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论语-为政
《为政》内容包括24章,本篇主要内容涉及孔子“为政以德”的思想、如何谋求官职和从政为官的基本原则、学习与思考的关系、孔子本人学习和修养的过程、温故而知新的学习方法,以及对孝、悌等道德范畴的进一步阐述。
1.底层逻辑,决定了一个人的思维模型,决定了一个人的行为特点,决定了一个人的能力结构,甚至可能决定了一个人的命运。 2.底层逻辑就是事物运作的基本规律人和人最大的不同,是“底层逻辑”的不同
《论语·里仁篇》是《论语》的第四篇,这一篇包括了儒家的若干重要范畴、原则和理论,对后世都产生过较大影响。
八佾,出自《论语》的内容,八佾篇属于第三个篇章,包括26章节。本篇主要内容涉及“礼”的问题,主张维护礼在制度上、礼节上的种种规定;孔子提出“绘事后素”的命题,表达了他的伦理思想以及“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的政治道德主张。本篇重点讨论如何维护“礼”的问题。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论语孔子简单思维导图
《老人与海》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西游记》思维导图
《水浒传》思维导图
《童年》读书笔记
《这样读书就够了》读书笔记
《把时间当做朋友》读书笔记
《拆掉思维里的墙》读书笔记
把时间当做朋友
论语-为政
2.1-2.4
2.1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2.2 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2.3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2.4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为政以德,其德思无邪!教化之功,民免而无耻也!孔子之为政,一辈子心路历程,思无邪,从心所欲也!
2.5-2.8
2.5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2.6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2.7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2.8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民风教化,从孝起!以孝治天下,乃为政之核心!
2.9-2.17
2.9 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 2.10 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 2.11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2.12 子曰:“君子不器。” 2.13 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2.14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2.15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16 子曰:“攻乎异端,斯害也已。” 2.17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为政修养,在于诚,在于勤,在于谦,君子不器,广纳百收,学而不倦!
2.18-2.20
2.18 子张学干禄。子曰:“多闻阙疑,慎言其馀,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馀,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 2.19 哀公问曰:“何为则民服?”孔子对曰:“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2.20 季康子问:“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
为玫大要,在于慎言谨行,在于用人以贤,在于使民以敬,劝民以善!
2.21-2.24
2.21 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子曰:“《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 2.22 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 2.23 子张问:“十世可知也?”子曰:“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 2.24 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谄也。见义不为,无勇也。”
1、什么是为政,民风教化也,孝悌忠信也,不是政治技巧,这是孔子王道理念!2、百世可知,教化之功,文化传久远。此乃中华文化传承久远的秘密,也是孔子传承文化的贡献!微言大义,用心体会!2.26用讽刺笔法结束全篇,讽世风日下!无德也,与开篇为政以德呼应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