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9下 8 第一次世界大战
初中历史 9下 第8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有三国同盟、三国协约、起因、过程、评价。
初中历史8上第4课修正版:洋务运动的兴起(1861,同治元年);创办近代军事和民用企业(同治年间);建立新式海陆军(光绪年间)。
初中历史 9下 第22课 不断发展的现代社会笔记包括计算机网络与现代社会生活、妇女地位的提高、生态与人口问题等等。
多极化趋势出现后,世界各种力量仍在进行新的分化和组合,新的世界格局尚未定型,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广大发展中国家成为推动世界多极化趋势发展的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老人与海》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西游记》思维导图
《水浒传》思维导图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红星照耀中国》书籍介绍思维导图
初中物理质量与密度课程导图
桃花源记思维导图
曹刿论战思维导图
9下 8 第一次世界大战
三国同盟、三国协约
背景
在两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欧洲主要国家的经济迅速发展
欧洲主要国家凭借强大的军事力量瓜分世界
为了夺取更多的市场、原料产地、投资场所,欧洲列强展开激烈争夺
形成
1882年,由德国、奥匈帝国、意大利组成的三国同盟正式形成
20世纪初,英国、法国、俄国缔约,建立三国协约
影响
欧洲两大军事集团展开疯狂的扩军备战,冲突不断
起因
1908年,奥匈帝国企图吞并波斯尼亚、黑塞哥维那,遭到塞尔维亚的强烈反对
导火线
萨拉热窝事件
1914.6月,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大公,到波斯尼亚检阅军队, 在萨拉热窝被塞尔维亚青年普林西普刺杀
爆发
一个月后,奥匈帝国以萨拉热窝事件为借口,向塞尔维亚宣战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双方
同盟国 vs 协约国
德国支持奥匈帝国
意大利为保自己利益,参加协约国一方
过程
开始
主要战场
主要在欧洲
三条线:东线、西线、南线
后逐渐扩大到非洲、亚洲等地
重要战役
1916年,德法两国,在法国的凡尔登展开历时10个月的阵地战,异常惨烈
“凡尔登战役”有“绞肉机”、“屠场”之称
相持
1917年,交战各国已精疲力竭
美国参加协约国一方作战
俄国爆发十月革命,不久,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
结果
1918年,下半年,协约国不断发动反攻,德军败局已定
1918.11月,德国投降,同盟国失败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
评价
性质
是西方列强为重新瓜分世界、争夺世界霸权而发动的一场帝国主义战争
人类历史上一次规模空前的战争
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
出现了很多新式武器装备
大大削弱了欧洲的力量,从根本上动摇了欧洲的优势地位
削弱了帝国主义的殖民力量,促进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觉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