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隋唐时期
内容来源: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隋朝虽然只经历了两代,但开通大运河加强南北交流与开创科举取士制度,引进大量人才,使百姓有了晋升通道的功绩是不可磨灭的。来到唐朝,可谓达到历史的顶峰时期,“贞观之治”时期国力强盛、经济发展、文教昌盛开。人们思想开放,甚至出现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这时期,出现了李白、杜甫、白居易等流传下至今还在诵读的唐诗,颜真卿、欧阳询等著名书法家,实属名家云集,针尖对麦芒一段时期,繁盛的背后是什么原因形成的呢?最后,又是什么原因导致唐朝灭亡的呢?和我一起去探索历史的真相吧!
编辑于2023-01-06 16:51:27 湖北省简介:张士诚这几年只干了一件事情-修城,就是为了能做最好的防御,抵挡朱元璋的进攻,朱元璋毕竟是朱元璋,在平江城外设置了十一支军队,从不同的角度方位攻打,八个月后平江被攻陷。最后被俘的张士诚对朱元璋说了唯一一句并且是最后一句话:“天日照尔不照我而已”,大意就是你打赢我并不是你有多了不起,只是天保佑你而不保佑我而已。朱元璋正享受着成功战绩,哪受得了这种侮辱,杀死了他。(张士诚宁死不愿被虏,所以故意激怒朱元璋杀掉自己)
简介:朱元璋即将面对下一个敌人-张士诚,也就是在这个关键时点出现了一件让朱元璋意想不到的事情,朱文正(朱元璋的亲侄子)背叛了朱元璋与张士诚勾结,朱元璋丢下手中的工作,气急败坏地来到洪都,见了朱文正就一顿猛抽,最终,因为马皇后的劝阻才没杀他,这个战功卓著,颇具军事天才的将领就这么荒唐的结束了自己光辉的一生,最后在囚禁中死去。
简介:军事上的失败已经让陈友谅几近崩溃,而他手下的将军带领自己的军队投降了朱元璋让他彻底陷入了绝望,于是他下了最后一道命:“凡是抓到朱元璋的士兵和将领,就地处决。”他或许临死也想不通为什么落到今日地步,论实力、装备、决策,他没有一样是输给朱元璋的,可为什么自己却输得如此彻底。他忽略了一位首领最需要凝聚的-人心,我想他还是了解的历史还是太少了。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简介:张士诚这几年只干了一件事情-修城,就是为了能做最好的防御,抵挡朱元璋的进攻,朱元璋毕竟是朱元璋,在平江城外设置了十一支军队,从不同的角度方位攻打,八个月后平江被攻陷。最后被俘的张士诚对朱元璋说了唯一一句并且是最后一句话:“天日照尔不照我而已”,大意就是你打赢我并不是你有多了不起,只是天保佑你而不保佑我而已。朱元璋正享受着成功战绩,哪受得了这种侮辱,杀死了他。(张士诚宁死不愿被虏,所以故意激怒朱元璋杀掉自己)
简介:朱元璋即将面对下一个敌人-张士诚,也就是在这个关键时点出现了一件让朱元璋意想不到的事情,朱文正(朱元璋的亲侄子)背叛了朱元璋与张士诚勾结,朱元璋丢下手中的工作,气急败坏地来到洪都,见了朱文正就一顿猛抽,最终,因为马皇后的劝阻才没杀他,这个战功卓著,颇具军事天才的将领就这么荒唐的结束了自己光辉的一生,最后在囚禁中死去。
简介:军事上的失败已经让陈友谅几近崩溃,而他手下的将军带领自己的军队投降了朱元璋让他彻底陷入了绝望,于是他下了最后一道命:“凡是抓到朱元璋的士兵和将领,就地处决。”他或许临死也想不通为什么落到今日地步,论实力、装备、决策,他没有一样是输给朱元璋的,可为什么自己却输得如此彻底。他忽略了一位首领最需要凝聚的-人心,我想他还是了解的历史还是太少了。
唐朝灭亡后
五代十国的更迭与分立
形成
唐朝灭亡后,北方黄河流域先后出现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政权,南方地区出现吴、前蜀、后蜀、南唐、吴越、闽、楚、南汉、南平九个政权,加上北方的北汉,史称“五代十国”。
实质
是唐末以来藩镇割据局面的延续。
影响
北方政权更迭,战事不断,政局动荡不安。
南方受战乱影响较小,政局相对稳定,经济有所发展。
五代十国时期,虽然政权分立,但长期政治统一的历史影响和各地经济发展的密切联系,使统一始终是一个客观存在的必然趋势。
907年
唐朝灭亡
907年,朱温建立后梁,唐朝灭亡。
唐朝后期
黄巢起义
唐朝后期统治腐朽,赋役繁重,连年灾荒,人民生活困苦。
爆发大规模农民起义,给唐朝统治以沉重打击。
755年,安禄山、史思明发动叛乱,史称“安史之乱”。
763年,在北方少数民族军队帮助下,唐朝平定叛乱。
唐朝国势从此由盛转衰,逐渐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
唐玄宗
追求个人享乐,朝政日益腐败。
社会矛盾日益尖锐,边缰形势日趋紧张。
中央与地方力量对比失去平衡,形成外重内轻的局面。
史思明
安禄山
755年——763年
开元末年以后
遍访天竺名寺,成为佛学大师。10多年后回到长安,主持译经工作,为中国佛教事业做出重大贡献。
《大唐西域记》
根据玄奘的口述,由电子记录成书。记载了他所游历的100多个国家的地区的山川风物及社会习俗。
研究中外交流史的珍贵文献。
玄奘
玄奘西行路线图
玄奘西行
天竺
中国
东渡经历
在唐朝与日本的文化交流中最有影响的人物是鉴真。
他是扬州大明寺的高僧,受日本僧人邀请东渡日本,前5次都因各种原因没有成功,并双目失明,第6次终于成功,于754年抵达日本。
贡献
他在日本传授佛经,还传播中国的医药、文学、书法、建筑、绘画等,为中日文化交流做出卓越贡献。
754年抵达
鉴真东渡
日本
中国
影 响
他们把唐朝先进的制度、天文历法、文字、典籍、书法艺术、建筑技术等传回日本,对日本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概 况
为学习中国先进的文化,日本派使节到中国,当时称为“遣唐使”
跟随使节来华的,还有许多留学生和留学僧。日本派出的遣唐使有十几批,最多的达500多人。
遣唐使
中国
日本
多彩的文学艺术
唐诗
“诗仙”李白
李白
李白的诗歌歌颂祖国山河的壮美,抒发昂扬的进取精神,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情怀。
“诗圣”杜甫
杜甫
杜甫诗风淳朴厚重,反映战争和政治腐败给人民带来的痛苦,抒发悲愤和凄婉之情。由于杜甫的诗反映了历史的真实情况,故有“诗史”之称。
白居易
白居易
白居易的诗直面社会现实,揭示了统冶者的腐化和人民的疾苦。并平易近人、通俗易懂,深受大众欢迎。
书法
颜真卿
颜真卿书法
颜真卿的字端正劲美、雄浑敦厚。
柳公权
柳公权书法
柳公权的字方折峻丽,笔力劲健。
绘画
阎立本
阎立本 《历代帝王图》
阎立本的人物画,人物形态各异,神形兼具。
吴道子
吴道子 《送子天王图》 局部
吴道子的画落笔雄劲,风格奔放。
开放的社会风气
表现
唐朝时期社会风气比较开放,社会充满活力,显示出昂扬进取、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
当时一些妇女受过读书、音乐等方面教育,喜好骑马、打球、射箭等活动。
特点
社会风气兼容并蓄,人们在衣食住行等方面多受西北少数民族的影响,刚健豪迈的尚武风气盛行一时。
开元通宝
唐中宗时期
唐太宗时期
金城公主和亲入藏
文成公主和亲入藏
今西藏拉萨
尺带珠丹
金城公主
松赞干布
文成公主
定都 逻些
敦煌莫高窟壁画《雨中耕种图》
唐三彩骑驼乐舞俑
民族交往与交融
唐蕃和亲
唐太宗时,吐蕃(bō)赞普松赞干布统一青藏高原,定都逻些。
他多次向唐求婚,唐太宗将文成公主嫁给他。文成公主入藏时,带去了谷物种子、茶叶、药材、工艺、科技书籍和工匠。
唐蕃和亲促进了吐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也增进了汉藏两族的友好关系。
唐中宗时,吐蕃赞普尺带珠丹与唐和亲,迎娶金城公主。(和同为一家)
天可汗
唐朝时,汉族和北方一些少数民族杂居、通婚,民族间交融进一步发展。
唐太宗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得到周边各族的拥戴,当时北方和西北地区各族首领尊奉唐太宗为各族的“天可汗”,意即各族共同的君长。
经济的繁荣
农业
农业技术不断改进,发明并推广一些重要工具,如曲辕犁、筒车。
重视兴修水利,修建了许多水利工程。
手工业
丝织业工艺水平最高,其中蜀锦以色彩艳丽、纹饰精美冠于全国。
陶瓷器
越窑的青瓷、邢窑的白瓷和闻名中外的唐三彩。
造船业、矿冶业、造纸业颇具规模。
商业
都城长安规模宏伟、布局严谨对称、商业繁荣,有东、西两市,是主要的商业区。
长安是当时中国政治、经济、文化交往的中心,也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市。
“开元盛世”
唐玄宗
武则天的孙子
稳定政局,励精图治,重用贤能,在贤相姚崇、宋璟辅佐下,实行了一系列改革。
措施
政治
整顿吏治,裁减冗员
经济
发展经济, 改革税制
文化
注重文教, 编辑经籍
对外政策
遺唐使, 鉴真东渡
开元盛世
年号“开元”
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国库充盈,民众生活安定,唐朝国务达到前所未有的强大,进入鼎盛时期,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
女皇帝武则天
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称帝
唐高宗去世后,她相继废掉两个已经做了皇帝的儿子,自己取而代之,改国号为周。
功绩
打击敌对官僚势力
大力发展科举制,创立殿试制度,扩大了政治基础
继续推行贞观以来减轻人民负担的措施政策,重视发展生产
贞观之治
唐太宗统治时期,政治清明、经济发展、国力强盛、文教昌盛,历史上称为“贞观之治。
626年
唐朝的建立
李渊
称帝
定都
唐高祖
李世民
即位
次年改年号为“贞观”
唐太宗
制国策略
吸取隋亡教训,勤于政事,虚心纳谏。(魏征)
广纳贤才,知人善任。(房谋杜断:房玄龄善谋略,杜如晦敢于决断)
革新措施
政治
完善“三省六部”制;
完善法律,减省刑罚;
增加科举考试科目,进士科成为最重要科目。
严格考察官吏政绩。
经济
减轻劳役负担,重视发展农业生产
军事
打败东、西突厥,加强西域统治
民族关系
开明的民族政策,文成公主入藏
对外关系
开放的对外政策,遣唐使来华,玄奘西行
618年
开创科举取士制度
隋文帝
开始用分科考试的方法先拨官员
隋炀帝
正式设置进士科,科举制正式诞生
意义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
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利
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
推动了教育的发展
成为历朝主要选官制度,维持了1300多年
长安
隋朝灭亡
原因
隋炀帝的残暴统治
隋炀帝
618年
大运河全长2000多千米
南至
北抵
余杭
淮河
长江
钱塘江等
连接五大水系
海河
黄河
洛阳
涿郡
开通大运河
目的
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朝的统冶
概况
隋炀帝
开凿大运河
影响
积极
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交流。
消极
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加重人民负担,激化社会矛盾。
589年
隋的统一
杨坚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
隋灭陈朝,统一全国
意义
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顺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历史发展的大趋势。
581年
隋文帝
朱温建立后梁,唐朝灭亡
鉴真东渡 到达日本
文成公主入藏
627年
641年
645年
649年
713年
741年
754年
755年
763年
907年
李世民
即位, 次年改年号“贞观
李渊
隋炀帝被杀,隋朝灭亡
李渊称帝, 建立唐朝
隋炀帝
开凿大运河
隋灭陈, 统一全国
杨坚
夺北周, 建隋朝
581年
589年
605年
618年
626年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盛唐气象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来源 |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软件 | MindMaster亿图脑图 制作 | 不晚 日期 | 2023年1月6日
第一章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