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第一章 艺术创作
这是一篇关于艺术创作第一章的思维导图
编辑于2022-03-12 11:03:15艺术概论第Ⅱ部分
第一章 艺术创作
一、艺术创作主体——艺术家
①在艺术生产中,艺术家是艺术品的生产者,没有艺术家,就没有艺术创作,也就没有艺术作品和艺术鉴赏。 ②专业的艺术家是一定社会历史条件的产物,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和社会分工的结果。
1、艺术家是艺术生产的创造者:
①艺术家是专门从事艺术生产的创造者的总称 ②艺术生产具有自己独特的规律,正是艺术生产这些独特的规律,使艺术家具有许多自身的特点。
艺术家内部有多种多样的职业和分工
在艺术生产中存在着个体性艺术生产和集体性艺术生产的区分,因此艺术家包括: ①以个体劳动方式进行创作的文学作家、雕塑家、画家等。 ②以集体劳动方式进行创作的戏剧艺术和影视艺术的编剧、导演、演员等。
由于艺术生产的方式不同,有一次性的艺术生产和多次性的艺术生产: ①一次性的艺术生产是指艺术家通过创造性劳动能够一次完成创作,拿出自己的艺术作品来,如绘画、雕塑、文学等。 ②多次性的艺术生产,是指通过演员在舞台上的表演可以多次完成的艺术形式,如音乐、舞蹈、曲艺、杂技等表演艺术。
一般来讲,多为多次性艺术生产的表演艺术,除了需要进行一度创作(初度创作),还要进行二度创作(再度创作),这些进行再度创作的,同样是艺术生产的创造者,同样属于艺术家的范围。
艺术作品: 列夫·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
真正的艺术家往往具有为艺术献身的精神
①由于艺术生产是一种自由自觉的精神生产,真正的艺术家绝不会把艺术作为谋生的手段,而是看作自己毕生的追求,并且为之奉献自己的全部心血和生命。
②真正的艺术家从事艺术创作,总是处于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对艺术本身执着的爱: 如屈原在流放中写下了千古传诵的诗篇《离骚》;司马迁遭受酷刑后发愤著书,写出了巨著《史记》,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艺术作品: ①“后印象主义”的三位大师——塞尚、梵高和高更。 ②梵高——《向日葵》《星空》 ③高更——《塔希提岛的妇女》《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向何处去?》 ④塞尚被尊为“西方现代美术之父”,他最大的贡献在于以色彩图块和几何元素来结构画面。
艺术家具有敏锐的感受、丰富的情感和生动的想象能力
①由于艺术生产是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它的突出特点是把艺术家强烈的主观因素渗透到艺术创作之中,并且“物化”为艺术作品,因此,艺术家在艺术创作中占有核心地位。
②因此,艺术家必须具有超出常人的敏锐感受力、异于常人的丰富情感、强于常人的艺术想象力。
艺术家具有卓越的创造能力和鲜明的个性、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
①艺术创作是人类一种高级的、特殊的精神生产活动,艺术的生命就在于创造和创新。 ②因此艺术家必须不断地超越前人,超越同时代人以及不断地超越自己。
艺术家必须具有专门的艺术技能、熟悉并掌握某一具体艺术种类的艺术语言和专业技巧
①音乐家必须掌握和运用旋律、节奏、和声、复调等表现手段。 ②电影艺术家必须掌握和运用镜头、画面、音响、色彩等电影语言。 ③雕塑家必须掌握刻、镂、凿、琢、塑、铸等各种技艺和手法。
2、艺术家与社会生活
任何艺术作品都是艺术家对社会生活的能动反映和艺术创造的产物
艺术创作从主客体两个方面来看,都和社会生活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①从创作客体来讲,社会生活是创作的源泉和基础,艺术创作不能离开客观现实社会生活。 ②从创作主体来讲,艺术家总是属于一定的时代,艺术创作也会受到一定社会生活方式的制约。
社会生活是艺术创作的源泉和基础
艺术家对社会生活的观察和体验十分重要
清代绘画大师石涛有一句名言,叫做“搜尽奇峰打草稿”,石涛本人正是数十年游遍祖国的山山水水,把客观的山川景物通过主观的感受和理解熔铸为独具特色的山水画。
巴尔扎克作品:《欧也妮·葛朗台》《高老头》《幻灭》 老舍:《龙须沟》《茶馆》 高尔基:自传小说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
对社会生活的这种观察和体验,对于进行二度创作的表演艺术家们来说,也具有同样重要的意义。
已故著名电影医院金山曾经把电影表演艺术归纳为三个原则,即思想、生活与技巧。
艺术家对社会生活的这种观察与感受是指艺术家在体验生活后,被生活感动,从而产生饱含情感的深刻和难忘的记忆,一般可分为两种情况:
①直接体验,是指艺术家在生活中亲历的所见所闻,这些亲身经历成为艺术家创作的原料。
②间接体验,是指艺术家从他人的言谈和著作中所系取得生活经验。
一般来讲,在艺术家与社会生活的关系中,直接体验是最基本的,它是艺术创作的基础;间接体验是必要的,它是艺术创作的补充。
艺术家本人作为创作主体,总是属于一定的民族和时代,他与社会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①艺术家在进行艺术创作时,不仅需要从社会生活中吸取创作的素材和灵感,而且要对社会生活做出判断,表明自己的态度,从主观方面也要体现出社会生活的影响出来。
②社会生活对于作为创作主体的艺术家来讲,不仅影响到他的情感、思想,甚至还可以推动艺术家提高技巧,通过广泛地深入生活,进而超越生活。
可见,一方面,社会生活作为艺术创作客体,为艺术家提供了创作的素材和灵感。另一方面,社会生活又对艺术家的思想情感和创作风格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3、艺术家的艺术才能与文化修养
艺术才能
艺术才能是指艺术家创造艺术形象的能力,它是先天天赋和后天训练相互融合而形成的艺术创造力: ①许多杰出的艺术家常常具有超出普通人的艺术天才,具有艺术的天赋和才能。 ②但是,艺术才能虽然同艺术天赋离不开,但更有赖于后天的刻苦训练和培训,有赖于长期的、艰苦的、勤奋的艺术实践。
②绘画史上流传的“曹衣出水,吴带当风”,就是讲曹仲达的人物画,坚挺有力,华中任务衣衫紧紧贴肉,而吴道子的人物画,神采飞扬,画中任务衣服宽松、裙带飘举,富有运动感,真可以说是栩栩如生。
戏曲界要求每个演员都需掌握“四功五法”,也就是戏曲表演艺术中的四个基本要素和五种主要技术方法: ①“四功”指唱(唱腔)、念(念白)、做(动作)、打(武大)。 ②“五法”指口(发声)、眼(眼神)、手(手势)、身(腰身)、步(台步)。
文化修养:艺术家的文化修养包括深刻的思想修养、深厚的艺术修养以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等多方面的广博知识。
二、艺术创作过程
艺术创作活动是人类特有的一种高级的精神活动,它是指艺术家在创作欲望的推动下,运用一定的艺术语言和艺术手法技巧,通过艺术的加工和创造,将自己的生活体验与思想情感转化为具体、生动、可感的艺术形象,将自己的审美意识物态化为艺术作品。
艺术创作过程大致可以分为:艺术体验活动、艺术构思活动和艺术传达活动这三个阶段。
艺术创作是一种十分复杂的审美创造活动,因此对于千差万别的艺术门类很难找出一种固定的创作过程。
艺术体验活动
含义:艺术体验是指一种活跃的、丰富的内心活动,它伴随着强烈的情感,把艺术家长期对于生活的感受、观察和思考,形成艺术创作的基础,乃至萌发不可遏制的创作欲望。
地位:艺术体验活动是艺术创作的准备阶段,是艺术创作的起始阶段,它可能是一个相当长的过程。
对于作为创作主体的艺术家来讲,早在他感受、观察、思考、体验生活时,就已经开始了创作的准备工作。
艺术体验首先需要艺术家深切的感受生活,细地观察生活,认真思考生活,同时艺术体验更需要艺术家饱含深情地切身体验。
一度创作的艺术家和二度创作的艺术家都离不开艺术体验。
意义:深刻的艺术体验活动,不仅仅为艺术创作奠定了基础,而且常常成为艺术家从事艺术创造的内在心理动力,成为一种重要的创作动机。
艺术构思活动
含义:艺术构思是一种十分复杂的精神活动,也是一项艰苦的脑力劳动,它是艺术家在深入观察、思考和体验生活的基础上,加以选择、加工、提炼,并融会艺术家的想象、情感等多种因素,形成统一的审美意象。
艺术构思中涉及的术语——意象
①“意象”这一概念,最早是中国古典美学中使用的术语。
②审美意象,是指在对客观世界审美感知与体验的基础上,融会主观的思想、感情与理想,在艺术家头脑中经过艺术创造形成的意象。
③艺术构思阶段的主要任务,就是形成这种审美意象。
艺术构思中的心理因素——想象和情感
对于艺术构思来讲,多种审美心理因素都在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但是在这些心理因素中,想象和情感,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想象
①关于想象在艺术创作中作用的认识:
①黑格尔十分重视想象在艺术创作中的作用,他甚至认为“真正的创造就是艺术想象的活动”,所以,他强调指出:“最杰出的艺术本领就是想象。” ②别林斯基也认为,形象思维的中心环节就是艺术家的想象活动。 ③车尔尼雪夫斯基也指出,艺术创作中最主要的东西就是创造性的想象。 ④高尔基认为想象是一种高度自由的思想活动,正是想象才使艺术家有了自由创造的思维能力。
②对“想象”内涵的理解
具心理学家分析,想象具有创造的能力,因此它在艺术创作构思活动中占有核心的地位。
③想象的分类
一般来讲,想象分为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两种形式。 ①再造想象是把自己记忆中或别人描述过的形象在头脑中产生出来。 ②创造想象则不局限于原有的感性形象,而是在大量经验的基础上创造出崭新的形象。
情感
情感的作用:如果说想象是艺术构思的核心,那么情感就是艺术构思的动力
除了以上提到的形象与情感外,还有多种其他的心理因素在这一过程中相互渗透,最终形成主客体统一的审美意象。
作品:
①匈牙利音乐家——李斯特。 ②苏联著名舞蹈编导扎哈罗夫。 ③欧洲文学史上的四大名著——歌德《浮士德》、但丁《神曲》、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荷马史诗》。
艺术传达活动
①艺术传达活动的含义:
①艺术传达活动作为创作过程的最后一个阶段,它是指艺术家借助一定的物质材料和艺术媒介,运用艺术技巧和艺术手法,将自己在艺术构思活动中形成的审美意象物态化,成为可供其他人欣赏的艺术作品和艺术形象。 ②艺术创作的最终成果是艺术作品。
②艺术传达活动离不开物质材料和艺术媒介: 艺术传达活动作为一种艺术生产的实践活动,离不开一定的物质材料,如绘画需要纸和笔,雕塑需要大理石等。
③艺术传达活动离不开艺术家们的熟练且高超的艺术技巧。
④艺术传达活动还离不开艺术家的主体情感和全部心灵。
我国古代画论十分强调“以意运笔”“意在笔先”“以心运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