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
高一历史必修 中外历史纲要(上)第4课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的思维导图分享,包括:西汉的建立与“文景之治”、西汉的强盛、东汉的兴衰、两汉的文化。 一张思维导图以清晰的脉络让人能够深刻的了解相关知识点,高效学习历史知识,无论是完成作业,还是作为教案使用均可
分享三年级下册英语的思维导图,一张思维导图可以轻松帮助你掌握三年级下册英语的各种单词、短语以及句子,轻松搞定三年级英语的预习和复习
分享三年级上册英语的思维导图,一张思维导图可以轻松帮助你掌握三年级上册英语的各种单词、短语以及句子,轻松搞定预习和复习
这是一张九上历史思维导图,九年级上册历史包含古代亚非文明、古代欧洲文明、封建时代的欧洲、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步入近代、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和工业革命和工人运动的兴起全书共七个单元的必考知识点,一张思维导图帮你快速掌握九上历史知识点,预习、复习都能用的初三历史思维导图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老人与海》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阿房宫赋》思维导图
《西游记》思维导图
《水浒传》思维导图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英语词性
生物必修一
高中物理知识点思维导图
高一历史必修 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4课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 注:附第5课思维导图
西汉的建立与“文景之治”
建立概况:公元前202年,刘邦(汉高祖)建立汉朝,定都长安。
文景之治
原因:①吸取秦朝速亡教训②尊奉黄老无为思想,采取与民休息政策。
措施:①减轻赋税、徭役和刑罚②提倡节俭,减少财政支出。③重视农业发展。
结果:经济得到明显,恢复社会稳定,史称文景之治。
地方制度(郡国并行制)
原因:①秦亡教训。②社会习俗影响。
措施:前期分封异姓功臣,后期分封同姓诸侯。
影响:封国势力过大,给汉王朝的统治和稳定埋下隐患,形成王国问题。后来爆发七王之乱,但很快被平定。
西汉的强盛
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政治:①颁布推恩令,削弱诸侯王势力。②加强皇权,削弱丞相的权力,设立中朝。③确立察举制和征辟制为官吏选拔制度。④设刺史,进行巡视监察。⑤任用酷吏治理地方,严厉打击不法行为。
经济:①将铸币权收归中央。②盐铁官营。③均输平准。④抑制工商业者,向他们征收财产税。
思想及教育: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②设立五经模式,设立太学和官学。
民族关系:①通过战争夺取大片区域。②在河西走廊设立河西四郡(武威,张掖,酒泉,敦煌)。③派张骞出使西域(公元前60年设置西域都护府)。④加强对东南沿海和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治理。
董仲舒的新儒学
基础:天人感应学说。
内容:①宣扬君权神授。②人君必须遵循天道,实行仁政。③君主施政以德为主,以刑辅德,提出“五常”为人伦道德标准。④三纲五常为天经地义、绝对不能改变的王道之纲。
特点:包容性,时代性,政治性,神秘性
东汉的兴衰
西汉灭亡的原因:①外戚干政。②土地兼并严重,赋税徭役沉重。③流民问题严重。
概况:公元九年,王莽夺皇位,改国号“新”,西汉灭亡;公元25年,西汉宗室刘秀(汉光武帝)重建汉朝。
光武中兴
政治:①平定割据势力,实现全国统一。②加强皇权,增强尚书台的作用。③严格控制外戚干政。④裁并郡县,裁减官吏,节省开支。⑤整顿吏治,惩处贪污腐败。
经济及思想:①清查全国垦田、户口数量。②释放奴婢。③重视儒学。
衰败
概况:①东汉中期以后,出现外戚宦官交替专权的局面。②豪强地主势力发展迅速,土地兼并严重,阶级矛盾日益尖锐。
公元184年,太平道起义,最终失败。但动摇了东汉王朝的统治基础,出现军阀割据的局面。
两汉的文化
史学:司马迁《史记》、班固《汉书》。文学:汉赋、乐府诗、五言诗。科技:《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麻沸散;《九章算术》《周髀算经》;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氾胜之书》《四民月令》
高一历史必修 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三国与西晋
三国时期
东汉末年,曹操、刘备、孙权三大军事集团渐成鼎足之势。 220年曹操之子曹丕称帝。221年刘备称帝。222年孙权称王,229年称帝。
西晋
建立过程:263年司马昭发兵灭蜀。266年司马昭之子司马炎(晋武帝)代魏称帝,国号晋,史称西晋。280年西晋灭吴完成统一。
西晋的灭亡
过程:五胡内迁,八王之乱→316年西晋为内迁匈奴贵族所灭(永嘉之乱)。(原因:①统治集团奢侈腐化。②八王之乱。③少数民族内迁,主导局势)
东晋与南朝
东晋的建立:317年,司马睿在建康建立东晋。
士族:一些声名显赫的士大夫家族,世代把持官位,享受政治经济等方面特权,形成一个特殊的社会阶层。
东晋的灭亡:420年武将刘裕夺取皇位,改国号宋。此后一百七十年间,南方先后经历了宋、齐、梁、陈四个王朝,合称南朝
南方的开发
原因:①北方人民大批南下。②带来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③充实了劳动力资源。④南方雨量充沛,土地肥沃,适宜发展农业。⑤南方战争少,统治者重视,社会比较安定。
十六国与北朝
十六国
主要有15个,加上西南地区的成汉,合称十六国。
四世纪下半叶,氐族建立的前秦统一北方,在肥水之战后,土崩瓦解。
北魏
四世纪末,鲜卑拓跋部建立的北魏强大起来。439年北魏统一北方。五世纪后期,北魏孝文帝拓跋宏在位。
北魏孝文帝改革
措施:①迁都洛阳。②改籍贯为洛阳,死后不得归葬平城。③易汉服,说汉语。④改鲜卑姓为汉姓。⑤鼓励鲜卑贵族与汉族高门士族通婚。
影响:顺应了北方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趋势,大大缓解了民族矛盾,促进了北魏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加速了少数民族封建化的进程,为以后北方统一南方以及隋唐盛世的出现打下了基础。
六世纪前期北魏发生动乱,分裂为东魏西魏,后来分别被北齐北周取代(以上5个朝代合称北朝)。后来北周灭掉北齐,不久后隋朝取代北周,统一全国,结束了长达数百年的分裂割据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