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历史新教材必修一第一课:中华文明的起源和早期国家
《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一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思维框架知识点拓展知识点,内容相对还是比较喜欢详细的,大家可以借鉴。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老人与海》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阿房宫赋》思维导图
《西游记》思维导图
《水浒传》思维导图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英语词性
生物必修一
高中物理知识点思维导图
第一课:中华文明的起源和早期国家
商和西周 商 : BC1600-BC1046 汤、纣 殷 西周:BC1046-BC770 周武王/周幽王 镐京
政治经济文化成就
政治:地方——内外服(方国制) 中央——商王是最高统治者,之下设有尹及各类事务官 经济:青铜器(造型雄奇,纹饰华丽) 文化:甲骨文,殷历,占卜
特点:神权与王权相结合
西周分封制
含义:封邦建国,以藩屏周
目的:拓展疆土,拱卫王室
对象:王族、功臣、古代帝王后代
内容:王畿以外的土地和人民
义务:镇守疆土,交纳贡赋,朝觐述职,随从作战
权力:世袭候位,掌管封国内的行政、军事、财政权
特点:1.层层分封,等级森严 2.周王室天下共主,规定了与诸侯的君臣关系 3.分封对象多样化、把富庶地区分封给王族 4.土地和义务是周天子于诸侯间的纽带 5.与宗法制互为表里
影响:1.疆域扩展,加强统治 2.中国姓氏的起源 3.中国地名的简称 4.中国封建社会的皇族分封 5.诸侯独立性大,易成割据
西周宗法制 (家国同共,家国一体)
含义:是用父系血缘关系来维持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
目的: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和财富分配上的矛盾
内容:1.嫡长子继承制(核心) 2.大宗小宗关系
原则: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
影响:1.保证了各级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形成政权与族权相结合 作用 2.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特点:1.形成了森严的社会等级 2.嫡长子继承制 3.大宗和小宗是相对的 4家国同构,家国一体,大宗和小宗的关系不仅是家族等级关系,也是政治隶属关系 5.与分封制互为表里,相辅相成,分封制是宗法制在政治上的表现,宗法制史分封制,以血缘位纽带具体实施的原则
子主题
正面评价:1.强化王权,加强对地方的有效统治,稳定统治秩序 2.开发边远地区,扩大统治疆域国传播周文化,形成统一的文化认同,有利中华文化的形成 3.对后世形成封建时代分封同姓玉室的度,负面严格等级制度。
负面评价:严格等级制度
礼乐制 作用:维护分封制和宗法制的等级秩序
商周时期的经济发展
特点:奴隶制社会经济发展并走向繁荣
表现
农业(商周时期主要生产部门)
生产工具:木、石、骨、蚌 耕作方式:耜耕、石器锄耕 生产方式:开(排水)锄(杂草)用(农肥)治(病虫) 主要作物:粟稻黍稷麦桑麻(苏书记倒卖桑麻) 生活方式:迁居——定居 土地制度:井田制度
手工业
主要部门:青铜铸造(青铜器种类繁多)
商业
商:产生职业商人和最早的货币
西周:工商食官(官营手工业)——工商业被官府垄断
明中叶:私营占主导
西周的灭亡
国人暴动——共和行政/周召共和——烽火戏诸侯——犬荣灭周——平王东迁 (国人:指有参与国事的权利和服兵役义务的平民百姓)
中国早期国家的特征
1.以血缘为纽带,形成家国一体的政治制度 2.王权与神权相结合 3.等级森严 4.地方权力较大,最高统治尚未实行,权力的度集中 5.稳定延续夏商周政治制度前后沿袭,具有相对稳定性和延续性 6.农业经济为主,大河文明典型代表 7.青铜文明发达 8早期民本思想
评价
正:①保证各地贵族在政治上的尘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②传承了宗法观念,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和民族凝聚力的增强
负:宗法制下形成的特权思想和等级观念,长远下不利于发展社会。
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和文化遗存
原始社会
旧石器时代(距今约250万年-1万年)
以打制方法制作石器 特征
元谋人(170) 北京人(70-20) 文化遗址
生活状况
从事渔猎、采集,过群居生活
元谋人,北京人学会用火
新石器时代距今约1万年前-距今约5000-2000年
以磨制方法制作石器 特征
文化遗存
距今约7000-5000年间
彩绘陶器,以粟为主要栽培作物 仰韶文化 黄河中游
大汶口文化 黄河下游
种植水稻,掌握了养蚕缫丝技术 河姆渡文化 长江下游
距今约5000年(新石器时代晚期)
龙山文化取代“仰”“大”(黑陶——蛋壳陶) 黄河
良渚文化(出土图精美玉器,出现较大规模祭坛和神庙) 长江下游
红山文化(出土图精美玉器,出现较大规模祭坛和神庙) 辽河上游
总体特征
以磨制方法制作石器 生产工具
大量使用陶器,开始从事原始农业,饲养家畜生活逐渐稳定 生产生活状况业
奠定多元一体的发展基础
三个阶段
原始人群
共享 母系氏族社会(旧石器石器晚期)
出现贫富差距,甚至形成部落联盟 父系氏族社会(新石器石器晚期)
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
(一)三皇五帝
(二)原始社会末期的禅让制
把王位传给贤能的人,也可称民主推举部落联盟首领(不是国家及政治制度) 含义
背景
贫富差距 经济
阶级对立(等级差别的出现) 政治
原始军事民主制 实质
是原始社会全面崩溃的信号,是中国古代社会的理想模式 影响
(三)奴隶社会的开始
政权更迭
夏朝的政治制度
王位世袭制
行政管理制度
井田制
盛行:西周时期
性质:奴隶主土地国有制
结果:战国时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土地私有制出现,井田制被小农经济所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