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糖的化学性质
糖的化学性质这一章节在有机化学实验中意义之重大,地位之深功不可没,通过自己做实验的现象作为结果,并描述,用思维导图帮大家梳理实验过程。
编辑于2022-11-24 18:53:56糖的化学性质
1. 萘酚反应 (Molish反应)
1.1. 实验原理
1.1.1.
1.2. 实验步骤
1.2.1. 在5支试管中分别加入1m|2%葡萄糖 , 果糖,蔗糖,麦芽糖,1%淀粉。再向各管滴入 6滴a~萘酚试剂混合均匀,将试管倾斜成45°角度 ,沿管壁慢慢加入1ml浓硫酸,切勿摇动,小心竖 起试管,观察现象?若无色环,可在50C水浴中 加热,再观察结果?
1.3. 实验现象
1.3.1. 五只试管均有色环
1.3.1.1.
1.3.1.1.1.
2. Tollens 实验
I. 实验原理
I.1.
II. 实验步骤
II.1. Tollens试剂的兑制 取一支洁净的试管,加入1ml 5%硝酸银溶液和1ml5%氢氧化钠溶液, 用力摇动试管,使反应完全,然后向试管 中滴加氨水,边滴加边用力摇动,直到棕 黑色沉淀刚好全部溶解为止。这时溶液呈 无色清亮状,即为Tollens试剂
II.2. 实验方法 取4支洁净的试管分别加入你自己临用 时兑制的0.5mlTollens试剂,分别加入2滴 2%葡萄糖,2%果糖,麦芽糖和蔗糖溶液,摇 匀,室温下静置5~10min,如无银镜形成,可 将试管放入温水浴中加热5min,观察各试管 中有无银镜生成。
III. 实验现象
III.1. 兑制Tollens试剂后:试管内溶液晶莹透明无色
III.1.1.
III.2. 蔗糖无银镜生成,其余都有银镜生成
III.2.1.
3. Fehling实验,Benedict实验
A. 实验原理
B. 实验步骤Fehling实验 取4支试管分别加入6滴Fehling A 及Fehling B,混匀,再分别加4滴2% 葡萄糖,蔗糖,麦芽糖,果糖溶液各4滴 混匀,在沸水中加热3min,观察各试管
C. 实验现象:葡萄糖、果糖、麦芽糖产生砖红色沉淀 ,蔗糖为蓝色溶液
C.1.
D. 实验步骤 Benedict实验 取4支试管分别加入0.5ml Benedict 试剂,再分别加4滴2%葡萄糖,蔗糖,麦 芽糖,果糖溶液,混匀,在沸水中加热3min , 观察各试管。 :
E. 实验现象:葡萄糖,麦芽糖,果糖产生砖红色沉淀 蔗糖为蓝色溶液
E.1. 子主题
4. 与次碘酸钠的作用
4.1. 实验原理: 1、次碘酸钠由碘与碱反应制得 Iy+NaOH NaI+NaOI+H,O 2、醛糖可以被次碘酸氧化成糖 酸,而酮糖在同样的条件下无 此明显的反应。
4.2. 实验步骤: 2支试管,分别加1ml2%葡萄糖与果糖 溶液,各加1滴碘液,摇匀,再各加5% 氢氧化钠溶液,边滴边加,至混合液的颜 色刚好褪去为止。静置7~8min,向两试 管中各加0.5m|20%硫酸溶液,观察两试 管中混合液颜色变化的情况
4.3. 实验现象:葡萄糖为淡黄色溶液,果糖为无色溶液
4.3.1.
5. 蔗糖的水解
5.1. 实验步骤: 取2支试管,编号后,分别各加人0.1ml 2%蔗糖,之后,向1号试管加3~5滴2%硫酸 2号试管加3~5滴蒸馏水,混匀后,将两支试 管同时放入沸水浴中加热10min,取出冷却后 1号试管用20%NaOH中和至碱性,之后 此2支试管各加1ml的Benedict试剂检验。
5.2. 实验现象:一号试管加入氢氧化钠后,呈现金黄色溶液 当加入Benedict试剂后,一号试管为黑绿色 二号试管为淡蓝色
5.2.1.
5.2.1.1.
6. 淀粉与碘的作用
6.1. 实验原理
6.2. 实验步骤: 向1支试管加10滴1%淀粉溶液和2滴 0.1%碘液,溶液立即出现蓝色。将试管放 入沸水浴加热,观察结果如何?取出放冷 后,又有何变化,解释之。
6.3. 实验现象:加入碘液后,溶液立即出现蓝色,放入沸水浴加热后,蓝色褪去, 冷却后又变成蓝色溶液
6.3.1.
6.3.1.1.
6.3.1.1.1.
7. 淀粉的水解
7.1. 实验步骤在1支试管中,加1.5ml1%淀粉溶液和8 滴20%的硫酸酸,沸水浴加热15min,冷却后 ,用20%NaOH中和至碱性,然后,取出其中 0.5ml淀粉水解液于1支试管中,另取1支试管 加0.5ml1%淀粉液,各加人Fehling试剂或者 1ml Benedict试剂检验,观察,并解释之。:
7.2. 实验现象:淀粉水解液为澄清透明液体 ,最终淀粉液试管出现黑色环带 淀粉水解液没有黑色环带
7.2.1.
7.2.1.1.
实验仪器和试剂: 仪器:恒温水浴锅,试管架,试管夹, 酒精灯,表面皿,试管,玻棒, pH试纸,载玻片,显微镜, 白瓷滴板,脱脂棉 试剂:葡萄糖、阿拉伯糖,果糖、 麦芽糖、蔗糖、淀粉,丙酮 乳糖, a~萘酚、硝酸银,氨水,无水碳酸钠, 洒石酸钾钠,柠檬酸钠,碘 乙醛,盐酸苯肼,硫酸铜 氢氧化钠,硝酸,乙醚,盐酸、硫酸
实验目的: 1、验证糖类化合物的化学性质 2、学习糖类化合物的鉴别
糖的化学性质
1. 萘酚反应 (Molish反应)
1.1. 实验原理
1.1.1.
1.2. 实验步骤
1.2.1. 在5支试管中分别加入1m|2%葡萄糖 , 果糖,蔗糖,麦芽糖,1%淀粉。再向各管滴入 6滴a~萘酚试剂混合均匀,将试管倾斜成45°角度 ,沿管壁慢慢加入1ml浓硫酸,切勿摇动,小心竖 起试管,观察现象?若无色环,可在50C水浴中 加热,再观察结果?
1.3. 实验现象
1.3.1. 五只试管均有色环
1.3.1.1.
1.3.1.1.1.
2. Tollens 实验
I. 实验原理
I.1.
II. 实验步骤
II.1. Tollens试剂的兑制 取一支洁净的试管,加入1ml 5%硝酸银溶液和1ml5%氢氧化钠溶液, 用力摇动试管,使反应完全,然后向试管 中滴加氨水,边滴加边用力摇动,直到棕 黑色沉淀刚好全部溶解为止。这时溶液呈 无色清亮状,即为Tollens试剂
II.2. 实验方法 取4支洁净的试管分别加入你自己临用 时兑制的0.5mlTollens试剂,分别加入2滴 2%葡萄糖,2%果糖,麦芽糖和蔗糖溶液,摇 匀,室温下静置5~10min,如无银镜形成,可 将试管放入温水浴中加热5min,观察各试管 中有无银镜生成。
III. 实验现象
III.1. 兑制Tollens试剂后:试管内溶液晶莹透明无色
III.1.1.
III.2. 蔗糖无银镜生成,其余都有银镜生成
III.2.1.
3. Fehling实验,Benedict实验
A. 实验原理
B. 实验步骤Fehling实验 取4支试管分别加入6滴Fehling A 及Fehling B,混匀,再分别加4滴2% 葡萄糖,蔗糖,麦芽糖,果糖溶液各4滴 混匀,在沸水中加热3min,观察各试管
C. 实验现象:葡萄糖、果糖、麦芽糖产生砖红色沉淀 ,蔗糖为蓝色溶液
C.1.
D. 实验步骤 Benedict实验 取4支试管分别加入0.5ml Benedict 试剂,再分别加4滴2%葡萄糖,蔗糖,麦 芽糖,果糖溶液,混匀,在沸水中加热3min , 观察各试管。 :
E. 实验现象:葡萄糖,麦芽糖,果糖产生砖红色沉淀 蔗糖为蓝色溶液
E.1. 子主题
4. 与次碘酸钠的作用
4.1. 实验原理: 1、次碘酸钠由碘与碱反应制得 Iy+NaOH NaI+NaOI+H,O 2、醛糖可以被次碘酸氧化成糖 酸,而酮糖在同样的条件下无 此明显的反应。
4.2. 实验步骤: 2支试管,分别加1ml2%葡萄糖与果糖 溶液,各加1滴碘液,摇匀,再各加5% 氢氧化钠溶液,边滴边加,至混合液的颜 色刚好褪去为止。静置7~8min,向两试 管中各加0.5m|20%硫酸溶液,观察两试 管中混合液颜色变化的情况
4.3. 实验现象:葡萄糖为淡黄色溶液,果糖为无色溶液
4.3.1.
5. 蔗糖的水解
5.1. 实验步骤: 取2支试管,编号后,分别各加人0.1ml 2%蔗糖,之后,向1号试管加3~5滴2%硫酸 2号试管加3~5滴蒸馏水,混匀后,将两支试 管同时放入沸水浴中加热10min,取出冷却后 1号试管用20%NaOH中和至碱性,之后 此2支试管各加1ml的Benedict试剂检验。
5.2. 实验现象:一号试管加入氢氧化钠后,呈现金黄色溶液 当加入Benedict试剂后,一号试管为黑绿色 二号试管为淡蓝色
5.2.1.
5.2.1.1.
6. 淀粉与碘的作用
6.1. 实验原理
6.2. 实验步骤: 向1支试管加10滴1%淀粉溶液和2滴 0.1%碘液,溶液立即出现蓝色。将试管放 入沸水浴加热,观察结果如何?取出放冷 后,又有何变化,解释之。
6.3. 实验现象:加入碘液后,溶液立即出现蓝色,放入沸水浴加热后,蓝色褪去, 冷却后又变成蓝色溶液
6.3.1.
6.3.1.1.
6.3.1.1.1.
7. 淀粉的水解
7.1. 实验步骤在1支试管中,加1.5ml1%淀粉溶液和8 滴20%的硫酸酸,沸水浴加热15min,冷却后 ,用20%NaOH中和至碱性,然后,取出其中 0.5ml淀粉水解液于1支试管中,另取1支试管 加0.5ml1%淀粉液,各加人Fehling试剂或者 1ml Benedict试剂检验,观察,并解释之。:
7.2. 实验现象:淀粉水解液为澄清透明液体 ,最终淀粉液试管出现黑色环带 淀粉水解液没有黑色环带
7.2.1.
7.2.1.1.
实验仪器和试剂: 仪器:恒温水浴锅,试管架,试管夹, 酒精灯,表面皿,试管,玻棒, pH试纸,载玻片,显微镜, 白瓷滴板,脱脂棉 试剂:葡萄糖、阿拉伯糖,果糖、 麦芽糖、蔗糖、淀粉,丙酮 乳糖, a~萘酚、硝酸银,氨水,无水碳酸钠, 洒石酸钾钠,柠檬酸钠,碘 乙醛,盐酸苯肼,硫酸铜 氢氧化钠,硝酸,乙醚,盐酸、硫酸
实验目的: 1、验证糖类化合物的化学性质 2、学习糖类化合物的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