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高一历史必修 中外历史纲要(下)
高中最新教材,分享高一历史必修 中外历史纲要(下)部编版的思维导图整理,全书整理 9个单元共23课,主要讲述了世界范围内的主要历史进程,包括工业革命、资本主义、国际共产主义等等
编辑于2022-10-27 17:12:32 江苏省高中新教材 高一历史必修 中外历史纲要(下) 全书整理 9个单元共23课
第1课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人类文明的产生
产生
条件
①阶级的出现②文字的产生③国家的产生④城市的出现。
前提
农业和畜牧业的产生
私有制的形成
条件:①社会分工的发展②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奴隶制形成
为争夺土地和资源,一些部落之间爆发战争,被征服者往往成为征服者的奴隶。奴隶制成为人类第一种剥削制度。
古代文明的多元特点
最初的文明区域
西亚的两河流域
自然环境:大部分地区干旱少雨
发展过程:①公元前3500年左右,这里产生了最初的文明。②约公元前2900年,两河下游的苏美尔地区出现城市国家。③约公元前18世纪,汉谟拉比统一两河流域
成就:①制度:建立了君主专制制度。②法律:《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内容:⑴涉及社会结构、婚姻、土地租赁和借贷等多个方面⑵宣扬君权神授,维护奴隶主的利益和权威)。③文学:楔形文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吉尔伽美什》是目前所知最早的史诗。④数学:发明了60进制。⑤建筑:空中花园。⑥军事:苏美尔人最早使用战车作战。
北非的尼罗河流域
自然环境:尼罗河定期泛滥,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
发展过程:①公元前3500年左右,埃及文明兴起。②公元前3100年左右,埃及初步实现统一。
成就:①政治:建立起比较完善的官僚系统;法老掌握军事、政治和经济等最重要的权力。②文字:象形文字几乎和楔形文字一样古老。③历法:埃及人制定了世界上第一部太阳历。④建筑:金字塔。⑤书写材料:莎草纸,同时还是重要的出口物资。⑥数学:能计算圆周率、开平方根。
南亚的印度河和恒河流域
发展过程:①公元前三千纪,古代印度文明诞生(哈拉巴文化)。②到公元前6世纪,恒河流域形成一系列国家(雅利安人建立)。
成就:①种姓制度(特点:贵贱分明、职业世袭、法律地位不平等)。②宗教佛教是印度重要的思想流派,对种姓制度形成了一定程度的冲击。③著名史诗:《摩柯婆罗多》和《罗摩衍那》。④数学:创造了1到9的数字,发明了“0”,提出按位计值。
欧洲巴尔干半岛南部和爱琴海地区
发展过程:①公元前两千纪,克里特文明和迈锡尼文明。②公元前8—前6世纪城邦发展,数量众多,小国寡民。
著名城邦
雅典
多数公民掌权
神话和悲喜剧十分出名。
希罗多德首创“历史”一词,被称为“史学之父”;修昔底德成为政治史传统的奠基人
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奠定了西方哲学的基础
斯巴达
少数人掌权的寡头政治
中国的黄河和长江流域
文明
多元的原因
①根本原因:生产力的发展。②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③周边环境的影响。④宗教思想的影响。
特点
①奴隶制文明。②独立发展,多元一体。③多为大河文明,有良好的农业生产条件。
第2课 古代世界的帝国与文明的交流
古代文明的扩展
优势
①比较发达的社会分工②相对较高的劳动生产率③复杂的社会组织和管理系统
表现
农耕文明
①古代埃及文明向叙利亚和巴勒斯坦扩展。②古巴比伦王国首次实现了两河流域的统一,把势力延伸到地中海东岸。③亚述统一了整个两河流域地区和小亚细亚的一部分,且一度征服埃及。
海洋文明
主要方式:移民 特点:①主要因工商业建立。②移民方式进行扩张。③沿海且分散。④建立了与母邦平等的城邦国家。 原因:①港湾众多,海岸线曲折。②航海业的发展。③多山地,少耕地,地少人多,人地矛盾突出。
影响:①传播了先进的语言、文字、思想,文明区间相互交流和联系。②使不同文明区域连接起来,促进大帝国的兴起。③战争不断,生灵涂炭,给扩展区的人民带来灾难。
古代世界的帝国
波斯帝国
建立:公元前六世纪,波斯兴起于伊朗高原,随后建立起地跨亚非欧三大洲的帝国。
制度:①中央官制:君主专制制度,王权至上,君权神授。②地方官制:实行行省制,行省总都和军事长官相互监督和制约。③拥有比较完善的官僚体系和税收系统。
灭亡:公元前四世纪被亚历山大大帝所灭。
亚历山大帝国
建立:公元前四世纪晚期,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率军入侵波斯帝国。成功灭亡波斯后,建立了地跨亚欧非三大洲的帝国。
制度:①继承波斯帝国的基本制度,宣布军权神授,将军政大权集于一身。②地方实行行省制,任用马其顿人和希腊人担任主要职务。③推广希腊文化,建立学术机构。
衰落:公元前323年,亚历山大病死,帝国随即分裂。
罗马帝国
共和国时期
建立:公元前509年建立共和国。公元前17年,屋大维首创元首制,成立罗马帝国。
对外征服:征服了意大利,随后在公元前二世纪征服了整个地中海周边地区。
帝国时期
进入帝国的原因:①奴隶起义冲击了奴隶制。②产生了对国家统治政策的思考。③疆域不断扩大,需要更有力的中央政府。
繁荣的原因:①努力和广大平民的辛勤劳动。②帝国内不同地区经济联系的加强。③贸易的发展。④法律的完善。
衰败
四世纪末,帝国分裂为东、西两部分。五世纪后期,在内外矛盾的夹击下,西罗马帝国灭亡。
衰落的原因:①内因:3世纪之后,官僚体系和职业军队使人民负担不断加重。②外因:边境压力逐渐增大,罗马帝国陷入危机。
文明的交流
技术交流
①西亚的农耕技术逐渐传到中亚、欧洲和北非一些地区。②野铁技术起源于西亚,从那里扩散到埃及和希腊等地。
文化交流
①西亚的神话传入希腊,成为希腊神话的重要内容。②希腊最初的雕刻艺术,特别是人像雕刻,在很多方面都模仿埃及。③字母文字起源于希腊地区的腓尼基,在东方演化为阿拉马字母,由此在古代西亚、埃及以及印度等地的多种字母;向西形成希腊字母,再演化出拉丁字母,希腊字母和拉丁字母成为今天欧洲几乎所有字母文字的源头。
经济贸易交流
东汉的班超为经营西域,曾派甘英于97年出使大秦。二世纪已经有来自罗马的商人到达洛阳。此后,罗马商人不断东来,与中国进行贸易。
第一单元 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
第3课 中古时期的欧洲
西欧封建社会
基本特征1.政治:封君封臣制度
条件:社会动荡和自然经济的产物
特点:以土地为纽带,层层分封; 等级森严,依次主臣关系; 契约意识,权利与义务相交织
关系:相互依存,双向权利义务
影响:国王成为最高统治者;领主在领地内独立行使权力,政治上出现不同程度的分裂割据局面。
基本特征2.经济:庄园与农奴制度
西欧庄园是相对独立、封闭的经济、政治组织
土地类型
领主自营地: ⑴提供农民土地; ⑵直接经营领主自营地; ⑶维护庄园秩序。
自由农份地: (1)交纳地租,服劳役; (2)法律上自由
农奴份地:⑴耕种领主自营地,收入归领主; ⑵交纳地租,自备工具服劳役 ⑶法律上非自由人,被固着于土地上
庄园
⑴经济上:自给自足 ⑵政治上:拥有自己的法庭,维持社会秩序。 ⑶性质:庄园是基本的农业经济组织,也是基本的社会政治单位。
基本特征3.思想:基督教神权至上
政治:教权高于王权; 严格的教阶等级制度
经济: 拥有庄园和土地; 征税权(什一税)
文化教育:垄断文化教育; 禁欲主义盛行
二元社会;王权与教权既依存又斗争。
西欧封建社会新变化
1.王权强化
王权大于地方封建主;王权大于教权
1、结束政治混乱和割据状态,国家逐步走向统一。 2、王权集中国家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基督教会对西欧国家的控制,为西欧民族国家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民族国家的形成),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兴起与发展。 3、在加强王权的斗争中,法国和英国出现等级代表制,成为西方近代议会制度的起源。 4、葡西王权的加强,为新航路的开辟提供了重要支持力量。
2.城市兴起
原因:随着社会稳定,封建经济发展,工商业复兴和繁荣
城市自治:目的:争取自治权 方式:进行谈判、金钱赎买和武装暴动
影响:(政治)市民地位提高,参与政治; 城市与国王结盟,促进王权强化和国家统一 (经济)推动城市工商业经济发展,促进资本主义产生, 有利市民阶层扩大,冲击农奴制度 (思想)推动大学的兴起以适应工商业的发展对实用人才的需求,大学的兴起带来一定程度的思想解放,冲击教会对人性的控制与束缚。
3.大学兴起(最美好的花朵)
城市的兴起和繁荣,产生了市民日常需要的世俗文化和世俗教育,文化教育不再为教士所垄断
冲击着传统的教权主义、普世主义与禁欲主义的束缚,为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兴起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东欧:拜占庭和俄罗斯
东罗马【拜占庭帝国】(395-1453年)
《罗马民法大全》积极影响: ①维系了罗马帝国的统治。 ②是欧洲历史上第一部系统完备的成文法典,对后世立法影响深远。 局限性:实质上保障和维护奴隶主贵族的利益。
俄罗斯帝国【“第三罗马”】
逐渐成为中央集权的大帝国
第4课 中古时期的亚洲
阿拉伯帝国
历程
起源
阿拉伯人最初的家乡是阿拉伯半岛,多部落并存,相互混战
建立
7世纪初,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
622年,穆罕默德迁居麦地那,建立政权,势力范围逐渐扩大。到他去世,阿拉伯半岛基本统一
扩张
7世纪中期起阿拉伯人大规模向外扩张,先后征服叙利亚,两河流域,伊朗和北非的广大地区
8世纪中期建立起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
文明
政治
最高统治者哈里发掌握政治、军事和宗教大权
下设各部大臣,辅助哈里发分掌行政、财政和宗教等方面的事务。以掌管财政和税务的部门最为重要
经济
帝国经济繁荣,手工业和商业得到很大发展
阿拉伯人在东到东亚、西到西欧、南至非洲的广大地区从事着陆上和海上贸易
帝国境内有很多城市,都城巴格达是当时世界最大的城市之一
文化
《古兰经》成为伊斯兰教的经典
《一千零一夜》(又名《天文夜谭》)是阿拉伯最有代表性和影响最大的文学作品
阿拉伯人广泛翻译古代波斯,印度、希腊和罗马的文献,融合东西方文化,取得重要成就
中国的造纸术、印度的数字等先后经阿垃伯人传入欧洲,促进了西欧文化的发展(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
奥斯曼帝国
兴起
13 世纪,信奉伊斯兰教的奥斯曼土耳其人在两河流域上游发展起来,不断攻击拜占庭帝国,逐步征服小亚细亚
14世纪中期,他们跨过今黑海海峡向欧洲进军,逐渐征服巴尔干和东南欧部分地区
1453年,奥斯曼土耳其人攻占君士坦丁堡,灭亡拜占庭帝国,改名为伊士坦布尔,定为帝国首都
16世纪后期,奥斯曼帝国先后征服西亚和北非部分地区,建立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
政治
帝国的最高统治者是苏丹,他既是宗教领袖,又是国家和军队的主宰,还是全国土地的最高所有者
宗教上层和封建主是统治阶级,工商业者和农民承担各种苛捐杂税
经济
15—16世纪,帝国一度经济繁荣,首都伊斯坦布尔成为东西经济文化交流中心
帝国控制了连接亚欧的商路,对过往商品征收征重税,东西方之间的贸易受到一定影响
南亚
笈多 帝国
时间
4世纪初,恒河中游兴起笈多帝国经过多年征战,几乎征服了北印度
文明
帝国政局稳定、经济繁荣,但国王直接控制的地区主要为恒河中下游,其余大部分地区仍保留原来的藩王,政令不够统一
笈多帝国时期,由婆罗门教演变而来的印度教得到统治阶级支持,以后逐渐发展为印度的主要宗教
德里 苏丹国
建立
11世纪,突厥人入侵印度
13世纪初,突厥人在印度建立德里苏丹国,以伊斯兰教为国教
政治
最高统治者为苏丹,握有最高行政、立法、司法和军事权力
地方划分为行省,行省总督由苏丹任命,重要职位由穆斯林担任
东亚
日 本
大化 改新
背景
秦汉之际,中国移民把冶铁和水稻种植技术带到日本,推动了日本社会的发展
6—7世纪,日本出现严重社会危机
时间:646年开始
人物:孝德天皇
影响: 日本模仿中国建立了中央集权国家
幕府 时期
背景
10世纪,日本的中央集权体制开始瓦解
随着新土地的开垦,贵族、佛寺和神社广占土地,形成庄园
贵族及庄园领主为保护财产豢养武士,武士集团的重要性日益增强
12世纪末,武士集团的首领源赖进在镰仓建立了自己的军事机构——幕府。日本进入幕府时代
时间:12—19世纪
特点
以天皇为首的朝廷只保有名义上的中央政府称号
以将军为首的幕府掌握实权,幕府从朝廷获得镇压叛乱、征收赋税等权力
将军与武士结成主从关系
将军赐予武士官职和俸禄
武士成为将军的家臣,武士对将军宣誓效忠,并承担纳贡和兵役等义务
政策
17 世纪建立的德川幕府面对世界变局,意图以锁国加强统治,抵制外来影响
朝 鲜
历程
7世纪末,新罗初步统一了朝鲜半岛,模仿中国建立了中央集权国家
10世纪初,新罗人王建建立高丽王朝
14世纪末,高丽大将李成桂自立为王,迁都汉城,改国号为朝鲜
制度
在中央设三省六部,将地方划分为十道
推行土地国有
引入科举考试选拔官员
儒家经典和辞章之学广为传播
日朝 战争
16世纪末,日本丰臣秀吉派20万大军侵略朝鲜
朝鲜请求中国支援,明朝派军队赴朝鲜作战。邓子龙(明),李舜臣(朝)壮烈牺牲
经过7年战斗,中朝军民取得抗击日本侵略的胜利
第5课 古代非洲与美洲
古代非洲文明
开端
地位:古代农业的一个重要发生地。
班图人——非洲最大的民族
贡献:① 农业:培育出了甜高粱、西瓜和棉花等重要农作物。②畜牧业:驯养了牛,引进了绵羊和山羊。③冶铁业:掌握了冶铁技术。④活动区域扩大。
东非
阿克苏姆王国 (公元前后至8世纪)
兴起:公元前后在金瓯比亚地区兴起了阿克苏姆王国。
鼎盛
四世纪阿克苏穆王国进入鼎盛时期,成为地区强国。
原因:①古埃及文明的影响。②农业发达。③位于红海沿岸、尼罗河上游,交通便利。④商品经济和国际贸易发达。
城市国家
兴起条件:①农业的进步。②环印度洋贸易的发展。③伊斯兰教的传入。
代表国家:桑给巴尔、蒙巴萨、摩加迪沙
特点
①经济:广泛使用奴隶经济上以种植瓜果蔬菜的园艺业为主,对外贸易发达,城市繁荣。瓷器纺织品等各种手工品输入非洲,当地出口黄金、象牙和奴隶等。②受亚洲文明影响的混合型文明。
西非
概况:8~15世纪,加纳、马里和桑海等国家先后兴起。拥有丰富的黄金资源,控制商路,出口象牙和奴隶,买进马、布匹和盐。
国家
加纳帝国 (前身为古加纳帝国)
时间:720--1240
结果:被马里帝国吞并
马里帝国
扩张版图:马里征服加纳后进一步扩张,逐步把塞加内尔河和尼日尔河流域纳入版图,成为西非最强大的国家。
经济文化:马里继承并扩大了加大的贸易,城市和文化相当繁荣,廷巴克图成为西非重要的文化中心。
桑海
发展历程:①桑海原为马里属国,后利用马里内乱崛起,攻灭马里,确立了在西非的霸主地位,16世纪达于极盛。 ②16世纪末,桑海因遭遇外来入侵,逐渐衰落。
政治、经济和文化:①实行中央集权,官吏直接由国王任免。②扩大对外贸易,奴隶成为生产中的重要力量。③兴建学校,鼓励文化发展。
南非
津巴布韦国家
概况:①11世纪末,班图人建立了津巴布韦国家。②14~15世纪,津巴布韦进入鼎盛时期。
Summary
古代美洲文明
基本情况:①属于青铜时代早期,无铁器。②农业发达,历法先进,建筑宏伟。
国家
古代玛雅文明 (中美地区)
文明成就:①发展以种植玉米为主的农业。②有用于祭祀的金字塔庙宇。③制造出精美的陶器;发明了独特的文字;用复杂的历法纪年;采用20进制;知道“零”的概念。
衰亡
时间:15世纪中期
原因:①西方殖民者的侵略。②疾病和瘟疫横行。③孤立发展,缺乏交往。
阿兹特克文明 (中美地区)
发展:①14世纪,阿兹特克人兴起于今墨西哥地区。②16世纪初,国家进入鼎盛。
文明成就:①形成了结构松散的王国。②采用浮动园地进行农业种植。③城市建设发达。④修建了太阳金字塔。
印加文明 (南美地区)
发展:①12世纪,印加人以库斯科为都城建立国家。②13世纪逐渐崛起。③15世纪末16世纪初,发展到鼎盛。
文明成就:①形成了统一的帝国。②国王集权,划区设官。③编制了详细的人口调查表。④修建了完善的道路系统。⑤将被征服地区的部分或全部居民迁移到新地区。⑥土地国有。
第二单元 中古时期的世界
第6课 全球航路的开辟
新航路开辟的动因和条件
何为旧航路:从中国或印度出发,经中亚或西亚,由海路或陆路转往欧洲的贸易路线。
动因
①经济:西欧各国的商品经济迅速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对金银财富的需求以及开拓新市场的意愿日益密切。②社会:《马可·波罗行纪》引起寻金热。③宗教:西欧人传播基督教的热情。④思想:人文主义思想鼓励探索和冒险精神。⑤政治:西葡君主强化王权,积极扩张。⑥商业:奥斯曼土耳其占领传统商路,引发商业危机。
条件
主观:①西班牙和葡萄牙王室积极支持海上探险活动。②航海家的探索精神及个人努力。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客观:①大地是球状的。②航海图和造船技术不断提高。③星盘(指南针)的应用。
新航路的开辟
向东
国家:葡萄牙
航海家
迪亚士
1487年,葡萄牙航海家迪亚士绕过非洲西南端的好望角,到达非洲东海岸。
达·伽马
1497~1498年,达·伽马到达印度。
Summary
向西
国家:西班牙
航海家
哥伦布
1492年,哥伦布到达美洲的巴哈马群岛。
Summary
麦哲伦
15 19年~1522年环球航行。
Summary
其他航路的开辟
向北
1497年英国卡伯特父子发现纽芬兰岛。
16世纪,法国人卡迪埃到达拉布拉多半岛。
荷兰航海家巴伦支三次航行北冰洋地区,留下了详细的航行记录和准确的航海图。
17世纪初,效力于荷兰的英国人哈德逊多次向西北航行,探索经北冰洋通向亚洲的航路。
俄罗斯人在北太平洋和西伯利亚地区进行了多次海上和陆上探险,开辟了北太平洋到北冰洋的航线。
向南
1578年,英国人德雷克到达美洲南端的一个岬角,即合恩角。
1642~1643年,荷兰人塔斯曼环航澳大利亚时,到达新西兰和塔斯马尼亚岛。
意义:①进一步丰富了人类的地理知识。②在主要航线之外开辟了众多重要的新航线,世界主要的大洋和大陆之间通过海上航线建立了直接联系。
第7课 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与世界格局的演变
人口迁移与物种交换
对美洲
表现:①疾病大范围传播。②欧洲人大批来到美洲,并把非洲黑人作为奴隶贩卖到美洲。
结果:①导致美洲原住民(印第安人)大量死亡。②使美洲成为世界上族群混合程度很高的地区。③使欧洲人能够在美洲迅速建立殖民统治。
对中国
影响:①保障民众生活,有利于社会稳定。②促进农产品商品化和农业经济结构的变动。③提高土地利用率,缓解人际矛盾,促进人口增长。
对世界
主要特点:①数量多。②范围大。③发达国家主导。④自愿与被迫相结合。
影响:①促进了世界动植物的大交换。②改变了世界的人文地理格局和自然环境状态。
商品的世界性流动
态势:传统的印度洋贸易和新兴的大西洋贸易、太平洋贸易齐头并进。
典型
三角贸易
方向
欧洲——→非洲——→美洲——→欧洲
商品类型
工业品—→黑奴—→原材料
马尼拉大帆船贸易
方向
菲律宾⇔墨西哥
商品类型
生丝、丝绸、瓷器和棉布⇔白银
早期殖民扩张
发展:①16世纪,葡萄牙将巴西变为殖民地,并在非洲沿岸、印度果阿、马六甲和中国澳门设立据点和商站。西班牙以美洲为主,除巴西之外的中、南美洲广大地区沦为其殖民地。②17世纪荷兰、英国、法国也在亚洲、非洲、北美洲建立了多个殖民地。
商业革命
表现:①新航路的开辟给新兴资产阶级提供了新的活动场所。②商品种类与流通量成倍增长。③股份公司与证券交易所纷纷出现。④贸易中心逐渐从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沿岸。⑤英国、法国、荷兰等新的商业强国崛起。
影响
对亚非拉:①积极:先进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思想观念传入,客观上推动社会进步。②消极:中断了美洲和非洲原有的社会发展进程,打破了原本相对平衡的多元文明格局,给当地人民带来了巨大灾难。
对欧洲:通过殖民掠夺,原始资本积累大量积累,推动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①促进人口迁移与物种交换。②推动商品的世界性流动,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市场开始形成。③推动早期殖民扩张。④你发欧洲的价格和商业革命,推动欧洲社会转型促进资本原始积累。⑤世界由孤立走向整体,不同文明冲突与交融。⑥证明地圆学说,打击教皇权威,加快世界文明的融合。
第三单元 走向整体的世界
第8课 西欧的思想解放运动
文艺复兴
定义
14世纪-17世纪初欧洲宣扬新思想和新文化运动
复兴→古典文化再生
原因
根本原因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
基础
西欧文化自身传承发展
中坚力量
意大利
古希腊罗马文化积淀
东方文化养料汲取
新思想学者文人积聚
实质
学习恢复希腊罗马古典文化
创立新兴资产阶级新文化
精神内核
以人为中心
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
解放思想
人才
14世纪文学三杰
但丁
彼特拉克
人文主义之父
讽刺教会的封建腐朽宣扬自由
影响
15世纪美术三杰
达芬奇
米开朗基罗
拉斐尔
描绘现实生活人内心世界
15世纪后期
莎士比亚
哈姆雷特
李尔王
冲击封建秩序
解放人性
宗教改革
序幕
1517马丁路德撰写《九十五条论纲》
德意志宗教改革形成路德派
体现市民阶层要求建立自己教会的主张
瑞士加尔文派
英国国教
影响
进一步解放思想
传播发展人文主义
推动资本主义发展
民族国家形成
近代科学的兴起
16-17世纪科学革命
波兰哥白尼提出“日心说”否定天主教会“地心说”
英国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确立较为完整的力学体系
影响
消弱封建统治精神支柱
进思想解放,社会进步
启蒙运动
定义
新兴资产阶级要求摆脱专治王权和教会思想束缚
发展
17世纪英国出现早期启蒙思想
18世纪法国成为中心
18世纪后期达到高潮扩展
精神内核
理性
强调
独立思考
自主精神
对未来社会提出的政治主张
同
存在差异
思想启蒙家
亚当斯密
现代经济学之父
主张自由竞争
康德
集大成者
主张民主、自由、平等
影响
进一步解放思想
为制度建立作理论准备和舆论宣传
直接推动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
成为被殖民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精神武器
表达了资产阶级的政治经济诉求
为资产阶级革命提供思想武器
第9课 资产阶级革命与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
共同原因:①经济基础:封建制度(殖民压迫)阻碍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②阶级基础:资产阶级或新贵族力量日益壮大,与统治阶级产生了矛盾。③思想基础:文艺复兴、启蒙运动解放了人的思想。
革命概况
英国
起始时间:1640---1688(光荣革命)
特点
斗争中妥协 传承中创新 和平中渐进
经过(包括后续)
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权利法案》
1701年通过《王位继承法》,规定此后国王不得为天主教徒,也不能与天主教徒结婚
18世纪20年代(1721)责任内阁制开始形成
1832年议会改革,工业资产阶级获得政治权力
19世纪中期,两党制发展,责任内阁制成熟
意义
推翻了封建专治,实现了由“人治”到“法治”的转变,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同时也为美国独立战争和其他国家的资产阶级革命树立了榜样。
Summary
美国
起始时间:1775.4---1783
特点
既是一场民族独立运动,也是一场资产阶级革命。
背景
①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②殖民统治引起人民不满 ③启蒙思想的影响
经过
1775年4月,莱克星顿的枪声,美国独立战争开始
1776年7月4日,大陆会议发表《独立宣言》
1781年,约克镇大捷
1783年,英国承认美国独立
法国
起始时间:1789.7.14---1815(其中拿破仑帝国1804--1815)
背景
①法国专制制度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②日益壮大的资产阶级迫切要求摆脱封建专制统治和等级制度的束缚③启蒙思想对民众产生了深刻影响④美国独立战争的影响
经过
1789年7月14日,法国民众攻占巴士底狱
1789年8月,议会颁布《人权宣言》(全称《人权与公民权宣言》)
1791年,议会颁布宪法,确立了新制度的基本框架(规定君主立宪制)
1799年,拿破仑发动雾月政变,建立军事独裁统治
1804年,颁布《法国民法典》(即《拿破仑法典》)
Summary
1815年,拿破仑帝国覆灭
意义
沉重打击了欧洲其他国家的封建制度,革命的原则被传播到欧洲各地
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总特点:①形成两党或多党制 ②代表资产阶级不同利益 ③定期选举,轮流执政)
英国
制度:责任内阁制
发展完善:18世纪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美国
制度:共和制(三权分立的联邦的总统制共和制)
确立标志:1787年,美国制定宪法并颁布
三权分立
原则
核心原则:国会、总统和最高法院分别掌握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彼此制衡
联邦制原则:联邦政府拥有最高权力,各州政府拥有一定自治权
人民主权原则:总统和议会议员都由选民选举产生,都实行任期制
意义
先进性:此宪法是第一部比较完善的资产阶级成文宪法
落后性:①承认奴隶制的存在②不承认妇女、印第安人、黑人具有与白人男子相等的公民权利③没有规定人民基本权利④州权主义过重
法国
制度:共和制(但经历了共和制和君主制的多次反复)
制度变化: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确立议会共和制(一票共和)→1958年之后,总统制共和制
资本主义的扩展
俄国
背景:1861年,俄国沙皇政府面临空前危机
内容
进行废除农奴制改革
实行地方自治
实施统一的司法制度
进行教育改革
实行义务兵役制
刺激工业发展
评价
这些自上而下的改革促进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近代化,但没有直接触及沙皇专制制度,保留了大量农奴制残余
美国(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期间)
南北双方斗争焦点:奴隶制的存废问题
经过
1861年,美国内战爆发
1862年,颁布《宅地法》和《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1865年,联邦政府胜利,内战结束
评价
为以后美国的发展和迅速崛起奠定了基础,但黑人仍备受歧视
意大利
通过革命和反侵略战争,于1861年建立意大利王国(实行君主立宪制),1870年实现国家统一
德意志
国家统一
原因:分裂阻碍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方式:威廉一世任用实行“铁血政策”的俾斯麦为宰相,通过王朝战争实现国家统一
过程:1864---1871年,普鲁士先后击败丹麦、奥地利和法国,统一了除奥地利以外的德意志。并于1871年成立德意志帝国
国家政体
君主立宪制(二元制,即半专制的君主立宪制)
评价
进步性:确立了半专制的君主立宪制,巩固统一,使德国资本主义迅速发展
局限性:保留了浓厚的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传统(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决定),以及大量封建残余。德国积极对外扩张,成为两次世界大战的发动者,给世界带来巨大灾难
日本(明治维新)
背景
①19世纪中期,日本面临沦为半殖民地的民族危机②1868年,幕府统治被推翻
内容
加强中央集权,废除封建等级制度。废藩置县,四民平等。
推行“富国强兵”、“殖产兴业”、“文明开化”三大政策
制定宪法(1889年),确立近代天皇制政体。议会、内阁、军部互相牵制,成为天皇权力的代行机构
评价
明治维新保留了大量封建势力,官僚寡头和军阀实际掌握了权力,成为军国主义的社会基础,日本很快开始对外侵略扩张
第四单元 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第10课 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的背景 (18世纪60年代—19世纪中期 —20世纪初期)
什么是工业革命
指由一系列技术变革引起的从手工劳动转向机器生产的重大飞跃
具体背景
政治保障
英国光荣革命后,确立君主立宪制,国内政局稳定
经济因素
劳动力
英国农业资本主义发展迅速,圈地运动为为工业发展提供了充裕的农产品、自由劳动力和国内市场
资金
英国通过殖民扩张,促进了资本原始积累,获得了大量廉价的原材料和广阔的海外市场
技术
英国的手工工场发展水平较高,劳动分工细致,生产工具日趋专门化,工人的生产技术日益纯熟,为技术改革和机器发明提供了条件
市场
英国通过殖民扩张,海外市场不断扩大(“日不落帝国”)
工业革命的进程
第一次工业革命
开始于棉纺织业
原因
来源不足
价格便宜
市场需求大
机器变化
1733年“飞梭”
1765年珍妮纺纱机(工业革命开始)
水力纺纱机、骡机、水力织布机
生产组织
近代工厂的开端
1771年,阿克莱特在曼彻斯特开办了第一家水力纺纱厂
动力的进步 ——万能蒸汽机(工业城市之母)
英国人瓦特于1782年试制出万能蒸汽机
重要意义
解决了生产动力受制于自然条件的问题,加快工业化步伐,催生了工业城市
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标志
催生了交通工具的革命
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Summary
19世纪中期之后,工业革命逐渐扩展到欧洲大陆和北美
第二次工业革命
背景
19世纪中后期,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社会相对稳定,经济发展
自然科学取得一系列突破性成果,各种新技术和新发明层出不穷,为工业革命的深入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世界市场初步形成,需要更多产品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局限需要突破
主要成就
电力技术得以广泛开发应用,电力成为补充、取代蒸汽的新动力,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内燃机的创制和应用
化学工业的兴起,石化工业获得发展
通过新技术改造的旧产业部门焕发出新的活力
显著特点
科学技术与工业生产紧密结合
几乎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同时发生,范围广、规模大、进展更迅速(其中德美两国最突出)
一些国家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日、俄)
重工业是整个工业的主导
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进入大企业时代
工业革命的影响
具体方面
生产力获得前所未有的大发展,人类相继进入“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
生产组织和管理方式发生重大变革,建立了资本主义大工厂制度,出现了垄断组织
造成社会阶级结构的重大变化,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逐渐成为社会两大阶级,中间阶层的力量也开始发展
资产阶级代议制进一步完善并扩展,西方文官制度形成
使世界各地的联系日益紧密
带来了社会生活的巨大变化
工业城市兴起,城市化
提供了物美价廉的商品
休闲娱乐和群众性体育运动逐渐兴起,人们的文化素养得到提高
人口增加明显
女性地位提高
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
社会贫富分化
工人居住条件恶劣
环境污染严重
疾病与犯罪问题
第11课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传播
早期工人运动与社会主义思想的萌发
早期工人运动
背景
生产力飞跃发展,资本主义制度的各种弊病逐渐显现
工人生存条件恶化
过程
工业革命
资本主义生产发展
基本矛盾暴露
工人处境恶化
社会关系变革
社会分裂为两大对立阶级
Summary
著名代表
法国里昂工人武装起义
英国宪章运动
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
社会主义思想的萌发 (空想社会主义)
代表人物
法国:圣西门、傅立叶
英国:欧文
共同主张
揭露和批判资本主义制度的种种弊端
反对自由放任的竞争
主张建立合作、平等、和谐的理想社会
Summary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背景
经济基础(根本原因)
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迅速发展,贫富分化,资本主义的弊端日益暴露,阶级矛盾尖锐
阶级基础
欧洲三大工人运动,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
思想基础
德国古典哲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英法空想社会主义→
科学社会主义
实践基础
马克思、恩格斯长期的革命实践与理论研究
Summary
内容
马克思主义
肯定了资本主义的历史进步
揭示了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
论证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
宣告了工人阶级的历史使命
《共产党宣言》
肯定了资本主义的历史进步作用
揭示了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共产主义必然胜利的客观规律
肯定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中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作用
把建设新社会的希望寄托在无产阶级的身上,无产阶级的重任是夺取资产阶级的资本,消灭私有制,还要进一步发展生产力
无产阶级需要通过阶级斗争和暴力革命来达到目的
Summary
丰富与发展
1867年,马克思撰写的政治经济学巨著《资本论》第一卷出版
Summary
评价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人民的、实践的、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
马克思主义是工人运动和民族民主运动的重要思想武器
在马克思主义的影响下,人民成为实现自身解放和全人类解放的根本政治力量
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
国际工人协会 (史称“第一国际”)
成立时间
1864年
意义
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国际工人运动进入新阶段
Summary
巴黎公社运动
诱发事件
1870年,法国在普法战争中失败,社会矛盾激化
特点
偶然性与自发性
革命措施
建立无产阶级国家机器(政治)
成立国民自卫军和治安委员会
设公社委员会为最高权力机关,拥有立法权和行政权
人民有权监督和罢免由选举产生的公职人员
规定公职人员薪金的最高限额不得超过熟练工人的工资
触及资本主义私有制,有明显的无产阶级性质(经济)
没收资本家的工厂,交给工人合作社管理
实行八小时工作日
教育上由世俗教育取代宗教教育,实行义务教育
最终结果
1871年5月28日,巴黎公社被法国资产阶级和普鲁士联合扼杀
第五单元 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第12课 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
拉丁美洲的殖民地化
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形成的原因
①15世纪到18世纪中期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推动新航路的开辟和早期殖民扩张 ②18世纪60年代,工业革命促进资本主义发展,欧美国家进一步对外殖民扩张,寻找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导致世界联系加强 ③19世纪70年代以后,第二次工业革命,资本主义发展至垄断阶段,列强不仅需要商品市场,还需对外输出资本 ④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具有开放性和扩张性,殖民扩张始终伴随其产生和发展
表现
开始
1496年,西班牙在海地建立了第一个永久性殖民地圣多明各
统治
政治
西班牙在其殖民地建立了几个总督辖区进行管理,总督行使军事、行政和司法的最高权;葡萄牙设立总督制度,总督享有行政权和征税权
经济
殖民者推行农奴制,发展种植园经济,疯狂开采金银矿,发展起罪恶的奴隶贸易
影响
对美洲
限制美洲经济发展,对美洲造成灾难
对欧洲
资本原始积累,促进社会转型
亚洲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
表现
总体活动内容
建立商站,以控制商路
具体内容
早期(16世纪中叶;国家)
葡萄牙
已经在亚洲建立了包括中国澳门在内的几十个商站
西班牙
入侵菲律宾,将其变成了殖民地
后期(17世纪开始;地区)
南亚
17世纪初,英国人通过东印度公司,采取直接掠夺、侵占土地、强征巨额土地税、种植并走私鸦片等手段,掠夺了大量财富和巨额利润
英国人还挑动印度人打印度人,或者直接进行武装侵略
到19世纪中后期,英国几乎控制了印度全境
东南亚
17世纪初,荷兰殖民者侵入印度尼西亚(荷兰还在17世纪初期入侵台湾)
到19世纪末,英国已将缅甸和马来半岛的大部分变成殖民地
法国侵占了越南、柬埔寨和老挝
美国从西班牙手里夺得菲律宾
西亚
18世纪末19世纪初,英、法、俄等国纷纷在奥斯曼帝国扩大势力范围,分割领土。奥斯曼帝国半殖民地化程度不断加深
俄国和英国不但控制了伊朗的经济和内政,而且分别在伊朗北部和南部划分势力范围
东亚
鸦片战争后,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使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910年,日本吞并了朝鲜半岛
西方列强瓜分非洲
侵略阶段
工业革命前(暴力侵略)
大多局限在沿海地区。在西非、中非和南非占领重要的港口和城镇,进行了持续几个世纪的奴隶贸易
工业革命后(一工:商品输出,掠夺原料;二工:资本输出,瓜分世界)
逐渐放弃了罪恶的奴隶贸易,转而进行全面的殖民入侵
欧洲探险者纷纷深入非洲腹地探险,为进一步侵略准备地理和人文资料
19世纪后期,列强加快了侵略步伐,各自制定了侵略计划,并掀起了瓜分狂潮
柏林西非会议
时间
1884年11月15日(持续104天)
目的
为解决矛盾和进一步瓜分非洲(名义上讨论刚果河流域的归属问题)
会议结果
确立''有效占领''原则,这次会议也是一次''地图上作业''的会议
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
形成标志
19世纪末20世纪初,亚洲、非洲的绝大部分地区和独立的拉丁美洲国家实际成为半殖民地
形成原因
在向垄断资本主义的过渡中,资本主义各国越来越想要独占更大的商品市场、原料产地和投资场所
形成过程
开始:新航路开辟
扩展:早期殖民扩张
初步形成:第一次工业革命
最终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20世纪初)
影响
对殖民者
资本主义国家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各国之间扩张与争夺的加剧,也孕育着新的更大的冲突
对世界
世界上几乎所有国家和地区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当中,世界越来越紧密地连为一体
对殖民地
殖民统治和掠夺给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被压迫人民的反抗斗争不断高涨
客观上推动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向近代社会转型
第13课 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
拉丁美洲的民族独立运动
背景
政治
欧洲殖民者长期的政治压迫和经济剥削
经济
拉丁美洲的经济有了一定发展
思想
启蒙思想的传播是殖民地人民的民族民主意识日益增长
外部
法国大革命动摇了法国在拉丁美洲的殖民统治
削弱了西班牙和葡萄牙对拉丁美洲殖民地的控制
美国独立战争的胜利
概况
序幕
1804
海地独立
领导人
玻利瓦尔和圣马丁
成果
1822年
巴西摆脱葡萄牙的统治获得了独立
1826年
西属拉丁美洲殖民地基本实现了独立
独立后的问题
内
军事独裁
外
经济
门罗主义
(1)要求欧洲国家不在西半球殖民。这一原则不仅表示反对西欧国家对拉美的扩张,也反对俄国在北美西海岸分扩张;
(2)要求欧洲不干预美洲独立国家的事条;
(3)保证美国不干涉欧洲事务,包括欧洲现有的在美洲的殖民地的事务。
政治
金元外交
大棒政策
民主革命的深入
巴西
1889
废除君主制,建立共和制
墨西哥
1910
爆发资产阶级革命
1917
颁布资产阶级宪法
性质
反映了革命的成果。体现资产阶级民主原则
意义
为墨西哥人民争取民主和进步奠定了基础
影响
推翻西班牙葡萄牙的统治
新兴国家的建立,奠定了拉美国家的格局
亚洲的觉醒
背景
帝国主义的侵略加深了亚洲各国的民族危机
亚洲国家的封建经济进一步解体,民族资本主义得到一定发展,民族忧患意识和民主改革意识觉醒
概况
印度民主解放运动
印度民族资产阶级成立了国民大会党
以提拉克为首的国大党激进派主张联合人民群众的力量,进行一切形式的斗争,推翻殖民统治,实现民族独立
孟买10多万工人政治总罢工
伊朗立宪革命
制定了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
规定伊朗为君主立宪制国家
革命虽然失败,但是打击了封建主义和外国势力,传播了民族民主革命的思想
中国辛亥革命
意义
1、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
2、削弱了本国的封建势力
3、推动了民族独立和世界历史的发展
非洲的抗争
背景
帝国主义在瓜分非洲的过程中,一直受到非洲人民的反抗
概括
埃及反对英国
祖国党领袖,爱国军官阿拉比领导埃及军民进行了英勇无谓的抵抗
1881年,苏丹爆发大起义。起义领导人自称“马赫迪”
意大利发动对埃塞俄比亚的侵略战争
在埃塞俄比亚皇帝孟尼利克二世发表《告人民诏书》,于1896年打败意军(阿杜瓦战役),成为了非洲唯一独立的国家
亚非拉独立运动的差异
由于各个地区、国家的社会发展程度很不平衡,外来资本主义刺激下产生的新的经济因素,或强或弱,阶级结构的变化有大有小,因而不同地区和国家民族独立运动的斗争水平高低各异,形式和性质也不尽相同。
亚洲
由于各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民族解放运动进入了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阶段,并呈现三个特点。
一是出现了民族资产阶级政党的领导,如中国的同盟会和印度国大党;
二是旧式的农民起义逐渐被资产阶级领导的民族民主运动代替,宗教的旗帜被民族主义、民主主义的旗帜代替
三是新的阶级力量参加了斗争,如1908年印度孟买工人大罢工。 至于朝鲜的甲午农民战争、中国义和团运动,则还属于传统的运动模式,但不占主流。
非洲
斗争水平总体上相对落后,主要是旧式民族运动,只有埃及出现了非洲第一个政党——祖国党。
拉丁美洲
在拉丁美洲,主要是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
第六单元 世界殖民体系与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
第14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
帝国主义与世界大战的酝酿
背景
1.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 掀起了瓜分世界的狂潮
子主题
子主题
子主题
2.帝国主义各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实力对比发生重大变化矛盾激化
3.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世界的争斗,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根源
4.20世纪初,欧洲形成两大敌对的军事集团,过际局势日益紧张
5.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应用于军事领域为世界大战提供了技术支持
6.军国主义和极端民族主义泛滥,推动了战争的爆发
7.1914.6.28萨拉热窝事件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
性质
列强重新瓜分世界,争夺世界霸权的帝国主义之战
第一次世界大战
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
1914马恩河战役,速决战破产
日本对德宣战,二十一条
第二阶段
意大利加入协约国
德奥军队在东线和南线取得胜利
1916凡尔登战役索姆河战役
1916日德兰海战
第三阶段
中美加入协约国
俄国十月革胜利,1918退出
影响
第一次世界大战严重消弱了帝国主义的力量
子主题
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地民族觉醒
动摇了欧洲优势地位,开始改变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格局
改变观念。反对战争,要求和平
给人类造成巨大的灾难
一战后的国际秩序
结果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凡尔赛体系内容
德国及其同盟国承担战争罪责,割地赔款裁减军备德国的海外殖民地被战胜国瓜分
承认波兰复国,承认捷克斯洛伐克和南斯拉夫等国家独立
限制美国英国日本等国的海军军备
中国收回山东主权,但日本保留了诸多特权列强同意将门户开放机会均等作为侵略中国的共同原则
在宰割中国,抑制英国日本基础上确立了由美国主导的帝国主义在亚太地区的国际关系新秩序
国际联盟
第一个由主权国家组成的国际性组织
促进国际合作和实现世界和平与安全
坚持“全体一致”原则
英法将国联作为维护自己既得利益操纵国际事务的工具
国联在制裁侵略保卫世界和平方面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国联为联合国提供经验
国联为联合国提供经验
第15课 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
列宁主义
1895年工人阶级斗争协会无产阶级政党雏形
1898年俄国社会主义民主工党一大形式上建党,组织涣散,思想上不统一
1900年《火星报》思想和组织准备
1903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二次会议,布尔什维克党成立,列宁主义诞生
产生背景
俄国无产阶级随着工业发展不断壮大,由于身受资本主义和封建农奴制残余的双重压迫,无产阶级具有较强的革命性。
1903年,俄国布尔什维克党成立,标志着列宁主义的诞生。布尔什维克党逐渐成熟,并且注意发动农民,获得了广大农民的支持。
列宁主义的内容
①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发展的最高阶段,“是无产阶级社会革命的前夜”
②俄国是“帝国主义链条中最薄弱的一环”(由于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平衡规律)
③“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少数甚至单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内获得胜利”;
④工人阶级要以暴力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十月革命爆发
原因
(1)经济:农奴制改革后,俄国资本主义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但存在大量封建残余,在西方列强中处于落后地位。
(2)阶级:无产阶级不断发展壮大,有很强的革命性
(3)政治:沙皇专制制度下,社会矛盾尖锐。是帝国主义一切矛盾的焦点。
(4)阶级:无产阶级壮大
(5)组织:布尔什维克党成熟
(6)思想:成熟革命理论—马列主义
(7)群众:工农联盟
(8)导火线(外部):一战激化了各种矛盾,俄国反动统治摇摇欲坠,加速革命到来。
特点
革命理论: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革命的理论
革命道路:由城市扩展到农村。
革命阶段:资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紧密相连
革命方式:由和平夺权到暴力革命
十月革命的胜利
背景
1861年农奴制改革不彻底,俄国经济落后,社会矛盾尖锐,成为帝国主义链条中最薄弱的环节
一战激化国内社会矛盾
士兵要求“和平”
工人要求“面包”
农民要求“土地”
布尔什维克党的坚强领导与列宁主义的正确指导
过程
1917年3月二月革命(资产阶级革命):推翻沙皇专制统治
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继续战争
工兵代表苏维埃:四月提纲
七月流血事件
推翻资产阶级建立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革命
1917年11月7日十月革命
苏联式的革命道路:以城市为中心
意义
对社会主义运动:建立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使社会主义由理想变成现实,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开辟了人类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新纪元;促进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传播
对国际格局: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对世界的统治,极大鼓舞了殖民地对半殖民地的解放斗争,改变了二十世纪的世界格局
对世界历史:从此,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制度的并存与竞争,成为世界历史的重
影响
对俄国
①结束了剥削阶级在俄国的统治。
②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国家。
③开启了俄国的现代化强国进程。
对世界
①推动了国际无产阶级革命运动,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解放斗争。
②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开创了世界历史的新纪元,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社会制度并存和竞争的局面,成为世界历史的重要内容。
③改变了人们的价值观念,打破资本主义一统天下局面。
④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将马克思主义由理想变为现实。
对中国
促进马列主义传播并指导新民主主义革命
对殖民地和半殖民地
指出了一条崭新的寻求民族独立、解放的道路
十月革命1917年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918-1921年
新经济政策1921-1928年
苏联模式1928-1991年
苏联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
国内外敌对势力企图扼杀苏维埃政权苏俄陷入内战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背景
国内外的敌对势力联合起来,企图扼杀苏维埃政权
内容
农业:余粮收集制
工业:大中小企业全部收归国有
流通:取消自由贸易
分配:实行配给制,强制劳动
特点:排斥商品关系,用军事和行政手段控制经济,直接进入社会主义。
影响
积极:最大限度集中全国财力、物力,保障了军事胜利。
消极:损害了农民积极性,积极:最大限度集中全国财力、物力,保障了军事胜利。消极:损害了农民积极性,
新经济政策
内容
①农业:固定粮食税取代余粮收集制。
②工业:关系国家命脉企业归国家所有;允许私营企业有一定程度的发展,并以租让制等形式在一些经济部门引入外国资本。
③贸易:允许自由贸易,恢复货币流通和商品交换。
④分配:废除实物分配制;实行按劳分配。
特点: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提高生产者的积极性,促进生产力发展,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
影响
①稳定和恢复了国民经济,巩固了苏维埃政权。 探索道路。粮食产量增加,工业生产恢复
②苏联政权政权稳定,工农联盟得到巩固。列宁利用外国资本主义因素发展社会主义是在追随马克思主义的同时与俄国社会现实相结合,体现了列宁历史唯物主义的求实态度.。
斯大林模式
斯大林模式=优先发展重工业 +农业集体化+单一公有制+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
表现
①经济上:生产资料公有制;指令性计划经济
②政治上:权力高度集中
“斯大林模式”与“新经济政策”有何不同点?
①所有制:前者单一公有制,后者多种所有制并存;
②经济调节手段:前者行政指令、计划,后者市场;
内容
①工业:优先发展重工业
②农业:农业集体化(集体农庄)
③经济体制:实行单一的公有制
经济结构:优先发展重工业
所有制形式:单一公有制
管理体制: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
影响
积极作用:
1:在较短时间里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发展,实现了工业化,与西方国家的经济大危机形成鲜明对比;
2:开创了计划经济体制和新型工业化模式;
3:为后来的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
消极作用
1:排斥市场,忽视消费品生产,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
2:片面发展重工业,导致国民经济比例失调,农业、轻工业长期落后;
农业集体化中采取强制手段,挫伤农民生产积极性;
3:企业缺乏自主性和积极性,阻碍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体制日益僵化。
特点
优先发展重工业,指令性计划经济,片面追求高速度
经验教训
①要不断调整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②国民经济发展中,农业、轻工业、重工业应比例协调发展;
③要注意调动生产积极性,发展成果要惠及人民;
④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发展手段,应将计划和市场相结合来发展经济
苏维埃国际联盟的成立:白俄罗斯,乌克兰,外高加索,俄罗斯
苏联模式的意义
国家按照统一计划调配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
在较短时间内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
实施两个五年计划,苏联迅速实现了工业化
1937年,苏联工业产量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
为后来卫国战争的胜利创造物质条件,赢得巨大国际声誉
苏联解体
计划经济逐渐僵化
农轻重比例严重失调,农业与轻工业长期落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不利于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压制地方和企业积极性,阻碍经济持续发展
苏联模式
1928-1991
背景:苏联工业基础薄弱;面临外部的威胁
优先发展重工业;实行五年计划
农业集体化,加入集体农庄,向国家更多的粮食,农业为工业无私奉献
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
所有制:单一公有制
管理体制:指令性计划
建设方针:片面发展重工业,农业集体化
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化
第16课 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
亚洲民族民主运动的新高潮
历史背景
一战和十月革命削弱了帝国主义势力,推动了亚洲民族民主运动的深入开展
民主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力量壮大,人民的民主民主意识进一步觉醒
概况
东亚
中国:国共两党的第一次合作
国共两党合作破裂后中共继续领导反帝反封建斗争
东南亚
印尼共产党领导反荷兰斗争
越南的反法斗争
西亚
伊拉克、叙利亚和黎巴嫩等地爆发了对英法占领的斗争
南亚
印度在甘地和国大党的领导下,多次发起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代表
印尼反荷兰殖民斗争
1926年~1927年
印尼共产党领导了第一次反对荷兰殖民同级的武装起义,但是遭到了荷兰的残酷镇压
印尼民主独立运动
1927年,苏加诺等成立印尼民族党,采取与殖民者不合作政策,争取民族独立,民主资产阶级开始是掌握独立运动的领导权
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指导思想:甘地提出的以爱、真理和非暴力争取印度自治和独立,通过动员群众,运用非暴力不合作策略与英印当局斗争
影响:扩大了广大人民群众,打击英国殖民统治,增强了印度民众的民主自尊心和自信心
非洲独立意识的觉醒
埃及的华夫脱运动
时间1918-1923
过程
1. 埃及人民在扎格鲁尔为首的民主主义政党华夫脱的领导下,通过游行罢工等斗争方式,迫使英国让步承认埃及独立
2. 1922年2月,埃及宣布独立为君主立宪国家,此年颁布宪法,但英国仍然保留多项特权
3. 扎格鲁尔又领导了华夫脱进行了12年的护宪运动
摩洛哥里夫人民起义
时间1923-1926
在酋长克里姆领导下,在1923年建立里夫共和国,1926年,共和国被西班牙、法国殖民军扼杀
埃塞俄比亚抗意斗争
1935-1941
过程
1935年,意大利法西斯发动侵略埃塞俄比亚的战争
埃塞俄比亚人民坚持游击战争最终与反法西斯同盟军队一起,志败意大利侵略军1941年恢复国家独立。
性质:局部反法西斯战争
拉丁美洲民族民主革命与改革
阿根廷工人举行反对外国资本的罢工
治理成立民族阵线联合政府,防止法西斯势力上台
尼加拉瓜抗美斗争
领导人:桑地诺
目标:把美国侵略者赶出国土
过程:1925奶奶,桑地诺领带游击队,于美国扶持的反动政权展开武装斗争,迫使美国在1933年撤出尼加拉瓜
墨西哥卡德纳斯改革
领导人:卡德纳斯
改革内容:
对内推行土地改革,组成国民革命党、发展教育、限制教会,遏制军人势力、确立总统一任制度
对外捍卫国家主权和本国资源,将石油行业收归国有,引领墨西哥走上现代化之路
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影响
沉重的打击了帝国主义和殖民注意,动摇了世界殖民体系,成为影响国际秩序的重要因素
第17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
第二次世界大战
原因
根本原因: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历史原因: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战胜国之间的矛盾:日本、意大利
战胜国与战败国之间的矛盾:德国
1929-1933年经济危机
美国:实行罗斯福新政,自我调节
德国、日本:对外扩张
德、日军国主义传统
英法绥靖政策
导致:法西斯主义
特征:极端民族主义,反对自由主义和共产主义
主张:对内实行恐怖独裁统治,对外侵略扩张
Summary
过程
局部战争
亚洲:1931年“九一八事变”,揭开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序幕
非洲:1935年,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
欧洲:1938年,德国吞并奥地利
全面战争
亚洲:1937年“七七事变”,第二次世界大战在亚洲全面爆发(东方主战场)
欧洲
1939年9月1日,德国以“闪击战”突袭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1941年6月,德国入侵苏联,苏德战场成为抵抗纳粹德国的主战场
全球战争
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美国珍珠港,挑起太平洋战争,战争扩大到全球阶段
1942年1月1日,美、苏、英、中等26个国家签署《联合国家宣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正式形成
1942年6月-1943年2月:斯大林格勒战役,苏德战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
1945年德、日投降,二战结束
Summary
战后秩序:雅尔塔体系
重新确定欧亚国家的版图:德国由美、苏、英、法分区占领,日本由美国单独占领;日本归还侵占中国的领土,承认朝鲜独立
审判战犯,肃清法西斯主义和军国主义
对殖民地实行托管,原则上承认被压迫民族的独立权利;美、苏、英划分势力范围
联合国
宗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加强国际合作,促进全球经济社会发展
原则:五大常任理事国“大国一致”的原则
作用:和平解决争端和制裁侵略具有更强的可操作性(安全理事会)
Summary
国际秩序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瓦解
雅尔塔体系
第七单元 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的演变
第18课 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
国家宏观调空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货币
布雷顿森林体系
内容
美元与黄金挂钩,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维持黄金和美元之间固定的汇率
发展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世界银行
贸易
关税贸易总协定(1948)
世界贸易组织(1995)
背景
1929-1933世界经济危机
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的冲击与影响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生死存亡教训
措施
国内(强化国家干预)
扩大政府开支
制定发展计划
利用杠杆实施调控
影响
战后资本主义发展的黄金时期(20世纪50-70年代)
产生
在市场主导和政府调节之间寻求平衡
实质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调整和自我完善
科学技术新发展
第三次工业革命·
将人类带入信息时代
背景
20世纪科学理论重大发现
相对论,量子力学,系统论,信息论
两次世界大战促进
表现
科学技术的新发展包括原子能的开发利用
电子计算机的发明和互联网的建立
空间技术和海洋技术的迅速发展
各种新材料的出现
生物工程技术的突破
影响
新的科技成果使社会发展进入信息时代
劳动方式日益自动化和智能化
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
改变了人们生活方式
提高了人们的物质基础,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社会结构的新变化
表现
农业和工业的就业人口所占比重逐渐下降,从事服务业的人口所占比重增加
“中间阶层”的人数增加
实质
资本主义生产力在生产关系上的反映
福利国家与社会运动
“福利国家”制度
含义
国家通过构建社会保障体系,保证个人和家庭的经济安全
通过加大社会服务开支,保证全体公民享受较好的公共福利
评价
积极
再换和收入分配不评定,保持社会稳定方面起到一定积极作用
消极
增加国家财政负担
挫伤劳动者积极性
目的
寻求提高社会效率和社会公平之间的平衡
实质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调整,自我完善
社会运动
美国黑人民权运动
马丁路德金
1963年《我有一个梦想》
妇女运动
学生运动
第19课 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化
苏联的发展 改革与解体
背景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苏联取得了回复和发展国民经济的巨大成就
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政策没有变化,农业,轻工业落后的局面没有改变
内容
赫鲁晓夫改革(1953——1964)
内容
政治
平反冤假错案,强调集体领导,改革干部制度
经济
加大农业投入,将农产品义务交售制改为收购制,改革工业管理体制
特点
主要发展农业
影响
积极
改革推进了农业的发展战,耕地面积和粮食产量有所提高
消极
没有突破计划经济体制,国民经济比例仍然严重失调
其他
1956年在苏共二十大的报告,岁打破了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但没有对斯大林的功过作出全面科学的分析,造成严重的后遗症
勃列日涅夫改革(1964——1982)
内容
在工业领域推行新经济改革,扩大企业自主权
利用奖金等积极杠杆促进企业改善管理,提高效益
效果
改革只是对传统体制的修修补补,效果有限
各项工作缺乏活力,社会矛盾丛生,发展缓慢
没有突破斯大林模式,使国民经济更加畸形发展
戈尔巴乔夫改革
内容
经济
承认市场调节在社会主义经济中的作用
政治
取消苏共领导地位,放弃社会主义制度,实行议会制,总统制和多党制
意识形态
抛弃马克思主义指导,实行多元化
结果
苏联解体
原因
根本
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直接
历次改革未有实质发展
戈尔巴乔夫改革背离社会主义
外部
西方长期 和平演变
导火线
八一九革命,苏共领导人放弃政权
教训
未从根本上打破传统模式
急于求成,违背了客观经济规律
东欧的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和剧变
建设(改革化背景)
成就
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前后,东欧各国人民经过艰苦斗争,在苏联的帮助下建立了一系列人民民主国家
东欧各国着手恢复遭到战争破坏的经济,造成国民经济比例失调
背景
大多采取苏联模式,造成国民经济比例失调
南斯拉夫改革
内容
建立了社会主义自治制度
效果
导致地方主义抬头,民族问题尖锐,为后来国家分裂埋下了隐患
捷克斯洛伐克改革
内容
发扬社会主义民主,改革党的领导体制,建设有计划的市场经济体制,独立制定对外政策,被称为“布拉格之春”
效果
苏联出兵占领捷克斯洛伐克,出兵占领其首都
特点
阻碍重重机关,深受苏联影响
东欧剧变
原因
都没有突破苏联模式的限制
苏联鼓励东欧改革
西方“和平演变”战略
表现
迷失了改革的社会主义方向
否定马克思主义指导,否定社会主义制度,抛弃共产党领导地位,实行政治多元化
类型
流血冲突
罗马尼亚
相对平稳
波兰,匈牙利,保加利亚和阿尔巴尼亚
合并
民主德国与联邦德国合并
分裂
捷克斯洛伐克
解体
南斯拉夫
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
新中国农村生产关系四次调整
土地改革
1950
废除封建土地制度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
农村合作社
1953开始
把土地等生产资料从私有制变为公有制实行集体经营
人民公社化
1958
提高公有化程度扩大合作规模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1978
坚持公有制改革经营管理方式实行分户经营自负盈亏
1949-1956 过渡时期
1949-1956 新中国初期
1949-1952 国民经济恢复
发展生产力与变革生产关系的统一社会主义建设与社会主义革命同时并举
《新民主主义论》1940发表对其有部分理论指导
1953-1957 “一五”计划
经济
三大改造确立社会主义制度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
政治
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人民代表大会制度1956年召开中国八大
成就:鞍山钢铁公司三大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机床厂,飞机制造厂。
特点:优先发展重工业。发展生产力和变革生产关系同时并举。一五计划建设集中在东北地区。
意义:开始改变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
中国工业化起步-----洋务运动
1953-1956 三大改造
农业
农业合作化运动:变农民生产资料私有制为社会主义公有制变个体生产为集体生产。
资本主义工商业
采取赎买政策实现全行业公私合营。(是企业变成国家的,有利于社会主义建设)
公私合营是农业合作化的继续。
手工业
实质:变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公有制的社会主义革命。同俄国十月革命
意义: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在中国基本建立起来。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即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1956 中共八大
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正确的分析了当时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一次成功探索但是八大的路线没有坚持下来。社会主义建设遭到了很大挫折。
同年发表了《论十大关系》
1956-1966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又称社会主义探索时期,在曲折中前进
1957年发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
中共八大2次会议
1958年,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会后,全国掀起“大跃进”的高潮。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1958年缺乏经验急于求成犯了左倾错误。
大跃进:片面追求经济建设的高速度高指标开展全国性大炼钢铁运动。
人民公社化运动:片面追求公有化的规模和程度.
八字方针
1960年提出八字方针:“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目的:克服经济困难纠正左倾错误(文革)。
1966-1976 文化大革命时期
周恩来恢复调整国民经济
1971年到1973年国民经济出现复苏局面
1975年邓小平全面整顿文革左的错误
1978年 十一届三中全会
1978年,内容: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抛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左倾错误方针,确立了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是经济建设,实行改革开放。
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历史上重大转折,成为实行改革开放和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起点。
1978后 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
对内改革:经济体制改革
农村
1978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包产到组包产到户,废除人民公社体制1983。
作用:使农民获得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全国农业大发展农村开始了历史性的变革。也推动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城市
1984年国有企业改革
中心环节:增强企业活力把企业搞活。
管理体制:实行政企分开简政放权让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南方谈话
标志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
1992年提出要搞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是解放发展生产力,消除剥削,消除2极分化达到共同富裕。
意义:标志邓小平理论成熟并形成体系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奠定理论基础。
中共14大
1992年 确立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
1993年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
中共15大
I997年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提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经济共同发展
把邓小平理论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写入党章
21世纪初
社会主义商品市场体制基本确立
对外开放
格局: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开放区——沿江开放港口城市——沿边开放城镇——内地省会开放城市
特点: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
经济特区
1980年设立深圳珠海汕头厦门
1988年设立海南经济特区
沿海经济开放区
1984年开放天津连云港南通上海广州等14个沿海城市
1985年设立沿海经济开放区: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东南地区,环渤海地区。
1992年形成沿海开放地带
新办经济技术开发区
引进外资生产高新技术产品加工出口产品
开发开放浦东
1990年上海浦东是中国90年代改革开放的重点和标志
2010年 中国GDP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
2017年 中共十九大
第20课 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与新兴国家的发展
世界殖民体系的崩溃
亚洲
印度
方式
非暴力不合作
结果
印度成功独立
但是造成了印巴分治
相关人物
甘地
尼赫鲁
真纳
其他国家
非洲
埃及
采用武装起义的方式取得独立
1953年6月18日废除君主制,建立共和国
阿尔及利亚
形成民族解放阵线
1962年成功独立
南非
1961年成功独立
肯尼亚
1963年肯尼亚独立
美洲
古巴
卡斯特罗领导的武装斗争
成功推翻了美国傀儡政权,1961年获得了独立
巴拿马
1999年收回了巴拿马运河
20世纪60年代末,世界殖民体系正式崩塌
发展中国家的成就
含义
新兴民族国家
成就
亚洲
过分依赖国际资本和国际市场,承受风险的能力较差
非洲
生活水平低下
拉美
过度依赖出口贸易和外资
特征
发展不平衡
原因
科技的进步
全球化的带动
自身的发展
问题
共性和个性共存
认识
发展中国家的发展之路艰辛曲折,任重而道远
启示
发展依据国情
顺应时代要求,适时积极变革
世界殖民体系在二战后瓦解的原因
两次世界大战是殖民帝国实力下降
殖民地人民民族意识不断增强
两极格局形成有利于殖民地人民斗争
第21课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冷战
含义:20世纪40年代中后期至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集团之间逐步形成的既非战争又非和平的长期对峙与竞争状态
原因
直接原因:二战后,美国和苏联在消灭了法西斯这个共同敌人之后,战时同盟的基础不复存在
思想原因:两国意识形态尖锐对立
根本原因:两国的国家利益存在严重冲突
过程
序幕:丘吉尔“铁幕”演说
形成
政治
美:杜鲁门主义(美国对苏联发动冷战的标志)
苏: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
经济
美:马歇尔计划(杜鲁门主义的扩大,以经济手段为美国控制西欧铺平道路)
苏:经济互助委员会
军事
美: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苏:华沙条约组织
地缘政治
美:德意志联邦共和国(西德)
苏:德意志民主共和国(东德)
发展
缓和:美苏展开对话
对抗:第二次柏林危机、古巴导弹危机
结束
苏联入侵阿富汗,陷入与美国的军备竞赛(1970s末)
美苏关系缓和:苏联裁军、战略收缩(从阿富汗撤军,宣布不再干涉东欧事务,同意两徳统一)
中苏关系正常化
西方和平演变——东欧剧变、苏联解体
国内改革背离社会主义方向
热战未爆发
雅尔塔体系的合作
世界人民对战争的厌恶
核武器的威慑
结果
雅尔塔体系
两极格局
不对称、不完全的,美国及其盟国的总体实力始终强于苏联及其盟国
有些国家处于两大阵营之外,如印度、印度尼西亚
形成标志
苏:华沙条约组织
两极格局瓦解
形成标志:苏联解体
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
多极力量的成长
西方阵营逐渐分化
西欧:欧洲共同体的成立和发展
日本:经济“起飞”及其要成为“政治大国”的追求
社会主义阵营开始瓦解
苏联的大国主义和民族利己主义
东欧国家反对苏联控制的斗争
中苏关系破裂
中国复兴:拥有“两弹一星”、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美国总统尼克松正式访华
第三世界崛起:万隆会议、不结盟运动
第八单元 20世纪下半叶世界的新变化
第22课 世界多极化与经济全球化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走向联合的欧洲
欧共体成立的原因
二战后欧洲丧失世界政治经济中心的优势地位
在经济恢复和发展的过程中,西欧国家间的联系日益密切,逐渐走向联合
美苏争霸的影响
欧共体形成的过程
1951年,六国签订《巴黎条约》,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
后来建立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
1967年,三个共同体合并统称为欧洲共同体
欧共体成立的意义
西欧国家不断加强经济合作,经济实力大大加强
20世纪70年代,欧共体国家进一步加强了政治上的联合
在资本主义世界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形成
日本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日本经济发展
原因
政府进行大力改革,消除生产关系中的封建落后因素
美国大力扶植(外因)
朝鲜战争的特需订货
制定出合乎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
日本加强政府投资和重视教育,提出“贸易立国”“出口第一”的口号
影响
20世纪80年代,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经济大国,开始谋求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独特作用
20世纪80年代,提出了成为政治大国的目标
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背景
二战后,国家独立,民族解放运动高涨
为摆脱美苏的控制和维护自己的独立(目的)
不结盟运动的形成
1961年,不结盟会议在南斯拉夫的贝尔格莱德举行,不结盟运动正式形成,实行非集团不结盟的政策
发展
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不结盟运动把反对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霸权主义作为重要任务
将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作为不结盟运动的行动纲领
意义
推动民族解放运动深入发展。加速帝国主义殖民体系崩溃
标志着广大发展中国家所构成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国际政治舞台,在一定程度上冲击着两极格局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布雷顿森林体系
背景
二战后西欧国家的普遍衰落
美国的经济实力空前膨胀,成为最大的债权国;企图建立以自己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基本特征
美元与黄金直接挂钩
会员国的货币与美元保持固定汇率
影响
有利于维持战后世界货币体系的正常运转,为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创造了条件
美国掌握了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命脉,加强了美国在国际金融领域中的特权和支配地位
关贸总协定
1947年签定了《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成立、《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签定,构成了调整世界经济贸易和金融的三大支柱
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
欧盟
1993年,经济政治一体化组织,合作化程度最高
背景
西欧国家有着相似的文化传统
近代欧洲国家冲突和战争不断,激起了欧洲人对欧洲统一的强烈愿望
二战后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使欧洲人认识到国家联合的重要性,开始了经济一体化的探索
建立过程
1951年,成立欧洲煤钢共同体
1957年,成立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
1967年,三机构合并,成立了欧共体
1992年,《欧洲联盟条约》,目标是建立欧洲经济货币联盟和欧洲政治联盟;
1993年,欧盟成立
标志着欧共体从经济实体向经济政治实体过渡
1999年,欧元问世(英国除外)
意义
符合欧洲各国和整个欧洲利益,有力地促进了欧洲经济政治的发展,提升了欧洲在国际上的经济和政治地位
对欧洲其它地区的经济联合起到了示范作用,增强了世界经济的多极化趋势,促进了世界政治新格局的形成
北美自由贸易区
1994年,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合作的典范,美国、加拿大与墨西哥实现优势互补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1989年,地跨四大洲,成员国之间存在文化和历史差异,影响其发展,中国1991年加入
经济区域集团化是经济全球化的现实表现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
经济向全球化发展
历程
新航路的开辟开始,世界各民族、各地区的经济联系开始增多
工业革命以后,资本主义经济在世界范围内获得了空前的发展,世界市场迅速扩大
二战以来,世界各国各地区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向全球化发展的趋势进一步加强
20世纪90年代全球化趋势的推动力
资本追求利润的最大化(原动力)
新科技革命的推动(根本)
现代通讯、交通工具(技术条件)
两极格局的瓦解
各国普遍推行市场经济体制
国际组织和跨国公司的推动
评价
本质
发达国家主导下的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新一轮扩张
影响
它是一把双刃剑,既加速了世界经济的发展和繁荣,也加剧了全球竞争中的利益失衡
发达国家成为经济全球化最大的受益者
对发展中国家处于劣势和被动地位
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机遇
有利于吸引外资、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经验,开拓国际市场
挑战
国家主权、经济安全、生存环境面临空前的挑战
策略
保持清醒的头脑,制定合理对策;在积极主动的参与中谋求发展
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
背景
关税总协定在解决争端时缺乏法律性的强制措施
成立
目的:为了适应世界经济发展的需要
成立:1995年1月1日
作用
规范化和法制化的世界贸易体系开始建立起来
实现全球范围内的贸易自由化
促进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
中国迎合经济全球化趋势的举措
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入WTO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过程
1986年,提出“复关”
2001年12月,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影响
积极作用
促进了中国的经济发展
进一步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促进世界经济的增长,有利于建立完整的世界贸易体系
消极影响
市场开放、关税减让,使农业、汽车等行业受到冲击
第23课 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
时代主题及其转换
时代主题
反映时代基本特征
揭示世界基本矛盾本质内容
预示时代发展总体趋势
是一个国家制定内外政策的依据
”和平与发展“取代”战争与革命“成为时代主题
随着世界基本矛盾的运动和发展,时代主题也在发生变化
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时代主题是战争与革命
各阶级矛盾不断发展与加剧,帝国主义战争不可避免
帝国主义战争引起无产阶级革命
二战结束到20世纪70年代,时代主题由战争与革命向和平与发展转换
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矛盾呈现缓和状态
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转向战后全方位的竞争与合作
殖民地国家与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主要转变为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经济和政治矛盾
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时代主题是和平与发展
国际形势发展的总趋势从紧张转向缓和,从对抗转向对话
全球性的战略问题
和平问题
发展问题
判断时代主题转换的基本依据
世界和平力量的增长超过了战争因素的增长
社会主义成为制止战争、维护和平、促进发展的重要力量
发展中国家的崛起成为制约战争爆发、维护世界和平的基本因素
世界和平运动迅猛发展,对防止世界大战爆发和维护世界和平起着积极作用
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国际组织和机构在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世界经济一体化发展使各国联系日益紧密
各国经济相互渗透、相互制约程度进一步加深
世界各国在经济竞争与合作中形成了命运共同体
经济和科技成为众多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内容
美苏军事对抗形成的“恐怖平衡”使世界大战可能性降低
双方都具有毁灭对方的能力,彼此都不敢轻易动武
美苏之间的相互牵制和制约,决定了世界大战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不会发生
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成为时代潮流
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图共赢成为世界各国共同的愿望和责任,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和时代发展的主旋律
保持世界总体和平稳定具备更多有利条件
世界多极化深入发展
世界各大力量之间逐渐形成制约与制衡的关系
有利于避免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
有利于遏制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有利于世界各国人民追求和平、稳定、繁荣美好梦想的实现
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群体性崛起
世界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
谋求发展进一步成为世界各国的战略重心
发展问题是全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是解决突出矛盾问题的关键
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问题依然突出
从历史上看,由于受到长期的殖民统治,许多发展中国家资源被掠夺,资金严重匮乏,经济结构单一,导致社会经济发展落后
从外部环境看,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依然存在,发达国家依然掌握着对世界资源的分配权、市场规则的制定权,制约着广大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
从内部因素看,一些发展中国家制定和实施发展战略时有误,再加上民族宗教矛盾突出,战乱频发、政局动荡,同时还面临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饥荒疾病等严重危机,这些导致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形势比发达国家严峻得多
发达国家也面临着发展经济的长期任务
发达国家并没有解决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仍然面临解决深层次结构性问题的困难
发展问题既是经济问题也是政治问题
贫困和经济落后是社会不稳定的重要因素
贫困容易造成有关国家政局不稳和社会动荡,甚至引发武装冲突
动乱和冲突必然破坏正常经济建设
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影响整个世界和平与稳定
合作共赢成为时代发展的主流
合作共赢是实现世界和平与发展目标的现实途径
合作共赢是构建新型国际关系的客观要求
合作共赢是处理国际事务的政策取向
和平与发展面临的难题与挑战
当今世界正面临前所未有的之大变局
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和新干涉主义有所上升
全面推行西方价值观,强迫别国全盘接受和照搬西方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
利用“民主”、“人权”和“价值观”等问题肆意干涉别国内政,侵犯他国主权
凭借经济军事实力优势,综合运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种手段,实施制裁、干预和侵略
世界经济增长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
低增长、低通胀、低需求与高失业、高债务、高泡沫等风险相互交织
世界经济复苏艰难曲折,增长动力仍然不足
发达国家经济复苏乏力
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压力增大
新技术革命正在酝酿
全球发展不平衡加剧,实现经济可持续、平衡增长任务艰巨
发达国家之间发展不平衡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发展不平衡
发展中国家之间发展不平衡
贸易保护主义明显升温
保护手段多样
保护领域广泛
保护对象国针对性强
保护形势愈加隐蔽
地区热点和局部动荡此起彼伏
国际社会原有热点并未消除,新的危机又接连涌现,影响世界和地区安全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多
新旧热点冲突多发频发
军备竞赛日趋激烈
传统安全威胁与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
传统安全威胁依然存在
领土主权争端复杂难解
局部战争和军事冲突时有发生
军事同盟不断强化
非传统安全威胁持续上升
国际恐怖主义更加猖獗
网络安全已成为普遍面临的综合性挑战
气候变化问题趋于严峻
世界粮食安全问题突出
能源安全成为影响世界和平稳定的战略性问题
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使当代国际安全问题的综合性、关联性、整体性和突发性愈益明显
第九单元 当代世界发展的特点与主要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