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八下物理第七章力
八下物理第七章力思维导图,超详细的物理思维导图(可以当教辅用的那种)干货满满哟~
初中物理思维导图,介绍了浮力、运动和力、欧姆定律、电功率、光现象、内能、简单机械、质量与密度、压强、透镜及其应用、功和机械能的知识,一起来学习吧。
在时间轴的基础上,加入了各种历史考点(公元前3500年-1870年)。无论是同步学习还是期末复习,都是极好的
复习干货,值得收藏~中俄《天津条约》签订、中美《天津条约》签订、中英《天津条约》签订、中法《天津条约》签订、洋务运动开始、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老人与海》思维导图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章节概要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西游记》思维导图
《水浒传》思维导图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红星照耀中国》书籍介绍思维导图
初中物理质量与密度课程导图
桃花源记思维导图
力
重力
定义:由于地球吸引而使物体收到的力
符号:G
施力物体:地球 受力物体:地球附近的所有物体
重力的大小
公式:g=G/m
变形:G=mg m=G/g
g
g是重力和质量的比值
g=9.8N/kg g≈10N/kg
意义:质量为一千克的物体收到的重力大小是9.8N
g值是一个常数
g值随地面高度的增加而减小,随纬度的增加而增大
计算时,m的单位必须是kg,G的单位必须是N
重力的方向
竖直向下,近似指向地心
重心
1.形状规则、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它的重心在它的几何中心处
2.重心的位置除与物体的形状有关外,还跟物体的质量分布有关
3.物体的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
4.重心的位置与物体所在的位置及运动状态无关
重力的由来
万有引力
万有引力公式
G代表引力常量,其值约为 6.67×10^-11N·㎡/kg^2
M和m分别表示互相吸引的两个物体
r表示两个物体重心之间的距离
弹力
弹性
物体发生形变后,能恢复原来大小和形状的性质
塑形
物体变形的能力
定义: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
产生条件
1.两物体相互接触
2.接触处相互挤压或拉伸发生弹性形变
弹簧测力计
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量就越长
弹簧的伸长量与弹簧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使用方法
1.观察量程
2.明确分度值
3.校零(竖直、水平分别调零)
4.来回拉动(避免弹簧碰到刻度盘卡壳)
5.测量(要让弹簧测力计的弹簧轴和所测力的方向在同一直线上)
6.读数 (让视线垂直于刻度盘)
当弹簧测力计的上下两端受到大小相同的拉力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是其一端的拉力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于弹簧挂钩上所受的力
力的作用效果
1.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2.改变物体的形状
定义: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符号:F
产生力的作用总要有两个物体(施力物体、受力物体)
单位:牛顿
符号:N
力的三要素
作用点
方向
力的大小
力的示意图
1.确定受力物体
2.在受力物体上找出力的作用点
3.确定力的方向
4.沿力的方向画出带箭头的线段
5.标出力的符号、数值和单位(如:F=100N)
同一图中,力越大,表示该力的线段越长
若施力物体未知,作用点画在物体的重心上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相互作用力
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加了力,受力物体也会给施力物体一个力
这两个力大小相等 方向相反作用在两个不同的物体上,在同一直线上
八下物理第七章力思维导图
卢健锟
初二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