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一章-第四章)
这是一篇关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思维导图,包括进入近代后中华民族的磨难与抗争、不同社会力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等内容。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论语孔子简单思维导图
《老人与海》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西游记》思维导图
《水浒传》思维导图
《童年》读书笔记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红星照耀中国》书籍介绍思维导图
《这样读书就够了》读书笔记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一.进入近代后中华民族的磨难与抗争
鸦片战争前后的中国与世界
中国封建社会的衰落
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与殖民扩张
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标志世界历史开始进入资本主义时代
鸦片战争
鸦片战争1840-1842
签订了《南京条约》、《虎门条约》、《望厦条约》、《黄埔条约》
原因:英国为改变对华贸易入超状态
近代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
近代中国社会阶级关系的变动
近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和两大历史任务
两大矛盾
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两大任务
反帝反封建
改变中国经济技术落后的面貌
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
军事侵略
政治控制
经济掠夺
文化渗透
反抗外国武装侵略斗争
反侵略战争失败和民族意识的觉醒
不同社会力量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太平天国运动1851-1864
1856控制了大片地区到达全盛,也是由盛转衰的转折
洋务运动的兴衰1860-1894
事业归纳
兴办近代产业
最早创办的,最大的兵工厂,最大的造船厂?
建立新式海陆军
创办新式学堂
失败原因P57
首先具有封建性
对列强具有依赖性
洋务企业的管理具有腐朽性
维新运动的兴起和夭折
戊戌维新运动的开展
维新派主张
向皇帝上书
著书立说
介绍外国变法经验教训
维新派与守旧派的论战P59
要不要变法
要不要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
要不要废八股、改科举和兴西学
百日维新P61
时间
内容
政治?
经济?
军事?
文化教育?
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和教训P63
意义
爱国救亡
政治改良
思想启蒙
失败原因
不敢否定封建主义
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
惧怕人民群众
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举起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旗帜
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
民族危机加深,社会矛盾激化(当时具体体现?P68)
及产阶级革命派的阶级基础有了壮大P69
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活动P70-72
孙中山一开始的经历和观点(兴中会成立于何时?)
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宣传与组织工作(各位学生的文章,中国同盟会的建立)
三民主义终于的提出(三民主义具体内容?P72-73以及它的一些局限性?)
关于革命与改良的辩论P74-75认真看各条目的具体内容
要不要革命推翻清王朝
要不要推翻帝制实行共和
要不要进行社会革命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辛亥革命
背景:保路风潮
武昌首义(注意期间资产阶级暴露出的软弱性)
中华民国建立
政府,议会成立。同样有局限性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历史地位是什么?P79)
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政治经济文化哪五条?P80
北洋军阀统治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失败
封建军阀专制统治的形成P81-84
袁世凯窃国,辛亥革命流产
北洋军阀的专制统治(北洋军阀发动政权代表什么阶级的利益?P82)
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失败
挽救共和的努力及其受挫P84-86
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和教训P86
没有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
不能充分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
不能建立坚强的革命政党,作为团结一切革命力量的强有力的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