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第一章 机械运动
机械运动的知识总结概括,包括长度和时间的测量、运动的描述、运动的快慢、测量平均速度等内容,逻辑清晰。
(1)用天平测量石块的质量m;(2)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记录水的体积V(3)用细线拴好石块浸没在量筒内水中,记录总体积V
学习、(1)主光轴:通过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叫做主光轴,简称主轴。(2)光心:主轴上有个特殊的点,通过这个点的光传播方向不变,这个点叫做透镜的光心(optical center),用字母o表示,可以认为薄透镜的光心就在透镜的中心。
光现象思维导图,包括光的直线传播、红外线和紫外线的特点和应用、光的折射规律、光的反射含义定律等。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老人与海》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阿房宫赋》思维导图
《西游记》思维导图
《水浒传》思维导图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英语词性
生物必修一
高中物理知识点思维导图
第一章 机械运动
第1节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长度的单位
基本单位:米(metre),符号为m。
其他单位: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等
长度的测量
1、测量工具:刻度尺
2、测量方法:
(1)使用前(“三看”)
看刻度尺的零刻度线是否磨损,如果磨损应从其他刻度线量起。
看刻度线的量程(测量范围),原则上测长度要求一次测量。
看刻度线的分度值(相邻两刻度线之间的长度)。
(2)测量时(“五会”)
会“选”:选量程大于被测物体的长度;选分度值合适的刻度尺
会"放“:零刻度线对准被测物体的一侧,有刻度线的一边要紧靠被测物体且与被测物体保持平行。
会”看“:读数时,视线要正对刻度尺,即视线与尺面垂直。
会”读“:读出准确值,并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会”记“:记录结果包括准确值、估读值和单位。
时间单位
1、基本单位:秒(second),符号是s。
2、其他单位:小时(h)、分(min)。
时间的测量
1、测量工具:停表
2、停表的读数:①先读小表盘,再度大表盘。②小表盘1圈表示30s;大表盘1小格表示0.1s。
误差
1、定义:测量值与真实值的差异。
2、误差与错误的区别:
(1)误差:不可避免。
(2)错误:由于操作不当造成的,可以避免。
3、减小误差的方法
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选用更精密的测量工具;
改进测量方法.
第2节 运动的描述
机械运动
物体位置随时间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mechanical motion)。
参照物
人们判断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总要选取某一物体作为标准。这个作为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
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第3节 运动的快慢
速度
1、在物理学中,把路程与时间之比叫做速度(velocity)。
2、通常用字母 v 表示速度,s 表示路程,t 表示时间,那么有v=s/t.
3、公式变式:s=vt;t=s/v.
4、物理意义: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5、基本单位:米每秒,符号是m/s 或 m · s -1
6、其他单位:千米每小时,符号是km/h 或 km · h -1
7、换算关系:1 m/s = 3.6 km/h
匀速直线运动
1、匀速直线运动:在相同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等,它的速度是不变的。我们把物体沿着直线且速度不变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uniform rectilinearmotion)。
2、变速直线运动:即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不相等的运动,这种运动叫做变速直线运动。
第4节 测量平均速度
1、实验原理:v=s/t
2、实验器材:刻度尺、停表
3、V下半程>V全>V上半程
[注意]保持很小的坡度(目的)使小车运动速度较慢,便于测量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