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荀况的教育思想
一个小部分的教育史的复习资料总结,性恶论与教育作用,教育的目的,教育内容,学习思想,教育与社会群体,教育的地位与作用。
关于颜之推的教育思想的思维导图,包含了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教育的重要性、儿童教育/家庭教育等内容,有需要的可以看一下哟。
董仲舒创建了一个以儒学为核心的新的思想体系,系统地提出了“天人感应”、“大一统”学说,这些主张被汉武帝所采纳,使儒学成为中国社会正统思想,影响长达二千多年。董仲舒的教育思想体现在三大文教政策、人性与教育作用、道德教育等方面。
教育史秦汉时期的教育思维导图分享。主要是从秦汉时期的文教政策和汉代学校教育的发展,欢迎大家深入的学习,可以下载做复习备考使用。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安全教育的重要性
个人日常活动安排思维导图
西游记主要人物性格分析
17种头脑风暴法
亡羊补牢
外婆与姥姥的区别
父母学吧四大模块课程
如何令自己更快乐
头脑风暴法四个原则
思维导图
荀况的教育思想
性恶论与教育作用
性伪之分
性
性是指人的先天素质、人的自然状态,是“天之 就也,不可学,不可事” 是无待而然者也’ ●两部分内容:一是人的“饥而欲食,寒而欲暖,劳而欲息,好利而饿害”的生理本 能;二是人“目可以见,耳可以听’的感知、认识能力。 • 性之于人,无论贤愚,人人皆同。 人性恶在于人的本能不存在道德与理智,听任发展,必将产生暴力。这是一种人性恶端说
伪
Ø 伪,泛指一切通过人为的努力而使人发生的变化,如一切仁义礼仪。
性伪之合
• “无性则伪之无所加,无伪则性不能自美” • 人性具备认识一切仁义礼智的可能性。“涂之人可以为禹”。
化性起伪
教育作用
Ø 化性起伪是人完善的必须。 Ø “我欲贱而贵,愚而智,贫而富可乎?曰:其唯学乎!”
条件
环境
个体努力
“积”使人“长迁而不返其初”
教育目的
培养推行礼法的贤能之士,即具有儒家学者身份且长于治国理政的各级官僚。
儒的三种
俗儒
教条式的徒具外表的阿谀奉承的人
雅儒
言行符合《诗》《书》 的精神,法后王,诚实,能治千乘之国。
大儒
知识广博,能“以古持今,以一持万以已知处理未知。“百里之地,久而后三年, 天下为一。
教育培养人才,要依据德才兼备、言行并重的标准
国宝
言行俱佳
国器
拙于言而长于行
国用
长于言而拙于行
国妖
口善言,身行恶
特点
贤贤
虽庶人之子孙也,积文学正身行能属于礼义,则归之卿相士大夫’
人才精于道而非长于物业也
教育内容
1. 善加于物
2. 儒经
●“学恶乎始?恶乎终?日:其数则始乎诵经,终乎读礼 ●“故《书》者,政事之纪也;《诗》 者,中声之所止也;《礼》者,法之大分、类之纲纪也。故学至乎 《礼》而止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礼》之敬文也《乐》之中和也;《诗》、《书》之博也,《春秋》之微也,在天地之间者毕矣。” ●隆礼重法,礼法结合。
3. 荀况重视以儒家经典为内容的文化知识传授,使先秦儒家经典得以保存,使后世中国封建社会教育有了经典教科书,为文化、思想的定于一尊提供了依据。
学习思想
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之而止矣。”
学习的三个阶段
闻见
知
兼程万物而中悬横,解蔽的方法
虚一而静
大清明
行
教师的地位与作用
1. 教师具有与天、地、君、亲并重的地位。
2. 教师通过施教实现参与国家治理的目的
3. 师生关系中,强调学生对老师的服从
4. 为师之道
尊严而惮,可以为师;耆艾而信,可以为师;诵说而不陵不犯,可以为师;知微而论,可以为师。”
教育与社会群体
人之为人,在于能群。
学习是“善加于物”的重要表现。
学习和教育保证了人之群的实现。
分工是人之群的保障,而学习与教育则是社会分工之一。