Hate y)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中政治经济与城市地理、城市社会弊病的关联性。 社会学家研究城市中的移民社区和贫民窟现象可以看成是从文化、权利、族群关系等角度对社区的讨论。 中国学者关于“城中村”“外来人口居住区”和“回迁社区”等的个案研究也是对快速城市化过程中边缘社区的讨论。
城市社区的内部结构
矛盾
城市社区的变化
居民之间交往减少,价值观念的多样化,共同体感减弱
城乡关系
历史演变
城乡对立
城市统治阶级依靠强力剥削农村劳动者阶级,对立应该被消灭
城乡差异
城乡差别是城乡两类社区的居民在经济收入、政治地位、文化教育和发展机会等方面存在差异的现象
城乡融合
城市农村取长补短,城乡平等和协调发展,实现城乡融合
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的城乡关系
表现
城市劳动者有较稳定的工资收入,享受公费医疗、养老保险、子女有较好的教育机会,而农村表现的较少
城乡差异的形成原因
生厂力差异
政策向城市倾斜
城乡两种所有制和城乡分工
不同的社会保障制度
户籍制度的影响
城乡二元结构
指城市和农村在经济类型和经济发展水平、城乡居民的收人水平、享受的社会福利待遇和受教育机会,乃至在政治权利和社会权利方面存在重大差别的现象。 这一概念高度概括了我国的城乡差别,反映了计划经济体制对我国城乡关系造成的负面影响。
城乡社区发展
农村发展与农村社区发展
三农问题与其发展
产生
国家对农村的索取大于投入导致农业落后、成下个发展缓慢、农民从业单一的三农问题出现
发展
中青年劳动力持续进城务工经商、人才和资源外流,部分土地以致荒芜,一些乡村基层组织功能严重弱化
来自政府的公共服务不足,儿童、老人、妇女的“三留守”现象严重。农业不兴、农村不振、农民不富,“三农”问题给农村发展、城乡协调发展乃至社会稳定带来严重威胁。
新农村建设与乡村振兴
农村发展问题主要涉及“三农”问题,人的问题、城乡关系、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活力是最关键的部分。 21世纪,以城市经济体系为引擎的中国发展遇到了新问题,并迫切需要解决城乡关系、农村综合发展方面的问题。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决定,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多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整体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面对新的国内外形势和全面实现现代化的目标,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当前中国农业农村基础差、底子薄、发展滞后的状况尚未根本改变,现代化经济社会发展中最明显的短板仍然在“三农”,最薄弱的环节仍然是农业农村。面对现实,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指出,乡村是具有自然、社会、经济特征的地域综合体,兼具生产、生活、生态、文化等多重功能,与城镇互促互进、共生共存,共同构成人类活动的主要空间;通过制定和实施多项政策措施,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这是一个超越了以往主要关注农村经济发展的具有社会学视野的综合性发展框架,它的实施将会有效地缓解“三农”问题,促进乡村振兴和城乡协调发展。
乡村振兴中的农村社区发展
社区发展在乡村振兴中占有重要位置。对于作为乡村振兴主体的农村居民来说,它意味着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农村劳动者职业能力的提升,农民收人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村公共服务设施的改善,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体系的建立,人居环境的改善,农民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的满足,农村社会秩序的重构,以及农村居民对乡村公共事务的参与,等等。乡村振兴要落到实处,必须以有效的社区发展作支撑。《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一2022年)》指出了加强乡村基层党政建设的关键作用、农村居民在乡村振兴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 具体到农村社区发展,联合国的社区发展原则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它包括如下一些基本内容:社区各种活动必须符合社区基本需要;全面的社区发展需要制订多目标的行动计划,需要各方面协调行动;推行社区发展之初,改变居民的态度与改善物质环境同等重要;要促使居民积极参与社区事务,提高地方行政的效能;选择和培养有能力、有作为的乡村领导人才对社区发展十分重要;要重视妇女和青年的参与;强调自力更生,社区发展项目也要争取政府的支持;社区的社会经济发展要与国家的政策和发展战略相吻合。 当下我国农村社区发展应该在基层政权和村级组织建设、发展合作经济、乡村社会关系重建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方面做出更多努力。
农村城镇化
.城市化的含义和动力
含义
城市化也叫城镇化,它是人口向城市聚集,城市数量不断增加,城市规模不断扩大的过程。一般来说,它是指农村人口改变其居住地,从农村迁人城市的过程。城市化不是指个体行为,而是关注在一定区域内城市人口所占比重的变化。衡量某一国家或地区城市化程度的指标是城市化水平,它是指该区域内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人口从农村转人城市或一个居民聚居区由农村变为城镇是城市化的外在表现。实质上的城市化是指转入城市者能够像城市公民那样生活。这反映在劳动特征,时间安排及生活方式等方面。从本质意义上来讲,城市化是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
动力
第一,工业化。工业化是指工业(特别是制造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以及工业就业人数在总就业人数中的比重上升的过程。工业的生产效率比农业高,所以发展工业是各国各地政府的优先选择。大中型工业企业一般建在城市地区,工业发展需要的大量劳动力主要来自农村。同时,农村土地资源不足、农业生产率的提高造成农村剩余劳动力,这些剩余劳动力需要寻找出路。这样,工业化吸收了农村剩余劳动力,促进了城市的发展。有人将农村剩余劳动力产生并希望向外转移、城市因工业发展而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从而推动城市化发展的理论解释称为城市发展的“推拉理论”。
第二,城乡差别。城市优于农村的物质生活、文化生活吸引着农村居民特别是农村青年人,当农村居民具有进人城市的机会和能力时,城市的扩展就成为必然。我国制度化的城乡差别极大地强化了农村居民进人城市、成为城市居民的愿望。
第三,城市的中心作用。近现代以来,城市作为经济、政治、文化和科学技术的中心,在国家的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现代社会,国家之间的竞争在很大程度上是科学技术的竞争,而科学技术的发明和应用与城市的发展有直接的联系。正是因为如此,各国都特别注重城市的发展,并制定出有利于城市发展的政策,这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城市化进程。
第四,社会管理机构和科学文化事业的发展。政府管理部门和其他有关行政机构的膨胀,科学、文化、卫生等公共和社会事业的发展,需要更多人员加入其中,这也是农村居民进人城市的重要途径。
农村城镇化道路
长期以来,我国实行了谨慎的城市化政策。 经济体制改革以来,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出现,非农产业快速发展,这给城市化的发展带来新的契机。根据发达农村地区小城镇的发展经验,费孝通曾提出以发展乡镇企业为依托、积极发展小城镇的主张。其主要着眼点有两个方面:第一、小城镇可以发展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蓄水池”,减少对城市的压力。第二,它也可以成为农村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中心,带动农村发展。发展小城镇的主张得到了政府的认可,并变为农村城市(镇)化的一项政策.这项政策对推进农村城市化发挥了重要作用。
随着我国城乡经济的发展和我国加人世界贸易组织,农村城市化问题变得更加紧迫。政府开始大力推进城市发展和农村城镇化。一方面,政府促进乡镇企业向小城镇集中,一些地方施行并村建镇;另一方面,大中型城市郊区农民通过征地等方式转为市民,这使得我国的城市化水平持续提高。但是,这种农村城镇化也存在一些突出问题。第一,一些新的建制镇的工商业比较落后,这些地方的城镇化只是名义上的;第二,一些地方政府实施“土地财政”,大搞征地拆迁,“土地城镇化”快于人口城镇化,致使一些居民的生计产生问题,造成不少后遗症;第三,大量农业转移人口难以融入城市社会,市民化进程滞后。受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影响,大量农民工及其随迁家属虽然长期居住在城市(镇),但未能在子女教育、医疗、养老、保障性住房等方面享受与城镇居民同等的基本公共服务,城市(镇)内部出现社会排斥和新的二元结构。 为了改变“土地城镇化”的片面做法,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新型城镇化的指导思想包括:紧紧围绕全面提高城镇化质量,加快转变城镇化发展方式,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推动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以综合承载能力为支撑,提升城市可持续发展水平。同时,政府积极推动户籍制度改革,除少数超大城市以外的城市已逐步放开户口管制,吸收有能力的农村户口人才落户,以促进城市经济社会发展。 在农村城市化问题上,“只有农村居民完全变成城市居民才算实现了城市不但指农村人口向城市聚集、转变为城市居民,而且包括农村居民就地过上城市化”的想法是片面的。 农村城市化不但指农村人口向城市聚集、转变为城市居民,而且包括农村居民就地过上城市式的生活,这可以称为农民生生活方式的城式化。实际上,在我国发达地区的农村,不少农民的生产方式和生生活方式基本上已经城式化了,而且他们的生活质量比某些城市居民还要高。在保护自然环境的前提下,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收入,发展城乡一体化的公共服务体系,这也会在实质上推动农村城市化进程。城式化是我国农村城市化的组成部分,它有利于城乡协调发展,也有利于农村社区发展。
城市发展与城市社区建设
城市发展与城市病
中国的城市发展
我国城市发展的进程与特点
城市化水平低,城市化滞后
城市化不平衡。东部沿海地区的城市发展较快,中西部地区的城市发展缓慢。
城市发展受政策影响大
户籍制度成为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的实质性障碍
城市发展中的问题及新的城市发展战略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城市全面实行市场化改革以来,我国的城市有了较快发展。城市的快速发展带动了国家经济的发展,但也引发了不少社会问题,主要包括:特大城市、大中城市发展快,小城镇发展不足;东部和沿海地区的城市发展快,中西部地区的城市发展缓慢;大中城市土地规模快速扩张,土地城市化问题严重;新建城区的公共设施和服务滞后,存在过度城市化现象;旧城改造、拆迁重建带来一系列民生方面的问题,居民居住地与户籍所在地不同的“人户分离”现象严重;大量进城务工的农民工及其家庭成员无法得到城市户口,处于城市边缘地位。
2015年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提出新的城市发展方略。会议指出,城市发展要统筹空间、规模、产业三大结构,统筹规划、建设、管理三大环节,统筹改革、科技、文化三大动力,统筹生产、生活、生态三大布局,统筹政府、社会、市民三大主体。这一城市发展方略是全面的、综合的,它的贯彻实施将会促进我国城市健康有序发展。
城市社区建设
含义与缘起
社区建设(cmmuiybuiig) 是指政府、社会机构和社区居民强化社区要素、发展社区组织、增强社区活力、提高社区居民生活水平的过程。它不仅是指社区物质及设施条件的改善,而且是指社区内聚力增强,从而更具有其应有特征的过程。
社区建设问题的提出源自城市社区本质特征的弱化和缺失。
正是因为如此,社区建设的议题被明确提了出来,学者希望借此加强居民之间的团结和相互支持,强化人类生活的共同体。
我国的城市社区建设实践
政府和学界对社区建设含义的认识既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政府认为,社区建设包括社区服务、社区文化、社区卫生、社区治安、社区环境等内容,核心内容是改善居民生活服务和加强社区管理。学界则更多从社区的本质属性着眼,关注居民的社区认同、社区凝聚力和社区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 2009年,《民政部关于进一步推进和谐社区建设工作的意见》指出,社区是人们社会生活的共同体和人居的基本平台,社区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加强社会管理的重心在社区,改善民生的依托在社区,维护稳定的根基在社区;基于这种认识,把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作为和谐社区建设工作的目标。基层社区治理成为社区建设的重要任务。 近几年来,面对城乡社区发展中的问题,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要加强和完善城乡社区治理,要形成基层党组织领导、基层政府主导的多方参与、共同治理的城乡社区治理体系,保障城乡社区公共服务、居民生活、公共管理、公共安全;要增强社区居民参与能力,推进社区、社会组织、社会工作的“三社联动”,增强居民群众的社区认同感、归属感、责任感。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加强社区治理体系建设,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发挥社会组织作用,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在操作上,各地政府正将财政资源和人力资源下沉至街道和社区,政府和社区基层组织、社会组织、居民共同参与社区事务管理、社区环境治理、解决社区居民纠纷和社会问题,在社区建设和社区营造方面进行探索,中国的城市社区建设正在进行新的实践。
社会制度
社会制度的含义与类型
社会制度的含义与起源
含义
层次
社会经济形态层次
原始社会
奴隶社会
封建社会
资本主义社会
社会主义社会
社会生活领域层次
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婚姻家庭制度
具体社会活动层次
单位的奖惩制度、聘任制度
社会制度是人们在共同的社会生活中形成的知道人们的社会活动的稳定的规范体系
起源
自然起源
长期生活选择的结果,强调参与活动的行动者在制度形成过程中共同的作用
人为设计
人为制度使人们为了有效地共同活动、实现目标而有意设计出来的
特征
普遍性
特殊性
不同生活领域不同制度
相对稳定性
类型
本原的社会制度
在人类初期就已经形成,并在社会生活中发挥基本作用的制度称为本原制度
特征
较早出现,使人类生活成为社会生活
在共同生活中发挥基本作用
可能从中衍生出新的社会制度
经济制度和家庭制度是两个本原的社会制度
经济是社会的基础
家庭是人类社会生活的基本形式
派生的社会制度
在本原的社会制度的基础上分化和发展起来的社会制度
科学制度
医疗卫生制度
社会福利制度
教育制度、政治制度
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
正式制度指人们有意识地创造的、正式的成文规定构成的规范体系
非正式制度是人们无意识形成的不成文的道德观念、伦理规范、风俗习惯等
社会制度的构成与功能
构成要素
价值系统
社会制度存在的意义系统,某一社会制度存在的理由和价值
规则体系
人们在一定领域共同生活应该尊姓的规则
组织系统
实施社会制度的社会成员、群体和组织机构
设施系统
社会制度得以运行的物质基础,包括实用的物资设备和象征性的器物
体系
同一层次的不同制度之间是互相联系、互相依存的
功能
分类
正功能与负功能
显功能与潜功能
社会制度的功能
满足人的需要
导向功能
整合与控制功能
文化传递功能
负工
压抑违反制度要求的人
制度化与制度变迁
制度化
含义
人们活动方式模式化、定型化、普遍化的过程称为制度化,即人们在一定情况下承担某种角色时,他们会按照彼此预知的并被认为是正当的方式去行动。社会制度的定型化反映在人们重复的活动之中,普遍化则是某种制度规范被广泛遵循。制度化不但反映在微观的社会互动之中,也反映在广阔的社会生活之中。比如,法制化就是在一定社会生活领域,人们普遍遵照法律规范去行动的过程。 帕森斯从人们的行动的角度来定义和研究制度化。他认为,制度化是指一定地位的行动者之间相对稳定的互动模式,制度化既是一种过程,也是一种结构。制度化是一种过程,即规范是人们在一定的情境中通过互动、相互调整而逐渐形成的,它调节着其后的互动,并使其相对稳定。通过这一过程,制度化的模式得以建立和维持。制度化是一种结构,即当人们的互动制度化时,可以说某一种社会系统(行动结构或社会结构)也就存在了。应当注意的是,帕森斯所说的行动者不仅包括群体中的个体成员,也包括其他行动者;制度化既被看作过程也被看作结构,这说明了社会结构与社会过程的一致性,说明了某种互动方式可以被稳定下来(制度化),也指出了其进一步变化的可能。
机制
社会学认为,制度化机制有如下几个方面:一是通过社会化过程向社会成员灌输某种社会制度的积极价值,使人们相信和遵从这种制度;二是对遵循制度规则的行为给予承认和鼓励;三是对违反制度规范者进行制裁和控制,进而维护某种制度规范。帕森斯的理论 在现代社会,大量制度是人为设计并通过某种机制去推行和实施的,从而带有明显的“自上而下”的特点。但是,这种制度被接受和实施的过程并不完全是自上而下的。从社会建构论的角度来看,人们并不是完全被动地接受某项规则和制度,尤其在涉及具体规则时,人们可能会站在自己的角度对规则做出某些修改。这样,制度化就是制度制定者、推行者同各种制度的相关参与者互动和共同建构的过程。 在社会学,新制度主义在分析制度化问题时更加关注行动者对某一制度的认同在其被普遍选择和实施中的作用。在新制度主义看来,制度化是行为被重复,以及行为被行动者和他人赋予相似意义的过程。这样,互动中的个体建立起共同认识就是制度化的关键。在制度化的过程中,广泛的制度环境中的文化规则具有重要作用。在现代社会,某些制度被人们认为是合理的并被实施,因为他们“知道”人们都相信这一制度,人们存在这种价值、文化上的共识,所以他们去选择和实施某项制度,而价值和文化上的共识是人们共同建构的结果。
制度建设
制度建设是人们有意识地制定制度、执行制度并在实践中不断检验和完善制度,使其定型化并发挥作用的过程。制度建设包括新制度的价值阐释、制度规则的再确定和系统化、实施制度的组织体系的建立以及保障制度有效实施的设施筹措等过程。 这些制度规则被解释为更符合组织或社会的利益,具有合理性,因此它们一般运用组织系统去推行这些规则。从制度设计者的角度来看,设计制度规则、论证其合理性、使相关人员认同规则并去实行的过程就是制度建设。 制度建设首先来自组织或社会的需要,当组织或社会迫切需要一套权威的、被普遍遵行的行为规范时,就会制定制度规则,然后实行或推行这套规则,并通过实践来检验、修改和完善制度,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这就是制度建设。当然,制度建设还包括制度实施条件的建设。 在现实生活中,“制度建设”的概念在多个层次上被使用。显然,制度建设是组织和国家追求更好发展的理性选择,也是组织和社会逐渐成熟的表现。制度建设是十分复杂的过程。一个能给人们普遍带来好处的制度规则容易建立起来,但是这种在经济学里被称为“帕累托改变”的情况并不多。当一种新制度规则的实施具有利益重新分配的意义时,它的实施就会遇到阻力,制度建设可能不会一帆风顺。在这种情况下,制度建设就需要对新制度的意义或增益进行解释、倡导宣传,使其获得更广泛认可;需要对符合新制度的新经验进行示范,阐释它的合理性;再就是通过利益诱导或对不遵从的行为的制裁进行强有力的推动。
制度变迁
(一)制度变迁的含义与类型
制度变迁是一项社会制度或社会制度体系发生变化的过程,具体地说,它是该社会制度中的行动者对制度意义的理解和自身遵循制度的行为发生变化的过程。制度变迁主要表现为某一领域的制度规则的改变和制度中行动者行为的社会制度具有相对稳定性,这就是说社会制度是稳定的,也可能处于变化之中。当我们从微观的角度去看待制度规定时,就会发现它们的变化是经常性的,这主要是渐变,比如一项新制度的成长和一项旧制度的衰落。当然,制度之间的互相替代也是经常性的,只要把时间尺度放得足够长,那么制度的兴起和替代就是正常的。
制度变迁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主要包括人们的需要发生变化、人们生存的环境发生变化、社会结构和社会利益结构发生变化等。
社会制度变迁的类型也是多种多样的,制度成长、制度建设、制度衰退、制度衰亡都是制度变迁的具体表现。从最一般的形态的意义上来说,制度变迁可以分为渐进变迁和剧烈变迁,也可以分为整体变迁和局部变迁。 剧烈变迁是制度的价值理念、规则内容发生本质性变化的现象,即两种不同制度在较短时间内发生过渡或替代。 渐进变迁的激烈程度要小得多。 整体变迁是整个制度体系的变化,包括价值观念系统、规则系统、组织系统的变化, 局部变迁则是制度体系的某一部分的变化。
(二)制度的生命周期
任何社会制度都不是永恒的,一种社会制度从产生、不断完善到成熟,再到不太有效而衰落直至消亡的过程称为制度的生命周期。从功能的角度来看,这一过程是:制度因不完备而有限地发挥功能一制度因成熟而充分发挥功能一制度因落后于人们的需要或环境变化而不能有效地发挥积极功能一制度因过时而完了自己的生命过程。旧的社会制度消亡了,新的社会制度取而代之,又开始了完全不能发挥积极功能。
1.形成阶段
当人们有了共同需要时,就要设计一些共同的行为规则,通过明确和强化它的价值、建立执行的组织体系,使其逐步发挥作用。由于制度的这些方面尚在建立初期,很多方面不完备,因此它发挥的功能是有限的,这是制度的形成时期。制度形成时期的标志是新制度在相应领域的功能范围扩大,制度的规则体系逐渐完善,人们对新制度的参与和认可增强。
2.成熟阶段
制度的成熟阶段表现为,制度规则体系已经建立,组织体系已经配套,制度能有效地发挥其功能,基本上能够满足人们的需要,这一阶段也叫制度的效能阶段。在这一阶段,制度仍在不断完善,或者通过改革而局部调整那些与社会需要不太适应的部分。总体上说,制度规则及其运行与人们的需要基本上是吻合的。
3.形式化阶段
当制度成熟之后就会形成自我运行的机制,这是制度的各部分有效联结、共同发挥作用的阶段,即有效发挥功能的运行模式定型化。然而,人们的需要总在变化,社会各方面或制度的运行环境也在变化,因此这种定型化的功能模式可能会与其功能目标脱节,这样,制度就变得越来越形式化。实际上,制度的形式化就是其功能的衰退,它是一种制度达到巅峰状态之后老化的表现。
4.消亡阶段
当一种制度基本上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时就进人消亡阶段。在这一阶段,制度表现出如下特征:制度存在的价值已相当模糊,或制度原来的价值与人们的现实追求有根本不同,不能反映社会的需求;制度规范已基本上失去约束力,人们的行为与制度规范严重脱节,制度结构内部出现严重混乱;制度化的活动流于形式,它不但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反而带来人们的普遍反感,人们对这种制度越来越失去兴趣直至抛弃这种制度,这表明该制度已由正功能状态转向负功能状态。 制度发挥功能的状态是相对的,实际上某一社会制度是否完全高效发挥功能是难以测量的。或者说,任何制度都有不完备之处,因而实际功能状态与理想功能状态会出现差距。这里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制度因不健全而不能充分发挥功能,这可以称为功能不足;另一种是制度因为结构混乱而出现功能失调,这是一项制度出现严重问题时的表现。当制度的功能状态存在问题时,人们可以努力去完善或修补制度,而且这种完善和修补有时确实会发生作用。但是,当一项制度基本上已经陈旧或已走过效能阶段时,这种修补就只能是维持性的,这时制度创新和制度替代就会自然到来。
中国的体制改革与制度建设
体制改革的内容与特点
我国体制改革的中心任务是将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此相应的是,在社会运行方面将以政治运动为中心转变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社会组织和管理方面改变政府包揽一切的集中管理的体制而建立“小政府、大社会”的格局,发挥多个方面的积极性。这场至今尚在进行的改革是从农村的经济领域开始的,后来在政府的主导下改革由农村进入城市,由经济领域扩展到教育、卫生、社会管理和政治领域。从总体上来说,这是一场诱导性制度变迁,即整个社会为了走出困境、追求更大利益而自主进行的改革。 当然,在改革过程中也有外部的压力,有政府在某些方面的推动,这使改革带有强制性制度峦迁的性质。另外,由于国情和任务的复杂性,中国的改革是渐进式改革而没有选择激进式改革。渐进式改革不但反映在某一领域的改革采取了由浅人深、先易后难的策略,也反映在改革领域的选择上,即首先进行经济体制改革,而后才是其他领域包括政治体制的改革。一方面,这种改革策略保障了改革中的秩序;另一方面,各领域改革不同步造成各种制度之间的摩擦,进而降低了改革效率。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的新局面。
体制改革中的制度依赖
“制度依赖”是制度学派的经济史学家道格拉斯·诺斯(Douglass North) 在研究经济发展史时强调制度作用而引人的一个概念。他指出,人们过去做出的制度选择决定着他们现在可能的选择,这就是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由一系列因素造成:一个有效的制度确立之后,会产生一些相关的强化这一制度的活动;在制度发挥作用从而收益增加时,会产生与这一制度共荣共存的组织和利益集团,它们会维持这种制度,哪怕是一种无效的制度。于是,制度一旦被人们选中实施就有一种惯性,在制度发生变迁时,很多人更熟悉原来的制度,所以他们在新制度的选择方面也必然会受到原来制度的影响。 我国体制改革中的制度依赖现象十分明显。在我国实行了三十多年的计划经济体制是一种成熟的制度体系,从社会的意识形态、价值观念到社会组织体系,这套制度已为广大社会成员所熟悉,按照这一制度办事已成为他们的习惯。所以,当进行改革时,人们尽管在理念上接受了新制度,但实际上仍然在相当大程度上沿用了计划经济体制的做法。这不仅是因为渐进式改革使得原来的制度依然发挥作用,新制度尚不能发挥全面的替代性作用,而且因为即使在有所改革时,人们的习惯也带有浓厚的计划体制的色彩,包括用计划经济的方法处理市场经济体制中的问题。例如,人们在遇到问题时仍然习惯于找单位、找行政领导,用行政体系去处理问题等。
行动者参与
不同层次政府之间的关系问题,利益问题开始凸显出来
全面深化改革中的制度建设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创新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体制和党的建设制度等,就是要完善各种制度建设,实现制度整合,使整个制度体系更加符合建设现代化国家的要求,发挥积极功能。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专门研究制度建设问题,指出要突出坚持和完善支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并作出了原则性系统安排。 这是中国推进体制改革、面向现代化建设进行的系统化制度建设的重大实践,将为中国经济社会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和更加理性地走向现代化目标奠定重要基础。
社会问题
社会问题概述
什么是社会问题
社会问题研究在社会学学科中的地位
社会学通过对社会问题的研究,搞清楚其产生的原因和变化的规律,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和对策,为促进社会发展服务,这就是经世致用。另外,社会学关注社会问题与它的学科点有关。与经济学、法学等其他应用社会科学学科不同,社会学更具有综合性,这与社会问题的特点是一致的。这种一致性使得社会学能够更全面、深入地研究社会问题。应该指出的是,研究社会问题是天职。社会学不但研究社会协调运行的状况,也研究社会问题,而后者更反映出社会学的责任意识。无论从理论上看还是从实践上看,社会问题研究在社会学学科中都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含义
社会学对社会问题有自己特定的见解。默顿等人认为社会问题包括三个方面的含义:社会期望的事物被中断,社会规定的正当的东西被破坏,社会所珍视的社会模式与关系脱节。显而易见,默顿等人在分析社会问题时比较强调社会价值。 我们可以这样来界定社会问题,它是指社会中发生的被多数人认为是不合需要或不能容忍的事件或情况,而需要运用社会群体的力量加以解决的问题。 社会问题不是少数人或个别人遇到的问题,而是在一定范围内大多数人遇到的问题;这种问题的出现给大多数人的正常生活带来不利影响,因而是人们所不希望的社会状态,对于社会进步来说是一种消极现象;这类问题影响广泛,不是少数人就能解决,而需要运用多种社会力量来解决。
社会问题的一般特征
(一)破坏性
社会问题的破坏性是指,它违背了人们所希望的社会状态,不符合人们的价值期望,并对人们所希望的正常生活造成了较为严重的影响。 社会问题的破坏性主要表现为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它打断了人们的正常生活,降低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第二,它给社会带来麻烦,社会必须动用社会资源去解决这些问题,从而浪费了社会资源。 第三,它给社会进步造成障碍,不利于社会发展。当然,解决社会问题可能会促进社会发展,这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待社会问题的功能。
(二)普遍性
第一,任何国家或社会都存在社会问题。任何国家或社会都是在解决社会问题的过程中不断发展的。 第二,在相同或类似发展阶段和背景下,不同国家或社会会遇到类似的社会问题。比如,不发达国家普遍存在贫困、人口寿命短等问题,发达国家普遍存在人口老龄化问题。 第三,社会问题的影响范围大。在一个国家或社会中,社会问题在相当大范围内存在,并涉及大量人口。比如,失业问题、环境污染问题都是影响广泛的社会问题。
(三)复杂性
社会问题是复杂的社会现象,这表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社会问题的成因是复杂的。许多社会问题的形成不仅有经济方面的原因,也有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原因;不仅有现实原因,也有历史原因。社会问题是诸多因素凑集、叠加在一起,积累而成的。 第二,社会问题的影响是复杂的。它对人们的生活和社会运行产生复杂的直接或间接影响。
(四)时空特征
社会问题是发生在一定时间和空间之中的。 时间性是指社会问题所具有的社会进程的阶段性特征,社会运行的规律性使得社会问题的发生也带有时间性特点。 空间性是指社会问题的地域空间和社会空间特征,是它的影响范围。不同空间中的社会问题有各自的特点,其表现方式、解决方式也可能各有不同。
社会问题的认定
(一)社会问题的广度与烈度
当我们说社会问题影响了多数人的正常生活或它已不能被大多数人所容忍时,实际上这涉及社会问题的两个特征:广度和烈度。 广度是指社会问题影响的范围,即它在多大范围内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有些问题是局部性的,影响少数人的正常生活,它成为社会问题的可能性就小一些,比如某个城市社区农村村落遇到的问题。有的问题影响面相当大,比如贫困问题,劳动就业问题、大面积的灾难造成的问题等。 烈度是指社会问题的强度,即它对人们正常生活够严重程度。有些问题对人们的正常生活影响不大,或者是软性的,人们的反应因此不十分强烈。比如农村养老问题,虽然学者有一些前瞻性的相关见解,但是它在农村的被重视程度并不高。相反,城市失业问题、传染病的大面积爆发问题就会带来社会的强烈反应。 显然,广度和烈度都是程度问题,某一不利于人们的事件或现象影响的人口越多,影响面越大,影响程度越深,它就越可能被认定是社会问题。另外需要说明的是,社会问题常与一定的地域空间相联系,有的社会问题是地区性的,有的是全国性的,有的则是全球性的。
(二)认定社会问题的不同观点
社会问题是一种客观现象,它与人们对这一现象的认识有关,由此形成了认定社会问题的两种观点:的观点和。
客观主义的观点
社会问题是一种与人们的希望相反的、客观的社会现象,它真实地影响人们的生活,并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不容忽视的消极作用。这种问题的存在不取决于人们是否承认它,不依赖于人们对它的感知和认识。客观主义观点强调了客观事实的存在,即社会问题的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不依人们是否认识到它、是否承认它而存在。这种观点认为,问题一经出现,即使人们不承认它是社会问题,它也会真实地影响人们的生活。
心理认知的观点
某一事件或现象只有被人们感觉到、认识到,才会被界定为社会问题,并被人们当作社会问题来对待。因此,社会问题与人们对问题的认识和判断有关。当某一事件或现象已经存在,但其不利影响尚未被人们认识时,它还不能算作是社会问题。 这一观点强调的是人们对社会问题的认识和由此做出的反应。它认为,当某一事件的严重危害尚未被人们认识到时,人们也就不会把它定义为社会问题,并用对待社会问题的方式对待它。 比如农村贫困问题,有些农村居民因为长期生活于贫困状态中而浑然不觉,他们把贫困视作常态而不是问题,也就不会对贫困问题有激烈反应,甚至有的政府部门也持述种观点。而人们一日意识到贫困是一个严重问题时,就会采取新的行动。所以从心理认知论的角度来看,人们是否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对其社会问题的认定及反应有决定性影响。 实际上,社会问题的认定既依赖于事件本身,也与人们对它的认识程度有关。理查德·富勒认为, 社会问题是一种被相当数量的人认为的与他们所持有的某些社会规范产生了偏离的状况。 社会问题既有客观的一面,也有主观定义作用的一面,客观状况是社会问题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他认为,客观状况是指可以由公正的、受过训练的人观察到其存在,并在数量上可验证的情境,比如失业率等。主观定义是指某些人认为某些情况对其所持有的价值观造成了威胁。 从现实情况来看,社会问题的认定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一个社会现象从被人们认识到被认定为问题称为问题化过程。它与下列因素有关: 某一事件对某一群体的生活产生了不利影响,利益受损群体对此表示不满并进行呼吁; 社会上的敏感群体及有识之士认同了利益受损群体的呼吁并在更广阔、更能引起人们关注的范围内进行呼吁; 社会舆论对此予以关注并进行宣传、评论,推进社会对问题的严重性的认识; 公众普遍认识了上述事件并接受了对它的负面评价,认为应该予以解决; 社会的权力集团对问题予以重视,在一定程度上认同了公众和舆论对问题的看法,并支持解决。 这样,这一问题就会被当作一个社会问题来对待,广大社会成员就会被动员起来对之做出反应。
看待社会问题的视角
(一)社会病理学的观点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美国涌现大量社会问题。美国早期的社会学学者受社会有机论的影响,认为社会问题是一种社会病态。这种观点认为,社会是由个人组成的,是一个协调的整体,社会关系不协调、社会出现问题是社会的一种病态。无论是个人道德的衰退还是社会结构的缺陷,都是因为健康的社会遇到了问题,这会对社会整体造成危害。社会问题就是违背社会道德期望的非道德状态,也是社会的非健康状态。总之,从社会病理学的观点来看,社会问题是社会“不正常”的体现。
(二)社会解组论
社会解组是指社会上原来通行的社会规范、社会制度失效,人们联系松散、社会秩序混乱的现象。 总的来说,社会解组论认为,社会是一个组织起来的体系,社会规范是其维护者,社会的剧烈变动使原来的社会规范失效、社会松散,于是社会问题发生。这种现象在当代社会也是存在的。
(三)价值冲突论
价值冲突论认为社会并不是整合的,而是存在不同的利益群体,这些不同的利益群体持有各自的价值观念,当这些价值观念互相对立和冲突时就会造成社会问题。在这里,价值冲突并不是指局部价值观念的冲突,而是指不同利益群体的根本利益和价值体系的冲突,这种尖锐的对立使社会处于非整合状态,出现社会问题。价值冲突论的理论基础是社会学中的冲突理论和亚文化理论,而其现实基础与美国社会中的种族冲突有关。
(四)偏差行为论
偏差行为是指违反或偏离社会公认的行为规范的行为。 一些学者认为,社会规范是指导人们行为并实现社会整合的工具,人们对社会行为规范的偏离就是对社会整合的破坏,这种危害普遍的社会原则的现象蔓延开来就是社会问题。 偏差行为论也是建立在社会整合的假设之上的。 至于偏差行为发生的原因,人们从社会变迁、社会交往等不同角度对其进行解释,如迪尔凯姆关注社会变迁带来的结构不整合对人们行为的影响,差异交往论者则从人与人交往的角度说明某些偏差行为是如何发生的。
(五)标签论
在标签论中,标签是某些人给另一些人施加的符号或固定性看法,主要是指对被施加者不利的符号或污名。 这种理论认为,一些群体(主要是处于弱势炒位的群体)的偏差行为是由于处于强势一方的群体妄加标签而产生的。偏差行为并不是问题的本质,强势一方给弱势一方贴标签才是问题的实质。
(六)批判取向的社会问题观
社会批判理论是由法兰克福学派创立的、以批判资本主义社会的不合理为特征的理论观点和理论派别,它涉及社会学、哲学、政治学等诸多方面。 社会批判理论不同意传统社会学认为社会是一个整合的协调整体的观点,而是对现代资本主义持批判态度。社会批判理论站在人道主义的立场上看待社会问题,认为现代社会的制度和结构导致了人们行为的不正常,而这种承受太大压力的不正常行为又是“病态社会”所要求的,是“病态社会”的正常功能的表现。
(七)社会建构理论对社会问题的看法
社会建构理论强调行动者在社会结构形成中的能动作用,即认为行动者不是完全被动的,行动者以自己对情境的理解选择自己的行为,并对社会过程产生影响。 在对社会问题的认识上,社会建构理论认为社会问题是各有关方面共同参与、共同建构的结果。社会建构理论关心的问题是:人们把什么事态界定为社会问题?谁把这些事态界定为社会问题?他们怎样把事态界定为社会问题?社会建构理论强调不同参与者对社会问题形成过程的影响,从而关注在社会问题界定过程中不同利益群体的影响力比较和互动。
人口问题
实质
人口问题是世界性问题
人口是最基本的社会现象
生产与消费的关系是人口关系中的基本关系
实质是物质资料的生产和消费的关系上出现失调,人口再生产与物质资料再生产不相适应
马恩生产理论
物质资料的生产
人自身的生产
生产能力不足的造成因素
生产资料不足
人口结构不合理
生产能力低
人口理论
马尔萨斯的人口理论
两个公理
食物作为人类必须
两性间的情欲是必然的
两个计数
生产资料的算术级数
人口的几何级数
两个抑郁
积极抑郁:人口增城超过生活资料的增长而二者出现不平衡时,自然规律会强制恢复平衡,手段是贫困和罪恶
战争、灾荒、瘟疫
道德抑郁
要求无力养活子女的人不要结婚
适度人口论
经济学家角度:劳动力增长与工农业生产收益的角度寻找适度人口,使工农业达到“最大收益”的人口即适度人口
建立社会福利社会的角度出发
最有利或尽可能合适的人口数量
索维认为适度人口是一个以令人满意的方式达到某种特定目标的人口如个人福利、社会总财富、延长寿命
人口过渡理论
对个人福利的追求会使人们自愿接受节制生育的观念
中国人口问题
发展与现状
劳动力比较充分、老龄化程度加深
人口问题
第一,人口规模过大抑制社会发展。
第二,人口总体质量不高影响经济社会发展。虽然我国的教育事业有较快发展,但是总体上我国国民的科学文化水平还不够高,精神素质也存在许多问题,人口的较低素质不适应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要求。
第三,人口结构存在问题和忧患。20世纪70年代以来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有效地抑制了人口的过快增长。但是,长期实施计划生育政策也带来人口结构方面的新问题。一方面,从2012年起我国的“人口红利”在减少,即劳动年龄人口总量减少及其占总人口的比重降低。
第四,规模巨大的流动人口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和社会秩序。近二十年来,我国每年都有大量农村人口进城务工,流动人口达两亿多人,他们的家庭生活处于不稳定状态,并产生了复杂影响。留守儿童、留守妇女、留守老人的生活困境正在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另外,大量流动人口使社会管理变得困难。
第五,未富先老带来严重挑战。按照联合国的标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中60岁及以上人口比重超过10%或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超过7%即为老年型人口,社会为老龄化社会
成因
历史文化原因
农业社会、农耕文化
政治方面
子主题
人口惯性
解决我国人口问题的途径
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提高人口素质
大力发展经济
发展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事业
劳动就业问题
概念与类型
概念
劳动就业简称就业,是指在法定劳动年龄内有劳动能力的人,从事某种劳动或工作,取得劳动报酬或经营收入,以维持生活的活动。
基本内容
第一,劳动就业是针对劳动年龄人口中有劳动能力的人而言的,非劳动年龄人口不在此列。 第二,劳动就业是指从事一定职业,从事劳动和工作并取得相应报酬的活动。 第三,就业是指持续相对长时间的有报酬的劳动,偶尔为之的不属于就业。
类型与状态
意义
社会角度
劳动就业可以创造财富,满足人们物质生活的需要,可以为社会发展创造条件;同时,充分就业有利于社会秩序的稳定。
从个体角度来看
一方面,劳动是劳动者获得正当收人的手段,是他及其供养之人生存的物质基础;另一方面,劳动就业是劳动者自身社会地位被肯定的过程。
从社会的角度来看,具有劳动能力者的一个重要的社会地位是其职业地位,是他在社会职业体系中的角色定位,而劳动就业是其职业地位的具体体现。这就是说,一个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如果不能从事劳动就业,就失去了表现其重要社会角色的机会,同时失去了借此更广泛地参与社会生活、充实和发展自己的机会。
失业及其成因
子主题
(一)失业及其表现形式
失业是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希望就业,但找不到劳动或工作岗位,无法实现自己拥有的劳动力价值,从而劳动力资源处于己拥有的劳动力价值,从而劳动力资源处于闲置状态的现象。对于失业可以从个体和群体两个角度来考察,后者是从宏观层面上对劳动力群体的劳动状况的考察。
失业有以下表现形式:一是属于劳动年龄人口的人由于种种原因而失去原来的职业岗位,处于待雇状态,这是原本意义上的失业。 二是新成长起来的劳动力未能实现就业的现象,我国曾经称之为待业。 还有一种是劳动者虽然在职,但不能发挥其劳动能力,处于无事可干的状态,实际上也是一种失业。
(二)失业的类型
1.正常性失业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即使劳动力供求方面不存在缺口,也可能会存在失业。因为在劳动力市场开放的情况下,总有人会换工作和找工作,这些尚在找工作的人实际上就处于失业状态。 某一社会在某一时期,存在一定比例的失业率被认为是正常的,这种失业被称为正常性失业。 在正常性失业中,那些完全由于劳动而形成的失业被称为摩擦性失业。国际上一般认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失业率不超过5%就属于正常。
2.结构性失业
在许多情况下,失业的出现是由于经济结构方面的原因。 比如,由于社会需求的变化,某一社会的产业结构进行调整或升级换代,那些与被压缩或被调整掉的产业、产品生产直接相关的工人可能会失业;工厂的搬迁会致使一些工人失业。这些由经济结构的调整而导致的失业被称为结构性失业。结构性失业带有群体性的特点。
3.技术性失业
为了竞争,企业总要引进和使用新技术,这时一些工人会变得不适应而被排挤出就业行列,这种由引进新技术代替人力劳动导致的失业被称为技术性失业。技术性失业就是用技术排挤劳动。这里还包括由新生产方法、新材料的运用和改善经营管理引起的失业。
4.季节性失业
季节性失业是某些部门由于季节变动被迫停业而导致的失业。季节性失业在农业、林业、矿业等受自然条件直接影响的行业中较多出现,那些受时令影响的行业也可能发生季节性失业。
(三)失业的成因与影响
1.失业的成因
个体原因和社会原因。所谓个体原因是失业者个体的自身特点,而社会原因则是指社会制度、社会结构及文化因素的影响。社会学对失业问题的研究更关注社会原因。
失业可能是由于经济原因,也可能主要是由社会因素造成的。 前者把失业只看成是经济现象,是劳动诸要素之间的配合发生了问题,再如,劳动力绝对过剩会导致失业,这种观点也是基于经济学的分析。 实际上,失业也有社会方面的原因。或者说,几乎任何失业都是一个经济和社会现象,都是由经济、社会等多种因素共同造成的。所谓正常性失业人群实际上是劳动力后备军,它是雇主愿意保持的对在业者的压力机制。 社会学从更广阔的角度看待失业问题,关注造成失业的社会结构、社会制度方面的原因。 这些问题主要包括:哪些群体首先被迫失业?失业的社会结构原因、社会制度原因是什么?失业给失业者及其家庭的生活、社会地位及行为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大规模失业的社会影响是什么?等等。
2.失业的影响
从生产劳动是人类和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的角度看,失业对当事人和社会都有消极影响,主要表现在如下一些方面。 失业使当事人对生活资料的获取受到限制,可能会影响他们及其家庭成员的正常生活和发展。失业使当事人失去了就业机会,也限制了他们对更广泛社会生活的参与,这对他们的社会经济地位产生不利影响。 从经济角度来看,失业是对劳动力资源的闲置和浪费,减少了社会财富的生产。较大规模的失业可能会积蓄失业群体对社会的不满,进而影响社会秩序。
中国的劳动就业问题
(一)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劳动就业问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我国实行了二元劳动就业体制,即在城镇中实行有计划的充分就业,在农村实行自然就业,除了国家为发展工业而从农村招收工人之外,城乡劳动就业体系基本上各自封闭运行。这种充分就业制度消除了失业现象,造就了一个普遍劳动的社会,通过过按劳分配保障了人民的基本生活。充分就业不仅是一种经济制度,也具有政治上的含义。在劳动力资源十分丰富的情况下,充分就业制度遇到的挑战是劳动积极性改革。和劳动生产率问题。充分就业制度下的隐性失业、低效率最终导致了经济体制改革。
(二)当前的劳动就业问题
较大规模但素质不高的劳动力资源的供给、劳动就业制度的市场化改革、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全球化 在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过程中,当前我国的劳动就业存在如下一些突出问题。 劳动就业压力巨大。目前,我国城镇平均每年新增劳动力达1000万人,另外有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寻求就业机会,但新增就业岗位不能满足上述要求,劳动就业存在巨大压力,失业现象不可避免。
劳动就业制度改革使隐性失业显性化,带来“下岗”和失业问题。随着劳动就业体制改革的深入,国有企业中人浮于事的现象有所改善。在市场竞争中一些国有企业倒闭破产,员工待岗、失业现象严重。在失业群体中,中年人占有较大比例,这加剧了失业的负面效应。
产业结构调整给就业带来巨大压力。加入世界经济体系及贸易体系后,我国的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越来越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在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换代、科技创新的过程中,由于原产业中的就业者不能有效地转换技术和提升水平,不适应新的产业结构的要求,也由于技术排挤劳动,因此产生了大量失业者。
农村剩余劳动力形成巨大压力。在走向市场经济和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下,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压力突显出来。年轻的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经商给城镇就业格局带来多方面的影响。
某些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护。在劳动就业制度尚不健全的情况下,劳动关系(劳资关系)存在诸多问题,其中突出的是,一些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保护。在这方面,农村进城务工者遇到的问题更加严重,新生代农民工的劳动与生活状态、企业的社会责任成为全社会普遍关心的问题。
(三)解决劳动就业问题的途径
发展经济,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发展经济是促进就业的根本途径。
加强人力资源能力建设。经济全球化和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必然会继续促进我国产业结构、产品结构的调整。为了适应这种变化,应该加强对劳动力的培训,提高其技术水平和再就业的转换能力。我国比较缺乏高级技术人才,培养大量高级技术人才包括技术工人是促进经济发展和就业的重要一环。
发展服务业,开发新业态,开辟新的就业领域。服务产业是当代经济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劳动密集型产业。我国的服务业还比较落后,发展生产型服务业和生活型服务业、社区服务业和养老服务业等,既可以满足城乡居民生活的需要,也可以提供较多的就业机会。同时,开发新业态也应该成为发展经济、吸纳劳动力就业的重要措施。
加强法规和制度建设。我国应该进一步完善劳动就业制度,加快统一劳动力市场的建设,改变二元劳动力市场的做法,从总体上和长期视角看待劳动就业问题;要加强劳动保障的制度建设,强化企业的社会责任,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贫困问题
界定与类型
经济学对贫困的定义
收入不足导致的生活的匮乏
贫困的经济-社会定义
那些缺乏获得各种食物、社会参与和最起码的生活与社会交往条件资源的个人、家庭和群体就是贫困的
恩格尔系数是指家庭食品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恩格尔系数越大,即家庭用于食品的支出在家庭总支出中占的比例越大,就越是贫困。
劳动的类型
绝对贫困与相对贫困
在关于贫困的研究中,绝对贫困是指收人不足以维持人的最基本的生存需要的状态。所谓最基本的生存需要首先是从营养学的角度着眼的,当收人不足以维持一个人的基本生存所需要的营养时,他是贫困的。除了营养之外,人的基本生存还涉及穿衣和住房。绝对贫困是最严重的贫困。 相对贫困是与某一生活标准比较而呈现的贫困状态。在贫困研究中,相对贫困是指收人虽然能够维持基本生存需要,但与一般的生活水平相比仍然较低的状态。
个案贫困与群体贫困
个案贫困是指个人和家庭处于贫困的状态,是相对于周围的个人、家庭的贫困。这种贫困主要是由个别的或特殊的原因造成的,是某一范围的人口或家庭中的个别现象。由于失业、灾病、遭遇突发事件,少数个人和家庭陷人贫困之中,即个案贫困。在一般意义上,个案贫困是相对于群体贫困而言的,它也可以指个别村庄或社区。 群体贫困是在一定范围内某一类社会单位普遍处于贫困的状态,所以也叫普遍性贫困。它指的是一个区域内某一类社会成员大多处于贫困状态,如自然条件较差的山区农村、有残疾人的家庭、单身母亲家庭等。 与群体性贫困相连的还有结构性贫困。结构性贫困是指由于社会结构、分配制度等,相当数量社会成员处于贫困状态的现象。比如,一定时期政府忽视农民利益而使相当数量的农民处于贫困状态;劳动就业政策的调整使大量缺乏竞争力的中年工人失业,导致其家庭贫困等。结构性贫困具有一定的群体特征,它影响社会结构的形态。
关于贫困的理论
(一)贫困的恶性循环理论
贫困的恶性循环理论基本上从经济的投入一产出角度分析贫困的成因。经济学家认为,发展中国家长期陷于贫困是一连串的、较低投入一产出的行为导致的。从供给方面看,发展中国家普遍人均收人低、储蓄少,从而造成社会生产的投资不足。投资不足使生产规模难以扩大、生产效率难以提高,这使得产出处于低水平,人们的收人依然很低。所以,贫困一投资不足一低产出一低收人(贫困)就形成了恶性循环。这种恶性循环也可以从消费的角度去分析:低收人(贫困)―消费不足一不能刺激生产一产量和生产率低一低收人分配(贫困)。这两种循环是联系在一起的,这一理论基本上揭示了发展中国家的贫困再生产的过程和机制。
(二)人力资本投资理论
人力资本投资理论由美国经济学家西奥多·舒尔茨(Theodore Schultz) 提出,他认为人力也是一种资本,人力资本是通过投资而形成的,这种投资表现为正规教育、培训、健康和迁移等。舒尔茨把个人和社会为了获得收益而在劳动力的教育培训等方面做的各种投人称为人力资本投资。按照这种理论,拥有较丰厚的人力资本者可以获得较多收益,因为他们会获得更广阔的选择范围。人力资本投资理论认为,个人和群体之间收人上的差异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其在人力资本投资上的差异,贫困的主要根源之一在于人力资本投资的不足。因此,舒尔茨认为解决贫困问题的关键在于提高对贫困者的人力资本的投资。
(三)社会不平等理论
关于贫困的社会不平等解释并不是一个理论,而是与此相关的一类解释。马克思在分析资本主义社会工人阶级的贫困时认为,工人阶级贫困的根源在于生产资料的不平等占有。资产阶级依靠掌握的生产资料剥削了工人的剩余劳动,造成了工人阶级的普遍贫困。从而,要消灭社会中的贫困就必须消灭生产资料私有制。 冲突理论认为贫困是各个群体在利益分配中争夺的结果。各个群体因为所拥有的权力和占有的资源不等,所以在利益争夺中获得的利益也不同,那些最无力者就会陷人相对贫困状态。按照这种观点,贫困者之所以陷人贫困,主要是由于他们在社会的经济过程、政治过程和社会生活中拥有的资源很少。他们缺乏经济上的竞争力、政治上的权力,在利益分配过程中没有有效地表达自己利益诉求的机会,从而陷人贫困。总的来说,冲突理论基本上认为,贫困是社会权力结构的不合理造成的。 按照社会不平等理论的解释,贫困还有受教育机会不平等、性别不平等和其他原因。社会不平等理论认为贫困是社会造成的,这可以称为贫困的社会责任论。从最直接的角度来看,基尼系数可以反映社会财富分配的不平均程度。基尼系数所反映的是社会的实际收人分配状况对于理想的绝对平均分配状况的偏离程度。基尼系数越大,表示社会财富的分配越不平均。当社会财富主要集中在少数人手中,大多数社会成员很少占有财富时,就出现了严重的贫富不均现象。基尼系数是对分配不均状况的描述,而不是对其形成原因的分析。
(四)贫困文化理论
贫困文化理论是从社会文化的角度解释贫困现象的理论,它是美国学者奥斯卡·刘易斯(Oscar Lewis) 通过对贫困家庭和社区的实际研究提出。这一理论认为,在社会中,穷人因为贫困而在居住等方面具有独特性,并形成独特生活方式。 穷人的独特居住方式促进了穷人间的集体互动,从而使得他们与其他人群在社会生活中相对隔离,这样就产生一种脱离社会主流文化的贫困亚文化。处于贫困亚文化之中的人群有独特的文化观念和生活方式,这种亚文化通过“圈内”交往而得到加强,并且被制度化,进而维持着贫困的生活。在这种环境中长成的下一代会自然地习得贫困文化,于是贫困文化世代传递。贫困文化塑造着在贫困中长大的人的基本特点和人格,因而他们即使遇到摆脱贫困的机会也难以利用它走出贫困。 贫困文化理论基本上属于贫困的个人责任论。虽然刘易斯并不认为这种理论具有普遍的解释力,但是这种理论还是遭到许多批评。主要的批评观点包括:贫困文化理论夸大了穷人与其他人在文化上的差异,实际上穷人本身并不是同质性很强的群体,各群体观念和行为上的差异是社会地位的反映,贫困文化理论未能解释穷人贫困的起始原因。
(五)功能主义的贫困观
功能主义从社会结构和功能的角度看待贫困现象,认为贫困是社会分层的必然结果,贫困在社会运行中发挥着积极功能。功能主义认为,社会通过分层机制使那些有天赋的人占据重要的社会位置,担当重要的社会角色。为了鼓励这些人的出色表现,社会就会向他们提供高的报酬。相应地,对于那些对实现社会困。简言之,贫困是当事人天赋和素质低造成的。 的主导价值目标不甚重要的职位,社会所提供的报酬较低。于是社会出现了贫美国学者赫伯特·甘斯(Herbert Gans) 认为贫困在社会中也有一些积极作用。这包括:贫困保证了社会中有人去做收人微薄的甚至是“肮脏的”工作,穷人购买其他人不愿意购买的商品从而延长了商品的经济使用寿命,穷人常常被当作反面“典型”以激励其他人勤奋努力,穷人抬高了非穷人的社会地位,等等。甘斯对贫困的正向功能的分析是苦涩的,但这些功能实际上是存在的。
中国的贫困问题
(一)中国贫困问题的历史与变化
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来,我国的贫困问题的格局有所改变。因为国家实行城乡分割的二元体制,并长期实行农村支持城市的政策,所以城市的贫困问题并不突出,而农村贫困则比较严重。这同样与人口大量增加、人均耕地面积减少和生产力低下有关。 经济体制改革对缓解农村贫困发挥了显著作用。
(二)21世纪以来中国的农村反贫困
“八七扶贫攻坚计划”的实施取得了公认的成绩,但是农村的贫困现象仍然相当严重。进人21世纪以来,中国政府依然致力于农村的反贫困,并引人了参与性反贫困机制。同时,政府决定取消农业税,减轻农民负担;通过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来改善贫困家庭的生活,已经取得了明显成绩。 2012年中国政府调整提高农村扶贫标准为农民人均年纯收人2300元,贫困人口增加。我国农村反贫困仍然面临一些严重挑战,突出的表现是:中西部农村地区的发展与东部地区差距拉大;由于年轻劳动力外流,贫困农村“空心化”而缺乏自我发展能力;农村返贫、因病致贫现象严重;等等。农村反贫困是政府和全社会的任务。201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一2020年)》,决定把连片特困地区作为主战场,把稳定解决扶贫对象温饱、尽快实现脱贫致富作为首要任务,坚持政府主导,坚持统筹发展,更加注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更加注重增强扶贫对象自我发展能力,更加注重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总目标下,对农村扶贫开发作出新的战略部署,提出要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分类扶持贫困家庭,探索对贫困人口实行资产收益扶持制度。接下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提出采取超常规举措,通过产业扶持、转移就业、易地搬迁、教育支持、医疗救助等措施使5000万人左右实现脱贫,而对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实行社会保障政策兜底脱贫,实现到2020年年底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在党中央的领导下,通过发挥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动员全国力量参与,实现了农村的绝对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安全有保障(“两不愁三保障”),实现了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中国的农村反贫困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以解决农村绝对贫困为目标的脱贫攻坚取得了成功,但是中国还没有彻底消除贫困。农村反贫困的任务开始转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缓解相对贫困。相对贫困在中国农村会长期存在,而且任务同样艰巨,中国政府已经决定将缓解相对贫困与实施乡村振兴结合起来,以在农村反贫困方面取得更大进展。
(三)中国城市的贫困与反贫困
我国城市的贫困问题也比较突出,这与我国推进市场化改革、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全球化直接相关。一些国有企业因技术落后、产品缺乏竞争力、生产力低下等而被迫改制、转产或破产,一些职工“下岗”、失业,部分家庭陷人贫困。往前看,在脱贫攻坚中已通过城镇化解决了贫困问题的不少家庭,也可能会遭遇相对贫困问题。 产业结构调整和体制转变是城市贫困的重要原因。当然,如果把进城务工的农残疾人和部分在脱贫攻坚中由农村贫困人口转化而来的城镇市民。总的来看,会不足、住房及其他福利供应不足。我国的城市贫困者主要是失业者、老年人、国的城市贫困者主要是农村移民、老年人等,其形成原因是过度城市化、就业机原因是城市中心区衰落、经济结构转化、“福利过度”、贫困文化等。其他发展中家的城市贫困者主要是残缺家庭的儿童、妇女、非法移民、无家可归者等,其形成我国的城市贫困呈现出与发达国家和其他发展中国家不同的特点。发达国村人口也算进来,问题就更复杂一些。 针对城市的贫困人口问题,政府主要采取两项重要措施:一是扩大就业,通过促进下岗失业职工的再就业解决贫困问题;二是实施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一是扩大就业,制度,通过社会救助保障贫困家庭的基本生活。上述两个方面的反贫困措施取得了明显的成绩,也遇到了一些突出的问题,如中年以上失业人员就业困难,一些贫困人口形成了福利依赖,社会救助对象的识别也遇到问题。城市反贫困需要更加整合的政策设计和对反贫困政策的科学有力实施。
(四)实施发展型社会政策
无论是农村反贫困还是城市反贫困,政府都要制定有力的社会政策对贫困地区、贫困家庭给予有效支持,除了经济上的帮助外,扶贫扶志、增强贫困群体的能力十分重要。在国际范围内,发展型社会政策被认为是反贫困的重要政策工具。所谓发展型社会政策是指以改善贫困群体、脆弱群体的不利经济状况为目标的社会政策。它是协调社会福利效益和经济效益,投资于人力资本、投资于就业和创业计划、投资于社会资本、促进贫困群体经济参与和发展的政策。发展型社会政策也包括提高贫困人口特别是年轻贫困人口的受教育水平,提高他们的就业能力,以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 在解决贫困群体的困境问题方面, 阿马蒂亚·森(A matyaS en) 提出“可行能力”的概念。他认为,对于贫困群体来说,并非知识、技术越高级越好,因为对于有些高级的知识、技术,他们根本用不上。他们需要的是有用的、能够发挥作用的能力即可行能力。可行能力是一个人能够实现的各种可能的功能性活动的组合。要帮助贫困群体走出贫困,增强其真正有用的、能够发挥作用的能力是重要的。 贫困是十分复杂的社会现象。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和较快发展,以及经济全球化的影响,我国的贫困问题还会长期存在。西蒙·库兹涅茨(Simon Kuznets) 提出的“倒U曲线”, 即发展中国家在经济腾飞时期国民经济收人分配差距加大的现象,在一段时间内也会在中国存在。这就是说,反贫困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项长期任务。
社会控制
含义与功能
含义
来源
为消除和避免社会问题与风险的不良后果
含义
社会控制”作为一个专业概念,基本上是在约束人们损害社会秩序的行为的意义上被使用的。
社会控制的类型
(一)统治与制约
在现实社会中,对于危害社会秩序的行为的控制,可能通过施以强制性的外力来实现,也可能通过社会成员之间相互约束来实现。这样就形成了两种不同的社会控制——统治与制约。
1.统治
统治是建立在外在的强制力量基础上的社会控制方式,当社会秩序的维护者运用强制性手段迫使他人遵守既定规范时就表现为统治。 在阶级社会中,统治是以普遍的政治压迫为基础的。统治阶级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以维护社会利益的名义制定了许多法律和规则,用以规范被统治者的行为。 在对现代社会的政治社会学研究中,虽然阶级对立并不那么明显,但是政治社会学家仍然使用“统治”的概念来分析权力关系。他们倾向认为,任何权力的强制性的施加都属于统治行为,这样,统治这种社会控制方式就是普遍的。
2.制约
制约也称社会制约,它是建立在平等基础上的、由于人们认同某种规范而产生的约束人们行为的社会控制方式。人们为了共同的生活而建立制度和行为规范,当大家都认可了这些行为规范,并以此去调节彼此之间的关系时,就形成了一种社会约束力。这种制约虽然也是一种外在压力,但不是靠强力推行的。制约是社会成员之间的相互约束,而不是单向的管束或制裁。
(二)正式控制与非正式控制
根据规范形态,社会控制可以分为正式控制和非正式控制。
1.正式控制
正式控制也称形式化的社会控制,它是指使用比较成形、比较正规的规范来约束人们行为的控制方式。这里的比较成形、比较正规主要是指这些规范多数是用文字的形式表达的,这些规范是依照某种程序正式发布的。正式控制主要是用法律、条例、规章等来约束社会成员和组织成员。依据这些正规的、成文的规则,社会和组织既可以对违反(犯)者给予相应的制裁,也可以用其教育成员。在现代社会中,正式控制越来越占有重要地位,这是与社会成员利益的分化、社会异质性增强相联系的。
2.非正式控制
非正式控制是指使用不那么成形的规范来约束人们行为的控制方式。这里所说的不那么成形的规范主要指,它们一般不是由明文规定的,是非系统化的。比如,社会群体常常运用道德、信任、群体压力等一类看不见、摸不着但却感觉得到的手段来约束其成员,这就是非正式控制。社会舆论也是非正式控制的手段。一般地,非正式控制常常不是基于契约,而是基于人们的共同意识和认同感。初级社会群体或非正式组织普遍使用非正式控制。
(三)外在控制与内在控制
社会控制具有某种外在性,但是它要通过内在的力量发挥作用。根据控制力的直接来源,社会控制可以分成外在控制和内在控制。
1.外在控制
如果一个人感觉到外在的力量对其行为产生了约束和压力,使其不敢违反社会规范,那么这种控制就是外在控制。人们害怕法律制裁、纪律约束、舆论压力,这些都是外在控制发挥的作用。外在控制具有一定程度的强制性,它要求违规者必须接受控制者提出的行为模式。
2.内在控制
内在控制的直接控制力量来自行动者本身。如果一个社会成员接受和内化了他生活于其中的社会或群体的价值规范,自觉地实践角色规范,这就是实现了心礼龙头现J 内在控制。内在控制是社云或组织成贝用内化了的价值规范约束和指导自己行
(四)积极的控制与消极的控制
1.积极的控制 积极的控制是建立在积极的个人顺从动机之上的,以倡导、鼓励为特征,防止违规行为发生的社会控制方式。积极的社会控制通过大力宣传社会的规范和方式。 价值、奖励模范行为而达到预防违规行为的效果,它是各方都愿意接受的控制
2.消极的控制 消极的控制是运用惩罚手段来制裁某些违规行为的社会控制方式。它是违规行为已经发生,并造成了消极后果之后的控制,因此是消极的。消极的社会控制是重要的社会控制方式,因为毕竟社会不能完全预防违规行为的发生。违规行为发生后,惩戒就表现为消极的社会控制。
社会控制的功能
(一)社会控制的基本功能
1.维持社会秩序
社会秩序是指社会各组成部分在结构上相对稳定和有序,在运行中相互协调与平衡的状态。社会是社会关系的体系,是由社会成员(包括其组织)的利益和责任关系组成的体系。当社会成员、社会群体按照一定的逻辑结合起来,这种关系又指导和约束着社会成员,使其按照社会既定的规范行事时,社会生活就呈现有序状态,这就是社会秩序。 秩序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本前提。尽管人类社会自始至终充满矛盾和冲突,但是人类一直把追求和谐与秩序作为自己的理想。法国的启蒙思想家让-雅克·卢梭(Jean-Jacques Rousseau) 认为, 社会秩序是一项为其他一切权利提供了基础的神圣权利。他认为人们应该维护公认的社会秩序。没有基本的社会秩序,社会就会解组或崩溃。然而,由于种种原因,人们并不总能自觉地实践既定的行为规范,从而对社会秩序造成冲击。社会控制则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对社会秩序的冲击,保持社会安定。
2.维持正常生活
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人们在共同的生活中形成了适应此条件的相互关系模式,即社会结构,从而形成了此条件下的正常生活形态。但是,由于社会化不足及其他内外原因,某些社会成员可能会自觉不自觉地违反既定规范以达到自己的目的。当这些行为影响了其他社会成员的由既定的社会关系规定的合法利益时,就可能引发冲突。这时,公共利益的代表就要动用社会控制手段对破坏秩序者予以约束甚至制裁,维持社会成员的正常生活。
3.促进社会发展
社会秩序和社会进步是社会学的追求目标。社会不但要保持一定的秩序,而且要谋求进步和发展。然而谋求发展必须以一定程度的社会稳定为前提,就必须保证社会有基本的秩序。社会发展是由人们的合作和竞争来实现的,而且在许多条件下,利益竞争是推动社会变迁的动力。人们在追求自我发展的过程中,可能会同他人发生冲突。如果不把这种冲突限制在社会可容纳的范围之内,社会就会陷人混乱,社会发展的进程就会受到影响。这就是说,一定的社会控制不仅会使社会有秩序,也会促进社会的发展。
(二)社会控制的负功能
社会控制不仅有维持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发展的积极功能,也可能阻碍人与社会的发展,这种消极作用就是社会控制的负功能。
1.不合理的社会控制会损害人们的基本利益
在存在阶级对立的情况下,社会关系模式所反映的利益分配格局基本上是偏向统治阶级一方的,这种利益分配格局是不合理的。社会的统治阶级正是依赖强有力的社会控制来维护自己的利益,甚至会通过限制人们的自由、压制人民的利益诉求维持社会秩序。显然,从人类进步和正义的角度来看,这种社会控制发挥着消极功能。在非阶级社会中,统治者也可能会用强制手段压制不同利益群体和持不同意见者,这会损害一般民众的基本利益。应该指出的是,这种社会控制常常会积累冲突。
2.僵硬的社会控制不利于人们追求合理目标
任何社会规范都是在一定条件下建立的,它并不具有普适性。当情况发生了变化,有些社会规范就过时了。当人们试图冲破这种限制和束缚去追求新的合理目标时,僵硬的社会控制所起的作用就是维持原有秩序,阻碍创新行为。 一个社会不能没有社会控制,但社会控制又不能超过合理的限度。社会在运用社会控制工具时,应该尽量避免它的负功能。
社会控制与个人自由
社会控制与个人自由的平衡。在个人自由与社会规范的关系上,合理的平衡方法可能是使社会规范建立在广泛共意即共同同意的基础之上。 关于适度的社会控制。要真正平衡社会控制与个人自由的关系,从理论上一般地给出合适的社会控制的程度是十分困难的。 原因:第一,人们对自由与控制的重要性的看法不同。有人极其崇尚自由而拒绝所有社会控制,有人则强调规范的重要性。适度的社会控制就是必要的。关于社会控制对人的自由及合理行为的限制,法国社会学家福柯通过权力分析给予了深刻的揭示。他认为,现代社会通过纪律、惩罚等多种方式即权力技术实现对人的身体的控制。显然,他对于现代社会对人的控制是持批判态度的。反之,站在社会管理的立场上就不会出现这种看法。 第二,利益的复杂性。社会规范和社会控制都是利益的调节工具,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利益不同的人对社会控制的看法也不同。在利益纷杂的情况下,人们难以实现共意,即就社会控制达成一致意见。 第三,具体情况的复杂性。社会规范和社会控制与具体的社会情境相关,笼统地讨论合理、公正的社会控制常常失于空泛。由此,我们可以说,一般地,适度的社会控制是能维持社会秩序又不妨码多数人合理而自由的活动的限制和约束。 社会控制的价值标准。面对具体的社会情境,社会有一般的关于社会控制合理性和适度的标准。如果从社会的基本价值的角度来看,那么罗斯的看法还是有意义的。他认为,所有社会控制都应该有助于人类的福利。
越轨行为
一、越轨行为及其类型
(一)越轨行为的含义
失范是一种状态,它反映的是人们所应遵循的行为规范失去作用的现象,包括人们的反常行为和社会的混乱状态。越轨行为则是指偏离既定规范的行为,也称为偏差行为。但是这些状态和行为又有明显的共同点,即对规范和标准的偏离。 越轨行为是指违反社会规范的出格行为。显然,这一界定比较笼统,因为规范是多种多样的,违反和偏离的行为也是多种多样的。“越轨”这一说法常带有负面的含义,因此违反何种社会行为规范被看作越轨、由谁来认定某一行为是否越轨或出格,这些被认为是越轨行为界定和研究中的价值问题。 社会行为规范是人们在共同生活中创造并遵守的行为方式。对于个人来说,它是群体和社会所共有的、作为成员必须学习和遵守的行为规则。 正是有了这些行为规范,群体和社会才成为一个内部协调的社会关系体系。社会或群体为每一个成员都规定了一定的行为规范,要求他遵循,同时用这些规范来评价他的行为 。于是可以这样来下定义:越轨行为是个人或群体违反其所应遵守的行为规范的行为。一个人违反本组织的纪律是越轨,违反社会公德、破坏公共秩序也被认为是越轨。同样,一个群体违反社会行为规则也是越轨。 判定越轨行为是一个理论问题,也是一个现实问题,不但是“技术”问题,而且是“价值”问题。上面对越轨行为概念的定义,实际上暗含了人们遵从或违反社会行为规范的具体背景或实际情况,这是由任何社会行为规范都有其具体的适应范围这一特征决定的。因为同一行为在某一背景下被认为是越轨行为,但在另一背景下则可能是正常行为。越轨行为的判定涉及一些价值方面的问题,这些影响因素主要有如下一些方面。
(二)越轨行为的判定与价值问题
1.越轨行为的判定与文化类型
规范文化是价值的体系,文化类型不同,人们对行为的是非判断也不同。常常有这种现象:在一种文化中被认为是越轨的行为,在另一种文化中则被认为是正常的行为。例如,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对于子女赡养老年父母的看法有很大差异;对种族复仇行为,不同文化也有不同的看法。
2.越轨行为的判定与群体价值
同一社会中的不同群体对同一行为可能有不同的看法,这也会影响对越轨行为的判定。一个群体认为某行为是越轨,而另一群体则可能容忍这一行为。比如,对于未婚同居,不同年龄的群体对它的看法可能相去甚远。
3.越轨行为的判定与权力结构
越轨行为的判定直接涉及权力,即谁有权力去判定别人是否越轨、他们为什么有权力去做出判定。从国际冲突到家庭矛盾,权力在越轨行为判定中的作用是明显的,但有权者的判定并不一定公平。 上述因素体现了越轨行为的相对性,也为越轨行为、社会控制的研究增加了难题。但是,由此并不应该得出相对主义的结论,即认为任何越轨行为的判定都是相对的,因而是不可靠、非客观的。正如前面所说,法律、纪律、基本道德和人类的共同感情就是判定越轨行为的基本标准。
(三)越轨行为的类型
1.不同程度的越轨行为
社会行为规范对人们的约束程度是不同的。因此,违反这些规范对社会秩序的冲击程度也不同。按照越轨行为对社会行为规范的破坏的类型和程度,越轨行为有不从俗行为、不道德行为、违纪行为、违法行为和犯罪行为。其中,犯罪是违犯法律并对其他社会成员或全社会造成严重损害的行为,是最严重的越轨行为。
2.个人越轨与群体越轨
按照越轨行为主体的特征,越轨行为可分为个人越轨与群体越轨。个人越轨是某一社会成员违反社会、群体规范的行为。群体越轨是某一社会群体、组织、机构违反规范的行为。前者如某人贪污,后者如某企业偷税漏税。群体越轨对社会规范的破坏更大。
3.正向越轨与负向越轨
按照越轨行为的性质,即越轨行为与人们所期望行为的方向,越轨行为可分为正向越轨与负向越轨。社会行为规范反映的是对某类社会成员的一般要求,同时具有价值取向。在这里,过和不及都属于越轨。如果没有达到规范要求是负向越轨的话,超过规范的一般要求的更卓越的做法则是“正向越轨”。比如某些改革者、“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属于正向越轨者,而不守信用、懒惰、虐待是负向越轨。关于越轨行为的讨论中一般指负向越轨行为。
二、对越轨行为原因的解释
(一)生物学、心理学对越轨行为的解释
1.生物学的解释
生物学从人的生理特征角度解释某些人为什么出现越轨行为,特别是犯罪行为。意大利犯罪学家切萨雷·龙布罗梭(Cesare Lomb rso) 最早从这一角度分析问题,他在对犯罪人的研究中发现,大多数犯罪人有与平常人不同的生理特征,他们在面部特征上有“返祖”现象,因此他用生理因素解释犯罪现象。有的研究者认为犯罪者在体态方面有某种特征,还有的研究者发现一些犯罪者的染色体异常。
2.心理学的解释
有学者从心理学的角度寻找越轨的原因,其中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最具代表性。弗洛伊德认为,一个人的人格由本我、自我、超我三部分组成。本我是人的本能的冲动,本能包括生的本能和死的本能。生的本能是性欲、恋爱和建设的动力,死的本能是伤害、虐待和破坏的动力。人的本能是按快乐原则行事的,它们总想表现出来,以满足自己的私利,但是这种没有任何控制的表现会造成对他人的侵犯。于是社会通过教育过程使社会行为规范被其成员内化,这就是超我的力量。超我是人格的检察官,起着压抑本能的作用。自我是从本我中逐渐分化出来的,其作用是调节本我与超我之间的矛盾,它遵循现实原则,以合理的方式满足本我的要求。而本我一旦失控,本能随意表现,就会造成侵犯他人的行为。
(二)社会学对越轨行为的解释
社会学从社会结构、社会文化、社会变迁等角度解释越轨行为何以发生。这里只介绍几种较有影响的理论。
1.失范理论
失范是指社会成员失去可以遵循的行为规范而出现的反常状态。迪尔凯姆在研究社会分工和自杀现象时指出了失范状态,他认为,在社会从机械团结向有机团结转变时,如果社会分工的发展快于这种分工所要求的道德基础的发展,就会导致失范。他关于自杀的科学研究还发现,失范会导致人的自杀。 迪尔凯姆的失范理论认为,社会的正常状态是社会各部分相互协调而处于整合状态。在社会迅速变动的时代,当文化价值和社会结构以不同的速率转变时,原来的某些指导和约束人们行动的社会行为规范就可能失效,它们已不能有效地指导人们该做什么和不该做什么。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就会手足无措,处于无所遵循的迷茫状态,生活会变得漫无目的,从而可能会自杀。按照迪尔凯姆的看法,人们的某些反常现象,包括自杀,是缺乏有指导意义的行为规范造成的。我国社会学家也指出,犯罪与社会变迁有密切关系。
2.手段一目标论
默顿同意迪尔凯姆的假设,即认为社会结构缺乏整合会造成极度紧张,从而引发失范行为。 但他改变了迪尔凯姆的心理学假设,并将失范的含义由无规范改为规范冲突。默顿认为,社会作为一个文化体系为每一个社会成员都规定了目标,但是社会在结构的安排上并没有为每一个成员提供达到上述目标的合法手段,即社会结构的特征并不一定能为每一个成员提供条件以达成目标。 当社会为人们提出的文化目标(在美国主要是高的物质成就)与达到目的的合法手段(制度化手段)不配套、不统一时,人们就可能出现五种行为方式: 第一种,认同文化目标,也遵从制度化手段,这是遵从; 第二种,只认同文化目标,但不遵从制度化手段,此为创新; 第三种,放弃文化目标,但遵从制度化手段,此系形式主义; 第四种,既不认同文化目标,也不遵从制度化手段,消极退缩,这是逃避; 第五种,用新的目标和手段代替文化目标和制度化手段,这是反叛。这样,按照社会的价值标准,创新、形式主义、逃避、反叛都与社会的要求发生一定的偏离,属于越轨行为。默顿的上述观点被称为“手段一目标论”。他认为,美国社会的下层阶级有较多越轨行为,这与他们达到文化目标的机会不足有关,越轨行为是由社会结构方面造成的。 目标与手段不配套而导致越轨的现象在我国也时有发生。改革开放以来,人们普遍接受了经济上的致富目标,但各人致富的机会很不相同。这时,有些人缺乏合法的致富手段,可能靠不合法的手段获取财富,这就是一种越轨行为。
3.亚文化群体论
亚文化群体是指一定社会中的在文化价值上与主体社会有显著差异的群体。它是指由阶级地位、种族背景、居住地区、宗教渊源之类的社会因素结合而成的、具有一定功能的群体或社区。 作为整体社会中的一部分,亚文化群体要服从主体社会的法律和某些准则。 但是,该群体或社区有自己的历史、结构和生活方式,所以同时它具有自身特有的文化价值规范。当亚文化群体成员按照自己特有的文化规范行事时,由于该文化规范与主体社会的行为准则相冲突,他们被视为反常,其行为属于偏离或越轨行为。例如,在前面所述的贫困文化理论中,贫困群体常常有边缘感、依赖感、非正式婚姻、性行为较早等特征,而这些在主流文化看来属于反常的偏差行为。 亚文化理论认为,所谓偏差者或越轨者并不是自己有意违背社会规范,实际上他们也在遵从行为规范,无非在主流文化群体看来才属于越轨亚文化。当然,这里自然会引出这种判断的合理性问题。
4.标签论
标签论是解释越轨行为原因及其发展过程的理论。20世纪30年代,弗兰克·坦嫩鲍姆(Frank Tannenbaum) 首先提出了标签论的思想, 他认为, 犯罪形成的过程是一个指明、规定、识别、区分、描述、显示以及形成意识和自我意识的过程,犯罪行为实际上是由社区标定的。 后来,学者们又分析了初次越轨和再次越轨(初级越轨和次级越轨),以说明社会反应的意义。他们认为,每个人都会发生一些不同程度的越轨行为,但大多数是偶然的,程度也不严重。如果这种越轨行为被其他人发现并公之于众的话,他就会被贴上“越轨者”的标签,这时他的处境就会发生很大变化,就可能从初次越轨变为再次越轨,从一个平常人变为一个有越轨倾向的危险人物,越轨者就可能成为他的身份。 这一理论认为,越轨不在于行为本身,而是社会反应、他人定义的结果。正是他人给某一行为下定义、贴标签才使这一行为成为越轨,并引发了进一步的越轨行为。所以,越轨行为是社会建构而成的。 标签理论还注意到加标签者和被加标签者的身份和地位问题,即由谁给谁加标签。贝克尔认为,越轨并不是越轨者固有的特性,而是由特定的统治集团制造出规定,并把这种规定加之于特定的人,给他们贴上“局外人”的标签而制造出来的。该理论认为,基本上,社会上有地位(或上层)的人给下层人加标签,而上层人的此类行为或更严重的行为却常被视为正常。因此,加标标签常有不平等的性质。
社会控制的手段
习俗、道德和宗教
习俗
含义
人们长期的共同生活中逐渐形成并共同遵循的风俗和习惯。是人类在生产生活汇总通过长期摸索、自然演化和积累而成的,人类在自然环境、社会环境这生产方式下共同活动的经验的反映。 习俗是人类社会的最基本的行为规范,它存在于生产、生活各个领域,并对人们的共同活动产生影响。 习俗,特别是风俗,具有地域特征,不同民族也常有自己的习俗。习俗还受到生产方式的影响,我们可以发现农村、牧区、商品经济发达地区人们的习俗和生活方式是不同的。习俗是长期积累而成的,因此在生存条件未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况下,习俗的改变也是十分缓慢的。
习俗的社会控制作用
习俗的社会控制作用表现为对人们行为的指导和约束。 当习俗只是一种生活方式时,遵从习俗会使人们产生群体的认同感。当习俗涉及社区成员间的利益关系时,违背习俗的人常会受到多数社区成员的指责、攻击和孤立。在一个封闭的、不流动的社区内,这种指责、攻击和孤立会给人造成极大的心理和精神压力,习俗的社会控制作用是明显的。正因如此,人们大多数是遵从习俗的。 有的习俗有优劣之分。好的习俗有利于人们之间关系的维持,形成和谐进取的氛围,这时它的社会控制作用是积极的。陈规陋习则是落后的观念和行为方式,它维护旧的社会秩序,其社会控制作用是消极的。
道德
道德也称道德规范,它是以善恶评价为中心的行为规范的总和,是对人的思想和行为的是非、善恶、正义与非正义、正当与不正当进行评价的标准。它是人们在长期的共同生活中积累而成的。 道德是一定社会用来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在不同的社会生活范围内有不同的调节人们行为的道德规范:从人们活动领域的角度来看,有家庭道德、社区道德、社会公德、国民道德等;从活动领域性质的角度来看,有经济领域的道德(如商业道德),政治领域的道德,文化、教育、医疗等领域的职业道德等;从人们活动涉及的对象来看,有只涉及个人及其群体利益的私德和涉及公共利益的公德,后者如公共场所中的公民道德和环境道德等。道德规范表现为两种形态:一种是由理论家或统治阶级提倡并上升为理论的规范,另一种是虽然未能在理论上被表现和表述出来,但在世俗生活中得到广泛认同和遵循的习俗性规范。 道德靠人们的内心信念、社会舆论来促使人们自觉遵守社会的行为规范。 任何社会(特别是社会的统治阶级)都十分重视道德的社会控制作用。中国是礼仪之邦,有极其丰富的道德思想和系统的道德规范。中国的历代统治者都十分注重道德在指导人们行为、调节社会关系方面的作用。孔子认为:“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他认为,道德教化与刑罚制裁相比,能更有效地对百姓进行统治和管理。这种统治思想被历代统治者所接受,德治是中国封建社会长期稳定和延续的重要原因之一。 应该指出的是,道德的约束作用也是有限的,因为道德具有阶级性、集团性。另外,社会上存在多种道德原则,典型的如个人主义、集体主义。奉行不同价值观的人们从事共同活动,常常在压缩道德发挥作用的空间,在社会发生剧烈变迁、社会价值观念发生重大变化的时期,道德的控制力更受到挑战。我国十分重视道德的作用,但在社会生活中私德比较发达,公德发育不足。另外,改革开放以来,以农业社会为基础的道德体系与以商品经济为基础的道德体系在一些层面上也存在某种程度的冲突,复杂面频繁的社会流动使产生于“熟人社会”的某些道德失去效力。这些都对我国的道德建设和道德实践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
宗教
1.宗教及其基本状况
宗教是一种与神圣物相联系的信仰和规范体系。宗教相信现实世界之外存在超自然的神秘力量或实体,主宰自然进化、决定人世命运,从而使人对其产生敬畏及崇拜,并引申出信仰认知及仪式活动。宗教可分为原始宗教、国民宗教、世界宗教等。基督教、佛教、伊斯兰教被称为世界三大宗教。基督教信仰上帝(或天主)创造并管理世界,信奉耶稣基督为救世主。佛教主张因果报应、生死轮回,信奉释迦牟尼。伊斯兰教由穆罕默德创立,信真主安拉,讲顺从。
2.宗教的社会控制作用
作为社会规范的宗教,主要表现为教规和宗教仪式。教规是宗教对其信徒行为的规定,它不仅涉及宗教活动,也涉及社会生活的其他方面,这些规定要求严格,常被称为“清规戒律”。宗教仪式是从事宗教活动的方式,其功能是增强信徒的宗教意识。通过教规和宗教仪式,宗教指导和约束其信徒的行为,对其行为进行控制。宗教真正能对其成员进行有效约束,要借助宗教信仰和宗教感情。宗教信仰是指教徒对教义、教规的信奉是否虔诚,因为只有真正信奉,才会自觉地按教义、教规行事。否则,教规、宗教仪式只能是虚设的、形式的东西。 宗教通过教育和制裁两种手段约束和控制其信徒的活动。教育手段不仅是对教义的学习和领悟,也包括参加宗教活动以进行熏陶。宗教组织还通过制裁违反教规的活动对教徒进行强制性约束,有时,这种制裁是十分严厉的。近些年来,重申原本信仰的权威性的宗教激进主义的活动在增多。我国是一个有多种宗教的国家。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道教及其他宗教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一定的社会控制作用。
政权、法律和纪律
(一)政权的社会控制作用
政权是建立在某种合法性之上的、统治阶级实行阶级统治的权力,是国家一切权力的基础。统治阶级通过建立行政体系,设置各级政府和委任政府官员来完成对内的管理任务,并凭借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等国家专政工具对破坏国家利益、严重危害社会秩序的行为进行制裁。因此,政权是一种强有力的社会控制手段。国家政权除运用上述惩罚性、威慑性或暴力手段进行控制外,还运用教育等方式,通过向国民灌输统治阶级所认可的价值观念、倡导政府所提倡的行为方式来教化国民,以使他们自觉地按照国家政权所认定的规则行事。王霸并用、德法结合一直是统治阶级采用的治国策略。实际上,政权的合法性基础不同,它采用的社会控制手法也不同。国家的传统不同,国内面临的社会管理任务不同,采用的社会控制方式也会不同。但是无论如何,政权都以其权威和强有力的手段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社会控制作用。
(二)法律的社会控制作用
法律是由国家的立法机关制定,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并强制执行的行为规则。它包括法令、法案、条例等具体形式。在现代社会,法律是最权威、最严厉、最有效、最普遍的社会控制手段。 法律的权威性和有效性在于: 第一,它由享有立法权的立法机关制定,以国家政权作后盾,由完备的、强有力的司法机关保证实施。这就保证了法律的至上性、不可侵犯性。 第二,严肃性。法律的特点是其规定严明,对违法行为的度量界限明确。人们一旦违法,必遭惩罚。 第三,普遍适用性。国家的法律一经制定实行,就对其国民普遍适用。正是因为如此,任何国家都特别重视法律的作用,注重法制建设并极力将统治阶级的意志变为法律。 从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来看,法律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在加强。这表现为现代国家越来越多地将社会生活纳人法律的制约范围。乡土社会的“无讼”现象发生改变,原来的某些靠道德、信用约束的行为改为由法律约束。 社会生活的日益复杂化和利益的多样化使法律成为现代国家处理社会成员之间严重利益冲突中越来越重要的手段。法律的真正权威和效力并不在于制裁,而在于警示。 法律要真正普遍、有效地发挥社会控制作用,就要依赖于法度合理、执法公正和民众懂法。法度合理是指法律规定要符合社会实际,过于宽容或过于严厉的法规都不利于其发挥作用。执法公正是指法律实施中的公正性。在现代社会,执法公正一方面表现为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另一方面表现为执法者应该严格按照法律规范行事,不能亵渎法律。民众懂法是指法律实施应该是建立在民众的法律意识之上的。只有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法律才能真正地发挥其应有的社会控制作用。
(三)纪律的社会控制作用
纪律是国家机关或社会组织为其成员规定的行为准则,是它们用来指导和约束自己的成员,促使其承担一定责任和义务,以实现组织目标的手段。
纪律在社会生活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这是现代社会的景象,因为它与社会组织的发达紧密相关。组织和团体纪律的严明程度与该组织的性质、任务及所面临的环境等因素有关。
纪律的社会控制作用并不在于制裁,甚至制裁只是下策,重要的是使成员自觉遵守纪律。因此,任何组织、团体都十分重视纪律教育,纪律教育是组织成员社会化的重要内容之一。
社会舆论和群体意识
(一)社会舆论
1.社会舆论及其特点
社会舆论是社会大众关于某一事件或现象的议论和意见,它包含对于此一事件或现象的是非曲直之评价。舆论有全国性的、地方性的、社区性的和行业群体性的等。社会舆论可分为民间舆论和权力者制造的舆论。 民间舆论是产生于民间的、由于一定范围的民众对某一事件共同产生兴趣而形成的舆论。传统上的民间與论主要是民众中的议论,在当代社会,互联网成为重要的民间舆论载体。权力者制造的舆论则是由政府或其他掌权者发动的。他们为了推动某一活动,营造某种气氛,率先就某类事件或现象发表意见,并运用行政系统或大众传播工具广泛宣传,影响民众,形成舆论。社会舆论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具有如下一些基本特点
第一,由现实问题引起。社会舆论是人们针对现实问题而发的。当现实中的某一事件关系到许多人的利益或价值时,就会引发他们的议论,并发展出社会舆论。一般来说,社会事件与人们的利益、与人们关于社会公正的理念关系越直接,就越容易引起人们的讨论。
第二,集体互动的产物。舆论是许多人发表意见并发生互动的结果。当大家共同感兴趣的事件发生之后,大家就会议论这一问题,各种意见相互碰撞,相互启发和补充,最后形成几种主要意见或一种占主导地位的倾向性意见,这就是舆论
第三,靠大众传播形成。社会舆论是靠大众传播形成和扩散的。人们对某一现象都感兴趣,所以他们会根据自己掌握的情况,依据自己的价值观,对于该事件进行议论、评论和宣传。这一过程是各种意见的互动过程,直接的、口头的意见交换和传递是主要形式。在现代社会,大众传播工具(包括互联网)在形成舆论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各国政府和大型组织都对互联网的舆论功能特别重视。
2.社会舆论的社会控制作用
社会舆论是大多数人对于某一事件的意见,它对人们的言行具有一定的约束及社会控制作用。它发挥控制作用的机制是:社会舆论形成之后就在一定范围内占主导地位,它会对人们的行为发生潜移默化的引导作用,会给少数言行与众不同的人造成心理压力。 人们为了缓解这种压力,不自外于众人,就会使自己的言行与众人保持一定程度的一致,于是社会控制作用发生。
群体意识是成员对群体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责任感的总和,它是成员为了维护群体的荣誉和利益对自己应有行为的考虑。群体意识对群体成员具有控制作用。 群体意识是通过成员之间的互动和社会化形成的,个人加入群体成为群体的一员,群体会以提供精神寄托、良好的人际关系、安全感、成就条件及荣誉等吸引群体成员,从而使群体具有较强的凝聚力。 群体成员通过互动而形成规范,群体成员之间形成一种共同的感情和关于群体的价值,这就是群体意识。对于某一个成员来说,当他认同群体的价值、愿意为群体承担责任时,其群体意识就形成了。 群体意识是群体成员团结的基础,也对成员的行为具有指导和约束作用。强烈的群体意识可以促使群体成员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审慎的选择,对群体负责并维护群体团结和声誉。群体意识对于成员的控制属于内在控制,它是一种十分有力和有效的控制手段。因此,任何组织都十分重视培养成员的群体意识,增强群体凝聚力。
中国转型期的越轨行为与社会治理
当前中国社会的越轨行为
社会转型期是越轨行为多发期
原来的额规范与制度逐渐失效 ,外国的新观念。在社会生活领域一些习俗与道德弱化,主导价值变得模糊,使越轨行为增加。改革中的制度重建、规范落后于时间,则更使偏差行为普遍存在并具有多样性。
越轨行为的一些突出问题
群体性越轨
相对剥夺感
集体行为的六个因素
结构性主张
结构性紧张
概化信念
催发因素
行动动员
社会控制无力
群体性事件
有权者越轨
网络型越轨
对越轨行为的控制
建立社会预警系统
加强法制建设
周密地推进改革,制定适宜的社会政策
社会治理与社会控制
从社会管理到社会治理
社会治理的含义及其与社会控制的关系
社会治理的含义
社会治理与社会控制的关系
社会治理的类型与社会治理创新
类型
创新
社会保障与社会政策
社会保障
含义与内容
(一)社会保障的含义与特征
社会保障是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产物。1601年英国《伊丽莎白济贫法》提出要对赤贫及由此致病的人实施帮助,被认为是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开端。伴随着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以及家庭与社区支持系统的逐渐瓦解,英国的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建立起来。
社会保障是指国家和社会根据立法,对由社会和自然原因造成生活来源中断、基本生活发生困难的社会成员给予物质帮助,从而保障其基本生活,维持社会稳定的活动和制度。 社会保障有以下基本意涵:第一,社会保障是对基本生活困难群体的福利援助。一般意义上的社会保障是针对生活困难群体的,是针对缺乏生活来源、基本生活条件匮乏者而进行的经济性援助。第二,社会保障具有社会性。它不是私人之间的赠与和帮助,而是在地区或国家层面上对基本生活发生困难的社会成员的支持,具有广泛的互助性和互济性。第三,政府是社会保障的责任主体。社会保障制度由政府根据一定的法规进行组织,并由政府推动实施,政府是社会保障的主要责任人,社会力量也可能参与其中。
本质特征: 第一,针对基本民生。社会保障的直接目标是保障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的满足,即所谓“保基本”,而不是对高生活水平的支持。 第二,由政府组织实施。政府通过一些具有强制性的法律和规定,建立组织体系,对生活困难群体进行保障。政府是社会保障的责任主体,社会保障具有一定的强制性。第三,福利性。社会保障是通过社会财富再分配来实现的,遵照既定的法律和规定,政府和社会组织对符合条件的困难群体实施援助,这种援助不附加其他条件,对于保障对象来说,这些援助不是通过市场交换获得的,即社会保障具有福利性。 第四,社会性。社会保障是现代国家对其公民的援助,属于公共事务的一部分。保障对象的广泛性,社会财富的再分配,由公共组织(政府)和社会力量实施,都反映了社会保障的社会性特点。 第五,政治性。政府通过组织和实施社会保障可以保证民众基本生活的安全,促进社会公平,减缓社会矛盾和冲突,维持社会稳定。
(二)社会保障的内容
相对于福利国家面向全民的较高水平的保障,原来的社会保障被称为传统的社会保障。实际上传统的社会保障仍然是当今社会保障的主流。社会保障由社会救助、社会保险、社会福利服务三部分组成。
1.社会救助
社会救助是由于个人、社会或自然原因,某些人的基本生活遇到个人难以克服的困难时,政府和社会对这些困难人群予以援助,向他们提供现金或物质帮助的活动和制度。社会救助的对象是基本生活受到威胁的特别困难的群体。社会救助是对其基本(或最低)生活水平的保障,也是政府对人们生存权的保障,因此社会救助也成为政府的一项基本责任。世界范围内的社会保障首先是从社会救助领域开始的,社会救助是社会保障的基本内容。
2.社会保险
社会保险是以劳动者为主要对象,面对其年老、疾病、伤残、失业等生活方面的风险,政府运用政策手段动用自己和社会的力量,聚集一定的经济资源,并运用社会互助机制去应对风险,进而保障人们基本生活的制度安排。 社会保险有如下特点: 第一,预防性。社会保险是在风险发生之前采取的预防措施,参保人一旦发生不测,社会保险就付诸实践,即对参保人实施援助。 第二,强制性。政府通过颁布法规和政策推动人们参加社会保险、缴纳费用,政府是推行社会保险的责任人。 第三,社会性。社会保险运用政府拨付资金和缴费群体的力量解决遭遇不测者的问题,因此有互济性、社会性特点。 第四,权利和义务对等的原则。只有预先缴纳费用(保险金)者遭遇不测时才会得到保障。享受保障权利者必须先尽缴费的义务。
3.社会福利服务
社会福利服务是由政府和社会服务机构向失依儿童、残疾人、自理能力差的老年人提供的带有福利性的服务。这些特殊人群的日常生活能力低下,对他们来说只有正常的物质生活条件是不够的,所以必须辅之以社会服务,即向他们提供福利性的服务来满足其基本的生活需求,保障其基本生活。 社会福利服务既包括物质方面的服务,也包括精神方面的慰藉,这是围绕服务对象的基本生活而开展的服务活动。现代政府基于对这一群体基本生存权的考虑,为了预防和减少社会问题、促进社会团结,制定相应的社会政策,向这一群体提供免费的福利服务。实际上,这种社会福利服务是一种服务保障。社会福利服务的责任主体是政府,但在服务提供方面,社会力量(社会服务机构)常常发挥重要作用。社会福利服务是社会保障制度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二、社会保障的理念与社会保障制度的类型
(一)社会保障的理念
社会保障制度是在应对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工业社会)转型中出现的贫困、失业等问题的过程中建立起来的,也是在解决现代社会问题特别是贫困问题的过程中发展和完善的。社会保障在总体上应对的是贫困、饥饿、疾病、无家可归等社会问题,而政府解决上述问题又反映了政府和社会的基本理念。
第一,贫困是社会的病态。贫困历来是人类不期望的状态,但是在传统社会,贫困却是常态,即人们普遍处于物质匮乏的状态之中。传统社会的低生产力和自给自足的生产方式造就了与贫困相适应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以工业化为先导,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带来了巨大的社会变迁,社会财富急剧增长,失业、贫困、疾病等社会问题也大量出现。社会思想家、政治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尖锐地批判了工业化所造成的社会病态,政府也不得不对日渐严峻的贫困现象作出回应,并在一定范围内和一定程度上解决贫困问题,以避免社会问题的恶化。贫困是万恶之首,解决失业者、流浪者、孤儿、失依老人的贫困问题成为社会保障制度的开端。
第二,人道主义。欧洲文艺复兴以来,对人的关注逐渐上升为社会的主导价值,人道主义成为解决贫困、疾病、残疾、流浪等问题的重要指导思想。人道主义产生于人类的同类意识、恻隐和怜悯之心,强调要对处于困境中的人给予人性的关怀。工业革命之初和工业化的过程中既出现了大量因激烈的市场竞争、资本家的逐利而产生的失业问题,也出现了一些个人原因导致的贫困,这些问题都严重地影响当事人的生活。人道主义作为社会的主导价值主张对贫困群体给予必要的关怀,最初的社会救助在很大程度上是人道主义在政府行为上的表现。
第三,个人与政府共担责任。在社会保障发展的过程中,对于贫困群体陷人贫困的责任问题,存在两种不同的看法,即个人责任论和社会责任论。个人责任论认为,贫困者未能像大多数人那样正常生活,是出于个人原因,当事人自己要对贫困负责,进而政府和社会不应对之实施帮助。社会责任论则认为,社会成员之所以陷人困境,是出于社会原因,不良的社会环境把他们抛人了困境之中,所以个人的问题就是社会的问题,政府和社会应该在解决贫困等社会问题方面承担主要责任。社会保障制度实际上采取了个人与政府共担责任的观点。这表现为在社会保障实践中,政府有责任保障人们的基本生活,但是又不过多承担责任。实际上,在不同的社会保障项目中,政府和个人在解决当事人的困难方面所承担的责任是不同的。政府在社会保险项目中承担的直接责任最少,而在社会福利服务中承担的责任最多。因为政府只保障人们的基本生活,保障水平较低,所以总体上来看,社会保障是坚持了个人与政府共担责任观。
第四,功利主义。在18―19世纪西方思想家那里,功利主义是一个有重要影响力的流派, 并对社会保障产生了重要影响。在杰里米·边沁(Jeremy Ben-tham) 看来, 功利是指给利益相关者带来好处、利益或幸福, 或者防止利益相关者遭受痛苦或不幸。判断一种事态是否合于功利,其根本标准就是看它是否增加了个人或社会的幸福。他还提出追求福利最大化的主张。在经济学领域,福利经济学为社会财富的再分配提供了基本论证。它认为,一定的经济财富如果能被转移到更需要的人手里,则这笔财富的社会效益就更大,从而这种再分配就是合理的。与个人与政府共担责任观相一致,面对困难人群基本生活方面的问题,政府和社会通过社会财富的再分配予以适当解决,把一部分财富从富人转移到穷人,实现了社会财富效用的最大化,因而是正当的。
第五,整合与秩序。无论是自由主义的思想家还是信奉社会主义者都会承认,社会是一个体系,二者观点的区别在于维系这一整体的机制不同。自由主义更强调竞争秩序,社会主义则强调合作秩序。社会保障在理论上明显地偏向社会主义,即认为社会问题的大量出现和日益严重,不利于社会的整合与秩序。为了避免社会的破裂,政府应该对工业化和市场经济带来的消极后果进行干预,包括促进就业、缓解贫困、对困难群体实施援助。社会保障对困难群体的基本生活实施援助,可以减缓低收人社会群体带来的社会张力,减缓社会冲突,促进社会整合,维持社会秩序,这也将有助于不同群体生活在同一个社会之中。
(二)社会保障制度的类型
至今,世界上已经有170多个国家建立了社会保障制度。由于经济、政治和社会条件不同,各国形成的社会保障制度也不同。根据责任结构、保障水平,社会保障制度可以分为不同类型,以下是最有代表性的社会保障制度。
1.传统型社会保障制度
传统型社会保障制度是指基本上延续了社会保障的传统理念和模式的社会保障制度。这种制度模式有以下特点: 第一,选择性。这种制度的保障范围较小.保障对象是基本生活遇到困难的人,即这种制度具有“选择性”,只选择符合条件的人群进行保障。 第二,共担责任。该制度模式强调个人、企业、政府共同承担社会保障的责任,在不同保障项目中各方扮演不同的角色。一般地,在社会保险项目中个人和企业承担主要责任,政府只是最后责任人;在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服务中政府承担主要责任。 第三,较低水平。这种制度对保障对象的保障水平较低,这表现在它只对人们的基本生活的某些方面实施保障,而且这些保障是较低水平的,即以保障人们的生命安全为目标。
2.福利型社会保障制度
福利型社会保障制度是全民享受社会福利的社会保障制度,这在社会福利领域也被称为普遍的社会福利制度。这种制度是传统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它具有如下特征: 第一,普遍性。这种制度是面向全体国民的,而不只是向困难人群提供生活保障,这就是全民保障或全民福利。另外,国家从多方面促进国民的福利,包括收人均等化、就业充分化、福利普遍化、福利设施体系化。 第二,政府承担主要责任。在普遍主义和社会公平原则的指导下,政府通过国家税收支付社会保障费用,保障国民的生活。 第三,较高水平。这种制度涵盖了国民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而且保障水平较高。比如,英国实行“从摇篮到坟墓”的社会福利制度,政府向国民提供的福利大大超过保障基本生活的水平。 英国、瑞典等福利国家是实施这种制度的代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英国、瑞典等国宣布建设福利国家。20世纪70年代以后这一制度受到保守主义的影响,90年代以后出现的“第三条道路”的政治设计也影响了社会福利制度的发展。总的来说,福利型社会保障制度(或普遍的社会福利制度)是与较强的经济实力、社会民主主义的政治理念和社会团结的追求相联系的。在社会学特别是社会福利研究领域, 理查德·蒂特马斯(Richard Titmuss) 的“普遍型社会福利”、托马斯·马歇尔(T home sMash all) 的“社会权利”理论为福利国家的合法性做了有力的论证。吉登斯的“积极福利”、“社会投资型国家”和建设“福利社会”的观点也对这种福利制度的发展方向产生了影响。
影响社会保障制度选择的因素
经济发展水平
社会保障的核心是通过社会物质财富再分配来解决对象群体的基本生活或正常生活方面的问题,它以一个国家拥有的可以用于再分配的物质财富为前提。
政治因素
政府用以解决民生问题、维持社会秩序的工具
社会结构
社会结构既指社会的阶层结构,也指社会的财富分配结构和权力结构。
社会福利文化
社会福利文化是一个社会中占主导地位的关于福利及其实现的观念、习惯和做法
三、社会保障的功能
保障民生
促进经济发展
维持社会秩序
(三)社会保障与社会福利的关系
社会保障与“社会福利”是既交叉,又有不同的两个概念和范畴。如上所述,社会保障一般指的是对基本生活发生困难的群体实施的社会援助,它的保障范围和保障水平都是有限的。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在保障国民生活、提高其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上的直接责任较小。社会福利(social welfare) 则是由国家立法向政策范围内的所有对象普遍提供、在一定生活水平基础上尽可能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的制度和生活状态。社会福利是免于贫困、失业、疾病、不安全感的生活状态。 狭义的社会福利是指针对少数特殊困难群体的福利或保障,比如中国政府所使用的“社会福利”只包括孤儿、五保老人以及部分残疾人的福利。 广义的社会福利则是指针对所有居民的福利,有时还是较高水平的福利。 这也就是说,狭义的社会福利实际上属于社会保障的一部分,广义的社会福利则超出了社会保障的范围,有更大的保障范围和更高的保障水平。
社会政策
含义与类型
含义与实质
公共政策是政府为有效管理社会、处理公共事务和解决社会问题而制订的行动方案的确立的行为准则。
实质上是政府干预社会问题的一种手段,是政府借助行政力量解决市场化和社会变迁导致的困难群体的基本生活受损问题的措施。
社会政策核心是改善基本民生
是政府的干预行为
目的是解决严重的社会问题,促进社会公平
社会政策的基本特征
以改善民生为直接目的
政府干预
一定的排他性
追求社会公平
社会政策的类型与领域
社会政策的类型
根据制定政策的社会福利思想进行分类
社会福利(或社会服务)、财政福利和职业福利
从社会福利涵盖的范围来看
它又可以分为选择性社会福利(也称残补性社会福利)和普遍性社会福利。选择性社会福利是只面向部分人群而不是全体国民提供的社会福利,普遍性社会福利是面对全体国民的社会福利。
社会政策的领域
社会政策的领域是指社会政策所涉及的人们社会生活的主要领域。 经济生活可以包括生产和生活两个方面,政治生活是指与个人的政治权利相关的活动,狭义的社会生活主要是指人们的婚姻家庭和日常生活,精神生活是指人们的文化、思想观念、意识形态等方面的活动。 社会政策可以涉及人们生活的诸多方面,但是其基本领域主要是针对人们的基本生活的。在大多数情况下,人们基本生活方面出现的问题与经济方面的匮乏有关,所以社会政策的基本领域是与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相关的领域。
具体来说,社会政策的基本领域包括如下一些方面。
社会救助。社会救助是指由政府或社会组织向基本生活受到威胁的特殊困难群体提供现金或物质帮助的活动,政府针对这一领域的问题制定的政策称为社会救助政策。世界上几乎所有国家的社会政策都是首先从社会救助领域开始的,它包括对绝对贫困家庭的救助、对灾民的救助、对生活无着流浪者的救助等。 社会保险。在现代社会,为了应对失业、年老丧失劳动能力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的风险,政府会出台一些倡导性或强制性的政策,动用自己和社会的力量,鼓励居民参加保险,并运用社会互助的机制去解决问题,这就是社会保险政策。 卫生医疗。健康是人的基本需要和权利,保障人民身体健康是现代政府的基本责任。为了保障人民健康,政府制定发展公共卫生事业、改善医疗服务的政策,这就是公共医疗卫生政策,而对困难群体卫生健康方面的特殊支持也成为该教育。享受基础教育是现代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为了保障公民的这项权利,政府通过制定政策增加对公共教育的财政投人、实行免费教育、提高教育水平。在该领域,对参与基本教育有困难的家庭予以政策支持就是教育领域的社会政策。 住房。居有定所是居民生活的基本条件,居住权是现代国家公民的基本权利。政府尽其所能,制定政策,保障国民,主要是贫困居民(或中下层居民)的基本居住条件,这方面的政策属于公共住房政策和住房领域的社会政策。 特殊人群的社会福利服务。失依儿童、残疾人、自理能力差的老年人是社会中的困难群体,也是社会中的特殊人群。他们不仅需要物质上的帮助,也需要生活中的服务。政府为了保障这些群体的正常生活,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和政策,向他们提供福利服务,就是典型的社会政策。
社会政策的功能
(一)保障和改善民生
从社会政策的发展史及其内容我们可以看出,社会政策主要是为了解决社会上的困难群体的基本生活问题而存在的,即使普遍的社会福利也是针对人们的基本生活的举措。社会政策是政府为了改善民生、增进民众福利、促进社会公正而采取的干预行动,它的首要功能是保障和改善民生。
(二)促进社会公平
公平指的是对理想事物的合理分享,社会公平则是指社会成员对社会财富、发展机会的合理分享。
(三)维护社会秩序
作为社会保障制度之下的具体的安排,社会政策可以解决或缓解特定的社会问题,从而达到维护社会秩序的目的
(四)促进社会团结
社会团结是基于社会整体论观点的,指的是社会成员之间的连带状态,它表现为社会成员的一致性和社会整合。 社会排斥是社会通过某些方式阻隔某些个体或群体参与社会生活的状况。社会排斥表现在经济、政治、社会生活等多个领域,一般是强者对弱者的排斥。社会排斥与以下因素直接相关:低水平的生活,缺乏保障,缺乏社会参与,缺乏决策权,缺乏社会政策。社会排斥对社会整合、社会团结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
三、社会政策过程
社会政策过程是指社会政策从制定形成到实施实现的过程,它包括社会政策制定和社会政策实施两个基本阶段。它也是各方行动者围绕着政策确立和政策实施而展开互动的过程。广义的社会政策过程包括社会问题的发现、解决问题的政策动议、政策方案的形成、政策方案的选定、政策文本的编写、政策的发布、政策的贯彻实施、政策实施过程监控、政策效能评估、政策的完善和修订等一系列内容。
(一)社会政策制定
社会政策制定是指社会政策从准备到决策再到政策文本确定的过程。它是社会政策主体(政府)为了满足某些或全体社会成员的需要、解决社会问题而制定相应政策的过程。社会政策制定包括如下一些基本内容:收集有关社会问题的信息,并对社会问题、人们的社会需要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根据所掌握的资源进行政策方案设计;对政策方案进行论证并做出选择,从中选出最优的合适方案;进行政策试点;最终确定并发布政策。 社会政策的发端是对社会问题的认识和反应,而这与政府(政策制定群体)的价值观有关。正像前面讲到过的,是否把某种社会现象看作社会问题,既与社会现象本身有关,也与人们对它的认识有关。这样,具有决策权的政府(政策制定群体)的执政理念、对社会问题的看法就会直接影响其是否会出台政策以回应这些问题。在这种意义上,社会现象的问题化过程、利益相关群体的活动都是非常重要的。一般来说,困难群体在與论上是弱者,他们主动吁请社会政策的能力和行动会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这样,政府部门深人基层社会了解困难群体的生活状况对于适时出台社会政策就十分重要。 政策方案的设计看起来是一个技术过程,实际上也是一个复杂的社会设计过程。一个合理、科学、可行的社会政策,须考虑社会需要与资源之间的平衡关系。这里要考虑社会需要的满足要动用多少社会资源,政府是否拥有和可能动员足够的资源来满足这些需要,政府所拥有的资源可以在多大范围和多大程度上满足社会需要。于是,政策对象的范围、政策所提供的社会福利的水平就成为社会政策方案制订过程中最重要的问题。同时社会政策的实施体系,即依靠何种社会组织系统去落实政策也成为社会政策制定阶段必须认真考虑的因素。 在社会政策制定阶段,政策的确定或决策是最重要、最关键的。社会政策的确定或决策是指政策制定者确定政策内容、具体规定和形成政策文本的行动。传统决策是高层领导行使权力的过程,即集中决策。现代决策是民主决策,是建立在科学论证基础上的决策。
(二)社会政策实施
社会政策实施是贯彻落实政策,实现政策要求和达致目标的过程。社会政策实施包括:政策执行者理解政策的内涵,建立政策执行的组织机构和体系,准备政策执行的资源,向政策对象宣讲政策,实际地落实社会政策的内容要求,了解政策执行情况,评估政策执行效果,提交政策执行情况报告,等等。
理想的社会政策实施被看作政府自上而下的政策执行和贯彻过程,政策的实施落实被看作政府颁布政策、执行政策和政策对象接受政策的过程。社会政策的实践表明,这种看法过于简单化和理想化。实际上,在政策实施过程中,参与这一过程的不只是政策执行者和政策对象两部分人,而是包括多个群体。政策实施依赖于由不同层级、不同部门的政策实施者组成的系统,政策对象则是由不同个人组成的群体。从政策实施方面来说,不但有来自上层的政策,而且可能有基于当地情况和地方利益而形成的对政策的修改,后者被称为政策的“再制定”。于是,社会政策的实施就是具有复杂结构的政策实施主体的组织、协调过程。政策实施过程也不是简单的自上而下的过程,而是充满了互动,包括合作、竞争、谈判和妥协。
在社会政策实施的过程中,各级政策执行者的自由裁量权成为影响社会政策贯彻落实的重要因素。自由裁量是指政策执行者价值相关或价值无关(有意或无意)的未按既定规则实施而自我决策的行为。在社会政策实施的过程中,政策执行者根据自己的知识和理解、自己的价值观或者自己的利益等,也可能根据政策本身就留有的余地,而进行自我决定,有时在政策执行中会发生偏差。比如,我国社会政策执行中的“根据当地情况进行调整”“变通”“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等都是自由裁量在起作用,这也对社会政策的实施产生了多种影响。 由此我们可以说,社会政策过程既是一个政治过程,也是一个复杂的组织过程,更是一个复杂的社会过程。
子主题
中国社会保障制度与社会政策
一、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与重构
(一)中国计划经济时期的二元社会保障制度
由于多种原因,中国在计划经济时期形成了以户籍制度为基础的城乡二元社会结构。与之相联系,中国也形成了二元社会保障制度,其亦成为二元社会结构的主要内容。从20世纪50年代后期开始,中国城市中逐渐形成以单位制为基础的社会保障制度。这种保障制度以国家企事业单位的职工为主要对象,他们所在的单位给予他们全面的福利保障,包括就业保障、医疗保障、养老保障、住房保障,以及子女教育、就业方面的保障。这种保障的特点是高就业、低工资、高福利、高补贴。这种由国家承办、通过各种单位实施的社会保障制度保障了城市居民的生活,促进了社会主义建设,增进了城市居民的政治认同。但是同时造成“高福利养懒汉”的现象。
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十分薄弱。除了面向无依无靠的老年人、孤儿等的“五保”供养制度和灾害救济之外,农村居民几乎没有其他来自政府的制度化的保障。农民只是在集体生产的基础之上实行自我保障。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对农村居民实施了医疗保障,但这种保障也只是农村社区的自我保障。
(二)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
中国的社会保障制度是与劳动就业制度紧密相连的。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特别是90年代中期以后,中国的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成为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与经济体制的市场化改革相一致,社会保障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是改变过去由政府(通过单位)包办的社会保障,建立政府、企业、个人共同承担责任的社会保障制度; 改变由单位承办社会保障的做法,建立独立于企业的社会保障制度。 对于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政府将其定位于为经济体制改革创造条件,以及实现政治目标和民生目标。在做法上,一是推行混合型社会保障制度,二是将企业的社会保障责任推向社会。 另外,在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的许多方面(如医疗、教育等领域)引进市场化机制,实行市场化改革。这种市场化改革一方面确实使企业卸掉了社会保障的包袱,从而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但是另一方面也削弱了对人们的社会保障,并且因为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领域过分市场化,产生了比较严重的看病贵、上学难、退休职工缺乏照顾等问题。 在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一方面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另一方面也使集体经济归于解体,这导致了以集体经济为基础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解体。 虽然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为国有企业改革创造了条件,但是大量民生问题的产生也折射出这一改革的偏差,即传统发展战略忽视了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由此引发了复杂的社会问题,其中包括民生方面的问题。
(三)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重构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中国快速向市场经济体系转轨,也带来了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的快速发展。受市场化、新管理主义的影响,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领域也出现了政府责任退缩、市场侵蚀严重的现象。在这种背景下,社会财富的两极分化加剧且迟迟不能缓解,导致了一定的社会矛盾。这不但影响了部分人的基本生活,而且对社会秩序的维持造成威胁。
一方面,经济持续高速增长、政府财力大大增强;另一方面,低收入群体特别是困难群体的问题恶化。在这种背景下,政府开始改变国家的发展战略,用科学发展观代替传统发展观,强调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并将社会建设作为一项重要的战略任务。适应人口老龄化、城镇化、就业方式多样化的实际,政府决定逐步建立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慈善事业相衔接的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这既是应对日益严重的社会问题,特别是民生问题的措施,也是社会保障制度的进步。其中最重要的是,农村居民的社会保障开始走上制度化之路。
社会保障制度的重构与国家的经济实力、遇到的社会问题有关,也与社会保障理念的转变有关。这种转变不仅是中国经济、政治、社会发展的需要,也与借鉴国际社会的某些经验有密切联系。考斯塔·艾斯平-安德森(Gosa Esping-And rs en) 区分了福利资本主义的三种类型, 即自由主义的、社会民主主义的、保守主义的福利模式,指出了不同国家采取各自福利国家模式的经济、政治和社会基础。 西方福利国家一般采用混合经济制度,由政府推动和实行充分就业、公平分配,实施广泛的社会福利政策,以消除资本主义的失业、贫困、不平等弊端。具体来说,这些国家实行经济混合化,既有经济的国有化、计划化,也鼓励私人经济、公私合伙经济的发展;采取促进就业,包括用购买公共岗位的方法促进充分就业;通过促进公平分配和财富转移实现国民收人的均等化;通过引入广泛的社会福利实现福利社会化。
另外,托马斯·马歇尔的公民身份理论也为发展普遍的社会福利做了有力的论证。他认为,公民身份是一个共同体的充分的成员身份。他指出,资本主义作为一种制度导致的是社会成员间的不平等,而公民身份强调的是社会成员之间的平等。公民身份与他们的权利密切相关,保障公民的权利是政府的基本责任。 他论述了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英国公民基本的自由权利、政治权利、社会权利逐次实现的进程,指出社会权利的制度化是通过提供失业保险、教育和健康服务等的社会政策体现的。
针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受马歇尔的公民身份理论的启发,中国学者也在促进基本民众社会保障方面开展研究,这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重建。进人21世纪以来,我国的社会保障事业得到了较快发展,出台了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全面实施劳动合同立法以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等,困难群体、脆弱群体的合法权益也得到一定保障。 但是,社会保障制度在实施过程中也存在标准模糊、目标偏离等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已经引起政府和社会的高度关注,政府也在致力于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
二、中国社会政策的发展
(一)社会转型与中国社会政策的发展
计划经济时期我国独立的社会政策十分有限。社会政策的低度发展与国家的经济落后状况有关,也与长期实行的城乡二元制度有关。在社会发展尚未得到重视的情况下,社会政策基本上依附于经济政策,一些带有社会政策性质的规定常常与经济政策融合在一起,如国有企业职工的退休、养老政策,农村的扶贫开发政策,等等。 与社会保障制度的变迁相一致,改革以来的某些社会政策规定是服务于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的。从对困难群体的关怀和社会进步的角度,阐明发展社会政策的重要性。这开启了社会政策相对独立发展,而不依附于经济政策的新思路。
(二)转型期中国社会政策发展的特点
所谓社会政策时代是指,在一个国家或地区,以改善困难群体和广大民众的生活状况为目的的社会政策普遍形成,并且作为一种制度被有效推行的社会现象和社会发展阶段。 它具有如下一些基本特征:社会公正理念在社会中获得普遍认可,社会福利政策被制定和实施,社会福利政策普遍发展并覆盖人们正常生活的诸多领域,有效实施社会政策的组织体系建立,经济政策与社会政策体系是整合的。 社会政策时代的到来要以较为雄厚的经济实力为基础,同时政治因素在促进社会政策时代到来方面的作用是绝不能忽视的。政府在制定和实施社会政策方面有着直接的责任,发展社会政策是政府加强自身能力建设的组成部分。在机遇和挑战并存的社会转型期,政府不但要强化在宏观上把握经济、政治、文化与社会协调发展的能力,而且从社会稳定、社会公正与社会和谐的角度来看,也要加强社会政策能力建设,及时、科学、正确地制定社会政策和有效地实施社会政策。
中国的社会政策发展带有鲜明的转型特点,主要表现为: 第一,社会政策的出台具有保守性。所谓保守性是指由于社会问题严重,政府不得不出台社会政策予以应对,实际上任何社会政策的出台都具有某种保守性特点。 第二,从选择型向适度普惠型发展。以往中国的社会政策基本上是针对少数无依无靠的老年人和儿童等,属于典型的选择型社会政策。近几年来,随着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任务的展开,社会政策的对象在逐步扩大范围,向困难群体提供的援助水平不断提高,而且社会政策的类型也在增加。这样,社会政策惠及越来越多的困难人群、弱势人群,社会政策初显普惠特征。现在,政府已经提出建立适度普惠型社会福利的思路,它将推动中国的社会政策向普惠型福利的方向发展。 第三,低水平与发展性。由于中国还属于发展中国家,社会政策提供的社会福利不可能达到较高水平,而只能是广覆盖、低水平。另外,发展型社会政策将成为中国社会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型社会政策兼顾了经济发展和社会福利,从社会发展与经济发展相协调的角度来看待社会政策的作用。它将促进就业、反贫困、社区发展等领域快速发展。 第四,社会政策的碎片化与整合。由于财政体制、行政管辖范围、经济实力等原因,当前中国的许多社会政策呈碎片化特征,即社会政策是部门政策、省市政策,各部门之间、省市之间的政策互不衔接,缺乏整合。这反映了我国各地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的现实,也给政策的落实和进一步发展带来障碍。与此相联系,一些社会政策在实施过程中被扭曲、被变通,一些地方政府和基层执行者的自由裁量使社会政策目标发生偏离。近几年来,社会政策正在向整合的方向发展。
(三)发挥社会政策托底作用
2010年以来,受国际经济形势和我国经济发展规律、发展阶段的影响,我国经济发展进人“新常态”。新常态是一个发展阶段,其重要特征是:经济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从结构不合理转向结构优化,从要素投人驱动转向创新驱动,从隐含风险转向面临多种挑战。面对新的发展机遇和社会风险,党中央提出“宏观政策要稳、微观政策要活、社会政策要托底”的应对策略。社会政策托底出于“底线思维”,即不能因为经济下行压力增大、经济结构调整而使中低收人群体遭遇基本生活上的风险。社会政策要托底,政府的基本做法是实施好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做到应保尽保、社会救助精准化。除此之外,还应该从社会救助、促进就业、劳动者的能力建设、社会心理建设相结合的综合角度,积极发挥社会政策的托底作用。
三、社会工作的内容与功能
(一)社会工作的含义与本质
社会工作(social work) 是指运用专业知识和方法从事社会服务的职业活动。它是以利他主义为指导,以科学知识为基础,运用科学方法,帮助处于困境的个人、群体和社区解决困难,预防问题发生,恢复、改善和发展其功能,使之适应并正常社会生活的职业服务活动。
社会工作的本质是向有需要的人,特别是困难群体,提供专业化的服务。它是社会福利的传输系统,即通过社会工作向困难群体和其他有需要的人提供适宜的服务。
社会工作与社会保障制度和社会政策有直接关系。在许多国家和地区,一些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服务是由社会工作者来承担的,他们运用专业方法并结合服务对象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服务,促进了社会保障制度和社会政策的落实。
(二)社会工作的基本价值与方法
1.社会工作的基本价值观
社会工作是一种价值相关的活动,价值观在社会工作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社会工作价值观是指社会工作者在专业服务中所奉行和遵守的一整套指导其实践的思想、观念和基本原则。社会工作专业特别注重价值观的培养,因为它决定着社会工作者提供服务的方式和效果。社会工作的价值观可简略地概括为对服务的看法以及社会发展理想等诸多方面。 “助人自助”,这反映在关于人的价值、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个人与社会的责任、在对人的价值的看法上,社会工作认为人的尊严和价值是至高无上的,人有潜能和实现自己合理目标的权利,同时每个人又有其特殊性。 在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方面,社会工作坚持集体主义的观点,即社会是由不同的人组成的整体,个人是社会的组成部分。正因如此,当某些社会成员遇到困难时,社会(包括政府)就应该对之施以援手。在个人与社会的相互责任上,社会工作强调社会有为社会成员提供发展条件的责任,与此相对应,个人也有尽快走出困境,减轻社会的负担、为社会做贡献的责任。社会工作专业团体认为,社会工作提供专业服务时应该适应服务对象的需要,要尊重、接纳服务对象,反对依仗服务谋取个人私利。同时,社会工作认为应该尽量发挥服务对象的潜能,并促进其发展。在社会发展理想方面,社会工作追求社会正义和社会进步。这些价值观指导着社会工作者的专业服务活动。
2.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
个案工作是社会工作者运用科学的专业知识和技巧,以个别化的方式为有困难的个人和家庭提供物质和心理方面的支持,以帮助个人和家庭减低压力、解决问题、挖掘潜能,不断提高个人和家庭的生活质量与福利水平的一种工作方法。个案工作有危机介人模式、任务中心模式、社会一心理模式、行为治疗模式、叙事治疗模式等多种工作模式和方法。个案社会工作的目的是为在人与人或人与环境适应中遭遇困难的个人及家庭提供服务,以恢复、增强其社会功能,促进个人与环境的相互适应。 小组工作是以两个及两个以上的个人组成的小组为工作对象的社会工作方法,它主要由社会工作者通过有目的的小组活动和组员间的互动,帮助小组成员通过共同参与集体活动,从中获得小组经验,以处理个人自身、人际、人与环境之间的问题。小组工作强调通过群体动力过程来增强小组成员的能力,解决他们面临的困难。小组工作被广泛地运用于儿童青少年服务、妇女发展、社区矫正等方面。 社区工作是以社区及其成员整体为对象的社会工作介人手法。社会工作者通过组织社区成员有计划地参与集体行动,建立和增强其对社区的归属感,培养其自助、互助和自决精神,促进其社区参与,以解决社区问题、满足社区需要、改善社区面貌并提升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社区所遇到的问题不同,社区工作的方法模式也不同。社区工作主要有地区发展模式、社会计划模式、社会行动模式和社区照顾模式等。 社会行政是依照行政程序,妥善利用各种资源实施社会政策,以向有需要者提供社会服务的活动。社会行政被认为是间接的社会工作方法,它有宏观和微观之分。宏观社会行政是在较高层次上执行宏观社会政策的活动,也称为社会福利行政。微观社会行政是具体实施社会政策、推动和统筹社会服务的活动,在社会工作专业中也称为社会工作行政。社会行政既是将社会政策变为社会服务的过程,也是运用执行政策所得到的经验去促进政策完善的过程。 社会工作强调要根据具体情况艺术地运用各种工作方法去解决问题。
(三)社会工作的功能
1.社会工作的助人功能
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社会工作是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在社会制度、社会政策和文化背景下,在具体的社会情境中互动,以解决问题的过程。通过双方的持续互动,社会工作实现助人功能,主要表现在解困、救难、发展等方面。
解困。当服务对象遇到困难但尚未达到危及生存的程度时,社会工作者向其提供帮助,这可以视为解困。任何社会成员都会遇到困难,其中既包括物质方面的困难,也包括精神方面的困境和压力。这些困难如果不能得到有效解决,就会影响当事人的正常生活和工作。在现代社会,在家庭、朋友圈子、社区、工作组织不能解决这些问题的情况下,社会工作者的介人可以帮助当事人(服务对象)走出困境。
救难。危难是一个人由于多种原因而遇到危及自身生存的状态。如自然灾害、家庭破裂、破产、精神崩溃等都可能使人陷人危险境地,需要他人救援。社会工作者介人这些危机,可以帮助当事人脱离险境,保护其生命安全。
发展。社会工作不但致力于在人们遇到困难时施以援手,而且关注人的发展,帮助服务对象实现自身发展是社会工作的基本功能之一。这既包括帮助服务对象增加知识和技能,也包括促进其潜能的发挥;既包括提高其个人与社会协调的能力,也包括为服务对象增权,而增权可能涉及文化、制度安排、社会政策、个人认知等诸多领域。社会工作从根本上来说要促进人的发展。
2.社会工作的维护社会秩序功能
社会工作的基本功能是服务,间接地,它可以发挥维护社会秩序的功能。首先,社会工作可以通过解决社会问题来维持社会秩序。一般来说,比较严重的社会问题可能会损害社会秩序,不管这些问题是发生于民众之中,还是集中于个别群体。社会工作通过有效地实施社会政策、向人们提供切实的服务来解决社会问题,促进人们的正常生活。其次,社会工作通过服务可以缓解不令人满意的状况,阻止问题进一步恶化,预防其对社会秩序的损害。在某些情况下,社会工作者通过危机干预,可以化解问题,避免反社会行为的发生。在这种意义上,社会工作也在参与社会控制和社会治理,这是社会工作的衍生功能。
(四)中国社会工作的发展
20世纪20年代社会工作从西方传入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工作教育和专业实践得到恢复和发展。2006年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念下提出要“建设宏大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在政府和社会力量的共同推动下,社会工作事业得到较快发展。2015年以来,政府工作报告中多次提到“发展专业社会工作”,进一步推动了社会工作事业的发展。多年来,社会工作已经被纳人社区建设、社会救助、青少年事务、社区矫正、未成年人保护、扶贫救灾等多项政策的实施,社会工作教育界和实务界在为儿童、老年人、残疾人等困难群体、脆弱群体提供服务方面扎实努力,取得了显著成效,在参与反贫困方面实现创新、卓有成效,在促进社区建设、社会治理创新方面做出了建设性贡献。 社会工作以服务为本,致力于解决服务对象的实际困难并促进其发展,同时追求社会公平正义和社会发展。在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体系仍不完善、改革还不到位的情况下,我国的社会工作正在经历“嵌人型发展”。当前,社会工作制度还不健全,需要加快建设。随着相关制度的完善,社会工作将在社会保障、社会福利、社会建设等方面发挥更大的积极作用。
社会变迁
社会变迁及其类型
变化是社会存在的基本状态
变化是社会存在的基本状态。动态社会与社会静态(社会结构)一直是社会学的重要研究对象。 可以说,社会变迁是指社会的一切变化,特别是社会结构、社会制度的变化。 社会变迁的内容十分广泛,宏观的如人类社会形态的变化、国家的治乱兴衰,中观的如社会结构的重大调整、社会制度的变化,微观的如人们的行为方式和行为规范的变化,等等。 那些宏观和中观的变化是社会从一种形态和结构形式向另一种形态和结构形式的变化,而微观的变化是具有社会意义的变化,即它们具体地反映了社会的变化。关于宏观社会,特别是社会类型(或形态)的研究常常是与社会哲学、社会理论联系在一起的在那个时代,思想家关心的是人类社会向何处去的问题,因此关于社会的宏观研究占主导地位,这些研究带有较强的理论色彩,基本上属于宏观论述。当社会学的实证方法被确立之后,一些社会学家更倾向在中观层次上研究社会的结构和变迁。 社会学家默顿提出了社会学要研究中层理论的建议。默顿认为,中层理论是指介于日常研究中低层次的而又必需的操作假设与无所不包的系统化的统一理论之间的那类理论。以往我们在分析社会各部分、各领域的结构及其变动时介绍的理论大多是从中观层次着眼的,属于中层理论。 在中观层次上,社会变迁常常被看作社会结构的变迁。所谓社会结构是指社会的各范畴和各类属之间比较稳定的联系方式。这里的社会范畴和类属中最常见的是社会群体,这些不同的社会群体(包括身份群体、工作群体、处于不同层级的利益群体、地域群体)之间的相对稳定的互动关系就形成具体的社会结构。 社会变迁是结构的变迁,这是从分析意义上说的。当我们讨论社会变迁时总有一个所指或主体,这种变迁的主体只能是那些相对稳定的东西,在社会学中这种稳定的东西被统称为结构。这样,社会变迁就是指社会结构的变迁,不管这种社会结构是宏观层次的,还是中观和微观层次的。另外应该指出的是,当我们使用“社会结构”这一概念时,必须充分注意到这种稳定关系的相对性。实际上,任何稳定的结构都是处于变动之中的,即稳定只是相对的。但是为了研究的方便,社会结构被看作相对稳定的且必要的,否则我们将难以描述变化。 社会学注重中观社会结构的变迁,也并不排斥对宏观社会变迁的分析。实际上,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研究、对宏观社会运行机制的研究、对社会系统之间相互作用的研究都是分析具体的社会现象所必需的,或者说这些构成了认识具体的社会现象的背景。正因如此,在我们已经对社会各领域的中层理论有了一定介绍的基础上,以下将介绍一些社会变迁的宏观理论。
社会变迁的类型
(一)整体社会变迁与局部社会变迁
从社会变迁主体的规模特征来看,社会变迁可以分为整体社会变迁和局部社会变迁。整体社会变迁是整个社会结构和制度体系的变化。社会具有系统性特征,当社会的结构和制度体系都发生变化时即整体社会变迁。比如,一个新的社会经济制度的建立、某一地区社会经济和政治结构的重大调整,都是不同层次的整体社会变迁。 局部社会变迁是指一个社会的部分结构和制度的变化。比如,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最初是从农村开始的,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而城市经济体系没有发生变化,从全国的角度看,这就是局部社会变迁。在城市内部,一些部门首先进行改革,另一些部门基本维持原状,这也属于局部社会变迁。实际上,由于社会的系统性特征,局部变迁对整体是有影响的。但是在社会一些部分变化明显,另一些部分相对稳定时,我们还是可以从局部社会变迁的角度去分析问题。
(二)社会进化与社会革命
从社会变迁的速度或激烈程度的角度看,社会变迁可以分为社会进化与社会革命两种主要形式。社会进化是社会缓慢的、有秩序的变化形式,这种变迁一般表现为某一社会针对外部环境压力、内部不协调所做的有序调整,这种调整没有在短时间内带来社会结构的重大变化。社会革命则是社会剧烈的、本质性的变化,它是社会结构、社会制度的根本性变化,而且是在短时间内发生的。社会革命中有的采用了暴力形式,有的采用了和平方式。前者如由阶级冲突或战争导致的国家政权、社会性质的变化,后者如一个国家内部激进的改革。成功的社会革命常常会导致政权、制度的更替。
(三)社会进步与倒退
“社会变迁”是一个中性概念,它包括了社会的所有变化。但是,因为处于社会变迁中的社会群体是有价值取向的,因此具体的社会变迁也会被赋予价值评价。那些有利于促进人类福祉、平等和发展的变迁被称为社会进步,而与此相反甚至产生阻碍作用的变迁被认为是倒退。但是,总的来说,人们从社会变迁的受益群体的结构和规模、社会变迁与社会发展总方向的符合程度着眼,还是能对社会变迁的性质做出合理评价的。
(四)自发的社会变迁与有计划的社会变迁
自然而然发生的社会变迁称为自发的社会变迁,它并非人们刻意追求、有意干预而发生的。有计划的社会变迁是人们根据自己的意愿和设计而推动的社会变迁,这种变迁带有明显的人为色彩。人们基于自己的愿望和对社会运行的某些规律的认识,去设计和具体推动社会过程,以达到目标的活动及结果,这就是有计划的社会变迁。一般地,有计划的社会变迁主要表现为人们对自发社会变迁可能的消极后果的预防和克服。
社会变迁的因素
(一)环境变化
最初人类对自然是完全的直接依赖,人类直接从自然中获取食物,人类受自然环境的影响最大。在农业社会,人类对环境是顺从,表现为靠天吃饭,自然条件较大地影响人类生活和社会状况。这种生活状况以社会因素为中介,可能会导致重大社会变迁,比如,大多数农民起义是在灾荒年份发生的。进人工业社会,人类对自然进行掠夺式开发形成掠夺关系,人类开发自然资源的后果影响社会的变化。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基于对这种掠夺行为的反省,人类开始寻求与自然环境建立和谐关系,但这一努力才刚刚开始。环境的变化还直接影响社会的变化,比如,各种严重的自然灾害对局部社会的破坏性影响是巨大的。
(二)人口变动
人口是社会构成的基本要素,一定数量和质量的人口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本前提。人口数量、质量和结构的变化会对社会产生多方面的影响。促使人口数量变化的因素有三个:出生、死亡和迁移。这三个因素的重大变化对具体社会领域的影响是直接的,有时这种影响是长久的。比如,持续的高出生率会产生大量的新生人口,提高社会的抚养比,接着会对社会公共设施(如各类学校)的建设提出强烈要求,进而影响社会的就业、家庭结构。人口大迁移对社会变迁的影响更加直接。
(三)科学技术的发展
学技术是人类在认识自然、改造自然中获得的真理性认知和利用自然资源为自己谋取福利的手段。 在农业社会,人类利用科学技术扩展自己的生产能力,降低自身对自然的依赖程度。在工业社会,科学技术成为人类开发自然、掠夺自然的工具,而科学技术每一次大的进步(以重大发现为标志)都会大大地改变人类社会的面貌。 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的新的科学技术革命,都对人类的生产力和人类社会生活产生了革命性影响。科学技术的发展增强了人类的生存能力,但它的过分使用,特别是非和平使用给人类社会造成的威胁也是不容忽视的。科学技术的发展不但会影响人类社会的生产和生活,而且在一个社会中,科学技术的发明和使用也会导致社会结构的变化。
四)社会生产力的变化
生产力是人类所拥有的解决其与自然的矛盾及增加产品的能力。生产力是参与社会生产和再生产过程的物质的和技术的要素的总和,它以劳动者、劳动工具和劳动对象为基本要素。一个社会的生产力的巨大发展会创造出更多财富,可以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促进社会的发展。而一个生产力停滞的社会,社会发展也会处于相对停滞状态。除此之外,生产力还与生产关系形成某种适应或张力关系,并推动着社会的变化。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深刻地阐述了生产力变化引起社会结构变化和社会经济形态变迁的规律。
(五)社会价值观念
社会价值观念是人们对事物进行优劣、合理性评价的思想体系,社会的价值观念在社会实践中产生,又指导着人们的行为。社会的价值观念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交流可使某一社会的价值观念发生重大变化,从而影响社会变迁。在人类历史上,由战争征服、占领导致的某一社会的显著变化是普遍的,这里常常表现为先进文化对落后文化的替代、同化,而其核心是价值观念的变化。在当代社会,反映现代文化、后现代文化的价值观念大行其道,它对社会行为规范的影响是根本性的,对社会结构的影响也是至深的。 社会价值观念对社会变迁的影响表现为价值观念的变化对人们的行为和社会进程的重要影响。当人们信奉了一种新的价值观念之后,他们的行为也会发生变化,当这种行为的变化遍及社会时,社会变迁就比较明显。我国的体制改革是价值观念变化导致社会变迁的典型例证。改革的启动直接来源于社会价值观念的变化,这包括关于实现社会主义的目标、经济与政治的关系、计划与市场的关系、效率与公平的关系等的一系列基本价值观念的转变,这些价值观念的转变引导了改革的深人发展,并导致社会的巨大变化。在世界发展史上,韦伯也论证了价值观念的变化对社会变迁的重大作用。他指出了基督教伦理的变化与资本主义的发展有一种亲和关系,并形成了意识对社会变迁有重要影响的观点。
社会变迁的理论
一、马克思的社会变迁理论
(一)马克思的社会学理论
马克思的社会学理论是他有关人类社会发展的原因、基本矛盾、基本规律和归宿的理论的总和。从社会学的范畴来看,马克思的社会学理论包括人类需要与社会劳动、社会关系与社会结构、社会阶级与社会冲突、人类社会的变迁,以及人类社会发展的理想等内容。包括如下内容: 异化劳动理论揭示了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劳动异化现象,指出了这种异化的根源及其不合理性;关于实践的理论为解释人的能动性与社会结构之间的关系奠定了基础;阶级和阶级斗争的思想成为社会冲突理论的重要源泉; 对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之间的关系给出了深刻的解释; 关于社会发展的理论对社会变迁的规律给出了总体性的解释框架。
(二)马克思的社会变迁理论
第一,马克思认为社会变迁的根本动力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生产力是最活跃的因素,生产力的发展会带来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生产关系应该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当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时,就会带来生产方式的变革。
第二,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经济基础,经济基础的变化会带来建立于其上的政治、法律等上层建筑的变化。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意识及其冲突的根源在于物质生活中的矛盾。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也具有反作用。
第三,社会变迁具有整体性特征,经济基础的变化会带来整个社会的变化。第四,人类社会的变迁在总体上具有发展的特点,即由低级社会向更高级社会发展。社会的发展最终是由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的。
二、历史循环论
(一)汤因比的“社会和自然环境压力”论
阿诺德·汤因比(Am old Toynbee) 是英国历史学家, 他在其《历史研究》中提出“社会和自然环境压力”论。汤因比认为,一个民族要生存就要对外在的社会和自然环境做出反应,而民族文化是这个民族在应对它生存于其中的社会和自然环境压力的过程中形成的,即不断的“压力一反应”塑造了民族文化。反应能力是一个民族的生存能力,对于每一种压力(或挑战),社会都相应地有一种反应在文化的产生阶段,压力(或挑战)主要来自自然界,在文化的成长阶段,挑战主要来自人类社会本身。 在汤因比看来,一个民族所遇到的生存压力过大和过小都对民族文化的发展不利。如果一个民族所遇到的生存压力过大,那么这个民族就没有能力对之做出反应,这样,民族的生存被外部环境限制,民族文化也受到约束而发展不起来。
(二)熊彼特的“经济周期”论
约瑟夫·熊彼特(Joseph Schumpeter) 是美籍奥地利裔经济学家, 也是社会学家。他研究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两百年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变动情况,发现其中存在周期性的波动现象。他把经济周期分为三种:短周期为40个月,中周期为9一10年,长周期为50一60年。他认为,每一个周期内部都包括繁荣、衰退、萧条、复苏四个阶段,他认为,伴随着这一经济周期各阶段的是创新和与之相关的一系列活动。在经济竞争中企业有创新行为,这导致了一些企业的学习行为;接着企业投资,这带来经济的繁荣;随着创新活动的普及、竞争的激烈,企业的获利变少,于是出现收缩、衰退和萧条;当新发明出现时,经济开始复苏,也就开始了一个新的周期。
(三)奥格本的“文化堕距”论
威廉·奥格本(Wla mOg bum) 的“文化堕距”论带有一定的循环论色彩。奥格本认为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一般地,物质文化先变化,之后非物质文化会发生适应性变化(这种文化也叫适应性文化),但后者的变化有所延迟,即二者的变化在时间上是有差距的。当适应性文化变得与物质文化相适应之后,物质文化会再发生变化,非物质文化又一次发生适应性变化。
三、孔德和斯宾塞的社会变迁理论
(一)孔德的人类社会发展阶段论
孔德认为社会学分为社会静学和社会动学,社会动学就是研究社会变迁的理论。孔德认为,社会历史由一个阶段向另一个阶段的过渡,根本上是由全部社会现实的各部门的矛盾引起的,这些方面包括政治、经济和才智等,但其中才智是主要的。孔德根据“人类智力发展的根本规律”把人类社会变迁和进步的历史进程分为三个阶段:军事阶段、过渡阶段和工业阶段。他认为,这三个阶段与他所说的人类智力发展的三个阶段相一致:第一个阶段是神学阶段,大约在1300年之前,这个阶段的特征是人们敬畏自然力和上帝,认为社会和自然界都是上帝的产物。第二个阶段是形而上学阶段,大约在1300一1800年之间,在这个阶段,人们信仰抽象的“自然力”,并用它来说明一切。第三个阶段是实证阶段或科学阶段,大约从1800年开始,在这个阶段,人类观察各种现象,并力图找出各种现象之间存在的经常性的联系和实际规律。孔德用智力的发展解释人类历史进程的观点也受到人们的一些批评。
(二)斯宾塞的社会进化论
斯宾塞的社会学的基本思想是进化。 斯宾塞认为,社会有机体像生物有机体一样,其发展也是进化的。社会的发展是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人类社会起初是一种简单的结构,社会的同质性和综合性较高,一个人或一部分人可以承担多种职能。 随着社会规模的扩大,社会结构也发生分化并且日益复杂化,社会由单一结构变为多元结构、由同质性结构变为异质性结构。随着社会结构的分化,社会各部分的功能也出现分化,即社会分化出功能互不相同的部门。尽管各部门的功能不同,但各部门之间的功能联系和相互依赖性却大大增强,于是社会形成一个更加复杂的、整体性的社会有机体。在斯宾塞看来,社会的变迁就是增长和进化,其根本机制就是分化。不过,他认为复杂社会在结构上比简单社会更脆弱,因为简单社会的各部分之间的功能分化不大,相互之间的可替代性高。而在高度分化的复杂社会中,各部分之间的相互替代性低,于是就更脆弱。 斯宾塞认为,社会进化在总体上是前进的,但进化过程并不总是直线的。一个社会的进化既受其先前状况的影响,又受新的环境的影响,而这方面的因素各有不同,所以各种社会的进化也不是同一的,进化过程中会出现发散现象,有的社会还会出现倒退,于是社会呈现出多样化。 斯宾塞还用优胜劣汰、物竞天择的观点解释人与人、民族与民族、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关系,认为通过生存竞争,个人、民族、国家可分化成优劣不同的等级,并认为优等民族应该成为世界的统治者。斯宾塞的社会进化论受到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的重要影响,并被称为社会达尔文主义,他认为自然进化是天经地义的,因而反对任何人为的、对社会进程的强制性改变。 斯宾塞的功能主义思想对社会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他的社会进化思想受到社会改良主义者的支持。我国的一些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和改良主义者曾大力宣扬社会进化论思想,并以此为武器去推进社会的改革。一些社会学家则指出了这一理论的保守性,而且这种进化论实际上也容易被种族主义者利用。
四、功能主义的社会变迁理论
(一)帕森斯的社会变迁理论
功能主义是社会学中的一个传统的理论派别,它主要从社会的每一个部分都有其功能的角度,分析社会结构及其各部分之间的联系以及社会系统的变化。帕森斯综合了以往功能理论的成果创立了著名的结构功能理论。帕森斯最初并不太关注社会变迁,他关于社会系统内部自我调适、达到平衡的理论被称为社会均衡论,后来他才提出了自己的社会变迁理论。
1.社会均衡论
帕森斯认为,任何社会都是一个功能系统,是由发挥不同功能的各部分(子系统)结合而成的,这些子系统是适应子系统(A)、目标达致子系统(G)、整合子系统(I)和维持模式子系统(L)。 在帕森斯看来,对这种平衡的社会系统的挑战来自外部。在帕森斯那里,社会系统总是处于内部协调和平衡状态的。帕森斯的这一理论称为A GIL模式。
2.新社会进化论
帕森斯把变迁分为社会系统本身的变迁和系统内部各部分的变迁。在结构功能理论的框架下,他认为,系统内部的紧张、偏差行为和社会控制构成系统的变迁,系统变迁的方向是“适应性”的增强,即社会系统克服阻力而达到目标的能力的增强。 帕森斯用其系统理论解释人类社会的进化,他提出社会进化的四个特征(或机制):分化、适应力提高、包容和价值普遍化。帕森斯认为社会的进化由分化开始,即社会由单一结构、功能多样的单位分解为结构复杂、功能专一的单位。这种分化会提高社会的适应力,因为分化导致了社会单位的资源增加。分化和适应力提高带来系统的新的整合问题,而对新单位的包容是达到整合的途径。价值普遍化即对新单位的承认或给予合法化,有利于消除系统内部结构之间的冲突。在帕森斯看来,经过上述过程社会系统发生了进化。
(二)新功能主义的社会变迁理论
帕森斯的结构功能理论,包括他的社会变迁理论的一个备受批评的地方是它忽视了冲突和保守主义倾向。 ~些功能主义社会学家认为,社会变迁中不但有作为主流的分化,而且也有“逆分化*“不平衡的分化”,从而将差异性分析引人社会变迁分析。超越进化论的解释强调具体群体和社会冲突对分化过程的影响,把个人与群体的能动作用、利益与冲突引人分化理论。 增加社会分化结果的可能范围,承认适应性升级只是社会分化的多种可能的结果之一,但是并不认为分化一定会增加系统的效率和整合。有的学者认为,分化可能会带来不同部分之间的相互调节,甚至单向控制。这些对传统分化理论的补充提高了分化理论在预见分化结果方面的灵活性。
五、冲突论的社会变迁观
(一)传统的社会冲突思想
在社会学领域,社会冲突的思想主要来自马克思、齐美尔和韦伯。 马克思的社会冲突论是与其阶级理论联系在一起的。马克思认为生产资料占有的不平等是社会冲突的根源,生产资料占有的不平等和剥削形成阶级对立,这使得阶级斗争不可避免。 齐美尔从基本社会过程形式的角度来看待社会冲突,并对冲突给予了最一般的理解。他认为在社会中冲突是普遍的,冲突不仅是利益的反映,也是人们的敌对本能的反映。齐美尔认为,社会冲突并不一定是消极的,会冲突也是促进社会有机体团结和统一的过程。在社会分层结构中,当机会较少,即处于较低地位的人否认现存不平等系统的合法性时,易于选择冲突方式以改变现状,而领袖人物的感召力是引发社会冲突的关键
(二)现代冲突论的社会变迁观
现代冲突论的代表人物是达伦多夫。达伦多夫把冲突看成是权力占有方面的冲突。认为,现代社会围绕着权力和权威形成两个阶级,即占有很多权力和权威的统治阶级与占有很少权力和权威的被统治阶级,而且这两个阶级存在于社会的任何组织之中。现代社会是由这两个阶级组成的强制性的协作联合体。达伦多夫认为,在这种社会中,压迫和强制是普遍现象,被统治阶级总是要改变自己的地位,于是冲突产生。社会冲突的结果引发社会结构的变迁,特别是权威结构的变迁。变迁有三种不同的类型:所有统治人员的更换即革命变迁;部分统治人员的更换即改革变迁;把被统治阶级的利益结合到统治阶级的政策之中,这是最低层次的变迁。 站在社会冲突论的立场上,达伦多夫认为社会每时每刻都在经历着变化,变迁是社会的常态。他的社会冲突理论是直接与帕森斯的结构功能理论相对立的。
社会规划与社会建设
一、人类理性与有计划的社会变迁
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优越之处在于人类理性。人类理性是人类用科学的、客观的观点看待社会现象、处理现实问题的行为特征。自由资本主义的发展所带来的问题对于理性主义来说是一个意外后果,也是对人类理性的挑战。于是,怎样实际地建立一个合理的社会成为众多思想家关注的问题。 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剥削和压迫被认为是人类非理性的表现。而社会主义思想则表现出对理想的人类社会的憧憬,它的一个重要思想是对社会的计划,以使社会按照人类理想进行有计划的变迁。 社会主义的计划体制是以从根本上消除社会的无计划所造成的混乱为目标来配置资源和谋求社会发展的,但它对人类社会复杂性的忽视、对个人积极性的抑制却导致了计划经济体制难以持续。实际上,这里遇到了一个社会学看待社会变迁的基本问题,即人类可以在多大程度上对社会变迁进行干预,使其更符合人类的意愿。在社会学中,卡尔·曼海姆(Karl Mannheim) 是直接倡导社会计划的学者, 鉴于法西斯主义的威胁, 他提出用民主计划来推动社会重建,但只是一些议论。
二、社会规划
(一)什么是社会规划
人们为达到共同的目标而有计划地指导社会变化的过程叫社会规划或社会计划,它是人们在科学认识社会运行规律的基础之上,运用所掌握的知识和科学技术,对各种资源进行合理配置,从而有效地实现人们的社会发展目标的总过程。社会规划并不是人类的唯意志的活动,不是人们随心所欲的“设计社会”的活动,而是人们在认识和顺应社会运行基本规律的基础上对它的一定程度的干预。它是同自由资本主义、社会进化论相对应的社会发展的思想与实践。 在发达国家,社会计划的思想与实践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在经济增长的同时预防经济危机和应对大量失业现象,国家通过对基础产业的投资而干预经济运行,公营企业和公共财政部门得到发展,以社会公正和收人再分配为目的的“福利国家”形成。 发展中国家对社会计划的理解包括如下一些内容:一些社会主义国家认同了马克思主义的计划思想,有的受发达国家的影响而主要对某些部门进行国家干预,还有的主要接受了联合国的社区发展思想而在社区层次进行综合开发.由此可见,社会规划的含义是多样化的。
(二)不同类型的社会规划
人类对社会运行的有意识的干预或计划有范围和程度上的差别。前者是指人们在多大的范围内对社会运行进行干预,即人们在多大的活动范围内对自己的活动进行规划。这里又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规划的空间范围。比如是在国家层次、地方政府层次,还是在某一城市或农村地区对社会运行进行规划,范围越大、问题越复杂、意志越不统一,规划越困难。传统上,我们常常把社会规划理解为国家层次,即将其与经济计划或整个国家的发展计划联系在一起。实际上则不然,社会规划可以有较低层次。二是规划的活动空间,即对何种人类活动进行计划和干预。比如是对经济活动进行规划和计划,还是对人们的所有活动进行规划。 人们对社会运行的干预或计划的程度差别指制订的计划是比较严格、细致还是不太严格。在我国,前者被称为指令性计划,是必须予以执行的计划。这种规划或计划表现为一系列具体的、相互联系的、必须完成的指标,并靠强有力的行政力量去推动实现。后者称为指导性计划,是在总的方面应该执行,但在细微方面可以灵活实施的计划。 在我国的发展实践中对社会发展计划曾经有三种理解,它们都是社会规划的某种角度。第一种把社会发展计划理解为对全社会的经济、文化、科学技术、社会管理等各个方面的计划,这也是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面规划和计划,其表现形式是各级政府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第二种把社会发展计划看作对经济之外的社会领域活动的规划,实际是对各种事业发展的规划,包括科学技术、文化教育、卫生体育、环境保护、社会福利、公共安全等方面的计划。第三种把社会发展计划理解为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计划,包括劳动就业、教育、卫生和健康、住房、社会救助等方面的内容,这是保护社会中的困难群体的利益、维护社会公平方面的计划。
(三)社会规划的特点
社会规划旨在从综合的角度对人类活动产生影响,它关注的是人们的各种活动之间的协调及实现符合社会进步要求的共同目标。从最笼统的层面上可以说,它是社会一经济规划,它要处理的问题是:对各种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运用、产出令人满意的社会一经济效益并对这些效益进行合理分配。这些活动都与具体的社会群体相关,即它们都是以一定的社会结构(社会利益群体系统)为背景或为基础的。因此,社会规划是以人为中心的计划,是对人类活动的社会意义的关注,而不只是对物的规划,这是它不同于经济规划的关键。社会规划常常离不开对经济活动的关心,但其目标是关注经济活动及其他活动的社会效果。 从更具体的角度来讲,社会规划一般表现为对某一地区(它们常常是行政区)的经济与社会发展的规划,或者是对某一重大经济与社会发展项目的规划。例如,某一地区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社区建设、项目开发中的就业、环境保护、利益分配、可持续发展问题都是社会规划考虑的中心问题,每个问题不应被孤立地考虑,而是与其他方面相联系的。 一般地,人们常常认为社会规划是政府官员、技术官僚的事,因为他们不但掌握进行规划所需要的信息、技术,而且具有实施规划的权力,事实上也确实如此。但是这种规划方法至少有两种危险:一种是,这些官员和技术官僚可能并不真正了解社会状况,特别是民众的需要和愿望,因而这种规划常常不符合实际,进而无法实施,或者强制性的实施将造成对社会发展的损害。另一种是,这些官员和技术官僚可能进行权力垄断,而把自己的价值观念强加于社会,造成少数人支配社会的局面。鉴于这方面的经验和教训,国际上大力倡导参与式规划,即广泛地吸引各方面人士、民众及非政府组织参与社会规划的制定,收到了积极的效果。
三、社会指标体系
(一)社会指标运动的兴起
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了一股研究社会指标的热潮。人们把研究社会指标以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的活动称为社会指标运动。“社会指标”的概念首次出现于1966年美国社会学家雷蒙德·鲍尔(Raymond Bauer) 主编的名为《社会指标》的论文集。鲍尔等人认为, 社会指标是一种量的数据,是用来量度具有普遍社会意义的社会状况的指数。
(二)社会指标体系的类型
1.规划性的社会指标体系
综合的规划性的指标体系是以一定的社会发展计划为依据,综合地测量社会生活领域主要方面的发展状况的一套指标,它主要包括人口、收人与消费、住房、教育、卫生保健、娱乐、休闲、公共安全等方面的内容。这种指标体系主要是为政府设计的,它符合政府进行社会规划和社会管理的要求,也易为社会公众所接受。我国于20世纪80年代初建立了这种指标体系。
2.社会目标导向的社会指标体系
社会目标导向的社会指标体系是为了反映某一社会问题的状况、实现某种社会目标而设计的详细、深人描述该领域社会状况的指标体系。在设计指标之前首先明确所关心的问题或某一社会生活领域的发展目标,然后根据这些问题和目标去演绎,形成特定的指标体系。它对监测某一令人关注的社会状况、研究社会问题、加强社会管理有重要作用。
3.理论研究取向的社会指标体系
理论研究取向的社会指标体系是学者为了进行某种科学研究而建立的指标体系。学者为了研究某一社会现象的发展规律,围绕问题设计出既能反映社会状况,又能反映现象之间的因果联系的指标体系,通过持续地收集资料并进行分析,针对他们所关心的问题给出有根据的阐释,并且发展出某种理论。
(三)社会指标体系的功能
1.系统地反映社会状况
反映社会状况是社会指标的基本功能。由于现代社会的复杂性,人们一般很难以直接经验去全面地认识社会,这样,利用科学的手段去认识社会的总体发展状况就显得十分必要。社会指标体系可以全面、系统地反映社会状况,有助于人们对社会的科学认识。
2.进行社会计划
社会规划和计划不但表现为“以人为本”的社会变迁理念,而且在工作层面,社会规划人员可以通过设计符合实际、合乎社会运行规律的指标体系,并实施这些指标去具体地引导社会变迁。
3.监测和预测社会的变化
社会指标体系的监测功能是通过比较,特别是定期比较某一社会生活领域的指标值而实现的。通过监测可以了解社会运行状况,也可以预测社会运行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后者是社会指标体系的社会预警功能。
4.对社会状况进行比较和评价
社会指标体系具有比较和评价社会状况的功能,包括将计划指标与指标实现的状况(现实的指标值)进行比较,从中发现差距,并作为调整计划的基础;将不同时期社会指标的实际水平进行比较,发现社会变迁的走向、趋势,并对其做出价值评价;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同一类社会指标的实际水平进行比较,认识它们之间的差异或异质性,这种比较也可以为某一国家或地区的社会发展提供参照系统。
四、社会发展战略与社会建设
(一)几种著名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
1.传统发展战略
社会发展战略(也称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是指一个国家或政府所采取的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性、总体性的长期部署和谋划。 人们把世界范围内出现的各国以经济增长, 特别是国内生产总值(GDP) 增长为首要目标甚至是唯一目标的发展战略称作传统发展战略(或称传统发展模式、“增长第一“战略)。虽然推动了这些国家和地区经济的快速增长,但也带来了众多社会问题。问题主要表现为:未能满足人们尤其是穷人的基本需要,造成了严重的环境破坏,收人分配差距拉大而形成严重的不平等。在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上“先经济后社会”、在人与环境的关系上“先破坏后治理”就是传统发展战略之问题的写照。
2.基本需求战略
较有名的是国际劳工组织提出的基本需求战略。这一战略认为,一个国家的发展首先要满足人们的基本需求,包括满足每一个人在吃穿住等方面的最低需求,能够提供基本的服务,如干净的饮用水及卫生环境、教育和医疗卫生状况的改善,一份报酬合理的工作(就业机会),一个有益于健康的、人道的社会和令人满意的环境,以及参与关系到民生和个人自由的决策机会。基本需求战略是以民生为目标的,它成为许多国际组织的政策目标,但是它在具体实现上也受到了传统发展战略的制约。
3.可持续发展战略
所谓可持续发展是指当代人的发展不应牺牲下一代的发展机会,一个地区的发展不能以另一个地区的发展为代价。可持续发展战略强调资源的合理运用与保护,强调社会公平。可持续发展包括可持续的经济发展、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与保护、可持续的社会发展、可持续的人口发展等内容。
(二)关于经济与社会发展关系的一些看法
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怎样看待经济和社会的关系。它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地区实际上怎样对待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市场机制在刺激经济复苏和发展方面是有用的,但是过分强调市场的作用对社会发展的损害也是明显的,这在一些发展中国家表现得尤其明显。严重的社会两极分化、严重的环境污染、持续的高失业率、小农和小生产者的大量破产、社会走向分裂,这些都质疑着经济增长的社会效益。面对上述问题,一些学者提出以人为中心、关注文化价值的新发展观。也有学者质疑什么是发展,提出发展是谁的发展的问题。
实际上,发展是为了人,为了人们的福祉,而人们福祉的增加不但是经济财富的增长,还有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 卡尔·波兰尼(Karl Polanyi) 正确地指出了经济与社会的相依性,指出社会关系是“嵌入”经济体系之中的,市场经济不可能“脱嵌”于社会,因此要保卫社会。这些思想对于处理好市场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是具有启发意义的。
(三)中国的发展实践和发展理念
我国是发展中国家,经济落后和贫困一直是政府和民众迫切期望解决的问题。在这种背景下,我国政府基本上采取了传统发展战略,即追求经济的快速增长。 之后,中国共产党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现代化国家的目标指引约束下,在科学发展观的基础上深化了发展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提出了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和共享发展的理念。 在新的发展节点上,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也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按照一些国际机构的说法, 发展中国家人均GDP达到1万美元左右时, 会遇到一个所谓“中等收入陷阱”问题。中等收人陷阱是指一个发展中国家发展到中等收入阶段后,可能会出现两种前景:一种是持续发展逐渐成为发达国家,另一种是因为科技创新不足、劳动力成本上涨和竞争力下降,经济发展徘徊不前。 我国在改革开放中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经验,有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发展、逐渐走向发达国家的多种有利条件。通过全面深化改革,制定有利于经济持续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制度和政策,充分发挥政府、市场和社会的作用,我国建成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就是可期待的。
(四)中国的社会建设
1.社会建设的内容
1917年孙中山就提出“社会建设"的概念,宣扬民权民生。1934年社会学家孙本文撰文论述社会建设问题,主要指的是社会事业发展。 结合理论研究和实践,可以这样来理解:社会建设是人们有意识地协调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行动,健全和完善社会领域的制度和政策,优化社会结构,促进社会协调,增强社会发展能力,增进社会全体成员福祉,进而促进社会持续发展和进步的过程。 按照一些学者的看法,作为实践,社会建设包括三个维度:实体建设维度,如社区建设、社会组织建设、社会设施建设等;制度建设维度,如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利益分配制度调整、社会安全制度建设等;结构调整维度,如城乡结构、人口结构、社会阶层结构等。
2.21世纪中国的社会建设实践
我国的社会建设基本上采取了自上而下的推动模式:从解决基本民生问题人手,通过发展基本的社会保障制度,完善公共政策,发展公共事业,鼓励城乡居民有序参与,有计划地鼓励社会组织发展并对之实施监管,等等。 当前,中国社会建设的关键是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社会建设的关系,正确处理政府与社会的关系。对于前一个问题,经济体制改革以来,我国从中央到地方长期采用传统发展战略, 形成了全国性的“GDP锦标赛”。发展经济对于解决大范围贫困来说至关重要,但是如果只看经济增长,不顾社会公平和社会问题,就会产生国际上许多国家曾经出现的社会两极分化、环境破坏以及低收人群体缺乏社会认同等问题。 不唯GDP, 关注基本民生, 更多向社会和民生领域投人或向民众让利以解决民生方面的问题,因此社会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同时,调整经济结构、保护人居环境成为比较刚性的政策,政府和社会(包括企业)正在向注重社会建设的方向转变。对于第二个问题,在发展社会力量、激发社会组织活力方面,政府谨慎推进。支持经济类、民生服务类和社区社会组织的发展,居民的社会参与有所发展,城乡社区治理初步开展,社会组织在弥补政府和市场的社会功能不足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社会福利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促进了社会建设。
3.社会建设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中国的社会建设既是走向社会现代化过程的必然选择,也是化解改革转型中积累起来的社会问题的要求。现代化进程中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优先次序、社会建设的综合性使社会建设遭遇一定困难。由于专门的社会建设实施较晚,某些地方政府对社会建设的内容和必要性认识不足,社会建设的制度体系不健全,加之社会建设和民生领域“欠账”较多,因此我国的社会建设尚处于探索发展状态。社会建设投人不足,政府、市场、社会之间关系不顺,社会组织发育和成长缓慢,社会活力与社会稳定的关系不好拿捏,收人分配差距拉大,基本民生保障与环境保护关系待理顺,这些问题都影响了社会建设的顺利发展,具有社会转型的特征。 社会学作为研究社会建设的主要学科,需要关注以下重要问题: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辩证关系,社会结构优化与收人分配合理化,城乡社区建设与社会组织发展,公民参与和社会有序运行,以及社会体制改革建构等。社会建设具有政治性和社会性。中国既不能停留于原有体制,也不能照搬西方国家的经验,形成符合中国实际、具有现代特征的社会体制是当前实践者和研究者共同的迫切任务。
社会现代化
现代化的含义、内容与特征
现代化的含义
广义的“现代”一词,是被当作“目前”“现在”“今天”的代名词,被用来泛指人们正在经历的任何一个当前的时间阶段。按照这种理解,人类历史演变过程中的任何一个时间区域相对于以往都可以称为“现代”人类历史的演变过程就是无数的“现代”不断地转变为“过去”或“往古”,同时又不断地产生或迎来新的“现代”时期的过程。 狭义的“现代”一词则主要指的是从17世纪或18世纪开始(尤其是工业革命以来)的这一历史演变时期, 与“传统”社会相对应。例如, 约翰·伯瑞(John Bury) 在他的《进步的观念》一书中就十分明确地宣称“现代历史开始于17世纪”。 就字面意义而言,所谓现代化就是指成为“现代”的过程。因而,“现代”一词的双重含义不可避免地隐含了“现代化"这个词的双重含义。广义的“现代化"一词是指向任何一个更“新”的“现代"时期或状态的转变过程,因此“现代化"也就是一个永无休止的过程。我们可以看到所谓“第一次现代化”“第二次现代化”乃至“第N次现代化”之类的提法。这种“第N次现代化”的说法显然就是在一种比较广泛的意义上来使用“现代化”这个词的。 狭义的“现代化”概念指的是17世纪或18世纪(尤其是工业革命以来)从欧洲起源,之后逐渐扩散到全球的、一种建立在工业化基础之上的、新的社会生活或组织模式,是从“传统社会”向这种新型的“社会生活或组织模式”转变的过程。社会学中所讨论的现代化,尤其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出现的“现代化理论"所讨论的基本上属于狭义的现代化。本章所讨论的也是狭义的现代化。为了方便起见,下面将只使用“现代化”一词,而将“狭义的”这一限定词略去。
内容
查尔斯·穆尔(Charles Moore) 认为, 现代化就是传统社会像西方先进国家那样向经济富裕、政治稳定的社会的总体过渡。这种过渡是以工业化过程为基础的。除了工业化过程之外,它还包括以下一些方面: (1)在价值观念上,亲属优先(任人唯亲)的思想方法过渡到业绩优先(任人唯贤)的思想方法; (2)在制度上,建立能够为经济生产而动员土地和资本可转让的所有制,以及劳动力能够自由流动的劳动市场制度和促进流通的商品交换系统; (3)在组织上,建立专业化、金字塔式统治的科层制组织和得当的国家财政组织; (4)在个人动机上,培养有创造精神的个性、业绩主义志向、向上的积极性以及对教育的渴求和活动热情; (5)在经济政治方面,拥有高水平的技术和受过高度训练的专家,广阔的市场和相互依存的组织结构; (6)在人口结构方面,过渡到低出生率、低死亡率、老年型的人口结构;( 7)在社会结构方面,亲属群体和家庭功能缩小与解体,个人主义化进一步加强,妇女地位提高,社会控制减弱等。
特点
(1)现代化社会的政治组织、经济组织、教育组织等诸单位的专业化程度高,而非现代化社会的专业化程度则比较低;
(2)在现代化社会,由于专业化程度较高,各单位是相互依存的,功能是非分化;自足的,而在非现代化社会,亲属群体和近邻共同体的自足性较强,缺少功能(3)
(3)在现代化社会,伦理具有普遍主义性质,而在非现代化社会,由于家庭、亲属关系比较密切,伦理具有个别的性质;
(4)现代化社会的国家权力是集权但不是专制,而非现代化社会的国家权力则主要是专制的;
(5)现代化社会有发达的交换媒介和市场,而在非现代化社会,交换媒介和市场尚未发展起来;
(6)现代化社会的社会关系是合理主义、普遍主义、功能有限和感情中立的,而非现代化社会的社会关系是传统的、个别的、功能无限的和具有感情色彩的;
(7)现代化社会具有高度发达的科层制组织,而在非现代化社会,即使有科层制组织也是建立在个别的社会关系之上的;
(8)现代化社会的家庭向“小家庭”发展,功能也不断缩减,而非现代化社会的家庭结构是多样化的,家庭功能也是多重的;
(9)现代化社会的成员多数生活在城市,从事非农业生产,而非现代化社会的多数成员则是生活在农村,主要从事农业生产。①
莱维认为,所谓现代化从社会结构上看就是社会从上述相对非现代化的社会结构向相对现代化的社会结构变化的过程。
标准
(1)人口相对高度集中于城市,城市日益成为社会生活的中心;
(2)较高程度地使用非生物能源,商品流通和服务设施增加;
(3)社会成员大幅增加互相交流,以及这些成员对经济和政治事务广泛参与;(4)公社性和世袭性集团普遍瓦解,个人的社会流动性增强和个人活动领域日益多样化;(5)文化知识广泛普及;(6)一个不断扩展并充满渗透性的大众传播系统:(7)大规模的制度,如政府、商业和工业等制度存在,以及在这些制度中科层管理组织不断增长;(8)在一个单元(如国家)控制之下的大量人口不断趋向统一,在一些单元(如国际关系)控制之下的相互影响力日益增长。
(1)知识领域的现代化。其主要内容是理性态度的出现以及由此导致的其他一些世俗主义精神的发展,包括:不同于来世的现世态度;将人与人类及这个世界的安全、发展和完善作为人类努力的目标和规范的尺度(人文主义);不轻信任何事物,对任何事物都提出疑问,对之进行理性的研究;不同于反对变革的、趋向变化的向前看的态度;等等。
(2)社会结构变化。现代化是个人行动与制度结构的高度分化和专门化,它将个人充当的不同角色尤其是职业角色和政治角色加以区分,并将它们与家族亲属所充当的角色加以区分,角色的征求也不是按固定不变的血缘、地缘、种姓或等级的归属来确定,而是以个人的成就为基础的自由流动。
(3)政治变化。这包括:国家统治权力的合法性是来自世俗人民的批准,是建立在对公民承担责任的基础上,政治权力不断扩散到全体成年公民,中央行政权力不断增强,地理范围逐渐扩大等。
(4)经济变化。这包括:非生物性动力取代生物性动力,经济活动与传统环境相分离,机器取代手工工具,第二和第三产业比重超过第一产业,经济角色和经济单位日益专业化,工业化程度日益增长等。
(5)都市化程度不断提高。
(6)文化领域的现代化。这包括:文化制度的主要因素日益分化;一种新的文化观出现,它以强调进步和完善,强调快乐、能力自由发挥、感情自由流露,强质过程调个性发展的价值观,以及强调效率为特征;一种新的个性取向出现,它显示于人们对社会环境更大的适应能力,兴趣范围的扩大,自我信心的增强,对现世的日益重视,对他人的日益尊重和信任,对科学技术的信赖,对按照个人贡献获取报酬原则的接受等方面。
综合起来可以说,人们通常所说的"现代化"实际上包含人类思想和行为一切领域的变化,其组成部分至少包括工业化、城市化、专业化、高水平的社会分化和社会流动、科层化、参政范围的扩大、文化的世俗化、行为的理性化等,它是一个全面的、系统的、普遍发生的社会变迁过程。
主要特征
第一,现代化是一个剧烈的转变过程。它在一个前所未有的程度上改变了社会的原有面貌,用一套与以往几乎全然不同的“现代”的经济、政治、社会和心理结构取代了“传统”的经济、政治、社会和心理结构,以至于有人认为,“现代”社会与“传统”社会之间存在巨大的“断裂”。
第二,现代化是一个系统的变革过程。它涉及社会各个领域、各个方面的改变。一旦某个领域开始了现代化的过程,就必然会要求或导致其他领域的现代化过程发生。因此,那些只希望在某些领域(如技术或经济领域)进行现代化,而在其他领域则维持传统面貌的现代化努力往往得不到成功。当然,由于起始条件、内外环境等方面的不同,现代化在各个领域、各个方面展开的时序模式还是会有所不同。
第三,现代化是一个由于某些偶然的因素而首先在西方国家发生的过程。然而由于它所创造的生存方式在许多方面与传统生存方式相比具有竞争优势,它一旦出现就以各种方式不断地扩散到全世界。因此,迄今为止,西方以外的国国家中引发了“西方"文化与“本土"文化之间的紧张关系。“本土化”成为这些家的现代化过程在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一个“西方化“的过程。这就又在非西方国家现代化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议题。
第四,现代化是一个全球化的过程。它通过向世界各个地方扩散而逐渐将整个世界的各个国家、各个地区都卷人这场全面而又深刻的变革过程中来,并将它们联结成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整体。在这个紧密联系的世界整体中,无论哪个国家或地区发生的事情都不再是一些相对孤立的事件,都会对其他国家或地区迅速产生程度不一的影响。对每一个卷人了现代化过程的国家或地区来说,“内”和“外”的概念在一定程度上都具有了相对的性质。
第五,现代化是一个趋同化的过程。由于迄今为止的现代化过程在很大程度上就是西方化的过程,因此随着时间的流逝,卷入现代化过程的各个国家或地区的人们在技术、制度、社会结构、生活方式、文化和心理等方面的相似性将日益增强,世界正在日益趋于同质化。这在很大程度上对文化的多样性构成了威胁。如何保持文化的多样性成为现代化进程的另一个重要问题。
第六,现代化是一个功过并存的过程。从某些方面(如改造自然的能力、生活质量的提高等)来看,现代化增加了人类的福利。但从另一些方面(生态环境的破坏、生活意义的失落、监督机制的严密、人类自我毁灭的可能性增加等)来看,现代化似乎又是一个充满风险的过程。因而,对现代化的反思和批判始终是现代化过程中一个如影相随的重要部分。
第二节理解现代化的主要理论模式
一、马克思的资本主义社会理论模式
马克思是最早对“现代”社会进行系统研究的现代思想家之一。马克思认为,“现代"工业社会实际上是生产力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推动下不断发展的结果,反过来又彻底改变了资本主义的形貌。。 马克思认为,现代工业社会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不断发展的结果,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一个历史阶段。他认为,现代工业社会是机器大工业分工的产物。机器大工业的出现使得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都围绕着资本主义的原则来组织和运作,从而“现代”工业社会成为一个“资本主义社会”。 马克思分析了机器大工业在整个社会的结构或组织形式方面所引发的那些重大变革,如生产过程开始大规模集中到工厂当中,科层制逐步成为企业组织的基本形式;人口开始日益向工业化的城市集中;社会结构日益分化为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两个基本阶级;童工和女工被大规模吸收进工厂,成年男性在生产过程中的主导地位逐渐丧失;家庭的功能进一步削弱,父权制家庭关系开始瓦解;劳动时间、生产操作以及整个社会生活过程日益标准化、同步化;生产过程日益社会化乃至全球化,不同的企业、不同的部门乃至不同的地区日益联结成一个高度相互依赖的有机整体;社会流动程度空前提高;等等。 马克思还分析了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所导致的经济与社会后果、工业资本主义所隐含的内在矛盾以及未来演变趋势。他指出,资本主义极大地提高了人类的生产力,但也为它的进一步发展带来了重大限制,并导致周期性的经济危机。要突破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对生产力的发展所施加的这种限制,就必须改变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本身。此外,机器大工业的资本主义形式也导致了许多严重的负面社会后果,如阻碍了劳动过程的合理化趋势,造成了劳动者的异化状态,导致了社会日益两极分化以及工人阶级的普遍贫困等,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之间的阶级矛盾不断激化,最终必然导致工人阶级起来革命。
二、工业社会理论模式
理解现代化过程的另一种理论模式是建立在社会进化论基础上的“工业社会“模式。这种模式滥筋于孔德,经过斯宾塞、迪尔凯姆、帕森斯等人的发展面完善。 孔德认为,现代社会最根本的特征是工业化。工业社会的出现是人类不断进步的结果。孔德相信人类社会进步的基础是知识的进步。他系统阐述了著名的知识进步三阶段规律:随着时间的演进,人类的知识形态从神学知识经过形而上学知识发展到实证科学知识。与知识进步的三阶段相适应,人类社会的组织和结构也经历了类似的进步或发展。在实证知识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社会是一种工业类型的社会。由于实证科学知识是人类知识进步的最高阶段,因此工业社会也将是人类社会的最高级形式。 以社会进化论为基础的工业社会理论在斯宾塞那里得到了更为系统的阐述。斯宾塞详尽地讨论了社会进化的形式和阶段,认为社会进化的基本趋势也是从结构分化程度低的“简单社会”向结构分化程度较高的“复杂社会”转变。复杂社会可以有“工业社会”和“军事社会”两种形态,但“工业社会”似乎是“复杂社会”的常态。 迪尔凯姆则从劳动分工对社会团结和社会秩序的影响这个角度探讨了现代化问题。他指出,现代社会劳动分工高度发展的一个重要后果就是改变了社会团结的基础,导致社会团结类型从“机械团结”(通过强烈的“集体意识"或“所有群体成员的共同感情和共同信仰”而将个体联结起来的那样一种社会结合类型)向“有机团结”(通过职能上的相互依赖而将个体联结起来的那样一种社会结合类型)转变。这种转变不但创造了一种新的生存条件,缓和了人们之间或群体之间生存竞争的残酷关系,使人们可以在社会容量和密度不断增加的情况下,以一种以往所不能比拟的方式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并共同生存下去,而且削弱了传统的集体意识对个人的控制力,拓展了个人意识发展的自由空间,促进了个性的发展,从而为人类文明的不断发展提供了永不衰竭的活力和源泉。他认为,机械团结向有机团结的转变实际上是现代社会形成的过程。然而社会团结类型的这种转型不会一帆风顺。在转型过程中,尤其是在早期,当与旧的团结类型相应的集体意识和社会规范已经衰退,新的集体意识和社会规范尚未建立起来之时,社会就可能出现“失范”现象,从而引发各种经济与社会问题。他认为,失范是社会团结转型过程中的暂时现象,随着新的社会意识和社会规范的逐步建立和完善,社会将重新步入正轨。 在帕森斯晚期的著作中,他系统地阐述了以结构功能主义为基础的社会进化和现代化理论模式。他认为,社会是在不断进化的;社会进化的基本形式是结构分化;社会进化的基本动力是社会系统功能未充分发挥时所产生的结构性压力;社会进化的结果是社会系统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增强;社会进化主要包括分化、适应性增长、包容和价值概化等环节;社会进化的历史方向是从结构分化程度较低的初民社会经过若干中间社会,到结构分化程度较高的现代社会;在社会进化过程中存在一些可以用来度量进化成就的“进化共相”,它们一共有七项,即社会分层制度、文化合法性、语言文字、权威的制度化、市场经济的制度化、普遍主义的法律、民主政体。初民社会只有前面两项成就,中间社会则有了前面五项成就,现代社会则积累了全部七项成就。由此可见,现代社会是当今人类社会进化的最高成就。帕森斯的这一套现代化理论在斯梅尔瑟、莱维、什穆埃尔·艾森斯塔德(Shmuel Eisenstadt) 等人那里得到了进一步发挥。
三、理性化理论模式
韦伯认为,包括资本主义和工业化等在内的全部社会现象都是个人行动的产物。人的行动主要有目的理性行动、价值理性行动、情感行动和传统行动。西方国家的历史趋势是人的行动越来越具有目的理性的色彩,目的理性行动成为社会生活中人们行动的主导类型,这就是人的行动的(目的)理性化趋势。人的行动的(目的)理性化促成了社会生活的全面(目的)理性化,从而导致了我们今天所称的“现代化”这样一场根本性的社会变迁。 韦伯从生产技术、劳动组织、经济制度、社会结构、法律制度、国家治理等多方面,详细地考察了西方社会的理性化过程,指出机器生产技术、资本主义企业组织、市场经济体制、企业家和劳动者之间的阶层分化、科层制的普及、高度形式化的普遍主义法律以及由专业化的文官依据法律来进行行政管理的现代国家等都是社会生活(目的)理性化的结果或表现。韦伯指出,社会生活理性化的这些不同方面在历史上并非同步而是分散或异步的,但只有在所有这些方面都达到了较高程度(因而使得上述诸因素都充分具备)的地方,才能实现从前现代社会向现代社会的彻底转变。韦伯还指出,社会生活的上述(目的)理性化过程与人的行动的(目的)理性化过程之间存在密切的关联,只有在人的行动已经高度(目的)理性化的时期和地方,社会生活的理性化过程(如资本主义的发展)才能更为迅速地展开。资本主义或者说现代化过程之所以首先在西欧国家中产生和发展起来,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新教伦理的出现使得新教教徒的行动具有高度(目的)理性化色彩,从而推动了资本主义等现代社会因素的发展。 韦伯还指出,贯穿西方现代化过程的理性精神及其各种表现(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劳资分化、官僚体制等),只是从目的理性这个角度看才具有合理性。如果从价值观念(如自由、平等和人的全面发展等)角度来看,它则具有极大的不合理性。“铁笼”是人类在现代化进程中所遭遇的一个困境。 美国社会学家英克尔斯通过大量的调查研究试图说明,人的现代化是现代化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把人的现代化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1)能够接受新经验,对创新持开放态度;(2)具有提供和坚持意见的能力;(3)具有民主倾向;(4)计划性强,时间观念较强;(5)对人本身的能力较有信心;(6)普遍的信任感;(7)信奉并愿意遵循公平待人的原则;(8)相信科学技术的作用;(9)接受现代教育,追求新机会,乐于冒险。英克尔斯还认为,西方人大多都具有“现代人”的品质,因而他们较早实现了现代化;非西方社会的人多不具备“现代人”的特质,因而其现代化进程缓慢。非西方社会要想实现现代化,必须先实现人的现代化。
四、吉登斯的多维现代性理论模式
吉登斯认为,资本主义、工业化、理性化都只是现代社会的制度性维度之一,或者说是现代化过程的内涵之一。它们都不能单独解释整个现代社会及其现代化过程中所包含的各种现象。他认为有必要建立一种新的理论模式,从更为全面的角度重新审视现代社会或现代化过程。 的整体。具体地说,现代社会或现代化过程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或维度:(1)工业斯认为,现代社会是一个既包含上述制度又不只是上述制度的多维度所创造的环境(“被造环境”)的改变;(2)资本主义,即在竞争性的劳动与产品市化,即人类主体通过劳动分工、技术的发展与应用等对自然以及人类的主体行动场条件下资本的积累;(3)监督系统,即对信息的控制与对社会成员的社会性监督制度;(4)军事力量,即在现代战争高度工业化、技术化条件下对暴力工具的控制。这些制度性维度之间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相互作用。 吉登斯强调,尽管从时间上和由于民族一国家与系统化的资本主义生产制度的建立而产生的生活方式来说,现代性也可以说是西方的东西,但是,现代性所意味的制度性转变并不是西方社会特有的现象,而是具有全球化倾向的趋势。吉登斯从上述四个维度将这一全球化进程的诸因素简要地概括为:国际劳动分工、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民族国家系统和世界军事秩序。 吉登斯还从上述四个制度性维度考察了现代化或现代性的后果。吉登斯认为,现代性既给人们带来了很多利益,也给人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风险。而且,由于和前现代社会相比,现代社会在时间一空间上高度延伸,现代社会中人们所可能遭遇的风险也具有远比前现代条件下更为严重的后果,尽管其实际发生的可能性要小得多。吉登斯从上述四个制度性维度出发,将人们在现代性或现代化条件下所面临的风险描述为:生态环境的衰变、经济增长机制的崩解、极权的兴起和大规模的军事冲突或核战。
五、哈贝马斯的系统一生活世界两层次现代化理论模式
哈贝马斯认为,上述所有有关现代性或现代化的理论模式都有一个共同的局限,即它们都只是看到和描述了“系统”这一层面上的现代化过程,而忽视了“生活世界”的现代化过程,因而也就不能从“系统”与“生活世界”之间的相互关联和相互作用来对现代化过程进行考察,不能对现代化过程做出全面准确的描述和理解。 哈贝马斯接受了韦伯关于现代化本质上就是人的行动与社会生活理性化的观点,但他认为韦伯以及自韦伯以来的人们对“行动"及“行动理性化”概念的理解极为褊狭。韦伯以来的现代化研究者基本上都是从“主体一客体”关系的角度去理解人的行动,将人的行动只看成是一个作为主体的人通过单方面认知和利用外部客观世界来满足自己各种需要的过程。这样来观察人的行动,自然就很容易看到人的行动从以各种非目的理性类型为主向以目的理性类型为主转变这样一个方面。而在哈贝马斯看来,除了处理人与外部客观世界之间的关系这一方面之外,人还必须通过沟通的方式处理作为主体的自己与同样作为主体的他人之间的关系即“主体一主体”关系或“主体际”关系。因此,除了处理主体一客体关系的那些行动之外,人的行动还包括处理主体际关系的沟通行动。行动的理性化也就既包括前一种行动的理性化又包括沟通行动的理性化。前一种行动的理性化过程就是韦伯所说的,从以各种非目的理性行动类型为主向以目的理性行动类型为主的转变,沟通行动的理性化过程则是指,人们越来越多地通过自由、平等的理性讨论来达成共识和处理相互关系。 哈贝马斯认为,在更为广泛的社会变迁层次上,非沟通行动(目的)理性化的结果是以货币和权力为媒介整合起来的现代社会“系统”的形成。但这只是社会现代化过程的一个层面。社会现代化过程的另一个层面则是“生活世界”的理性化。所谓“生活世界”指的是相互交往的人们在一定程度上共同拥有的一套背景资料或知识库,生活世界的理性化则指的是它变得越来越具有自主性、普遍性和反思性。生活世界的理性化是与沟通行动的理性化紧密相连的。哈贝马斯认为,现代化过程本来包括系统的理性化和生活世界的理性化两个方面,其中系统层面的理性化提高了人们的生存能力,生活世界的理性化则为系统的理性化提供文化、规范和人格基础。但随着现代化的推进,系统层面的发展逐渐超过乃至压制、扭曲了生活世界的发展,从而导致金钱和权力主宰现代社会的局面。现代化要健康进行,就必须重新确立系统与生活世界之间的关系,大力促进生活世界的发展,使整个社会重新建立在通过理性的沟通行动过程而形成的生活世界基础上。
六、后现代主义对现代化或现代性的批评
与上述所有理论模式不同,福柯、德勒兹、利奥塔和罗蒂等人代表的“后现代主义"则是一种以彻底批判现代化或现代性为己任的社会思潮。后现代主义对现代化或现代性从根本上加以质疑,否定现代性及其基础――理性作为人类最高价值标准的合法性。后现代主义者一般都接受韦伯的论断,认为现代化就是社会生活的全面(工具)理性化。现代化说到底是依赖人类借助(工具)理性实现的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生活本身控制能力的增长。后现代主义者认为,这富,但同时给人类带来了空前的灾难性后果:人类对自然界的大规模征服造成了种以(工具)理性为基础的控制能力的增长,虽然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物质财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失衡,它对人类自身的持续生存造成了威胁;对社会生活本身的有效控制使人类本身陷入全面的、无所不在的被监禁和被支配状态之中;科学、理性取代传统和宗教成了唯一的、不可反抗的合法性准则,因而也就成了支配一被支配关系的新的基础。据此,后现代主义者认为,自启蒙运动以来的现代化工程是一项失败的工程。他们竭力抨击现代文明的理性基础,试图推动一种建立在比单一的理性更为宽泛的多元文化基础之上的新文明——后现代世界的出现。后现代主义对现代化或现代性所做的批评,从一个角度揭示了西方社会已有的现代化或现代性模式的弊病。这对于我们来说应该有一定的警醒意义。 以上介绍只是有关现代化过程的几种最主要的理论模式。比较起来,这些模式中的每一种都各有千秋,既有自己的长处也有自己的短处。它们为我们理解现代化过程提供了不同的视角,值得我们去做更深入的探讨。
第三节后发展国家与中国的现代化
一、后发展国家现代化过程的特点
(一)发展逻辑的改变
按照现代化理论,现代化同时是一个全球化的社会变迁过程。作为一个集中的论题,现代化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随着许多民族国家的独立而提出的。或者说,现代化是指发展中国家(或后发展国家)的现代化。这样,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会走一条什么样的道路、它们在现代化的过程中会遇到什么问题就是一些重要的问题。 实际上,在不同时间点卷人现代化过程的国家,处于非常不同的国际空间秩序当中,具有完全不同的进行现代化的国际环境与条件,这会对它们各自现代化过程的内容与形式产生重大的影响,使它们的现代化过程在内容与形式上有一些重大的差别。本节对后发展国家现代化过程的特点做一简单描述。 国家所具有的优势与劣势做过详细的论述。他把早发展国家称为“内源发展者”。把后发展国家称为现代化的“后来者”。他认为,一方面,相对于“内源发展者”,现代化的“后来者”具有五个方面的优势:(1)它们不是在未知领域内探索,因而对于自己的行动方向能够具有更为明确的概念;(2)有可能直接采用和借鉴早发现代化国家已经形成的计划、技术、设备和组织模式;(3)存在跳跃性发展的可能性;(4)后来者国家的领袖可以通过展示其他国家或地区已取得的成绩加强其领导;(5)可以从已经实现现代化的国家获得资本和技术上的帮助。 然而,另一方面,“后来者”也面临许多不利的因素:(1)为了进人现代化过程,后来者必须一开始就在相当大的范围内开展许多事情;(2)为了缩短与早发现代化国家在发展程度上的差距,后来者往往需要使自己的生产能源、材料、技术等在短时期内发生巨大的转变,以接近早发现代化国家已有的水平;(3)迅速赶上早发现代化国家的高期望、后来者与早来者之间实际上可能始终存在的发展差距,很容易引发后来者国家人民的失望情绪。① 莱维认为,后来者国家在进行现代化时所面临的这些不利因素,使得它们的现代化过程具有许多与早发现代化国家不同的特点。其中最主要的一个特点就是国家在现代化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一是因为,大规模行动所需要的大量资源无法靠民间私人力量在短期内迅速积累起来,必须有国家的介入;二是因为,大规模的行动以及由此可能导致的迅速的社会变化也需要更加有效的集中控制和协调。此外,后来者要想在短期内在生产能源、材料、技术等方面尽快接近早发现代化国家现有的水平,就须主要依靠从后者处采借、引进的方式,由此所需的大量资金在短期内也只有靠国家之力才可能获得。
(二)后发展国家的经济特征
美国经济史学家亚历山大·格申克龙(Alexander Ger schenk ron, 又译格申科伦)从经济发展的角度论述了落后国家现代化过程所具有的特点。格申克龙指出,落后国家开始进行工业化时,虽然可以通过采借先进国家成果的方式来加快自己的发展,存在潜在的优势,但是利用这些优势所必需的条件与落后国家的现实条件之间存在巨大的反差。因此,它们要使潜在的优势变为现实的优势,就需要创造出一系列新的条件。在这些条件形成中,一些基本制度的建设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他以筹措和分配工业化所需资金方面的制度为例来说明这一点,因为这是工业化过程最初的也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他指出,一个国家的工业化越是具有渐进的特征,资本积累的问题就越不突出。比如英国,它进行工业化所需的资金最初是从商业和现代化的农业中得到的,然后是从工业自身的发展中逐步筹措得来的,这些工作可以由企业自己来完成。相反,落后国家一方面极其缺少资本,另一方面却往往一开始就要开展规模庞大的建设,这使资金供求差距扩大,从而要求比企业更为有效的组织来为资本的形成创造条件。落后国家之间又有落后程度上的差别,中等落后国家,如当时的法国、德国、奥地利等可以通过银行等金融组织的建立来积累和分配资本,组织工业化过程。而一些非常落后的国家或地区,如俄国,连银行也无法筹集到在短期内大规模工业化所需要的足够资金,这样工业化就要求一种更为有力的组织即国家来承担资本形成的任务。格申克龙指出,由国家来承担筹措资金、组织工业化过程的任务尽管会有许多弊端,但却是落后国家加快自己的发展所必需的。
(三)后发展国家的政治特征
美国政治学家萨缪尔·亨廷顿(Samuel Hunt igt on, 又译塞缪尔·亨廷顿)从政治发展的角度论述了落后国家现代化过程所具有的特点。他指出,与早发展国家已经形成的稳定而有效的政治系统相比,后发展国家普遍存在政治不稳定的问题。他认为,这种普遍存在的政治不稳定不是源于这些国家的低现代化程度,而是社会飞速变革,新的社会集团被迅速动员起来涌人政治领域,而政治制度却发展缓慢的结果。他指出,后发展国家现代化过程中的一个普遍特征就是,人民大众被广泛地动员起来并被吸引到经济、政治活动中去,这种广泛的动员产生了如何对之进行有效整合的新问题,它要求建立一种新的政治制度:被动员起来的各个群体都能在其中行使自己的权利,同时,这些群体的权利能得到有效的调节、限制和疏导,所有的社会势力都能够和谐共存。然而,后发展国家的困境是,这样一种制度建设不是在短时间内就能完成的。这样,社会动员和政治参与扩张的速度偏快,政治组织化和制度化的速度偏慢,其结果只能是政治不稳定和无秩序。此外,亨廷顿还指出,后发展国家的现代化具有“一揽子解决"的特点:在非西方国家的现代化进程中,中央集权化、国家整合、社会动员、经济发展、政治参与以及社会福利等诸项问题,不会依次而是同时出现在这些国家。这虽然为后发展国家提供了机会,但由于各种矛盾在同一时刻集中起来,也对这此国家的领导者构成严峻挑战。亨廷顿认为,为了降低政治的不稳定性,维护社会秩序,也为了应付“同时性“现代化所提出的严峻挑战,后发展国家的现代化需要有一个强有力的、高度有效的中央政权存在,由它来组织和控制整个现代化过程。 概括上述几位学者的说法,可以看到:后发展国家的现代化过程具有时间短、规模大、内容多(所谓“一揽子解决”)、社会动员程度高等特点,它在资金的筹措、行动的协调、过程的控制和秩序的维护等方面都对现代化过程的推动者、组织者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对于这些要求,民间的私人力量不可能给以满足,只有强有力的国家政权才能成为这些要求的满足者。
二、趋同论、依附理论和世界体系理论对不发达国家现代化过程的论述
(一)现代化趋同论
20世纪50年代以来,一些社会学家和现代化问题研究专家在研究发展中国家现代化问题时形成了现代化趋同论。
这一理论认为,现代化过程是所有社会、所有民族都将经历的普遍的进化过程,尽管各国现代化的国情不同,起点也不尽相同,发展的具体道路和方式可能会各有不同,但它们都会经历同样的阶段,并形成大体相同的社会特征,即经济上的工业化、政治上的民主化、组织管理上的科层化、城市化和文化的世俗化。这就是现代化趋同论。按照这种看法,“发达”国家与“不发达”国家之间在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上的差距只是“现代化”这一普遍发展道路的不同发展阶段之间的差距,因为它们处在现代化过程的不同发展阶段上。只要“不发达”国家虚心向发达国家学习,努力克服自己内部各种不利于现代化的因素,从各方面追赶发达国家,最终就会变成和现今的发达国家一样的现代化国家。因此,“发达”国家的今天就是“不发达”国家的明天。现代化趋同论的理论基础是工业化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客观性,它的批评者认为其忽视了文化因素的作用。
(二)依附理论
依附理论是20世纪60年代中期出现的一种以拉美学者为主要代表的学术潮流,它基本上是关于不发达国家在发展过程中受到不利国际关系的阻碍及其阿明等人。 发展道路的一些看法。依附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有普雷维什、弗兰克、卡多索、普雷维什、弗兰克等人认为,西方国家的“发达"与第三世界国家的“不发达”并不是一个普遍发展过程的两个不同阶段,而是同一发展过程中两个相互关联的结果。西方国家的发达正是以第三世界国家的不发达为代价、前提或基础的。不发达国家之不发达的根本原因在于,不发达国家对发达国家的依附以及这种依附导致的发达国家对不发达国家的剥削和掠夺。 一般认为, 阿根廷经济学家、社会学家劳尔·普雷维什(Raul Pre bisch) 是依附理论思想的最早提出者。普雷维什在20世纪40年代末提出的发展理论认为,世界经济是一个体系,这个体系由核心(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和边缘(非西方不发达国家)两个部分组成。核心和边缘之间的关系是不平等的,核心国家通过不公正的贸易条件剥削边缘国家,从而导致了后者的不发达。 20世纪60年代, 安德烈·弗兰克(And re Frank) 进一步引申和发展了普雷维什的观点。他用“宗主一卫星”这对概念来替代“核心一边缘”这对概念。他认为这种宗主一卫星的关系不仅存在于世界层次,而且存在于每个卫星国家内部:这些国家的中心城市构成世界层次上其他某个或某些宗主国的“卫星”,但对于该国内部其他一些地方性城市来说,这些城市却又具有“宗主”的地位。这种宗主一卫星的连锁关系形成了一个多层次的宗主一卫星体系,其中每一个宗主都从自己的卫星那里吸收资本和经济剩余,并将其中的一部分输送到更高的宗主那里去。这种宗主一卫星的连锁关系使得西方发达国家能够将它们的控制力量渗透到不发达国家的任何角落。弗兰克还提出了一系列有关不发达国家发展的理论假设,其中最主要的四个假设是:第一,与本身不具有卫星性质的宗主相比,国家或更低一级层次上的宗主的发展会受到它们自身兼具的卫星地位的限制;第二,当处于卫星地位的国家或地区与其宗主的联系减弱时,这些国家或地区反倒能够出现迅速的发展;第三,一旦宗主国家或地区从经济危机中复苏过来并恢复与其卫星国家或地区在贸易和投资方面的联系,后者的先前的工业化进程就将遭受抑制;第四,最不发达和最为封建的地区往往与宗主国家有过最为密切的联系。°由此,弗兰克得出结论,不发达国家或地区要想取得发展,就必须摆脱或削弱自己与宗主国家之间的联系,走自力更生的道路。 不发达国家对发达国家的依附关系是如何形成的呢?另一位著名的依附理论家特奥托尼奥·多斯桑托斯(The o on id osSa no) 对此做了较系统的阐述。多斯桑托斯区分了依附的三种历史形式或阶段。第一种形式是"殖民依附",即殖民帝国通过商业和金融资本的人侵,垄断对殖民地土地、矿产和人力资源的控制权,以及殖民地金、银等矿产和初级产品的出口,通过这种掠夺式的贸易直接榨取殖民地国家的利益。第二种形式是“金融一工业依附”,它出现于19世纪末期。在这种形式下,依附国的经济依然为宗主国的大资本所主导,并且主要依靠向欧洲国家出口其所需要的原材料和农产品来维持,从而形成了一种以某些特殊出口生产部门为主、其他辅助性的经济部门为辅的特殊生产结构。第三种形式是“技术一工业依附”。这种形式出现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在这一时期,工业虽然开始在许多不发达国家发展起来,但却受到了许多结构性限制,尤其是在技术方面存在对发达国家的严重依附。 20世纪70年代出现了一种“新的依附理论”,其代表人物是卡多索、伊文思等人。这些人也用“依附”来解释不发达国家的落后,但他们并不认为处于“依附”状态中的不发达国家完全没有发展起来的希望。费尔南多·卡多索(Fen and o Cardoso) 就认为, 不发达国家只要把外资、本国资本和国家力量三者合理地结合起来,就可能取得经济增长,形成“依附性发展”。这种依附性发展虽然不能改变不发达国家经济的依附性结构,但可以为其最终摆脱依附开辟道路。为了与弗兰克等人的观点相区别,人们把这种观点称为“依附发展理论"。依附理论揭示了国际环境对不发达国家现代化过程的不利影响,这是它的可取之处。但依附理论过于强调国际环境的不利影响,同时过于忽视对国内因素的研究,这使它受到了一些批评。
(三)世界体系理论
世界体系理论的创立者是美国学者伊曼纽尔·沃勒斯坦(Immanuel Waller-stein) 。沃勒斯坦在批判继承依附理论合理内核的基础上, 提出了以下基本思想。 第一,整个世界是一个以经济为实体、以世界性区域分工为基础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简称“世界体系");这个体系是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而逐步形成的。它有着自己的整体运行规律。 第二,在世界体系中,各个国家或地区由于经济地位不同而分属于“核心”“半边缘“和“边缘”。核心、半边缘和边缘国家或地区是三种不同的经济形态,在体系中履行不同的经济职能:核心国家或地区的职能是向半边缘和边缘国家或地区输送制造业产品,半边缘国家或地区的职能是向核心国家或地区输送“边缘产品”,向边缘国家或地区输送“核心产品”,边缘国家或地区的职能是向其他两类地区输送农业初级产品、工业原料和自然资源。但这些国家或地区之间的关系并非单方面的依附关系,而是一种相互依赖。 第三,所谓发展就是改变在世界体系中的位置,从边缘位置向半边缘位置或从半边缘位置向核心位置升迁。因此,发展的目标是相对的、变动不居的,而不是固定不变的。但这种发展要受到世界体系整体结构的制约。因为核心位置总是有限的,多数国家或地区只能处于边缘或半边缘的位置,而新的核心国家或地区的出现必然伴随着老牌核心国家或地区的衰落,所有的国家或地区同时发展是不可能的。所以,个别国家或地区在世界体系中的位置虽然可以改变,但由核心一半边缘一边缘三个层次构成的整个世界体系的结构却无法改变。 世界体系理论综合了重视内部因素的现代化理论与重视外部环境因素的依附理论两者的合理之处,因而具有更高程度的合理性。世界体系理论既看到了阻碍不发达国家或地区发展的不利因素,但又指出了不发达国家或地区发展起来的可能性,因而能够较好地解释世界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正因为如此,迄今为止世界体系理论仍对发展研究有着重大影响。
三、中国的现代化
中国现代化的宏观进程
关于中国的现代化,很多学者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其中包括中国现代化的阶段、现代化的迟缓乃至挫折等方面的研究。参照罗荣渠等人的分析,中国的现代化起始于19世纪60年代的洋务运动。自19世纪中叶始,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大致经历了四个大的发展阶段。 第一个大阶段是从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初,即从洋务运动经维新变法到立宪运动,大约半个世纪。这是中国现代化的初始阶段,是在旧王朝体制下探索资本主义发展的自上而下的改革时期。 第二个大阶段是从1911年辛亥革命到1949年。这是中国内忧外患不断加深的时期,国家的实效统治断裂,现代化处于自发的游离状态,被挤压在一条窄缝中断续地进行。中国在世界经济体系中的地位趋于半边缘化。 第三个大阶段是从1949年到1979年改革开放之初。这是中国从新民主主义社会走向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时期。在这一时期中国开始逐渐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工业经济体系,初步实现了以工业化为内容的现代化。 第四个大阶段是1979年迄今。这是中国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时期。在这一阶段,中国的工业化开始逐步进人华尔特·罗斯托(Walt Rostow) 等人所说的“起飞”阶段, 以工业化为内容的现代化进程进一步深化。 检视一下有关的历史资料, 如图14-1所示, 从中国GDP在世界总GDP中所占比重的变化里可以发现,以1950年前后为界,中国的现代化成就对比鲜明。1950年之前,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一直步履艰难,成效甚微;1950年之后,中国的现代化开始渐入佳境,取得较大的成就。
前述关于后发展国家现代化过程之特点的论述无疑有助于我们对这一历史过程的理解。中国的现代化是一种典型的“后发型"现代化。正如莱维、格申克龙和沃勒斯坦等人所指出的那样,作为一个后发展国家,它最基本的一个特征就是:只有当一个统一的、强大的国家政权建立起来,并能够对整个社会运行和变迁过程进行广泛控制和指导时,其现代化过程才能够获得一定的成功。20世纪50年代以后在中国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制度的最重要特征之一,就是一个强有力的国家政权的存在及其对社会运行和发展过程的有计划的控制和指导。在某种程度上我们可以说,中国的现代化过程走到20世纪后半叶,之所以终于走上了以国家主导为特点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其中重要的一个原因是,这条道路与中国这个“后发外生型”现代化国家的现代化过程最初的制度需要最为吻合。如果不是后来发生了一些干扰现代化过程的事件,从实现现代化的角度来看,当代中国的现代化过程应会取得更大成绩。
(二)中国现代化的特点
与其他一些后发展国家相比,社会主义中国的国家政权在建立之初的一段时间(从20世纪50年代末到80年代初)内对社会经济过程的控制是全面和严密的。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多,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和中国现代化的后发展性质相关。正如格申克龙所指出的那样,由于经济落后的程度和“后来”的程度有所不同,同样是后发展类型的不同国家所遭遇的上述内外矛盾的严重程度会不同,其所面临的由国家来组织、推动现代化过程的需要、压力和必要性也就会不同。我们可以看到,许多成功走上现代化路途的后发展国家虽然都运用了国家的力量来组织和推动自己的现代化,但各自对国家力量的运用程度却是有所不同的,具体表现为国家力量对社会过程的控制程度有所不同。一般来说,经济发展水平越是低下、现代化过程开始时间越是迟后的国家,其所遭遇的上述内外矛盾的尖锐程度就越大,所面临的由国家来组织、推动现代化过程的需要、压力和必要性也就越高,国家在日常社会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就越大,国家对社会过程的控制程度就越高。中国自20世纪初开始,经过近半个世纪的摸索,终于选择了相对而言国家在社会过程中所起作用最大、对社会过程控制程度最高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 历史的经验表明,尽管在现代化进程之初,后发展国家确实需要一个统一的、强大的国家政权通过对社会经济过程的直接介人来帮助现代化过程的启动和推进(缺乏这样一种推进力量将会使后发展国家的现代化进程受到严重阻碍),但这种直接介人的必要性和实际效果却是阶段性的,而不是永恒的。在现代化进程之初,因为工业化的程度不高,社会整体生产规模不是很大,结构还不般难以承担重任,所以国家对社会生产过程进行直接控制和管理既有必要也有是很复杂,生产建设主要是以基础性建设为主,后发展国家中薄弱的民间力量一实效。但随着工业化程度提高,社会生产规模日益扩大、结构日益复杂,许多基础性建设的任务也基本完成,国家直接控制和管理社会经济过程的必要性与效率便会开始下降。此时国家对社会经济过程的直接介人就可能不但不是现代化的推进因素,反而成为现代化的阻碍因素。此外,国家对经济、社会发展过程的过分直接介人也存在明显的副作用。国家对经济、社会发展过程全面而严密的控制和介人,会导致个人自由活动空间的消失、社会自身发展活力的窒息、严重的官僚主义等弊端。因此,当现代化推进到一定程度时,对社会经济管理体制进行改革,弱化国家对社会经济过程的直接控制,增加个人和社会组织的自主权和活动空间,就成为社会进一步发展的必然要求。这也是1978年以来我国进行体制改革的主要原因。
(三)关于近代中国现代化迟缓的社会学见解
在中国现代化的研究领域,一个重要的问题是:曾经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的中国为什么没有率先走上现代化道路,中国近代以来的现代化为什么屡遭挫折?许多学者对此进行了深人的、多方面的研究,这里只简单介绍几种观点。 韦伯在对中国的研究中强调了民族文化的作用。韦伯认为,在中国占统治地位的儒家思想与基督教(新教)不同,新教对西方资本主义的产生发挥了促进作用,但是儒家思想强调人伦和道德,强调适应此世,因此尽管中国具有利于资本主义产生的外在条件也未能发展出资本主义。 莱维从家庭制度方面分析了中国落后的原因。在比较中国与日本的发展时,他认为,同是东方国家,日本较快地走上了现代化道路,而中国却没有,一个重要原因是两国的家庭制度不同。首先,在中国,家庭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家庭价值的至上性使得利用家庭为社会服务的可能性很小,而日本家庭在很多方面可以为社会所用。其次,中国社会的开放性使人们不会“一心一意”地从事商业活动,而在日本,社会结构是封闭的,商人之子恒为商,这使他们专心经商。最制度不利于财富的积累。 后,在家庭财产继承方面,日本实行长子继承制,而中国实行诸子均分制,中国的还有一些学者从中国在现代化初期缺乏有效的社会动员力量、缺乏有效的权威、外国帝国主义的侵略等角度分析了中国现代化迟缓的原因。
(四)中国社会现代化的推进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实行了经济体制改革.中国的社会现代化走人新阶段。中国的现代化采取了先经济、后社会的发展路径,在经济上进行市场化改革,解放社会生产力,同时加人世界经济贸易体系。四十多年来,中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但是也带来了收人两极分化、环境恶化、社会矛盾积累等影响持续发展的问题。进人21世纪以来,中国政府开始强调科学发展,近几年又用全面深化改革来推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协调发展。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和共享发展的理念。新的发展战略遵循经济优先、以人为本、总体协调的思路展开,强调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科学发展、坚持深化改革、坚持依法治国、坚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强调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正确处理政府和社会关系,处理好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这些都反映了党对社会现代化规律的新认识。党的十九大报告作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人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的重大判断,并提出2020年至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2035年至21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发展目标。在现代化进程中,中国正积极而慎重地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同时根据本国国情,走一条有本国特色的现代化道路。由于特殊国情和后发展处境,中国要在经济发展、政治民主、社会和谐、文化发展和环境保护等方面解决一些复杂的难题。新冠肺炎疫情的出现和肆虐提醒我们处于风险社会之中,国际形势的复杂变化要求中国做出合理的选择和恰当应对。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任重而道远。
第四节后工业时代与现代化
一、贝尔的后工业社会理论
(1)服务性经济的创立。后工业社会的第一个特点就是大多数劳动者不再从事农业或制造业,而是从事服务业,如贸易、金融、运输、保健、娱乐、研究、教育和管理。其中保健、研究、教育和管理部门就业人口比重的增长对后工业社会来说具有决定性意义。
(2)专业和技术阶级占据优势地位。在后工业社会,从业者比例增长最快的职业是那些通常要求从业者受过大学教育的专业性和技术性职业,如工程师、科学家、教师、医疗保健人员以及其他专业技术人员。其中又以工程师和科学家数量增长得最快。这些专业技术人员在社会生活中将逐渐占据主导地位。
(3)理论知识的首要地位。在后工业社会,知识的性质发生了重要变化,与经验知识相比,理论知识开始在社会的决策过程中占据首要地位,并且成为各种革新的首要源泉。与此相应,大学、研究机构和知识部门等汇集和充实理论知识的场所形成社会的中轴结构。
(4)对技术发展进行规划和控制。在后工业社会,随着各种新的预测方法和探测技术的出现,人们有可能对技术的发展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规划和控制,从而减少技术发展的负面后果及其给社会带来的不确定性。
(5)新的智能技术兴起。在后工业社会,一些能够用于处理包含大量相互作用之变数的复杂问题的方法和技术,如信息论、控制论、决策论、博弈论、概率论,以及使这些方法能够得到实际应用的计算机技术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随着这些新智能技术的出现,后工业社会就能够对社会的运行进行更有效的管理
在贝尔之后,又有一系列类似的描述出现,如松田米津和约翰·奈斯比特(John Naisbitt) 的“信息社会”理论、阿尔文·托夫勒(Alvin To fler) 的“第三次浪潮"理论、彼得·德鲁克的“后资本主义”理论、尼科·斯特尔(Nico Stehr) 的“知识社会”理论和曼纽尔·卡斯特的“网络社会”理论等。这些描述的共同特点是,将关注中心从以往的资本主义制度转移到技术变迁以及由技术变迁引发的那些经济、社会和政治变化上,甚至认为随着这些变化,“资本主义”制度在经济与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将逐渐消退。
二、拉什与厄里的去组织化的资本主义文
英国当代社会学家斯科特·拉什(Scott Lash) 与约翰·厄里(John Urry) 合著《组织化资本主义的终结》一书,从“资本主义发展新阶段”这个不同的角度对西方社会的新变化做了描述,他们主要关注西方社会的组织化变化。 他们认为,现代西方社会有如下特征:工业、银行和商业企业规模不断扩大以及由此而来的世界市场日益增长;白领阶层,尤其是一个由各种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教师和科学家组成的独特的服务阶级,人数不断增长;由于经济日益“去工业化”,核心工人(制造业中的操作工人)阶级的绝对人数和相对比重都不断减少;在工业关系中,国家一级的集体协商程序的重要性和效果日益减弱,公司和工厂一级的集体协商程序的重要性和效果则日益增强;大垄断公司日益从单个民族国家的直接控制和约束下独立出来;普遍主义的福利性国家立法发展,以及左右两翼对集中化的福利国家发起实质性挑战;资本主义日益散播到大多数第三世界国家,导致第一世界国家的职业结构从以工业部门为主转向以服务业为主;各个政治党派的阶级特征日益衰减;文化的碎片化和多元化色彩不断增加,与此相关的时一空压缩(如“全球村”)不断瓦解着各种民族性主体的结构;卷人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民族一国家的数目以及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基础上组织起来的生产部门数目大幅度增长;制造业部门雇用人员的绝对数量和相对比重以及这些部门对社会组织化的重要性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中都不断降低;各种新的区域劳动分工形式相互重叠,减低了不同的生产部门在不同地区集中的程度;工厂的平均规模不断缩小;工业化城市在规模上以及在所在区域中的统治地位开始下降;一种被称为“后现代主义”的文化意识结构开始产生和传播。 拉什与厄里认为,这些变化使得资本主义正在从以往那种“组织化的资本主义"转变为一种“去组织化的资本主义”。它对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空间结构、阶级结构和文化状况都将产生重要的影响。
三、西方社会的后现代化
澳大利亚社会学家斯蒂芬·克鲁克(Stephen Crook) 、简·帕库尔斯基(Jan Paku ski) 和马尔科姆·沃特斯(Malcolm Waters) 撰写的《后现代化》一书, 则从文化、国家、社会不平等、政治过程、工作组织以及科学和技术等六个方面,描述了西方发达国家正在出现的新发展趋势与以往现代化过程之间的主要差别。
.第一,文化方面。现代文化的基本演变趋势是它与经济、政治和社会等活动领域的分离以及其内部不同活动(认知、道德评价和审美等)领域之间的分离。相反,当前出现的文化演变趋势则是文化与经济、政治和社会等活动领域之间以及文化内部各分支领域之间的传统界限不断趋于消失。
第二,国家方面。现代化的基本趋势是国家在经济、政治与社会生活过程中逐步具有一种中心性的支配地位。国家是主权的拥有者、市民权利的创造者和保卫者、企业的管理者等,担负着内外环境的稳定、经济调控、基础设施的发展和社会问题的解决等多种功能和责任。相反,当前出现的新趋势却是国家的职能日益收缩,国家在社会生活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日趋下降,权力分配日益呈现出“逆中心化”的态势。
第三,社会不平等方面。在现代社会,社会不平等主要是由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的不同地位和作用造成的,阶级差异和性别差异是不平等的两种主要形式。而在新出现的趋势中,传统的科层等级制度日益瓦解;工人阶级也日益被更多地结合进资本主义体系而不是被贫困化,物质生产过程在社会不平等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将日益减少;阶级也将逐步为各种认同群体所取代。
第四,政治过程方面。在现代社会,政治过程是以社会经济过程中权力和利益的分配为内容而展开的(利益政治),政治活动的主体是具有不同社会经济利益的阶级(阶级政治),政治活动具有高度组织化的特征(组织化政治),大型政党则是现代政治活动的主要组织形式(政党政治)。正在发生的社会转型过程则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政治过程的特征。新的政治过程不再以社会经济过程中权力和利益的分配为基础,而是围绕一些更为普遍的如价值观或生活风格、全球环境之类的内容展开,政治活动的主体不再是那些以社会经济地位上的差别为基础形成的阶级群体,而是一些更为一般性的社会范畴,政治活动也具有更多的偶发性和更少的组织性,社会运动日益取代大型政党而成为政治活动的主要组织形式。
第五,工作组织方面。现代生产系统的主导模式是“福特主义”生产方式,它是为了满足大量生产的需要而建立起来的,以自动化的生产流水线为技术基础,以标准化、持续化、高强度、任务简单化和分工固定化的劳动过程为特征,以严格的科层系统为基本的组织形式。在正在发生的社会转型过程中,这种福待主义的生产组织模式日益受到挑战。“灵活分工制“被视为生产过程“后现代化"的先锋或主流趋势,它以计算机控制技术为基础,能够灵活地响应不断变动的市场需求,以去中心化和去科层化的管理系统为自己的组织形式。从“福特主义”向“灵活分工制”的转变是新社会转型过程的重要内容之一。 第六,科学和技术方面。在现代社会,科学研究活动是高度组织化的:它在财政和机构两个方面都被高度整合进企业和国家体制之中;科学研究内部的学科界限以及它与其他社会活动,如市场交易之间的界限是严格的;科学是广泛受到公众信任和支持的。而在当前西方的社会转型过程中,科学也面临“去组织化”的严重压力;科学内部的学科界限以及科学活动同其他社会活动之间的界限日益模糊,科学的自主性日益受到威胁;随着气候恶化与环境破坏现象的日趋严重,公众对科学的信任程度也日益下降。 克鲁克等人认为,西方社会尚处在向新社会形式转变的过程之中,人们对这个正在出现的新社会形式的细节尚无任何确切的知识,唯一可以肯定的是:这个新社会形式不是以往的“现代”社会。因此,在许多可能的选择中,他们主张最好使用“后现代化”这个词。因为这个词只是描述了一种过程,即从所谓“现代社会”向“后现代社会”转变的过程。它表明,我们目前应该讨论的只是正在产生“后现代社会”的变迁过程,而不是这个新社会形式本身
四、消费社会论
维·莱昂(David Lyon) 明确地使用了“后现代社会”这个概念来描述当前的西方社会。不过莱昂认为,尽管“后现代社会”存在许多与“现代社会”不同的景观,如灵活的生产、职业结构的巨变、时空的压缩和新生产技术的出现等,但理解后现代社会最重要的线索还是存在于消费主义文化的兴起和新消费者的创造之中。莱昂指出,现代社会的核心过程是物质产品的生产,后现代社会的核心过程则是消费以及需求和欲望的生产。后现代社会的许多新现象,如生活风格及更广泛意义上的文化的多样化、雅俗文化界限的消失、认同政治对阶级政治的取代、“模拟世界”的创造等都是围绕着消费过程而建构起来的。因此,莱昂说,如果后现代性意味着什么的话,那就是意味着消费社会
五、风险社会理论
德国当代著名社会学家乌尔里希·贝克(U ich Beck) 则提出了“风险社会”理论,对当前西方社会正在出现的新趋势加以描述和概括。 在贝克看来,现代化发展到今天已经发生断裂,20世纪后半叶之前的现代社会是古典工业社会(阶级社会),现在一种新的社会形式——风险社会已经形成,它取代了古典工业社会。如果工业社会的轴心原则是财富的生产和分配,财富生产和分配的逻辑统治着风险生产和分配的逻辑,那么风险社会的轴心原则则是风险的生产和分配,风险生产和分配的逻辑统治着财富生产和分配的逻辑。 贝克指出,虽然“风险”这种东西在古典工业社会就已经存在,但风险社会的风险与古典工业社会的风险具有完全不同的性质。首先,古典工业社会的风险具有地域的局限性、可感知性和可计算性,而风险社会的风险具有全球性、不可感知性和无法计算性。其次,古典工业社会的风险只是作为“残余风险”而存在,而风险社会的风险在社会生活中居于核心地位。最后,在古典工业社会,“污染者补偿”一类的原则成为认识和消除风险的主要方法,换言之,坚持对因果关系进行严格验证成为现代科学理性的核心。但是,在风险社会,由于污染源过多,无法追究谁应该承担主要责任,因此工业造成的污染和疾病等后果被最大限度地无视和最低程度地承认,结果带来了一种“有组织的不负责任”。 贝克指出,由于现代风险的高度复杂性(超出了任何单一专家系统可以解释和控制的范围)、广泛影响性(波及每一个社会成员)和危害的全球性(已远远逾越了现代工业所内含的民族国家的发展及其疆域边界),风险治理的主体不再是个别的国家政府。在新的风险社会,应该建立起双向沟通的“双向合作风险治理模式”,在政府、企业、社区、非营利组织之间构筑起共同治理风险的网络联系和信任关系,建立起资源、信息交流与互补的国家内部平台,在各国家政府之间突破国界构筑起共同的治理风险的国际网络(如灾害预警通报)和国际信任关系。过去传统的、以民族国家为单位的风险治理机制已不能适应“世界风险社会“对风险治理的要求,因为全球化在增强对国家提供的保障和管理风险方面的需求的同时,也减弱了国家有效发挥这一作用的能力。与此同时,人类大量的经济活动和社会活动的力量得不到跨国性机制的有效约束,这使得当超越民族国家的地区性和全球性风险出现时,缺少有效的世界性机构来弥补这一“权力真空”。因此,建立风险治理的国际合作机制是一项刻不容缓的紧迫任务。只有这样,我们才可能充分动员一切社会力量和国际力量,共同应对未来可能发生的风险。 从上面的介绍中可以看到,尽管西方学者的描述形形色色、不尽相同,但20世纪中后期以来西方社会正发生广泛深刻的变化,这一点是确定无疑的。这些变化不仅向我们提出了许多理论上的问题,比如,如何来重新界定“现代化”的概念等,也向我们提出了许多实践上的新问题,比如,这些变化对我们这样的后发展国家的发展来说会有怎样的影响,这些都值得我们做更深人的观察和思考。
社会调查研究方法
第一节社会调查研究概述
一、社会调查研究的概念与特点
(一)什么是社会调查研究
要正确地认识社会、预测社会变迁的趋势、提出应对策略,就要了解现实社会。社会调查研究就是人们了解、认识社会的活动。具体地说,社会调查研究是运用科学的方法,系统、直接地收集有关社会现象的真实情况,并对所得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科学地阐明社会的状况及其变动规律的认识活动。社会调查研究实际上由两个相连的活动组成:社会调查是直接接触社会生活,收集有关资料的活动;研究则是分析资料,是对调查所获经验材料的概括和加工。这两个部分是密切地联系在一起的。社会调查研究的基础工作是调查,没有调查就谈不上对资料的分析。同时,研究活动是调查活动的必要延续,因为只调查不去研究分析资料包含的意义,就不可能深人地了解社会现象的本质特点,也不可能认识它进一步变动的趋势及规律,对策和建议更无从谈起。因此,没有社会调查就不能对它的重要意义。 现实社会做认真的研究,不对调查所获资料进行认真研究,社会调查也就失去了
(二)社会调查研究的特点
第一,直接从现实社会生活中收集资料并对之进行分析。社会调查研究是面对现实的,它的任务和目的是了解社会现实并分析其意义。这样,社会调查研究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掌握第一手资料,这是对社会现象的直接感性的认识。在此基础上的分析资料则形成对社会的更深入的认识。 第二,科学的方法。社会调查研究是采用科学的方法认识现实社会的活动,科学的方法是社会调查研究的灵魂。所谓科学的方法是指经过很多研究者使用的、有效的认识社会的方法。社会现象是十分复杂的,没有科学的方法就难以对社会现象做科学、客观、深人的了解和认识,也就不能达到社会调查研究的目的。这样,社会调查研究就与人们的日常观察和不做认真准备的随便的实地考察不同,因为后者缺乏认真的设计和准备,多带有随意性或片面性,难以对社会现象进行深入的、本质性的了解。社会调查研究依赖的科学方法既包括所采用的具体调查研究方法,也包括一套行之有效的调查研究程序。这些是研究者贴近现实、客观地认识现实的手段。 第三,以认识社会现象的规律为目的。社会调查研究的对象是现实的社会生活,是社会现象。其目的是通过对社会现象的了解和分析认识社会。尽管社会调查的领域和对象十分广泛,但是,通过研究某具体现象而认识社会是所有社会调查研究的共同点。通过个别或一些事件认识社会,即分析所调查现象的社会意义是社会调查研究的目的之所在。
二、社会调查研究的方法体系
(一)社会调查研究是理论、方法与技术的结合
社会调查研究是直接从社会生活中收集资料并进行分析的活动,因而社会调查研究具有很强的实务性特点。它要求研究者认真调查,运用科学方法和技巧对社会现实形成真实和深刻的认识。当然这并不意味着社会调查研究不需要理论。实际上,任何社会调查研究都需要两种理论:一种是有关调查研究对象的理论;另一种是关于社会调查研究本身的理论,是指社会调查研究的方法论。实际上,整个调查研究就是在对客观事物认识的基础上,以一正的方法论为指导,运用科学的方法与技术,收集和分析资料的过程。这是一个理论、方法与技术紧密结合的过程。
(二)社会调查研究的方法体系
社会调查研究的方法体系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方法论,它是认识论、社会理论在社会调查中的指导;第二层次是调查研究的方式与方法,它是调查研究中人们收集资料的行为类型或模式;第三层次是调查研究的(具体)技术,它是收集、整理和分析资料的实用技巧。
(三)社会学研究的方法论
方法论是关于方法的理论,它是人们在认识社会现象时采取某种方法的基本理由,即人们在认识某种社会现象时为什么采取某种方法而不采取其他方法的基本道理。社会学研究的方法论主要有实证主义方法论、人本主义方法论和批判主义方法论等。
实证主义方法论是社会学产生的方法论基础,也是在社会学研究中占主流的思想。实证主义方法论认为,社会现象有其规律,因此可以采用自然科学式的、用经验事实来检验假设的方法进行研究。实证主义把自然科学的方法论作为自己的基本原则,认为科学的假说必须由经验事实来检验,某一理论只有在得到经验证据的完备支持时才可以被接受。实证主义方法论认为,社会科学虽然在方法、技术的运用方面有其特点,但在理论建构、证据搜集与分析、理论检验等方面所运用的方法与自然科学方法无本质区别。按照实证主义方法论,社会调查研究要注重资料的客观性、真实性、准确性,比较注重采用实验、社会测量等方法。
人本主义方法论也称非(反)实证主义方法论,它认为,社会现象不同于自然现象,因为社会现象是人的活动,社会现象对社会行动者来说是有“意义”的,而这种“意义”是不能用自然科学的所谓“客观、科学”的方法来研究的。人本主义方法论认为,实证主义忽视了社会行动者的特殊性,忽视了历史、文化和意识的作用。这样,人本主义学派反对实证主义的定量主义,而强调定性或质性研究,即主张通过理解社会现象的特殊含义来认识它。在调查研究方法上,人本主义注重深度访问和观察体验,把调查研究对象(社会现象)放在一个大背景下来思考,以真正理解研究对象及其行动的意义。与这种人本主义方法论有较强联系的还有社会建构主义观点。按照社会建构主义的观点,社会是由人们的行动和互动建构起来的,社会调查研究所面对的社会现象也是由参与调查研究的各方共同建构起来的,因此要注意分析建构过程及行动者赋予其行动的意义。
批判主义方法论面对社会现实,用批判的眼光看待研究对象,认为社会科学研究是要帮助人们改变不令人满意的现状,并建设一个好的社会结构和生活。 批判主义方法论关注权力不平等和社会冲突,它对所研究的社会现实持强烈的质疑态度,有明确的价值立场,希望从社会现实中找到不平等的深层结构,并倡导改变。持批判主义方法论的有冲突论和女性主义等。
(四)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
社会学的研究类型主要分为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
定量研究也称量化研究,是以实证主义方法论为指导,注重定量(数字)资料的收集,并通过统计分析得出结论的研究方法。定量研究在严格的研究设计基础上,用问卷、量表等标准化定量测量手段搜集资料,并对之进行统计分析,以发现研究现象之间的相关关系,说明事物缘由,得出理论性概括。定量研究追求研究资料和研究结论的精确性。
定性研究也称质性研究,是非实证主义方法论指导下的研究方法。它主要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特征、发展过程、行动及其意义等方面的文字、音像等非数字化资料,通过比较、意义分析,发现研究现象的内在逻辑及其与其他事物之间的关系。定性研究主要运用观察、深度访问、生活史等方法搜集资料,收集的资料全面、细致。个案研究、过程研究、事件研究、行动研究主要使用定性研究方法。
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是不同方法论指导下的两种不同的研究方法,它们所要解决的问题不同,使用的方法不同,资料的特征不同,所得出的结论的用途也不同。定量研究强调代表性,其结论在一定范围内可以推论。定性研究强调深人性和全面性,其结论不做推论,而是要揭示事物的内在机制和逻辑。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并不互相排斥,一项好的科学研究常常是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相结合的。
三、社会调查研究的一般程序
社会调查研究是科学地了解和认识社会的活动。它在大量的社会调查研究实践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规范,其中包括一套保证调查研究活动科学进行的程序。在不同的方法论指导下,这种程序不同。比如,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在研究设计上有很大差异。以下基本上是对实证主义方法论指导下的调查研究的一般程序的介绍。这套程序包括选题、准备调查、实施调查和分析总结几个阶段。
(一)选题
选题就是选择和确定调查研究的题目。研究题目是一项调查研究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的概括。只有选定了一个题目,调查研究才可能进行。因此,选题是调查研究的起点。在选题阶段,首先要确定调查研究的领域或范围,以确定调查研究属于哪个社会范畴;然后通过实地考察、文献研究或专家咨询等手段确定具体的调查研究题目。
(二)准备调查
调查研究的准备阶段要提出调查研究的具体想法,制订调查研究的详细方案,具体来说要做这样一些工作。首先,在对调查对象进行初步探索的基础上提出研究假设,即对调查研究对象的可能状态、内部关系提出一些有一定根据的判断,这有利于明确调查研究的方向。然后对这些假设所包含的重要概念做出解释和定义,即操作化定义。从实证研究的角度来讲,往下就是拟定调查提纲,设计调查量表或问卷,将所需调查研究的问题具体化,并且根据调查研究对象及任务的特点确定调查研究的方式和方法。当然,调查方法也可以提前确定。接下来就是进行实地调查前的组织准备工作,包括选训调查员、编排调查研究方案、联系调查对象等,从而做好实地调查前的一切准备工作。 调查之前周密的准备、细致的考虑对于顺利而有效的实地调查十分重要。如果准备工作做得充分,实地调查就相对顺利、工作紧凑,从而提高工作效率。相反,如果准备工作做得不好,实地调查往往会遇到意想不到的困难,造成人力、物力、时间上不必要的浪费,甚至调查失败。
(三)实施调查
实施调查就是具体地进行调查,它包括收集资料、整理资料两项工作。这涉及调查人员直接向调查对象索取、收集第一手资料的过程。实施调查是整个调查研究的关键。
收集资料就是要按照调查设计,运用合适的方法和技巧,接触调查对象,系统、客观、准确地获取经验材料的活动。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进人调查对象的生活环境,说服他们接受这次调查,然后运用访问、座谈、问卷、观察等合适的手段获取资料。社会调查中的“进人”是一个人际互动的社会过程,是调查人员被调查对象接受的过程,这一过程要处理一系列关系。具体的社会调查一般要按照预先设计的方案进行,但是在实地调查的过程中也可能会出现现实与原来的设想不完全相符的情况。这时,调查人员就要根据具体情况对原调查设计进行必要的调整和补充,以保证真正完成调查研究任务。 在实地调查的过程中,调查人员还需要对已取得的调查资料进行初步审核和整理。
四)分析总结
分析总结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分析实地调查获得的资料,并在此基础上对整个调查结果做出概括和总结。资料分析包括对数字资料的分析和对文字资料的分析, 对数字资料一般运用统计工具(包括通用的社会科学统计软件包SPSS 等)进行分析,对于文字资料则采用归类、比较、理解等方法。从实证方法的角度来看,这种分析可以将调查结果同研究假设进行比较,以检验原来的假设是否成立。而对文字资料的分析可以深人地认识研究对象所反映的社会意义。
最后,调查人员须撰写调查研究报告,即对全部调查资料做出客观的、实事求是的总结。
第二节实地调查前的准备工作
一、研究题目的选择与确定
(一)选题对于调查研究的意义与制约因素
1.选题的意义
选题对于一项社会调查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为选题会对调查研究产生直接影响。第一,它关乎调查研究是否可以顺利进行。任何社会调查研究都需要一定的支持条件,这些条件包括人力、物力资源和社会环境条件等。如果选题不当,那么调查研究就不可能顺利进行。第二,它影响该项调查研究可能取得的成果。好的选题不仅具有实际意义,也具有理论意义。如果选题不恰当,调查研究就可能浪费人力、财力和时间。
2.选题时要考虑的制约因素
社会调查研究的选题常常受到研究者的兴趣、经验和社会状况的制约。不管怎样,选题都要考虑研究这一问题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必要性是指选择某一课题进行研究的意义,它包括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两个方面。理论意义一般是就学术发展而言的,其目的是发展某一理论、积累知识。实际意义是指进行该项研究的现实需要。那些与国计民生有密切关系的课题常常是被优先选择的题目。 可行性即进行某一研究的主观和客观条件。主观条件包括调查者所拥有或可支配的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也包括调查者所掌握的知识和技术。客观条件是指社会环境是否允许进行某一调查研究,这里的社会环境既包括大的政治和社会环境,也包括社会调查涉及的具体环境。
(二)研究题目的确定
1.如何确定研究题目
经过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而选定题目可能会有某些不妥之处。为了使研究的课题更明确,研究者需要对之做进一步研究,以最后确定题目,一般需要做如下工作。 首先,查阅文献。许多问题是别人已做过相关研究的,我们现在的调查研究就是在别人已有的研究成果上更进一步。查阅文献就是要考察以往有关此问题的研究成果,看看前人(别人)在这方面已做过什么、有哪些成果,还有哪些没有解决的问题;前人的研究角度如何,本项研究从哪个角度人手可能会有所突破、取得更大成果;等等。考察和借鉴有利于明确调查研究的重点,使研究者少走弯路。 其次,向知情者和专家进行咨询。知情者和专家对我们所要研究的问题有较多了解,因而也有较多的“发言权”。他们的意见是其长期感受或深入思索这一问题的结果,对研究这一问题很有价值。听取他们的意见对于明确方向、选准突破点十分有意义。 最后,与调查对象进行初步接触。同调查对象接触和查阅有关资料,可以使调查研究的目的更明确、问题更清晰。
2.选题时要注意的问题
在以上考察、分析的基础上,研究者在确定具体题目时要特别注意,题目不要定得太大。题目太大往往会使人无从下手,或往往使调查研究流于浮浅,达不到预想的结果。其实,调查研究的成功与否或价值并不完全在于题目的大小,只要题目有意义,小的、准确的题目也会取得较大的成功。
(三)提出研究假设的原则
研究假设对于一项调查研究十分重要,那么所有的调查研究都要有假设吗?不一定。如果某一项调查只是为了了解某一社会现象的一般状况,或其目的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那么事先不提出假设也无妨。另外,为了摸清情况、总结工作而进行的调查研究也不需要假设。但是对于一项学术性研究来说,研究假设是很必要的。
提出研究假设的原则包括:假设不能与已有的资料相矛盾,即不能与事实相背;假设的文字表述力求简短、明显、准确;假设不应该包括不能被明确解释的概念,太抽象的、不能被经验验证的概念不应进人假设;假设本身不应有逻辑上的矛盾。
二、提出研究假设
(一)提出研究假设的意义
研究假设是建立在对调查对象的初步了解之上的、关于调查对象的特征及有关现象之间的相互关系的推测性判断。这种判断不是对研究对象的整体的、本质的认识,需要通过调查研究来证明,所以只能称为假设。研究假设不是随心所欲的想法,而是有一定根据的,即建立在对该问题的一定程度的认识之上的,它是对所要研究问题的尝试性回答,但不同于“大胆假设、小心求证"所说的“假设”。研究假设对于一项调查研究具有的重要意义在于:第一,研究假设明确了该调查研究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指出了调查研究的努力方向;使调查任务明确化,提出要收集哪些资料和为什么收集这些资料。第二,好的研究假设可以避免收集资料的片面性和盲目性,提高调查过程的效率。第三,研究假设还是设计调查方案的依据,它实际上对整个调查研究起着指导作用。
(二)研究假设的形式
研究假设是由相关概念构成的。作为对研究对象的推测性判断,它有三种形式:描述性假设、解释性假设和预测性假设。描述性假设是关于社会现象状态的推测判断,比如“在再就业市场中技术水平低者的成功率较低”。解释性假设是关于社会现象变动原因或内部关系结构的推测性判断。预测性假设则是对社会现象发展趋向的判断。一般来说,能够对社会现象的内部关系结构给以说明的假设是对社会现象的更深刻的认识。因此,解释性假设是更有价值的假设。规范地说,解释性假设是以一种可以检验的形式加以陈述,并对两个(或两个以上)变量之间的特定关系进行预测的命题。这里的变量是构成社会现象内部关系的要素,它由概念来表述,但在不同情况下可能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例如研究工龄与工资的关系。在一个车间中,不同工人有不同的工龄,也有不同的工资。那么,“工龄”“工资”这两个概念就是变量,因为在不同的工人那里它们有不同的表现数值。然而,如果研究工龄相同的工人的工资状况,那么这里的“工龄”就不是变量了,因为调查对象的工龄是一样的。研究假设都要以变量的语言来表述。例如,我们在研究某一工厂的工人收人时会提出一个假设:工龄与工资有密切关系,工龄越长工资越高,或者对于相同工龄者,技术水平越高工资越高。
三、概念与课题的操作化
(一)操作化的含义
在社会调查研究中,狭义的操作化是指命题和概念的操作化,即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使之变为经验层的、能够直接测量的概念的过程。广义的操作化也包括研究课题的具体化。
当我们认识社会现象和提出研究假设时,常常使用一些较为抽象和概括的概念。例如,研究劳动者的积极性,我们可以提出“良好的工作环境有利于工作积极性的提高”这一假设。在这里,“工作环境”“工作积极性”都是抽象概念,都不能直接测量。如果停留在这一抽象层次上,社会调查就无法进行,从而也就无法验证上述假设是否成立。为了使该假设可以被验证,我们必须找出一些更具体的、能够反映“工作环境”和“工作积极性”的概念或项目,通过对它们的测量来反映“工作环境”和“工作积极性”的具体内容。这就是概念的操作化或给概念下操作定义。操作定义是依据抽象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提出的、可以观测的调查项目或指标的总和。
(二)概念及命题的操作化
抽象概念的操作化就是把它逐渐具体化从而使之变得可以测量的过程。在许多情况下,抽象概念的操作化常常需要几个层次的连续操作化来实现,概念越抽象,操作化的层次越多。而操作化的结果是形成一些可以直接用于测量的指标和项目。在这个过程中,重要的是要注意较低层次的概念和指标与较高层次的概念在内涵和外延上的一致性,即前者既不能超出后者的范围,也不能不及。因为只有这样,具体概念和指标才能真正代表和反映抽象概念。 解释性的假设表现为一种命题,这时,假设的操作化即抽象命题的具体化。与抽象概念的操作化的意义相同,只有将假设中所包含的几个抽样概念具体化,即将其转换成具体的假设,它才可能被检验。在这一过程中,要运用经验演绎法,从抽象概念推演出经验指标,从研究假设推演出具体假设,实际上这一过程是以概念的操作化为基础的。正如一个抽象概念的内容可以由几个具体概念来反映一样,一个抽象的研究假设也可以由几个具体假设来表述或反映。
(三)研究课题的操作化
研究课题的操作化就是使一项调查研究具体化,主要指围绕假设或问题使调查研究系统化、变得具体可行。从调查研究方法的角度来看,它具体表现为调查提纲的拟定、调查量表或问卷和指标的设计。 调查提纲的拟定是把调查内容条理化、具体化的过程,其目的是确定要收集哪些资料。调查提纲有粗细之分,这一过程表现为由思路变为大纲,再变为细纲。提纲细化的过程实际上是研究课题的操作化过程。在拟定调查提纲时要做到:围绕调查所要解决的中心问题即研究假设拟定提纲,提纲力求全面真实地反映所要研究的问题的各个方面。 调查量表或问卷和指标的设计是对调查提纲的进一步具体化,其中包括指标、项目或语句的设计过程。指标是反映社会现象的数量和质量特征的概念,抽象概念的操作化实际上也是设计具体指标的过程。另外,调查量表或问卷常使用一些短语或语句的问题来征求人们的答案,用以反映某些问题所包含的内容。这些短语或语句称为项目,有人称之为题器,即反映某一问题的工具。显而易见,把抽象概念和大问题变为具体概念和小问题以至于项目或题器的过程,就是把研究课题具体化、操作化了。
(四)测量的信度与效度
社会调查中设计的一系列指标、项目的用途就是测量需要调查的对象,这样,研究者应该尽量设计出好的指标,通过这些指标的运用真实反映调查对象的特征。这涉及指标的质量和测量的信度与效度问题。
1.什么是信度与效度-S
信度是指可靠性,即当人们采用同样的方法和指标去重复测量同一对象时,所获结果的一致程度。当重复测量的结果高度一致时,我们说测量的信度高,即结果可靠。反之,就是信度低,即测量的结果不可靠。因为我们假设的是对同一对象的重复测量,所以信度实际上反映的是测量方法和工具的问题。如果一个指标的含义不清晰、模棱两可,那么可以想象测量的信度也不会高。这就是说,注意的问题。 在设计指标时应该使它的含义明确、清楚、没有歧义。这是在操作化过程中必须效度是指测量的有效性或准确性,即测量工具能够准确地测出调查对象特征的程度。当一种测量工具能够真实地度量出调查对象的特征时,即当它们确实测量出该测的特征时,我们就说测量是有效的,其效度高。例如,对一些有额外收人的人来说,只用固定的工资收人来测量他们的经济地位就不十分有效,换句话说,用固定的工资收入来测量经济地位的效度不太高。这就要求,在制定测量指标时要使指标确实能反映对象的本质特征。
2.信度与效度的关系
信度与效度是既有联系又相互制约的。一般来说,缺乏信度的测量也是无效度的测量,当然,即使高效度的测量也不一定是有效的。因为,如果多次重复的测量结果不稳定,就不能说这种结果真正反映了调查对象的特征。当然,多次重复测量结果的可靠性高,也并不一定表明测到了该测的事物的特征。反过来说,有效度的测量一般是可靠的。 关于信度与效度的理论指出,在对假设或概念进行操作化时,应该设计出稳定而有效的测量工具,以使测量既有信度又有效度。
四、确定调查方式与方法
社会学研究的类型包括社会调查、参与式调查和社会实验等,这里只介绍社会调查的基本方式,主要有全面调查、抽样调查、典型调查和个案调查。
(一)全面调查
全面调查也叫普查,是在较大范围内对研究对象所包括的全部单位进行逐一不漏的调查。例如全国人口普查、全国基本单位普查,某一地区或领域基本情况的调查等。全面调查是对某一方面情况的全面了解,以掌握总体情况,为全面阐释问题或制定政策提供依据。全面调查利用统一的统计表格或调查表,收集某一社会现象在某一时点的具体情况,其调查范围广,收集信息全面,所获资料十分有价值。但是这种调查工作量大、时间性强,需要动用较多人力、物力。组织全面调查比较复杂,所以只有在需要掌握比较全面而基础的统计资料时才进行这类调查。
(二)抽样调查
抽样调查是从研究总体中抽取部分对象(样本)进行调查,并试图用样本资料来推测或代表总体情况的调查方法。这里的所谓总体指要研究的社会现象包含的所有单位,而抽取的部分构成样本。抽样调查常常用于要研究的总体单位很多、不可能或不需要对所有总体单位进行调查的情况。抽样调查的关键是抽样,抽样主要有以下几种组织方式。
1.简单随机抽样
简单随机抽样也叫纯随机抽样,它是不事先对总体单位做任何人为分组和排列,全凭偶然的机会(概率)抽取样本的方法。抽样调查遵循同等概率原则,即总体中的每一个单位都有同等被抽中的机会。简单随机抽样可以借助抽签法或随机号码表进行,施行的步骤是:第一,取得抽样框架,即取得所有研究对象(总体单位)的名单;第二,给每一个单位编号;第三,利用随机号码表或直接抽取样本。简单随机抽样比较适用于总体各单位之间差异较小的情况。
2.等距抽样
等距抽样也叫机械抽样或系统抽样。这种抽样方式要求先将总体单位按照某一特征排列起来,然后等间隔地依次抽取样本单位组成样本总体。排列可以按照与研究主题相关的特征进行,也可以按照无关特征进行。抽样间隔等于总体单位数除以样本数所得的商。等距抽样的具体方法是:第一,获得抽样框;第二,总体单位排列;第三,计算抽样间隔;第四,在第一个抽样间隔数目的个体中用随机方法抽取第一个样本;第五,依照抽样间隔往下依次抽取其他样本单位。
3.分层抽样
分层抽样也叫类型抽样或分类抽样。这一方法须先把总体单位按某一特征分类(或分层),然后在各类(层)中随机抽取样本单位。分层抽样实际上是科学分组与随机原则的结合。除分类外,其组织方式与简单随机抽样或等距抽样相同。分层抽样有等比抽样和不等比抽样之分。当各类总数差别过大时,可采用不等比抽样。分层抽样适用于总体单位数目多、各单位之间差异较大的情况。
4.整群抽样
整群抽样是先按某一标准将总体单位分成群或组,从中抽取群或组,然后将抽中的群或组包含的所有单位合在一起作为样本总体的抽样方法。整群抽样常常应用于总体单位空间分布范围很大,单个抽取样本会给实际调查带来很多困难的情况。它的优点是组织工作比较方便。 大型调查常常把几种抽样方法结合起来使用,这称为多段抽样。
(三)典型调查
典型调查是从调查研究的总体中选取一个或几个有代表性的单位进行全面、深入调查的调查研究方式。它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过程中使用最多的、通过调查少量典型来了解全局情况的调查研究方法。 关于典型常常有两种不同的理解,一种观点认为典型是在同类事物中有代表性的单位,另一种观点认为典型是某类事物中某一特征表现得最充分的单位。社会学研究使用的是前一种理解。典型调查的关键是选择典型。在某类事物内部有较大差异的情况下,应该选取几种不同的典型来反映总体情况,以免造成偏差。典型具有代表性,但在将典型调查的结论推广至更大范围的时候,要注意典型的局限性和条件。 典型调查的优点是省时、省力,又有一定代表性,调查比较全面、深人,调查方式比较灵活;其缺点是典型的选择容易受调查者主观因素的影响。
(四)个案调查
个案调查是选择某一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收集与它有关的所有资料,对之进行全面深人的调查和细致分析的研究方式。个案可以是一个人、一个家庭、一个组织或一件事。个案调查一般采用深度访问、参与观察等方法。 选择何种调查方式要以调查对象的性质和特点、调查研究的目的和任务及进行调查研究的条件为转移。
五、调查的组织准备
在开展实地调查之前,要做好调查员的选训及与调查对象联系等方面的工作。
(一)调查员的挑选与培训
一项大的调查研究除了主持者之外,一般还需要动用其他人参与调查。为了保证调查质量,研究者需要认真挑选调查员并对之进行严格培训。
1.调查员的挑选
调查员应该具备如下一些基本素质:对调查工作有浓厚的兴趣;能吃苦,不怕困难;诚实认真,严格按规定办事;态度谦和,有礼貌,愿与人交往,举止稳重;思路清晰,有一定文化程度。要注意选择了解当地情况的人当调查员,还要注意其最好在社会地位、生活方式、民族、语言、文化程度方面与调查对象比较接近。这样,调查员更容易被调查对象接受,才能认真地、按质按量地完成分配给他的调查任务。
2.调查员的培训
选定调查员后要对他们进行认真培训。培训工作包括如下内容:由研究的设计者向调查员讲解本次调查的目的、过程和方案,以及调查提纲或调查问卷;请调查员就上述各方面中尚不清楚、有疑问的地方提问,主持人应给以准确清晰的回答;调查研究人员做调查表演示范,之后,调查员进行角色扮演,模拟调查;调查研究人员与调查员一起讨论在调查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并商讨解决的方法,以使调查员基本掌握在各种可预料情况下的工作方法;调查研究人员带领调查员进行实地调查实习。
(二)联系调查地有关人员
调查的顺利进行需要得到调查地有关人员,包括领导人的支持,所以调查研究人员在调查前应与相关人员取得联系,向他们讲明此次调查的任务、目的、意义,以及实地调查计划,请他们支持。有的时候要运用组织体系向调查对象介绍此次调查,以使调查对象有所准备、了解,并接纳这次调查。
(三)设计调查研究方案
调查研究准备的最后一项工作是制订一个详细、周密、比较切合实际的调查研究方案。这一方案要包含如下一些内容:本调查研究的内容、目的和意义;调查研究的空间范围和调查对象(也叫研究单位),即说明实际调查的是个人还是家庭,是单位领导还是所有单位成员;调查研究的方式和方法,尤其要说明采用何种方法收集资料;抽样方案或调查对象的单位的获取方法;调查进行的时间、进度和人员安排。 另外,调查研究人员还要对实地调查活动做出更详细的规划,最好画出工作流程图,以对任务、时间、人力做统一安排。
第三节调查资料的收集
社会调查的中心任务是收集到准确、有用的资料,这需要采取科学的收集资料的方法。常用的社会调查方法包括访谈法、问卷法、观察法和文献法等。
一、访谈法
(一)访谈法的含义与类型
访谈法是指调查员同调查对象接触,通过有目的的谈话收集资料的方法。根据调查员同调查对象的接触方式,访谈可分为直接访谈和间接访谈。前者是面对面的访谈,后者则是借助某种通信工具进行的访谈。在我国,实际调查中以当面访谈为主要方式,一些调查公司也使用电话调查的方法。
访谈包括访问和座谈两种。对于访问来说,根据访谈时调查员是否遵循一个既定的、较详细的提纲或调查表,访谈有结构性访谈和非结构性访谈之分。结构性访谈是按照事先制定的调查提纲进行的访谈,在调查中对问题的解释和说明也是标准化的,结构性访谈的特点是比较规范。非结构性访谈没有事先制定的较详细的提纲,只有访谈题目或涉及的几个方面。调查员只就调查的主题笼统地提一些问题,求得调查对象的回答。甚至有些问题是在访谈中形成的,访谈随着谈话的进展深人下去,这就是深度访问。非结构性访谈适用于事先对调查主题知之不多,或希望深人了解调查对象的情况。相比而言,深度访问得到的资料比较具体、细致、全面,它所花费的时间也比较长。
(二)访谈的准备及技巧
访谈是调查员同调查对象面对面互动的过程,双方的一言一行都可能会影响访谈的进程与结果。因此,要想得到满意的结果,就要提前做好准备并在访谈中讲究访谈技巧。这包括:(1)访谈前要尽量做好准备工作,对访谈的主题及它包含、涉及的问题做尽可能充分的思考,以向调查对象提出需要了解的问题。(2)事先通知调查对象,听取他们有关访谈时间、地点的意见。(3)尽可能多地了解调查对象的身份、生活背景及其与所调查问题的关系等情况,以便访谈时得体发问。(4)提前到场,在约定的时间,地点等候调查对象。如果去调查对象的家中或工作地点,要准时。(5)从调查对象手中正操办的、关心的事情谈起,课渐引人正题,以与调查对象建立起良好关系。(6)从简单问题人手,启发调查对象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7)控制话题,避免谈话离题太远。在对方谈话离题时,要善意地、巧妙地引回话题。(8)注意使用合适的谈话方式,包括姿势、语气、表情,使对方感觉到调查员是在认真听他讲话。(9)对重要问题可以用不同方式重复提问,使对方重复关于此问题的回答,看其说法是否肯定。(10)经调查对象同意后进行记录。
(三)访谈中应注意的问题
访谈中应注意的问题包括:(1)在访谈过程中要尽量保持活跃的气氛,但又不使谈话脱离要了解的中心问题。(2)要尽量避免环境因素的影响,使调查对象能独立地发表意见。(3)在开座谈会时,注意调动与会者广泛发表意见,要避免冷场和个别人垄断发言权。(4)调查员应对所问问题持中立态度,不能发表自己对问题的看法,也不能做引导性提问。(5)随时注意调查对象的情绪和态度的变化,并了解这种变化的含义。(6)在整个访谈过程中始终保持虚心求教的态度,尊敬调查对象。 访谈是收集资料的常用方法,也是一种人际互动的技术。访谈法能够减少调查对象因文化水平低、理解能力差给调查造成的障碍,所得资料比较细致、充实。使用访谈法的关键是取得调查对象的真诚合作,同时调查者要做到会问、会听。
二、问卷法
问卷法是通过填写问卷(或调查量表)来收集资料的一种方法,也是现代社会调查中使用得最多的收集资料的方法之一。
(一)问卷的类型与结构
1.问卷的类型
问卷是用问答的方式收集资料的卷子,它由一系列相互关联的具体问题组成。问卷可以分为封闭式和开放式两种。封闭式问卷是把要了解的问题和可能的答案全部列出的问卷形式,即对每一个问题都给出可选择的答案。这样,在实施调查时调查对象只需要从已给出的答案中做出选择即可。如果问卷只提出问题,不给出可供选择的答案,那么这就是开放式问卷。实际上,也有在一份问卷中一部分问题是封闭式,另一部分是开放式的情况,但一般以封闭式问题为主,在确实难以给出有代表性的答案时则使用开放式提问。 在现代社会的调查中,封闭式问卷使用相当广泛。这是由社会调查研究对现代统计技术的运用、实证主义被推崇、数量分析被高度重视等因素造成的。另外,封闭式问卷具有答案标准化、使用方便、可在较大范围内运用等优点,这也使它受到欢迎。 开放式问卷也有其优点,主要是可以用于调查研究者对问题尚不太了解或问题比较复杂的情况;开放式问卷的缺点是收集到的资料不标准、不规范,难以量化处理。
2.问卷的结构
一份问卷由封面信、问题和答案几部分组成。 封面信是一封写给调查对象的短信,它的作用是向他们介绍此次调查的目的、意义,以求得对方的合作和支持。封面信应简要地说明调查者的身份,概括地说明本次调查的大致内容和进行这次调查的目的。要说明调查对象的选取方法和对调查结果保密的承诺。在封面信中或其后还应该说明正确填写问卷的方法、要求和注意事项等。封面信不应太长。 问题和答案是问卷的主体,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1)调查对象的基本资料,如性别、年龄、职业、文化程度等;对于组织来说,可能包括组织性质、规模、成立时间等。(2)调查对象相关行为方面的问题,即调查对象在所调查的问题方面做过什么。(3)调查对象相关态度方面的问题。当然,针对不同调查对象、不同任务,问卷的内容结构也不同。
(二)问卷的设计
1.问卷设计的步骤
一份好的问卷是调查成功的基础,因此要花力气设计问卷。问卷实际上是将调查研究的问题用一个个小问题表示出来。因此,设计问卷首先要明确总体思路,实际上研究假设就是这一思路的集中表现。然后根据操作化原理将问题具体化。一般地,可以先按调查提纲将每一问题具体化,然后整合到一起,进行总体安排、调整和修改,形成问卷初稿。通过试用或请教专家等办法,评估问卷是否科学和符合要求,再次修改后定稿、印制。
2.问卷设计要注意的问题
问卷一般不宜太长。有的研究者认为进行一次问卷调查很不容易,所以想借机获得更多资料。这种出发点不错,但实际效果可能并不好,因为所提问题过多,占用时间过长,可能会使得调查对象不愿合作。
在设计问题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提问的语句要简短,使人一目了然。(2)避免提带有双重含义,即一题两答式的问题。(3)提问题不应带有倾向性,因为带倾向性的问题可能造成诱导。(4)不要提胁迫性问题,即不提由于社会价值、社会文化等压力,调查对象不得不作某种回答的问题。(5)不要直接提敏感性问题。(6)不要问调查对象超出其知识范围的问题。
在排列问题时要坚持先易后难、先一般后敏感、先封闭后开放的原则。把调查对象比较熟悉的问题放在前面,较生疏的问题放在后面;把容易回答的放在前面,难答的放在后面;把能引起调查对象兴趣的放在前面,开放式问题放在后面。当然,在排列问题时,首先要遵照逻辑性原则,即按照事情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这有利于调查对象回答问题。
(三)问卷的使用
使用问卷收集资料有几种具体方式:邮寄式、送发式和访问式。 邮寄式是通过邮寄方式将问卷送至调查对象,请其填好后寄回的收集资料的方法。这种方式简便,使用范围广,但回收率一般较低。邮寄式问卷在使用时要注意追踪,督促调查对象填写和寄回问卷。 送发式是调查员将问卷送至调查对象手中,向他交代清楚注意事项,然后由调查对象自己填写,调查员当时或按约定时间收回问卷的方法。 访问式是调查员手执问卷面访调查对象,调查员按照问卷提问题,对方回答、填写问卷的方法。这种方法回收率高,对调查过程有一定控制和了解,是效果较好的调查方法,但费用较高。
三、观察法
(一)观察法的特征与类型
1.观察法的特征
观察法是调查者通过耳闻目睹收集和积累具体、生动的感性资料的方法。这里的观察不同于随便看看,“走马观花”。科学的观察具有以下特征:观察者必须有一定的研究目的或假设,有目的地去观察;观察者事先划定了一定的观察范围,包括观察内容和空间;实地观察要有系统、有组织地进行,即事前要有详细的观察计划方案;要客观地记录观察到的情况;对观察到的现象和结果,必须经过验证才能下结论。
2.观察法的类型
参与观察与非参与观察。参与观察是调查者亲身加人调查对象所处的社会群体,“成为”其一员,直接参与该群体的活动,同时又保持着客观态度进行观察,获得资料的方法。参与观察还可以进一步分为研究人员公开身份和不公开身份两种。非参与观察是调查员以旁观者的身份对调查对象进行观察的方法。参与观察了解资料深人、细致,但调查者受到的约束也多。非参与观察受约束少,但了解的情况可能比较表面。
结构式观察和非结构式观察。结构式观察是按照事先制订好的观察计划进行的观察。其特点是观察过程标准,获得的资料比较系统。非结构式观察则事先对观察范围和程序不做严格规定,而是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随机决定的观察方法。结构式观察适用于对调查对象有较多的了解,调查对象及其行为较为稳定的情况,这时研究人员可以预先对观察进行设计。非结构观察则常用于对调查对象了解不多的情况。
(二)观察的实施与观察法的优缺点
1.观察的准备与实施
以结构式观察为例,准备与实施观察包括如下一些内容:一是确定观察对象和观察内容。所谓观察对象是指调查者观察的人或群体,观察内容是与调查有关的观察对象的活动或状态。二是将观察内容具体化,确定观察的主要方面和关键点。三是拟定观察提纲,规定标准化的观察方法。四是实地观察,做好观察记录。五是整理记录。
2.观察法的优缺点
使用观察法收集资料有许多优越之处,这主要包括:使用观察方法可以准确地记述发生的事情,获得的资料比较详细;获得资料一般不受观察对象能力的限制;简便易行,灵活性较大。 观察法也有不少局限和缺点:它不太适用于研究大范围、大规模的社会现象。观察法也很少通过组织一个观察者队伍来进行;观察的精确度难以测量,往往凭观察者个人的经验来判断;观察者的存在可能会影响观察对象的行为,从而影响研究效果,特别是参与观察;观察者要观察的事件有时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所以观察法常常占用时间较长。 观察法是获得感性资料、深人认识社会现象的有效方法。要保证观察法达到预期效果,就要求观察者有敏锐的观察力、准确的判断力、良好的记忆力和周密的思维。而这些能力的获得又要通过大量观察实践来培养。
四、文献法
文献法是用科学的态度考察文献资料,从中获得真实地反映社会现象的资料的方法。它不是通过实地调查获取第一手资料的方法,但社会调查中经常采用这个方法。 文献法常常是作为实地调查的辅助方法而出现的,当第一手资料不够用或不可能取得第一手资料,而又有第二手资料可用时,调查者常常使用文献法。当然,在对过去的事件进行研究时,文献法可能会成为主要的调查研究方法,因为在这类研究中除了访问调查外,一个重要的部分是进行文献调查和研究。 文献研究可供利用的文献包括:有关著作、历史档案、研究对象的自我记录资料以及其他有关记载。使用文献法时,要利用资料检索工具查找资料。在找到资料后,要进行鉴定,判断资料的可信程度,并从众多资料中选出有用的资料。然后摘录资料或复印资料。摘录时要注明资料的出处,以便核对和引用,但不应断章取义。 使用文献法获取资料比较方便,且省时省力,但其关键是要辨别文献的可靠性。
第四节资料整理、分析与调查研究报告
一、调查资料的整理
通过实地调查收集到的资料并不能直接使用,必须经过审核和必要的整理后才能用于分析。
(一)审核资料
1.审核资料的重要性及其原则
在实地调查中,由于时间紧迫和众多不可测因素的影响,有时获取的资料可能并不一定十分准确和完备,这会影响调查研究的整体结果。为了保证调查研究的成功,对所获资料进行审核是必需的。审核主要是看调查资料是否准确、完整。
审核资料的基本原则是:一是真实性原则。看资料是否真实地反映了调查对象的情况。二是准确性原则。看资料是否准确、精确地反映了调查对象的质量、数量特征。三是标准性原则。在大规模调查中,看对不同调查研究单位的调查是否标准、划一、具有可比性。四是完整性原则。检查每一份调查资料是否按要求达到完整无缺标准。当然,这种审核是根据和对照调查设计而进行的。
2.审核资料的内容与方法
审核资料包括如下重点内容:检查已调查的对象是否属于原定的调查范围,检查所获资料是否与原要求有出人或遗漏;检查所获资料是否有错填、错答之处;检查各份调查资料在同一问题上的尺度是否划一;检查同一份资料中答案是否有明显逻辑错误;判断资料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审核资料可使用如下方法:对第一手资料,要对照调查提纲或调查表(问卷),看二者是否完全相符,是否与原定调查口径有出人。如果资料能用多种方法、可通过不同渠道获得,看通过不同渠道得到的资料是否一致;对所获资料做常识性判断,即看它与常识是否相背。
对第二手资料,要认真审查资料的编写者、编写时间及历史背景,对资料做横向和纵向比较,看是否有矛盾之处;在审核统计资料时,要注意原资料的定义和分组是否与本次研究的标准相一致。
当审核中发现问题时要及时补正。因此,一般情况下审核资料的工作大多在调查地进行,获得资料后随即进行审核。
(二)整理资料
整理资料就是根据研究目的将审核过的资料进行条理化和系统化。
1.文字资料的整理
调查所获得的文字资料包括访谈记录、观察记录、开放式问题的答案以及文献资料等。文字资料的整理要做以下工作:(1)按调查研究提纲或研究专题需要将资料归类,即将同类资料放在一起。(2)提出资料的核心内容,加小标题或进行摘要,使各类资料的内容更明确。(3)按研究要求对各类资料做编排修整,在各类资料之间建立起初步联系。文字资料的整理的基本要求是真实、具体、简明、扼要。
2.数字资料的整理
数字资料是用数码表示的资料,它们主要是由问卷调查所获得的资料转换而成的,也包括在调查中获得的文献、统计资料。
数字资料的整理工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编码。首先对所有问卷(调查表)编码,再对每一问题的全部选择性答案排列编码。后一部分编码一般在设计问卷时进行,称为事前编码。为了使编码顺利进行,常常需要编制编码手册。在编码过程中,原来属于数字资料的可保持原样。
(2)登录。登录即将编码后得到的数字资料按照顺序,一一登录在登录表上,或录人计算机中。前者为手工登录,后者为机器录人。
(3)汇总。将已登录的资料按研究分析的需要分类汇总。手工汇总要编制一些统计表格。统计表分为简单表、分组表和复合表,分别由题目、横栏标题、纵栏标题组成。习惯上,统计表的上下端线以粗线绘制,左右两端不画端线,采取开口式。
二、资料分析
资料分析是对调查资料所包含的内容进行分析的过程。资料分为文字资料和数字资料。对文字资料基本上采取定性分析方法,对数字资料则采用定量分析方法。实际上,在研究过程中常常需要把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结合起来。资料分析可采取多种分析方法,如比较分析、统计分析等。
(一)比较分析
比较分析是在相似状况的基础上,将不同单位的同类因素或同一单位不同时期的同一因素进行对比,以发现它们之间的异同及原因的分析方法。将同一时期不同单位的状况进行比较是横向比较。社会调查研究常用的是类型比较,即选择不同的类型单位做调查,对所得资料进行比较,发现其差异,以找出造成差异的原因。将同一单位不同时期的情况进行比较是纵向比较。在较长的时间跨度上对两类客观社会现象做比较称为历史比较。在具体的社会调查研究中,将收集到的关于研究对象的不同时期的资料进行对比,可以分析出它们之间的差异,并从社会历史理论的高度对之做出说明和解释。运用比较分析最重要的是注意资料的可比性。
(二)统计分析
统计分析的特点是对社会现象做量的分析,力图通过对大量现象的数量分析去揭示现象的内部联系和质的规定性。统计分析可以分为描述性分析和解释性分析。前者回答社会现象“是什么”的问题,即通过分析指出研究对象的现状、特点、发展状况等。后者回答社会现象“为什么”的问题,即通过分析揭示研究对象之所以如此的原因,它探讨的是现象之间的因果联系。
1.描述分析
对某一对象的状态做出描述有静态和动态两个角度。静态描述指标主要是指其规模和结构,动态描述指标是指其变动及速度。在对大量同类现象进行综合描述分析时,其指标有频数、众数、中位数和算术平均数等。频数是反映某些事物绝对量大小的统计指标,它可以反映总体中不同类别事物的分布状况。众数是研究总体中频率最高的变量值,它表示某种特征的集中趋势。中位数是将各单位的某一变量值按照大小排列出来,找出处于中间位置的那个变量值。算术平均数是总体各单位某一变量值之和的平均,它反映的是总体特征的一般水平。
揭示数字资料的全面特征的还有反映单位之间差异程度的指标,主要有异众比率、标准差和离散系数等。
2.相关分析
任何社会现象内部都包含多种因素或变量。如果变量之间存在数量上的依存关系,但其具体表现又不呈固定的规律性,那么这些变量之间的关系称为相关关系。只涉及两个变量的相关关系叫单相关,涉及三个及以上变量的相关关系叫复相关。如果一个变量(自变量)增加,另一个变量(因变量)也随之增加,此种相关关系称正相关。如果自变量增加,因变量反而减少,这种相关关系称负相关。相关系数反映了两个因素关联程度的大小。通过测定相关系数也可以发现社会现象变化的原因,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预测。 通过分析资料,可以对研究对象得出一些基本看法或结论,将这种结论同调查之初的研究假设相比较以判断假设的正误(假设是否成立)的过程是检验假设。统计分析可以使用SPSS, 它是便捷、通用的统计分析工具。
三、调查研究报告
(一)调查研究报告的类型与结构
1.调查研究报告的类型
调查研究报告是用来反映社会调查研究成果的书面报告,它是以文字等形式将调查研究的过程、方法和结果告诉有关读者的手段。
调查研究报告可分为工作性调查报告、学术性调查报告和普通调查报告。工作性调查报告是为了总结本单位或本部门的工作而撰写的调查报告,其读者是本单位或本部门的职工、负责人和有关上级人员。学术性调查报告是写给学术部门供学者之间交流使用的,它注重的是科学发现。普通调查报告则是写给广大读者的,是面向社会的。
2.调查报告的一般结构
不同类型的调查报告有不同的写法,但是作为调查报告它们又有共同点,其中包括相同的结构。调查报告的结构是指它由哪些部分组成,这些部分的关系如何。调查报告的一般结构包括:开头是导言,交代调查研究的目的、意义和调查研究所使用的方法;接下来是正文部分,主要是按照一定思路展示资料,进行分析;最后是结论,指出本调查研究的主要发现。
(二)调查报告的写作
1.题目
调查报告都要有一个题目,以说明该调查报告的主要内容。调查报告的题目有如下几种写法:第一种,直接陈述调查研究的问题,如《关于当前工人阶级地位状况的调查》,这种题目朴素、简明、一目了然,是调查报告常用的形式。第二种,问题式题目,即以提出问题的方式列出题目,如《进城农民工为何难以融人?》,这种题目醒目、能吸引读者的注意力,以严重的问题为中心的调查报告多用此类题目。第三种,有些调查研究以小见大,即通过对某一局部的调查得出一般结论,这时可以采取主标题加副标题的办法,即用主标题来陈述调查研究得出的一般认识,用副标题来说明该结论来自哪一项调查。
2.导言部分
导言是调查报告的开头部分,这一部分可以标明“导言”或“研究问题及背景”等,也可以不标明。导言一般要交代调查研究的任务、进行该调查研究的目的和意义;还要交代在这个问题上别人已经做过什么研究、取得何种主要成果、本研究希望解决的问题;最后要交代本次调查的范围、使用的调查方法,对所获资料进行评估,交代资料分析方法。导言部分一般不太长,能够说清楚上述内容即可。
3.正文部分
正文部分是调查报告的主体,这一部分要按照一定的思路展示资料,通过分析、比较、归纳说明本次调查研究的主要发现,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判断。一般来说,这一部分是按照本研究假设或研究思路展开的:根据社会现象的内在联系和逻辑,由浅人深地分析资料,展示所研究的社会现象的状况和内在逻辑,进而揭示问题的实质,最后得出总的结论。在缺乏研究假设,特别是在为厘清某一现象的状态、来龙去脉的调查中,正文部分常常按照社会现象发展的时间顺序展开。
4.结尾部分
结尾部分的任务是对本次调查研究的成果进行总结,常常要把正文部分的一些观点、判断再概括、升华,对研究现象的性质得出更深刻的认识。在工作性调查报告中,结尾部分要对以往工作做出总体评价,对成绩和不足做出几点归纳。此外,在应用型调查报告中,除了对研究对象的状态、成就和不足做出概括外,还要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在学术性调查报告中,除了说明本次调查的发现之外,还可以对相关问题进行讨论,指出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如果本次研究发现了一些新的重要问题,也应在结尾部分指出,以引起读者的注意。
(三)撰写调查报告应该注意的问题
1.主题突出,层次分明
调查研究报告的作用不是简单地向读者介绍本次调查所获得的资料,而是要通过展示资料说明某些问题。为了实现这一目的,调查报告必须突出主题,即紧紧围绕主题展示资料,进行分析。在此过程中,要注意层次和逻辑,即所研究的社会现象发展的时间顺序和内在联系,有逻辑地展示资料和进行分析,切忌轻重不分、主次不分、思路混乱。
2.尊重事实,科学地运用资料
调查研究报告的要点是用事实说话,用本次调查所获得的资料去说明问题,不做无根据的判断。调查报告中的判断、结论都应是在摆出资料后做出的。在运用资料时应该客观、实事求是,而不应该根据个人的好恶随意裁剪资料,即不能对有利于自己看法的资料就充分利用,对不符合自己观点的资料就随意舍去。如果随意裁剪资料,调查研究就失去了意义。另外,在进行资料时应该对全部资料有一个通盘安排,合理分配资料,避免有的部分成为资料的堆积,而另一些部分却缺乏资料的现象。
3.概念明确,推理正确
在调查报告中,重要概念都要有定义或有其内涵与外延的说明,要避免使用生僻的、读者不易理解的概念。在进行推论和推理时,应该注意推及范围和逻辑,不应没有根据、不讲条件地过度推论。
4.语言生动,文章精练
在撰写调查报告时可使用科学语言,也可运用有表现力的大众语言。要避免简单、枯燥地进行资料堆积和数字罗列,应做到资料和观点相结合。普通的调查研究报告的语言可稍微活泼一些,但绝不能写成散文式的东西;还应避免艺术性的夸张,文风要质朴,不能因文字活泼而损害调查研究报告的科学性。
主题
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