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地球公转极其地理意义
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一自然地理 地球运动知识思维导图,包括:地球公转的基础、地理意义、常考重难点(1)常考重难点(2)。
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一 世界气候类型的成因和气候特征思维导图,包括:影响气候形成的因素、气候要素、热带气候、温带气候、寒带气候、高原山地气候、描述气候特征方法。
这是一篇关于大气运动知识点的思维导图,包括:热力环流、气压带、风带、季风环流。
这是一篇关于天气系统知识点的思维导图,包括:锋面、气旋、反气旋、锋面气旋四部分内容。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老人与海》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阿房宫赋》思维导图
《西游记》思维导图
《水浒传》思维导图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红星照耀中国》书籍介绍思维导图
英语词性
初中物理质量与密度课程导图
地球公转
基础
定义:地球围绕太阳运动
方向:自西向东,北逆南顺
速度:近日点(1月初)最快;远日点(7月初)最慢
地理意义
四季
夏季:太阳高度最大+白昼最长(地面获得太阳辐射量最多)
冬季:太阳高度最小+白昼最短(地面获得太阳辐射最少)
春秋季:冬夏之间的过度
南北半球季节相反
五带
热带:南北回归线之间,一年有2次太阳直射现象
温带(季节变化大)
亚热带:冬暖夏热
温带:冬冷夏热
亚寒带:冬寒夏凉
寒带:极圈到极点之间,有极昼极夜现象,全年寒冷
昼夜长短变化
太阳直射点分布规律:春秋分直射赤道,夏至日直射23.5°N,冬至日直射23.5°S
太阳直射点移动规律:夏至-冬至,向南移动;冬至-次年夏至,向北移动
太阳直射点移动速度:0.26°/天
太阳直射点位于哪个半球,哪个半球昼长夜短,另一半球相反
太阳直射点向哪边移动,哪边昼渐长,夜渐短,另一半球相反
常考重难点(1)
正午太阳高度
日影和地面光照面积:太阳高度越大,物体影子越长,地面光照面积越大,反之越短/小
正午太阳高度角=90-纬度差(当地纬度与直射点纬度之差,同在一个半球,大数-小数,不同半球,纬度相加)
极昼区子夜太阳高度角=当地纬度+直射点纬度-90
极昼区最小太阳高度+最大太阳高度=2*直射点纬度
极昼出现最低纬度与太阳直射点纬度互余
太阳直射现象仅在正午(地方时12点)出现
昼夜长短计算
昼长(夜长)=昼弧(夜弧)/15°
日出日落时刻关于地方时正午(12点)和子夜(0点)对称
纬度相同,南北相反的两地,昼夜长短对称,例:40°N的昼长=40°S的夜长
直射点所在半球,昼长夜短,直射点在回归线时,该半球昼长达一年中最大值
直射点所在半球,纬度越高,白昼越长,极点附近出现极昼
常考重难点(2)
太阳视运动
直射点在赤道,全球日出正东,日落正西
直射点在北半球,全球日出东北,日落西北
直射点在南半球,全球日出东南,日落西南
极昼区太阳视运动
北极圈:正北升,正北落
南极圈:正南升,正南落
极昼区全天太阳位于地平圈之上,太阳高度全天大于0
极昼区最低纬度,最小太阳高度角为0°
其它纬度太阳视运动
北回归线以北,正午太阳位于正南方向
南回归线以南,正午太阳位于正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