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c.第三章 秦汉医学
中国医学史—第三章思维导图,包括:特点、《黄帝内经》、《黄帝八十一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武威汉墓。
中国医学史—第六章思维导图,包括:中医学的成熟与昌盛、古医籍的整理与注释、医学的创新趋势。
中国医学史—第五章思维导图,包括:背景、两宋时期医政设施的进步、古医籍的整理、方书的成就、本草学成就。
中国医学史—第四章思维导图,包括:古医籍的整理与注释、脉学与病源、证候学的总结、综合性医著的编撰、中外医药交流医学教育、临证各科的发展与特点。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小儿常见病的辩证与护理
蛋白质
均衡饮食一周计划
消化系统常见病
耳鼻喉解剖与生理
糖尿病知识总结
细胞的基本功能
体格检查:一般检查
心裕济川传承谱
解热镇痛抗炎药
第三章 秦汉医学
特点
四大经典的出现,也是中医学体系形成的标志
《黄帝内经》
成书
内容
影响
《黄帝八十一难经》
作者
由秦越人扁鹊于西汉末期至东汉之间所著
脉诊
发挥寸口脉诊
腑脏
首开命门学说的先河
针刺
丰富针刺补泻法
《伤寒杂病论》
确立了辩证论治
《伤寒论》以六经辩证论外感热病
<金匮要略>以腑脏辩证论内伤杂病
对方剂学做出贡献·合计269篇
《伤寒论》112篇
《金匮要略》262篇
充实发展了《内经》中的热病学说
为诊疗外感热病和内伤杂病提供辩证纲领和治疗方法,成为中医临证医学的奠基之作,影响远及海内外,但存在历史局限性,有一定错误
方书之祖
《神农本草经》
时间
首创药物的三品分类法
载药365种
概括记述了中药学基本理论
提出君臣佐使的组方原则
提出四气五味的理论和采集加工炮制方法
提出药物七情和合配伍理论
论述了药物的功效和主治
记载了临床用药原则和服药方法
是现存最早的中药学专著,为古代中药学奠定了基础,但有历史局限性,存在一定错误
武威汉墓
《治百病方》
张家山汉墓医书
《脉书》
《引书》
马王堆汉墓
《足臂》
《阴阳》
目前发现最早论述经脉学说的文献
《阴阳脉死候》
五十二病方
出土于马王堆汉墓3号墓,现存医方283个,用药247种,为现存最早的医方书,记录了西汉以前的医学水平
《却谷食气》
导引图
《胎产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