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2.9基于有声思维的高中生英语阅读策略研究
基于有声思维的高中生英语阅读策略研究思维导图,包括:摘要、引言、文献综述、研究设计、数据分析与研究结果、结论。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安全教育的重要性
个人日常活动安排思维导图
西游记主要人物性格分析
17种头脑风暴法
英文雅思大作文的命题类型和写作框架总结!
G类小作文书信写法
六级高频单词
如何令自己更快乐
头脑风暴法四个原则
思维导图
基于有声思维的高中生英语阅读策略研究
摘要
关键词
英语阅读策略;有声思维法;高中生;阅读成绩
why
我国高中英语阅读存在诸多问题,教师多忽视对学生阅读策略的指导,因而无法从根本上帮助学生提升英语阅读水平
what
采用有声思维法尝试讨论英语阅读策略与英语阅读成绩的关系
how to do
选取淄博某高中20名高一学生作为实验对象,运用有声思维法对其在阅读理解中的阅读策略使用情况进行记录
引言
研究背景
多数一线教师多注重对语言知识点的传授和学生应试技巧的培养,而对于阅读方法的指导和阅读技能的培养则很少,缺乏有效的方法,学生无法掌握较为系统全面的阅读策略,阅读技能形成缓慢,常常花了很多的力气却收效甚微。阅读策略研究语言学习与教学意义重大。
国外阅读策略的研究显示,阅读策略教学具有可行性,策略训练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
研究目的
深入系统地观察不同个体英语阅读策略的实际应用情况,寻求其存在的差异;细致分析阅读策略的应用与阅读结果和效果间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培养有效阅读策略的途径,以期提高其外语阅读的能力和效率。
研究意义
理论意义
目前我国对基于有声思维的外语阅读策略研究集中在阅读个体策略及微观策略上。研究对象也相对集中在高等教育阶段。本研究主要基于有声思维法探讨高中生英语阅读中策略的使用情况,及其与英语阅读成绩之间的关系等问题。
实践意义
旨在通过本研究为高中英语教师提供一些有益参考,从而能更 高效地开展英语阅读教学,提高学生英语阅读理解成绩。
研究结构
引言、文献综述、研究设计、研究结构分析、结论
文献综述
定义
有声思维(think-aloud protocols)最早是心理学常用的方法之一,是由德国心理学家 Duncker首先提出来的。有声思维,顾名思义,是要将大脑里进行的、内隐的思维活动有声化、外显化。
所谓有声思维,就是受试者(接受测试的人)在完成某项任务的过程中,随时随地地讲出头脑里的各种信息。
主要特征
具有“所言即所思”的特点,能收集到反映学习者思维过程的实时数据,避免由于信息提取和过滤带来的问题。
有声思维法能够提供丰富的信息,包括“研究对象整体任务的完成,做出决策的水平以及引导决策的种种影响因素”等等。
有声思维法更能直接反映研究对象的行为,这比臆测和推断语言使用者的输 出结果要更直接、更可靠、更真实。
有声思维法更能察觉到真实行为中独特的实例
用途与意义
有声思维研究可用于检验已有的外语教学理论,探索和发现新的理论模式或外语学习认知现象等
其成果可以直接应用于外语教学
国内外现状
国内
在阅读活动中,高低分组学生在元认知策略的运用方面存在一定的显著性差异,在认知策略和社会情感策略的运用方面则没有一定的显著性差异;阅读过程中针对元认知策略的运用对阅读活动起着关键作用,是影响阅读成绩的重要因素;阅读策略的运用与阅读成绩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元认知策略训练能够提高受试者元认知策略的使用频率,丰富元认知策略应用的多样性,并能够有效提高受试者的英语 阅读水平。
国外
高级的阅读策略比较难以传授,因此高级策略的应用应该不仅要求对这些策略本身有一定的了解,还需要很多的策略启动程序,如较强的自我意识等;最好的办法是教授适合学习者阅读水平的阅读策略,而不是一味追求阅读策略的提高。
Jocobson(1998)认为,阅读策略教育的有效方法就是有声思维法。通过有声思维的方式,学习者可以把他们阅读文本时的认知过程用语言表达出来,这样教育者就可以有的放矢地训练或修正学习者的阅读策略。
研究设计
研究问题
(1)高中生在英语阅读过程中经常用到哪些策略? (2)阅读策略的使用与高中生的英语阅读理解成绩存在什么关系? (3)阅读成绩高分组与低分组在阅读策略使用上存在什么差异性?
研究对象
本研究选取山东省淄博市某高中高一一班 20 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
研究工具
本研究拟采用有声思维阅读材料,阅读策略分类表,Microsoft office Excel 软件以及 SPSS 数据分析软件等研究工具。
研究步骤
在正式试验前的一周内,笔者召集受试者在课堂内进行有声思维习惯的技术培训和心理培训(郭纯洁,2007),向受试者仔细阐述实验的目标和方法,现场演示操作方式,并要求受试者尽量具体阐述自己实时的心理活动,如“我想要先看一下后面的题目,再回头阅读文章“这句话我没看懂,不过应该不影响对整体主旨的理解“这一句应该是本段的中心句”等。
现场讲解后,笔者要求受试者进行自我训练(训练材料与正式实验材料不同)和沟通讨论,并对其提出改进建议。
实验过程中,受试者在学校电教室被要求佩戴耳机和麦克风后阅读实验材 料并对题目做解答,同时用汉语或英语描述脑中的实时想法。
实验结束后,笔者回放录音并对受试者进行回溯访谈,针对受试者使用的 策略进行确认,并根据有声思维材料的转写技术规范,遵循完整、忠实、可靠的 原则(郭纯洁,2007)整理文字材料,最终形成有声思维报告。
数据分析与研究结果
数据分析
阅读策略的有效运用与阅读成绩有一定的相关性。相关系数从元认知策略,认知策略至社会情感策略依次递减,相关性顺序降低。
即元认知策略的使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阅读成绩的差异,是否能够有效应用元认知策略是影响阅读成绩的首要因素。阅读者在阅读目标的创建、阅读计划的制定、阅读过程中的自我监控,自我评估以及阅读后的反思等方面都对阅读成绩有着积极的影响。
高水平阅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比低水平阅读者使用更多的阅读策略,而且策略的应用也更有效;而且通过有声思维报告来看,低水平阅读者不仅认知能力弱,而且缺乏内在动力。
高分组受试者比低分组受试者在英语阅读过程中使用更多的元认知策略和认知策略,低分组受试者比高分组受试者使用更多的社会情感策略。
结论
研究结论
(1)高中生在英语阅读活动中,均能够在过程中运用阅读策略,以帮助他们理解文章内容,解决具体问题。使用的阅读策略涉及元认知策略,认知策略以及社会情感策略。 (2)在阅读策略使用的频率上,高中生在英语阅读过程中会频繁地使用认知策略,而运用元认知策略和社会情感策略的频率较低。
(3)在阅读策略的具体使用上,不同英语水平的阅读者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性,阅读成绩也不尽相同。其中,阅读高分组学生更频繁的使用元认知策略和认知策略,而阅读成绩较低的阅读者在社会情感策略的运用程度上要强于高分组学生。
(4)研究数据表明,阅读策略与阅读成绩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关系。其中,元认知策略与阅读成绩之间呈现显著性相关关系,社会情感策略与阅读成绩之间呈现负相关关系,说明针对阅读活动中运用阅读策略的整体计划、监控、评级和总结能够使阅读者获得较好的阅读成绩,而在阅读活动中频繁的心理调节(运用社会情感策略)会导致阅读成绩不尽如人意。
启示
(1)树立英语阅读策略培养的教学目标;(2)精心设计英语阅读策略的教学过程
(3)有效实施英语阅读策略教学活动;(4)建立英语阅读策略教学的反馈机制
建议
(1)培养英语阅读兴趣;(2)养成良好的英语阅读习惯
(3)建立使用阅读策略的自主意识
局限性
首先,在研究对象的选取上,由于笔者协调能力及研究条件所限,只有 20名学生最终参加实验,样本容量较小,研究所得到结论的普适性还需进一步验证。
其次,限于笔者自身的数学分析水平以及软件使用知识,根据实验所得的所得数据只做了简单的统计性分析,相关性分析以及独立样本 T 检验,没有采取其它的数据分析方法,研究所得结论没有接受更为广泛、严格的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