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第5课:做守法的公民
道法八年级上册第五课做守法的公民思维导图,包括法不可违、预防犯罪和善用法律三部分内容,适用于考前复习,也可以综合其他资料使用。
第6课:我国国家机构的思维导图,如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第5课:我国的政治和经济制度的思维导图,详细整理了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基本经济制度有关考点的知识。
第19课:社会生活的变迁的思维导图,简单介绍了日常生活的变化、交通、通信的不断发展的变化。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老人与海》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西游记》思维导图
《水浒传》思维导图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红星照耀中国》书籍介绍思维导图
初中物理质量与密度课程导图
桃花源记思维导图
曹刿论战思维导图
做守法的公民
法不可违
违法无小事
法律的规范作用
作为一种行为规范,法律明确告知人们可以做什么,必须做什么,应当做什么,不应当做什么,为人们的行为提供一个模式、标准或方向 。法律还告知人们,哪些行为是合法的,哪些行为是非法的,它是评价人们的行为是否合法有效的准绳。
法律是最刚性的社会规则,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 。
违法行为的含义
违法行为是指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危害社会的行为。
违法行为的分类
根据违反法律的类别,违法行为分为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和刑事违法行为。
根据对社会的危害程度,民事违法行为和行政违法行为对社会的危害相对轻微,称为一般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是违法行为中最严重的一种,就是我们常说的犯罪。
民事违法行为的含义
民事违法行为是指违反民事法律规范,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的行为,如欠债不还的行为。
行政违法行为的含义
行政违法行为是指违反行政法律规范,应当受到行政处分或行政处罚的行为,如扰乱社会治安的行为。
刑事违法行为的含义
刑事违法行为是指违反刑事法律规范,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如故意杀人的行为。
如何判断违法行为种类?
看违反的法律
民事
如《民法典》。
行政
如《治安管理处罚法》。
刑事
如《刑法》。
看受到的处罚
如赔偿损失、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
如警告、罚款、行政拘留。
如罚金、拘留。
看具体的行为
如欠债不还的行为。
如扰乱社会治安的行为。
如故意杀人的行为。
警惕身边的违法行为
身边的行政违法行为有
谎报险情、破坏铁路封闭网。
另:传播网络谣言、吸毒、酒驾。
注:贩毒犯罪,醉驾犯罪。
身边的民事违法行为有
侵犯他人民事权利、没有依法履行合同义务。
另:欠债不还、拾物不还。
如何警惕身边的违法行为,做到遵章守法?
遵章守法是社会和谐的保证。我们要认识一般违法行为的危害,自觉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
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分清是非,增强守法观念,严格遵守治安管理的法律规定。
在社会交往中,我们要依法从事民事活动,积极防范侵权行为和违约行为,既要维护自己的权益,又要尊重他人的权益,促进社会健康和谐发展。
预防犯罪
了解罚与罪
什么是刑法/刑法的作用是什么?
刑法是惩治犯罪、保护国家和人民利益的有力武器。它明确规定了什么行为是犯罪,以及对犯罪应当判处什么样的刑罚。
犯罪的含义、特征
根据刑法规定,犯罪是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触犯了刑法、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
严重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和应受刑罚处罚性使犯罪的三个基本特征。
刑罚含义
犯罪的法律后果是刑罚。刑罚又称为刑事处刑制罚、刑事处分,是指审判机关依法对犯罪分子适用的最严厉的强制性法律制裁方法。以限制或剧态犯业人权益为主要内容。
刑罚种类
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刑罚分为主刑和附加刑两大类
主刑
独立使用。
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
附加刑
独立使用或附加使用。
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驱逐出境(外籍人士)。
加强自我防范
如何加强自我防范,远离犯罪?
我们作为社会成员,要珍惜美好生活,认清犯罪危害,远离犯罪。
预防犯罪,需要我们杜绝不良行为。
生活在法治社会,我们应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做一个自觉守法的人。我们要从小事做起,避免沾染不良习气,自觉遵纪守法,防患于未然。
善用法律
遇到侵害 依法求助
遇到侵害如何依法求助?
在遇到法律问题或者权益受到侵害时,要及时寻求法律救助,依靠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我们可以通过法律服务机构来维护合法权益,如法律服务所、律师事务所、公证处、法律援助中心。
受到非法侵害,可以寻求国家的法律救济,如公安机关、人民法院或人民检察院。
诉讼的含义、作用、类型
诉讼是人民法院在诉讼当事人参与下,依照法定程序解决纠纷和冲突的手段(含义)。
诉讼是处理纠纷和应对侵害最正规、最权威的手段,是维护合法权益的最后屏障(作用)。
民事诉讼、行政诉讼、刑事诉讼(类型)。
有勇有谋 应对违法犯罪
我们应该怎样应对违法犯罪?
同违法犯罪作斗争,是包括我们青少年在内的全体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当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本人或他人的权益受到不法侵害时,我们要敢于并善于依法维护正当权益。
在面对违法犯罪时,我们要善于斗争,在保全自己、减少伤害的前提下巧妙地借助他人或社会的力量,采取机智灵活的方式,同违法犯罪作斗争。
我们要积极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观念,做到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努力成为一名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
同违法犯罪作斗争的常见方法
及时拨打110报警电话或争取其他成人的帮助。
虚张声势,与违法犯罪分子巧妙周旋。
记住违法犯罪分子的体貌特征。
了解违法犯罪分子的去向。
保护好作案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