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中国近代史(近代化史观下的近代中国1840~1949)3
中国近代史(近代化史观下的近代中国1840~1949)及其阶段特征——整体发展阶段(1901~1927)
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将知识点进行了归纳和整理,帮助学习者理解和记忆。直击重点,可以作为学习笔记和复习资料,帮助大家系统地回顾和巩固所学知识,知识点系统且全面,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大一新生入学必备物品清单,包括各种证件、生活用品等。
高中政治:政治生活——维护世界和平 促进共同发展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老人与海》思维导图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章节概要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阿房宫赋》思维导图
《西游记》思维导图
《水浒传》思维导图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英语词性
生物必修一
整体发展阶段(1901~1927)
史实
政治
清廷的自救
清末新政
清未新政(1901-1911,又称庚子新政、庚子后新政)1900年,庚子事变爆发,八国联军入侵首都北京,慈禧太后下令和谈,接受八国联军提出的《辛丑和约》,此举对中国打击甚大,因此朝廷保守派主动进行变法。1901年,在慈禧太后的默许下满清政府进行改革,但改革内容多与1898年的戊成变法雷同
内容
军事:筹措军铜,编练新军
经济:振兴商务,奖励实业
政治:改革官制,整顿吏治
法律:学习西方法律制度
文化:废除科举(1905)兴办新式学堂,派道留学生(不再是幼童,去向以留日为主)
意义
政治:政权机构现代化;民族资产阶级崛起;促进民主革命
法律:中国法律现代化
经济:推动经济自由发展
军事:中国军队近代化
深远影响
清政府政府不再愚蠢地坚持官办或官督商办的垄断经济,扶植和奖励私人资本建立自由的市场经济制度;此时工资和原料低廉;市场广阔:北洋军阀政府继承新政的经济自由制度,且有所完善。1927年国民党取得全国政权后,虽然开始扶植带有封建的、买办性质的官僚资本,但尚不足垄断国民经济
更值得重视的是经济自由对人的解放的重要意义:没有经济自由,只能事事仰承官府旨意,公民权利就失去基础。在新文化运动中,陈独秀也一再重中“以独立之生计,成独立之人格”的极端重要性
消极影响
增负
列强的经济侵略加剧
北洋军阀崛起
强化封建;国家机器
预备立宪(1905-1911,又称筹备立宪)
内容:一是行政改革,包括司法改革、教育改革,其核心是官制改革;二是设立议会;三是实行地方自治
1908年《钦定宪法大纲》,中国第一部宪法性质的文件
1911年皇族内阁
国内革命及中共活动
辛亥革命
民国年与公元的换算公式:民国年+1911=公元年
兴中会、同盟会:黄花岗等一系列武装起义;武昌起义:中华民国成立;清政府灭亡;《临时约法》1912年3月中华民国北京临时政府(也叫过渡政府)建立
1913年10月10日中华民国北洋政府正式建立
五四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中共成立及中共一大、1922中共二大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中共三大
国共第一次合作:国民革命运动高潮迅速到米(顶峰:北伐战争1926-1927)
经济
民族资本主义
清末新政时期:获得不俗的发展
1912-1919年,特别是战期间,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迎来了短暂的春天/黄金时期
社会:收回利权运动:收回矿权、保路运动
经济思潮:实业救国
张謇提出过“棉铁主义”引进外资等具体发展实业的措施。棉铁主义指以棉纺织业、钢铁业带动民族工业的发展形成民族工业体系。他还主张以合资、借款、代办等形式,利用外国资本解决发展民族工业所需要的资金问题
社会生活
衣:中山装,受到欢迎
俗:“断发易服”具有反清色彩;政府颁布剪辫易服和废止缠足等法令,公历、国庆、元旦
行
铁路:辛亥革命前夕铁路网基本形成
公路:20c初,汽车开始出现于上海;外国近代筑路技术传入中国,民国时期陆续修建了一些公路
航空:1909年冯如制成飞机:1920年开通京津航线
大众传媒
报刊:革命派《民报》;新文化运动:《新青年》
电影:1905《定军山》
文化
资产阶级革命派:三民主义(1905~1924)
资产阶级激进派:新文化运动
无产阶级
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并被中国人所接受;李大钊、陈独秀等
毛泽东思想
选修:孙中山
阶段特征
总体:觉醒、探索仍是这一时期的主旋律
政治:资产阶级放弃了对清政府的幻想要求在中国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1919年五四运动开始了新民主主义单命,1922年中共二大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主张,得到中国人民的支持
经济:清末新政后,民族资本主义获得不俗的发展,一战期间民族资本主义迎来短暂的春天
思想:资产阶级的三民主义、民主与科学相继提出,解放了人们的思想;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产生
社会:清末新政、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继续推动了社会生活向文明化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