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八下物理第十二章简单机械
八下物理第十二章简单机械思维导图,超详细的物理思维导图(可以当教辅用的那种)干货满满~
编辑于2022-11-27 12:24:35 广东简单机械
轮轴
定义
由“轮”和“轴”组成的系统。该系统能绕共轴线旋转
性质
省力,费距离
原理
能够连续旋转的杠杆,支点就在轴线,动力臂为轮半径,阻力臂为轴半径
轮轴平衡公式
F1R=F2r
字母
F1 表示轮上的动力 单位N
F2 表示轴上的阻力 单位N
R 表示轮的半径 单位m
r 表示轴的半径 单位m
变形
F1/F2=r/R
F1=F2r/R
F2=F1R/r
R=F2r/R
r=F1R/F2
杠杆
定义
一根在力的作用下可绕固定点转动的硬棒
力臂
力的作用线到转动轴的垂直距离
力的作用线:通过力的作用点沿力的方向所画的直线
转动轴:支点
子主题
动力臂
与动力对应的力臂
用l1表示
阻力臂
与阻力对应的力臂
用l2表示
力臂注意事项
1.力臂一定和力的作用线垂直
一定要画垂直符号
2.画力的作用线要用虚线
3.用括弧或直接在力臂下标上该力臂的名称
4.力臂可能=0
当力臂=0时,该力对于杠杆的转动不起作用
力矩
定义
表示力对物体作用时所产生的转动效应的物理量
力和力臂的积为力矩
Fl
杠杆上的力
动力
使杠杆转动的力
阻力
阻碍杠杆运动的力
动力和阻力不绝对,要看目的是什么
杠杆平衡
杠杆平衡时,匀速转动或静止
杠杆运动时都不平衡
当F1l1>F2l2时,杠杆沿F1使杠杆转动的方向加速转动
当F1l1<F2l2时,杠杆沿F2使杠杆转动的方向加速转动
杠杆的平衡公式
F1l1=F2l2
变形
F1=F2l2/l1
l1=f2L2/f1
F2=F1l1/l2
l2=F1l1/F2
F1/F2=l2/l1
意义
当满足此公式时,杠杆平衡
字母
F1 表示动力 单位与F2一样
F2 表示阻力 单位与F1一样
l1 表示动力臂 单位与l2一样
l2 表示阻力臂 单位与l1一样
最小动力问题
增大动力臂
减小阻力臂
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
注意事项
1.杠杆要保持水平
目的:使动力臂和阻力臂与杠杆重合
杠杆在水平时才平衡
2.使杠杆处于静止状态
3.先调整平衡螺母,使杠杆水平
4.为避免偶然性,至少做三次实验
杠杆类型
省力杠杆
l1>l2
省力,省的力等于阻力的l2/l1倍
费距离,动力移动的距离大于阻力移动的距离
费力杠杆
l1<l2
费力,费的力等于阻力的l2/l1倍
省距离,动力移动的距离小于阻力移动的距离
等臂杠杆
l1=l1
不省力,F1=F2
不省距离
影响杠杆类型的因素
1.支点位置
2.力的方向
动态杠杆
在杠杆运动过程中,力臂和力的大小发生改变的杠杆
1.阻力臂变小,阻力,动力臂不变
若杠杆平衡,根据F1l1=F2l2知,当l2变小时,F1也要变小,且变化后要满足F1/l2=F2/l1
2.阻力臂变小,阻力,动力,不变
若杠杆平衡,根据F1l1=F2l2知,当l2变小时,l1也要变小,且变化后满足F1/F2=l2/l1
3.阻力变小,阻力臂,动力,不变
若杠杆平衡,根据F1l1=F2l2知,当F2变小时,l1也要变小,且变化后满足F1/l2=F2/l1
4.阻力变小,阻力臂,动力臂不变
若杠杆平衡,根据F1l1=F2l2知,当F2变小时,F11也要变小,且变化后满足F1/F2=l2/l1
5.阻力,阻力臂变小,动力,动力臂不变
若杠杆平衡则满族F1l1=F2l2
机械效率
定义
有用功和总功的比值叫做机械效率,用符号η表示
有用功
为达到目的必须要做的功,用 W有 表示
额外功
成某种目的时,除做有用功之外所做的非必要性的功,用 W额 表示
总功
物体所受合外力所做的功,用 W总 表示
W总=W有+W额
W有=W总-W额
W额=W总-W有
在非理想情况下,额外功不可避免,机械效率总<1
在一些情况下因,有一部分额外功是不变的,所以有用功越大,机械效率越高(增大物重或增加距离)
η=W有/W总
W有=ηW总
W总=W有/η
有用功和总功的比值叫做机械效率。用符号η表示
杠杆机械效率
W有
W有=F2h(阻力×物体移动距离)
W额
杠杆自重和摩擦
W总
W总=F1s(动力×作用点移动距离)
η=F2h/F1s
滑轮机械效率
W有
W有=F物h
W额
W额=G动h(忽略摩擦)
W总
W总=F绳s
F绳=F物/nη
F物=ηF绳n
n=F物/F绳η
η=F物h/F绳s=F物/nF绳
不用s、h求机械效率
η=F绳h/F绳h+G动h(竖直,且不计绳重,摩擦
斜面机械效率
W有
W有=Gh
W额
W额=fl
W总
W总=Fl
斜面机械效率与那些因素有关
1.η与G无关
2.η与h无关
3.η与μ(摩擦因数)有关
4.η与θ(斜面夹角)有关
θ一定,μ大,η小
μ一定,θ大,η大
η=Gh/Fl
η=Gh/Gh+fl
滑轮
定义
可以绕着中心轴旋转的圆轮
定滑轮
定义
轴的位置固定不动的滑轮
性质
不能省力也不费力,改变力的方向
原理
是一等臂杠杆,l1 l2均为滑轮的半径
动滑轮
定义
轴随物体一起运动的滑轮
性质
省力,不能改变动力方向,费距离
原理
是一省力杠杆,l1是动滑轮的直径,l2是动滑轮的半径
反动滑轮
定义
动滑轮的特殊用法
将物体挂在绳子自由端,拉力施加于动滑轮上
性质
费力,可以省一半的距离
滑轮组
定义
由多个动滑轮、定滑轮组装而成的一种简单机械
性质
既可以改变力的方向,又可以省力
在滑轮组中,承担物体重力的绳子端数为n,绳子自由端的拉力=1/n倍的动滑轮上的拉力
原因
每一段承担动滑轮处拉力的绳子都受到相同的拉力,并且每条绳子的拉力相同,绳子们的拉力和=动滑轮处拉力
同一根绳子绕过滑轮,各段绳子的力是相等的
动滑轮和绳上拉力并不一定等于物体重力
水平拉时,F物=f
物体在竖直方向上受到除重力和拉力之外的力时,F物≠G物
滑轮中拉力方向对拉力大小的影响
定滑轮
无论拉力方向如何改变,拉力都不变
原因:动力臂一直等于滑轮半径,阻力臂也等于滑轮半径,而圆上任意一点到圆心的距离都相等
动滑轮
只有拉力作用线平行于阻力作用线时,动滑轮才省一半力;当两个力的作用线不平行时,F绳>F物/2
原因:阻力臂不变,为滑轮半径;动力臂在其平行时为滑轮直径,不平行时,小于滑轮直径
研究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实验
注意事项
1.匀速拉动绳子
2.确保滑轮两侧绳子平行
公式
n 表示承担物体重力的绳子段数 无单位
s绳 表示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 单位m
h 表示动滑轮移动的距离 单位m
v绳 表示绳子自由端移动的速度 单位m/s
v物 表示物体移动的速度 单位m/s
G动 表示动滑轮的重力 单位N
F物 表示物体对滑轮拉力 单位N
F绳 表示绳子自由端的拉力 单位N
nF=F物+G动(竖直状态下)
n=F物+G动/F
F=F物+G动/n
nF=F物(水平或不记动滑轮重力)
n=F物/F
F=F物/n
S绳=nh
n=S绳/h
h=S绳/n
v绳=nv物
n=v绳/v物
v物=v绳/n
斜面
定义
与水平方向有不为零的夹角的平面
性质
省力,费距离
公式
F=Gh/l(斜面光滑)
字母
F 表示沿斜面向上的拉/推力 单位N
G表示物体重力 单位N
h 表示斜面高度 单位m
l 表示斜面长度 单位m
变形
G=h/lF
h=G/lF
l=Gh/F
当斜面夹角为30°时,斜面长是其高的2倍
卢健锟
初二14
八下物理第十二章思维导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