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微机原理思维导图
这是一个关于微机原理思维导图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有第一章微型计算机概述、第二章8086微处理器、第三章汇编语言基础等。
编辑于2022-11-26 20:44:24 广东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
第一章 微型计算机概述
硬件系统
主机系统
CPU
存储器
I/O口
总线
外设
输入设备
输出设备
软件系统
系统软件
应用软件
数制
十进制、二进制、十六进制的表示
不同数制之间的转换
码制
原码
补码
反码
编码
ASCII码
BCD码
压缩BCD码
非压缩BCD码
第二章 8086微处理器
8086基本结构
系统总线的分类
数据总线,地址总线,控制总线
寄存器结构
通用寄存器
数据寄存器:AX,BX,CX,DX
地址指针/变址指针:SI,DI,SP,BP
段寄存器
CS,DS,SS,ES
控制寄存器
IP,PSW
14个寄存器
引脚及其功能
地址/数据AD0~AD15,双向
地址/状态A19/S6~A16/S3,输出
控制
负责地址BHE/S7、ALE
数据允许和收发DEN、DT/R
负责读写RD、WR、M/IO
负责中断INTR、NMI、INTA
负责总线HOLD、HLDA
协调CLK、READY、TEST
模式选择MN/MX=5V
VCC、GND
内部组成
指令执行单元EU(AX,BX,CX,DX,SP,BP,SL,DI标志寄存器
总线接口单元BIU(CS,DS,SS,ES,IP)
最大/最小模式引脚
QS1 INTA*、QS0 ALE、S0 DEN*、S1 DT/R*、S2 M/IO*、LOCK* WR*、RQ*/GT1* HLDA、RQ*/GT0 HOLD
分体结构
1M字节储存空间
奇地址体系统总线高八位相连(AD15~AD8),体选信号BHE=0
偶地址体与系统总线低八位相连(AD7~AD0)体选信号:AD0=0
逻辑分段
逻辑地址
物理地址
时序
时钟周期:最小时间单位
总线周期:完成一个基本操作T=4t
指令周期:一条指令1—6个总线周期(4—24)t
第三章 汇编语言基础
常用指令助记符
MOV PUSH POP IN OUT (LEA LDS LES) ADD ADC INC SUB SBB DEC DEC CMP DAA MUL DIV AND OR NOT XOR TEST SHL/R SAL/R ROL/R RCL/R JMP JZ JNZ JC JNC JCXZ CALL RET CLC STC CLI STI NOP
汇编语言语句 : 名称 :操作助记符 操作数;注释
操作数存在形式: 数 MOV AL,20H 寄存器 MOV AL,BL 存储单元 MOV AL,[1000H]
伪指令:指示汇编过程,无对应机器码
例如:DB、DW、DD、END、JMP、START
段定义伪指令:DATA SEGMENT…ENDS
ASSUME伪指令:格式 ASSUME 段寄存器:段名[,段寄存器,…] 作用:指示汇编程序指令中用到的标号、过程及变量所在的段。
汇编结束伪指令 END
变量(数据)定义伪指令:格式 变量名 类型助记符 操作数[,操作数,…] 常见类型助记符 DB DW DD DQ DT
过程定义伪指令: 格式 过程名 PROC 类型(NEAR/FAR) … RET 过程名 ENDP
等值定义伪指令 EQU
程序结构
顺序机构程序 循环结构程序 分支结构程序 子程序机构程序
汇编语言一般结构
DATA ENDS CODE SEGMENT ASSUME CS:CODE,DS:DATA BGN: MOV AX,DATA MOV DS,AX … MOV AH, 4CH INT 21H CODE ENDS END BGN
汇编语言程序设计过程与执行过程 •输入汇编语言源程序→源文件.ASM •汇编(编译) →目标文件.OBJ •链接 →可执行文件.EXE •调试 →最终程序
第四章 程序设计汇编语言指令
简单指令
空指令操作:NOP(持续3个周期) 暂停指令:HIT 等待指令:WAIT 总线锁定:LOCK 换码指令:ESC
数据传送指令
通用传送指令:MOV,PUSH,POP,XCHG,XLAT
输入输出指令:IN AL,DX OUT DX,AX
目的地址传送指令:LEA,LDA,LES
标志传送指令:LAHF,SAHF,PUSHF,POPF除SAHF和POPF指令外,对标志没有影响
算术运算指令
加法指令:ADD,ADC(带进位加),INC(加一)
减法指令:SUB,SBB(带进位减),DEC(减一,用于软件延时)NEG(求补)CMP(比较,不破坏数)
乘除:MUL DIV (乘法只能是字节乘字节,或字乘字;除法为字除以字节,双字除以字,不满足扩展)
BCD码(十进制调整)运算指令
数据位操作指令
逻辑运算:AND OR NOT XOR TEST
移位指令
算术逻辑移位:SAL,SAR(算术右移),SHL(逻辑左移),SHR
循环移位:RCL/R带进位循环左/右移,ROL/R不带进位循环左/右移
标志位操作指令(无操作数):CLC(清进位位),STC,CMC,CLD,STD,CLI,STI
转移指令:JMP(跳转指令,无条件转移),有条件转移 JCC JA JB JG…
流程图绘制常见错误:组件用错、流程转移线错误地画在框上,应该画在流程线上、判断框问题(应该为一入两出)、无判断就分支、主程序应该是有始无终,而非闭环,子程序未闭环,应该有始有终
第六章 存储器设计
主要参数
存储器容量
速度
平均无故障时间(可靠性)
分类(按使用功能分)
RAM 随机存取存储器,可读,易失
SRAM静态:容量小,速度快,成本高,功耗大
DRAM动态:与SRAM相反
ROM 只读,非易失
掩膜ROM
可编程PROM
EPROM紫外线擦除可编程
EEPROM电擦可编程
快速电擦写存储器Flash Memory
内部结构:
存储体
地址译码电路
片段和读写控制逻辑
译码方式
全地址译码:充分不必要(20条地址线全用,地址不重复)
部分译码:部分参与,灵活
线选译码:必要不充分(地址重复)
存储芯片与CPU的配合:带负载能力和存取速度时序配合 设计要求:功耗小,占用空间小,成本低,故障少
第十章 并行接口芯片8255A应用设计
并行通信
将数据的各位同时在多根并行传输线上进行传输。短距离高速通信
缺点:远距离传送成本要求高
引脚功能和引脚
与系统相连
端口线
其他引脚
内部结构
A,B,C口
A,B组
3种工作方式
方式0:基本输入/输出
方式1:选通输入/输出方式
方式2:双向传送方式
两个控制字
方式控制字:用于决定各端口的工作方式
D7:特征位为1
D6D5:A口方式
00方式0
01方式1
1X方式2
D4:A口选择
1输入
0输出
D3:C口上半部1/0 输入/出
D2:B口方式 0 方式0 1 方式1
D1:B口选择:1输入0输出
D0:C口下半部1输入0输出
置位/复位控制字:控制端口C的各个位置/复位 特征位位0
D7XXXD3D2D1D0 D3~D1位选择 D0位控制1置位,0复位
应用
键盘接口
LED显示器
第九章 定时器计数器8253A应用设计
概述
定时/计数器其实质都是计数器
数脉冲个数,不等周期→计数器
数脉冲个数,等周期→定时器T=n•t
计数器的三个引脚
CLK时钟输入信号
GATE门控输入信号
OUT计数器输出信号
6种工作方式
方式0:计数结束中断
方式2:分频器
缺:不能推动后续发光发声设备
方式3:方波发生器
等周期亮灭,可推动后续发光发声设备
方式1:可重复触发的单稳态触发器
方式4:软件触发选通信号发生器
方式5:硬件触发的选通信号发生器
编程方式:写入控制字 D7D6 / D5D4/ D3D2D1/D0
计数器D7D6
00计数器0定时计数
01计数器1定时刷新
10计数器2(方式3)
11无效
读写格式D5D4
00计数器锁存命令
01只读写低字节
10只读写高字节
11先读写低字节 后读写高字节
工作方式D3D2D1
000方式0
001方式1
010方式2
011方式3
100方式4
101方式5
数制D0
0二进制
1十进制(BCD)
写入计数值
读取计数值
计数初值
第八章 中断
概念
中断
在CPU正常运行程序是由于内部或外部某个非预料事件的发生,是CPU暂停正在运行的程序,而转去执行处理引起中断事件的程序,然后再返回被中断了的程序,继续执行这个过程就是中断。
中断源
外设的请求、硬件故障信号、软件中断,INT中断指令或CPU运算产生的某些错误。中断源产生的中断和中断服务程序都具有随机性
内中断(软中断)
外中断
可屏蔽中断INTR
不可屏蔽中断NMI
中断优先级
每个中断源指定一个优先级称为中断优先权。多个中断源,同时发出中断请求时CPU按照中断优先权的高低顺序,依次响应。
内中断(除零,INT指令,断点,INTO指令) 非屏蔽中断 不可屏蔽中断 内中断(单步运行)
断点和中断现场
断点:指CPU执行的现行程序被中断时的下一条指令的地址。中断现场:是指CPU转去执行中断服务程序前的运行状态,包括CPU内部各寄存器、断点地址等。
中断处理过程
CPU响应中断条件
在现行指令周期内无总线请求
中断允许标志IF=1
现行指令执行完毕
中断响应过程
a.知断点 b.去哪儿(中断服务入口) c.借用容器 d.干活 e.还容器(恢复现场) f.回去
可编程中断控制器8259A(专用接口)
编程结构
9个可读写寄存器:4个初始化命令寄存器ICW1~4;3个操作命令寄存器OCW1~3运行化;当前中断服务寄存器ISR置1;IRR中断申请寄存器
工作过程
处理外设中断申请,决定是否向CPU发中断申请信号
若发出中断申请信号,且CPU响应,则在CPU中断响应周期送出中断类型号
工作方式
设置优先权方式
优先权固定方式
优先权循环方式
结束中断处理方式
自动中断结束方式
非自动介绍中断结束
屏蔽中断源方式
普通屏蔽方式
特殊屏蔽方式
中断触发方式
边沿触发方式
电平触发触发方式
数据线连接方式
缓冲方式
非缓冲方式
初始化命令字和操作命令字
第七章 输入输出接口
需要I/O口的理由: 4个“不一致”:电平、时序、编码、(运行)速度
内部结构
数据寄存器(数据信息) 如:开关量、脉冲量、数据量、模拟量
状态寄存器(状态信息)
控制寄存器(控制信息)
接口
接口芯片分类
通用接口芯片
专用接口芯片
可编程性
端口
编址
独立编址
统一编址
端口地址=芯片地址(高位地址)+片内地址
I/O寻址方式
数据交换方式
IN指令
OUT指令
I/O地址译码及译码电路
数据传送的控制方式
无条件传送
立即传送,同步传送,适用于简单设备
查询传送(CPU主动)
工作可靠,逻辑简单,传送效率低
中断传送(外设主动)
效率高
DMA传送方式(直接存储器存取DMA)
适合大量、快速数据传送,传送速度最高
数/模(D/A)转换器接口技术
转换原理
D/A转换主要参数
分辩率:与D/A二进制位有关
转换精度
输出范围
建立时间
转换位数
DAC0832(8位并行双缓冲电流型D/A转换器)
数字接口
8位数字输入端(DI0~DI17)
输入寄存器第一级锁存的控制端 (ILE、CS*、WR1*)
DAC寄存器(第2级锁存)的控制端 (XFER*、WR2*)
工作方式
直通方式
单缓冲方式
双缓冲方式
模拟接口
D/A用途: 工业控制、信号发生器、驱动发声设备
模/数转换器芯片(ADC)及其接口技术
采样(多采求平均)
模采
数采
A/D转换参数
分辨率
速度:转换时间 10us,转换率KHZ,MHZ
精度:非客观指标
原则方法
逐次逼近式
双积分式
V/F电压频率转换式
ADC0809(8通道输入八位字长逐次逼近式A/D转换器)
引脚功能
转换公式:
微型计算机组成三要素
CPU
存储器
I/O口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
第一章 微型计算机概述
硬件系统
主机系统
CPU
存储器
I/O口
总线
外设
输入设备
输出设备
软件系统
系统软件
应用软件
数制
十进制、二进制、十六进制的表示
不同数制之间的转换
码制
原码
补码
反码
编码
ASCII码
BCD码
压缩BCD码
非压缩BCD码
第二章 8086微处理器
8086基本结构
系统总线的分类
数据总线,地址总线,控制总线
寄存器结构
通用寄存器
数据寄存器:AX,BX,CX,DX
地址指针/变址指针:SI,DI,SP,BP
段寄存器
CS,DS,SS,ES
控制寄存器
IP,PSW
14个寄存器
引脚及其功能
地址/数据AD0~AD15,双向
地址/状态A19/S6~A16/S3,输出
控制
负责地址BHE/S7、ALE
数据允许和收发DEN、DT/R
负责读写RD、WR、M/IO
负责中断INTR、NMI、INTA
负责总线HOLD、HLDA
协调CLK、READY、TEST
模式选择MN/MX=5V
VCC、GND
内部组成
指令执行单元EU(AX,BX,CX,DX,SP,BP,SL,DI标志寄存器
总线接口单元BIU(CS,DS,SS,ES,IP)
最大/最小模式引脚
QS1 INTA*、QS0 ALE、S0 DEN*、S1 DT/R*、S2 M/IO*、LOCK* WR*、RQ*/GT1* HLDA、RQ*/GT0 HOLD
分体结构
1M字节储存空间
奇地址体系统总线高八位相连(AD15~AD8),体选信号BHE=0
偶地址体与系统总线低八位相连(AD7~AD0)体选信号:AD0=0
逻辑分段
逻辑地址
物理地址
时序
时钟周期:最小时间单位
总线周期:完成一个基本操作T=4t
指令周期:一条指令1—6个总线周期(4—24)t
第三章 汇编语言基础
常用指令助记符
MOV PUSH POP IN OUT (LEA LDS LES) ADD ADC INC SUB SBB DEC DEC CMP DAA MUL DIV AND OR NOT XOR TEST SHL/R SAL/R ROL/R RCL/R JMP JZ JNZ JC JNC JCXZ CALL RET CLC STC CLI STI NOP
汇编语言语句 : 名称 :操作助记符 操作数;注释
操作数存在形式: 数 MOV AL,20H 寄存器 MOV AL,BL 存储单元 MOV AL,[1000H]
伪指令:指示汇编过程,无对应机器码
例如:DB、DW、DD、END、JMP、START
段定义伪指令:DATA SEGMENT…ENDS
ASSUME伪指令:格式 ASSUME 段寄存器:段名[,段寄存器,…] 作用:指示汇编程序指令中用到的标号、过程及变量所在的段。
汇编结束伪指令 END
变量(数据)定义伪指令:格式 变量名 类型助记符 操作数[,操作数,…] 常见类型助记符 DB DW DD DQ DT
过程定义伪指令: 格式 过程名 PROC 类型(NEAR/FAR) … RET 过程名 ENDP
等值定义伪指令 EQU
程序结构
顺序机构程序 循环结构程序 分支结构程序 子程序机构程序
汇编语言一般结构
DATA ENDS CODE SEGMENT ASSUME CS:CODE,DS:DATA BGN: MOV AX,DATA MOV DS,AX … MOV AH, 4CH INT 21H CODE ENDS END BGN
汇编语言程序设计过程与执行过程 •输入汇编语言源程序→源文件.ASM •汇编(编译) →目标文件.OBJ •链接 →可执行文件.EXE •调试 →最终程序
第四章 程序设计汇编语言指令
简单指令
空指令操作:NOP(持续3个周期) 暂停指令:HIT 等待指令:WAIT 总线锁定:LOCK 换码指令:ESC
数据传送指令
通用传送指令:MOV,PUSH,POP,XCHG,XLAT
输入输出指令:IN AL,DX OUT DX,AX
目的地址传送指令:LEA,LDA,LES
标志传送指令:LAHF,SAHF,PUSHF,POPF除SAHF和POPF指令外,对标志没有影响
算术运算指令
加法指令:ADD,ADC(带进位加),INC(加一)
减法指令:SUB,SBB(带进位减),DEC(减一,用于软件延时)NEG(求补)CMP(比较,不破坏数)
乘除:MUL DIV (乘法只能是字节乘字节,或字乘字;除法为字除以字节,双字除以字,不满足扩展)
BCD码(十进制调整)运算指令
数据位操作指令
逻辑运算:AND OR NOT XOR TEST
移位指令
算术逻辑移位:SAL,SAR(算术右移),SHL(逻辑左移),SHR
循环移位:RCL/R带进位循环左/右移,ROL/R不带进位循环左/右移
标志位操作指令(无操作数):CLC(清进位位),STC,CMC,CLD,STD,CLI,STI
转移指令:JMP(跳转指令,无条件转移),有条件转移 JCC JA JB JG…
流程图绘制常见错误:组件用错、流程转移线错误地画在框上,应该画在流程线上、判断框问题(应该为一入两出)、无判断就分支、主程序应该是有始无终,而非闭环,子程序未闭环,应该有始有终
第六章 存储器设计
主要参数
存储器容量
速度
平均无故障时间(可靠性)
分类(按使用功能分)
RAM 随机存取存储器,可读,易失
SRAM静态:容量小,速度快,成本高,功耗大
DRAM动态:与SRAM相反
ROM 只读,非易失
掩膜ROM
可编程PROM
EPROM紫外线擦除可编程
EEPROM电擦可编程
快速电擦写存储器Flash Memory
内部结构:
存储体
地址译码电路
片段和读写控制逻辑
译码方式
全地址译码:充分不必要(20条地址线全用,地址不重复)
部分译码:部分参与,灵活
线选译码:必要不充分(地址重复)
存储芯片与CPU的配合:带负载能力和存取速度时序配合 设计要求:功耗小,占用空间小,成本低,故障少
第十章 并行接口芯片8255A应用设计
并行通信
将数据的各位同时在多根并行传输线上进行传输。短距离高速通信
缺点:远距离传送成本要求高
引脚功能和引脚
与系统相连
端口线
其他引脚
内部结构
A,B,C口
A,B组
3种工作方式
方式0:基本输入/输出
方式1:选通输入/输出方式
方式2:双向传送方式
两个控制字
方式控制字:用于决定各端口的工作方式
D7:特征位为1
D6D5:A口方式
00方式0
01方式1
1X方式2
D4:A口选择
1输入
0输出
D3:C口上半部1/0 输入/出
D2:B口方式 0 方式0 1 方式1
D1:B口选择:1输入0输出
D0:C口下半部1输入0输出
置位/复位控制字:控制端口C的各个位置/复位 特征位位0
D7XXXD3D2D1D0 D3~D1位选择 D0位控制1置位,0复位
应用
键盘接口
LED显示器
第九章 定时器计数器8253A应用设计
概述
定时/计数器其实质都是计数器
数脉冲个数,不等周期→计数器
数脉冲个数,等周期→定时器T=n•t
计数器的三个引脚
CLK时钟输入信号
GATE门控输入信号
OUT计数器输出信号
6种工作方式
方式0:计数结束中断
方式2:分频器
缺:不能推动后续发光发声设备
方式3:方波发生器
等周期亮灭,可推动后续发光发声设备
方式1:可重复触发的单稳态触发器
方式4:软件触发选通信号发生器
方式5:硬件触发的选通信号发生器
编程方式:写入控制字 D7D6 / D5D4/ D3D2D1/D0
计数器D7D6
00计数器0定时计数
01计数器1定时刷新
10计数器2(方式3)
11无效
读写格式D5D4
00计数器锁存命令
01只读写低字节
10只读写高字节
11先读写低字节 后读写高字节
工作方式D3D2D1
000方式0
001方式1
010方式2
011方式3
100方式4
101方式5
数制D0
0二进制
1十进制(BCD)
写入计数值
读取计数值
计数初值
第八章 中断
概念
中断
在CPU正常运行程序是由于内部或外部某个非预料事件的发生,是CPU暂停正在运行的程序,而转去执行处理引起中断事件的程序,然后再返回被中断了的程序,继续执行这个过程就是中断。
中断源
外设的请求、硬件故障信号、软件中断,INT中断指令或CPU运算产生的某些错误。中断源产生的中断和中断服务程序都具有随机性
内中断(软中断)
外中断
可屏蔽中断INTR
不可屏蔽中断NMI
中断优先级
每个中断源指定一个优先级称为中断优先权。多个中断源,同时发出中断请求时CPU按照中断优先权的高低顺序,依次响应。
内中断(除零,INT指令,断点,INTO指令) 非屏蔽中断 不可屏蔽中断 内中断(单步运行)
断点和中断现场
断点:指CPU执行的现行程序被中断时的下一条指令的地址。中断现场:是指CPU转去执行中断服务程序前的运行状态,包括CPU内部各寄存器、断点地址等。
中断处理过程
CPU响应中断条件
在现行指令周期内无总线请求
中断允许标志IF=1
现行指令执行完毕
中断响应过程
a.知断点 b.去哪儿(中断服务入口) c.借用容器 d.干活 e.还容器(恢复现场) f.回去
可编程中断控制器8259A(专用接口)
编程结构
9个可读写寄存器:4个初始化命令寄存器ICW1~4;3个操作命令寄存器OCW1~3运行化;当前中断服务寄存器ISR置1;IRR中断申请寄存器
工作过程
处理外设中断申请,决定是否向CPU发中断申请信号
若发出中断申请信号,且CPU响应,则在CPU中断响应周期送出中断类型号
工作方式
设置优先权方式
优先权固定方式
优先权循环方式
结束中断处理方式
自动中断结束方式
非自动介绍中断结束
屏蔽中断源方式
普通屏蔽方式
特殊屏蔽方式
中断触发方式
边沿触发方式
电平触发触发方式
数据线连接方式
缓冲方式
非缓冲方式
初始化命令字和操作命令字
第七章 输入输出接口
需要I/O口的理由: 4个“不一致”:电平、时序、编码、(运行)速度
内部结构
数据寄存器(数据信息) 如:开关量、脉冲量、数据量、模拟量
状态寄存器(状态信息)
控制寄存器(控制信息)
接口
接口芯片分类
通用接口芯片
专用接口芯片
可编程性
端口
编址
独立编址
统一编址
端口地址=芯片地址(高位地址)+片内地址
I/O寻址方式
数据交换方式
IN指令
OUT指令
I/O地址译码及译码电路
数据传送的控制方式
无条件传送
立即传送,同步传送,适用于简单设备
查询传送(CPU主动)
工作可靠,逻辑简单,传送效率低
中断传送(外设主动)
效率高
DMA传送方式(直接存储器存取DMA)
适合大量、快速数据传送,传送速度最高
数/模(D/A)转换器接口技术
转换原理
D/A转换主要参数
分辩率:与D/A二进制位有关
转换精度
输出范围
建立时间
转换位数
DAC0832(8位并行双缓冲电流型D/A转换器)
数字接口
8位数字输入端(DI0~DI17)
输入寄存器第一级锁存的控制端 (ILE、CS*、WR1*)
DAC寄存器(第2级锁存)的控制端 (XFER*、WR2*)
工作方式
直通方式
单缓冲方式
双缓冲方式
模拟接口
D/A用途: 工业控制、信号发生器、驱动发声设备
模/数转换器芯片(ADC)及其接口技术
采样(多采求平均)
模采
数采
A/D转换参数
分辨率
速度:转换时间 10us,转换率KHZ,MHZ
精度:非客观指标
原则方法
逐次逼近式
双积分式
V/F电压频率转换式
ADC0809(8通道输入八位字长逐次逼近式A/D转换器)
引脚功能
转换公式:
微型计算机组成三要素
CPU
存储器
I/O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