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八上物理
八上物理主要介绍了第二章 运动的世界、第三章 声的世界以及第四章 多彩的光这3个部分,对物理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点赞加收藏。
这是一篇关于八上道法第一单元 2307冯朔的思维导图,主要包括亲社会行为和合理利用网络两部分内容。
这是一篇关于八上道法第四单元 2307冯朔的思维导图,包括:国家利益至上、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建设美好祖国。
这是一篇关于八上道法第三单元 2307冯朔的思维导图,主要包括责任与角色同在和积极奉献社会两部分内容。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老人与海》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阿房宫赋》思维导图
《西游记》思维导图
《水浒传》思维导图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英语词性
生物必修一
法理
八上物理
第四章 多彩的光
第一节 光的反射
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三线共面、法线居中、反射角=入射角
镜面反射、漫反射
第二节 平面镜成像
薄玻璃板 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完全相同的蜡烛 便于确定像和物体的大小关系
虚像、等大、等距、垂直
第三节 光的折射
空气中的角大于水中大于玻璃中
垂直入射,入射光线不会发生偏折
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在同一平面内
第四节 光的色散
红绿蓝 三原色 紫色折射角大于红色
同色显色,异色显黑 不透明物体颜色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 透明物体的颜色由它透过的色光决定
第五节 凸透镜成像
凸透镜 中央厚,边缘薄 物进像远像变大,物远像进像变大 一倍焦距分虚实,二倍焦距分大小,实像总是异侧倒,虚像总是同侧正
过心不变,过焦平行,平行过焦(凸过同侧焦点,凹过异侧焦点)
u>2f 倒立缩小实像 2f>v>f u=2f 倒立等大实像 v=2f 2f>u>f 倒立等大实像 v>2f u<f 正立放大虚像 u=f 不成像
第六节 神奇的眼睛
凸透镜越厚,焦距越小,对光的会聚能力越强
近前凹
远后凸
放大镜 u<f 正立放大虚像
显微镜
物镜 2f>u>f 放大倒立实像
目镜 u<f 正立放大虚像
望远镜
物镜 u>2f 倒立缩小实像
投影仪 2f>u>f 倒立放大实像
第三章 声的世界
第一节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转换法
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理想实验法
声音的传播是需要介质的,它既可以在气体中传播,也可以在固体和液体中传播
固<液<气
第二节 声音的特性
响度、音调、音色
响度
人们把声音的强弱称为响度
声音的响度与物体振动幅度有关,振动幅度越大,响度越大
音调
我们把声音的高低称为音调
音调与发声物体振动的快慢有关,物体振动越快,音调就越高
频率
物理学中,物体振动的快慢用每秒振动的次数来表示,称为频率
频率的单位是赫兹,用符号Hz表示
音色
声音的品质与特色
细短紧,音调高
波形图
看疏密程度
噪声的防治
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在任耳处减弱噪声
第三节 超声与次声
超声>20000Hz 次声<20Hz
超声雷达,超声波清洁
火山爆发产生次声
第二章 运动的世界
第一节 动与静
机械运动
在物理学中,把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改变称为机械运动,简称为运动。 这里说的另一个物体,即被选做参照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微观物体和植物生长不属于机械运动。
第二节 长度与时间的测量
国际单位制 SI
长度基本单位:米 时间基本单位:秒 1h=60min 1min=60s 1s=10三次方ms 1ms=1三次方微秒
测量活动
1.刻度尺放正,有刻度的一边紧贴被测物体。 2.度数时视线与尺面垂直 3.估读到分度值后一位 4.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估看放读记
误差
测量值与真实值间的差别
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第三节 快与慢
速度
物体在一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与通过这段路程所用时间的比
v=s/t
s=vt t=s/v
匀速直线运动与变速直线运动
匀速直线运动
物体运动速度保持不变的直线运动
变速直线运动
物体运动速度变化的直线运动
平均速度
总路程/总时间
小车下滑
原理:v=s/t
刻度尺 秒表
结论:小车从斜面下滑时,速度越来越大
坡度小,增加下滑时间,减小时间测量误差
第五章 质量与密度
第一节 质量
质量
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 m表示 国际单位(千克)
质量是物体的基本属性,它不因形状、位置、状态的变化而变化
第二节 学习使用天平和量筒
量筒 量杯测量液体的体积(v)
单位ml
视线平视凹液面底部或凸页面的顶部
托盘天平
①选程:选择适当称量 ②方平:把天平防治水平桌面上 ③归零: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零刻度线处 ④调平:左偏右调 ⑤称量 ⑥读数:m物=m砝+m游 ⑦整理
第三节 物质的密度
ρ=m/v
物质密度与物质种类、状态、温度有关
第四节 密度知识的应用
当v一定时,m与ρ成正比
剩液法 ρ=m1-m2/v 倒出质量/倒出体积 挂壁现象
砝码
生锈 质量变大
刮划 质量变小
纯水 1.0×103
冰 0.9×103
酒精 0.8×103
第六章 熟悉而陌生的力
第一节 力
两个物体产生力
两个物体不接触也可产生力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力可以使物体形状改变(塑性形变,弹性形变),也可使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速度大小,运动方向)
第二节 怎样描述力
力的三要素 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
画图
长度表示力的大小
带箭头的线段
第三节 弹力与弹簧测力计
弹力
1.物体之间接触2.发生弹性形变
施力物体产生弹力
方向:垂直于接触面,指向受力物体
弹簧测力计
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量,和它受到的外力成正比
转化法
①看 量程 分度值 ②调 调零 ③用 一条直线(测力计内的弹簧轴线方向跟所测力的方向在一条直线上,弹簧不要靠在刻度盘上) ⑤读
互相拉,示数相同(读书之与挂钩上所受到的拉力大小有关)
第四节 来自地球的力
G=mg
重力 地球对物体的吸引产生的 字母G表示
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简称物重
物体所受重力大小跟它的质量成正比,其比值是定值,约等于9.8N/kg
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重心 重力的等效作用点
规则物体:几何中心上
不规则物体:悬挂法
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
降低重心,保持平衡
第五节 摩擦力
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滑动时所受到的阻碍物体间相对运动的力,叫做滑动摩擦力
①粗糙 ②接触并挤压 ③发生相对运动或有相对运动趋势
弹簧测力计水平拉木块做 匀速直线运动 拉力等于摩擦力
在拉力相同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在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有益摩擦
增大摩擦的方法:①增大压力②增大接触面粗糙程度
有害摩擦
①减小接触面粗糙程度②减小压力③变滑动摩擦力为滚动摩擦力④使接触面分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