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七下历史第一单元:隋唐时期
历史纪年 隋唐时期 隋唐时期 (公元581~906年) 公元581年 辛丑 隋文帝开皇元年 二月 北周相国随王杨坚称皇帝,是为隋高祖文皇帝。废北周静帝宇文阐为介公,北周...
适合小学生了解《西游记》人物的简单导图,有唐玄奘 旃檀功德佛、悟空,斗战胜佛、悟能 净坛使者、悟净 金身罗汉,适合初学者一起来了解。
本思维导图适合小学生初读西游记来总结使用的思维导图,简单概括内容,了解全书梗概。
总结整理八年级历史,中国的近代化进程有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探索史,方便八年级同学理解记忆。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老人与海》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西游记》思维导图
《水浒传》思维导图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红星照耀中国》书籍介绍思维导图
初中物理质量与密度课程导图
桃花源记思维导图
曹刿论战思维导图
隋唐时期
隋朝
隋朝的统 一与灭亡
建立
时间:581年
都城:长安
建立者:隋文帝杨坚
统一
时间:589年
标志:隋文帝灭陈朝
结束长期分裂局面,顺应统一 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大趋势
灭亡
时间:618年
皇帝:隋炀帝杨广
原因:隋炀帝的残暴统治
隋朝的发展
经济方面
发展经济
编订户籍
统一南北币制和度量衡制度
政治方面
加强中央集权
提高行政效率
作用
促进社会经济的迅速恢复和发展
人口数量和垦田面积大幅度增加
使隋朝成为疆域辽阔,国力强盛的王朝
开通大运河
目的:加强南北沟通
人物:隋炀帝
时间:605年起
起始点、中心
北抵涿郡,南至余杭
洛阳为中心
长度:2700多千米
地位: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组成: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沟通水系:海河、淮河、黄河、钱塘江、长江
积极: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
消极:加重了人民负担,动摇了隋朝的统治
科举制
标志
隋炀帝时,进士科的创立,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确立
影响
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
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利
扩大了官吏选拔范围
推动了教育的发展
科举制成为历朝选拔官吏的重要制度
唐朝
唐朝的建 立和灭亡
建立者:唐高祖李渊
时间:907年
标志:朱温建立后梁政权
原因:安史之乱、宦官专权、 藩镇割据、黄巢起义
贞观之治
在位者:唐太宗李世民
原因:吸取隋朝灭亡的原因
措施
任用贤才
政治
完善三省六部制
增加科举考试科目
减轻刑罚
经济
轻徭薄赋
鼓励生产
边疆
北庭都护府
安西都护府
贞观遗风
在位者:武则天
殿试制度
开元盛世
在位者:唐玄宗李隆基
整顿吏治、裁减冗员
发展经济、改革税制
注重文教、编修经籍
盛唐气象
经济的繁荣
农业发展:曲辕犁和筒车
纺织业:制瓷业和造船业等手工业的发展
商业繁荣和长安城的繁华
民族交往与交融
先后击败东、西突厥
唐蕃和亲
开放的社会风气
开放与兼容并包
多彩的文学艺术
诗歌创作的黄金时代
书法绘画等艺术的繁荣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遣唐使和鉴真东渡
遣唐使
遣唐使的派遣
唐朝先进的制度、天文历法、文字、 典籍、书法艺术、建筑技术等传回日本
对日本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鉴真东渡
六次东渡:矢志不渝的精神
贡献:为中日文化交流做出了卓越贡献
唐与新罗的关系
新罗派遣使节和留学生
唐与新罗的经济文化交流
玄奘西行
玄奘的西行经历和译经工作
《大唐西域记》是研究中外交流史的珍贵文献
安史之乱
时间:755-763年
叛乱者:安禄山、史思明
目的:夺取中央政权
原因
唐玄宗后期贪图享乐,任人唯亲,朝政日益腐败
社会矛盾日趋尖锐,边疆形势日益紧张
中央与地方的力量对比失去平衡,形成外重内轻的局面
边疆安禄山一身兼任范阳等三地节度使
对唐朝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
唐朝国势从此由盛转衰
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
黄巢起义
时间:875年
人物:黄巢
唐朝后期统治腐败,宦官专权
藩镇割据越来越严重,相互发生兼并战争
人民赋税繁重,生活困苦
给唐朝统治以致命的打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