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辽宋夏金元的文化
高一历史必修 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2课 辽宋夏金元的文化的思维导图分享,包括:儒学的复兴、文学艺术、科技、少数民族文字。 一张思维导图以清晰的脉络让人能够深刻的了解相关知识点,高效学习历史知识,无论是完成作业,还是作为教案使用均可
分享三年级下册英语的思维导图,一张思维导图可以轻松帮助你掌握三年级下册英语的各种单词、短语以及句子,轻松搞定三年级英语的预习和复习
分享三年级上册英语的思维导图,一张思维导图可以轻松帮助你掌握三年级上册英语的各种单词、短语以及句子,轻松搞定预习和复习
这是一张九上历史思维导图,九年级上册历史包含古代亚非文明、古代欧洲文明、封建时代的欧洲、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步入近代、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和工业革命和工人运动的兴起全书共七个单元的必考知识点,一张思维导图帮你快速掌握九上历史知识点,预习、复习都能用的初三历史思维导图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老人与海》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阿房宫赋》思维导图
《西游记》思维导图
《水浒传》思维导图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英语词性
生物必修一
高中物理知识点思维导图
高一历史必修 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12课 辽宋夏金元的文化 注:附13课思维导图
儒学的复兴
理学
目的:治理国家,为现实服务。 原因:①政权更替频繁,汉唐儒学出现危机,无法控制人心。②三教互相吸纳渗透,唐宋时调和风盛行。③两宋儒学者的复兴努力,尤其是宋朝重文轻武的影响。 代表人物:北宋的程氏兄弟和南宋的朱熹。
内容:①宇宙观:理是世界和社会的根本原则,也称天理。②人生观:表现在人身上是人性,在社会上是三纲五常,是儒家的道德伦理和等级秩序。③认识论:存天理,灭人欲。④方法论:格物致知,把握先天存在的理。
影响:①南宋后期受到官方尊崇,产生深远影响。②培养人的道德修养和社会责任。③维护封建纲常伦理,服务于君主专制,压制人性。
文学艺术
词
原因:①两宋时商品经济发展,推动娱乐兴盛。②国家的重文政策。③词的句式灵活,便于抒情。
代表人物:豪放派的苏轼和辛弃疾,婉约派的柳永和李清照。
散曲和杂剧
原因:①废除科举,文人进取无望。②元朝阶级矛盾尖锐,民族矛盾的尖锐提供素材。
代表人物:关汉卿,王实甫,白朴,马致远。
地位:元杂剧标志着中国古代戏曲艺术的成熟。
话本和书画
话本实际上就是早期的白话小说;宋元时期书法追求个性,不拘法度;绘画上以山水画最为突出,注重意境和笔墨情趣(花鸟画、人物画、风俗画)。
科技
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基本成熟。
沈括《梦溪笔谈》在中国科技史上有重要里程碑意义;郭守敬《授时历》;王祯《农书》
少数民族文字
都仿照汉字字形创造了本民族文字
辽创制契丹大小字;金创制了女真文字,开设女真进士科:西夏文通过出土文献保存下来;成吉思汗用畏兀儿文字拼写蒙古语,形成畏兀儿蒙古文;忽必烈即位后,委派八思巴改制藏文字母,创造出一套拼音符号,也是汉语拼音化的最早尝试。
高一历史必修 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13课 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
明朝政治制度的变化
明朝的建立:1368年,朱元璋(明太祖)称帝,定都应天府。
制度的变化
目的:强化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维护统治。
加强皇权:①废宰相,撤中书。②设内阁。③设立特务机构,重用宦官。
加强中央集权:① 废行省,置三司。②分封诸王。
海上交通与沿海形势
郑和下西洋(1405年到1433年,7次)
背景:经济逐步繁荣,国力雄厚。 目的: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 性质:朝贡贸易体制下的政治行为。
到达地区: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地位:世界历史上规模空前的远洋航行。 影响:①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和地区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来。②开创了西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亚非海上交通网。③是厚往薄来为原则的官方贸易,给明朝带来较大的财政负担。
倭寇
起源:元朝末年起,日本海盗不断在东部沿海骚扰。
应对措施:①前期:严厉禁止海外贸易,实行海禁,结果走私活动猖獗。②后期:派遣大将戚继光等人抗倭。
结果:东南沿海形势稳定下来,朝廷遂放松了对私人海外贸易的限制。
明朝中后期,随着新航路的开辟,欧洲殖民者在中国沿海的活动日益频繁。16世纪中期,葡萄牙人获得在澳门的租住权。荷兰和西班牙分别占据了台湾岛的南部和北部,明朝末年,西班牙被荷兰击败,退出台湾。
内陆边疆与明清易代
与少数民族的关系
元朝灭亡后,蒙古人逐渐形成鞑靼、瓦剌。 后来瓦剌还在一次战役(土木堡之变)中俘虏明英宗。
隆庆和议(1571年):扩大了贸易关系,维持了和平局面
女真族的崛起与清朝的建立:①1616年,努尔哈赤称汗,国号大金,对明朝开始进攻。②皇太极将女真族名改为满州,在1636年称帝,改国号大清。③1644年,李自成在西安建立大顺政权,后来攻占北京,明思宗自缢,明朝灭亡。④经过20多年的战斗,清朝确立了在全国的统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