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判断推理总结
行测-判断推理总结,包括类比推理,定义判断,翻译推理,组合排列。逻辑论证的内容要点。希望对小伙伴有所帮助哦~
编辑于2022-10-14 17:26:51 广东判断推理总结
图形推理(详见另一张思维导图)
🌟类比推理
语义关系(成语题目优先考虑)
近、反义关系
感情色彩(褒义、中性、贬义)
近义关系+褒义词。
程度(一组近义词,其中一个含极其的意思)
例:独特VS举世无双;干净VS一尘不染
比喻义、象征义
比喻义词语总结(详见笔记本)
补充:磨洋工(懒散拖沓)、传声筒(毫无主见)、半瓶醋(一知半解)、敲边鼓(从旁助攻)、挤牙膏(说话不爽快)、凳子上钻窟窿(有板有眼)、好虎架不住群狼(寡不敌众)、叫花子吃豆腐(一穷二白)、瞎子拜见岳父(有眼不识泰山)、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中山狼(恩将仇报)
无语义关系
🌟拆分看结构
近反义
并列
因果
人逢喜事精神爽、城门失火殃及池鱼、众人拾柴火焰高、多行不义必自毙、水落石出、水涨船高、春暖花开、风吹草动、天寒地冻、物腐虫生、鸟尽弓藏、唇亡齿寒、理屈词穷、水滴石穿
方式目的
偏正关系
一个词修饰另一个词(用“的”、“地”造句)
语法
逻辑关系
全同关系
岳父:泰山✅ 女婿:东床✅ 少女:蛾眉❎ (少女=少年女子,蛾眉=貌美的女子,二者为交叉关系) 合家=阖家 呵斥=呵叱
并列关系(同级的两个词)
一级辨析
矛盾(没有第三种情况)
a:非a、男:女、阴:阳、开:关、静态博弈:动态博弈、主要矛盾:次要矛盾、本能行为:学习行为、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精神文明:物质文明
反对(有第三种情况)
二级辨析
时间先后
命名方式(人名、形状、功能、材料)
天然/人工(尤其出现植物)
音译词
白兰地、香槟和啤酒是三种不同种类的酒,三者为并列关系,且命名方式都是音译。 芭蕾、探戈和华尔兹是三种不同种类的舞蹈,三者为并列关系,且命名方式为音译,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
包容关系(一大一小两个关系)
种属(a是一种b)
组成(a是b的一个组成部分)
二级辨析:必然/或然组成
反向包容(题干范围出现一大一小,a不是b造句)
传染病:高血压
头发不是器官、虫草不是植物 (头发是一种组织,不是器官;虫草是一种真菌,不是植物)
交叉关系(长得像的两个词)
有的a是b,有的a不是b,有的b是a,有的b不是a
二级辨析:划分标准
对应关系
原材料
主/次
天然/人工
必然/或然
火药:鞭炮:二踢脚【火药是鞭炮的必需材料,二踢脚是鞭炮的一种】 乌铁:刀具:三棱刀❎ 清水:白酒:五粮液✅
原材料到成品过程是否相似
生产过程涉及化学变化/物理变化
工艺
物理变化(印刷、捆扎、打磨、雕琢、剪裁); 化学变化(燃烧、氧化、发酵、酿造、冶炼)
功能(名词+动词)
主要/次要
属性(名词+形容词)
必然/或然
形容词的感情色彩(褒义/贬义)
“花拳绣腿”用来形容功夫,且形容功夫不好的一方面,且“花拳绣腿”是贬义词。 “锱铢必较”用来形容气量,且形容气量不好的一方面,且“锱铢必较”是贬义词,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当选;
时间顺序(多个动词)
主体是否一致
因果对应(加“导致”造句)
原因自然/认为
结果积极/消极
减产(消极结果)➡️失败(消极结果)
方式目的(一般是动词/动宾关系)
方式能否达到目的
刻舟求剑;掩耳盗铃
条件关系
充分条件(前推后)
结合数学概念一起出
天下雨:地会湿
直线交叉:直线不平行
必要条件(后推前)
结合动植物/水/氧气/空气一起出
空气:生命
第一步:翻译 题干: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得虎子➡️入虎穴】 要想(否则不可能)人不知:除非己莫为【人不知➡️己莫为】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无风:不起浪【起浪➡️风】 第二步:判断谁是必要条件 “入虎穴”是“得虎子”的必要条件 “己莫为”是“人不知”的必要条件 “台上十年功”是“台下一分钟”的必要条件 “风”是“起浪”的必要条件
拓展
选a
语法关系
造句子
动词/动宾
主宾
姜太公钓鱼,渔民撒渔网【主宾关系】
定义判断
解题思维
看提问:属于/不属于;符合/不符合
看题干:找关键词
看选项:对比择优,接受不完美
符合关键词多>符合关键词少
没提到可以保留,但违背绝对不行
关键信息
主客体
常考的主客体汇总(详见笔记本)
方式、目的、原因、结果、条件
范围越小越明确的,越易成为“坑”、关注“的”
提速技巧
句号与补充说明(即、也就是说、以下情形)
多定义:问谁看谁、纠结再看其他
拆分定义词,锁定关键点
翻译推理
翻译规则
A➡️B
如果(那么)、(只要)就、(所有)都、(为了)一定、若(则)、A是B的充分条件
B➡️A
才、不…不…、除非(否则不)、…是…的基础/假设/前提/关键、…是…的必要条件/必不可少的条件
除非…否则(否B️️→A)
谁必不可少,谁在箭头后
如果A,就B,就C:A➡️B,A➡️C; 只有A,才B,才C:B➡️A,C➡️A;
“且”和“或”
A且B
和、既…有…、不仅…而且…、…但是…
A或B
…或…、或者…或者…、…和…至少有一个
“或”关系有三种结果,其中一种是可以两者同时成立的
区分“要么…要么…”(只有一个成立)
例:不是甲被录取,就是乙被录取(-甲➡️乙)
区分“至多有一人合格”
例:甲和乙至多有一人合格(-甲或-乙)
“甲和乙两人之一XX”➡️不是“或”关系
推理规则
逆否等价
A➡️B=-B➡️-A
-A、-B没有必然结论
否一推一
适用于“或”关系,一项打x,另一项原封不动的抄
德摩根定律
-(A且B)=-A或-B
-(A或B)=-A且-B
鲁滨逊定律
A️B的矛盾命题是{A且-B}【否(-A或B)】
A️→B的等价于-A或B
例:不能说如果丁被录取则丙被录取 【-(丁➡️丙)】=-(-丁或丙)=丁且-丙
结论也可用于逻辑论证里
归谬法
A➡️B
-A➡️B
B一定为真
矛盾命题
集合推理
三组换位
所有a都是b=有的b是a
所有a都不是b=所有的b都不是a
有的a是b=有的b是a
【有的a不是b】不可以换位
在逻辑中“有些”代表的含义是“最少一个最多所有”
两组推理
所有a都是b➡️某个a是b➡️有的a是b
所有a都不是b➡️某个a不是b➡️有的a不是b
“所有的”能推出“有的”
【有的a是b】推不出【有的a不是b】
矛盾关系
所有的a都是b【矛盾:有的a不是b】
所有的a都不是b【矛盾:有的a是b】
同义转换方法
原理:任何一句话加上负号都等同于它的矛盾命题
step1.若有负号,先去负号
step2. 【所有】【有的】相互换, 【必然】【可能】相互换, 【肯定】【否定】相互换
所有的人(不)可能都爱吃火锅=有的人必然不爱吃火锅
(不)一定所有的菜都好吃=可能有的菜不好吃
组合排列
假设法和排除法
排除法
1.判断题型
2.读一句排一句
3.关注点:比较大小的题中,"最大"与"最小"往往是破题点
4.提问方式“不符合条件”
假设法(代入法)
1.题干条件确定,优先用排除,题干条件不确定,尝试带入
上面题干确定,下面题干不确定
2.设问中有"可能","不可能"考虑带入
3.设问中有"补充以下哪项条件可以推出"
辅助技巧
最大信息:题干中出现最多的词,作为推理起点
“行政管理”出现最多次
符号:”>“,”<“,往往涉及年龄,成绩,收入,身高等大小比较
限定范围为所有诗歌
画表格
1.几个对象,三个以上信息
2.一维表(排序,排名),二维表(人+其他信息量)
一维表
画表+代入
二维表
二维表,最大信息入手
3.列表之后,优先填入确定信息
提速小技巧
3+2题目: (1)找相同,相同归大,做排除 (2)找不同,同时出现的人即为答案
每人猜对一半,找出现次数最少的假设为真
三人分别全对、全错、半对半错,找出现次数最多的,假设为真
四个人满足三个条件“4+3+2+1”,看3→1→2
真假推理
原理: 两个所有➡️必有一假 两个有的➡️必有一真
先找矛盾:同学一和同学二为矛盾,必有一真; 再看其余:同学三和同学四的否定即为真话
五句中三假两真 ➡️真假推理 ➡️先找矛盾、再看其余 ➡️两组矛盾中均有真话 ➡️剩余的话即为假话,剩余的话的矛盾就为真话
1.“一定录取”和“可能不录取”构成矛盾关系; 2.若1️⃣a2️⃣a或b,一真一假,则必定2️⃣真1️⃣假
“至多”的否定
2个人至多1个参加【小于等于1个参加】➡️否后:2个都参加【大于1个参加】
3个人至多1个参加【小于等于1个参加】➡️否后:至少2个参加【大于1个参加】
3个人至多2个参加【小于等于2个参加】➡️否后:3个都参加【大于2个参加】
3个人至多2个不参加【=至少1个参加】
🌟逻辑论证
论点论据话题一致或只有论点
加强
补充论据
必要条件(没它不行)
问“前提/假设”
把“必要条件”的选项否定后,论点不能成立
解释原因(对所有人)
举例支持(对部分人)
不问“前提/假设”
特殊:论点为“方式+目的”,加强常考:方式具备可行性
技巧:同时存在≠两者相关、专家说不一定对、“小报新闻”不一定错
削弱
优先否论点
直接否
举反例
答案b 在题干的同一次实验中出现与题干不一样结果的➡️否论据; 在另一次实验中出现与题干不一样结果的➡️举反例
其次否论据
论点论据话题不一致
加强:先搭桥
“去同存异”
难点:如题干及选项均有逻辑关联词,先翻译(结合翻译推理的知识点),找选项,将论据和选项串起来,能够推出论点
削弱:先拆桥
“论据不能完全等同于论点”
特殊:当论点的范围比论据大➡️拆范围
特殊: 论据:某物质的提取物有效; 论点:某物质有效; 削弱:某物质内提取物含量极少/要吃极多
特色论证
论点:不是1,而是2导致某结果; 否论点优先:1导致2
可翻译类论点,可翻译为A➡️B: 直接否论点,找A➡️B的矛盾命题“A且-B”
因果类论证:论点有因果关系,优先考虑因果倒置/他因削弱(同一主体、同一时间、不同原因)
同一主体、同时存在,两种及以上可能的原因
特殊因果倒置:论点为对策类表述(…应该…)——因果关系可能在论据
论点中有根本原因、主要原因等限定词——只能削弱根本原因,无法他因削弱
实验类论证:对比实验
2组情况都有——加强找实验对比对象相同,削弱找实验对比对象不同
只给了1组情况——补另外一组,都有都无是加强,一有一无是削弱
经验
实验类题目,样本具有代表性➡️加强,样本不具有代表性➡️削弱
C项:该项说明该调查只涉及朋友圈和微博,故而得到的结论大部分谣言来源于朋友圈和微博,调查样本不科学,所得结论不准确,能够削弱
与病常见易错项
其它病、副作用、防(患病率)与治(治愈率)混淆
选项比较原则
明确>可能、整体>部分、直接>间接
搭桥=必要条件>解释原因>举例子
否论点>拆桥>否论据
当论点有限定时:选项往往也有限定
程度限定词(主要、唯一、只、主导等)
时间限定词(长期、短期、迅速等)
拓展:日常结论题(解题方法类似言语理解的细节题)
判断题型
题干无明显关联词
问法:能/不能推出
解题原则
不选
逻辑错误
无中生有
偷换概念
慎选
比较关系
比……,越来越……,更….等
绝对词
一定、必须、肯定
程度词
所有/主要/首要/最/极/唯一
优选
可能性的词汇
可能/或许/未必/有的/有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