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两汉辞赋
辞赋,是古代一种文体,起源于战国时代。汉朝人集屈原等所作的赋称为楚辞,后人泛称赋体文学为辞赋。辞赋盛于汉,故世称汉赋。辞为文体之名,犹之论也,盖语言之别称,惟论则质言之辞,则少文矣。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论语孔子简单思维导图
《老人与海》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西游记》思维导图
《水浒传》思维导图
《童年》读书笔记
《这样读书就够了》读书笔记
英语词性
《把时间当做朋友》读书笔记
《拆掉思维里的墙》读书笔记
两汉辞赋
骚体赋
抒情述志为主,体式基本与先秦楚辞相同
代表人物:贾谊、枚乘
代表作品:《吊屈原赋》《凌云赋》
贾谊骚体赋的特点
抒情叙志,情感浓郁,是其最重要的特点
在表达方法方面,直抒胸臆,议论多于形象
把创作根基植入时代、政治和人生之中,抒发真情实感,言说真诚志向,情真意浓
枚乘《七发》的特点
铺叙描摹,夸饰渲染
完全失去作者的真情实感,通篇没有抒情的句子
遣词造句方面走向了繁难和华丽
以主客问答的形式结构全篇
形式上不是骚体,而是较为整齐的韵文这些特点标志着大赋这种全新的文体正式登上了汉代文坛
散体大赋
以状物描摹为主,铺排夸饰,文辞富丽;采用主客问答结构,排偶整齐句式
司马相如大赋特点
丧失真情实感
空间的极度排比
以繁细的铺叙,夸张的描绘为主要表现手法
用语更加繁难僻涩,假借同音字,使用方言俚语,径造新字
扬雄大赋的特点
拓展大赋的题材领域,写祭祀,把笔触从京师移到了外郡
进一步加强了大赋”劝百讽一“的”劝“的色彩
艺术表现上有了新的变化
篇幅相对较短,描摹对象更加集中
”以美为讽“的思想表达方式,往往有意曲解帝王的行为,以此来表达他的思想(运用曲笔)
王褒的咏物赋
洞箫赋
作者以箫自况,把自己的实际遭遇和情感完全融入对箫的描述之中
全文只描写乐器和音乐,从乐器制作到乐声描摹,再到乐器用途的阐述,完整而集中,开创了全文写音乐的先河
仍有大赋遣词造句铺夸的特点,但它以咏物自况,融注作者浓烈的情感,其精神实质和创作倾向与大赋有了本质区别
班固的两都赋
京都赋中成就最高、影响巨大
题材上着重写京都
谋篇布局上极大加强了讽喻劝导的篇幅
主客问答,抑客扬主、描摹夸饰的笔法、鸿篇巨制的规模
抒情小赋
类于大赋但篇幅较短,铺叙描摹的成分减少而抒情的成分极大增加
归田赋
形制短小
东汉抒情小赋的开山之作
语句清丽流畅,绝无夸饰之词
抒写自己的怀抱,个性鲜明
总趋势
骚体赋时时出现,延续不断
讲究铺排夸张描摹的赋体文学的兴起、发达和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